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訊問藝術(增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訊問藝術(增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38 元
定價
:NT$ 828 元
優惠價
8772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訊問藝術(增訂版)》所闡述的訊問方法和技巧全部都是總結歸納自本人所訊問過的案件,來源于訊問實踐。正是通過回顧所訊問過的案件,總結每一次訊問的經驗教訓,對它們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然后形成訊問的方法和技巧。《訊問藝術(增訂版)》所闡述的每一種訊問方法和技巧無一不是這樣形成的,因此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作者簡介

廖福田,男,1952年出生,大學文化,中共黨員,浙江省永嘉縣人。 現為中共浙江省溫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調研員,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研究員,溫州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著作:編著《刑法分則的理論與司法實踐》(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新刑法全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獨著《受賄罪縱覽與探究——從理論積淀到實務前沿》(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發表論文多篇,其中:《正確理解和掌握追訴時效》被選編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刑法學教學參考資料。

目次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訊問準備
一、合理地組織訊問力量
(一)合理組織訊問力量的原則
(二)合理組織訊問力量的方法
二、全面地了解掌握案件和被訊問人的情況
(一)案件的發現情況**章引子

第二章 訊問準備
一、合理地組織訊問力量
(一)合理組織訊問力量的原則
(二)合理組織訊問力量的方法
二、全面地了解掌握案件和被訊問人的情況
(一)案件的發現情況
(二)案件的基本情況
(三)案件的證據情況
(四)被訊問人的基本情況
(五)被訊問人犯罪或違法違紀情況
(六)被訊問人的心理情況
三、認真地分析案情
(一)分析證據材料,判定已有證據的真假和明確證據的現狀
(二)分析案件的客觀情況,掌握還有哪些客觀存在而尚未收集到的證據
(三)分析有關材料,發現疑點,判定被訊問人有哪些犯罪或違紀的問題
(四)分析具體情節,找準被訊問人的薄弱環節
(五)分析案件的主客觀具體情況,推斷出被訊問人的心理活動
(六)綜合分析全案,理清訊問思路
四、精心制定訊問計劃
(一)訊問計劃的基本要求
(二)訊問計劃的形式
(三)訊問計劃的內容

第三章 訊問心理
一、抗拒階段
(一)自信性僥幸心理
(二)盲目性僥幸心理
(三)選擇性僥幸心理
(四)畏罪心理
(五)優勢心理
(六)對抗心理
(七)無賴心理
(八)定勢心理
(九)戒備心理
(十)慌亂心理
二、動搖階段
(一)顧慮心理
(二)悔恨心理
(三)矛盾心理
三、開口階段
(一)反復心理
(二)試探心理
(三)逃避心理
(四)推脫心理
四、供述以后
(一)翻供心理
(二)自殺心理
(三)逃跑心理

第四章 訊問突破口
一、突破口選擇的基本要求
(一)突破口要根據不同的訊問類型進行選擇
(二)突破口要圍繞能查清犯罪或違法違紀的事實進行選擇
(三)突破口要選擇在被訊問人*為薄弱的環節
(四)突破口選擇要隱蔽
(五)突破口選擇要選好預備突破口
(六)選擇的突破口要具備突破的條件
二、突破口的選擇
(一)從被訊問人的自身特點上選擇突破口
(二)從被訊問人的心理方面選擇突破口
(三)從案件的主客觀事實情節方面選擇突破口
(四)從共同犯罪或違法違紀人的人員中選擇突破口

第五章 訊問氛圍
一、訊問氛圍應具有的特性
(一)威懾性
(二)和諧性
二、訊問氛圍的基本要求
(一)訊問氛圍要做到威懾下的和諧“
(二)訊問氛圍的威懾性要做到威而又道德
(三)訊問氛圍的和諧性要做到諧”而又嚴肅
三、營造良好的訊問氛圍的方法
(一)訊問客觀環境的營造
(二)訊問主觀環境的營造

第六章 訊問忌諱
一、忌胸中無數
(一)胸中無數的含義和危害
(二)胸中無數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二、忌先入為主
(一)先入為主的含義和危害
(二)先入為主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三、忌對立情緒
(一)對立情緒的含義和危害
(二)對立情緒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四、忌各自為戰
(一)各自為戰的含義和危害
(二)各自為戰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五、忌矢不中的
(一)矢不中的的含義和危害
(二)矢不中的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六、忌隨意許諾
(一)隨意許諾的含義和危害
(二)隨意許諾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七、忌急躁發火
(一)急躁發火的含義和危害
(二)急躁發火產生的場合、原因和對策
八、忌溢于言表
(一)溢于言表的含義和危害
(二)溢于言表產生的場合、情狀及原因和對策

