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簡體書)
滿額折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華古典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幾千年來,我國先人給我們留下的詩詞佳作燦若繁星。《中國線描繪圖雙色韻文系列》系列叢書從浩如煙海的詩詞佳作中,別具慧眼地擇選出2700余首,加以譯注和賞析。并按照類別精分為唐詩、宋詞、宋詩、漢魏六朝詩、元曲、詩經、唐五代詞、禪詩、清詩等九個分冊。本叢書選篇精當,注釋簡單準確,翻譯美雅通達,分析細致深透,文筆清新優美,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水準和教學參考價值的研究著作。本分冊為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作者為沈文凡。漢高祖一曲雄渾壯闊的《大風歌》拉開了兩漢至隋八百年詩歌史的序幕,堪為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前期,詩歌種類具備,體裁成型,題材具備,個性、風格、流派的形成,都為唐代詩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初唐的許多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響。本書在翻譯上,既忠實于原作,又有作者的發揮創造,在注釋、賞析上,不僅參閱了大量資料,也有許多與某些權威本不同的獨到見解。由此可見編者的學風。

作者簡介

沈文凡,文學博士,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學位評定分委會委員。1985年9月于安徽師范大學師從著名詞學家宛敏灝先生、著名唐詩學家劉學鍇先生、余恕誠先生,主攻唐宋文學專業,1988年7月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來到吉林大學執教至今。2000年于陜西師范大學師從著名學者霍松林先生,主攻唐宋文學專業,2005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學術兼職為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圖書質量評比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韓國慶山大學客座教授等。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過“中國古代文學史”、“唐詩分題材研究”、“唐詩通論”、“唐宋散文研究”等課程。主持吉林大學精品課“中國古代文學史”。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兼及漢魏六朝及元明清等。已發表《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大歷詩壇上的一個特殊存在---論韋應物詩歌功頌德的藝術特征》等學術論文近50篇,參編、編著、主編《唐宋詞鑒賞辭典》《增訂注釋全唐詩》《宋文鑒校點》《杜甫詩選注》《漢魏六朝辭賦與駢文精品》《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唐詩絕句》等10余部。論文曾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首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先后主持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唐詩題材演變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排律文獻研究”等。代表性著作 : 《唐宋詞鑒賞辭典》《增訂注釋全唐詩》《宋文鑒校點》《杜甫詩選注》《漢魏六朝辭賦與駢文精品》《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唐詩絕句》等。代表性論文 :《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詩歌最鼎盛時期的經典之作,千百年來滋養我們的心田,培養華貴的氣質。每首詩配有專家精當優美的対譯點評,每頁配有雙色線描繪圖。

目次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
漢.詩
垓下歌項籍 / 1
大風歌劉邦 / 1
秋風辭劉徹 / 2
悲愁歌劉細君 / 3
五噫歌梁鴻 / 3
詠.史班固 / 4
四愁詩張衡 / 5
與劉伯宗絕交詩朱穆 / 7
贈婦詩三首其一秦嘉 / 7
疾邪詩二首其一趙壹 / 8
雜詩二首其二孔融 / 9
羽林郎辛延年 / 10
