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活過(簡體書)
滿額折

活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逝者”是《南方人物周刊》自2004年創刊以來一直保留的招牌欄目,每期都有。這是雜志最具有民主精神的欄目——逝者褪去了世俗的標簽而回歸平等。本書為這一專欄的精選。
“記錄普通人的命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些文章,均是普通人對生命中逝去之人的追憶。這些人中,有寫作者朝夕相處的家人、交往多年的老友,也有關系平淡的過客,甚至是偶遇的陌生人。人的一生,要目擊、耳聞、親嘗無數死亡的消息。閱讀這些逝者的經歷,讀者將驚訝于它們對庸碌卻安然的日常的打斷,驚訝于它們陌生卻真切的生命質感。理解他人可能引向更深地理解自我。在不到兩千字的敘述中,寫作者試圖接近一個人的死亡,同時向我們傳遞一個人曾經活過的消息。讀者將意識到,這些形形色色的逝者的命運,也正是你我可能的命運。

作者簡介

《南方人物周刊》以“記錄我們的命運”為宗旨,以平等、寬容、人道為理念,時刻關注那些對中國的進步和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人, 并從他們的故事中感悟時代的變遷和人性的復雜。多年來,《南方人物周刊》始終未改辦刊初衷,一如既往地打量那些和我們一樣的人,最大限度地撕掉神話和誤讀,抵達人性的真實。

名人/編輯推薦

察一人命運 觀世人命運
一本悼亡文集,一部當代平民社會史
以平民視角,講述聚光燈不曾照見的中國故事
只有平凡的生活,沒有平凡的人。每一個生命都有閃光的片段值得記取
在這個以“成功”為人生唯一目標的浮華年代,普通人的個性與尊嚴更應得到書寫與張揚
聚焦草根與俗世,為轉型時期的中國留影

目次

總序有靈魂、有溫度的人生_萬靜波
序一逝者如斯,向死而生_楊錦麟
序二他們活過,他們活著_張冠生
序三夭折的和成熟的_余世存

塵煙
記錄我們自己的大江大海
父親公今度
父親李文化的寬容與“空”
落選的“林妃”
“覺悟不高”的父親
春暉難忘
父親梅汝璘
最后的父愛
我的“賊”二爺
總序有靈魂、有溫度的人生_萬靜波
序一逝者如斯,向死而生_楊錦麟
序二他們活過,他們活著_張冠生
序三夭折的和成熟的_余世存

塵煙
記錄我們自己的大江大海
父親公今度
父親李文化的寬容與“空”
落選的“林妃”
“覺悟不高”的父親
春暉難忘
父親梅汝璘
最后的父愛
我的“賊”二爺
命運的股子
父親的一生
以德為鏡
冷灶熱灶都要燒一把
遠去的皮影

勤業
回憶陳忠誠先生
純粹學者朱維錚
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世功名任春風
我的丈夫杜如昱
“報人書記”林若
澤成老兄
師者風范千古存
近代史學界塌了一個角
在學術中快樂旅行的任東來

達觀
103歲的老小孩李育中
千萬里我追尋著夏光
清明時節憶父親
偶然遇見高凌風
懷念岳父
我的好朋友熊頓

死生
最不值的安娜
痛失俊義
沉默如蟻
死亡之痛
最后一次見面
楊叔的解脫
他停止了掙扎
世上再無外婆家
贍養的難題
生命的巡回演出
我要在夢里跟爸爸談談
一切成空
太姥姥
天上的星辰

深情
父愛如山
最后一筆存款
怪人父親
媽媽是個家庭婦女
姥姥的舊時光
最后一件棉襖
爺爺的鼾聲
爺爺,我們天上見
生當無謀
小資奶奶的秘密
姥娘姚錫珍的幸福生活
真正的眷戀
讓我們來生相伴長久

無常
她這一輩子
笑吟吟的三娘
九叔的退休金
天師的命
改變命運的選擇
天德叔
駝背星哥的沉淪
好婆走了
父親同志和酒
父親的信念
他比那個時代走得更早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離去
鄧老師的詩意
我們是怎樣失去愛的

