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怪癖心理學:發現潛伏在你身體裡的另一個你(簡體書)
滿額折

怪癖心理學:發現潛伏在你身體裡的另一個你(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  價:NT$ 179 元
優惠價:8715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大人看來千篇一律的童話故事,為什么小孩子卻百聽不厭?出了門總懷疑自己忘了鎖門,一定要反復確認了才放心?看到別人遭遇不幸,心里竟會涌出一絲快意?對有裸露癖的人來說,演員竟是最幸福的職業?……出版五年來,一直雄踞日本亞馬遜通俗心理學排行榜Top1的《怪癖心理學》一書,旨在通過分析存在于人們日常行為中的各種怪癖,幫助我們發現并認識潛伏在我們身體里的另一個自己。事實上,完美主義、潔癖、強迫癥等所有怪癖都是內心欲望的投射!《怪癖心理學:發現潛伏在你身體里的另一個你》作者岡田尊司,日本權威心理學專家,他告訴我們:怪癖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如何去駕馭!尼采、叔本華、榮格等著名人物都為怪癖所苦,但也因怪癖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查理‘布考斯基有一句名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怪癖。但是為了要保持正常,符合世界的眼光,他們克服了這些怪癖。因此,毀掉了他們的異稟。”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1960年生于日本香川縣,精神科醫生、醫學博士、作家。中途退學于東京大學哲學系,后畢業于京都大學醫學院,在京都大學醫學院高等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工作。現任職于京都醫療少年院,并擔任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研究現代人的心理危機。主要著作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亞斯伯格癥候群》《抑郁及精神障礙》《人為什么會失眠》《動搖世界的潛規則》《人格障礙》《了解孩子的“心病”》《悲傷的孩子們》等。

名人/編輯推薦

《怪癖心理學:發現潛伏在你身體里的另一個你》是日本5年來最暢銷的通俗心理學著作。
《怪癖心理學:發現潛伏在你身體里的另一個你》揭示怪癖的真相:完美主義、潔癖、強迫癥、多重人格等,所有的怪癖都是內心欲望的投射。你的影子操縱著你!
《怪癖心理學:發現潛伏在你身體里的另一個你》使用了大量精彩案例,講述尼采、叔本華、榮格、王爾德等天才人物是如何為怪癖所苦,又是如何因怪癖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的。
怪癖是人的兩面性的體現,人既有做正確的事的沖動,也有做壞事的沖動。一味壓制做壞事的沖動,很可能適得其反。勇于正視怪癖,并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能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低谷,收獲健康幸福的人生!

海報:


更多精彩請點擊進入:

你的影子操縱著你

每個人都有異常心理

人類是具有兩面性的生物。任何人都有生活中的另一面,我們既有做正確的事情的沖動,也隱藏著想要做壞事的沖動,這就是人類。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自己做正確的事,而忽視自己內心隱藏的另一面,只會讓自己變得怪異。

為什么有些有社會地位的人,會因偷窺少女的裙底而被抓?又為什么有些明星因盜竊或服用興奮劑而被逮捕?甚至一位普通的母親為什么會將自己的親生骨肉虐待至死呢?

難道這一類事件都只是一些發生在特殊人群當中的特殊事件嗎?絕對不是!其實很多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具有危害性的不正常心理。

長期以來,我作為精神科醫生曾經診治過很多這樣的心理病人,他們深陷異常心理狀態而無法自拔,并做出傷害他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他們中有人從小沒有得到家人的愛,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下長大,因此患上了異常的心理疾病;也有一些人過于要求自己去做正確的事情,反而適得其反,偏離了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

人類本來就是具有兩面性的生物,有些人沒有真正理解這一點,強迫自己只去做正確的事情,結果適得其反,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不勝枚舉。當你能坦然地接受自己兩面性的本質時,兩面性的本性也會逐漸淡化,你會逐漸失去想做惡事的心理。

現實中,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心理是正常的,往往忽視自己內心的另一面。但是他們又會在某個瞬間突然意識到自己內心的陰暗面。所以說,一味地要求自己做對的事情,好的事情,完全忽視自己內心的另一面,有可能遭受到無法想象的困擾。

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幫助你了解每個人心中都會隱藏著的另一面,這一面并非指人內心丑惡的異常一面,而是扎根于人性本質當中的一面,即稍微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性中的“惡”與“異常”。而且,如果能夠覺察到潛伏在自己內心的異常心理,也能夠幫助你健康安全地度過人生的低潮。

“異常心理”不等于“精神障礙”