悲憤詩蔡琰 / 11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
漢.詩
垓下歌項籍 / 1
大風歌劉邦 / 1
秋風辭劉徹 / 2
悲愁歌劉細君 / 3
五噫歌梁鴻 / 3
詠.史班固 / 4
四愁詩張衡 / 5
與劉伯宗絕交詩朱穆 / 7
贈婦詩三首其一秦嘉 / 7
疾邪詩二首其一趙壹 / 8
雜詩二首其二孔融 / 9
羽林郎辛延年 / 10
悲憤詩蔡琰 / 11
董嬌饒宋子侯 / 14
漢樂府民歌
戰城南 / 15
有所思 / 16
上.邪 / 16
江.南 / 17
陌上桑 / 17
長歌行 / 19
東門行 / 19
艷歌行 / 20
梁甫吟 / 21
白頭吟 / 21
悲.歌 / 22
孔雀東南飛 / 22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 30
青青河畔草 / 31
青青陵上柏 / 31
今日良宴會 / 32
西北有高樓 / 33
涉江采芙蓉 / 33
明月皎夜光 / 34
冉冉孤生竹 / 35
庭中有奇樹 / 35
迢迢牽牛星 / 36
回車駕言邁 / 36
東城高且長 / 37
驅車上東門 / 38
去者日以疏 / 39
生年不滿百 / 39
凜凜歲云暮 / 40
孟冬寒氣至 / 41
客從遠方來 / 41
明月何皎皎 / 42
舊題蘇武李陵贈別詩七首
骨肉緣枝葉 / 42
結發為夫妻 / 43
黃鵠一遠別 / 44
燭燭晨明月 / 45
良時不再至 / 45
嘉會難再遇 / 46
攜手上河梁 / 46
古.詩
上山采蘼蕪 / 47
穆穆清風至 / 48
步出城東門 / 48
橘柚垂華實 / 48
十五從軍征 / 49
古詩二首
采葵莫傷根其一 / 50
古絕句四首
藁砧今何在其一 / 50
菟絲從長風其三 / 51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
南山一樹桂其四 / 51
魏.詩
薤露行曹操 / 51
蒿里行曹操 / 53
短歌行曹操 / 53
苦寒行曹操 / 55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曹操 / 56
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 56
七哀詩其一王粲 / 57
七哀詩其二王粲 / 58
飲馬長城窟行陳琳 / 59
贈從弟其二劉楨 / 60
情.詩徐幹 / 61
駕出北郭門行阮瑀 / 62
挽歌詩繆襲 / 63
燕歌行其一曹丕 / 63
雜.詩其一曹丕 / 64
雜.詩其二 / 65
秦女休行左延年 / 66
種瓜篇曹睿 / 67

篇曹植 / 68
吁嗟篇曹植 / 69
箜篌引曹植 / 70
名都篇曹植 / 71
美女篇曹植 / 72
白馬篇曹植 / 73
七.哀曹植 / 74
送應氏二首其一曹植 / 75
雜.詩其三曹植 / 75
雜.詩其四曹植 / 76
雜.詩其五曹植 / 77
雜.詩其六曹植 / 77
七步詩曹植 / 78
贈白馬王彪并序曹植 / 78
詠懷詩其一阮籍 / 81
詠懷詩其三阮籍 / 81
詠懷詩其六阮籍 / 82
詠懷詩其十一阮籍 / 83
詠懷詩其十五阮籍 / 83
詠懷詩其十六阮籍 / 84

詠懷詩其三十一阮籍 / 85
詠懷詩其三十三阮籍 / 86
詠懷詩其三十八阮籍 / 86
詠懷詩其六十七阮籍 / 87
晉.詩
豫章行苦相篇傅玄 / 88
西長安行傅玄 / 89
四言贈秀才從軍其九嵇康 / 90
四言贈秀才從軍其十四嵇康 / 90
輕薄篇張華 / 91
壯士篇張華 / 93
情詩五首其三張華 / 94
情詩五首其五張華 / 94
悼亡詩其一潘岳 / 95
楊氏七哀詩潘岳 / 96
詠.史其一左思 / 97
詠.史其二左思 / 98
詠.史其三左思 / 98
詠.史其四左思 / 99
詠.史其五左思 / 100
詠.史其六左思 / 101
詠.史其七左思 / 101
詠.史其八左思 / 102
招.隱其一左思 / 103
嬌女詩左思 / 104
猛虎行陸機 / 105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陸機 / 106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陸機 / 107
雜.詩其一張協 / 108
雜.詩其四張協 / 109
雜.詩其五張協 / 109
雜.詩其六張協 / 110
雜.詩其九張協 / 111
感舊詩曹攄 / 112
雜.詩王贊 / 112
扶風歌劉琨 / 113
重贈盧諶劉琨 / 114
游仙詩其一郭璞 / 116
游仙詩其三郭璞 / 117
蘭亭詩六首其三王羲之 / 117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陶淵明 / 118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陶淵明 / 119
飲.酒其五陶淵明 / 120
飲.酒其十六陶淵明 / 121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 121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 / 122