跋很多消息經過我們_施雨華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總序有靈魂、有溫度的人生
萬靜波_《南方人物周刊》常務副主編
《南方人物周刊》三個知名專欄“逝者”、“異人”與“夢中情人”要出精選集,借此機會,我想說幾句相關的話。
先說“逝者”。
這應該算是《南方人物周刊》最知名的欄目吧,年頭最長,投稿者也最多。最早的雛形版叫“懷念”,那時還未創刊,雜志主編、創始人徐列就談到要辦一個紀念亡者的欄目,而且放在最后一頁,取其“有始有終”之意,沒想到這一辦就是整整十年。
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宗教傳統,又深受儒家思想“未知生、焉知死”觀念浸潤的國家里,如何面對死亡、正視死亡,殊非容易。
早些年,我曾有機會背著行囊在美國大地壯游。飛機火車大巴,一路穿州過府,最愛看的地方有三類:教堂、大學和墓地。大學決定了一個國家的頭腦,教堂決定了國民的精神氣質,墓地則直接體現出對生命的態度。中國文字中有所謂“墓門已拱”、“墓草春深”,形容墓地之荒涼寂寥,這樣的場景在美國大致是看不見的。美國的墓地,沒有高大的墓碑,不講八寶山式的級別,也沒什么規格,就是一片面積大致相當、高高低低或豎或躺的石條,不壯觀,有的也許就是比腳踝高幾寸,勉強說起來,也可以叫墓碑吧。石頭除了寫上死者名字、生卒年月外,一般還會有一兩句話:“Tom和Mary的愛子”、“我永遠愛你”、“這里躺著一個追求自由的靈魂”、“他曾為國效力”等,以寄托生者的哀思與懷念。
這是在基督教熏陶下美國人平等觀念的最直白體現:不管你生前是貴是賤,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區別和差異,只在墓碑上的那幾句評價,那是價值觀和私人情感的凝練呈現。這種差異,就叫文化。《紐約時報》著名版面“訃聞”,由受過新聞職業訓練的記者,查訪資料,采訪死者親友,以克制之筆,簡練描述亡者一生。好的訃聞,甚至有傳誦萬口的動人力量。
《南方人物周刊》設立“逝者”欄目,其用心也在于此。我們希望來稿不要總是“為尊者諱”,也別總是“歌德派”,不管是一生得意的帝王將相,還是平凡至極的販夫走卒,不管生前有沒享受過尊嚴和自由(在中國,這是多么奢侈的待遇啊),至少在這個小小欄目里,版面的大小、字數的多少,是完全平等的。我們也不想文章總是寫“恩情難忘”,更希望看到逝去的這個人過了怎樣的一生,開心還是倒霉,怎樣得到快樂,又怎樣面對厄運。總之,希望看到一個有靈魂、有溫度、真實地活過一場的獨特人生。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不管怎樣,作為歷時最久的欄目,投稿者可謂最為穩定,普通人居多,也有名家,文章質量也保持著一貫的水準,算是初步實現了目的。
再說“異人”。
某種程度上,這個欄目的設置,是受到老外刺激的結果。
“異人”迄今已向讀者介紹了數百個精彩紛呈、敢想敢為的異國人物:徒手攀爬世界超高建筑的“蜘蛛俠”,懷揣未遂的從軍夢想、把坐騎改造成軍用坦克的軍事愛好者,用火柴頭拼搭泰姬陵的創意手工者——這些活得汪洋恣肆、我行我素、讓人羨慕的家伙,其實都是些普通外國人。
這當然不是說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就不懂生活樂趣,不會挑戰庸常人生。不過,對比滿大街隨著《最炫民族風》起舞的廣場大媽、只會“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停車拍照”的跟團游客、畢業不久便背上沉重房貸省吃儉用咬牙還月供的年輕人,那些有趣有料、有獨立人格意志的中國人之少,確實是令人難堪的現實。中國人的游戲精神不強,尋找樂趣的本能很弱,往深里說,在一個長期奉行集體主義、迄今仍在提倡中庸之道的社會環境里,要想培養出獨立人格和萬水千山我獨行的獨特氣質,難啊!
四十多年前,安東尼奧尼等極少數外國人被允許來到中國旅行訪問,他后來評論中國說,“這是一個藍色螞蟻的海洋”。意謂中國人億人一面,全穿藍色工作服。四十年后,藍色工作服是脫掉了,在服裝色彩和樣式上已和國際接軌,但我們心里的藍色中山裝,那五個紐扣還牢牢扣著。
希望以后會有中國異人、越來越多的中國異人,走進這個欄目。
最后是“夢中情人”。
這個欄目是編輯部年輕人的自由創造,隨著這個欄目的誕生,我很高興地見證了年輕一代記者編輯的成長。