第七章 訊問開頭
一、訊問開頭的基本要求
(一)訊問開頭的具體方法,要根據被訊問人的
具體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方法開頭
(二)訊問開頭的方式,要講究策略
(三)訊問開頭的內容要客觀、真實或符合情理
(四)訊問人員的形象,既要威嚴,又要尊重人
二、訊問開頭的具體方法
(一)以思想教育開頭
(二)以使用證據開頭
(三)以反常規的話語開頭
(四)以正話反說開頭
(五)以開門見山“開頭
(六)以尊稱被訊問人開頭
(七)以吹捧被訊問人開頭
(八)以關心被訊問人開頭
(九)以向被訊問人施威開頭
(十)以許諾被訊問人開頭
(十一)以幫助被訊問人分析從寬的情節開頭
(十二)以肯定和宣講法律相結合開頭
(十三)以引起被訊問人關注的話語開頭
(十四)以被訊問人*牽掛的人或事開頭
(十五)以被訊問人*擔心的人或事開頭
(十六)以被訊問人*放心的人或事開頭
(十七)以被訊問人走上犯罪或違法違紀道路的客觀原因開頭

第八章 訊問切入主題
一、訊問切入主題的時機
(一)訊問切入主題的*佳時機
(二)創造訊問切入主題的時機
二、訊問切入主題的時間
(一)訊問開頭時切入主題
(二)訊問開頭后適時切入主題
三、訊問切入主題的方法
(一)自然平穩過渡
(二)循序漸進過渡
(三)迂回圍殲過渡
(四)單刀直入過渡
(五)主動出擊過渡
(六)連續進攻過渡

第九章 訊問謀略——打
一、示之以據
(一)示之以據的概念和作用
(二)使用證據的基本要求
(三)使用證據的時機
(四)出示證據的方法
二、明之以法
(一)明之以法的概念和作用
(二)明之以法的基本要求
(三)明之以法的內容
(四)明之以法的方法
三、懾之以威
(一)懾之以威的概念和作用
(二)威的內涵
(三)懾之以威的方法
四、持之以恒
(一)持之以恒的概念和作用
(二)持之以恒的基本要求

第十章 訊問謀略——拉
五、動之以情
(一)動之以情的概念和作用
(二)動之以情的基本要求
(三)情感涉入的方式方法
六、曉之以理
(一)曉之以理的概念和作用
(二)曉之以理的基本要求
(三)曉之以理的方法
七、許之以利
(一)許之以利的概念和作用
(二)許之以利的基本要求
八、消之以慮
(一)消之以慮的概念和作用
(二)消之以慮的基本要求
(三)消之以慮的方法

第十一章 訊問謀略——惑
九、無中生有
(一)無中生有的概念和特點
(二)無中生有的要求
(三)無中生有的方法
十、聲東擊西
(一)聲東擊西的概念和特點
(二)聲東擊西的要求
(三)聲東擊西的方法
十一、欲擒故縱
(一)欲擒故縱的概念和特點
(二)欲擒故縱的要求
(三)欲擒故縱的方法
十二、挑撥離間
(一)挑撥離間的概念和特點
(二)挑撥離間的要求
(三)挑拔離間的方法

第十二章 訊問結束
一、訊問結束的基本要求
(一)訊問結束的時機要恰當
(二)訊問結束的目的要明確
(三)訊問結束的方式要靈活
(四)訊問結束的內容要針對
二、訊問結束的具體方法
(一)以出示證據結束
(二)以警示被訊問人結束
(三)以說明訊問過程的合法性結束
(四)以教育、安慰被訊問人結束
(五)以促使被訊問人檢舉揭發結束
(六)以向被訊問人闡述準自首的規定結束
(七)以鼓勵被訊問人結束
(八)以讓被訊問人簡單、扼要地供述基本犯罪或違法違紀的事實結束
(九)以提出下一次訊問的指向性問題結束
(十)以給被訊問人施加心理壓力結束
(十一)以讓被訊問人自己學習法律結束
(十二)以給被訊問人下臺階”結束
(十三)以忠告被訊問人結束
(十四)以向被訊問人施威結束
(十五)以向被訊問人輸入情感結束
(十六)以破滅被訊問人的希望結束
(十七)以打、拉相結合結束
(十八)以向被訊問人闡述道理結束
(十九)以評價被訊問人在訊問中的態度結束
(二十)以松懈被訊問人的警惕性結束

2010年版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2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