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文學鉅子舞台:徜徉在29位大師優美的精神靈魂中
滿額折

文學鉅子舞台:徜徉在29位大師優美的精神靈魂中

定價
:NT$ 199 元
優惠價
9017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文學鉅子舞台:徜徉在29位大師優美的精神靈魂中

莊子曾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上的書種那麼多,可謂浩如煙海,要想把所有的書都讀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只能選擇那些最為經典,思想最為豐富的書來讀,只有這樣,我們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不斷的昇華。

本書精心挑選出二十九位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散文,濃縮經典中的菁華,分述其影響人類的思想。除了對他們的生平進行簡要的介紹之外,還對他們的著作進行了介紹和整理。

讀者朋友們透過這本書,不但可以瞭解這些偉大的文學家的成材之路,還可以透過賞析他們的作品,瞭解到他們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作者簡介

羅明陽教授

畢業於國立大學歷史研究所,曾留學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為中研院研究員,專門研究中西文化差異,曾應聘於各大學講授中西文化基本概論,經常蒐集有關心理、勵志方面的小短文,編輯成書。
曾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的歷史專題文章,曾著有:《中國歷史概論》、《西洋文學概論》、《古今中外歷史人物表傳》、《中西名人經典集》等書。

前言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了,而且大概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那麼,今天再面對這個同樣的問題時,我們又該如何去回應呢?或許很多人的答案還是跟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所教的一樣:「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讀書是為了得到文憑」、「讀書是為了改變命運」、「讀書是為了找到好工作」等等。當然,這樣的回答聽起來是很正確的,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大都也抱著這個目的去讀書,畢竟在一般人傳統的觀念中,早就有了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那麼,如果沒有以上的這些目的,讀書是否就此失去了意義呢?當然不是,因為對於真正喜歡讀書的人來說,他們讀書既不是為了獲取功名利祿,也不是為了所謂的改變命運,而是把讀書當成是人生中樂趣無窮、美不勝收的享受。也就是說,他們把讀書當成一種信仰,默默地耕耘著心中的那塊聖地。透過讀書,他們的靈魂會更加明淨;透過讀書,他們的人格會更加高尚;透過讀書,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會更加明確……當然,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許他們是孤獨的,但正是這份孤獨,讓他們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直接與智者進行對話;或許他們是清苦的,但正是這份清苦,讓他們學會了探索,學會了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許他們是痛苦的,但正是這份痛苦,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真假,什麼是善惡,什麼是美醜;或許他們是平淡的,但正是這份平淡,讓他們在遨遊書海的過程中,感悟出人生的真諦……實際上,很多人就是因為把讀書當成自己的精神食糧,當成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最終名留青史,楷模後世。

但是,世上的書那麼多,可謂浩如煙海,要想把所有的書都讀完是不可能的,莊子也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以我們只能選擇那些最為經典,思想最為豐富的書來說,只有這樣我們思想境界才能得到不斷的昇華。

在這本書中,我們精心挑選出了將近三十位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除了對他們的生平進行簡要的介紹之外,還對他們的著作進行了整理和介紹。透過這本書,讀者朋友們不但可以瞭解這些偉大的文學家的創作之路,還可以在賞析他們的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正如伏爾泰所說:「當我們第一遍重溫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而這本書,就是一本幫助讀者如何找到好書、如何去發掘人生真理的好書。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面臨的是一個充滿功利和浮躁的時代。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隨波逐流,盲目的追趕潮流,我們也將會在這種「追隨」和「追趕」的過程中迷失本真的自我。

那麼,就讓我們從喧囂紛繁的塵世中,尋找一份僻靜的港灣吧!讓我們在這裡聆聽來自智者的聲音,讓我們從這裡踏上巨人的肩膀,眺望那遙遠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目次

前言 001

Part 1 荷馬(Homeros) 009
Part 2 伊索(Aesop) 017
Part 3 但丁(Dante) 027
Part 4 喬叟(Chaucer) 037
Part 5 賽萬提斯(Cervantes) 045
Part 6 莎士比亞(Shakespeare) 053
Part 7 彌爾頓(John Milton) 061
Part 8 莫里哀(Moliére) 071
Part 9 笛福(Defoe) 081
Part 10 歌德(Goethe) 091
Part 11 普希金(Pushkin) 103
Part 12 司湯達(Stendhal) 113
Part 13 拜倫(Byron) 123
Part 14 海涅(Heinrich Heine) 133
Part 15 巴爾札克(Balzac) 141
Part 16 雨果(Hugo) 151
Part 17 安徒生(Andersen) 161
Part 18 狄更斯(Dickens) 171
Part 19 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179
Part 20 易卜生(Henrik Ibsen) 189
Part 21 托爾斯泰(Tolstoy) 197
Part 22 馬克.吐溫(Mark Twain) 205
Part 23 莫泊桑(Maupassant) 215
Part 24 泰戈爾(Tagore) 223
Part 25 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233
Part 26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241
Part 27 高爾基(Maxim Gorky) 251
Part 28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261
Part 29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269

書摘/試閱

01

荷馬(Homeros)―希臘人的「聖經」
著名作品:《荷馬史詩》
簡介:荷馬(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於西元前8世紀後半期的愛奧尼亞,古希臘最偉大的詩人,《荷馬史詩》的作者。《荷馬史詩》分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是西方敘事詩的源頭,也是西方文學史上第一座里程碑。《荷馬史詩》透過絕妙的文學藝術向我們展示出了古希臘早期英雄時代的一個全景圖,它以古希臘和四周的汪洋大海為主要情節的背景,表現出了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和嚮往。而《荷馬史詩》中的這種思想,也成為日後希臘人乃至整個西方社會道德觀念的典範。因此,這部作品不但是希臘人的「聖經」,同時也是整個西方人的精神家園。

