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戚繼光評傳(簡體書)
滿額折

戚繼光評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所選軍事家涵蓋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反映了中國兵家思想發展的基本線索,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如果傳主有多重身份,也只以其軍事事蹟為主,以突出本叢書特色。
范中義著的《戚繼光評傳》是此叢書之一,採取夾敘夾議的方式,既介紹戚繼光的事蹟,也介紹其軍事思想,並作出評論。在寫作方法上,既講人,也講故事,語言生動,敘事精彩,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戚繼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安徽定遠。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調往浙江,招募新軍進行訓練,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後戚繼光受命入閩剿倭,先後蕩平寧德城外的橫嶼、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橫嶼,平海衛、仙遊等戰役的勝利,基本蕩除東南沿海倭患,為掃除東南倭患作出很大貢獻。
范中義著的《戚繼光評傳》介紹戚繼光的事蹟和他的軍事思想,並對他的行為作出評論。

《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總序
戰爭,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出現,當人類社會中不同利益集團的矛盾難以調和,底層民眾和統治階級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時候,戰爭就成了人們解決矛盾的最終手段。人類最早的戰爭出現于原始社會,黃帝部落大戰蚩尤部落,起因便是爭奪中原地區的牧場和耕作土地。黃帝部落在涿鹿之戰中最終擊敗了蚩尤部落,統一了各部落,促進了各部落的交流與融合,黃帝成為各部落公認的首領。後世尊稱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便是由此而來。這次最初的部落融合便是由戰爭來完成的。
逐利是人類的本性,當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的時候,這種本性便會更加明顯,因而,戰爭在階級社會裡也是發生得越來越頻繁,規模也越來越大。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不同國家之間爭奪地盤的進攻與防禦,外族入侵的侵略和反侵略,底層人民因不堪壓迫憤而揭竿起義爭奪起碼的生存權。在這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戰爭裡,在這各種各樣、原因各異的戰爭裡,不能缺少的因素便是人,是作戰的人,決定戰爭的勝負離不開領兵作戰的各路將領。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從戰爭中誕生了無數統兵將領,有的建功當世名垂青史,更多的則是默默無聞湮沒於漫漫歷史煙塵中。而那些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字型大小的將軍們,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擅長。一幕幕血腥殺戮,記載下千秋武功;一頁頁史書文字,書寫著萬代軍威。
中華幾千年的戰爭史上,戰爭無數,經典無數。從步戰到戰車、到騎兵、再到步車騎協同,從單純陸戰到水戰、再到水陸協同,從冷兵器到熱兵器,從陸到水再到空,人類的戰爭發展史就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就是人類自身開拓爭取更大生存空間的發展史。在這些轟轟烈烈的戰爭畫卷中,我們看到一個個鮮活的身影,一個個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奮勇衝殺的統兵將領們,他們給後人留下的不僅僅是經典戰例,更有一生戎馬生涯的總結,留下了影響後世的軍事思想。
孫武是春秋時期最富盛名的將軍,更由於其留下了一部五千字的《孫子兵法》,而為後世代代銘記。區區五千言,濃縮的是中華文化中最深刻的軍事戰略思想,這影響綿延數千年仍歷久彌新,時間越久越發現《孫子兵法》思想的博大精深。即使進入21世紀的今天,戰爭手段早已進入高技術精確制導武器時代,早已進入海陸空天電磁五維戰場時代,孫子的軍事思想仍熠熠生輝,時間賦予了孫子軍事思想越來越強的生命力,以孫子思想為代表的中華軍事文化必將和人類社會並存於世。
泱泱中華五千年,名將輩出,自孫子以降,代有英雄各領風騷。歷代名將在孫子軍事思想上,加上自身的軍事實踐,又生髮昇華出各具特色的軍事理論,對孫子的軍事學說也是一種豐富和發展,同時也使中華大地的軍事思想異彩紛呈,經典戰例精彩輩出。各位將軍用自己的學識,用自己的血與勇,在自己所處的時代豪氣干雲,在歷史上重重地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跡。這些將軍的戰爭實踐,有勝利,有失敗,無論結果,都是戰爭史上難得的寶貴資料。歷朝歷代的將軍們,用自己的戰爭實踐,充分展示了戰爭的指揮藝術,揭示了戰爭的共同規律。中華大地的軍事文化,以《孫子兵法》為首,旱已不局限在這片孕育它的土地上,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矚目的軍事思想精華,受到全世界追捧的思想精粹。
中華軍事思想並不局限於戰爭本身,其實質也是一種哲學思想。自孫武開始的軍事家,軍事思想早已被後人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從政治軍事再到經濟生活,無所不在,無所不用。很多原本是軍事術語的詞彙,早已演變成日常生活用語,變成了日常詞彙的一部分,這都從另一角度說明了,中華軍事文化對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說明了中華軍事文化深刻的預見性和涵蓋的廣泛性。
戰爭是社會矛盾激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絕不是解決社會矛盾的唯一和必要手段。無論何時,和平都是第一位,生命總是第一位。本系列推出的中國歷朝歷代的著名軍事人物,沒有一位是嗜殺成性的戰爭狂,他們作戰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維護自己統治區域內的社會秩序,給百姓以和平安寧的生存環境。只有和平才能發展,戰爭可以促進社會進步,可以促進民族融合,但是戰爭也給人類社會帶來無盡的災難。經濟的發展推動戰爭手段和戰爭形式的升級,反過來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但所有的發展與進步必須是在和平的環境下才能獲得,戰終究還是為了和,為了戰而戰只能青史留駡名,遺臭萬年!
戰爭是一種殺戮,而中華軍事思想的一大特點是注重“師出有名”,以道德為先,忠義貫穿始終,為正義而戰。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本書選取的幾位歷朝歷代著名軍事人物,各具特色,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歷史時期,充分施展自己的軍事謀略,巧計迭出,奇謀並舉。從春秋,到戰國、兩漢,再到隋唐,下至明清,讀者可以跟隨作者的筆觸,一一領略宏大的歷史畫卷,重溫血與火的戰爭場面,有溫情,有冷酷,有智慧,有陰謀,有悲情,有忠義,唯一不變的是貫穿中華幾千年始終不散的保國安民的家國情懷。他們是歷史造就的英雄,他們的人,他們的思想,更是中華幾千年歷史給每一個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永遠不應該被抹殺、被忘記,當然永遠也不可能被抹殺、被忘記。這片土地,是老祖宗篳路藍縷刀耕火種給我們留下的土地,誰也不能奪走它,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好好守護它。重溫這些歷代英豪,重溫那些躍然紙上的家國情懷,戰爭造就名將,時代呼喚英雄。這便是今時今日推出這套《中國古代軍事家評傳叢書》意義之所在。
是為序。 毛佩琦呂一兵
2013年7月14日