讀山海經其一陶淵明 / 123
讀山海經其十陶淵明 / 124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陶淵明 / 124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陶淵明 / 125
移居二首其一陶淵明 / 126
移居二首其二陶淵明 / 127
形影神三首并序陶淵明 / 127
桃花源詩并記陶淵明 / 129
詠荊軻陶淵明 / 131
酌貪泉詩吳隱之 / 132
廬山東林雜詩釋慧遠 / 133
隴上歌無名氏 / 134
獨漉篇無名氏 / 134
宋.詩
答靈運謝瞻 / 135
七里瀨謝靈運 / 136
登池上樓謝靈運 / 137
游南亭謝靈運 / 138
登江中孤嶼謝靈運 / 139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謝靈運 / 140
夜宿石門詩謝靈運 / 140
入彭蠡湖口謝靈運 / 141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謝靈運 / 142
泛南湖至石帆謝惠連 / 143
搗.衣謝惠連 / 144
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顏延之 / 145
五君詠阮步兵顏延之 / 146
五君詠嵇中散顏延之 / 146
為織女贈牽牛詩顏延之 / 147
代挽歌鮑照 / 148
代東門行鮑照 / 149
代放歌行鮑照 / 150
代東武吟鮑照 / 151
代出自薊北門行鮑照 / 152
代陳思王京洛篇鮑照 / 153
擬行路難其一鮑照 / 153
擬行路難其二鮑照 / 154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 155
擬行路難其五鮑照 / 155
擬行路難其六鮑照 / 156
擬行路難其十八鮑照 / 157
梅花落鮑照 / 157
擬青青河畔草鮑令暉 / 158
代葛沙門妻郭小玉作鮑令暉 / 159
北宅秘園謝莊 / 159
丁督護歌劉駿 / 160
贈范曄詩陸凱 / 161
棹歌行吳邁遠 / 162
秋風曲吳邁遠 / 162
怨詩行湯惠休 / 163
白纻歌三首其二湯惠休 / 164
齊.詩
群鶴詠蕭道成 / 165
游太平山孔稚珪 / 165
詠.萍劉繪 / 166
入朝曲謝脁 / 167
校獵曲謝脁 / 167
從戎曲謝脁 / 168
玉階怨謝脁 / 169
游敬亭山謝脁 / 169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謝脁 / 170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謝脁 / 171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謝脁 / 172
治.宅謝脁 / 172
游東田謝脁 / 173
巫山高王融 / 174
臨江王節士歌陸厥 / 175
梁.詩
藉田詩蕭衍 / 175
贈張徐州謖范云 / 177
之零陵郡次新亭范云 / 178
望荊山江淹 / 179
劉太尉琨傷亂江淹 / 180
濟浙江任昉 / 181
出郡傳舍哭范仆射三首其三任昉 / 181
旦發漁浦潭丘遲 / 182
別范安成沈約 / 183
傷謝沈約 / 184
早發定山沈約 / 184
江南曲柳惲 / 185
銅雀妓何遜 / 186
酬范記室云何遜 / 187
詠寶劍吳均 / 187
傷.友吳均 / 188
還田舍周捨 / 188
入若耶溪王籍 / 189
尋周處士弘讓庾肩吾 / 190
亂后行經吳御亭庾肩吾 / 191
行舟值早霧伏挺 / 192
折楊柳蕭綱 / 192
被幽述志蕭綱 / 193
遺武陵王蕭繹 / 193
答外詩三首其一劉令嫻 / 194
陳.詩
長安還至方山愴然自傷沈炯 / 195
詠老馬沈炯 / 196
廣陵岸送北使陰鏗 / 196
晚出新亭陰鏗 / 197
劉.生徐陵 / 198
別毛永嘉徐陵 / 198
詠老敗斗雞周弘正 / 199
留贈山中隱士周弘讓 / 200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江總 / 200
哭魯廣達江總 / 201
被使出關何胥 / 201
長安聽百舌韋鼎 / 202
北朝詩
斷.句劉昶 / 203
白鼻溫子昇 / 203
楊白花胡太后 / 204
棹歌行魏收 / 205
望.海祖珽 / 205
秋.思蕭愨 / 206
高句麗王褒 / 206
渡河北王褒 / 207
奉報窮秋寄隱士庾信 / 207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七庾信 / 208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 / 209
寄王琳庾信 / 210
重別周尚書二首其一庾信 / 210
隋.詩
春夕經行留侯墓盧思道 / 211
東歸在路率爾成詠孫萬壽 / 212