由於年代的久遠,荷馬所生活的時代,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確知,只知道他大概生活在西元前八世紀的後半期。而且,由於無法考證,所以人們對於歷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荷馬這個人,他是否就是《荷馬史詩》的作者等這些問題產生了疑問。而這些問題在西方學術界的爭論也可謂是由來已久。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斯底德,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就已經認為歷史上確有荷馬其人,而且也是《荷馬史詩》的作者。而且,直到18世紀初,歐洲人仍然認為歷史上確實有荷馬這個人,並且認為他是遠古時期最偉大的一位詩人。
但是,也是在18世紀初,義大利哲學家維柯等人開始提出質疑,指出人們一直所崇拜的大詩人荷馬,在歷史上根本就不曾出現過。所謂的「荷馬」,只不過是遠古時期希臘各族吟遊詩人的部分代表,而不是一個人。同時,維柯等人還指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的問世時間,前後相隔數百年之久,不可能是一人一時之作。此觀點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就轟動了西方整個學術界。1795年,德國學者沃爾夫根據維柯等人的這一觀點和思維,對《荷馬史詩》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最後斷言,史詩的每一部分原本都是一首獨立的詩歌,供吟遊詩人誦唱,後來經過不斷加工整理之後,才成為文學史上最永恆的典範。當然,也有人提出了與維柯、沃爾夫等人相對立的看法,他們認為,歷史上確實有荷馬這個人,而且他所生活的年代應該不晚於西元前九世紀。他蒐集了古代民間一些詩歌作為原材料,然後不斷加以擴充、添增細微末節,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部完整的《荷馬史詩》。
可以說,對於荷馬這個名字,很多西方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了考證。譬如,有的人認為荷馬這個名字是「人質」的意思,因此推測出荷馬大概出身奴隸,或者曾經被俘虜過;也有人認為荷馬這個名字是「組合在一起」的意思,所以得出了荷馬這個名字是杜撰出來的一個人,或者說是所有吟唱詩人共同的名字。當然,這些推測也僅僅是猜測而已。另外,古希臘一直傳說荷馬是一個盲樂師。這種說法倒是頗為可能,因為古代的職業樂師大多都是盲人,所以荷馬很可能就是一位雙目失明的專業藝人。
實際上,根據希臘的希臘史地學家鮑薩尼阿斯的記載,早在西元前7世紀初的詩人卡利諾斯的作品中,就已經提到了荷馬這個人。所以,可以確定,早在西元前8世紀到西元前7世紀初,荷馬這個名字就已經為人所周知了,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古代可能真的有過這樣一位名叫荷馬的詩人。而且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在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前8世紀之間。

一、《荷馬史詩》屬於全民創作

《荷馬史詩》由《伊利亞特》與《奧德賽》組成,也可以說是這兩部史詩的合稱,它濃縮了西方古代文學藝術的結晶,不但成為希臘文學的源頭,而且被譽為歐洲文學的始祖。三千多年來,西方學者們對這部史詩的研究從來就沒有中斷過,甚至若將這些研究成果的書放在一起,儼然成為一座小圖書館。
那麼,《荷馬史詩》到底寫的是什麼呢?為何值得後世那麼多的學者甘願傾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它?這部史詩所描述的,主要是西元前12世紀時期希臘聯軍與特洛伊的戰爭故事。而它所形成的過程和記載的內容,也幾乎涵蓋和經歷了古希臘奴隸制形成的全部過程。
當時,希臘和特洛伊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在小亞細亞一帶就開始流傳著許多歌頌戰爭英雄的簡短的詩歌,而這些詩歌的流傳過程中,又漸漸融入一些神話的素材,大大的增強了這些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這些詩歌後來經過荷馬的編輯和整理,終於逐漸形成一部宏大的歌頌戰爭英雄的詩篇,並於西元前6世紀左右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直至西元前3世紀到2世紀之後,亞歷山大里亞的學者們又對這部史詩進行了編訂,將《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各分為24卷。至此,這部史詩的形式才最終定下來,並流傳至今。
綜上所述,《荷馬史詩》在形成的過程中,前後經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所以可以說這是一部全民性創作的史詩。

