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品質管制與可靠性(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品質管制與可靠性(第2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全面質量管理為基礎,以設計—制造—服務的產品質量生命周期為主線,突出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技術、新理念和對質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系統介紹了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的理論體系和應用方法。全書共分為10章,包括質量管理概論、質量管理體系及評價、設計質量控制、質量檢驗、過程控制與質量改進、質量成本與質量績效、數據質量與信息質量、服務質量管理、供應鏈質量管理、可靠性設計與分析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及其他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作為生產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等企業各級管理者的參考和自學用書。

作者簡介

蘇秦,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全國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質量協會理事暨中國質量協會學術教育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理事。獲評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陜西省教學名師。近年來主持和參加20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多項省部級項目,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質量領域項目5項;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王寬誠育才獎等;多次榮獲省市政協優秀提案及先進個人稱號。

名人/編輯推薦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第2版)》在全面論述質量管理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的最新成果,以全面質量管理為基礎,以設計一制造一眼務的產品質量生命周期為主線,系統介紹了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的理論體系和應用方法。修訂后的教材體現了以下特點:①突出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技術、新理念對質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增加了服務質量、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等內容。②對教材的章節安排進行了調整,遵循設計、制造、檢驗、服務、質量績效度量的線索,使教材結構更加緊湊。③突破傳統的企業質量管理理念,強調供應鏈質量管理。④注重質量管理原理在中國情境下案例的實際應用。本書由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蘇秦教授任主編。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作為21世紀工業工程專業規劃教材,自2006年出版以來,得到工業工程及其他領域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為滿足社會發展對該學科教學與科研提出的新要求,并適時推廣該學科領域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成果和應用,特對教材進行了修訂,對教材結構和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
本書在全面論述質量管理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的最新成果,以全面質量管理為基礎,以設計一制造一眼務的產品質量生命周期為主線,系統介紹了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的理論體系和應用方法。修訂后的教材體現了以下特點:①突出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技術、新理念對質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增加了服務質量、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等內容。②對教材的章節安排進行了調整,遵循設計、制造、檢驗、服務、質量績效度量的線索,使教材結構更加緊湊。③突破傳統的企業質量管理理念,強調供應鏈質量管理。④注重質量管理原理在中國情境下案例的實際應用。⑤對既有內容進行了詳細修訂和勘誤,進一步提高了教材質量。
修訂后全書共分為10章,包括質量管理概論、質量管理體系及評價、設計質量控制、質量檢驗、過程控制與質量改進、質量成本與質量績效、數據質量與信息質量、服務質量管理、供應鏈質量管理、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本書由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蘇秦教授任主編,參加修訂的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張涑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李乘龍、王俊杰、劉丹、趙曉蕾等。其中第1章、第2章、第10章由蘇秦、趙曉蕾修訂,第3章、第9章由蘇秦、王俊杰修訂,第4章、第5章由張涑賢、李乘龍修訂,第6章、第8章由蘇秦、劉丹修訂,第7章由張涑賢、王俊杰、劉丹修訂。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廣泛參考并引用了國內外多種同類著作、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在此向國內外的有關著作者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和疏漏之處,竭誠希望使用本書的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蘇秦