過故宅元行恭 / 213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楊廣 / 214
山齋獨坐贈薛內史二首其一楊素 / 214
昔昔鹽薛道衡 / 215人日思歸薛道衡 / 216
淮陽感秋李密 / 216
落.葉孔紹安 / 217
南朝樂府民歌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8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8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9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9
子夜四時歌·春歌吳聲歌曲 / 219
懊儂歌吳聲歌曲 / 220
華山畿吳聲歌曲 / 220
華山畿吳聲歌曲 / 221
讀曲歌吳聲歌曲 / 221
讀曲歌吳聲歌曲 / 221
那呵灘西曲歌 / 222
作蠶絲西曲歌 / 222西洲曲無名氏 / 222
北朝樂府民歌
企喻歌橫吹曲辭 / 223
瑯玡王歌橫吹曲辭 / 224
瑯玡王歌橫吹曲辭 / 224
隴頭歌 / 224
捉搦歌 / 225
折楊柳歌辭 / 225
折楊柳歌辭 / 225
折楊柳枝歌 / 226
木蘭詩無名氏 / 226
幽州馬客吟歌 / 228
敕勒歌 / 228
廣陵岸送北使陰鏗 / 196
晚出新亭陰鏗 / 197
劉.生徐陵 / 198
別毛永嘉徐陵 / 198
詠老敗斗雞周弘正 / 199
留贈山中隱士周弘讓 / 200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江總 / 200
哭魯廣達江總 / 201
被使出關何胥 / 201
長安聽百舌韋鼎 / 202
北朝詩
斷.句劉昶 / 203
白鼻溫子昇 / 203
楊白花胡太后 / 204
棹歌行魏收 / 205
望.海祖珽 / 205
秋.思蕭愨 / 206
高句麗王褒 / 206
渡河北王褒 / 207
奉報窮秋寄隱士庾信 / 207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七庾信 / 208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 / 209
寄王琳庾信 / 210
重別周尚書二首其一庾信 / 210
隋.詩
春夕經行留侯墓盧思道 / 211
東歸在路率爾成詠孫萬壽 / 212
過故宅元行恭 / 213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楊廣 / 214
山齋獨坐贈薛內史二首其一楊素 / 214
昔昔鹽薛道衡 / 215人日思歸薛道衡 / 216
淮陽感秋李密 / 216
落.葉孔紹安 / 217
南朝樂府民歌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8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8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9
子夜歌吳聲歌曲 / 219
子夜四時歌·春歌吳聲歌曲 / 219
懊儂歌吳聲歌曲 / 220
華山畿吳聲歌曲 / 220
華山畿吳聲歌曲 / 221
讀曲歌吳聲歌曲 / 221
讀曲歌吳聲歌曲 / 221
那呵灘西曲歌 / 222
作蠶絲西曲歌 / 222西洲曲無名氏 / 222
北朝樂府民歌
企喻歌橫吹曲辭 / 223
瑯玡王歌橫吹曲辭 / 224
瑯玡王歌橫吹曲辭 / 224
隴頭歌 / 224
捉搦歌 / 225
折楊柳歌辭 / 225
折楊柳歌辭 / 225
折楊柳枝歌 / 226
木蘭詩無名氏 / 226
幽州馬客吟歌 / 228
敕勒歌 / 228

書摘/試閱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
秋 風 辭
劉.徹
秋風起兮白云飛,秋風乍起啊白云飄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草木黃落啊大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a,蘭花秀雅啊秋菊芬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懷念佳人啊永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b,乘著樓船啊橫渡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c。槳擊中流啊蕩起清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 d,簫鼓齊鳴啊唱著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e。歡樂至極啊轉覺哀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無奈青春易逝啊老之將至!
