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敬畏思想家(簡體書)
滿額折

敬畏思想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  價:NT$ 252 元
優惠價:8721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陳樂民作品”凡九冊,整合收錄了作者主要的文章隨筆、學術專著及譯著。

此次出版的《歐洲與中國》、《敬畏思想家》、《讀書與沉思》、《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四種為文集,以十余部已出版的作者自編、他編文集為主體,按主題、寫作或出版時間遞次編訂。

即將出版的專著部分五冊,根據內容及寫作思路對零散的單行本進行了適當整合:《戴高樂撒切爾夫人》、《戰后西歐關系(1945—1984)》(附《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1989—1990)》)、《20世紀的歐洲》(附《“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歐洲文明的進程》(附《對話歐洲》)、《萊布尼茨讀本》(附《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

《敬畏思想家》收錄作者有關歐洲17、18世紀思想家的文章隨筆。主要由三部分文章組成,從思想角度進入中西文明的歷史深處:輯一討論萊布尼茨、馬勒伯朗士等17世紀中西之間的歐洲思想家以及他們與中國的關系;輯二為學習閱讀康德、費希特的筆記;輯三為作者考察“啟蒙”思想的專題,曾以《啟蒙札記》為名單獨出版。

作者簡介

陳樂民(1930—2008)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前歐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戰后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戰后英國外交史》(主編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編并主要撰稿)、《歐洲文明的進程》、《十六世紀葡萄牙通華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啟示錄》(主編并作者之一)、《歐洲文明十五講》、《萊布尼茨讀本》、《文心文事》、《徜徉集》、《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譯并作序,馬勒伯朗士著)、《對話歐洲——公民社會與啟蒙精神》(與史傅德對話,晨楓編譯)等。

名人/編輯推薦

《敬畏思想家》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陳樂民(1930—2008),祖籍浙江紹興,生于北京。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原歐洲學會會長。先后在燕京、中法大學肄業,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1952年院系調整并入北京大學),從北大畢業后進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從事“民間外交”,先后在位于維也納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簡稱“世和”)書記處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對外友協”)歐洲處工作。1980年調往外交部所屬的國際問題研究所,轉向治學與研究。1983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歐研究所,著手寫作《戰后西歐國際關系》,之后注意力轉向歐洲文明和歷史文化問題,1988年出版《“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將歐洲作為一個政治、文化的綜合概念來看待;繼而在1990年代寫作《歐洲文明擴張史》(后更名為《歐洲文明的進程》),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歐洲社會是怎樣地從古代、中古走入近代和現代。20世紀末,與資中筠共同主編“冷眼向洋——20世紀風云啟示錄”系列,并專寫《20世紀的歐洲》,思考全球背景下的歐洲問題。
陳樂民先生幼承家學,有較深的中國文化修養,并擅書法、國畫。他博覽中國的文史典籍,在潛心梳理歐洲的歷史與現實之外,也留下了大量讀書隨筆和思想札記。所涉內容,兼有有中西文史和哲學。先生一直倡導將人文學科引入國際問題研究之中,讀書無定法,于雜中求專,專中求博。晚年的思考力圖在高層次上尋求中西哲學文化的通道。在某些著作中可見這一努力的吉光片羽。若天假以年,可能在這方面有更多成果。自1992年確診為慢性腎衰竭,陳先生每周需要做血液透析,但他不為老病所困,直至生命最后時刻,仍以驚人毅力讀書、寫作,并將切身關心越來越集中于歐洲文明的公民社會與啟蒙問題。
“陳樂民作品”凡九冊,整合收錄了作者主要的文章隨筆、學術專著及譯著。《歐洲與中國》、《敬畏思想家》、《讀書與沉思》、《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為文集,以十余部已出版的作者自編、他編文集為主體,按主題、寫作或出版時間遞次編訂。專著部分五冊,亦根據內容及寫作思路對零散的單行本進行了適當整合:《戴高樂
撒切爾夫人》以兩位個性鮮明的歐洲政治家的生涯為切入點,進入戰后各國利益和國際關系的具體情境;《戰后西歐關系(1945-1984)》(附《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1989-1990)》)以詳實的歷史文獻資料梳理了戰后歐洲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20世紀的歐洲》(附《“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圍繞歐洲一體化進程,從歷史觀念到現實推動,勾勒出歐洲怎樣在“歐洲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交織中,走過獨特的發展道路;《歐洲文明的進程》(附《對話歐洲》)從文明史的長時段看歐洲,意在探討歐洲文明的特殊成因和內涵(陳先生另有一本北大課堂講稿《歐洲文明十五講》,因與此部分內容有所重合,未作收入);《萊布尼茨讀本》(附《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集中于中西之交的歷史時段,展現了中西文明在16、17世紀的理解與接觸,此后西方經過工業革命與啟蒙運動,走上異軍突起的近現代之路。總體來說,希望通過對文章和專著的重新整理,全面呈現出陳樂民先生作為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和主要成就,并對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歐洲問題研究有所助益。
作品盡量保持作者發表或出版是的寫作習慣和風格,一些用語、標點和譯名等不根據現有標準強行統一,除有明顯排版錯訛外,一般不作更改。
“陳樂民作品”的出版得到作者家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女公子陳豐女士,搜集整理、重新編訂了大量的集外文,提供了作者生前出版各著作之原版樣書。原湖南省教育廳廳長朱尚同先生、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和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馮紹雷教授均對作品集的編纂給予了諸多建議。在此,謹向他們及其他關心和幫助“陳樂民作品”出版的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謝意,并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編輯部
2013年10月

