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逐鹿大資管時代(簡體書)
滿額折

逐鹿大資管時代(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90 元
定價
:NT$ 359 元
優惠價
873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編著,介紹了大資管時代下全球金融領域內最領先的機構、專家、學者、管理人關於當下金融行業的最新動向與發展趨勢的前沿觀點,主題覆蓋了對沖基金、被動投資、衍生品、私募股權投資、藝術品投資等金融領域眾多方面,有助於讀者汲取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經驗和教訓,進而對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存在的問題和機遇有更深入的思考。無論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從業者,還是關心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普通民眾,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依據新《基金法》成立,是基金行業的自律性組織。協會成立以來,始終秉承“服務、自律、創新”的理念,竭誠為廣大會員提供更加貼近需求的公共服務,並致力於打造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連接各類不同資產管理行業、打通海內外,就行業發展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交流與研討。
“專家講壇”即是協會精心策劃的活動之一,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及業界專家,圍繞學術經典或熱點話題進行演講並現場互動,從而為會員提供與名家面對面交流的平臺。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首部透視大資管時代下全球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和動向的重磅之作。
本書契合了中國基金行業不斷提升國際化水準的內在需求,涵蓋了領航集團、富達國際、信安環球、道富環球、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英國劍橋大學等國內外一線金融投資企業、研究機構最新的投資理念、運作模式、翔實案例介紹以及國際監管動態分析,對處在大資管時代的國內資產管理機構與監管部門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傾情作序;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兼職副會長范勇宏以及易方達基金劉曉豔、廣發基金林傳輝、上海重陽投資裘國根、匯添富基金林利軍、鵬華基金鄧召明、國泰基金金旭、中歐基金竇玉明、信誠基金王俊鋒、贏華基金成健等行業領軍人物鼎力推薦。

媒體評論
經過近20年發展,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在制度架構、人才儲備、 監管體系等方面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居民財富的持續積累,養老社保體系的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的深化,為行業發展創造了巨大需求,我國資產管理行業正在進入新的黃金發展階段。《逐鹿大資管時代》有助於讀者瞭解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最新趨勢與先進理念。相信資產管理行業從業人員和關心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廣大讀者,能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和啟迪。
張育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

《逐鹿大資管時代》一書以其獨特的宏觀視野、行業觀察及策略探索給業界以大資管思想大餐,值得認真品讀。
楊再平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逐鹿大資管時代》彙集了全球知名學者和金融高管最前沿的資產管理思想和觀點,內容豐富,博採眾長。在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群雄並起、逐鹿中原之際,本書可為資產管理行業工作者提供很有價值的幫助和參考。
範勇宏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兼職副會長

我們很幸運身處這樣一個大變革與發展的歷史時期。《逐鹿大資管時代》所提供的全球智識,有利於幫助我們以國際化的視野,開創大資管時代。
劉曉豔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兼職副會長、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中國的基金公司正快速走向更為廣闊的財富管理海洋,期間所面臨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新領域、新工具、新策略如此誘人而又朦朧難測。求知,成為基金公司再度揚起成功之帆的熱切意願。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舉辦的“專家講壇”向我們開啟了一扇領略前沿思想的窗戶。據此輯錄出版的《逐鹿大資管時代》一書,介紹了當今國內外知名專家、業內成功人士對資產管理行業現狀、發展趨勢、金融工具的運作等熱點問題的研究心得及實踐經驗,值得細讀,並深得其益。
林傳輝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理事、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經濟新常態將提升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比重,並為資產管理行業的大發展提供沃土。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員,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舉辦的“專家講壇”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國內外知名學者及業內專家在行業發展、市場監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真知灼見。
裘國根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事務合夥人、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正迎來大發展時代,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精心編撰的這本《逐鹿大資管時代》囊括了海內外優秀機構與專家的觀點經驗,幫助我們在起航之時登高望遠!
林利軍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兼職副會長、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將歷次“專家講壇”集萃而成的《逐鹿大資管時代》,融會了各國專家學者和從業精英的前沿思想和創新探索,為我們瞭解全球資產管理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視角。在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的今天,本書更是難得的及時之作。
鄧召明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理事、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資產管理研究領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枯燥理論和資料,普通大眾讀起來難免耗時且難以真正理解其中奧義。本書卻不盡相同,其中文章皆為境內外資產管理行業專家、教授、知名學者在基金業協會“專家講壇”的精彩演講,內容涵蓋資產管理行業最前沿的學術觀點、動態資訊和思想火花。文章深入淺出,語言簡練樸素,內容兼收並蓄,可謂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錦。
金旭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兼職副會長、國泰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

