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書生行止(簡體書)
滿額折

書生行止(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  價:NT$ 150 元
優惠價:8713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薛冰屬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以致用的作家、學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圖、民歌民俗研究、小說創作、書話等諸多方面。《書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見于報刊的零星文字的結集。第一輯所收,多為薛冰與師友的交游,包括與無緣晤面的前輩的神交。第二輯是薛冰個人的閱讀經歷和心得,以及對藏書、讀書活動的些許隨感。第三輯屬于“行”的內容,文筆活潑,說文談史。《書生行止》是薛冰的讀書“游記”,演繹了一段“六朝煙雨”古都的書生與書的曠世“戀情”。

目次

輯 一

003 “喜歡得弗得了”
008 憶程千帆先生
014 也是城南舊事
020 我愛風流高格調
024 歲除的閱讀
027 書樓 書運 書人
031 探幽途中的陳子善
036 可揚先生與藏書票
040 關于舉辦朱偰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倡議
044 活潑潑的文字迷住我的魂
051 初上念樓
055 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
輯 一

003 “喜歡得弗得了”
008 憶程千帆先生
014 也是城南舊事
020 我愛風流高格調
024 歲除的閱讀
027 書樓 書運 書人
031 探幽途中的陳子善
036 可揚先生與藏書票
040 關于舉辦朱偰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倡議
044 活潑潑的文字迷住我的魂
051 初上念樓
055 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

輯 二

061 影響我思想成長的十一種書
065 止水軒履歷
072 《開卷》五年記
081 “果然有益”
084 進書房與出書房
086 書緣七累
089 書友與書緣
093 2011我讀:隨緣與專題
099 葉茂花繁“書之書”
106 書的未來及其他
112 筆名的自供
115 忙里偷閑的藝術

輯 三

121 在香港逛書店
126 在上海買舊書
130 閱讀先鋒書店
136 高郵斷想
142 文人心夢
147 黑吃“四寸膘”
151 夜宿何園
154 東方微笑
158 日本的幸遇
165 春季到臺北來看雨
169 一路書香

178 后記

書摘/試閱

憶程千帆先生

在南京的前輩學者中,我有幸交往較多,一再面聆教誨的,是程千帆先生。

1980年代初,我參加南京市文學講習所的學習,所長就是程千帆先生。講習所給我們提供的必讀書中,有沈祖棻、程千帆夫婦選注的《古詩今選》。那時古典文學的選注本出版尚少,像沈、程兩先生這樣的學者兼詩人動手,在選、注、解題諸方面都有真知灼見的就更少了。

程先生也曾給我們上過課。記得有一次談抒情詩,程先生深入淺出,所論遠遠超出了這個范圍。特別是對當年風靡一時的“形象思維”說,程先生冷靜地指出,中國過去并沒有這樣的概念區別,生活本身是復雜的,有情、有事、有理,詩人下筆之際,恐怕不會做得到停止大腦的某一種思維功能,只用“形象思維”功能;在創作時,也不要以為是在寫抒情詩,就排斥應有的敘事和說理,抒情、敘事、說理應該允許同時存在。在當時能說這些話,不但需要學養,更需要膽魄。

19879月,江蘇省作協組織一批老作家、老學者沿南運河參觀采風,程先生也參加了。我作為工作人員,陪同他們游覽周莊、陳墓、盛澤、黎里、同里、桃源,直到烏鎮的茅盾故居,一行五日,前輩風采,領略尤多。每到一地,接待人都希望老先生們能留下墨寶,于是大家便公推出程先生來。程先生也不推辭,當場揮毫,或舊詩或新作,那一筆流麗的行楷,由米字中化出,柔中有剛,清雅脫俗。更深刻的感觸,是從前輩學者的隨意談笑中,讓我意識到了自己文化修養的淺薄;遺憾的是我當時興趣全在小說創作上,錯失了向他們討教的好機會。

1994年末,我偶然買到了程千帆先生的早年著作《文學發凡》,系19438月成都刊本,列為“金陵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叢書第二種”。適逢南京大學徐雁先生來訪,我遂托他將這兩冊書帶請程先生題簽。當天晚上,徐雁先生即打電話告訴我,說程先生看到這書很開心,并興致勃勃地談起南運河采風的舊事。時隔七年,程先生居然還能記得我這個做服務工作的后生小輩。