 

目次

總序
前言
上編 百戰百勝的將軍 治軍有方的統帥
第一章 “但願海波平”
一、將門之後,家教有方
二、刻苦攻讀,深明經史
三、襲職從戎,整頓軍屯
四、戍守薊門,嶄露頭角
五、備倭山東,安不忘危
第二章 在禦倭中成長
一、排眾議訓練軍隊
二、赴義烏招募新兵
三、精訓練成為勁旅
四、戰台州連獲勝利
五、涉泥灘橫嶼殲敵
六、聯友軍大戰平海
七、巧部署解圍仙遊
八、渡大海消滅吳平
第三章 在禦“虜”中成熟
一、陳述禦“虜”方略
二、面對重重困難
三、建立車步騎營
四、修建邊牆敵臺
五、改善武器裝備
六、部署嚴密防禦
七、維護疆域安寧
第四章 在逆境中總結
一、身遭厄運,謫調廣東
二、不移矢志,校讎《新書》
三、離職家居,將星隕落
下編 兵儒結合的理論 開拓前進的思想
第五章 獨放異彩的軍事著作
一、抗倭佳作《紀效新書》(十八卷本)
二、禦“虜”新篇《練兵實紀》
三、晚年精粹《紀效新書》(十四卷本)
四、寓儒於兵《止止堂集》
第六章 完整系統的治軍理論
一、選兵、編伍、授器、制器
二、練令、練藝、練陣、練膽
三、練德、練才、練識、練藝
四、治軍諸因素的關係
第七章 攻守結合的戰爭謀略
一、算定後戰,謀劃在先
二、因敵變化,因形措勝
三、大創盡殲,一勞永逸
四、鴛鴦陣、一頭兩翼陣
五、當其長驅,防其出沒
第八章 求實辯證的思維方式
一、事必求實,反對虛套
二、多方考慮,有主有從
第九章 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二、廣泛傳播,行之有效

 

