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關鍵期關鍵幫助(簡體書)
滿額折

關鍵期關鍵幫助(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  價:NT$ 216 元
優惠價:871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為父母,你真的瞭解孩子嗎?孩子為什麼見到什麼啃什麼,為什麼見了什麼抓什麼,為什麼哪裡不平往哪走,為什麼那麼固執執拗,為什麼喜歡挑戰強者和權威……相信天下的父母沒有一個不想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然而因為不瞭解孩子的成長密碼,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中遏制了孩子的潛在發展。
在孩子幼年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關鍵期。在孩子顯現某些特徵時,便被家長認為是錯誤的,從而粗暴地被打斷或阻止。以致後來某些方面發展的不完善,或形成了某些陋習,貽誤了最寶貴的成長時機。
所謂“關鍵期”是指敏感期,在0-7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準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本書是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堅持23年創辦中國式巴學園,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應用于東方兒童教育的全面總結,是説明父母從本質上認識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成長規律,把握系統愛育方法的通俗讀物。
本書收錄了芭學園的孩子在關鍵敏感期的真實案例。這是第一次系統深入地揭示0-7歲孩子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它就像一把金鑰匙,引領讀者瞭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秘密。瞭解了關鍵期,你就瞭解了你的孩子,打開一扇通往兒童心理世界的奧秘之門,為成人打撈失去的童年,想起曾經渴望的自己。

作者簡介

“李躍兒芭學園”創辦人;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特聘教授;《父母》雜誌、央視少兒頻道簽約專家。
代表作:《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幸福還給孩子》《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等暢銷育兒書,在家長中擁有很高的人氣。在芭學園拍攝的電影《小人國》和紀錄片《成長的秘密》,在全國多所師範院校、培訓學校和幼教機構作為教學片使用,引發幼教界人士和家長的熱議。
2004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家庭教育論壇“華表獎”和“形象大使”稱號。
2006年,榮獲“2006年中國幼稚教育百優十傑”(第一名)稱號。
2009年,榮獲“2009中國民辦幼稚教育十大傑出人物”稱號。
2013年,作為“教育創新者”的代表之一,參加了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並獲得“教育木蘭獎”。

名人/編輯推薦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瞭解孩子成長的秘密
用愛和自由給予孩子最有效的幫助
芭學園創建者 李躍兒
感動千萬讀者的《窗邊的小豆豆》在中國最生動的實踐
一部滿載愛育能量的原創早教經典
一段探秘孩子成長密碼的實踐之旅


我贊成李躍兒樸素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腳,教育是鞋;也贊成“李躍兒教育感悟叢書”所提倡的愛育法則。建議父母都來學一點兒童教育學知識,懂一點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快樂成長!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我很贊同把《小人國》作為一個幼兒教材,讓每一個幼兒老師,每一個家長都能看一看。
——盧勤(團中央中少總社首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

李躍兒是個真正懂教育和愛教育的人。她的芭學園表裡如一,在中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獨樹一幟,自信地堅持著自己的教育風格。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 家庭教育專家 尹建莉

李躍兒正以她的理念和行動改寫著中國兒童的教育版圖,她尊重孩子的意志,呵護兒童的心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時,她又耐心幫助孩子們建構原則,絕不漫無邊際地放縱。
——著名央視特約編導 紀錄片《小人國》導演 張同道
 
芭學園的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就像是美國孩子的狀態。
 ——Fritz von Klein(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亞洲區社長)

我很喜歡芭學園,我覺得它和我在瑞典的幼稚園差不多。
 ——艾迪特.弗雷(瑞典幼稚教育專家)

 

李躍兒,一個把畫布變成立體樂園的人 尹建莉
我和李躍兒沒見過面,也沒聯繫過。但她對於我來說不是陌生人。
早在幾年前,我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書,是一位畫家談她如何教孩子們畫畫,如何和孩子們相處的。那本書圖文並茂,很獨特的開本,更獨特的內容,充滿教育智慧。於是李躍兒這個名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時,我對她的理解是“一位對教育有興趣的畫家”。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對那所叫巴學園的小學心儀不已。它作為一個教育樣板,給我示範和鼓舞,讓我懷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從未有勇氣在現實中去實現它。因為我知道,把一個理想從藍圖上搬到現實中,那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決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後來,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幹這個大活兒了,真的在北京辦了一所巴學園,這個人就是李躍兒。
其實,辦個僅在大門口掛塊“巴學園”牌子的幼稚園,這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把牌子後面整個學園的氣氛一併做成巴學園的味道。
名稱有時是個唬人的東西,它經常會讓人產生幻覺,以為掛了羊頭的地方賣的應該就是羊肉;但事實證明,現在教育上的“狗肉攤”實在是不少。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是辦學者的動機,二是辦學者的素質。胡蘿蔔穿上錦盒也變不成人參,教育說到底不是牌子的事,不是圍牆的事,也不是教室的事;教育是理念的事,也是信仰的事,沒有虔誠之態和感悟之心不可能做好。
巴學園,讓我開始有意無意地關注李躍兒。
從媒體對她的幼稚園的報導中,從她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個真正懂教育和愛教育的人。她的巴學園表裡如一,在中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獨樹一幟,自信地堅持著自己的教育風格。
李躍兒作為一名畫家,從教孩子繪畫開始,發現教育中的問題,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於是開始去做——當她的畫布已放不下她的教育理想時,她把畫布變成了一座立體樂園,讓孩子們真正走進來,和她一起去實現一種理想教育。她從繪畫轉行去做幼稚教育,這一轉身可謂“華麗”,現在的李躍兒,已變成了一位“懂繪畫的教育家”。
李躍兒在辦幼稚園的同時還在寫書,她用這樣的方式把“李躍兒教育”這個品牌做出影響,這不知會讓多少孩子受益。我相信,作為一個良好的範例,她的影響將會更大。
我們年齡相差不遠,且對教育有共同的愛好,在教育價值觀上有共同的取向。儘管我對她的瞭解都是從各種媒體上來的,但隔著紙張和電腦螢幕,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份熟悉和知心。
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向李躍兒及其所做的事業表達敬意,同時也用這些文字對她的新書出版送上我的祝賀和祝福。
(注:尹建莉,教育專家,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諮詢工作,著有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寫在前面
我和李躍兒沒見過面,也沒聯繫過。但她對於我來說不是陌生人。
早在幾年前,我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書,是一位畫家談她如何教孩子們畫畫,如何和孩子們相處的。那本書圖文並茂,很獨特的開本,更獨特的內容,充滿教育智慧。於是李躍兒這個名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時,我對她的理解是“一位對教育有興趣的畫家”。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對那所叫巴學園的小學心儀不已。它作為一個教育樣板,給我示範和鼓舞,讓我懷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從未有勇氣在現實中去實現它。因為我知道,把一個理想從藍圖上搬到現實中,那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決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後來,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幹這個大活兒了,真的在北京辦了一所巴學園,這個人就是李躍兒。
其實,辦個僅在大門口掛塊“巴學園”牌子的幼稚園,這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把牌子後面整個學園的氣氛一併做成巴學園的味道。
家長的心聲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兩本書我都有讀過,我覺得兩位老師帶給我的影響非常大,說得嚴重點,確實是可以影響我甚至我的孩子的一生!
現在這本《關鍵期關鍵幫助》,是從更深入的角度來寫我們的孩子。我認為,無論是作為專業研究孩子心理活動、生長規律的專家,還是像我們這些普通家長,都很值得一讀。
因為裡面說的事,講的話,都是很實實在在,又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感覺很有說服力。所以我一直以為,李躍兒是實踐型的專家。這本書相當於是她這幾年來做幼稚園的一個實踐總結,是有支撐點的。
謝謝李躍兒,讓我不再焦慮于孩子的各種“怪異”行為。家長們應該看看。
——天爸12
“孩子是一顆種子,他在發芽成長的過程中,必須有成人的各種幫助。只有瞭解了兒童成長關鍵期的不同特點,我們才能在關鍵期給予孩子關鍵幫助。”這可謂是對此書的最好詮釋。 相信孩子是一顆種子。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發展機制。 即使孩子再固執,我們也要相信,這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基因圖譜在成長。 我們家長所能做的:給予養分,等待孩子成長。 但是,家長要有自己的原則。 我們“為孩子創造了什麼樣的環境,孩子就會發展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樣的父母成就什麼樣的孩子:觀念→做法→孩子的不同未來。
就像課堂上的授課,若是沒有生動的案例,只能讓聽眾一知半解,昏昏欲睡。本書的最大特點是每個問題,哪怕是很小的一個問題都配有生動的案例,並且對一些不好理解的問題都做了多方面的介紹,尤如人生的AB 劇:這樣做孩子會如何、那樣做孩子會如何……這使得本書不是在平白地講大道理,而是易於理解、生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可見作者的多年教學實踐真的勝於長篇大論。
本書適合那些願意為孩子們的健康幸福而不斷探索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雖然章節不多,但能給人發人深省的啟迪。能將我們以前所知道的如“愛的教育”、“自由的教育”等問題講深、講透,而不是讓讀者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
書中的事例可拿來講課用,也可用來講給那些恪守“老輩兒規矩”的祖父母們聽,有很強的說服性。
——ZY 的世界
在沒有成為媽媽之前,我覺得對孩子應該嚴格管教,不要寵愛。看完這本書,使我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為媽媽的自己也能夠更好地觀察孩子的行為,幫助他掌握每個成長階段應該掌握的技能,幫助他成長內在。而同時自己也有了成長,能夠更理智地對待孩子每個階段的特徵。
——小漁
看了很多的書,有講理論的,有講實操的,但真正提到怎麼解讀孩子的心理的卻比較少,大部分是蜻蜓點水,沒有實例支撐。這本書的最大亮點,就是它有具體的實例,我覺得對我們家長來說,非常受用。如果你想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想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那麼,看看這本書。教育孩子的最大秘訣,說白了,就在於瞭解我們的孩子!
——木子蔓
看了這本書之後,覺得孩子許多執拗的行為都是有他自己的原因。學會等待孩子的成長,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耐性。 真是本好書。孩子才1 歲,看了書中關於佈置一個安全的可探索的家的內容,立即去做。現在孩子自己玩也不用100% 盯著。孩子好像也開心多了。可以自己玩。
和同事多次討論裡面的例子。 他們都說自己的孩子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拿別人拿的東西。 她正好也在看這本書,也會用書中的方法處理,效果比較好。
——我愛我家的小乖乖
到目前為止,關於嬰幼稚教育的書,最喜歡李躍兒的。 她是個講故事高手,簡單的事情在她手中變得那麼生動有趣。而讀她的書,本身就是一個輕鬆卻受點播的過程。 如果可以把所有李躍兒的書都搞通了,真正地用到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中,大家都可以是好家長,孩子都會是獨一無二的寶貝。
——annacuiii