二、《伊利亞特》賞析

《伊利亞特》大約創作於西元前9世紀,但史詩中所描述的故事則發生在西元前12世紀(相當於中國的商朝),主要敘述了戰爭中傳奇式的情節,並著重描繪和刻畫希臘英雄阿基里斯的偉大形象。
西元前1193年,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和他的小王子帕里斯前來拜訪希臘斯巴達王麥尼勞斯,受到了麥尼勞斯盛情的款待。但是,英俊帥氣的帕里斯卻和麥尼勞斯漂亮的妻子海倫一見鍾情,並將她帶回特洛伊。帕里斯的做法,惹怒了麥尼勞斯,於是他聯合了自己的兄弟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組成了希臘聯軍,一起討伐特洛伊。
聽說希臘聯軍前來討伐自己,特洛伊人嚴陣以待,並修築了堅固的城池。雙方打了幾仗之後,希臘聯軍雖然接連取勝,卻始終無法攻克特洛伊的都城,戰爭於是進入了持久戰,而且一直持續了九年,直到等十年才終於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在這場戰爭中,希臘聯軍的主將阿基里斯英勇善戰,殺敵無數,屢建奇功,讓特洛伊人聞風喪膽。但是,阿伽門農有一次看上了阿基里斯身邊的一位貼身女奴,並把她奪走。阿基里斯得知此事後非常氣憤,於是他拒絕出戰,每天只是飲酒作樂,不再管戰事。特洛伊人知道希臘聯軍的內部出現不和後,便乘機大舉反攻,並獲得了勝利。而此時的阿基里斯,一方面為阿伽門農的做法感到氣憤,一方面又為希臘聯軍的命運擔憂。就在希臘聯軍面臨著全線潰敗的危險關頭,阿基里斯讓自己的好朋友派特洛克拉穿上自己的盔甲前去應戰。特洛伊人一看,以為阿基里斯又回來了,鬥志頓時全無。結果,在這一仗中,派特洛克拉大獲全勝,並殺掉了特洛伊聯軍的主將。
但是,沒過多久,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爾就發現派特洛克拉並不是阿基里斯本人。於是,在一次戰鬥中,他衝上前去,將一柄標槍投向派特洛克拉的後背,派特洛克拉當場中槍身亡。緊接著,赫克托爾剝下派特洛克拉身上穿著的阿基里斯的盔甲,然後率軍向希臘人殺來。 在這形勢萬分危急的時刻,悲痛萬分的阿基里斯終於決心重上戰場。於是,他披上戰袍和盔甲,身先士卒的殺入特洛伊聯軍的陣營中,並親手殺死了赫克托爾,為自己的好朋友派特洛克拉復了仇。
戰鬥結束後,阿基里斯便將赫克托爾的屍體綁在戰車後面,使屍體拖在地上,然後繞著特洛伊城走了三圈。這樣一來,赫克托爾的父親終於看不下去了,於是他在一天夜裡來到阿基里斯的軍帳中,先是親吻著阿基里斯的雙手,然後老淚縱橫地說:「天神般的阿基里斯啊,想想您的父親,也請您可憐一下我吧!這世上還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兒子死在自己之前更令人心痛的呢?」聽完老人的一番話,阿基里斯心中鬱積的怒火頓時被澆熄了,於是他讓人把赫克托爾的屍體清洗乾淨,塗上橄欖油,裹上衣服,然後親手將赫克托爾交給他的父親。而且,為了給赫克托爾和派特洛克拉舉行葬禮,雙方於是約定停戰十二天。
等戰鬥再次開始時,死神也悄悄地降臨到了阿基里斯的身上。在一次戰鬥中,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借助神的力量,將一枝暗箭射到阿基里斯最致命的腳後跟上,阿基里斯大叫一聲後,當場斃命。據說,阿基里斯剛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曾經把他倒提著浸在冥河中沐浴,這使他變得刀槍不入。但是,由於他的母親當初幫他沐浴時,手一直握住他的腳跟,所以他的腳跟並沒有被冥河之水沐浴到,便成為了他的致命傷。時至今日,歐洲人還將「阿基里斯之踵」視為「致命傷」的意思。
阿基里斯死後,戰爭又陷入了僵局。後來,希臘聯軍的一位將領奧德修斯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先是讓木工製作了一匹大木馬,然後精挑細選了二十多名精兵強將,讓他們隱藏在大木馬裡。佈置好這些之後,希臘聯軍便假裝撤退,而把那個大木馬留在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真的已經退兵,欣喜萬分,於是他們擁出城外,將那個大木馬當做戰利品拖到城內。
當天夜裡,隱藏在木馬裡的希臘精兵便迅速爬出來,然後將城門打開,埋伏在城外的希臘軍隊得到信號後,很快就殺了進來,一舉攻佔了特洛伊城。

三、《奧德賽》賞析

《奧德賽》連接著《伊利亞特》的劇情,主要描寫奧德修斯從特洛伊勝利回國的途中,在海上漂泊了十年,以及回國後的經歷。
當時,希臘聯軍採用了奧德修斯的計謀,攻陷了特洛伊城,並大肆掠奪了一番之後,又一把火將繁華的特洛伊城燒為灰燼,然後才班師回國。然而,在歸途中,由於他們在無意中觸犯了天神,所以他們的船隊被大風掀翻,導致大多數人葬身於茫茫的汪洋大海中。而倖免於難的奧德修斯則帶著剩下的少數人繼續在海上漂泊。在漂泊的過程中,奧德修斯除了和狂風巨浪進行抗爭,還與吃人妖精鬥智鬥勇,並拒絕了女妖的愛情誘惑。整整在海上漂泊了十年的時間。由於奧德修斯整整二十年(十年戰爭加上十年海上漂泊)沒有回國,所以他的國家便開始流傳著他已經死去的謠言。而當地的一些貴族惡少則紛紛前來糾纏他的妻子珀涅羅珀,他們整天在她家大吃大喝,大吵大鬧,而且還不斷地向珀涅羅珀求婚,妄想奪得她的地位和財產。
後來,奧德修斯漂流到了斯赫里島,受到了當地國王的熱情接待。席間,奧德修斯向斯赫里島國王講述自己在海上遭遇風暴、雷擊、獨目巨人、風袋、女妖等經歷。國王聽完他講的這些不幸的遭遇後,深表同情,於是派人用快船護送他回國。
奧德修斯回國後,才得知自己的國家已經變得混亂不堪。就在奧德修斯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他在女神雅典娜的指點下,化裝成一位乞丐,然後採取了各種辦法,試探了妻子、兒子和僕人對他的忠心。最後,他與兒子齊心協力,除掉了那些在他家中胡作非為的貴族惡少,不僅和忠貞不屈的妻子珀涅羅珀重新團聚,而且重新當上了國王。