在我的成長年代里,哪里會有“夢中情人”一說。美人哪個年代都有,王心剛、陳思思、李秀明、張瑜,算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早期的男女偶像吧(如果那時有偶像這個詞的話),但性感和性,卻想都不敢想。1979年出品的電影《甜蜜的事業》里,李秀明有一段著名的戲——愛慕她的男主人公和她追跑,春情萌動。這場戲被處理成一組略帶夸張的慢鏡頭,因其中的曖昧情愛色彩,還激起了熱烈討論。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切與身體、欲望有關的情愛想象,都不能公開言說,也許連“夢中”都不能存在吧。
從這個角度說,“夢中情人”能成為一個被正大光明公開敘述的脫敏詞語,確實彰顯出時代的進步。在80后甚至90后作者筆下,他們的“夢中情人”對我來說有些是那么陌生(幾乎未曾聽聞的電視劇和演員),有些是那么不可思議(有個女作者的夢中情人居然是一部日本漫畫的男配角)。對此,我和我的60后、70后同事,總是報以輕松一笑。我們這一代在石頭縫里和鹽堿地上踉蹌至今的媒體人,樂見其成。
落筆的此刻,《南方人物周刊》正籌備慶祝它的十歲生日。創刊那會兒,我兒子還沒出生,現在,他已是足球場上的追風少年。這是天翻地覆大時代下的十年,中國的十年,也是讀者和周刊同人的十年。有時忍不住會想,在這樣一個春風沉醉和暴風驟雨混雜的時代之夜,還有沒有人愿意讀書,還有沒有人在讀到微妙處時,會陷入沉思,或展顏一笑?且不去管它吧。勞動者自會從揮汗耕作中得到樂趣,那些心有靈犀的讀者,也自會感覺到一絲溫暖與默契。
2014年6月3日深夜
序一逝者如斯,向死而生
楊錦麟
自《南方人物周刊》問世至今,“逝者”欄目已持續了整整十年,新星出版社要結集成冊,編輯陳卓邀我寫序,我在應承之時,腦海里登時浮現出“逝者如斯,向死而生”這八個字。
逝者如斯夫,是孔夫子的原創;向死而生,則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命題,不同閱歷的人,對其的體悟和解讀,是截然不同的。以“逝者”為欄目名稱,或是受到孔夫子靈感的激活,而處于不確定年代的當下,向死而生則是一個一般人未必能達致的大境界。
“逝者”欄目曾經的打理者,是施雨華。我和他素昧平生,但“逝者”這個欄目,我是每期必看的,我緬懷先父的文章,也曾在此欄目上刊載過,毋須諱言,我因此對“逝者”欄目多了一份好感。但更多的好感,卻來自于這些文章里普通人對生命中已經消逝的人的追憶,以及對這份追憶的某種理解和尊重。
據施雨華說,“逝者”這個欄目從《南方人物周刊》創刊之初就有,且幾乎每期都有。每期從數十份來稿中選出一篇——所以不能不對未發表者感到抱歉。投稿郵箱有一段自動回復:“如果我們沒有選擇發表您的稿件,并不意味著您的文章不好。某種意義上講,懷念逝者的文章沒有優劣之分。”
提到“逝者”,我不免會想起《紐約時報》的訃聞版。我們知道,訃聞文化在西方盛行已久,許多著名大報都開設有訃聞版,比如《紐約時報》就將訃聞版放在最為重要的A疊。有介紹文章說,《紐約時報》訃聞版常備有3位記者提前撰寫社會各界名人的訃告,另外還有3?4位記者負責日常訃聞的報道。他們選擇人物的標準是這樣的:社會或某一領域的杰出者,或對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產生特殊影響的人物。據說,數量可觀的專職訃聞記者以及訃聞作家們會定期坐在一起召開杰出訃聞作者國際大會,共同預測下一年哪些大人物會“掛掉”,就像媒體盤點年度大事件一樣。
與《紐約時報》訃聞版相比較,“逝者”更讓我們有“接地氣”的親近感。大人物們“掛掉”的新聞,多半與“逝者”無關,“逝者”更著眼于對普通人的追憶、追思、緬懷和其他點點滴滴。與西方的訃聞文化及中國傳統意義的訃告習俗相比,“逝者”多了一份人情味。入選的文章,不僅是對不同逝者的追憶,更是我們解讀大歷史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轉、千姿百態的不可多得的鮮活素材,甚至是正史與野史殊為難得的史料補充。我幾乎讀遍了“逝者”的每一篇文章,深深覺得,它所具有的具象圖解效果,不亞于一部部歷史紀錄片,每位“逝者”都是立體、豐滿而令人難忘的。
我為這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逝者”感到慶幸,這樣的“逝者”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獨一無二,新星出版社獨具慧眼,深知“逝者”的人性光彩,故精選其中部分佳作結集成冊,與廣大讀者分享,這是善舉功德。更為難得的是,選入此書的“逝者”都是普通人,他們的“逝”和大人物的“掛掉”完全兩碼事。逝者如斯夫,向死得永生。
逝者有短長,而紀念逝者的文章卻無優劣之分。這也是“逝者”結集出版的價值所系。
是為序。
甲午年春夏之交
序二他們活過,他們活著
張冠生

