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吾家有男初長成:男孩教育手冊(簡體書)
滿額折

吾家有男初長成:男孩教育手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男孩能否堅強勇敢、樂觀自信、陽光快樂地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娉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好的教育,是男孩自信、快樂成長的催化劑,是能經受生活風雨、磨煉 身心意志的基礎和保證。本書就如何對男孩進行教育做了 全面的分析和系統的闡述,可以使男孩的父母從學習方法、情商教育、理財技能等幾個方面獲取教育男孩的優秀 經驗。本書內容豐富,指導性強,是眾多父母教育男孩的 指導性讀本,相信廣大父母能夠從本書中找到培養正能量男核的最佳方法。

作者簡介

黃仁杰,男,專長為個人心理學領域,包括:心理學與企業的結合和應用、有效領導溝通技能培訓、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市場營銷與客戶心理、情緒與壓力管理、危機干預、婚姻家庭問題咨詢與療愈、兩性有效溝通、親子溝通、兒童及青少年學習障礙排除等。涉足學術與產業界十余年,致力于心理學實務應用,期許心理學不再是冷硬的學科,而是人人可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現代科學。國內外臨床心理咨詢成功個案達數百個,帶領ASCEC(亞洲西格文化教育中心)多位心理學專家輔導推廣心理學實務應用,在各類型企業舉辦公開講座百余場。

名人/編輯推薦

男孩父母必讀養育指南

培養積極、勇敢、有擔當的男孩

 

男孩能否堅強勇敢、樂觀自信、陽光快樂地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好的教育,是男孩自信陽光成長的催化劑,是能經受生活風雨、磨煉身心意志的基礎和保證。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如何對待男孩的教育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統的闡述,讓男孩的父母從學習方法、情商教育、理財技能等幾個方面獲取教育男孩的優秀經驗。內容豐富、指導性強,是眾多父母教育男孩的指導性讀本,相信廣大父母從本書中能夠找到培養正能量男孩的最佳方法。

目次

第一章 敢于擔當,肩上負得起重任

給男孩“當家做主”的權利........................003
把男孩當大人,給他鍛煉的機會........................007
遇到問題讓男孩自己解決........................010
犯了錯就要承擔后果........................014
不要為男孩找借口........................018

第二章 開闊視野,好男兒志在四方

多帶男孩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025
讓男孩投入美麗的大自然中........................029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033
讓男孩通過電影獲取正能量........................036
讓男孩感受勞作的辛苦........................040

第一章 敢于擔當,肩上負得起重任

 

給男孩“當家做主”的權利........................003

把男孩當大人,給他鍛煉的機會........................007

遇到問題讓男孩自己解決........................010

犯了錯就要承擔后果........................014

不要為男孩找借口........................018

 

第二章 開闊視野,好男兒志在四方

 

多帶男孩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025

讓男孩投入美麗的大自然中........................029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033

讓男孩通過電影獲取正能量........................036

讓男孩感受勞作的辛苦........................040

用名人的奮斗史激勵男孩前進........................043

用生動的故事代替說教........................047

 

第三章 擺脫依賴,自立方能自強

 

該自己做的事就讓男孩自己做........................053

培養男孩獨立思考的能力........................057

給男孩選擇的權利........................061

給男孩獨立嘗試的機會........................065

犯錯是男孩成長的助推器........................069

 

第四章 艱苦磨礪,才能成為雄鷹

 

讓男孩在“苦日子”中鍛煉成長........................075

讓男孩學會謀生的本領........................078

貧窮是男孩最好的老師........................081

別把男孩當“皇帝”養........................085

 

第五章 靜心慢養,百煉才能成鋼

 

遠離浮躁,培養有耐心的男孩........................091

讓男孩慢慢思考權衡再做決定........................095

一步一個腳印地經歷成長中的點滴........................098

給男孩足夠的心靈營養........................102

教育像煲湯,要用文火........................105

 