目次

寫在前面/001
序言 李躍兒,一個把畫布變成立體樂園的人 尹建莉/003
家長的心聲/005
第1 章 認識孩子
1. 孩子從哪裡來/ 003
2. 人群中的兒童觀/ 006
孩子不是空罐子/ 006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 009
孩子不是玩具/ 011
孩子不是麻煩/ 013
孩子不是上帝/ 015
孩子是一顆種子/ 016
第2 章 關鍵時期關鍵幫助
1.(0 ~ 1 歲)幫助孩子安全起航/ 021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起航/ 024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026
2.(0 ~ 2 歲)大腦工作模式發展的關鍵期/ 029
孩子為什麼見到什麼啃什麼/ 030
孩子為什麼見了什麼抓什麼/ 039
孩子為什麼哪裡不平往哪走/ 045
找到真愛的感覺/ 049
探索物質是對孩子精神的保護/ 051
3.(1 ~ 2 歲)孩子探索的興趣從哪裡開始/ 053
孩子從探索物質開始探索環境/ 053
孩子從探索環境中發展自己/ 054
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時發展語言/ 057
對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環境和材料/ 059
1 ~ 2 歲給孩子的自由範圍/ 060
4.(2 ~ 3 歲)探索事物與人的關係對孩子有什麼用/ 063
孩子為什麼那麼固執/ 064
怎樣面對孩子的執拗/ 068
怎樣引領孩子的工作/ 070
怎樣面對2 ~ 3 歲孩子的想像力/ 073
2 ~ 3 歲孩子的情緒幫助/ 075
3 ~ 4 歲孩子的情緒幫助/ 078
5.( 3 ~ 4 歲)這一階段的孩子在發展什麼 / 080
孩子是如何工作的/ 081
為了生存而尋找友誼/ 084
按家庭的模式建立關係/ 086
為友誼不屈不撓/ 087
為友誼使用智慧/ 087
社會性能力的培養/ 090
怎樣幫助孩子進入群體/ 092
怎樣幫助孩子發展情感生活/ 094
6.(4 ~ 5 歲)孩子需要探索他人心智/ 097
探索他人心智/ 099
怎樣面對4 歲孩子的魔幻現實/ 101
被誇張的思想衝突/ 105
孩子為什麼挑戰強者和權威/ 107
4 ~ 5 歲孩子的情緒幫助/ 109
7.(5 ~ 7 歲)孩子由探索精神到探索文化/ 112
孩子會自然對文化產生興趣/ 112
上學前班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説明/ 117
孩子開始探索群體/ 131
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幼稚園/ 135
第3章 選擇幼稚園要考慮什麼
1.根據孩子的個體特徵選園/ 137
根據家庭的情況選園/ 139
根據家庭成員的意向選園/ 140
2.好幼稚園的8 項指標/ 141
尊重兒童自然發展軌跡/ 141
有一個能創造性地使用教育理念的領頭人/ 143
教育目標建立在説明孩子發展上/ 144
人員的素養提升朝向所定的教育目標/ 145
教師必須對自我提升感興趣/ 146
有適合兒童工作發展的硬體設施/ 146
非常注重營養衛生/ 147
有很好的安全保障/ 148
第4章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稚園
1.入園前的準備/151
父母的心理準備/ 152
幫助祖輩做好心理準備/ 153
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154
2.孩子入園期可能出現的狀況/ 157
因介紹不當引發孩子對幼稚園失望/ 157
因分離引發安全感喪失/ 158
由同化到順應引發心理失衡/ 159
3.孩子入園後家長可以做哪些事/ 161
平靜耐心/ 161
配合老師工作/ 162
理解孩子的每一個行為/ 163
學會傾聽/ 164
引發孩子的工作樂趣/ 165
引導孩子發現朋友/ 165
引導孩子發現老師/ 166
在將孩子送到門口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166
第5章 教育的誤區
1.對自由理解的誤解 171
當孩子失去內心的自由會是什麼樣/ 173
當孩子失去身體的自由會是什麼樣/ 175
當孩子獲得放縱的自由會是什麼樣/ 177
為什麼要給孩子自由的邊界/ 178
2.如何為孩子建構原則/ 180
幫助孩子遵守群體原則/ 180
安全原則與巧妙堅持/ 187
3.什麼時候給孩子自由/ 190
當不妨礙孩子自己的發展時/ 190
當孩子探索的時候/ 193
當孩子工作的時候/ 195
4.不能給孩子自由的12 個方面/ 198
5.愛的誤區/ 199
公式化的愛/ 200
求助型的愛/ 202
焦慮型的愛/ 204
僕人型的愛/ 205
偏執袒護型的愛/ 206
過度保護型的愛/ 207
第6章 給孩子建構哪些人格
1.使孩子成為他自己/ 213
2.使孩子成為具有感受力的人/ 215
3.使孩子具有對人類有利的審美觀/ 217
4.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嘗試欲望/ 220
5.使孩子具有對工作和學習的熱愛/ 223
6.使孩子具有質疑和解決疑惑的精神/ 225
7.使孩子具有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228
8.使孩子對文化和自然具有濃厚的興趣/ 232
9.使孩子頭腦清楚/ 234
10.使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場選擇和判斷/ 236
11.使孩子有參與群體的興趣/ 239
12.使孩子有進入主流教育的適應能力/ 242
13.使孩子具有易於適應環境的能力/ 244
14.崇尚真理、堅守原則的素質/ 246
15.使孩子具有抗衝突能力/ 248
後 記/ 251