本章評析

我們暫且將荷馬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的爭議放在一邊,單從《荷馬史詩》在西方文學中所處的地位來看,荷馬可以說是西方文學的始祖。因為了有《荷馬史詩》,所以從西元前十一世紀到西元前九世紀,在希臘史中被稱為「荷馬時代」。同時,由於《荷馬史詩》是古希臘這段時期唯一的文字材料,所以它不僅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情況,而且也呈現了邁錫尼文明(希臘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的程度。這樣看來,《荷馬詩史》不但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研究古希臘風土人情的寶貴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荷馬史詩》中的所有英雄,不僅具有神的血統,還具有神所賦予的力量。正是這些英雄,在歷史發生轉折的緊要關頭,往往能夠決定歷史的發展方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荷馬史詩》所宣揚的是一種英雄史觀。而《荷馬史詩》中的英雄觀之所以能夠長期而廣泛地流傳開來,除了它能夠娛人耳目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啟發人們的心智和鼓舞人們的鬥志,引導人們在緬懷祖先開創輝煌功業的同時,能夠像祖先那樣勇敢地去奮鬥,將祖先那種進取的精神繼續發展光大。也正因為如此,後來希臘的各個城邦都競相把《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人物尊為自己的祖先,而荷馬本人更成為希臘各城邦所崇拜的對象。

02

伊索(Aesop)―古希臘人盡皆知的名人
著名作品:《伊索寓言》
簡介:伊索(西元前620年~西元前560年),西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和法國的拉封丹(1621年~1695年)、德國的萊辛(1729年~ 1781年)、俄國的克雷洛夫(1769年~1844年)並稱為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曾經是一位奴隸,而且被轉賣過許多次,後來因為他知識淵博、才華過人,最後獲得自由。此外,伊索還是一個啞巴,只能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但後來竟奇蹟般地學會了說話。伊索在獲得人身自由後,便開始環遊世界,每到一處,他都會為當地的人們講述自己編的寓言故事,深受人們的喜愛。到西元前5世紀末,伊索已是古希臘人盡皆知的名人了,所以當時所有的古希臘寓言基本上都歸在他的名下。

2600多年前,在希臘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裡,誕生了一個小男孩。然而,隨著這個男孩的漸漸長大,人們卻發現他是一個啞巴,從他嘴裡發出來的只是一些奇怪的聲音,再加上他個子矮小,相貌醜陋,所以人們都看不起他,甚至把他當成一個瘋子。他的舅舅對於這個又矮又醜的外甥,更是又氣又恨,於是經常逼迫他到田地裡做那些最粗重的工作。但他的母親卻非常愛他,不但細心的照料他,還經常給他講一些好玩的故事。
雖然伊索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下田做一些粗重的工作,但他並沒有任何的埋怨,而是任勞任怨地完成舅舅交給他的任務。此外,在田地裡工作的時候,細心的他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物,這讓他感到很快樂,覺得這些農事做起來也沒那麼累了。而且,這些有趣的事物,日後都被他編成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然而,很不幸地,沒過多久,唯一疼愛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伊索便跟著一位曾經照顧過他的老人離開家鄉,到各地去漫遊。在旅行的過程中,伊索又聽到了一些關於鳥類、昆蟲、走獸等一些動物的故事。可以說,伊索的這次旅行是十分快樂的。但是,他畢竟沒有什麼社會經驗,不懂得世間的險惡,所以他很快就被一個牧羊人騙走,並將他賣掉,於是他成為了一個奴隸。
成為奴隸後的伊索,並沒有因此而對生活產生了絕望,即使這中間他又被轉賣過許多次,但他仍然不知疲倦的探索著周圍的事物,這使他變得越來越聰明。也許是他的執著感動了上帝,也許是他的善良感動了老天爺,有一天夜裡,伊索夢見了一位幸運之神和氣地向他微笑,並把手指輕輕地放進他的嘴裡……等他醒過來時,才意外地發現自己可以說話了。
隨後,好事又接二連三的降臨到伊索的身上。由於伊索曾經在危難的時刻救過主人的命,於是主人讓他重獲自由,而且還送給他一筆財富。恢復自由身後的伊索,又開始了他漫遊各地的生涯。而且,每到一處,伊索都會為當地人講述自己所編的故事,大家不但喜歡聽他的故事,更欣賞他的聰明。
值得一提的是,伊索當時所講的故事,全部都是口述,可見他的記憶力有多強!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伊索寓言》,主要是後人根據拜占庭僧侶普拉努德斯蒐集的寓言,以及陸續發現的古希臘寓言傳抄編訂而成的。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雖然講的都是動物的故事,但卻無一不與人類社會有關。比如,作者透過《狼與小羊》、《獅子與野驢》等故事,將豺狼、獅子等這些兇惡的動物比喻成人類社會中那些殘暴、專橫的權貴,揭露了他們迫害下層百姓的罪行,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又比如,作者還透過《龜兔賽跑》、《牧人與野山羊》等故事,總結了人們的生活經驗,揭示出了為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總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雖然都很短小,但形式卻十分簡潔精練,內容也十分雋永,比喻更是生動形象,可以說頗為耐人尋味。
明朝時期,耶穌會傳教士開始把《伊索寓言》傳入到中國。1625年,由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口述的譯本《況義》開始在中國出版發行,這本書共收錄了22則寓言;1840年,又出版了《意拾蒙引》,共收錄了81則寓言。此後,又有不同的中譯本相繼問世。