在我們中國,“活過”的含義太豐富了。
從鴉片戰爭迄今,百多年里幾代人,經歷著中國歷史上最劇烈的變化。從農耕、鄉土、傳統、封閉、守舊的社會一下子活到了工商、都市、現代、開放、趨新的狀態。
祖輩還拿著鋤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孫輩生下來已是互聯網時代,面朝屏幕背朝人。
社會變動太劇烈,代價就大。方死方生之際,會有“失范”的時候。“失范”了,社會人心就會“失序”。過慣了正常日子的平民百姓,會有“壞人容易,好人不容易”的體驗。這種時候,“活過”更是滋味無窮。
“活都不怕,還怕死嗎?”是幽默,也是控訴。這本書里的人和事,就是證明。

百般不易,同歸而殊途。有時以淚洗面,有時以血作償,有時以命相爭。
本書中的一幕,看一眼就忘不了。本來活得好好的,沒有任何過失,政治運動說來就來,把人逼到跳樓,結果尋死未得,滿臉鮮血、拖著散骨再往家里爬——還能想象比這更悲慘的事情么?
不能想象,事實卻攤在眼前——五十住戶的小院,一時間非正常死亡者二十三人。
當時,這種事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

從這種年月活過來的人,該有多少傷心事?這類事記錄下來,該是怎樣一部傷心史?
真到讀史的時候,卻很難看見這些人和事。胡適曾借為其族叔胡寄凡著《上海小志》一書作序發感慨:“‘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這兩句話真是中國史學的大仇敵。”
以往,官方修史,專寫朝代興亡、君主立廢、黨爭內幕??而不睬平民歷史。“汗牛充棟的省府縣志都不能供給我們一些真正可信的文化史料。”由此,胡適主張“識其小”,從《史記》讀見“奴婢與牛馬同欄”,他覺得比楚漢戰爭重要得多。女人的鞋子“關系無數人民的生活狀態,關系整個時代的文明性質”,是“刮刮叫的大事”。
《活過》敘說尋死未得的教授夫人爬向家門的情景時,用了“順著樓道”四字;描述紅衛兵批斗教授,是“用鉛絲拴了窨井蓋”掛于脖子,致鉛絲嵌進頸椎??類似細節,關系一個時代的野蠻性質。
一本悼亡文集,一部當代平民社會史。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在失明失聰狀態中學習詞匯,學到“靈魂”。
老師告訴她,靈魂看不見。她說:“我把靈魂所想的東西寫下來,寫出來的東西就是它的身體。”
耳聰目明之人很難說出這話,卻可受到啟發。《活過》的文字樸實,家常,記錄平民生活,訴說親友哀思。于是,活過的人在“寫出來的東西”中靈魂不滅,與我們同在。
他們活過,他們活著。禮失而求諸野,我們還有地方去找。
2014年5月19日于博雅西園
序三夭折的和成熟的
余世存