書摘/試閱

第2 章 關鍵時期關鍵幫助
(0 ~ 1歲)幫助孩子安全起航
在母親的子宮中,胎兒一舉手一投足能夠觸摸到的是光滑的子宮壁,那裡可能一點光都不會透進來,所以胎兒不需要使用視覺,但他能夠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因而在出生後,嬰兒對母親說話的聲音會特別敏感,這就是母親所使用的語言成為母語的原因。我們可以想見,在子宮中,胎兒還能夠聽到母親內臟活動的聲音,包括心臟跳動的聲音,胃和腸子蠕動的聲音,因而胎兒出生後,聽覺已經可以很好地被他們利用,幾乎是一出生嬰兒就能根據聲音判別方向。
我們還可以想見,胎兒在母親的子宮中能夠聞到一點羊水的味道,所以出生後他的嗅覺是最好用的。由於嬰兒出生前的生活內涵是安全的,這些環境是他容易掌控的,來自外界的刺激還不是很豐富,所以他們不容易出現擔心和焦慮,不容易出現突然的恐懼,嬰兒跟隨著母親的身體在失重的世界裡晃動。
我們無法知道孩子出生之前在母親的子宮裡是否具有對秩序的需要,想必是應該有的。出生後,胎兒變成了嬰兒,來到了一個無邊無際的空間中,四周充滿了他完全不瞭解的事物,他們的身體突然感受到了重量,不再能聽到子宮中經常聽到的聲音,感觸不到光滑的子宮壁,這時,這個嬰兒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把我們這些有經驗的成人從我們習慣了的子宮中的環境放置到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可能首先有的就是恐懼,然後是沒有安全感,有了這兩種感受之後,我們儘快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擺脫這種恐懼與不安。
再來繼續想像一下,如果是一個在地球上生活了30 年的人,突然被放在一個語言不通,完全陌生的外星世界,他會用什麼方式來擺脫恐懼,獲得安全感呢?
第一步,他可能先要想辦法去探索他身邊的事物,看看有哪些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探索的方式一定是先看後摸,當他把身邊所有的事物都看熟了之後,他就會先留在這個他熟悉的安全地帶。
第二步,在這個安全地帶裡,他也只是先待著,先適應,不敢輕易改變,因為他身邊這些事物的特性他還沒有完全瞭解,他只好先保留一開始他看到它們時的樣子。
第三步,等他確定他所在的這個環境是安全的之後,他也就熟悉了身邊的孩子在子宮裡安詳的樣子所有事物,這些物體的樣子,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成為他安全的標誌,只要看到這些熟悉的事物,就等於是安全了,有了安全的保證,他就感到可以放鬆了,陌生感消失安全感就被建立起來,這時,他才可以慢慢地深入研究他身邊的這些事物,深入地瞭解它們,探索它們,由此獲得一個普遍經驗,提取出這些事物的普遍規律,這個人就開始使用這些規律擴大自己的認識範圍,擴大自己的生存領地。
一個嬰兒從媽媽的子宮來到外面的世界,所做的事情可能就跟一個成人到了外星球一樣。專家們發現,嬰兒所做的事情與我們前面講的那個流程非常近似。
第一,他們首先通過媽媽的聲音找到了媽媽,並記下了母親的味道;只要記住了媽媽的味道,他們就能肯定地尋找到媽媽,找到母親,他們就安全了。抓握是嬰兒一出生就會做的事情,這是他的一種自然反射,從一出生,嬰兒就會攥緊拳頭,在他們還不知道誰是他們的媽媽時,他們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握,這就像小動物一出生就會走路一樣,是人類天生的本領,這種天生的本領造成我們人類一種普遍的象徵性行為,在我們感到緊張和憤怒時我們就會攥緊拳頭,因為只要攥緊拳頭我們就會感覺到安全一點。
第二,當嬰兒睜開眼睛,能夠看到他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他們就會將身邊所有的一切銘刻在大腦之中,他們反射性地把身邊的生物的樣子和位置,以及他們形成的氛圍銘刻在大腦中,把這種完整的圖像當成是安全的標誌,這看上去他們對環境是有秩序要求的,他們像那個被突然投入陌生環境的成年人一樣,把他們身邊外在的秩序轉移為內在的秩序,這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那個安全的環境,也像小動物對自己出生的窩的絕對依戀,因為信任窩就是信任母親,母親就是安全的象徵,只有母親才能帶給嬰兒絕對的安全,只有深深依戀自己的窩才能保證沒有危險,人也是這樣。
第三,當嬰兒確定這個環境不再危險,他們就會開始探索他們所處的這個環境中的事物,我們管這種探索叫作兒童的工作。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起航
我們看到嬰兒是經歷了這樣一個程式:先安頓好自己,不讓自己感到恐懼,確定自己肯定能活下去,才開始發展自己,所以早期的安全感建立對一個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作為一個嬰兒,當他能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能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生活環境中所有的因素固定下來作為一個模式,使之成為自己安全的需要,這就是安全感建構關鍵期的特徵。
嬰兒通過對自己生活環境的固守而建立起對環境的控制安全感。在孩子居住的環境裡,各種物品的擺放、物品的樣式都留存在孩子的記憶中形成孩子內在的記憶模式。當環境的模式改變時,孩子會感覺到痛苦和焦慮。固定的環境模式能為孩子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所以孩子會固守于已經形成的生活環境而不願意接納新的生活環境。
從出生後孩子就開始了這一活動,到3 ~ 4 個月時已經能明顯地表達出來。當環境更換後,孩子就會顯出不安和恐懼,出現反常的情緒。這一狀況有可能會延續到1 歲半到2 歲。有很多人可能發現,當孩子第一次被抱到一個陌生人群中和陌生環境中時孩子就會莫名其妙地哭鬧和睡覺。他們用哭鬧來抗拒,用睡眠來逃避突如其來的不安全感。這就是由於家的模式已經被銘刻在孩子的大腦中,離開了這個模式孩子就會感覺到不安全,就會發出撕心裂肺的哭聲,這樣就會迫使成人不得不把他們再帶回那個安全的港灣之中,孩子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確定自己是否是安全的。
有一位元媽媽每天下午四點,都會躺在自家後花園的一張躺椅上給她的小女兒講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還沒講幾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女兒說完對不起後,便回到屋裡躺在床上。這時,女兒傷心地大哭起來。
在場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孩子可能是看到媽媽生病才著急大哭的,紛紛感慨才這麼大的孩子就知道因為媽媽生病而著急,於是不斷地有成人來安慰她,告訴她媽媽的病會好的,但是孩子像沒聽見一樣仍然大哭。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幫助這個孩子。
後來孩子拿著書哭喊,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不要,不要,躺在床上的媽媽以為孩子要讓她讀書,於是忍著病痛從床上爬起來給孩子讀書。但孩子仍然在大哭並不斷地說不要,不要。大家都很著急,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後來,孩子又不斷地喊:“椅子!椅子!”
直到家中有一個成員醒悟過來,將媽媽經常坐的那張躺椅的墊子拿進來,放在媽媽身邊,女孩才止住了哭泣,並微笑起來。