一、只有一個人

這是關於伊索本人的一則小故事。當時,伊索還是一個奴隸;有一天,伊索的主人要到公共澡堂去洗澡,但他又擔心澡堂裡的人太擠,於是便把伊索叫過來,讓他先到澡堂去看看人多不多。
伊索領命後,便趕緊來到那家公共澡堂門口,他剛到那裡,就看見很多人往澡堂裡走進去。看到這些情況後,伊索便打算回去告訴主人。然而,就在他剛要轉身的剎那,忽然聽到從澡堂的門口傳來一句咒罵聲。原來,不知道誰把一塊石頭放在澡堂的門口,有一個人進去時一不小心,就被那塊石頭給絆倒了。但是,那個被石頭絆倒的人站起來之後,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塊石頭一眼,就走進澡堂去了。接下來,又有幾個人也被那塊石頭給絆倒,但他們在爬起來之後,都只是將那個把石頭放在這裡的人咒罵了幾句之後就走開,根本就沒有人主動去挪開這塊石頭。
伊索站在那裡,看著那些人一個又一個的被絆倒,聽著他們那刺耳的咒罵聲,正在覺得好笑時,忽然又有一個人被那塊石頭絆倒了。那個人也和前面的那些人一樣,將那個放石頭的人咒罵了幾句;但是,這個人爬起來之後,卻沒有像前面的那些人一樣憤憤地離開,而是動手將那塊石頭挪開之後,才向澡堂走去。
於是,伊索趕緊跑回去對主人說:「今天浴室裡只有一個人。」
主人一聽,驚喜地說道:「真的嗎?太好了,這一下我終於可以舒舒服服地洗一次澡了。」說完便吩咐伊索趕緊收拾衣物,跟他一起去。
然而,等到了澡堂一看,卻發現裡面早就擠滿了人,主人於是生氣地質問伊索:「你怎麼看的?有這麼多人,你為什麼告訴我只有一個人?」
面對著主人的質問,伊索倒是不慌不忙地將自己剛才在澡堂門口所見到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訴主人,並說:「那些人被石頭絆倒後,只知道咒罵,卻不知道將那塊石頭搬走;只有那個人在被絆倒後,想到將石頭搬開,以免再絆倒別人。所以,我覺得只有他才配做一個人。」
主人聽完伊索的解釋之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反倒開始對他刮目相看。

二、《伊索寓言》故事精選

《伊索寓言》原名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集。我們所熟悉的《農夫與蛇》、《狼與小羊》、《龜兔賽跑》、《狼來了》等等,這些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當然,從作品的創作時間來看,這中間跨度似乎很大,而且每篇的風格也不完全一樣,所以由此可以推測出,這些寓言故事並非一人一時之作,很可能是古希臘人在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內的集體創作。而伊索則可能是其中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作者。

下面,我們將選出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供大家欣賞:

1.〈狐狸和公山羊〉

有一隻狐狸在經過一口水井邊時,一不小心掉到了水井裡,而且由於那口井比較深,牠再怎麼努力也爬不出來,於是只好老老實實地待在井裡。
過了一會兒,有一隻口渴的公山羊來到了井邊,看到狐狸正愣在那裡,便問狐狸井裡的水好不好喝。狐狸一看,覺得機會來了,頓時心中暗喜,但牠馬上鎮靜下來,故意說這井裡的水真是好喝極了,清甜爽口,簡直就是天下第一泉,然後勸山羊也趕快下去,與牠一起痛飲。
一心只想喝水的山羊,聽了狐狸的話後,信以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到井裡。但是,當牠咕咚咕咚地痛飲完之後,抬頭一看,不禁傻了眼,這麼深的井,怎麼出得去呢?於是牠只好和狐狸一起商量怎樣從井裡爬出去的辦法。但是,狡猾的狐狸早就做好了準備,牠故意胸有成竹地說:「這還不簡單呀?你先用前腳靠在井牆上,然後再把角豎直了,我就從你的後背上跳出去,等我上去了再把你拉出去,這不就可以了嗎?」山羊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因此痛快地答應了。於是,狐狸便踩著山羊的後腳,爬到山羊的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蹬,終於跳出了井口。然而,狐狸上去之後,並沒有像牠之前所說的那樣把山羊拉上去,而是獨自離開了。山羊氣憤極了,大聲地指責狐狸不守信用。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如果你的頭腦能夠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還沒看清出口的情況下,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但也看到了山羊的幼稚和愚蠢。所以,這篇故事在說明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先考慮可能導致的結果,然後才去做,而不是盲目地採取行動。

2.〈徒勞的寒鴉〉

宙斯看到鳥類還沒有一個領袖,所以很想從牠們當中擇立一個王,但要選誰呢?宙斯也很猶豫,於是便指定一個日期和地點,要求眾鳥到時全部到那裡會合,然後再從牠們之中選出一隻最美麗的,將王位授予牠。
眾鳥知道這個消息後,高興極了,便紛紛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也跟著來到河邊,牠知道自己一身黑,再怎麼打扮也不會變漂亮。但是,當牠看到河邊脫落下各種鳥的羽毛之後,便靈機一動,立刻撿起那些羽毛,然後全部插在自己的身上,並用膠水黏住。
指定的日期很快就到了,那些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鳥兒也早早地來到了宙斯面前。宙斯從眾鳥中,一眼就看見了那隻五顏六色的寒鴉,不禁眼前一亮,於是準備立牠為王。眾鳥一看,頓時義憤填膺,紛紛衝上前去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很快,寒鴉身上那些漂亮的羽毛就全部被眾鳥拔光了,又露出了原本醜陋的樣子。
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東西來美化自己時,這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遲早都會失去。