《逐鹿大資管時代》彙集了全球優秀投資管理專家的前沿視點,對於處在國際化起步階段的中國機構投資者啟示頗豐。
竇玉明
中歐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

《逐鹿大資管時代》是一部優秀的集大成之作。19位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專家從不同的視角,以專業的文筆、翔實的資料和深入的分析,向讀者生動地展示了當今全球資產管理領域的現狀、趨勢和變革。對於任何一位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從業者和希望加入到這個行業的有志人士,這都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王俊鋒
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隨著政策鬆綁的加快,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與大資管時代的來臨已是不爭的事實,以銀行、券商、期貨、信託、保險為主體的金融機構迎來了資產管理業務產品創新的無限機遇。隨著我國資產管理業務模式進一步向發達國家業務模式看齊,相關機構在組織架構、管理體系、人才配備等多方面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無論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從業者,還是實體經濟的管理者,只要你對大資管時代的發展機遇及對實體經濟影響有所思考,應該都能從本書中得到答案或啟發。
成健
贏華基金總裁

目次

贊 譽 /III
推薦序 資產管理行業要做學習的典範 /VII
張育軍|中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
前 言 大資管時代來臨 /XI

第一部分 宏觀•視野
01 金融市場,重要的是信任不是監管 / 003
約翰•博多|英國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院長
沒有信任,就沒有資本市場的運行
金融工具的創新與最優監管
從金融發展史審視金融危機的產生
危機,究竟誰之過?
重建雙向信任,重建市場信心
02 從全球不平衡到債務危機:中國面臨的挑戰 / 015
余永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全球不平衡的實質
美國債務危機的真相
美國債務危機應對之策
中國面臨的挑戰
03 全球市場展望以及長線投資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動態
陶博宏|富達國際投資亞太區(除日本外)董事總經理
美國,全球股市的領頭羊
提振信心,主動應對
中國長期增長的動力之源
以客戶為中心,企業經營之本
“動物精神”升溫,2014年富達分析師研究報告的啟示

第二部分 行業•觀察
04 回溯歷史,展望未來:對沖基金大未來 / 037
羅然志|英仕曼集團亞洲區主席
對沖基金歷史縱覽
對沖基金業的發展及機構化
05 在監管中前行:對沖基金行業發展與規管 / 049
安德魯•貝克|另類投資管理協會行政總裁
基裡•克羅爾|另類投資管理協會行政副總裁
對沖基金大發展
對沖基金業的監管
06 機遇與挑戰並存:私募股權投資中西方比較 / 065
羅傑•里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尼采高級國際研究院教授
私募股權投資的定義與特徵
中西方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對比
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專欄 Q&A
07 資產管理行業的趨勢與變革 / 085
詹姆斯•諾裡斯|領航集團董事總經理、國際業務總裁
領航集團的策略
資產管理行業的4大趨勢
收費結構的革新
指數產品的發展趨勢與演變
08 養老金體系之鑒:美國養老金體系的發展與演變 / 097
威廉•麥克納|領航集團主席兼CEO
美國養老金體系的發展階段概覽
美國養老金體系面臨的挑戰
美國養老金體系計畫值得中國借鑒之處
09 投資組合的風險極限在哪裡:衍生品、期權與賣空 / 113
南茜•大衛斯|Quadratic Capital Management LLC 首席投資官兼執行合 夥人
衍生品真的是邪惡的“大規模殺傷性金融武器”嗎
期權
買入與賣出期權
賣空
賣空與通過擁有看跌期權賣空
風險之思