目次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質量管理概論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1.1 質量概述
1.1.1 質量的基本概念
1.1.2 質量概念的發展
1.1.3 質量的相關術語
1.2 質量先驅的質量哲理
1.2.1 現代質量管理之父――戴明
1.2.2 朱蘭的質量三部曲
1.2.3 零缺陷之父――克勞士比
1.2.4 其他質量管理專家
1.2.5 各種質量哲學的比較
1.3 質量的法律法規、質量監督和標準化
1.3.1 質量的法律法規
1.3.2 標準與標準化
1.3.3 質量監督
1.4 質量管理及其發展
1.4.1 質量管理的概念
1.4.2 質量管理的發展過程
1.4.3 全面質量管理
1.4.4 我國質量管理的發展
1.5 現代質量管理面臨的環境
1.5.1 全球化進程加劇
1.5.2 顧客需求復雜多變
1.5.3 服務型制造模式形成
1.5.4 信息質量受到關注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2章 質量管理體系及評價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2.1 質量管理體系基本知識
2.1.1 ISO 9000族標準的產生和發展
2.1.2 ISO 9000族標準的構成及特點
2.1.3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
2.2 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2.2.1 ISO 9001標準的應用范圍
2.2.2 總要素要求的要點
2.3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與持續改進
2.3.1 建立質量體系的要求
2.3.2 質量管理體系的總體設計
2.3.3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
2.3.4 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
2.3.5 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價
2.3.6 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
2.4 卓越質量管理模式
2.4.1 美國波多里奇(Baldrige)質量獎
2.4.2 歐洲質量獎
2.4.3 戴明獎
2.4.4 我國的國家質量獎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3章 設計質量控制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3.1 設計質量概述
3.1.1 設計定義及過程
3.1.2 面向質量的產品設計
3.1.3 設計質量與產品質量
3.1.4 設計質量要素
3.1.5 產品質量設計的模型
3.2 設計質量控制分析
3.2.1 設計質量控制原則
3.2.2 設計質量特性分類
3.2.3 設計質量特性分級
3.2.4 設計質量評價
3.3 設計質量控制技術
3.3.1 質量功能展開(QFD)
3.3.2 TRIZ理論
3.3.3 穩健設計方法(田口設計方法)
3.3.4 QFD、TRIZ和穩健設計的集成應用
3.4 設計質量控制實施
3.4.1 設計策劃
3.4.2 設計質量輸入
3.4.3 設計質量輸出
3.4.4 設計質量評審
3.4.5 設計質量驗證
3.4.6 設計質量確認
3.4.7 設計質量更改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4章 質量檢驗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4.1 質量檢驗與產品驗證
4.1.1 質量檢驗與產品驗證的概念
4.1.2 質量檢驗計劃的編制
4.2 抽樣檢驗的基本原理
4.2.1 抽樣檢驗的基本概念
4.2.2 抽樣檢驗特性曲線
4.3 計數抽樣檢驗
4.3.1 計數標準型抽樣檢驗
4.3.2 計數挑選型抽樣檢驗
4.3.3 計數調整型抽樣檢驗
4.4 計量抽樣檢驗概述
4.4.1 計量抽樣檢驗的基本原理
4.4.2 不合格品率的計量標準型一次抽樣檢驗
4.5 檢驗系統的管理
4.5.1 檢驗誤差
4.5.2 計量管理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5章 過程控制與質量改進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5.1 過程能力分析
5.1.1 過程能力
5.1.2 過程能力指數
5.1.3 過程不合格品率的計算
5.1.4 過程能力的分析
5.2 過程控制圖
5.2.1 控制圖概述
5.2.2 計量控制圖
5.2.3 計數控制圖
5.2.4 控制圖的觀測分析
5.2.5 控制圖的應用
5.3 紅珠實驗和漏斗實驗
5.3.1 紅珠實驗
5.3.2 漏斗實驗
5.4 質量問題與質量改進
5.4.1 質量問題的類型
5.4.2 質量改進的概念
5.4.3 質量問題與質量改進的關系
5.4.4 質量改進的基本過程與步驟
5.5 六西格瑪系統改進方法
5.5.1 六西格瑪質量的含義
5.5.2 六西格瑪質量的統計意義
5.5.3 六西格瑪管理的基本原則
5.5.4 六西格瑪管理的組織與培訓
5.5.5 質量改進方法
5.5.6 質量設計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6章 質量成本與質量績效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6.1 質量成本
6.1.1 質量成本的基本概念和構成
6.1.2 質量成本核算
6.1.3 合理的質量成本構成
6.1.4 質量成本分析
6.1.5 劣質成本
6.2 質量經濟性
6.2.1 質量的經濟性
6.2.2 產品壽命周期全過程的經濟性
6.2.3 質量經濟性管理
6.3 績效測量
6.3.1 績效測量概述
6.3.2 績效測量體系的設計
6.3.3 測量數據的分析與使用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7章 數據質量與信息質量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7.1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的定義
7.1.1 數據與信息
7.1.2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問題的來源
7.1.3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的區別與聯系
7.2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管理
7.2.1 數據和信息的過程觀與產品觀