3.〈老獵狗〉

有一隻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就開始跟隨牠的主人馳騁森林,而且從來沒有向哪隻野獸屈服過。但是,當牠漸漸年老之後,就明顯感到體力越來越不支了。有一次,牠又跟隨主人出去狩獵,剛進入森林,就看到一頭野豬,於是牠勇敢地撲上去,緊緊地咬住野豬的耳朵。但是,由於牠的牙齒已經老化無力,所以儘管牠咬得很緊,但最後還是讓野豬跑掉了。
主人看到這一幕後,不禁大失所望,於是他跑過來,對老獵狗大罵道:「沒用的東西,怎麼連一頭野豬都抓不住呀?」老獵狗委屈極了,但牠還是抬起頭來,對主人說:「主人啊!這不能怪我不行。你是知道的,我的勇敢還是和我年輕的時候一樣,只是我再也無法抗拒大自然的規律了。就像我以前經常受到你的誇讚,而現在卻經常受到你的責備一樣。」
這個故事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老病死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所以,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在最能吃苦耐勞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奮鬥,因為一旦老了,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4.〈田鼠與家鼠〉
田鼠與家鼠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田鼠約家鼠到自己的家中做客,家鼠欣然前往。來到鄉下的田鼠家之後,家鼠一邊吃著大麥和穀子,一邊對田鼠說:「好兄弟,你知道嗎?你這是過著窮人一般的生活呀!算了,你也別在這裡住著了,跟我到城裡去吃香喝辣的,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田鼠很早就嚮往著城裡的生活,現在聽家鼠這麼一說,便高興地跟隨家鼠來到了城裡。剛一進家門,家鼠就拿來了雞肉、豆子、紅棗、乾酪、蜂蜜、果子等等很多好吃的食物給田鼠享用。田鼠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在讚歎家鼠的同時,也開始感歎自己不幸的命運。
然而,就在牠們剛要享受這些食物時,門突然開了,原來是有人要進來,於是膽小的家鼠立刻鑽進了鼠洞。過了一會兒,當家鼠想鑽出來拿些食物招待田鼠時,又有人進屋裡拿東西。家鼠驚嚇之餘,只好又鑽回了洞裡。
看了這些之後,田鼠再也顧不上肚子咕咕的叫,戰戰兢兢地對家鼠說:「好兄弟,我該回去了,這些食物還是你一個人慢慢地享受吧,這種膽顫心驚的日子我可過不了,我還是回到我那裡去,啃著那些大麥和穀子,平平安安地去過著我的窮人生活吧!」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田鼠和家鼠的生活其實都一樣,只是選擇不同而已。如果你選擇田鼠那樣的生活,日子雖然很清貧,但卻非常安穩;如果你選擇家鼠那樣的生活,日子雖然很富足,卻也充滿了風險。兩種生活,兩種人生,就看你怎樣去選擇了!

 本章評析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話集之一。它在西方文學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其價值與希臘神話、荷馬史詩、羅馬悲劇等不相上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其主角都是以動物為主,只有少部分以普通人或鬼神作為主人翁。所有的故事雖然都很簡短,卻生動的揭示出了古希臘人早期的生活狀態,以及人類的各種秉性和品行。每個故事的最後一句話,則畫龍點睛地揭示出了該故事所蘊含著的深刻哲理。
由於《伊索寓言》中的每一個故事,基本上都是來自民間,所以每個故事都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並反映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感情。故事中既有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也有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既有對靠工作創造財富的肯定,也有對社會不公平的抨擊;既有對懦弱和懶惰的諷刺,也有對勤勞和勇敢的讚美……還有很多的寓言,主要是教人如何處世、如何辨別是非善惡、如何使自己變得更有智慧等等。這些寓言故事可以說是古希臘人生活和抗爭的概況、提煉和總結,同時也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一筆珍貴的精神遺產。
透過《伊索寓言》中每一則簡短的小故事,人們可以感悟出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易被察覺的真理。而且,由於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所以除了普通的百姓喜歡讀,那些具有很深的文學造詣的作家、詩人,以及思想深邃的哲學家也經常讀,並都從中得到了啟發。時至今日,《伊索寓言》已經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也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其閱讀量僅次於《聖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中國先秦時期那些寓言故事的冷峻和世故,《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顯得更為熱烈和寬厚一些。所以,如果說中國的寓言故事可以讓我們變得成熟和深刻的話,那麼西方的寓言故事就是讓我們回歸一種純樸的、天真的狀態。


03

但丁(Dante)―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
著名作品:《神曲》
簡介:但丁(1265年~1321年),生於佛羅倫斯,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家,義大利現代語言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開拓者,世界級文學巨匠。但丁在9歲那年,邂逅了一位心靈上永恆的戀人―佩雅麗琪。不幸的是,這位美麗的少女年僅24歲便香消玉殞,但她卻成為但丁日後創作的泉源。但丁在文學上所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歐洲文學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所以恩格斯稱他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除了不朽鉅著《神曲》之外,但丁還寫了《新生》、《論俗語》、《饗宴》、《詩集》等著作。