目次

出版說明
引言
歷史的遺產
歷史是否有邏輯
哲學-歷史?政治
輯一17世紀西方哲學與中西之交
17世紀西方哲學的重要性
伏爾泰評馬勒伯朗士
馬勒伯朗士的認識論
關于“懷疑”
關于斯賓諾莎和馬勒伯朗士
馬勒伯朗士與“中國禮儀” .
中西之交義理分殊――談馬勒伯朗士與“中國哲學”
非作調人,稍通騎驛――萊布尼茨與中國
萊布尼茨的圓通之學
萊布尼茨的“普遍文宇’
萊布尼茨和“儒學”
萊布尼茨的“造化之謎”
中西之交中的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與中西之交
輯二 康德與費希特
我看康德
康德:理念中的自由和現實中的不自由
康德二三事
康德與中國哲學
康德與中國哲學(一)
康德與中國哲學(二)
康德與中國哲學(三)
康德與中國哲學(四)
康德的道德哲學與《中庸》
馮友蘭與康德
牟宗三與康德
王國維與康德
羅章龍與康德
康德是西方的孔子?
閑話康德
康德能否通俗些?
讀費雜感(一)
讀費雜感(二)
讀費雜感(三)
讀費雜感(四)
費希特的矛盾
輯三 啟蒙札記――18世紀歐洲啟蒙時期的思想家
及其社會背景
前言:“啟蒙”札記
一何謂啟蒙
講一點18世紀以前的歷史
科尼斯堡的圣人――康德與啟蒙
康德論啟蒙――讀康德《何謂啟蒙,答復這個問題》
啟蒙在蘇格蘭
啟蒙的進程――以英國為例
英國啟蒙的近代意義
二伏爾泰與啟蒙
伏爾泰與啟蒙――伏爾泰誕生三百年.
重讀伏爾泰《哲學通信》
理性?人性?文人
跟伏爾泰去英國
“理性”在歷史的長途跋涉中
伏爾泰與愛爾維修
伏爾泰:“鏟除卑鄙”
《論寬容》中譯本問世――兼及譯家蔡鴻濱
伏爾泰的一篇諷喻小品
伏爾泰的大腦
從迷信到理性――伏爾泰為什么寫“歷史哲學”
閑說“伏爾泰與中國”
“大雜家”伏爾泰
敬畏思想家
三論其他啟蒙思想家
說說狄德羅
狄德羅的一篇小說:《女教徒》
狄德羅的“沙龍隨筆”
盧梭是怎樣一個人
論盧梭
思想巨人約翰?洛克
大衛?休謨何許人
伏爾泰筆下的盧梭與休謨
弗朗西斯?培根
四啟蒙與中國
瞎子摸象――啟蒙時期歐洲哲學家跟中的“中國哲學”
萊布尼茨與中國――兼及“儒學”與歐洲啟蒙時期
啟蒙在中國
市民社會的經驗在歐洲
李慎之去世五年祭
即使是一粒沙子,也詼足_粒有“靈陛”的沙子(代后記)
后記

書摘/試閱



達·芬奇等等都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在西斯廷有一個長期的畫展,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這個時期,都是宗教題材,前面中世紀時期畫的圣母瑪麗亞、耶穌受難,那是苦兮兮的,很哀愁的,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瑪麗亞變得非常溫柔、非常可親、非常人性,抱著一個“小耶穌”。人民的思想境界在走向中世紀的反面,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思想的開闊,到了這個時候反映到人的視覺中了。“文藝復興”集中表現在意大利,從意大利開始,又擴散出去。所以“文藝復興”(姑且還叫它“文藝復興”)實際上是時代的表現,是時代的象征,是從歐洲中世紀跨向近代史、跨向近代時期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
在“文藝復興”以后,可以感覺到歐洲的思想非常快地向前推進,向前發展,就是開頭說的那三種性質,它的輻射性,它的批判性,它的傳承性,非常清楚地表現出來。宗教改革就其性質而言是一次“社會革命”。因為它深入到家家戶戶,影響及于社會生活,人們的眼界、思維方式都因此發生變化。它本身是宗教問題,但它的影響力要深廣得多。當然從德意志的領土引發起來,但影響達到了歐洲的各個角落。以馬丁·路德發動的“宗教改革”誠然是最集中、影響力最大的運動,但在這之前,在不少地方已發生過規模不等、相當激烈的改革運動,如捷克的揚·胡斯領導的起義。
宗教改革還有一項意義重大的成就,就是統一了《圣經》的文本。這件事首先要歸功于與馬丁·路德同時代的人文主義神學家伊拉斯謨,他把版本龐雜的《圣經》,做了詳細的考訂和整理,統一成一本準確的拉丁文的《圣經》,這是對宗教革命的一個大功勞。后來馬丁·路德根據它將拉丁文文本翻譯成德語。用民族語言翻譯《圣經》,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它與當時成立民族國家的愿望和趨勢是契合的。宗教改革在當時所起的作用,從群眾面上來講,從社會面上來講,比“文藝復興”可能更深入,因為它涉及每個家庭,每個民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