第三部分 策略•探索
10 關於新興市場股票投資決策的思考 / 125
保羅•維拉|安耐德合夥人有限公司CEO、合夥人
新興市場的投資特點
在新興市場開展股票投資的三大步驟
安耐德在新興市場開展股票投資的主要方法
專欄 Q&A
11 多元精品與全球網路:資產管理的多元精品投資管理公司模式 / 145
芭芭拉•麥肯茲|信安環球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
“多元精品投資管理”戰略
“多元精品投資管理”全球網路的結構性優勢
“多元精品投資管理”全球網路的打造和管理
“多元精品投資管理”模式給客戶帶來的好處
信安環球投資對多元精品投資管理公司的管理
專欄 Q&A
附:信安環球投資的多元精品投資管理公司簡要介紹
12 金融化之路尚待監管,多元化趨勢方興未艾:中國藝術品投資報告 / 159
阿德里亞諾•托爾切羅|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盧森堡藝術品金融部門主管
藝術品投資概覽
藝術品金融化的主要方式和投資管道
藝術品金融的相關監管
中國藝術品金融業的發展趨勢、機遇與挑戰
13 培育ETF生態系統:ETF在高效資本市場的興起 / 181
梁雪真|貝萊德董事總經理兼iShares安碩亞太區主管
ETF市場的高增長性
有效的ETF市場生態
中國ETF市場的發展
高效ETF交易對於未來的益處
14 金融“水世界”:在充斥著人為製造的流動性的世界中獨闢蹊徑,追尋有利的投 資 /191
鮑偉豪|天達資產管理公司策略師
無風險利率之殤
今天的貨幣政策
投資和金融“水世界”
天達資產管理為投資者提供什麼樣的“船隻”或基金
15 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通過提供解決方案重塑資產管理模式 / 201
斯科特•鮑爾斯|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兼CEO
(一)1978-1989 :SSgA成立初期以及在牛市背景下指數化投資 的發展
(二)1990-1999:全球擴張和ETF引領的產品多元化時代
(三)2000-2007:資料革命和轉向定額投資的趨勢
(四) 2008年至今:後全球金融危機時代和綜合解決方案的開發
在未來十年,資產管理公司將需要什麼
16 關注責任投資:KKR 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之思考 / 217
歐思文|KKR亞太區公共事務主管
李響|KKR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KKR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及責任投資方面的承諾
KKR 在中國的全球性與本土化理念
17 金融行業在中小企業創新與成長中的作用 / 235
克里斯多夫•洛克|英國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院長
投資中小企業的風險
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
解決方法與創新
專欄 Q&A
18 資產管理的所有權模型 / 247
陳瑞軒|Casey, Quirk & Associates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
成功的資產管理公司的特徵
資產管理公司所有權
專欄 Q&A

書摘/試閱

01金融市場,重要的是信任不是監管
約翰•博多
英國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院長

在金融市場中,監管無法觸及的地方需要靠信任來維持運行。面對危機,市場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監管法規,而是重建投資者與金融機構的雙向信任,同時, 宣導企業公平合法地謀求利潤。監管者必須吸取經驗教訓,密切關注市場的發展趨勢,只有所有市場參與者同心協力才能快速走出衰退並避免下一次大規模危機的出現。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破產,危機迅速蔓延,並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本文以此金融危機為背景,探討危機產生的深層原因、發展過程和後果,從金融發展史的角度理性思考危機是誰之過,並對監管政策導向與市場信心重建進行了展望。

