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比較文學教程(簡體書)
滿額折

比較文學教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價
:NT$ 276 元
優惠價
872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全面反映比較文學學科的主要范疇、基本概念、重要領域以及研究方法和教學研究實踐的多種模式、經典性成果和新觀念,資料充足并經過梳理,以世界文學史多姿多彩的文本分析為例證,理論闡釋深入淺出,適合教學或科研使用。
◆ 本書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逐一分析了比較文學的基本概念與范疇,對學科的核心觀念進行了闡釋;二是介紹了研究方法與研究模式;三是介紹了比較批評實踐;四是引入了現代理論批評的內容。

前言
第一章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
第一節 世界文學
第二節 比較文學
第三節 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第二章 比較文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第一節 比較文學的定義
第二節 中國化的比較文學定義的價值

第三章 跨學科研究與比較文化
第一節 跨學科研究概述
第二節 文學與藝術
第三節 文學與社會科學
第四節 比較文化

第四章 影響與流傳研究的方法
第一節 流傳學的界定
第二節 文學理論的流傳影響
第三節 作品的流傳影響
第四節 作家的流傳影響
第五節 文學形式的流傳影響
第六節 文學觀念的流傳影響

第五章 平行與審美比較的方法
第一節 平行研究總論
第二節 比較敘事學
第三節 闡發研究
第四節 文學思潮流派與風格比較

第六章 比較文類學
第一節 中西文類學的淵源和歷史
第二節 比較文類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類比較的研究內容
第四節 文類的匯通與缺類研究

第七章 比較闡釋學
第一節 比較闡釋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比較闡釋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三節 中西闡釋學的比較
第四節 闡釋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第八章 比較敘事學
第一節 作為交叉學科的比較敘事學
第二節 比較敘事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比較敘事學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第四節 比較敘事學:視野與立足點

第九章 比較文學形象學
第一節 比較文學形象學的定名
第二節 研究范圍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比較文學形象學的發展階段與方法
第四節 西方中國形象的歷史反思
第五節 人物形象的比較研究
……
第十章 主題學研究
第十一章 淵源學與接受批評
第十二章 比較詩學與世界比較詩學史
第十三章 詩歌比較研究
第十四章 戲劇比較研究
第十五章 小說比較研究
第十六章 文學思潮與流派的比較
第十七章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第十八章 從結構主義到符號學批評
第十九章 后殖民主義批評
第二十章 社會歷史批評與新歷史主義
第二十一章 中國各民族文學比較研究
第二十二章 翻譯研究與譯介學
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
第一節 世界文學
第二節 比較文學
第三節 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第二章 比較文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第一節 比較文學的定義
第二節 中國化的比較文學定義的價值

第三章 跨學科研究與比較文化
第一節 跨學科研究概述
第二節 文學與藝術
第三節 文學與社會科學
第四節 比較文化

第四章 影響與流傳研究的方法
第一節 流傳學的界定
第二節 文學理論的流傳影響
第三節 作品的流傳影響
第四節 作家的流傳影響
第五節 文學形式的流傳影響
第六節 文學觀念的流傳影響

第五章 平行與審美比較的方法
第一節 平行研究總論
第二節 比較敘事學
第三節 闡發研究
第四節 文學思潮流派與風格比較

第六章 比較文類學
第一節 中西文類學的淵源和歷史
第二節 比較文類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類比較的研究內容
第四節 文類的匯通與缺類研究

第七章 比較闡釋學
第一節 比較闡釋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比較闡釋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三節 中西闡釋學的比較
第四節 闡釋學與比較文學的關系

第八章 比較敘事學
第一節 作為交叉學科的比較敘事學
第二節 比較敘事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比較敘事學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第四節 比較敘事學:視野與立足點