原來,每天下午四點媽媽都會坐在這個躺椅上,身後墊著這個墊子,為她講故事,這已經成為一種秩序固定在孩子心中。當這一天下午,由於突然的事件,這個秩序被打破時,孩子就會感到痛苦。當媽媽又和那個椅子的一部分放在一起時,秩序就被恢復,孩子的痛苦感也就消失了。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在孩子剛出生不久,他們還沒有建立起對這個世界和對媽媽的信任,這時不能為鍛煉孩子故意打破有秩序的環境,在孩子出生後6 ~ 8 周,我們叫作孩子的體外孕期,這個時候孩子使用媽媽的身體氛圍固定參照點,以這個參照點為核心開始慢慢環視他所在的這個新的世界,他們從媽媽的懷抱開始走向這個家庭。孩子需要在媽媽的懷裡至少待上六到八周,這六到八周是孩子從子宮到無限空間的過渡,所謂的體外孕期,顧名思義,是需要媽媽仍然把孩子像在子宮裡一樣環在身邊。用媽媽的身體給孩子一個被包裹感。傳統中有一種將剛出生的孩子綁手綁腳的習俗,為了體貼孩子在子宮中的被包裹感,從孩子一出生,大人就用小被子或一塊布把孩子緊緊地包住,讓孩子的四肢都不能動,有些會把孩子一直捆綁到四個月。這種捆包其實是外來的力量,他們的適度空間比起在子宮裡要差得多,在子宮裡即使到將要出生時孩子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盡可能地活動,當他們再也無法活動時,他們就經歷痛苦離開子宮,當他們好不容易離開上一個已經無法發展的空間來到可以繼續發展的空間,我們卻認為得用一塊既沒有營養,也沒有溫度,既沒有情感,也沒有資訊的布把他們禁錮起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所以我們看到傳統沒有建立在對人類很好的瞭解之上,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安全起航,媽媽在頭幾周的安全建立是很重要的。媽媽的懷抱一定是一個能給孩子安全感的地方,如果媽媽的情緒是低落的、害怕的、憂傷的、焦慮的,那麼媽媽把孩子抱在懷裡時即等於把這些不良情緒也傳染給了孩子,這樣孩子不但不能在媽媽的懷裡獲得安全的基礎,反而獲得了不良情緒和不安全感的基礎。
孩子再大一點時,就會用他們的方式表達自己,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讀懂孩子的“語言”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況:媽媽穿了某件衣服,孩子開始大哭,不知所措的成人會用各種方式來哄孩子,孩子哭著說:“不是……不是……”家裡的某一樣東西被挪動了,孩子也會大哭;每天從姥姥家到自己家要走固定的那條路,如果走得不對,即便快走到家了,都得哭著要求重走;不許媽媽穿爸爸的衣服,不許別人穿媽媽的拖鞋……這些都屬於秩序敏感現象,這就是秩序感的需求。
蒙台梭利認為,秩序敏感現象是兒童出現的第一個敏感期。它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從3 ~4 個月就開始了,有的孩子一直持續到2 歲半左右。專家們認為,孩子喜愛秩序和事物的一貫性,與成人喜歡把各種東西歸類定位所造成的那種溫馨和整潔的樂趣不同。孩子喜歡秩序是由於急切需要一個精確的有所規定的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兒童才能將自己和自己的知覺歸類,然
後形成內在的概念,以更深入地瞭解環境,並決定自己在環境中的行為。通過對秩序的特別敏感性,兒童辨別了各個物件之間的關係。
兒童具有一種內在的感覺,他所感覺的並非物件之間的區別,而是將四周環境當成一個包含許多彼此相關部分而形成的整體,唯有在這個整體的環境中,兒童才能使自己適應並採取有目的的行動,否則,他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於各種關係的知覺。(引自《恢復蒙台梭利》,第31 頁)這就是說:兒童會將環境中各種各樣的物體,當成一個彼此相關的整體,就像在媽媽的子宮中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感覺中,兒童才有安全感,並有秩序地開始對環境中的某一個物體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在穩定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對物體的深入感知,積累起越來越多的經驗。
這樣在早期的安全感建構好以後,孩子就會放心地去發展自己,當兒童能夠把手伸到嘴裡去吃的時候,他就開始了最早的探索。
(0 ~ 2 歲)大腦工作模式發展的關鍵期
為什麼嬰兒在出生之後會不斷地活動他們的肢體?很少有人看到一個嬰兒醒著,肢體不動,只在那裡使用他們的大腦。一直到3 歲孩子都很少能夠像成人那樣躺在那裡想事情,僅用大腦思考問題。年齡越小的孩子越缺乏專門的思考。所以皮亞傑管兒童的這一時期叫作兒童的感知運動時期。在這個階段內,兒童是用他們的肢體在“思考”問題的,所以他們在思考的時候,看上去他們在不停地動,孩子是用運動和感知的方式來瞭解這個世界的。史旦納認為,這個階段人的頭不只在肩膀上面,人的手和腳也是頭,就是說這個時期裡人的思考不只用大腦,更多的是使用手和腳來思考,他們的行動就是他們的思考,思考暴露在腦殼之外。
那麼2 歲前的孩子為什麼會用肢體去思考呢?那是因為他們在母親的子宮內大腦所獲得的資訊不足以使他們利用這些資訊去進行思考;還因為在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思考器官還沒有成長到能夠進行思考的程度,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胳膊無法舉起杠鈴,是因為他們的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孩子的大腦一直到15 歲才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不認可孩子無法使用大腦學習,就會逼迫孩子使用大腦,那麼孩子大腦無法達到成人要求的學習內容時就只能依靠他們已經發展起來的記憶模式學習。
大自然設計了人類早兩年的認知活動是更多地使用感覺器官;在感覺器官探索事物的同時,大腦開始獲得有關世界的資訊,同時也開始工作,最終人類獲得了比記憶高級的大腦工作能力。
孩子為什麼見到什麼啃什麼
孩子最早使用的感覺器官是他們的嘴巴。大自然為了使無能的嬰兒活下去,讓嬰兒一出生就會吮吸和抓握,這樣造成孩子最先使用他們的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蒙台梭利管這一時期叫口的敏感期。
有人研究過,其實胎兒在母親的子宮中就已經開始吃手了。在子宮中,子宮的空間小,胎兒的肢體自動蜷縮成手指靠近嘴唇的形態,這樣大腦不用太多地練習控制手臂的肌肉,嘴巴很容易就吃到了手指,但這並不等於胎兒已經習得了吃手的習性。出生後,由於缺少了子宮壁的屏擋,他們很長時間無法控制自己的手,更無法被指令將手伸進嘴裡,當他們有意要吃手的時候,手臂卻不聽指揮地將手帶離了嘴唇,使他們無法吃到。顯然,胎兒在腹中雖然能吃到手指頭,從母體出來後,他們會丟失這些先天的能力,還要重新練習使用自己的手有目的地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他們想讓手伸向嘴巴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的大腦必須指令手臂屈肌群收縮,伸肌群放鬆,並且保留這種狀態才能完成吃手指頭這個動作。當嬰兒在出生後吃到媽媽的乳頭時,如果再重複吃手,就會發現手和乳頭的區別,以及乳頭的大小與他們大拇指的大小基本相同。但手指指頭是自己的,在嬰兒吃自己的手時,他們的嘴巴感受到吃手的同時,手也感受到被嘴巴吃的資訊,這樣大腦就開始了統和來自手和嘴巴的資訊,此刻大腦就開始工作了,大腦的工作造成神經元的連結,而連結得越豐富孩子的大腦就越好用。
吃手還為孩子帶來了愉悅,孩子在吃飽了需要精神愉悅時,就會將手指頭伸進嘴裡。吃手指頭為孩子下一步手抓到物品送給嘴巴去啃提供了前提條件。這樣嬰兒才能夠進入真正的口的敏感期。
