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00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通過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搜集到的大量貨幣史數據資料,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將清代前期的銅錢制度作為研究對象,對制約與影響清代前期銅錢制度(習慣上稱謂錢幣制度)發展變化的諸多因素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通過對銅錢制度的研究,來揭示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主要內容有:清代前期銅錢的基本制度、銅鉛材料的來源與價格、銅錢價值與價格、銅錢的私鑄與私毀、鴉片戰爭前的「錢賤」、清代前期銅錢制度的特點。

名人/編輯推薦

王德泰編著的《清代前期錢幣制度形態研究》通過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搜集到的大量貨幣史數據資料,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將清代前期的銅錢制度作為研究對象,對制約與影響清代前期銅錢制度(習慣上稱謂錢幣制度)發展變化的諸多因素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通過對銅錢制度的研究,來揭示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主要內容有:清代前期銅錢的基本制度、銅鉛材料的來源與價格、銅錢價值與價格、銅錢的私鑄與私毀、鴉片戰爭前的“錢賤”、清代前期銅錢制度的特點。

目次

緒言
第一章清代前期銅錢的基本制度
一清代前期的鑄錢制度
(一)追求利潤為主、便民利用為輔的鑄錢目的
(二)銅錢的鑄造制度
1.銅錢鑄造重量
2.銅錢鑄造款式
3.銅錢鑄造成分
4.匠工物料錢的支付
5.鑄錢爐座、卯數和鑄錢數量
二銅錢的流通制度
(一)銀錢比價“定例”
(二)銅錢的流通途徑
1.搭放兵餉和官吏俸祿
2.出售銅錢
3.用于工程建設
4.支付爐頭匠工物料錢
(三)銅錢的流通范圍
三銅錢的管理制度
(一)權力集中
(二)機構嚴密
1.中央機構
2.地方機構
(三)管理嚴格
第二章銅鉛材料的來源與價格
一廢銅舊錢、舊銅器皿鑄錢材料與價格
(一)清朝初年的鑄錢背景
(二)順治朝廢銅舊錢、舊銅器皿的數量
(三)廢銅舊錢、舊銅器皿的價格
二洋銅鑄錢材料的采買與價格
(一)洋銅的采買
1.采買洋銅數量
2.商欠銅斤
(二)洋銅的價格
三滇銅黔鉛鑄錢材料的采買與價格
(一)滇銅的生產、運輸與價格
1.云南銅礦“放本收銅”的壟斷經營政策
2.滇銅的運輸與價格
3.各錢局采買滇銅的數量
4.其他各省銅礦的開采與價格
5.乾嘉道時期洋銅的采買與價格
6.商品市場銅的采買與價格
(二)黔鉛的生產、運輸與價格
1.黔鉛的經營政策
2.黔鉛的生產數量
3.黔鉛的收購價格
4.各錢局采買黔鉛的數量與價腳銀
第三章銅錢的價值與價格
一順治時期銅錢的價值與價格
(一)順治時期的銅錢價值
1.寶泉、寶源局鑄錢成本
2.江寧錢局鑄錢成本
3.陜西錢局鑄錢成本
4.山西錢局鑄錢成本
5.湖北錢局鑄錢成本
6.云南錢局鑄錢成本
7.其他各錢局鑄錢獲息情況
(二)順治時期的銅錢價格
二康熙、雍正時期的銅錢價值與價格
(一)康熙前期的銅錢價值與價格
(二)康熙中后期至雍正朝的銅錢價值與價格
三乾隆時期的銅錢價值與價格
(一)乾隆時期的銅錢價值
1.云南錢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2.貴州寶黔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3.湖北寶武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4.廣東省寶廣局銅錢價值及鑄息率
5.福建寶福局、江西寶昌局、浙江寶浙局、江蘇寶蘇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6.四川寶川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7.湖南寶南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8.陜西寶陜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9.直隸寶直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10.山西寶晉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11.中央寶泉、寶源局鑄錢成本及鑄息率