至今很多有關異常心理的書籍,其關注點基本上只是在明確闡述“異常”這一心理狀態,我所讀過的圍繞異常心理展開論述的書籍,大多也只是在羅列解說各種精神疾病的心理病名而已。

這樣的書籍與其叫作異常心理書籍,倒不如叫精神科癥狀學,又或者叫精神科診斷學更為貼切吧。

在有關異常精神醫學的教科書中,無一例外都只是在單純地講述精神醫學,即把異常心理與精神障礙做同一認定。換句話說,這些書籍都將異常心理直接看作精神障礙問題。反過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被看作有異常心理,那么判斷這一點的前提條件便是這個人存在精神障礙問題。

我認為這種前提相當無厘頭。首先,異常心理并不僅僅是伴隨著精神障礙問題而來的,其次,精神障礙問題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也并不僅僅局限于由異常心理而導致的心理特征。一個身心健全的人也經常會在某一瞬間受到“異常心理”的困擾而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異常舉動來。而且,具有精神障礙的人也存在與異常心理無關的其他精神癥狀及困擾。

雖然具有異常心理的人,其內心存在一定的心理異常,但是他們幾乎不存在精神障礙患者所具有的典型癥狀。異常心理癥狀也有可能在某種情形下暫時出現在一個健康的普通人身上。更何況對于異常心理這一概念,就連討論如何給正常和異常這兩種心理狀態劃定界限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兩種心理狀態僅僅只有程度與頻度的差別而已。

異常心理中有意思的地方,并不在于正常與異常兩者意義上的差別,而在于兩者的相連性,即正常人的心理有時會演變為極其異常的狀態。我們如果能認識到聯結異常與正常中間過渡的這一心理狀態,就能理解很多極其異常的心理狀態是如何產生的,也能幫助我們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很多連自己也難以理解的異常行為。

本書的探討點在于,介于正常心理與鮮明的異常心理之間、一種在任何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現的心理狀態。它與正常心理相鄰近,稍一過度便會演變為異常心理。此外,這本書也會讓你認識到,這種心理狀態絕對不只是潛伏在某些特殊人群身邊,而是同時存在于你我的內心之中。

異常心理所傳遞的真相

我們之前講到,大多數異常心理的萌芽都是在孩童時代,大多數人在孩童時期都多少存在異常心理的傾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克服它。

也有一些人不斷受這些異常心理的牽引,漸漸走向極端,最終演變成不合常理的極端異常心理。

普通人有時也會因置身于強大的壓力與理不清的糾葛當中,回歸到本來應該已經克服掉的不成熟的心理狀態,從而失去平衡,走向極端的異常心理。這種情況的發生,多數是受孩童時期成長環境的影響。

生活當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些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業和工作上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看似已經完完全全克服掉了過去的傷痛,然而一旦遭遇強大的壓力,曾經所經歷的創傷又會重新浮現,他們會再次陷入不穩定的心理狀態中。

從這種意義上來看,一個人人格基礎的形成,其嬰幼時期到孩童時期的這段生活經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這段時期能夠在相對安定的成長環境中度過,一個人便很難陷入極端的異常心理中,也很難做出危害社會、傷害自己的行為來。

透視各種異常心理的形態,其共通的內在要素也逐漸浮現出來。即異常心理會告訴我們人類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事物是什么。當這一事物受到威脅被掠奪時,我們為了彌補這一事物的不足,甚至會展開殊死搏斗。而我們在這一緊急關頭所采取的作戰策略,就是在內心形成某種超越常識的“異常心理”來抵抗這種威脅。

因此,了解異常心理,不僅會幫助我們了解異常心理的內涵及其應對方式,我們還會了解到,正常心理跨越界限踏入異常領域時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為了在人生中不迷失自己,幸福地生活下去,我們也要從異常心理中探討一下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東西。

目次

序言:你的影子操縱著你

每個人都有異常心理

“異常心理”不等于“精神障礙”

異常心理所傳遞的真相

 

第1章 恐怖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異常心理的入口

無法接受妥協與模糊

三島由紀夫的完美主義

無法釋放本能

完美主義的悲劇《黑天鵝》

潛藏在完美主義下的病理

喜歡反復做同一件事的孩子

優秀白領為何反復賣淫

潔癖和飲食障礙

抹不掉的傷痛

印在心底的心理暗示

甘地的故事

完美主義與不潔恐懼

導致死亡的病態性完美主義

為何在成功的頂峰選擇死亡

扔掉完美主義吧

即使滿身泥垢也堅強生存

 