有幸讀到這本當代人悼亡的文集。眾所周知,中國人是回避談論死亡問題的。孔子有言,未知生,焉知死。更為嚴重的是,雖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生在養生送死上給了國人巨大的安慰,但近代以來的中國,遭遇了革命世紀、唯物思潮和歷史決定論的影響,死亡一改農耕文明中的至高信仰,成為集體儀式,被當作工具,死者也要為活人服務,死者不能與生者爭地??無論是堵槍眼、頂炸藥包、以革命人的名義實行槍決,還是自絕于人民;無論是抑郁癥死,還是十連跳死;無論是70碼死,還是飛機失聯死??都與恐怖分子的“人肉炸彈”異曲同工,說明死亡在現代國人心中的異化。
我曾經盛贊野夫先生的文字在漢語散文史上跟魯迅一樣執著地、集中地敘說死亡。本書眾多無名作者的傷逝悼亡文字,也是集中地、執著地談論死亡,每一個亡者都有名字,每一個靈魂都有名字,他們坎坷或順遂的一生,他們幸福或悲慘的一生,在作者筆下都化入了永恒。這本書讓我相信,盡管死亡不為當今時代社會所關切,但在親友心中,在眾多國人心中,它仍是一個有待解答有待印證的問題,仍是情感、精神和靈性的源泉。我也從中印證了對野夫文字的感覺:“在中國生活的邊緣,我們中國人民不僅有著羔羊般溫馴的氣度,而且絕不缺乏紀念碑一樣矗立的高貴品性。”
父親、母親、姥姥、爺爺、堂伯、二爺、四哥、教授、老師、朋友??這些中國人的親屬在回憶中獲得了存在的價值,他們組成了我們中國人的死亡紀念館,形象化了當代中國的歷史,有著個體人生不可代替的經驗,更含有精神尋求突圍的消息。例如《遠去的皮影》一文末尾所言:“彌留之際,回首往事,四哥有氣無力地對我說,咱們生自農家,平民百姓,遵從家教謹小慎微,一生逆來順受。但縱觀自己一生,就像兒時的皮影,縱有千姿百態、千變萬化,卻都在操控之中,從工作到生活,從社會到家庭,總是有只似有形若無形的手牽制操縱,就像孫悟空始終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難道這就是宿命?”
這本書讓我想起自己對死亡的一些思考,這才想到自己青春意氣時寫過不少關于死亡的詩。如《早熟的悲哀》:“我是一個老人/這世界卻太年輕/那么多孩子似的/向我問這問那/我有話卻無法訴說//我的感受是另外一種/是那古比的西米爾/千年前善作預言的女人/當孩子們問她/西米爾,你要什么/她說,我要死。如《死神》:我不怕你/你不在的時候/我看見那依靠黃昏的墻角/嘲弄你和你兄弟的孤老婆子/傍近生命閑談她長長的故事/沒有人注意到她/她辛苦一生,滿面皺紋/在旅途的終點靜靜地感味/太陽隱退,夜幕降臨/她沐浴著自己的光輝//我不怕你/在你那里/她只是結一次賬而已/她把肉體還給肉體/她把靈魂還給靈魂??”當然,后來我也寫過不少悼亡文字,這是我們人生必修的功課。
比較古今中外的死亡觀,我們發現:古代人尤其原始人的死亡觀是一種對死亡的反抗和否定,相信靈魂不死;現代人則把死亡看作必然,看作解脫,看作威懾和恐懼。但我們相信:死亡仍會隨著文明的演進而將其作為本質的秘密還給越來越多的精神個體,宿命會在越來越多的人那里成為一種規范自由,人們能夠從死亡的存在本身獲得人生圓滿的動力,獲得創造的靈感。就像懷念逝者的文字是傳統中國極為珍貴的遺產一樣,本書作者證實了現代中國人的懷念文字,是被污染的漢語世界中少有的財富。在這樣的文字里,我們的精神在社會面前獲得了完善,或者說,勝利,一如生者對逝者的祈禱:愿他們穿過荒涼的大地,在上帝的懷里得到安寧。“仁厚的地母啊,愿你永安她的靈魂!”人生的卑微、苦難和緊張,在生與死的觀照里獲得了解答與回報。