實際上如果一個嬰兒被照顧得過好,母親完全按點餵養,不是等寶寶需要食物時再給孩子餵奶,而是寶寶剛一吭吭也不管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就馬上把乳頭塞給孩子,有很多媽媽按時間給孩子餵奶,只要時間到了就給孩子吃奶,這樣其實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孩子沒有產生需求的感覺,沒有通過自己努力所要的過程,就莫名其妙地吃到了奶,這樣孩子使用自己的能力和對自己能力認識的機會,以及對人與自己需求關係的認識機會都沒有機會用到,人類不用的功能會很快被自己所刪除,今後我們需要孩子努力奮鬥的天然機制在這麼小就被扼殺在萌芽中了,將來在我們認為孩子應該為自己奮鬥時,他們卻做不到,到那時我們會抱怨誰呢?所以這個時期對孩子的説明是在孩子需要吃奶時延遲一點滿足,如果孩子不能把手放在嘴裡,成人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手指頭,要幫助孩子把手放到嘴裡讓他啃到並且獲得愉悅,在孩子能夠自己吃到手之後要,要馬上把物品介紹給孩子,即給孩子手中放上能抓住的物品,讓孩子去啃那個物品,否則孩子只能通過吃自己的手獲得愉悅,那麼時間長了就會養成吃手的習慣。
有一個幫助孩子的案例:
王寶寶是我們跟蹤觀察和幫助的孩子,在他剛從產房推出來時,就把手指頭伸進了嘴裡,在我們興奮不已時,姥姥的一雙大手伸過來拉開了王寶寶伸到嘴裡的小手,這樣的事情在出生的半小時內發生了許多次,王寶寶到了出生20 天的時候,我們只對他進行了視覺刺激説明,但是對他的其他方面沒有進行干預。按照專家的理論,我們試圖等待他口的敏感期自動顯現。
兩個月過後,仍然沒有見到王寶寶有口的敏感期跡象。我們意識到這是因為他的媽媽是個能幹的媽媽,在家裡會非常利索地把家裡打掃得井井有條,在孩子餵養上也像打理家務一樣,準時准點非常到位,往往王寶寶一醒來媽媽立刻會把他抱起來,一套換尿布的程式結束後就開始餵奶。人們幾乎聽不到王寶寶的哭聲。
在2 個月過一點的時候,王寶寶沒有出現口的敏感期跡象,我們決定幫助他一下。
於是有一次在他醒來要求吃奶時,我們要求他的媽媽延遲滿足一下。王寶寶先是發出哀怨的聲音訴說,訴說後停下來等待,如此三番五次後還不見媽媽給他餵奶,開始大聲地發脾氣,發完脾氣後又安靜下來等待。雖然才兩個月大,他的生活模式卻已經建立成媽媽給他的樣子,今天媽媽的行為已經超出了他已知的模式,所以他在探索,在探索之後仍然沒有達到願望,終於傷心得大哭起來。
哭了幾聲之後,我們把他的手拿起來放在他的嘴唇之上,他如饑似渴地吮吸起來,但是我們的手剛鬆開,他的手就像新生兒一樣開始不受控制地胡亂揮舞,我們再一次把他的小手塞進他的嘴裡,他又開始猛烈地吮吸並停止了哭泣。但等我們鬆開他的手,他還是無法將手伸進嘴裡,在第三次幫助後,他終於在揮舞了一會兒手臂後自己將手伸進了嘴裡,雖然很笨拙,但是成功了。這整個過程前後也就兩三分鐘,我們趕緊讓媽媽來給他餵奶。
第二天,他已經能夠自動地將手伸進嘴巴並出現了工作狀態,他的動作顯然不是為了滿足饑餓要求。
自此,王寶寶出現了非常熱烈的口的敏感期現象。
到了3 個月的時候,在我們每天給他提供的物品當中,他選擇了一個小蜜蜂,每天都要抱著這個小蜜蜂啃上很長時間。有一天,我們讓他俯臥著,一是為了讓他練習他的臂力,為下一步爬行做準備,二是為了觀察一下他自己俯臥時對於口的工作是否比仰臥時更能夠有自主選擇的機會。果然,俯臥的時候,在眼前放了幾樣玩具,他能夠自己笨拙地將自己需要的玩具摟到嘴邊,並決定低頭去啃它還是抬頭去觀察四周。後來我們發現他已經很累了,試圖把他翻過來讓他仰臥著工作,但幾次都失敗了,每次我們為他翻身後他都會自己翻過來俯臥,並自己更加努力地啃那個小蜜蜂。最後,實在累得不行了,痛苦得大哭起來,哭了兩聲,又趕緊停止了哭,再啃兩下小蜜蜂,然後再哭。
孩子到口的敏感期就會像在其他敏感期一樣,全身心投入地用嘴巴去認識去探索他所注意的所有的物品。
我們瞭解到孩子這樣的行為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之後,我們怎樣幫助孩子呢?我們是不是只給他一樣東西,讓他啃到不再啃了?或者給他一大堆東西,讓他每天從裡面選一個?或者每天都給他換一個新的物品去擴大他的探索領域?哪一種能夠更好地幫助到孩子?這展示了一個家長的水準。
實際上,人類一生的發展模式和對待新事物與舊事物的興趣模式都與3 個月的孩子幾乎相同。瞭解孩子從小到大所有的發展模式,也就知道該怎樣才能更恰當地幫助孩子。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第一個使用的器官是“口”,實際上使用口的時候是需要手的配合的,為了讓孩子能夠更早地使用到自己的手,還要讓孩子自然地先吃到自己的手。嬰兒知道嘴裡吮吸的那個東西就是自己的手,而手感覺那個吸吮的就是自己的嘴,需要很長的時間,在兒童心理學上管這種認知叫作“跨通道認知”。這一點,對於初生兒的發展非常重要。眼睛看到的東西可以給嘴巴去啃,嘴巴啃到的東西用手去觸摸然後給眼睛去看,這樣嬰兒就習得了跨通道認知。
當嬰兒3 個月的時候,正到了口的敏感期最明顯的時候,這時候他已經能抓到物品,送到自己的嘴巴裡,並且他會用手去抓他們看到的喜歡的物品,然後送到嘴裡,他的大腦會自然地進行跨通道的統合。
總結一下在孩子口的敏感期應該這樣注意以下方面:
1. 不要給他太多的物品,讓他不知道選擇哪個好,使他不能持久地對一個物品進行探索。一般最多給三個物品供他選擇,三個物品應該是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如果嬰兒喜歡三個中的某一個,那麼每天給嬰兒的物品中必須要有嬰兒喜歡的這一個物品,當孩子不再喜歡時,就換掉這三個物品其中的兩個,留下一個作為與舊感覺的連接,不要把三個物品都換成新的。
2. 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使得嬰兒喜新厭舊,他對一個物品會很快地習慣化,習慣化的結果就是對那個物品視而不見,有時甚至對媽媽的臉也會這樣。當出現一個新的物品時,嬰兒馬上就開始注視那個新的物品,在安靜地注視了一會兒之後,就開始探索它。我們管“視而不見”的現象叫“習慣化”,管新物品出現後嬰兒對新物品的注視叫“去習慣化”。所以家長要仔細地觀察孩子,給孩子配合好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節奏,並在去習慣化的時候為孩子留下靜默的時間。
3. 不要在孩子還沒有出現習慣化的時候,就不斷地給孩子更新物品,不斷地在他面前出現新的面孔,這樣過於繁雜的刺激會使孩子感到緊張、焦慮、容易疲勞。在這種情況下,嬰兒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很快讓自己睡著,或者不停地大哭。
4. 在口的敏感期時,將孩子用嘴啃的物品儘量洗乾淨,但不必消毒過嚴。孩子體內的抵抗力需要增加,沒有經過使用的抵抗力不叫作健康,不會有力量,所以一般的洗滌就可以了。
另外還要把握好節奏,在孩子吃飽了還沒有睡著的時候給他們工作並適當地練習俯臥,來增加他們的臂力,為9 個月之後的爬行做好準備。
年輕的新媽媽在收到很多不同的指導後可能會對自己天然的母性產生疑惑,開始用思想控制自己的本能,所以我們需要給新媽媽一些肯定的答案,使得這些初為人母的人知道自己的本能是對的,從而不要接受太多的所謂合理化建議,搞得產生迷茫和焦慮。一般市面上出售的國外的大學專家團體寫作的育兒書是比較可信的。
很多老人可能會告訴新媽媽:要制止孩子吃手,將來吃成習慣不得了,啃那些東西是不衛生的,吃手是壞習慣,還會造成孩子的牙齒長得不整齊……當新媽媽聽從了這些指導,就開始想辦法制止孩子吃手,孩子用來吃手的力量是非常強大和固執的,因為那是像種子發芽一樣,是大自然的規律,當家長一次次將孩子的手從嘴裡拿開,將孩子正在嘴裡啃的物品強行拿走,孩子會發瘋般地再去找另外一個物品。這時如果家長相信孩子將來的牙齒會有壞習慣,不顧孩子精神的痛苦,一次次去阻止,就使得孩子丟失了第一個階段的工作機會和第一個階段的發展。不相信孩子的天然的發展行為就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然。
如果孩子口的敏感期被強行干涉,孩子就會將口的行為欲望壓抑下來,或者刪除,將來就可能會出一些問題。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成年人一些嘴的不良習慣,如吐唾沫、啃手指頭、吮嘴唇、吃零食、諷刺挖苦別人、對他人進行語言暴力等都有可能是口的敏感期得不到滿足而遺留下來的問題,更有可能的是孩子不願意再用自己的手去做什麼了,就是不願意再動了。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在口的敏感期之前,嬰兒還需要幫助的是視覺的訓練,需要對嬰兒進行一些特殊的幫助,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説明孩子:
(1)要有緩慢移動的物體
大家都知道轉轉樂,這是市面上賣的孩子在剛一出生時用得最好的玩具。一般轉轉樂都會有個夾子,可以把它夾在孩子的小床上,當孩子醒來時,不要把孩子立刻抱起來,讓孩子自己處理一下自己的需要,在孩子吃飽喝足後,把孩子放在小床上把轉轉樂打開給孩子。等孩子習慣化之後再把原來上面的東西減掉,給孩子換上別的東西。
(2)要有帶有輕微響聲的物體
孩子剛出生時視覺很弱,到20 天才能看到20 釐米左右模糊的東西,所以給孩子提供的可以看的東西如果能有一點響聲,能夠緩慢移動的,孩子會更感興趣。
(3)顏色不要過於雜亂
孩子的內心受不了紛雜、強烈顏色的刺激,當你給孩子的東西在環境中讓他不舒服時,孩子的內心就會不舒服,所以給孩子提供的東西有棗紅,藍色,黃色等兩三種顏色,每次換時也換上兩三種的顏色即可。
物品刺激使得嬰兒會將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對物品的探索上,而不是只需要成人抱他們,或者他們的身體只需要和成人的身體黏在一起。如果給孩子物品刺激得合適恰當,2 個多月,嬰兒的眼睛已經開始追隨物品,這說明孩子的大腦中已經留有物品的印象,在物品出現之前大腦已經意識到物品要出現,眼睛才能開始追隨。他會對物品非常有興趣,有了新物品就會發現,只需幾秒鐘就開始興奮。這時,孩子也能用他們的目光表達出豐富的感情與成人互動。
其實幫助孩子實現大自然給他們設定好的發展需求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孩子為什麼見了什麼抓什麼
如果我們不瞭解孩子,我們可能會被孩子搞得焦頭爛額,我們可能會覺得孩子怎麼那麼多壞毛病,剛剛把見了什麼啃什麼打壓下去,又開始了見了什麼抓什麼。現在孩子已經會爬了,他會興奮地爬到家裡任何可能的地方,去搞壞任何他能拿得動的東西,看都看不住的。為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口的敏感期需要手的配合,在不斷使用手的過程中,嬰兒發現了自己的手。這時,口已經被使用了很長的時間,當神經的成熟從頭部開始轉移到手時,口部也不再像新生兒那樣敏感了,這時,嬰兒的注意力從嘴巴轉向手,感覺的中心也從口轉移到了手。這時的孩子急切地要用手感受事物,這使他們所感受的事物範圍擴大了許多。
進入手的敏感期之後,孩子和成人的衝突越發擴大化。
大多數人在戀愛和建立家庭的時候,心中只關注到了夫妻之間愛的感情,還無法考慮到將來的孩子,所以在建立家庭時所選擇的物品都具有一定的情感意義,這些物品對到來的孩子來說也常常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一對夫妻在愛意濃濃的包裹之下精心地為自己的愛巢所選擇的東西一定是引人入勝的,這些東西同樣也會引起孩子的愛意。對孩子來說,他愛的東西就是他需要探索的東西,探索意味著研究,不意味著擱置,一切被研究的東西就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不但如此,家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孩子探索的內容,都代表著這個世界。孩子探究這些物品就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他探索的方式絕對考慮不到令他的父母感到愉悅和舒服的。他會把爸爸送給媽媽的那條有深刻紀念意義的真絲圍巾拉出來不斷地在地上拍打、搓揉,還會毫不珍惜地把口水、鼻涕甚至滿手的油抹上去;他們還會把正在吃著的香蕉抓捏得稀爛,去體會那種黏糊糊的感覺;如果他們打碎一個雞蛋,發現這個圓鼓鼓的東西會變成一些黏糊糊的東西,就會打破並感受完第一個雞蛋之後,再去感受第二個;他們會探索所有的櫃子、抽屜,把裡面的東西全部抓出來,扔在一邊……這種時候,孩子的價值觀和我們成人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衝突。成人珍惜並使用的寶貝成為孩子探索和研究的材料,而這種研究和探索有時候對我們成人來說可能是無法忍受的,在這種時候我們成人一定要進行價值觀的換算,看看自己要的是什麼,是孩子的發展更有價值,還是保護那個物品更有價值。看上去這個選擇並不難,但在現實生活中,當自己心愛的物品被破壞時,家長第一時間會忘了孩子的發展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說: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做好準備,將擺放在孩子面前的一切都能夠與孩子分享,不能讓孩子動的東西,最好收起來不要讓孩子看到。
孩子到了9 個月逐漸出現了手的敏感期現象,這時家長該怎麼辦呢?
1. 我們需要瞭解:在手的敏感期出現時,口的敏感期還存在,在發現新的物品,不知道這個物品是什麼、怎麼用的時候,孩子會用舊有的口啃的模式,先把物品拿到口裡去啃一下,試驗一下,然後再決定手怎麼用。因此,在手的敏感期需要給孩子提供那些放到嘴巴裡也不會有危險的物品:如不會被吞進去的自然玩具,在早期提供核桃,海螺,香蕉,雞蛋,小米,瓶子這些東西就很好,在孩子9 個月時,孩子就會強烈要求自己吃飯,這時給孩子一點機會連吃帶抓也很不錯,麵粉也是很好的手的感覺材料,打磨好的木棒也很不錯。
2. 到了1 歲多時可以提供沙子、泥巴、水,跟大自然更加接近的物品,當手的敏感期之後,這些物品可以產生更加深入的創造價值。
3. 手的關鍵期要給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要提供給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並進行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更替。
4. 手的敏感期案例:
案例一:
王寶寶到了手的敏感期,但是照顧他的姥爺並沒有接受過幫助孩子的教育培訓,給他提供的玩具是儘量不會給成人帶來麻煩的材料。那時,天還不太暖和,在手的敏感期的關鍵時期,姥爺儘量不讓王寶寶動水,也不給其他黏糊糊看上去不好處理的東西。孩子平常抓握的都是一些形狀不會隨著孩子手的力量變動而變化的物體。
與傳統看法恰恰相反的是,在手的敏感期,孩子最需要的是那些黏糊糊的,在他的手沒動的時候看上去是一種形狀,手動了之後看上去是另外一種形狀的物體。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都對泥巴、水、打破的生雞蛋、香蕉等感興趣。如果平常沒有這樣的材料提供給孩子去探索,孩子就會去用自己吃的食物當作工作材料,甚至會玩自己拉下來的巴巴。
在我們觀察了王寶寶之後,發現在手的敏感期發展到習慣化之後,需要去習慣化,也就是需要對手的刺激。
這一天,我們準備了一套玩水的工具。我們先把水控制在容器裡,不讓它隨便灑在外面地板上,然後我用針管把水吸上來再滋到王寶寶的手上。王寶寶的手在接觸到水的那一刻,就停在那裡不動了,每次滋完了水再重新吸水的時候,他的手都會停在空中等待著下一次水滋到他手上。
這是他出生後的一貫作風,每當一項新鮮的事物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都會這樣像凝結了一樣一動不動在感受這個事物,當他瞭解了這項事物之後便馬上激動起來開始探索。這次也是這樣。
當我向他的手滋了幾次水,認為他已經瞭解了可以用手這樣來感受水之後,便停下來,不再做任何事情。王寶寶等了一會兒,見我這邊沒有動靜,便開始用手拍他面前裝在小盆子裡的水,這時,他的手感受到了水的衝力和水的實體,在他手的作用之下,水濺了起來,噴到了其他人的臉上。
其他人會做出一些反應,這使王寶寶認識到這一切都是由於自己造成的,這是一個自我效能認知的過程,這使他非常的激動,也使他獲得了極大的精神愉悅。於是他開始重複地拍打裝在小盆裡的水。我們管這個過程叫作一個刺激的過程,也可以叫作引領或者感染。