【作者介紹】劉徹(前156-前87),即漢武帝,沛豐邑(今江蘇沛縣東)人。在位五十四年。
【注釋】 a秀:草本植物開花。芳:香氣。 b泛:漂浮。樓船:指有樓飾的游船。濟:渡。汾河:水名。源出今山西寧武縣管涔山 ,西南流到河津入黃河。 c中流:江中央水深流急之處。素波:白色的波浪。 d簫鼓:簫與鼓,泛指樂奏。棹歌:船歌,搖槳時唱的歌 。 e極:盡。
【賞析】這是一首感秋懷人、慨嘆人生易老的詩作。前二句從秋景寫起,描繪出一幅秋風蕭瑟、白云飄蕩、草木搖落、群雁南飛的 暮秋景象,創造出濃重的悲秋氣氛,從大背景上勾畫了情感生發的環境條件。“蘭有”二句寫在充滿懷思的季節里思慕舊時佳人。“泛 樓”四句寫泛舟中流、放懷高歌的活動場景。然而,正值歡歌宴舞之際,詩人卻突生感慨,于是引出最后一句,寫少壯易逝,歡樂如水 ,故樂極哀生,徒然空嘆奈何,點明“哀情多”的原因,與開頭兩句的情調相呼應。全篇層次清晰,因景生情,纏綿而深沉,韻律和諧 。
悲愁歌
劉細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a,朝廷命我出嫁啊遙遙在他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托身獨在異域啊侍奉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墻 b,毛氈做成居室啊圓圓的賬房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c。食牛肉飲羊乳啊以膻味為香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 d,平時思念鄉土啊我內心悲傷
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e。愿意化為黃鵠啊振翅歸故鄉
【作者介紹】劉細君(生卒年不詳),西漢沛(今江蘇沛縣東)人。江都王劉建之女。漢武帝元封中(前110-前105),武帝為修 好烏孫國(在今新疆溫宿以北,伊寧以南一帶)共同抗擊匈奴,以細君為公主(史稱江都公主)嫁給烏孫昆莫(昆莫是烏孫王號),故 亦稱烏孫公主。后又嫁與昆莫之孫岑陬為妻,生一女。卒于烏孫。
【注釋】 a吾家:指漢王朝。天一方:在天的另一邊。 b穹廬:氈帳,今俗稱蒙古包。 c酪( lào):用牛、羊或馬乳制成的飲料 。 d居常:平常。土思:對故鄉的懷念。 e黃鵠:即鵠,天鵝。
【賞析】此詩抒發了細君遠嫁烏孫王的怨憤及思念故國的憂傷。首二句點明細君悲愁思鄉的原因,抒發了對皇帝的怨憤。中間兩句 敘述她到烏孫后的生活,寫烏孫與漢在居住、飲食等方面截然不同,抒發身心難以忍受的痛苦。最后兩句表達了她思念故國的心情,然 而這畢竟是一個美好而無法實現的愿望。本詩旨在抒怨情,怨而不怒;訴悲痛,哀而不傷,以真情來感染人,表現出一種古樸之美。
五 噫 歌
梁.鴻
陟彼北芒兮,噫 a! 登上那高高的北芒山啊,唉!
顧瞻帝京兮,噫 b! 回頭遠眺南面的京城啊,唉!
宮闕崔巍兮,噫 c! 帝王的宮殿高入云天啊,唉!
民之劬勞兮,噫 d! 黎民百姓勞苦不堪言啊,唉!
遼遼未央兮,噫e! 勞苦難耐卻遙遙無邊啊,唉!