程先生用毛筆,在《文學發凡》上下兩冊的封面上,滿滿地寫下了題記,說明此書的版本源流:“這是我早年寫的一份講稿,曾先后用《文學發凡》、《文論要詮》、《文論十箋》三個書名,在金陵大學、開明書店、太平書店、廣文書局、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遼寧古籍出版社印過六次。其中香港太平、臺北廣文是盜版。它寫成于一九四三年,我三十歲,最近將其收入選集在遼寧重印,已八十二歲了!薛兵同志偶得已不易見的金大初版,因為題記之。九五年春,千帆”,后鈐“閑堂老人”篆文朱印。

值得一提的是,此書的遭港臺出版社盜印,還曾被作為程先生“里通外國”的罪證,嚴加追查,真真讓人哭笑不得。

1996年秋,我參與籌辦《東方文化周刊》,后主持編輯工作,至今仍為朋友們所憶念的一個舉措,就是辟“東方文曲星”專欄,以當世學者文人為“封面人物”,在現時“美女如云”的期刊封面中別具一格。次年第二十四期“封面人物”,就是鶴發童顏的程千帆先生,并配發了以《繼古開今 滋蘭樹蕙》為題的專文。在組稿時,我曾與徐雁一起去拜訪程先生,程先生談道,他早將自己的藏書捐給了南京大學圖書館,最近又將手稿和往來書信等文獻資料捐給了南京大學檔案館。程先生說,他屢屢看到師友身后圖書資料散失,十分令人痛惜,所以決定在自己還清醒的時候,就處理好這些事情。這無疑是非常明智的。刊物定于620日出版,正值香港回歸前夕。談到這普天同慶的盛大慶典即將到來,程先生欣然寫下了“迎香港回歸”五個大字,并為徐雁書寫了自己的詩作《題靜海寺》:“靜海前朝寺,滄桑二百年。蠻夷雖猾夏,漢幟復中天。殿宇新篁古,勛名日月鮮。憑欄望臺島,慊汝尚孤懸。”

2000年春節,我與徐雁等去程先生家拜年,把上中學的女兒也帶去了。我覺得應該讓她們這一代人,也能有親近前輩學者的機會。程先生很喜歡孩子,聽說女兒的小名叫早早,更加高興,說到他的外孫女小名也叫早早,而沈先生曾做有長歌《早早詩》,風趣中頗見辛酸。程先生的外孫女得此名是因為8月而生;內子為女兒取這個小名,則是因為孩子生得晚,我們夫妻倆都已過了而立之年。而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生得晚,是與社會動蕩密切相關的。

程先生拉了孩子的手,問她的學習情況,并且一定要送她一件禮物作紀念,后來就將茶幾上的一件紀念周恩來總理的銅質包金工藝品送給了孩子,托架上的圓章,正面的浮雕是總理的半身像,背面是總理的手跡,“艱苦奮斗,不怕困難”。我們談話時,女兒一直靜靜地坐在旁邊聽,對這位銀發老爺爺的風華神采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也很珍惜程先生的這件禮物,一直放在寫字臺的右上角。

那一天,程先生的身體還是那樣康健,情緒又是那樣開朗,談笑風生,反應敏捷,嗓音洪亮,讓人完全沒有先生暮年之感。一個多小時中,程先生說得多,我們聽得多。程先生談到他六十余年的治學經歷,談到他在校讎學上的貢獻。他謙虛地說,他的老師中,有研究東方校讎學的,也有研究西方校讎學的,他的工作,只是將東西方的校讎學融會貫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段話,程先生說,他在三十歲以前,因為讀得書少,是很敢寫文章的;可是到五十歲以后,就不大敢寫了,因為書讀多了,明白要把文章寫好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雖也已年過五十,也許是因為被文化大革命耽擱了十年吧,有時還不得不寫得很急,讀書的時間則太少,結果每一本新書問世,幾乎都會有遺憾的地方。這是值得認真反省的。

沒想到四個月后,程先生竟與世長辭。參加悼唁活動時,看著照片上笑意慈藹的程先生,我忽然想到了從未見過的沈先生。他們都將骸骨留在了異鄉。出生于江蘇的沈先生,將骸骨留在了不能厚待她的武漢,似乎是要讓人們永遠記住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頁;而出生于湖南的程先生,將骸骨留在了厚待他的江蘇,則似乎是要讓人們記住,中國文化史上終于回歸的光明。

春季到臺北來看雨

和臺北有關的歌,我能記得的只有一首:《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孟庭葦纏綿的演唱,竟真的會讓人萌生念頭,要挑一個冬季,去臺北看雨。