沒有信任,就沒有資本市場的運行
2008 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嚴重削弱了廣大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信心, 那麼,什麼是金融市場的信心?即是指市場有沒有規則、法律和監管, 以及這些規則、法律是否被遵循。比如簽署合同時,合同雙方是否相信 彼此會按照合同約定行事?如果對方違約,是否有措施挽回部分損失? 信心是客觀的,與合同約束相關,並可以依此做出決策。所以,信心的 基礎是監管法規。公司及其他參與人都向其客戶表明他們遵守法律且擁 有龐大的合規部門。眾所周知,現在的合規部門規模比以往擴大了很多, 合規也已經成為一種職業。
而相對于信心,信任是個更複雜的問題。信任即公平合作,按照對 雙方都有利的方式行事。在法律法規無法覆蓋到的領域,由信任來維持 公道。信任的困難之處在於它是雙向的,而且不能被明確地監管。法律 法規都規定要公平地對待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卻沒有明確解釋專業 的標準。信任是主觀的,更多的是關於道德裁決、紳士協議。信心是關 於規則是否被遵循和執行,可以通過監管者的督促或公司實行嚴格的合規流程來確保。而信任是當規則無法觸及時的公平合作,一旦被破壞就 很難修復,它依靠公司用誠信贏取,而非監管者規範。
媒體上經常會出現“危機之下需要更多監管”的言論,其實非也。市場需要的是更多的信任,而監管並不能創造更多信任。監管僅僅規定了什麼合法或不合法,但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監管並不能涵蓋所有方面。 在倫敦,立合同者和監管者都相信一句諺語:語言即是約定。如果沒有信任,資本市場就無法運行。公司需要投資銀行代表公司作為資產管理 者進行投資理財,如果信任缺失,公司必須轉向直接融資,這無疑會提高融資成本和風險,而且會使監管更為困難。同時,若公司之間缺乏信任, 合規成本將非常高,這對律師來說當然是好消息,但對公司和投資者來 說就是壞消息了。從本質上來看,金融市場依靠信任運行,否則,客戶、合約方及其他參與人等都會擔憂另一方的行為。缺乏信任的後果是,社會需要更多的監管法規、更多的體系、更多的程式,最終就會製造出更多的規則。
金融工具的創新與最優監管
金融行業和其他所有行業一樣都需要創新。每個行業都有監管,都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不僅有國際化的壟斷行為,還有機構交易和零售交易活動。創新的本質是好的,因為創新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某一廠商能生產出其他廠商不能生產的產品,該廠商就可以使產品賣出更高的 價格,獲取更大的利潤。同時,消費者也因使用新產品而得到了更高的效用。金融創新的動機除了收取溢價之外,還包括監管套利,即通過引 進新產品可以逃避監管。以外匯掉期為例,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規避匯率風險、逃避外匯管制。監管套利是金融創新的一大動機,但也是監管者們面臨的問題之一,監管者需要找到監管措施來儘量降低監管套利。
監管是一場微妙的平衡。市場上的新工具往往是現有工具的結合, 何時該對新產品制定新規則、何時該修改現有規則來適應新產品,這是 每個監管者都將面對的問題。幾乎所有見諸報端的金融危機都不是由金 融工具的複雜性所造成的,而是由金融從業者的能力不足、腐敗、個人或組織監管不當造成的,在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那麼,該如何進行監管?當今金融市場變化迅速,新老產品共存, 很多金融創新的動機甚至連監管者都無法理解,這就存在很大的風險。 監管者必須認識到的是,金融創新是必需的,資產管理、證券經營的本 質都是風險管理,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管理都需要靠 金融創新來不斷優化。如果新的金融工具能夠在符合監管法規的條件下 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這樣的金融工具創新必然會受歡迎。同時,金融創新中的新產品更迭迅速,就像手機一樣,剛上市的新手機很 快會被搶購一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又會迅速將其淡忘。任何金融工具都有其生命週期,如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實行最優監管,是監管機構的工作重點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