第六章 激發潛力,愛學習才會有前途

 

樹立男孩必勝的信念........................113

鼓勵男孩做學習的主人........................116

引導男孩獨立學習........................120

教男孩學會合理利用時間........................123

清除學習路上的絆腳石........................127

 

第七章 堅強勇敢,練就鋼鐵般的“戰士”

 

為男孩插上自信的翅膀........................133

挫折,鍛煉堅強男孩的最好教材........................136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139

讓男孩自己去打敗困難........................142

激發男孩戰勝困難的潛力........................145

讓男孩學會在逆境中解決問題........................149

 

第八章 勇于冒險,大膽探索是男孩的本性

 

讓男孩在冒險中成長為參天大樹........................155

培養男孩的陽剛之氣........................158

為男孩的冒險行為系上安全帶........................162

保護男孩的英雄主義情懷........................165

正確引導男孩的淘氣行為........................168

 

第九章 鼓勵贊美,好男孩都是夸出來的

 

用鼓勵打開男孩自信的大門........................175

贊美——讓男孩主動追求進步........................180

用欣賞的目光和語言來激勵男孩........................184

幫助男孩消除自卑........................188

給男孩的成長減壓........................191

 

第十章 和諧人際,好男孩必須有好人緣

 

懂禮貌的男孩更受人歡迎........................197

鼓勵男孩與人交流........................200

將男孩打造成為一個社交小明星........................204

放手加指導,鼓勵男孩正確交友........................208

教會男孩寬容和理解之道........................212

鼓勵男孩克服恐懼,勇敢地開口說話........................215

 

第十一章 心理疏導,幫男孩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

 

尊重男孩的隱私........................221

讓異性間的友情成為成長的助力........................225

正確看待男孩的早戀........................228

對青春期的男孩要松緊適度........................232

 

第十二章 獨立理財,會管理才會“錢途”無限

 

送男孩一個美好的“錢途”........................239

男孩要從小學會管理金錢........................242

擁有良好的經濟頭腦........................245

錢要花得合理,而不是亂花........................249

運用壓歲錢,教男孩學會支配金錢........................252

教男孩積累財富,未雨綢繆........................256

 

 

書摘/試閱

 

給男孩“當家做主”的權利

 

男孩子的責任感,不是靠父母的兩句話“說”出來的,父母要讓孩子去嘗試、去體會,從實踐中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責任。

 

成長案例

 

8歲的元元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使再貴都吵著讓家長買,不給買就又哭又鬧甚至打滾耍賴,一點兒都不懂得體會父母的艱辛。除了這些,元元還是個標準的“懶漢”,典型的“油瓶倒了不扶”,對家庭沒有絲毫的責任感。

看著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自然無比揪心。為了糾正孩子的這些毛病,媽媽聽取了一個朋友的建議,讓元元當一個月的家,體會一下承擔責任的不容易。

元元掌握了家里的經濟大權之后,非常高興,開始的幾天每天大手大腳,把家里的伙食搞得很好。結果才過了半個月,元元手里的錢就花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半個月,爸爸媽媽陪著元元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最終還是超支了。這下,元元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知道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了。

看到元元接受了教訓,媽媽接過了經濟大權,讓元元做了家里的“衛生部長”,負責家庭衛生。要是在平時,即使家里再臟再亂,元元也不肯動手收拾。但現在,誰讓他是“衛生部長”呢,保持家里干凈、整潔是他的職責。于是,元元放了學就檢查衛生,家里的各個角落都不放過:有沒有沒有扔掉的垃圾,窗臺上有沒有灰塵,客廳里有沒有果皮……

 

專家解析

 

男孩子的責任感,不是靠父母的兩句話就能“說”出來的,而是要讓孩子去嘗試、去體會,從實踐中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責任。