不是冬季。我們來到臺灣,正當雨紛紛的清明時節,在臺北四天里,竟有三天是陰雨連綿。

雨中的臺北,略顯憂郁。街邊的多層建筑,像洗干凈的舊衣裳,于朦朧中觸動心底某個隱秘的角落,令人暗生憐惜。相比南京現今“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冰冷樓廈,臺北反給人似曾相識之感。

我們的住地,緊鄰著臺灣大學。第一感覺,就是那座校門也太小了,遠不及南京諸多小學的校門。走在作為臺大標志的椰林大道上,未必是因為雨天的陰涼吧,行色匆匆的男女學生,衣著都很樸素。自由伸展的高聳椰樹間,一座簡單的鐘架,懸著一只小小的銅鐘,宛似舊時鄉村學校的信號鐘,這就是紀念前校長傅斯年先生的傅鐘了,說明牌還沒有一張報紙大。而不少路口立著半人高的醒目標志,只允許步行和自行車通過,拒行機動車,體現出對生命的高度關愛。

晚間,滿街華燈綻彩,穿透薄紗般的雨幕,好像迷蒙的都市睜開了眼睛,閃爍出臺北的另一副面孔。寬敞的主干道兩側,一排繁華商鋪背后,就是條條迷你小巷,遍布飲食店和各種小商品店,漫步著悠閑的行人,彌漫著市井的溫馨。吃一頓便餐,比南京還便宜些。市民們對素不相識的游客都能熱情相待,讓我不覺憶起南京早年的淳厚民風。店鋪門前多有雨傘架,最簡單的就是一只塑料桶,沒有人看管,進店前隨手把傘插進去,絕無丟失之虞,也給人回家的感覺。

去年8月,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先生,組織十一位臺灣作家到江蘇采風,分手時曾相約臺北再見。果然,瀟灑飄逸的小說家東年,笑對歷史與命運的詩人黃克全,詩歌與攝影雙棲的路寒袖,真正以寫作為生的專業作家鐘文音……我們抵達臺北的當晚,大家就又歡聚一堂。第二天參加座談的臺灣作家,有長期主持《文訊》的封德屏、經理《印刻文學生活志》的田運良、主編《幼獅文藝》的吳鈞堯,這幾本雜志,都是我在內地曾經讀到,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位女作家明確的女性意識,也顯示出社會的開放。而兩岸作家的共同話題,則是對當下文學與出版狀況的不無憂慮。其實,文學必然會前行,困惑的,只是作家的選擇與命運。

冬季來看雨的年輕人惋嘆,失去戀人,熟悉的城市也會變得陌生。我們卻借著重逢舊雨,結識新雨,自然而然的,與這座陌生的城市,生發了情感的聯系。

難得的一天見了太陽,像兒時歌謠里唱的,藍藍的天上飄著白云。而臺北城市色調的稍見陳舊,也就被證明了并非全是陰雨的緣故。臺北當然不乏高樓,但百米以上的超高建筑不多,也遠未到密集的程度,城市空間顯得相當寬舒,游人的視域很少遭蠻橫切割和壓抑。我們幾度乘車穿城而過,沒見到建房挖路的工地,也幾乎沒有遇到擁堵。城市前行的慢節奏,并不影響宜居的舒適度,也無損于城市的凝聚力。

依然是微雨中,年輕的臺北書友陳逸華和林彥廷開了車來,領我和傅曉紅去九份做半日之游。九份是個觀山看海的好地方,可惜此時,近山遠海,都困在濃云密霧之中了。從照片上看,朝霞暮靄,云淡風輕,無不凸顯九份的海山變幻;只是須得安居靜守,才有緣領略個中妙處。當然我們也不虛此行,九份不但較多地存留著舊日的建筑風貌,也較好地保存了淳樸的臺灣風情。它有些像江南水鄉的古鎮甪直,又因為倚山而建,層層疊疊,移步換景;更難得的,是全不見某些開發過度景點的商俗粗鄙,濃郁的文化情調仿佛從骨子里生發出來。

返回臺北的途中,我們在基隆品嘗廟口小吃。環繞著小小的奠濟宮,密密麻麻幾條街,雖是雨天,游人吃客摩肩接踵。許多店鋪是敞開式的,與鄰家食桌相依,而各家有各家的絕活,不必擔心會被別人搶了生意去。此情此景,讓我不由又想起三十年前,南京城南隨處可見的小吃店攤。

歷經幾度“老城改造”的南京人,常常無奈地絮叨失落的家園,盡管清楚地知道已無法回到從前。意外的,在異鄉的雨中,我竟一再被喚醒了往昔的記憶,觸動舊時的情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