西元1265年,但丁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中。他的出生日期並沒有記載,但如果按照但丁自己在詩中所說的「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之間。
但丁在5歲那年,他的母親便去世了,父親續絃後,他的繼母又為他生了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而但丁剛滿12歲就結婚了,婚後他妻子為他生下了6個孩子,但只有4個(3男1女)存活下來。
關於但丁的生平,並沒有什麼詳細的紀錄,雖然為他作傳的人並不少,但這些資料基本上都不太可靠。從相關的記載來看,但丁好像沒有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他的知識基本上都是從朋友兼老師那裡學來的,這些知識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此外,但丁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而且還參加過幾次戰爭。
在但丁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他的家鄉佛羅倫斯的政界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則是效忠於教皇的蓋爾菲派。1266年之後,由於教皇的勢力逐漸強盛起來,所以支持教皇的蓋爾菲派在與齊伯林派的爭鬥中取得了勝利,並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菲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希望能夠控制佛羅倫斯。但是,一些當地富裕的市民卻不願意受制於教皇,於是他們又分化成了「白黨」,專門對抗教皇;而另一部分的沒落貴族,則想借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所以組成了「黑黨」。這樣一來,黑白兩黨之間又重新展開了爭鬥。
但丁的家族雖然屬於蓋爾菲派,但由於他一直主張獨立自由,所以成為了「白黨」的中堅力量。1300年6月,但丁被任命為佛羅倫斯共和政權的最高權利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名執政官之一,負責調解黑黨和白黨之爭。當時,雖然但丁屬於白黨,但為了維護佛羅倫斯共和政權,他還是反對黑白黨之爭,並依法將帶頭鬧事的兩黨領導人驅逐出境,挫敗了教皇干涉佛羅倫斯內政的陰謀。
1301年,教皇派出卡羅到佛羅倫斯去「調節和平」。消息一傳出,白黨馬上就懷疑卡羅此行並不是為調解而來,而是另有目的,於是趕緊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並沒有結果。果然,卡羅一到佛羅倫斯,就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並控制了佛羅倫斯,然後宣布將但丁放逐。聲稱如果但丁回到佛羅倫斯城,任何佛羅倫斯士兵都可以處決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然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入侵佛羅倫斯。但丁得知亨利七世的計畫後,馬上就寫信給他,告訴他如何進攻佛羅倫斯,因為他希望能夠借助享利的勢力為自己平反。但是,沒過幾年,亨利就去世了,而但丁的希望也不得不宣告破滅。
1315年,佛羅倫斯被軍人所掌控,他們宣布如果但丁願意繳納罰金,並在頭上撒灰,頸下掛刀,然後遊街一圈,就可以免罪回家。但丁聽完了這些條件後,當即就拒絕了這些無理的要求,他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若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絕不會踏上佛羅倫斯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斯的市民卑躬屈膝,就不能找到寶貴的真理嗎?不管怎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從來不愁沒有麵包吃!」從但丁的這段話中,我們不由得又想起他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就是但丁,他愛惜自己的名譽,卻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只為真實而活著!
據說,但丁在被放逐後,曾在義大利的幾個城市居住過,還有記載說他曾經去過巴黎。在漂泊的日子裡,為了排遣鄉愁,他把自己滿腔的思緒都訴諸筆端,寫出了大量的著作,並把自己一生中的恩怨情仇都寫進了那部《神曲》中。在這部鉅著中,他對教皇進行了嘲笑,還把自己心靈的戀人、24歲就去世的少女佩雅麗琪,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西元1321年9月14日,但丁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終年56歲。

一、母親的夢

在但丁將要出生前,他的母親在一天夜裡曾經做了這樣一個夢:在夢中,她見到自己坐在一棵高大的月桂樹下,四周是一片翠綠的草坪。突然,她看到一位小男孩爬上了這棵月桂樹,小男孩先是吃月桂樹上的果子,然後再去摘月桂樹的葉子,且開始喝起了清澈的泉水。然而,就在這時,這個小男孩卻忽然摔下來,變成了一個牧羊人,而且轉眼間,這個牧羊人又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孔雀。看到這一幕,但丁的母親大吃一驚,然後就醒過來了。做完這個夢後沒過多久,她便生下了但丁。
對於但丁的母親所做的這個有趣的夢,後世曾經有許多種不同版本的解釋,其中又以義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的解釋最為有趣。他在自己的著作《但丁傳》中,這樣解釋但丁母親所做的那個夢:高高的月桂樹象徵著偉大的詩人,因為在古時候,偉大的詩人都被稱為桂冠詩人,有的甚至還用月桂樹的葉子做成桂冠,對其進行加冕;小孩爬到樹上摘果子吃,意味著但丁將來長大後,將會吸取古代偉大詩人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小孩喝著清澈的泉水,意味著但丁在成為詩人的同時,也會接受一些哲學思想,並使這些思想成為精神上的營養;小孩變成了牧羊人,意味著但丁日後將成為帶領人們不斷探索、尋求真理的人物;小孩變成孔雀,則意味著但丁後來所創作的鉅著《神曲》。
為什麼薄伽丘把但丁的《神曲》比作孔雀呢?因為孔雀不但擁有華美的羽毛,而且還有輕盈的步履和高貴的神態。而《神曲》不但擁有優美的辭藻,還有著嚴謹的結構和精妙的構思。這樣一部美妙無比的詩篇,當然只有高貴的孔雀才能比擬。此外,《神曲》中共有一百篇詩歌,正好像孔雀身上的一百隻翎眼;而《神曲》的典雅和不朽,更像孔雀的肉體,芳香四溢,永不腐爛。

