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給孩子軟實力(簡體書)
滿額折

給孩子軟實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臨床心理學博士瑪德琳?萊文,結合自己3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調查發現:高分、獎盃,甚至是優渥的家境,並不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成功。

★真正成功的教養是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在意識,從內而外激發孩子的信心、創造力和學習興趣。將這些和孩子的學習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喚醒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成功所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學校生涯不僅僅只有學業,幫助孩子獲得堅強的內心,建立健康的人格,他將過得更快樂!

作者簡介

瑪德琳?萊文,從事兒童教育研究和心理諮詢長達30多年,經常以兒童與青少年問題為主題舉辦演講。已出版作品《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在多個國家暢銷。

名人/編輯推薦

★進入新時代,當高分與榮譽不再決定一切,我們應該如何養孩子?

★《給孩子軟實力》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瑪德琳?萊文,繼超級暢銷書《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之後,寫給新時代父母們的又一教養寶典。上市後引發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雄踞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20周。

★長達30年的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經驗,以及對100多位專家的訪問讓瑪德琳?萊文發現:家長們*迷信的高分、榮譽,並不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成功。

★決定孩子在未來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並不在於我們給他們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重要的軟實力,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這些軟實力將影響其一生。

★《給孩子軟實力》將分階段剖析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會面臨的成長問題和需要培養的軟實力,並為父母提供相應的教養策略。小學階段:如何交朋友和做朋友?如何培養學習激情……初中階段:青春期問題怎麼解決?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高中階段:如何像一個成年人那樣思考?怎麼控制性欲……

目次

前言 鼓勵型養育——深思熟慮的結果

**部分 真正的成功:這不是 關於老好人與虎媽的對抗

**章 孩子不總是正確的(父母也一樣)
第二章 我們為何會陷入混亂之中

第二部分 “學校生涯”不僅僅關於學業:孩子成長的啟蒙

第三章 小學階段的任務:5~11歲
學習如何結交朋友
培養能力與學習激情
開發自我意識:我是誰?
成為一個將心比心的人
記得玩
小學階段教養指南

第四章:初中階段的任務:11~14歲
飛躍青春期
保持健康
培養獨立性
建立同伴圈子
父母注意事項

第五章 高中階段的任務: 14~18歲
按成人的方式思考
學習控制性欲
建立身份認同
開發自主權

第三部分 彈性因素:七個基本應對技巧

第六章 教孩子找到解決方案
應變能力:“我能自己解決”而不是“媽媽……”
熱情:“我喜歡”而不是“隨便”
創造力:“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而不是“正確答案是什麼”
良好的職業道德:“我要堅持下去”而不是“我放棄”

第七章 教導孩子如何行動
自我控制:“這麼做感覺不對”而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幹”
自尊心:“我自我感覺良好”而不是“我搞砸了”
自我效能:“我可以有所作為”而不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第四部分 言行一致

第八章 用你的核心價值觀助力孩子成長
你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家庭價值觀的表現
你的指導原則
家庭行動計畫

第九章 編輯自己的教養劇本
否認:“問題?什麼問題?”
投射:“是的,他們才有問題,不是我。”
同輩壓力:並不是青少年才有
養育方式會遺傳嗎?“我不敢相信,我說話的口吻像我媽媽。”
三位一體的改變:自我反省、移情、靈活性

感 謝

書摘/試閱

第七章 教導孩子如何行動

一、 自我控制——“ 這麼做感覺不對”而不是“ 所有的人都這麼幹”