【作者介紹】梁鴻(生卒年不詳),東漢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市北)人,字伯鸞。曾隱居在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經洛陽時, 作《五噫歌》,引起章帝的不滿,鴻乃改名換姓,避居齊魯。
【注釋】 a陟:登。北芒:一作“北邙”,又名邙山、北山,在今河南洛陽北。噫:嗟嘆聲。 b顧瞻:回頭觀看。帝京:指東漢京 都洛陽。 c宮闕:宮殿。宮門外有兩闕,故稱。崔巍:高大。 d劬(qú)勞:勞苦。 e遼遼:猶遠遠。央:盡。
【賞析】這是一首充滿憤世嫉俗感情的政治諷刺詩。首二句說明登北芒山而望帝京洛陽。王室貴族死后多葬于北芒山,因而這山正 是當時王侯貴族驕橫奢靡的歷史見證。第三句言洛陽宮闕巍峨壯觀,聳入云天。第四句是說皇室與貴族豪門是依賴盤剝百姓而富起來的 ;這些高大的宮殿,是殘酷掠奪百姓的見證。末句以深沉的情感,又一次長嘆,表達了詩人對勞苦民眾的關切和同情。
詠史
班.固
三王德彌薄 a,惟后用肉刑 b。三王以降仁德益加淡薄,后世君主審訊專用肉刑。
太倉令有罪 c,就逮長安城 d。太倉糧官犯罪當受處罰,被捕押解來到長安都城。
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 e。 他自怨恨家中沒有男兒,落難時無人助孤苦伶仃。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小女她痛感父言心悲傷,傷心父被處死不能復生。
上書詣闕下 f,思古歌《雞鳴》 g。毅然上書皇帝代父贖罪,由今思古唱起古詩《雞鳴》。
憂心摧折裂 h,晨風揚激聲 i。悲戚憂傷心肝如被撕裂,曲調激切像鹯鳥的悲聲。
圣漢孝文帝 j,惻然感至情 !1。巍巍文帝實乃圣明之君,憐憫緹縈一片苦心摯情。
百男何憒憒 !2,不如一緹縈。蕓蕓男子多么糊涂無能,為父昭雪不如弱女緹縈。
【作者介紹】班固(32-92),東漢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市東北)人,字孟堅。繼承父業,撰寫《史記后傳》,被人告發,以私 改國史罪下獄。弟超上書辯解,乃獲釋。召為蘭臺令史,轉遷為郎,典校秘書。歷時二十余年,寫成《漢書》。漢和帝永元初,隨大將 軍竇憲征匈奴,為中護軍。憲獲罪,他受牽連,死于獄中。
【注釋】 a三王:夏禹,商湯,周文、武。彌:益。薄:淡薄。 b惟:發語詞,無義。肉刑:指切斷犯人肢體或割裂其肌膚之刑。 c太倉令:主管太倉的長官。太倉是中央政府儲糧之倉。《史記 ·孝文本紀》載,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獄逮徙系長安。 d逮 :捕。 e煢煢( qiónɡ):孤獨的樣子。 f詣:至。闕下: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之處。 g《雞鳴》:《詩經 ·齊風》篇名。其詩云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此引《雞鳴》,意在說明淳于公之所以獲罪,是由于蒼蠅之變黑白,暗喻其乃遭 讒毀。 h摧折裂:此三字意義相同,都是“斷裂”的意思。 i晨風:即鹯,是一種猛禽。它也是《詩經 ·秦風》的篇名。諷刺秦康公 不會守業而拋棄賢臣。作者引此,含有隱晦的譏刺之意。 j圣:圣明。孝文帝:漢文帝劉恒。 !1惻然:悲痛難過的樣子。 !2憒憒( kuì):糊涂。
【賞析】此詩所詠的是漢代著名醫家太倉公被人誣陷被拘,其幼女緹縈長安上書,乞免父刑的事。從現存文獻看,它是最早的一首 文人五言詩。詩的頭兩句追述濫施肉刑的歷史,表達了深沉的感嘆。“太倉”十二句用質樸的語言,敘述了事件的始末。其中,“太倉 ”四句寫太倉令觸犯刑律,被逮捕押往長安,以及當時他孤立無援的悲憤心情。這是故事的開端。 “小女”六句寫緹縈毅然進京,到 宮廷上書,描繪了她憂心如焚、歌號闕下的情景。這是故事的發展和高潮。“圣漢”二句敘述的是故事的結局,寫漢文帝深受感動,赦 免了太倉令。最后兩句是詩人滿懷激情的議論,抑揚結合,傾向鮮明。全詩敘事凝煉,間有寄慨深刻的唱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