為此,父母可以提供給男孩“當家做主”的機會。男孩都喜歡“當官”,喜歡充當大人的角色——有的男孩在出門時還喜歡當媽媽的“貼身保鏢”,帶媽媽過馬路、幫媽媽拎東西;有的男孩則希望當一名“掌柜的”,在與維修工等人的交流中,掌握主動權……

既然如此,父母為何不讓他過一把家長癮?比如,平時都是父母安排孩子的衣食住行,但在周末這一天,可以允許他“支配”父母一天。讓他安排一下家庭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責任感,還能增進親子關系。平時,父母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做晚飯、搞家庭衛生等,這些都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好辦法。

家庭是男孩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對于男孩責任心的培養,父母責無旁貸。有責任心才能夠擔負起家庭的責任、社會的重任,從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所以,從小就讓孩子通過“當家”來體驗肩負的責任,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而在讓孩子“當家做主”的過程中,以下幾點需要格外注意。

1)合理分工,讓孩子明白他是家庭的一員

想要給予孩子“當家做主”的權利,父母首先就要讓男孩明白“我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員,要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否則,他只會感到這是父母安排的任務罷了,不僅不會欣然接受,反而還會產生排斥情緒。

譚陽的爸爸媽媽決定全家人一起搞一次大掃除。看到爸爸在庭院里忙著修剪花枝,譚陽也躍躍欲試,結果爸爸說:“小孩子哪能干得了這個,一邊玩去吧。”

譚陽又興沖沖地跑到正在擦玻璃的媽媽那里說:“媽媽,我跟你一起擦玻璃吧?”“你個子這么小,怎么擦得到呀。”媽媽頭也不抬地拒絕了他。譚陽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坐在了沙發上。

媽媽轉念一想,這不是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嗎?于是,媽媽說:“陽陽,你能幫媽媽把抹布洗一洗嗎?”譚陽高興地接受了這項任務。

晚上的時候,爸爸夸獎了譚陽:“不錯呀,陽陽長大了,知道幫助媽媽干活了。”陽陽開心地笑了:“以后有家務我還要干!”

實際上,男孩的責任感很多時候都是在家庭生活中慢慢形成的。為此,父母要把孩子看作平等的家庭成員,在集體活動的時候把一些簡單的家務作為任務分配給他,漸漸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不僅有利于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更有利于他對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身份的認同和對家庭責任心的養成。

2)重大問題的定奪,不要將孩子排除在外

父母不要以為,只有小事孩子才有決策權。其實,事情越大,孩子越應有權利表達內心。例如要為孩子聘請家教或保姆,這就相當于為家庭引入新的家庭成員,而且他與孩子的關系密切,如果聘用期較長,他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心理的影響也較大。所以,如果父母有聘請家教的想法時,一定要提前告知孩子,使孩子心理上有所準備,并在一定程度上征求孩子的意見。甚至,父母還可以讓孩子自行選擇,然后在一旁為孩子把關。

倘若父母總是擅自做決定,在孩子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聘來保姆或家教,孩子反而會無所適從,曲解了父母的一番好意。更嚴重的是,孩子會感到自己并不受尊重,自己只不過是父母的“寵物”罷了。既然如此,他又怎么會產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3)讓孩子做一回“財政部長”

很多父母由于太過疼愛孩子,孩子要什么給什么,竭盡全力地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要求,結果使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這樣不利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的養成,也不利于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父母可以在某一時間段,比如一個月或者一周甚至是一天的時間內,讓孩子做一下“財政部長”,支配一下家庭的經濟,讓他負責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安排一家人的娛樂、勞動等,讓孩子體驗一下家長所承擔的責任。

與此同時,父母還可以將自己每個月的總收入是多少,必須存多少,以后有什么用處,每個月最多支出多少等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對家庭的收支情況有基本了解,使得孩子懂得家庭的正常收支情況,從而不把父母當成自動提款機。只有這樣,他才會明白金錢的使用是需要規劃的,進而可以主動限制自己的行為,提高責任感。

父母要培養男孩成為合格的男子漢,就要讓男孩擔負起責任來。責任感是幫助男孩成長的催化劑,男孩只有從小懂得為家庭負責,為自己負責,長大后才能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才能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有責任感的男人!