◎ 你4歲的兒子和他6歲的哥哥又在吵架,樓下不斷升級的爭吵聲告訴你,他倆從相處和諧的血肉至親又變成了不共戴天的敵人。下面的情景並沒讓你感到吃驚:你4歲的小兒子一邊躲在角落哭泣,一邊用手揉著頭,毫無疑問,他的哥哥打了他;而你的大兒子耀武揚威地拿著會說話的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這是看完《玩具總動員3 》(Toy Story 3)後你買給小兒子的。當你問“出了什麼事”時,你的小兒子繼續飲泣,而老大只輕描淡寫地說了聲:“我想要。”
◎ 你非常吃驚,你12歲的女兒告訴你,她改變了週六晚上的計畫,不和朋友們在一起了,她願意看護小孩!鑒於在過去的兩年裡,每週六的晚上到朋友家過夜,是她雷打不動的活動,你問她為什麼。明顯地,小姑娘並不願意討論這個問題,只是小聲嘟囔著說,*近不太喜歡她的那些朋友們;她邊向自己的房間戰略撤退,邊不耐煩地說:“而且,我想你願意我更有責任心些,賺點兒零花錢。”話音未落,她身後的門就關上了。
◎ 你和你的先生決定週六的晚上在外過夜,享受一下清靜的二人世界,兩個女兒已約好去女性朋友家過夜,你那18歲的兒子說他願意留守在家。周日你們回到家,兒子坐在門外的臺階上,明顯是在等你們。還沒等你下車,他已經過來道歉。趁你們不在家,他請了些朋友來玩,但聚會很快就升級到了他無法控制的飲酒狂歡。因為怕惹來員警,他給一個他信任的鄰居打了電話,尋求説明。在鄰居的幫助下,他解散了人群,但一盞燈已被打破,客廳的地毯上灑了些紅酒。你當然很生他的氣,但他看起來對自己更生氣:“我早就應該想到會這樣。我真的很抱歉,媽媽。我是個笨蛋,我會賠弄壞的東西。”他並沒為自己辯護。