第2章 潛藏在身上的罪惡快感

被猶如麻醉般的快感控制時

欺侮、家庭暴力或虐待容易上癮

虐待和欺侮是罪惡的溫床

沉迷于怪異行為的兒童

過度飲食癥與偷竊癖

快樂電流一旦接通便持續循環

說謊的快感

裸露是舒爽的

一個人的性愛

他人的不幸是蜜味的

罪惡哲學家巴塔耶的色情社會學

顛倒錯亂的孩童經歷

因不被愛而生“惡”

蹂躪弱者的快感

施虐癥

擺脫罪惡的反復循環

 

第3章 妒恨招致不幸

夏目漱石的被害妄想癥

不存在無意義的偶然

過度敏感造成幻覺

被同伴排斥后

“大家都在離我遠去”

絕對自我的陷阱

偏執分裂和抑郁

自戀性防御

是性欲還是支配欲?

只愛朋友妻的羅素

缺愛和自卑感導致病態的自戀

為什么無法阻止伴侶虐待孩子

嫉妒是人類情感中最強烈的心理

支配欲“中毒”

有色眼鏡下的“問題兒童”

 

第4章 你被相反心理所愚弄

李爾王的悲劇

人會同時持有兩種相反的心理

逆反心理

乖孩子常有“邪惡”的想象

與其強迫自己不去想,不如順其自然

何謂倔強、矯情?

就愛唱反調

不聽話的孩子

逆反心理容易導致嗜虐性和解離癥

 

第5章 你身體里的另一個你

脫離自身的另一個自己

從惡魔附身到?癥

“心理分析”的誕生

兩種強迫觀念——“固執觀念”和“固著”

人有情結,情結也擁有我們

無意識現出原形

從自身經歷中學習“心病”的榮格

擁有雙重人格的榮格

第二人格是精神的“避風港”

改正強迫觀念的方法

消除心理創傷的方法

 

第6章 只愛玩偶

玩偶之家

同一性擴散的時代

被遺棄的“玩偶”叔本華

被母親當作玩偶的孩子

自戀者過于純粹的愛情

自戀的人嫉妒深

被當作女孩養大的王爾德

“好孩子”的危險

為什么殺掉自己的孩子

殺掉親生兒子的悲劇

悲劇背后的父母心及責任感

奉獻的對象也是“另一個我”

失去依戀對象的悲傷

無法舍棄的人和物

依賴癥

 

第7章 罪惡感和自我否定的深淵

戀母情結

酒精依賴癥的背后

尼采為何一定要殺掉上帝

害怕“黑狗”的海明威

急于求死的沖動

潛藏在異常心理中的罪惡感

為何害怕得到幸福

另有隱情

自我否定的陷阱

試圖用金錢購買友情的心理

癡迷“牛郎”的人

隱藏在依賴欲望背后的愛情饑渴

不惜出賣肉體的心理

半求半不求的自殺心理

不需要完美的人生

為何完美主義與自我否定有關

擺脫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為了幸福的人生

結語:異常心理的根源

書摘/試閱

為何害怕得到幸福

罪惡感是帶有主觀性的。雖然尼采和海明威都因為內心對父母的罪惡感而深受折磨,但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犯過什么真正的罪過。只不過是父母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消極態度以及不幸的童年經歷使得他們不得不產生那樣的想法而已。

然而,被植入罪惡感的人經常禁止自己去得到幸福,他們還會刻意讓自己有一個不幸的人生。這其中隱藏著一種“害怕幸福的心理”。

比如,有一個人遇到了自己的理想對象,而且馬上就要結婚了,在別人看來這應該是這個人最幸福的時刻,可是他常常為此深感不安,因為他覺得“得到幸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對于這樣一種心情,心理正常的人往往覺得難以理解,為什么在最幸福的時候會有這么消極的想法呢?可能很多人把這種心理簡單地理解為“這個人只不過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結婚前的些許不安,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如果這種心理沒有得到適當干預,多半會發展成一種精神病癥。實際上,很多人在結婚前后所表現出的抑郁癥或強迫性障礙、不安障礙等背后,大多隱藏著這樣一種心理。

有一個女孩子在經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后,終于和一直深愛著自己的男人結婚了。不過,從結婚前開始,她就一直被某種精神病前兆困擾,覺得“我真的很怕得到幸福,我真的可以幸福嗎”。可是,在周圍人的祝福下,她還是舉行了隆重的婚禮,開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不久,她就出現了奇怪的“癥狀”。她開始擔心自己之前犯過的錯誤或過失有沒有引起什么嚴重的事故。