 

 

把男孩當大人,給他鍛煉的機會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懷疑他的做事能力,不讓他承擔相應的責任。無論孩子的年齡多小,父母都應該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鍛煉的機會,把他當作大人來對待。

 

成長案例

 

東東的爸爸媽媽學歷不高,加上這幾年忙著生意,很多知識都忘記了。但是他們一心想讓東東在學習上優秀一些,因此對待東東的學習很是認真。

東東的英語是弱項,剛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還能勉強輔導他。但是上了初中之后,父母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有一次,東東問媽媽一個單詞的用法,媽媽回答不出來,東東非常失望地埋怨:“別人的爸爸媽媽都能幫得上忙,你們倒好,還不如我呢!你們以前為什么不好好學習呢?”

兒子的話讓媽媽哭笑不得。突然,媽媽意識到這是一個教育他的絕佳機會,于是說:“媽媽以前上學的時候,成績很差,英語學得不好,所以不能輔導你。但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還得靠自己啊,要不你當媽媽的老師吧?”

“當媽媽的老師?”兒子不確信地看著媽媽說,“媽媽,你不是開玩笑吧?我自己還不會呢。”

媽媽一臉誠懇地說:“你把老師教的內容都教給媽媽,好不好?”

就這樣,東東做了媽媽的“老師”。自從有了這個“新職位”后,他意識到自己肩頭的責任很重,必須好好學習,因此對英語下了更大的功夫。結果一個學期之后,東東的英語已經是班上的中上等水平,比過去有了顯著的提高。

 

專家解析

 

一般來說,老師都是大人當的,但是這位聰明的媽媽把這個神圣光榮的位置給了兒子。媽媽的目的不言而喻:只有將責任交給男孩,才能消除男孩的依賴心理,促使他自覺地學習。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卻做不到這一點,認為孩子小,不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即使男孩年齡已經比較大了,父母還是把他當作嬰兒呵護。比如,男孩對正在給自己洗衣服的媽媽說:“我自己來吧。”但是媽媽說:“一邊待著去,你能洗干凈嗎?”看到爸爸在修理電器,兒子想打打下手,爸爸大手一揮:“你的任務是學習,其他的不用管。”其實,這些行為都不利于增強男孩的責任感,男孩要成長為有責任心的男子漢,就要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大人”。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懷疑他的做事能力,不讓他承擔相應的責任。無論孩子的年齡多小,父母都應該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鍛煉的機會,把他當作大人來對待。這樣,小男孩才會變得獨立、自主、自強。

具體來說,父母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手段,讓男孩把自己當成大人。

1)扭轉思維,把他當作大人看待

首先,父母必須要扭轉過去的思維,不要總覺得孩子手無縛雞之力,只有把男孩當作男子漢,孩子才會感覺到被信任,覺得自己應該像大人那樣承擔責任,而不是躲在父母羽翼的庇護之下我行我素。

年僅7歲的潘岳上了小學之后如脫韁野馬,認識了新的小伙伴,再不像幼兒園那會兒一樣,總是被大人們“監視”,因此他有了一種沖出牢籠的感覺。

不過,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現在的他,放學后把書包一扔就不見人影了。不用說,肯定是找那些小伙伴玩去了。怎么才能讓他先把作業做完呢?父母不可能全天候地盯著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爸爸想了個辦法:跟潘岳簽訂一個“條約”。在這個條約里,爸爸完全把潘岳當成了一個有很強自制力的大人,最后,潘岳和爸爸都鄭重其事地在條約上簽了名。

媽媽對此嗤之以鼻,說:奶奶整天看著都看不住,一張紙能拴住這匹野馬嗎?