一旦孩子注意到這個事物就會在很長的時間內用各種方式來探索這個事物,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只讓孩子完全自己去發展,在一些關鍵的點上,還是需要我們成人説明的,像這次對王寶寶的説明,需要提供與水結合起來的工作材料,如瓶子、杯子、漏斗、碗,孩子在拿到這些工具玩水的時候,就發現了容器和容器之間的關係,因而發現了空間關係和因果關係。其實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孩子的工作材料。手的敏感期會讓孩子把東西倒來倒去,探索空間,在這個時期,除了空間建構,還有因果關係的建構。還可以進行工作的延展,可以讓孩子注意水可以是熱的,也可以是涼的。
案例二:
麼麼是我們觀察的另一個孩子。這一天,我去觀察她的工作,我提供給她的工作材料是一個雞蛋,在這之前,麼麼特別喜愛饅頭和番茄,我們給她雞蛋是為了讓她感受雞蛋與番茄和饅頭的區別。工作了一會兒,她對雞蛋不再感興趣了,於是我把雞蛋磕開,雞蛋從一個完整的形態變成另外一個形態,麼麼停了一會兒,立即興趣大發,開始不斷地拍打盤子裡的雞蛋,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將這個打破的雞蛋用到了極致。最後,我又往雞蛋裡面倒了一點小米,在她拍打的時候
可以摸到小米的顆粒,每次加入新的內容時,她都會停留一會兒,然後開始興趣盎然地重新去感受它。
由此可見,孩子的工作材料,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是有無限變化可能性的材料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好的,如麵粉、泥、布、木頭,都有無限變化。
麼麼只有6 個月,還在口的敏感期,生雞蛋不能放進嘴裡,所以當她想把沾滿了生雞蛋的手放進嘴裡的時候,我們還是及時制止了她。總體來說,只要是對孩子發展有意義的,不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的行為都可以給孩子自由。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所有的行為都不能制止,雖然孩子的行為是探索行為,但是我們有責任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
其實孩子的每個過程都是需要成人説明的,不能以為孩子會像野草一樣完全靠自己就能成長,成人必須為孩子準備適合於成長的土壤,那就是環境與工作材料。成人要為孩子展示怎樣使用這些工作材料,但展示不等於教給孩子,而是成人自己做,讓孩子自然模仿。
要注意儘量不讓孩子在工作時有不舒服的感覺,否則孩子會太在意不舒服的感覺而不再注意工作。要避免成人不斷地要教孩子怎麼做,不斷地干涉孩子,否則,孩子的精神會變得沒有力量,容易發火,失望,容易遭受挫折和打擊。另外,成人在孩子工作時不斷地去誇獎孩子,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當時孩子只是在感受自己的工作,成人的鼓掌表揚會把孩子從工作中喚醒出來,讓孩子誤以為他做事情必須在別人的誇獎之下才可以做,如果沒有別人的誇獎,工作就無法進行下去。
孩子為什麼哪裡不平往哪走
孩子急切地需要擴大自己的探索範圍,手的敏感期來臨之前,他就試探通過自己的運動方式到達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一開始孩子用爬行的方式,爬行帶來腿和手的協調運動,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運動神經的控制能力,這時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會為自己能夠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感到鼓舞,因為他們從此獲得了真正的獨立,這種感覺像獲得第二次生命一樣令他欣喜。這個時期的孩子僅僅為了感受腿和腳對地面的碰觸而不斷地走路,為由自己的腿腳把自己帶到了目的地而欣喜。這就有了腿的敏感期。接下來他學會了行走,自行活動到他想去的地方,這時的兒童對走路無限癡迷,人一生中最喜歡走路的時期大約也就是這個時期。
這時孩子大概到了1 歲多一點,他們渴望著要走路。因為孩子個子小,走路還不穩,他們會一刻不停地前往他們想去的地方,成人要跟在孩子的後面,還必須得彎下腰才能夠扶著他們,要跟上孩子的腳步使成人感覺到非常的勞累,很多成年人寧願把孩子抱在懷中而不願意一直彎著腰跟上那蹣跚卻飛快走路的孩子。
這時的孩子有一個特徵:就是哪裡不平往哪裡走,哪裡髒和亂就往哪裡走,並且喜歡在一些高高低低的臺階上重複上來下去。這對於還不能掌握走路平衡的1 歲多的孩子,的確是最具有挑戰性的行為了。這也會造成成人與孩子的衝突,因為成人為了效率一般會挑選近的、比較平坦的路,他們實在不能理解一個走路不穩的人為什麼非要走不平的路。
瞭解了兒童對於腿的感覺的癡迷,就瞭解了兒童腿的敏感期。
腿的關鍵期與手的關鍵期一樣,都是孩子利用他們的肢體感覺外部世界物質的時期。
蒙台梭利認為:“一個1 歲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幾裡路不會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時不像成人那樣在心裡有一個目標。幼兒學習走路是為了發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沒有節奏,也沒有目標,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著他,鼓舞著他繼續向前。如果成人這時想幫助孩子,他必須放棄自己的步伐與目標。”(引自:《恢復蒙台梭利》,第33 頁)
處於腿的關鍵期的孩子主要是用腿來感知這個世界,他要到什麼地方去,使用什麼樣的地形來使自己的腿獲得感知,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成人只有在懂得孩子的基礎上,才能為孩子做好這個選擇。有時候,氣候的條件和外部條件不能夠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腿感知的環境,這就需要我們成人為孩子做一些準備,提供一些可供孩子用腳感知的材料。
案例,腿的敏感期的王寶寶:
王寶寶1 歲零2 個月的時候,到了腿的敏感期,我們看到他在家裡已經不用手去觸摸家裡的物品,因為眼睛所能看到的物品他都已經習慣化了,但他對於在客廳的地板上走來走去,還是蠻有感覺的,不過這光滑的複合木地板實在不能為他提供太多的來自腳的感受,看來他很快也會習慣化。
一次他玩完託盤裡的小米和杯子之後,試圖用腳去踩託盤,因為託盤的邊是鼓起來的,腳踩到上面會有異樣的感覺,而託盤裡又有小米,剛才還用手在託盤裡感受的小米此刻被踩在腳下,用腳再去感受則是另一番滋味,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跨通道認知的機會,於是,我扶著他走進了託盤。
能夠站到託盤裡對於王寶寶來說顯然極具吸引力,他開始不斷地用腳試驗去踩託盤的邊,並不斷地走出來再走進去。當他站在託盤中央的時候,他試圖讓自己的兩腳抬起再放下去感受站在託盤裡和站在地上的不同。由於他還沒有習得使兩隻腳都跳起來再落下去這樣的能力,他就總是讓自己的屁股上下一顛一顛的,並在看著自己的腳。當我們鬆開扶著他的手時,他立刻從盤子裡出來,又立刻進去,如此反復多次,有幾次摔倒了,他會爬起來再進去,但他再進去的時候,一定要讓腳踩住盤子鼓起的那個邊,而不會一下踩進盤子裡。
當盤子習慣化後,我又為他提供了姥爺用來按摩腳的一個按摩器材,那是用竹子做的表面疙疙瘩瘩的材料,這個東西扔在屋裡很久了,但王寶寶沒有發現它的用處。當我扶著他站立到那個按摩器上之後,王寶寶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的腳不斷地在上面來回挪動,感受著來自按摩器的感覺,並不斷地上來下去……
由此,我們發現我們並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坐在那裡等待著孩子腿的敏感期出現,孩子腿的敏感期出現完全要順其自然,如果我們不幫助孩子,孩子就不會發現可供探索的材料。我們成人要為孩子提供可用腳進行探索的環境和條件,跟隨孩子的選擇使孩子獲得探索的自由,並協助他們去探索。