可以說,本書作者自覺不自覺的悼亡,既反映了大時代中的個體命運,安頓了自己和親友,又無意中透露了死亡本身的消息。人們可以從中了解并印證養生送死的莊嚴,可以理解人生驚心動魄的瞬間和人生如蟻的典范。正如死者們感嘆的:“人如草木,春生秋老,風過無痕。”人們還可以從中了解不同職業、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的人生狀態,甚至窺見作者的內心世界。如張鳴先生悼高華教授一文所說,近代史學界從此塌了一個角;或黃寧先生嘆息的,“沒有了姥姥,我的故鄉坍塌了”。
中國人對死亡的評斷本身是二元的,一為喜喪、善終,一為包括夭折、哀事、暴病、大病等在內的不幸,這是順生哲學的反映。這一評判在當代仍有意義。書中有不少喜喪,但更多的是不幸的靈魂,他們在病痛中死去,他們上吊死去,他們在困頓中死去??向死而生,以中西方相通的這一形而上學思考來回顧人生,我們當知,善終有一種成熟的心智、健康的自由意志,而夭折、橫死或暴死則是命運對生者身心的某種評價。中國人對身心污染、變異或病態的人有著最大的詛咒和評判——不得好死,不得其死。老子對生和死的思考是:“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本書中的一些篇什,也有對老子思考的印證。如公今度教授吹簫,無意中吹起了兒時聽過的“大出喪”,簫音未斷,就傳來父親去世的噩耗。如楊蕓的爺爺預言自己活不過9月。如布衣的大舅對自己命運的把握:他反剪雙手,形象地比擬,“在牢里,有一人長年這樣手銬腳鐐。別人都說莫開鎖,不然他馬上沒命”。
這種對死亡的感應、觸及乃是人生自覺的大成就之一,它使人生賦有不可代替的詩意,使死亡真正如歸。這種視死如歸的成就源于對人生的莊敬和完善,一如歌德所言,所有成熟的事物都想死。這種死亡才是無懼的,才是文明個體領受到的。“存,吾順事;沒,吾寧也”,這種死亡才是重大的,才是文明個體頂禮的;“大哉乎,死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這種死亡才是自然的,才是文明個體贊美的。“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可以說,活著時直面死亡是一種有益的人生經驗,所有“活過”的靈魂都是我們生者的背景,他們在天上、在地獄里看著我們,死亡同樣在加持著我們。年輕時曾為“留他如夢,送他如客”敷演出下面的句子:“因為領受那些意想不到的遭遇/我們常常忘記了生命的存在/像在夢中忘記了是在夢中/我們保留住生命不過保留著一個夢境/不由我們操縱,不用我們指引//放棄那些應該放棄的/雖然我們還戀念著光陰/像春日里送走水一樣的客人/我們送走生命不過送走了一位客人/有一點兒惆悵,有一點兒歡欣??”
我讀本書,拉雜想到這些問題,寫在這里,跟讀者分享。是為序。

2014年5月18日
跋很多消息經過我們
施雨華
三年前的元旦,早晨一開手機就收到同事的短信:“史鐵生去世了。”又說:“很多人是從讀他的《我與地壇》開始思考死亡的。”
這是一個我特別想親近,列在那年約訪名單上的人——雖然知道他極少接受采訪——在他60歲生日的前幾天,就這么走了。
一直惦念2001年史鐵生過完50歲生日后和陳村的那場對談——后來以《我在哪里活著》為名登在《收獲》雜志上。兩位作家已到知天命之年,很自然就談到對生和死的看法。
在對談時,史鐵生很有些驚人之語,比如,“死從我們生下來就在那兒惦記著我們”。他漸漸對生命有了一種鎮定感,“這死就一點沒什么可說的,沒有什么可怕的。只不過當時有一驚而已,就像是你從椅子上摔到地上,你也會嚇一跳。我看也就這么回事”。但他也承認,和陳村一樣,對死亡的思考,“只是你的很小一段時間里的玄思。你還是要在你的人間里頭生活”。陳村說:“我平時的生存狀態是回避這樣的事的。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