二、與煎魚對話

有一次,但丁應威尼斯執政官的邀請,去參加一個宴會。在宴會上,侍者為義大利各城邦的使節每人端上一條又肥又大的煎魚,而給但丁的卻是幾條又瘦又小的小魚。
但丁一看,馬上知道執政官是故意給自己難堪,但他並沒有發火,也沒有表示抗議。只見他用手將盤子裡的那些小魚一條一條地拿起來,湊近自己的耳朵,好像在傾聽什麼,而且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最後又將那些小魚全部放回盤子裡。
這時,坐在一旁的執政官見狀,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但丁在做什麼。
但丁笑了笑,回答說:「哦,沒什麼,我突然想起了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時,舉行了海葬,不知他的遺體當時是否已埋入海底,於是我就逐一地問這些小魚,看牠們是否知道。」
執政官問:「哦,那這些小魚怎麼說呢?」
但丁說:「唉,牠們都對我說當時自己還很小,有的甚至還沒出生,所以根本不知道當時的一些事,並建議我向同桌的那些大魚們打聽一下。」
執政官一聽,馬上明白了但丁的意思,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立刻吩咐侍者將但丁前面的那盤小魚拿掉,然後給他端上一條最大的煎魚來。

三、永恆的戀人

但丁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坎坷。但有一件事情,對但丁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在《神曲》的開篇,但丁這樣寫道:「在人生的中途,我發現我已經迷失了正路,走進了一座幽暗的森林……。」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才華橫溢的但丁迷失了人生之路呢?
原來,但丁在九歲的時候,曾經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的名字就叫佩雅麗琪。據說,但丁第一次見到佩雅麗琪的時候,心中就油然生出一種異樣的愛慕之情,而且這種情感從此再也沒有變過。在詩集《新生》中,但丁這樣描寫了自己的情感:「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裡也感覺到了震動。」從但丁的這段描寫以及他後來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出,但丁對於佩雅麗琪的愛,絕非是世俗中的愛,而是一種純粹的精神上的愛,這種愛就像是基督教徒對於聖母的虔誠的愛一樣,沒有任何的雜質。也正是這種純真的愛,使但丁的情操不斷地受到陶冶,靈魂不斷地得到洗滌,心智得到不斷地昇華。在這樣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的感召下,使但丁變得更加純潔和高尚。
八年之後,也就是但丁十七歲那年,他在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又遇見了佩雅麗琪。當時,佩雅麗琪穿著一條淺色的長裙,搭配著一件深褐色的襯衣,手上還拿著一朵美麗的玫瑰花。就在相遇的那一刻,但丁不禁驚呆了,心再次劇烈地跳動起來,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可以說,與佩雅麗琪的再次相遇,使但丁的情感再次受到猛烈地衝擊,留下一種震撼心靈的印象。
後來,佩雅麗琪出嫁了,新郎當然不是但丁。佩雅麗琪的出嫁,使但丁的心靈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佩雅麗琪出嫁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去世時年僅24歲。得知佩雅麗琪去世的消息後,但丁感到了極度的悲哀。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但丁把自己對佩雅麗琪的深切懷念之情訴諸於筆端,生成了一篇篇淒婉哀豔的詩歌和散文。後來,但丁將這些詩歌和散文串聯起來,形成了一部由散文和抒情詩相揉合而成的作品—《新生》。然而,此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但丁根本就無法靜下心來讀書和寫作,就像他在《神曲.地獄篇》中透過盧齊亞之口說出的那樣:「上帝真正的讚美者佩雅麗琪呀,妳為什麼不去救助那個那樣愛妳,由於妳而離開了凡庸的人群的人哪?……」值得慶幸的是,但丁後來還是醒悟過來了,因為他知道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會讓自己更加消沉,這與自己對佩雅麗琪的愛顯然是不相稱的。於是,但丁決定使自己振作起來,他要將自己的感情世界昇華到哲學的世界,並在探索道德復興的道路上,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最後,但丁花了十五年的時間,終於創作出了不朽的經典鉅著—《神曲》。
可以說,如果沒有對佩雅麗琪真摯而熱烈的愛,但丁是不可能創作出《神曲》的。正是佩雅麗琪這位永恆的「戀人」,才給但丁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本章評析

在如漫漫長夜般的中世紀,人們一直企盼著巨人的誕生。終於,他們等來了期盼已久的一位巨人,這位巨人就是但丁!他的橫空出世,象徵著「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而這位「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為了給人類指出一條從黑暗走向光明與至善之路,他以詩人的柔腸與激情,以哲學家的銳利與智慧,以理性與信仰為大旗,在地獄、煉獄與天堂之中,以其震古鑠今的如椽之筆,為人們精心構建起了一座巍巍的文學聖殿。但丁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文藝復興三顆巨星」之一(另外兩顆巨星是法蘭西斯科.佩脫拉克和喬凡尼.薄伽丘)。
此外,但丁還是當時最為傑出的語言學家之一,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成的,對托斯卡納方言最終成為義大利現代語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在古代義大利的文學作品中,大都是拉丁語,而但丁是第一個使用義大利方言進行寫作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對義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可以說產生了相當大的作用,同時也對文藝復興運動發揮先行者的作用。
但丁除了在文學方面獲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之外,還是一位在時代激流中抗爭的政治家,所以也有許多人將他與中國的屈原相比,謂之為「屈原被逐乃賦《離騷》,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對於這種看法,如果僅僅從兩位詩人在顛沛流離過程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昇華,其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比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但丁在二十多年的放逐生涯中,他開始對義大利社會的現實有了更深切的瞭解,並逐漸將自己的命運與民族的前途融合起來思考;而屈原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然吟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樣的詩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7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