書摘/試閱

“但願海波平”
一、將門之後,家教有方
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子時,在山東濟甯南六十裡大運河邊的魯橋鎮一個將軍的宅第裡,一個男孩呱呱落地。天亮,東方光華耀眼,孩子的父親戚景通於是給他命名為繼光,希望他能繼承祖業,光裕後人。
戚家的祖業是世襲登州衛(在今山東蓬萊)指揮僉事。這是從戚繼光五世祖戚斌開始的。原來他的六世祖戚祥(一作詳),在元末戰亂之時,隨著舅父一家為躲避戰火,居住在定遠(今屬安徽)的昌義鄉。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明太祖朱元璋略定遠,戚祥遂參加了朱元璋的起義軍,當了一名管十個人的小頭目——小旗,跟隨朱元璋東征西討,立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奪取天下後,戚祥當上了應天衛(在今南京)中所百戶。百戶是明代軍隊指揮官中最低一級官職,管兩總旗、十小旗,共112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等率兵征雲南,戚祥也隨軍從征,不幸戰死在那裡。朱元璋念戚祥是開國功臣,遂授他的兒子戚斌為明威將軍,世代相襲為登州衛指揮僉事。戚斌上任後,家也就遷到登州(今山東蓬萊),從此定居了下來。登州,在晉、唐時為東牟郡,因此有時戚繼光也說世居東牟。
戚斌忠於職守,成為同僚中的帶頭人。戚斌生子戚珪。戚珪為人倜儻,仗義勇為,能文會詩。其子戚諫,就是戚繼光的曾祖,膂力過人,二十歲那年曾單獨與老虎相搏。戚諫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戚宣,次子戚甯。戚宣襲職登州衛指揮僉事。但他沒有兒子;弟弟戚甯娶閻氏為妻,也只有一個兒子名叫戚景通。戚景通六歲時,父親戚甯就去世了,當時其母閻氏只有二十四歲。閻氏帶著孤兒,侍奉婆母,靠紡織為生,過著清貧的日子。戚宣去世後,戚景通就以侄子的身份承襲了伯父的官職。
戚景通,字世顯。身材高大而勻稱,鬍鬚修長而美觀。性格剛毅,喜歡讀書,雖烈日炎炎的夏天,依然席地而坐,手不釋卷。為官清廉,剛直不阿,曾任大寧都司都指揮使、京師神機營副將等職。正德十五年(1520年),戚景通升任江南漕運把總。他到任之後就對漕運進行整頓,革除了過去的某些弊端,堵塞了過去的某些漏洞。當時賄賂公行,漕運把總是管押運糧食的。按照慣例,押運官每次押運糧食到倉庫必須得給管倉官送一些財物,否則就要受到刁難。有人把這種情況告訴了戚景通。他說:“我自做官以來,從來沒有幹過昧心的勾當。我寧肯受責罰,也不能昧著良心。”一次運糧到倉庫,戚景通果然受到刁難,被誣告為帳目不清。按照當時的法律,這會受到降職的處分。他的部下張千戶,對他很同情,就拿出三百兩銀子給他,希望他能用這些銀子送點禮,保住官職。戚景通笑著說:“我因為沒有搞賄賂欺騙而獲罪,怎能接受這些銀子去幹昧著良心的勾當呢?”硬是沒有接受。後來事情搞清楚了,他又恢復了官職。當時擔任山東總督備倭職務的戚勳,看到戚景通為人正派,想同他聯宗,但戚景通婉言謝絕了。他對戚勳說:“我的祖先原本不姓戚而姓倪,這在兵部是有記載的。如果我現在自認為是大人的同宗,從記載中查出來怎麼辦?”嘉靖八年(1529年),戚景通任山東總督備倭。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大寧都司(駐今河北保定)掌印官。大寧都司當時缺一名僉書,他薦舉安榮。安榮對他很感激,為表謝意,送給他一百兩銀子。戚景通看著這白花花的銀子,面色嚴肅地說:“我是為了推薦賢能之人才推薦你的,你送來這麼多禮物,看來我是推薦錯了。”安榮十分慚愧,只好帶著禮物回去。在封建社會中像戚景通這樣堅持操守,不隨波逐流,廉潔奉公的官吏實在是太少了。嘉靖十四年(1535年),戚景通調到京師,任神機營副將。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外做官的戚景通,因掛念老母,辭去官職,回到故鄉。但他並沒有放棄事業。當時韃靼諸部不時內犯,戚景通回家之後,一方面教育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潛心研究禦敵方略,仍時刻想著保衛國家。
戚景通壯年無子,直到五十六歲才有了戚繼光,他對兒子當然十分鍾愛,希望兒子長大成人後能繼承他的事業。正是從這點出發,他與當時一些溺愛子女的文武官員不同,對戚繼光管教很嚴。嘉靖十二年,當戚景通調任大寧都司時,六歲的戚繼光隨著祖母回到蓬萊。戚景通辭官回家以後,見到自己已有兩百多年的住房破敗不堪,決定修繕一下。他讓工匠做四扇雕刻花紋的窗戶,安裝在兩間房上。工匠對戚繼光說:“公子家是將門,住房應當講究一點,還是安裝十二扇雕刻花紋的窗戶吧!”戚繼光向父親提出了這個意見。戚景通嚴厲斥責兒子說:“你長大成人如能保住這份產業來供奉祖宗,使我能對得起前輩,你還能帶著全家在這裡住下去;不然的話,貪圖榮華,這點產業也保不住。四扇雕花窗子足夠了!”戚繼光聽到這些批評,默默地想了好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