第九章 比較文學形象學
第一節 比較文學形象學的定名
第二節 研究范圍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比較文學形象學的發展階段與方法
第四節 西方中國形象的歷史反思
第五節 人物形象的比較研究
……
第十章 主題學研究
第十一章 淵源學與接受批評
第十二章 比較詩學與世界比較詩學史
第十三章 詩歌比較研究
第十四章 戲劇比較研究
第十五章 小說比較研究
第十六章 文學思潮與流派的比較
第十七章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第十八章 從結構主義到符號學批評
第十九章 后殖民主義批評
第二十章 社會歷史批評與新歷史主義
第二十一章 中國各民族文學比較研究
第二十二章 翻譯研究與譯介學
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書摘/試閱

《圣經》對后世西方文學的影響尤為巨大,但丁、歌德、彌爾頓、拜倫、普希金等文學巨匠無不從《圣經》中汲取營養,獲得靈感,借用其中的情節、人物原型來進行創作。如但丁的《神曲》以主人公游歷地獄、煉獄和天堂的歷程安排結構,體現出強烈的宗教色彩。彌爾頓的《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分別取材于《圣經》的“創世紀”、“路加福音”、“士師記”,歌德的《浮士德》中的魔鬼靡菲斯特也來自《圣經》等。《圣經》原型與耶穌形象是俄國詩人、戲劇家亞歷山大·勃洛克(1880-1921)詩歌創作的不竭的源泉。他的長詩《十二個》是一部史詩,描述了1917年革命期間圣彼得堡街面上的混亂景象。詩中不僅出現了耶穌基督的形象,而且,緊隨其后的12個赤衛隊員的形象明顯地帶有12使徒的象征意義。
中國道教的神仙思想一直是我國古代文學連綿不斷的創作素材。《道德經》、《莊子》等道家經典之于中國文學的意義無需多言。從魏晉時期的“游仙詩”,干寶的《搜神記》,直到清代的《聊齋志異》中的“嶗山道士”等等。“詩仙”李白曾經創造了《古風》、《草創大還贈柳官迪》、《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等包含道教思想的名作,連“詩圣”杜甫的《玄都臺歌寄元逸人》也寫修道之事,并用道教之典。中國古代透露道教思想的山水田園詩比比皆是。經唐宋傳奇、元曲到明清時期的神魔小說,在形象、情節和主題上也都深深烙上道教的印痕。
從主題上看,宗教經典的教義常常轉化為某些文學作品的主題,尤其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學。在西方,自中世紀教會獲得絕對權威后,《圣經》中的教義,如創世說、原罪說、救世說、天堂地獄說和禁欲主義等就直接轉化為當時教會文學的主題。作家根據《圣經》傳說創作了大量夢幻故事和奇跡故事,按照《圣經》中的“詩篇”部分的頌歌、贊美詩和祈禱詩創作了數量眾多的詩歌、宗教奇跡劇和神秘劇。即使當時所謂的“世俗文學”也深深打上宗教的印痕,如法國《圣徒阿列克西斯傳》就是描寫一個棄絕人世、獻身宗教的民間詩作。據統計,被稱為“英國詩歌之父”的喬叟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僅數十次提到亞當、掃羅、參孫、保羅、以賽亞,而且多達300次地提到耶穌。但丁、彌爾頓、艾略特和龐德的詩歌中宗教神話知識常被用作文學典故。受基督教傳統的影響,西方產生了一代又一代以“神的懲罰和人的受難”為其作品主題的重要作家,如彌爾頓、多恩與艾略特等人。
從文學形式的演變看,宗教促進了文學樣式的變化。中世紀,宗教具有絕對的權威,宗教將它的思想滲透到文學的創作和批評之中。中世紀主導型文學形式與風格是頌詩、贊美詩、《圣經》故事、禱告文、宗教劇。這些作品有的宣揚教會、上帝的權威、基督教教義,有的歌頌基督的偉大,還有的宣揚禁欲主義和來世思想。文藝復興之后,宗教對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后現代主義等各個流派或思潮下的文學形式和風格的形成和轉化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外來宗教對于中國文學的影響也甚為巨大:先有佛教東漸、景教人華所引起的文學巨變;后有耶穌會士大舉進入華夏之際的禮儀之爭和譯名之爭。時至20世紀,基督教也仍在中國文學產生余波,林語堂和冰心的創作都是明證。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