自我控制能力保護我們的一生。6歲孩子打人的行為是出於沮喪,他的自我控制系統還非常不完善;而12歲和18歲的孩子可以用語言、分散注意力、共識、外界的幫助,來加強他們在自我控制方面還不能完全成功的努力。在朋友家的聚會上,會有不少蠢蠢欲動的男孩,而12歲的女孩不喜歡他們不聽話的手亂摸。她不知如何面對這種局面,所以選擇退出。在這個過程中,她學會了自我控制中*有效的一招——打不過就跑。18歲的那位高估了自己的控制能力,讓自己陷入麻煩中,但他知道如何求救,而且對後果有深刻的反思。他在學習可以相信自己到什麼程度,誰可以依靠,誰不可信賴。他並不需要再搞幾次這樣的聚會來測試自己的控制能力。所有這些孩子都在以和自己年齡相襯的方式,努力加強他們的自我控制技巧。而這些經常性的*用功的努力,讓他們可以很好地應對經驗的不足和尚不完美的自控。
在我的生命中,我花了不少時間和青少年相處。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曾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有些有很嚴重的情緒問題,像沮喪、焦慮、精神性藥物濫用;有些是誇誇其談,不愛學習,讓父母失望,或是陷在不幸的家庭問題中。但所有這些孩子都應該學著自我規範。無論是自殘、酗酒、小偷小摸、在同伴面前太軟弱的孩子,還是需要時常地耳提面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倒垃圾、按時就寢的孩子,無一不在和自己的自控系統鬥爭。作為家長,*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幫助我們的孩子建立並鞏固一系列自控策略,當有嚴重或不嚴重的危險威脅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時,這些策略可以發揮強大作用。內心可以說“不”的能力、控制衝動、延遲滿足,都是孩子和青少年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保護手段。
但有個問題,當我們的孩子沒能磨煉自己的自控能力時,我們會特別失望、擔心和生氣。我們如此沮喪,以至於坐失了教育他們的良機,使情況更糟糕。你的大兒子在打他的弟弟。也許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長大後可能會變成個惡棍,或更糟糕,成為一個反社會的人。你那快要跨入青春期的女兒的同齡人聚會,會和性脫不了干係。也許下次她會參加,而且會意外懷孕,染上性病,或更糟糕,染上愛滋病!你的正處於青春期的兒子參加了一個在朋友家舉行的聚會,如果他喝酒了怎麼辦?如果剛好被員警逮個正著怎麼辦?這對他的大學入學申請有何影響?對他的人生呢?我們的**衝動是保護我們的孩子遠離這些危險,即使它們還只是出現在我們的想像中。我們大多數人讓這些非理性和毫無幫助的假想後果占了上風,而這些是應該讓位給理性和冷靜的。“你又揍你的弟弟了?看你爸爸回來怎麼收拾你!”“我怎麼會這麼蠢,讓你一個人待在家裡!你有沒有點兒判斷力?今年你都別想出去玩了!禁閉!”我們都知道,這時需要的是冷靜的頭腦和抑制自己的衝動,如果我們將他們的過失看成是自控系統形成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真心珍惜這些機會,教給他們一些控制衝動的策略,畢竟現在孩子和我們還同在一個屋簷下,這對我們、對孩子都是好的。
我們大腦的一部分,或更確切地說,前額皮質,負責自我控制。20歲之前,你孩子的前額皮質是沒有發育完全的。而這給了我們充裕的時間和無數的機會,讓我們幫助孩子找到一些方法,一些可以實現自我控制的方法。用“這麼做感覺不大好”來代替“ 所有人都這麼幹”是一種進兩步退一步的過程,因為我們是不屈不撓的生物。然而,我們要切記,當我們的孩子做了傻事時,如果我們退縮了,我們就失去了教給他們各種技巧、方法的機會,而這會*終導致孩子內心的封閉,而不是尋求外部的監控。
很多時候,我們會混淆順從和自我控制。順從是自控的雛形,但並不是一回事。順從是遵從其他人的規則。自我控制是發展、鞏固自己內在的規則。如果你的孩子很聽話,但沒有學會真正的自我控制,那麼當“ 規則制定者”不在身邊的時候——比如說,你要接個電話離開了房間,你青春期的孩子要離家去上大學——這些規則就不存在了,或效果減弱了,或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同齡人成了規則制定者。多數時候,我們的工作是制定、加強規則,但我們仍需幫助我們的孩子理解這些規則、練習這些規則、感受這些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自己的明智的選擇,會引導他們的行為。我們外界的“ 不”會*終轉化成他們內心的“ 不”。我們是多麼希望看到這一幕啊!
在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著名的實驗。這個50年前做的實驗,至今仍是黃金標準,它揭示了自我控制永恆的價值和加強自控的策略。在這個實驗中,實驗物件都是非常小的孩子,在傳統意義上,他們無法被認為是可以自我控制的模範。一群4歲的孩子被關在一個房間裡,每人發一個鈴鐺和一個裝有一個蜜餞的盤子。研究人員告訴他們,他會離開房間,如果他們想吃蜜餞,可以搖鈴,當研究人員回到房間時,他們可以當著他的面吃掉那個誘人的蜜餞。然而,如果他們不搖鈴,等到研究人員自己返回房間,他們可以吃兩個蜜餞。多數孩子經受住了誘惑,即使研究人員離開房間長達15分鐘。許多饑餓的4歲大的孩子已有足夠的自控力,抵制住眼前的誘惑,得到額外的一塊蜜餞,這個實驗結果已讓人十分吃驚,但長期的追蹤結果更出人意料。25年後,那些當年無法抵禦誘惑的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有行為問題的比率比較高;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上也表現得不是很好。然而,那些面對巨大的誘惑,還能在心裡大聲說“ 不”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在個性和學業上都令人矚目——學業上的成就更大,自尊心更強,濫用藥物的比率更低,社會關係更良好。遠離了成年人的視線,這些孩子是怎樣做到自我控制的呢?那些*能克制住自己的私欲的孩子,想出了許多辦法來抵禦誘惑:通過唱歌轉移注意力;背對著蜜餞;不把它當成美食,而是白雲或是棉花球。對一個還要抱著心愛的泰迪熊睡覺的孩子來說,這些看起來都是很成熟的行為和認知操作。但這些孩子並不是憑空展現他們的自控力的,他們的頭腦中始終有一個充滿意義的目標——兩個誘人的蜜餞。
當我們想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時,有一點要牢記,為了擺脫某件事,我們需要把注意力放到更高的目標上。我超愛甜食,但當我打算讓體重減輕5斤時,我設法( 是的,有時得想辦法)在晚餐後給自己準備一杯咖啡。孩子們也需要被提醒,為了表現自控力,他們還有一個更高的目標。“我知道你今晚想熬夜,但你為了這次考試已經很努力地學習了。現在*重要的是早早上床休息,明天才能發揮得更好。”“我知道你今天不想練習,但下週一是場重大的比賽,你們隊是否能贏,決定於每個人是否準備得充分。”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提醒,雖然眼前的利益很有吸引力,但時刻懷揣遠大夢想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種幫助我們的孩子獲得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是,幫助他們找到可以等待的辦法。分散注意力、眼不見為淨、把精力放在其他活動上,這些都不是孩子們可以自己獲得的,需要我們積極引導,做出榜樣。在他們還只是小嬰兒時,我們並沒有他們一哭就沖進他們的房間,那時我們就已經在進行這種教育了。當他們大一點兒,我們又通過強調等待的價值和回報,來告訴他們這一點:“你可以現在就花掉你的零花錢,但如果你能多存幾周的話,就能負擔得起你想了好久的電子遊戲了。”
所有的孩子在開始的時候,對待誘惑都沒有什麼好辦法——你一定還記得他們的糾結,那個在幼稚園門口,因你不給他買小販手中誘人的小玩意,而跺腳號哭的小人兒——但我們要幫他們意識到,他們可以學會如何抵禦誘惑,轉移注意力和目標,讓滿足延遲會比一時的衝動帶來更大的回報。這是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有所進步,停滯不前,又有進步。孩子們一旦學會控制自己——無論是4歲孩子眼中那塊好吃的蜜餞,還是6歲孩子喜歡的巴斯光年——當他們14歲的時候,就能抵制性的誘惑;20歲的時候,就能堅決對毒品說“ 不”。