(二)乾隆時期的銅錢價格
(三)各錢局按市場價格出售銅錢或搭放兵餉
1.各錢局出售銅錢
2.兵餉搭放中按照市場價格折給銅錢
3.按照市場銅錢價格支付爐頭工食費用
(四)乾隆時期銅錢價值與價格的相悖
(五)乾隆初年滇省代京鑄錢的失敗
四嘉道時期的銅錢價值與價格
(一)嘉道時期的銅錢價值
1.四川錢局
2.云南省局和東川局
3.湖南寶南局
4.貴州錢局
5.廣西寶桂局
6.湖北寶武局
7.廣東寶廣局
8.江蘇寶蘇局
9.浙江寶浙局
10.江西寶昌局
11.福建寶福局
12.陜西寶陜局
13.直隸寶直局
14.山西寶晉局
15.寶泉、寶源局
(二)嘉、道時期的銅錢價格
第四章銅錢的私鑄與私毀
一私鑄私毀銅錢的必然性
二政府打擊私鑄私毀銅錢法令
三銅錢的私鑄與私毀
(一)私鑄私毀銅錢的規模
1.私鑄私毀銅錢開始
2.私鑄私毀銅錢概況
(二)私鑄私毀銅錢的特點
1.私毀遠遠多于私鑄銅錢
2.私鑄私毀銅錢的地域越來越廣
3.私鑄銅錢的種類繁多
4.私鑄案犯人員成分越來越復雜
5.私鑄私毀銅錢的規模越來越大,小錢數量越來越多
四防范私鑄私毀銅錢的措施
(一)加強對退革爐匠員工的管理
(二)嚴格限制鑄錢原材料流通
(三)嚴密防范錢局私鑄小錢
(四)嚴禁私鑄小錢流通
(五)收繳銷毀各種小錢
五私鑄私毀銅錢的影響
第五章鴉片戰爭爆發前的“錢賤”
一鴉片戰爭前銀錢比價變化的本質特征是“錢賤”
二鴉片戰爭前“錢賤”的原因
(一)洋錢套購紋銀與銀錢比價
(二)鴉片走私貿易與銀錢比價
(三)商品經濟發展是鴉片戰爭前“錢賤”的基本原因
三鴉片戰爭前“錢賤”的影響
(一)“錢賤”給人們經濟生活的影響
(二)“錢賤”造成嚴重的貨幣制度危機,同時又為貨幣制度改革前驅開路
(三)“錢賤”對清政府的對外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第六章清代前期銅錢制度的基本特點
一鑄錢目的的營利性
二鑄錢制度的復雜性
(一)銅錢形制的多樣性
(二)銅錢成色質地的多變性
(三)銅錢價值、價格的差異性
三銅錢制度的過渡性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一)追求利潤為主、便民利用為輔的鑄錢目的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貨幣的這一本質特征,清王朝的建立者們認識還是比較清楚的。早在清兵人關以前,努爾哈赤曾下令鑄造銅錢。入關伊始,清政府更是下令大規模鑄造銅錢,以適應商品交換的需要。但是,清政府在鑄造貨幣的過程中更加敏銳地覺察到,鑄錢能夠帶來豐厚利潤,故從建立鑄錢制度一開始,就把追逐利潤作為鑄錢的主要目的,從而構成清代鑄錢制度的一個顯著特征。
以營利為主的鑄錢目的產生于清初的財政困難。清兵人關之初,由于明王朝的腐朽統治和長期的農民戰爭,農業和手工業遭到嚴重破壞,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賦稅征收非常困難。與此同時,清初統一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軍隊數量大大增加,軍費開支日益龐大,致使清政府財政非常困難。于是,清政府希圖通過擴大鑄錢規模,增加鑄息銀兩,補充軍費開支。各省在向中央奏請開爐鼓鑄時,無一不把“鼓鑄獲息,以充軍資”①作為鑄錢的基本目的。在這一點上,以順治四年湖南巡撫高光斗的奏折最具代表性。他說:“今臣至長沙,所歷郡縣,頹垣壞壁,蕭條不堪”,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即使“有司半未開征”,賦稅征收仍然非常困難。“臣輾轉思維,足國裕民,舍鼓鑄別無長策已。”在他看來,“泰平之時,國有常賦,民有余財,不煩督責,所人自足以供所出,何必諄諄言鼓鑄乎!”現在國家初建,非常之時,“惟茲兵寇殘破之后,百姓逃亡殆盡,所存孑遺,物力無幾,能當旁午之征輸乎!有一分生息在官,便有一分寬紓在民,此總理錢法我朝特隆其任,意蓋深遠矣。況湖南今歲大水,衡陽一代盡屬淹沒,新人版圖之區,可不籌所以蘇息之乎”!在戰亂與自然災害的影響下,經濟凋敝,人民逃散,賦稅無著。因此,“鼓鑄一節,在往時尤可緩,而在今日則必不可緩也。在今日為急務,而在湖南今日尤為急務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