然而,令媽媽沒想到的是,自從簽訂條約后,潘岳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書包做作業,不論是動畫片還是小伙伴的召喚,都不能打動他了。原來,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他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

讓男孩像大人那樣重視約定的約束性,是增強男孩責任心的有效方式。只有從小讓男孩養成言必信、行必果的習慣,長大后他才會成為一諾千金的男子漢。

2)責任為先,不怕男孩“幫倒忙”

每個孩子在剛開始做事情的時候,都不會做得太好,有時候甚至會做得十分糟糕。但是,父母一定不要因為男孩的不熟練而剝奪了男孩嘗試的機會。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只有親自去經歷和處理一些事情,才能更快地成長。

比如,一個男孩在學著幫助媽媽洗碗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小心而打碎碗,甚至會劃破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如果暴躁地責備男孩,只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從此不愿動手,不愿主動承擔責任。

所以,當男孩想幫助父母分擔家務或者嘗試自己負責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理解和支持,提醒他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給出合理的建議,但是不要過多地插手干預,不要怕他“幫倒忙”,因為這正是鼓勵他培養責任感的好時機。

3)尊重男孩,有事同他商量

父母在決定某些家庭事務,特別是牽涉到男孩自己的事情時,更要多聽聽男孩自己的意見,這樣既是對男孩的一種尊重,也能促使男孩對自己和家庭產生責任感。即使男孩的意見不被采納,父母也要平心靜氣地向他解釋,而不要粗暴地否決他。

父母應給予男孩足夠的權力,允許他自己去嘗試、去探索這個世界,在合理的范圍內允許他像大人那樣安排自己的事情。只有讓孩子像大人那樣承擔自己的責任,長大后的他才不會表現得唯唯諾諾,才敢于迎接挑戰。因此,把孩子當作大人對待吧!

 

 

遇到問題讓男孩自己解決

 

看到孩子遇到難題,父母就替他解決,包辦他的責任,這么做,只能讓他只知索取不知回報。

 

成長案例

 

一次,爸爸媽媽帶梓梓到舅舅家做客。吃飯的時候,梓梓的表弟把自己的漂亮卡通小碗讓給了他,這讓梓梓非常喜歡,端著小碗左看右看。這時,梓梓一不小心把碗掉到了地上,碗立刻摔得粉碎。表弟見此,頓時大哭了起來。

看到這種情況,媽媽剛想收拾殘局,爸爸制止了她,并嚴肅地問梓梓:“這只碗是誰打碎的啊?”

梓梓不好意思地說:“是我。”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里的殘局應該由誰來收拾呀?”

小家伙噘著嘴拿來工具,開始擦地。收拾得差不多了,爸爸又對梓梓說:“你看弟弟還在為他的小碗哭呢,怎么辦啊?”

小家伙過去跟表弟竊竊私語了一會兒,表弟破涕為笑了。媽媽很奇怪,就問梓梓:“你跟弟弟說了什么呀?”

梓梓回答:“我告訴弟弟,我給他買個漂亮的小碗,賠給他。媽媽,你再給我買一個,我還給弟弟。”

爸爸說:“這怎么能行!你應該自己賠給弟弟,這個損失算你自己的,怎么能讓媽媽再給你買呢?”

梓梓想了一會兒:“我又沒有錢買,要不,我幫媽媽到樓下打水,媽媽給我買碗好不好?”

媽媽微笑著接受了這個建議。

專家解析

 

缺乏責任感,是很多孩子身上的通病。遇到問題等著父母解決的男孩子,在現實中有很多。

也許,孩子眼中的窘境,父母的確可以輕松應對。可是,一個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又如何奢求他能有責任感呢?一個小時候事事依靠別人的男孩,長大之后又如何能成為敢于擔當的男子漢呢?一個連自己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啃老”來實現的男孩,又如何奢求他去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呢?