可以做

? 給孩子樹立榜樣,教給他們什麼是好的自我管理策略。不要插隊,不要不耐煩地拒絕等待,不要闖紅燈。當孩子踏上自我控制的征程,記得把孩子的爸爸拉進來,他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 要捨得讓你的孩子嘗嘗痛苦的滋味。當他們面對越來越高的,但還能應付或勉強應付的挑戰時,我們要勇敢地放手。做父母*痛苦的經歷是,看著你的孩子糾結,還得忍住不伸出援助之手。你那已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又把作業本忘在書桌上了,因為沒給他送去,害得他明明做完了作業,但還是挨了老師一頓批評,他回家後很生你的氣。不要打電話給他的老師解釋說明情況。孩子們需要這種“成功的失敗”,這種失敗可以加強他們處理問題的技巧。對你年紀尚幼的孩子來說,這種三年級忘了帶作業本的“ 失敗”,他還是能承受得起的。

? 當你的孩子能夠對大多數人說“ 不”時,別吝惜你的表揚。當你的孩子**次說“ 每個人都( 說謊、喝酒、抽煙),可我覺得那不好”時,是值得( 悄悄地)慶祝的。你的孩子在自我控制方面所做的種種努力,無論是當朋友搶了他心愛的玩具,他忍住不動拳頭,還是在學校沒聽朋友的教唆去玩性遊戲,都值得你心生敬佩。不要過分插手,這種時刻應該完全“ 屬於”你的孩子。


不可以做

? 不要奢望沒有你的引導,孩子就能自行學會如何自我控制。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演示如何轉換目標、如何轉移注意力、如何轉移精力。“ 與其在這兒幹坐著等醫生,我們幹嗎不看本故事書呢?”“ 旅途是漫長的,但我們可以看看,誰能**個發現掛外地車牌的車。”“ 當我不太高興的時候,我發現到外面跑一圈對我很有幫助。”在巨大的沮喪把他們壓倒之前,我們要給他們解決方案。無法忍受的沮喪是個非常壞的老師。

? 面對孩子的壞心情,不要試圖弱化或不承認它。自我控制的很大一部分就在於我們有能力面對那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同時尋求健康的解決方式。如果一個面對重大考試的孩子,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焦慮,他就不會鋌而走險地作弊。現在不是說這種話的時候:“ 哦,別擔心了,不就是場考試嗎!”嚴肅對待孩子的不安情緒,想辦法幫助他們緩解焦慮( 制訂
學習計畫、請家教等)。即使有別的孩子作弊,你也要堅定他的信心:他完全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 即使我們的孩子有了些自製能力,也不要放手不管。繼續關注你的孩子都交了哪些朋友,還有他的行蹤,保護他能經受同伴的壓力,不做出自毀的行為。作為回報,這為他們贏得了足夠的心理空間,使他們有能力思考和找到增強自控能力的方法。記住,自我控制是貫穿我們一生的學習,我們永遠需要在這上面花精力。而家庭,是孩子們的避風港,是他們可以隨時補充能量的地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