總結一下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照顧這麼大的寶寶時無論有多麼累,都不要在寶寶正在探索的時候把他抱起來;也不要無論正在探索的寶寶怎樣哭鬧,都把他抱在懷裡不把他放下去;更不可在寶寶強烈要求去走路的時候硬把他抱在懷裡,並且為他的哭鬧去打他的屁股。
(2)如果成人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最好跟在孩子的後邊,孩子走成人就走,孩子停成人就停,這才叫幫助孩子成長。
(3)這個時候最不可取的方式,是在孩子的鞋上裝上會響的笛子。這種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時會發出尖利的響聲,會打亂孩子對腿的感受和周圍事物的觀察,使孩子心煩意亂,要求媽媽抱,而不願意再去探索來自腿的感覺。
找到真愛的感覺
一個0 ~ 1 歲的孩子,需要獲得家長實實在在的愛,這個愛恰到好處,是嬰兒心理所需要的。有一些成人並不能找到這種恰到好處的愛。有很多家長說:孩子來到自己身邊,自己也很想愛孩子,但是老覺得隔著一層,老找不到愛的感覺,於是就會像是假裝愛孩子,總像是在表演,如果家長是這種情況,孩子就收不到來自家長的愛,這種假假的做作的愛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情緒不好,經常大哭大鬧。
家長不能找到真愛的感覺去愛孩子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造成:一種情況是家長自己心裡非常不愉快,由於夫妻之間的矛盾,或者和老人之間關係處得不夠好造成心理上的不愉快,為了生活,要將這種不愉快情緒壓抑下來。這樣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就會試圖將這種不愉快隱藏起來,然後拼命地去愛孩子,由於擔心不愉快會流露出來,會造成兩個極端:要不然就是做作,要不然就是溺愛,總之很難做到恰到好處地去愛孩子,這種假愛也會使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或者只依戀母親,離開母親就情緒不好。
另一種情況是家長有比較嚴重的人格障礙和心理障礙,很容易被周圍環境的小事情所影響;或者自己情商比較低下,對孩子忽冷忽熱,這些不穩定的心理狀態會使孩子非常疑惑,造成孩子心理紊亂,使孩子對周圍環境和陌生人都會感到恐懼不安。使孩子經常處於焦慮之中。
如果家庭關係有問題,肯定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一定要想盡所有的辦法解決好家庭矛盾,解決家庭矛盾的方式並不是每個人都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找到解決問題的通道,只要有良好的願望,這個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如果家長察覺到自己有心理問題和人格缺陷,就要去尋求幫助,無論是找心理醫生,還是找心理幫助機構,一定要不惜代價將自己心理和人格的問題解決,而不是隱藏這些缺陷,以為別人看不出來就沒有問題。別人有可能會不在意你的缺陷,但你的孩子一定會看到的。孩子用他的心會看到家長身上的缺陷並去吸收它。這樣家長的缺陷就會成為孩子身上的缺陷。所以家長一定要放下面子,不要心疼錢,為了孩子的一生,一定要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並去解決它。
找到一些能夠幫助自己修復的工具,發現自己成長過程中關於獲得愛方面所存在的問題,自己去修煉彌補這些缺陷,慢慢就會放鬆起來,自己感到舒服了自然也就會愛孩子了。
一個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吃飽喝足並獲得足夠的愛之後,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讓自己獲得發展。如果能夠獲得發展,孩子心情就非常好,心情好了孩子身體就會健康。如果孩子不能獲得良好發展,或者根本得不到發展機會,孩子就會大發雷霆,脾氣煩躁,甚至出現麻木不仁,對一切都視而不見,如果孩子是前一種大發雷霆,說明孩子還在爭取發展機會;如果孩子是後一種,看上去很乖,卻麻木不仁,就意味著孩子已經放棄了發展,將來可能連情緒都沒有了,成為了一個既沒有很好智商也沒有很好情商的人。
家長要學習給孩子創造條件,使孩子能夠按照自己內在的規律去發展自己。一個孩子如果在發展自己了,那他的內心一定是健康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看到一個孩子非常投入地在玩,在不停地探索他周圍的環境,那麼這個孩子心理就是健康的。我們要做的肯定是繼續讓他健康下去,而不是干涉他,妨礙他的健康發展。阻礙孩子的發展,孩子就會出現情緒問題,所以家長一定首先要給孩子發展的自由,孩子情緒才能夠保持平靜,做到身心健康。
探索物質是對孩子精神的保護
孩子從能抓住物品,就開始了探索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發現使孩子更多地注重物質比更多地注意人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利一些。因為物質不帶有情緒的變化,不帶有豐富的內心活動,不帶有由身體所散發出來的不可見的多變的人的資訊。在孩子對這個世界還不甚瞭解時,他們無法對身邊人的豐富的變化產生理解,如果讓他們過多地注意人,他們就會對人身上的那些變化感到迷惑,成人多變的情緒有時會使孩子感覺到非常不安,導致他們會用盡力量地去應付成人,用他們的方法與成人進行鬥爭和周旋,而這些消耗對孩子任何方面的發展都沒有意義。
有一個1 歲半的孩子,媽媽和小姨帶著他坐城鐵,由於他長得胖嘟嘟的非常可愛,吸引了車廂中所有人的目光,小姨和媽媽也感覺到非常自豪和欣慰,於是滿臉喜色地與孩子進行互動,逗得孩子非常快樂。這個孩子在完全放鬆和投入的狀態下突然對媽媽的腿咬了一口,周圍的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聽媽媽一聲號叫,車廂裡的人都吃驚地看著這位媽媽,孩子則被媽媽的慘叫聲嚇壞了,“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小姨趕緊抱著他跑到車廂的另一頭。這時這位媽媽正在氣頭
上,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孩子只有1 歲,她伸著手臂用力地指著孩子,惡狠狠地大罵:“你再咬,你再咬,我要敲掉你的牙,打死你!”這時,孩子邊哭邊委屈地看著剛才還滿臉陽光的媽媽,愛自己的媽媽,現在一下子變成了可怕的妖婆,孩子還不能把發生的事情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和判斷,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媽媽突然變成那麼可怕。
看到孩子在注視媽媽的時候,眼睛和臉上露出的恐懼,想必孩子恐懼的不是媽媽說要打死他這樣的話,而是剛才還在親吻他的,那麼柔情似水的媽媽怎麼瞬間變成了惡魔。孩子失望至極,趴在小姨的臂膀上繼續大哭。當孩子含著眼淚目光極其可憐地回頭再看媽媽的時,媽媽的臉上依然怒氣未消,媽媽依然嘟嘟囔囔在罵著……
車廂裡的人終於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都笑了起來;小姨一直在哈哈大笑著,大概因為她的姐姐被自己的兒子咬了覺得好玩。
這時,沒有一個成人注意到孩子的心態,我想這個1 歲半的孩子一定是給搞糊塗了,為什麼在媽媽變得這麼恐懼的時候,所有的人卻在笑。
如果在上車後這位媽媽給孩子一個玩具,孩子低頭專注地擺弄他的玩具,車廂裡人群投過來觀賞的目光就不會傷到孩子,媽媽和小姨也不會被這些目光刺激用逗弄孩子來吸引別人反應,孩子也不會因為把握不住跟媽媽玩耍的方式而激怒媽媽,所以我們看到對孩子最好的保護是讓孩子有自己的事做,而不是我們把孩子當玩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