所以,看到孩子遇到難題,父母就替他解決,包辦他的責任,這么做,只能讓他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并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剝奪孩子建立責任感的機會,不利于孩子將來的發展。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孩子太小,大人幫他多做點兒沒什么。等他長大了,他的責任心就強了。其實,這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任——只有從小讓孩子懂得承擔責任,才能真正讓孩子長成頂天立地的棟梁之材。

不可否認的是,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他的堅強后盾。遇到問題,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到父母那里尋求幫助、慰藉和庇護。此時,如果父母毫無原則地出手相助,替他承擔本應屬于他們的責任,那么久而久之,推卸責任便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所有的父母,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底線,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做。

讓孩子學著承擔自己的責任,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從小培養男孩負責的習慣

小凡是當地有名的“神童”,小小年紀就考上了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學。正當人們都認為這個孩子前程遠大的時候,僅僅一個學期,小凡就被學校勸退了。因為,小凡在學校里除了學習,什么都做不了,別說在宿舍打掃衛生,就連去食堂打飯都不知道怎么做。這個少年天才,完全就是一個生活低能兒。

原來,小時候,當小凡要求自己吃飯、穿鞋時,媽媽總是包辦,不讓他自己動手做一點兒事。當小凡稍大一些,完全可以自己整理書包,飯后收拾碗筷、掃地、擦地的時候,父母也都不讓他動手,只讓他埋頭學習。結果,他自己什么都不會干,養成了“甩手掌柜”的毛病。

這時,父母才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多么失敗。

父母可以在家里養些花草或者養只小動物,一般來講,孩子是比較喜歡這些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分配任務,比如讓孩子定時給花草澆水,給小動物喂食,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會影響花草和小動物的成長,在潛移默化中讓男孩明白:他對花草的生長有責任,對小動物的成長有責任。這種用行為來規范的責任感絕不是靠嘮叨的說教所能實現的。讓男孩從小就自己做事,這樣有利于責任感的養成。

2)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為男孩做榜樣

孩子總是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而那些本身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是根本不可能培養出具有責任感的孩子的。

從前,有一對不孝的夫婦,他們不想盡到贍養老人的責任,總是嫌老人拖累他們。于是,他們總是讓老人吃不飽,穿不暖。后來,這對夫婦變本加厲,他們用一輛獨輪車去遺棄老人,把老人遺棄之后,夫婦回家商量,要把老人以前吃飯用的木碗丟掉。

沒想到才三四歲的兒子說話了:“不要丟掉呀,等你們老了,可以給你們用。”一句話驚醒了那對夫婦:自己現在對待老人的行為,會不會被兒子學了去,將來也這樣對待自己呢?

夫婦倆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把老人接了回來,并好好孝敬老人,從此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所以,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嚴于律己,給男孩做好表率,讓男孩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責任心。

3)男孩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讓他依賴家長

很多事情,是男孩力所能及的,這時不要讓他過于依賴父母,要讓他明白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扛。

濤濤是個讓父母心焦的慢性子,每次上學,父母都要催促好幾遍,而他依然不慌不忙。

這次,濤濤上學又遲到了,他不但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責怪媽媽:“媽媽,都怪你,你怎么不早點兒叫我起床呢!”媽媽決心讓他改掉這個毛病,于是告訴他:“以后你自己定好鬧鐘,我再也不叫你了。遲到了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師批評你,同學笑話你可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開始,濤濤還不以為然,第二天故伎重演,又磨蹭開了。但是這次媽媽一點兒也沒催促他,也沒喊他起床。等濤濤到了學校,果然被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一頓。

濤濤一看媽媽來真的了,只好嚴格要求自己,結果,很快改掉了磨蹭的壞習慣。

對孩子本來自己能夠做到、做好的事情,父母不必插手,要讓孩子自己產生責任意識。只有讓他意識到沒人可以依靠,他才會負責任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父母不要再做孩子的“鬧鐘”,讓他自己上緊責任的發條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