7.2.2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的維度
7.2.3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的評價及其改進方法
7.3 數據質量和信息質量的現狀與前景
7.3.1 TDQM框架
7.3.2 ISO標準
7.3.3 大數據產業
7.4 質量信息管理
7.4.1 質量信息概述
7.4.2 質量信息分析
7.4.3 質量信息管理系統
7.4.4 計算機輔助質量信息管理系統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8章 服務質量管理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8.1 服務及服務質量概述
8.1.1 服務及客戶服務
8.1.2 服務質量的內涵
8.1.3 服務質量的維度
8.2 典型服務質量模型
8.2.1 感知服務質量模型
8.2.2 差距分析模型
8.2.3 容忍區域模型
8.2.4 Dabholkar模型
8.2.5 其他模型
8.3 服務交互過程模型
8.3.1 CAMSE模型
8.3.2 客戶服務過程藍圖
8.3.3 電子商務服務交互
8.4 服務質量測量
8.4.1 B2C服務的質量測量
8.4.2 B2B服務的質量測量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9章 供應鏈質量管理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9.1 供應鏈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
9.1.1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9.1.2 供應鏈中的全面質量管理(TQM)
9.1.3 ISO9000與供應鏈管理
9.2 供應鏈質量管理的定義與內涵
9.2.1 供應鏈質量管理的定義
9.2.2 供應鏈質量管理的內涵
9.2.3 供應鏈質量管理的內容
9.3 供應鏈質量管理的工具與方法
9.3.1 傳統質量管理工具的適用性
9.3.2 供應鏈背景下的質量管控策略
9.3.3 供應鏈的質量績效測量與評價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10章 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引導案例
學習目標
10.1 可靠性介紹
10.1.1 可靠性的概念
10.1.2 可靠性的設計分析流程
10.1.3 可靠性相關技術介紹
10.2 可靠性設計方法
10.2.1 可靠性設計準則
10.2.2 主要設計方法介紹
10.3 可靠性分析方法
10.3.1 故障模式影響及分析
10.3.2 故障模式、故障影響及危害性分析(FMECA)
10.3.3 主要分析方法介紹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附錄標準正態分布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質量即符合要求對于克勞七比來說,質量既存在又不存在。在他的質量哲學里沒有不同的質量水平或質量等級,質量的定義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同時,質量要求必須可以清晰地表達,以幫助組織在可測知的目標的基礎上,而不是在經驗或個人觀點的基礎上采取行動。如果管理層想讓員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組織必須清楚地告訴員工事情是什么。并且通過領導、培訓和營造一種合作的氛圍來幫助員工達到這一目標。
(2)質量的系統足預防產生質量的系統是預防,在錯誤出現之前就消除錯誤成因.預防產生質量,而檢驗并不能產生質量。檢驗只是在過程結束后,把壞的和不好的挑出來.而不是促進改進。預防發生在過程的設計階段,包括溝通、計劃、驗證以及逐步消除出現不符合的時機。通過預防產生質量,要求資源的配置能保證工作正確地完成,而不是把資源浪費在問題的查找和補救上面。
克勞士比認為,培訓、紀律、榜樣和領導具有預防作用。管理層必須下決心持續地致力于營造以預防為導向的工作環境。
(3)廠作標準是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刈)工作標準必須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差不多”的質量態度在克勞士比方法中是不可容忍的。而零缺陷的工作標準,則意味著我們任何時候都要滿足工作過程的全部要求。
克勞士比相信,沒有理由假設某些事情能不符合要求。他強調,必須要改變管理層對質量的認知和態度。在管理者當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態度:他們相信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很正常的一部分,人們應該學會如何與它為伍。實際上,正是管理層的態度制造了絕大部分管理上的問題。質量改進過程的終極目標是零缺陷或“無缺陷”的產品和服務,即讓質量成為習慣.零缺陷并不僅僅是一個激勵士氣的口號,而是一種工作態度和對預防的承諾。零缺陷工作態度是這樣一種工作態度:對錯誤“不害怕、不接受、不放過”。零缺陷并不意味著產品必須是完美無缺的,而是指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要有決心第一次及每一次都要符合要求,而且不接受不符合要求的東西。
(4)質量的衡量標準是“不符合要求的代價”不符合要求的代價是浪費的代價,是不必要的代價。質量成本不僅包括那些明顯的因素,比如返工和廢品的損失,還應包括諸如花時間處理投訴和擔保等問題在內的管理成本。通過展示不符合項目的貨幣價值,可以增加管理者對質量問題的注意,從而促使他們選擇時機去進行質量改進,并且這些不符合要求引發的成本可以作為質量改進取得成效的見證。
這些基本原則將幫助管理層以質量改進為核心。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完成從克勞士比所稱的“傳統的智慧”(指認為質量提升必然伴隨著成本的上升的觀念)到質量和成本并不互相影響這一認知的轉變。根據克勞士比的理論,當質量上升時,成本是降低的一一因此.質量是沒有經濟成本的。
2.質量改進的基本要素
克勞士比把問題看作是一種不符合要求的“細菌”,我們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避免問題的產生。質量改進的基本要素由3個獨特的管理行動組成——決心、教育和實施。當管理層了解到需要通過交流和贊賞以促進變革所需的管理行動時,決心就會表現出來。每位員工都應了解質量改進的必要性。教育提供給所有員工統一的質量語言,幫助他們理解自身在整個質量改進過程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幫助他們掌握防止問題發生的基本知識。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