比如,在辭職結婚之前,自己所負責的產品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會不會由此產生什么更大的危害;自己會不會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開車撞到別人,然后又逃逸了呢。她開始為這些事情擔心不已。太過在意時,她會讀遍報紙的每個角落,看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報道。而且她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來做這些調查。在確認沒有什么相關的事情發生后,她會稍微松一口氣,可到了第二天,她又會感到不安,然后重新做一次確認。不管如何調查確認,她總是無法感到安心,她就這樣每天陷在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重罪的心情當中。

原本幸福的婚姻生活也因她的恐懼心理而變得完全不幸福了。最初還能勉強不被丈夫發現,可她做家務的時候越來越不得力,心情也越來越差,看著每天哭泣的妻子,丈夫不得不懷疑妻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之后她便開始了與病癥斗爭的漫長生活。幾年后,她找到了筆者,而在這之前,她也在各種醫療機構接受過治療,但不安的心理狀態依然沒有消失。

在治療過程中,這位女性談了幾件與病癥有很大關系的事。

她和丈夫開始交往時,很不自信,覺得對方會在哪一天拋棄自己。于是,她覺得反正最后都是要被拋棄的,不如現在就和對方保持距離,對男友的邀請也從來都是采取消極的態度。看到她如此消極的態度,男友覺得她根本沒有和他談戀愛的心思,于是倆人最后分手了。

過了一段時間,她聽說男友已經和其他的女孩子在一起了。在一次公司的酒會上,她便接受了另一名男子的邀請,并與之發生了關系。這之后不久,男友找到她并向她求婚說:“我不能忘記你。請嫁給我吧。”

女孩子當然明白自己真正喜歡的是眼前這個男人,所以對他的求婚簡直是欣喜若狂,但同時她也心生內疚。雖說只有過一次,可是在他們分手期間,她和別的男人發生過關系。這位有潔癖的女孩子一直認為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

覺得自己罪大惡極的強迫觀念,以及必須要找到自己罪過的證據的強迫行為,其背后都隱藏著壓抑在心底的罪責心理。

這名女性“害怕得到幸福,自己真的可以幸福嗎”的想法,其背后隱藏的也可以說是一種覺得自己并不值得擁有幸福的心理。

筆者在了解到這位女孩子的情況后,從相反的一面來解決她的心理問題,比如告訴她說“可能是因為你越來越有魅力,或者是因為他害怕你會被其他男人奪走,所以才會愛你越來越深”等,漸漸地,這名女子承認了這相反的一面。她的病癥也逐漸好轉,可以積極外出游玩了。

她的病癥已經恢復了七八成,可是還不能說已經完全恢復。她做家務的時候,還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過什么失敗的事情;在逗弄親戚家的孩子時,她也會擔心自己有沒有傷害到孩子;對于生活和將來,她依然沒有自信,態度非常消極。也就是說,這名女子根本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之后不久,她在與筆者的談話中經常談起有關她母親的事情。起初,她非常依賴作為專職人員工作的母親,而且她的病癥會在她回老家時稍微有所緩和。

可是,與筆者的談話治療開始后,她對母親有了其他想法。她開始不斷談起母親從來沒有表揚過她,母親從她身上看到的只有缺點,而且經常對她說“你那樣不行,不行”的消極話語。當她憑自己的判斷來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母親就會說“你肯定做不來”,而她也經常被迫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做事。漸漸地,她開始不會自己做決定,總是等候著母親的指示來做事。盡管她長得非常漂亮,可是因為母親常常對她說諷刺的話,她便深信自己其實長得很丑。

就這樣,這名女子漸漸發現,她如此沒有自信,多少是受母親對她的消極態度所影響。而她也發現,母親這種經常性的批判否定態度,不僅僅是針對自己,對父親和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人同樣如此。

這名一直非常依賴母親的女子終于開始與母親保持距離。對于母親的要求,她也開始采取不服從的態度。她開始客觀地看待母親對待父親和兄弟姐妹的態度,回想以前母親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她深刻地體會到,她現在的心理病癥與母親那種不公平的態度其實就是凹與凸的關系,兩者是緊密相連的。

而與此相反的是,這名女子覺得丈夫和丈夫的家人從來都不會批評他人,她總有一種自己的優點被他人完全接受的感覺,漸漸認為自己能遇到現在的丈夫真的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對于母親,她開始能夠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母親也漸漸開始——至少在她面前——盡量控制自己說出批評性的話語來。

這名女子開始認識到,母親之所以對自己如此強硬,也許與母親是由養母養大,是在被養母經常批評的環境下長大的原因有關。而母親一邊工作一邊愛護自己也很不容易,她開始對母親表露感激之情。最后她和母親之間的感情變得比以前更深厚,充滿愛意和信賴。

這個時候,她開始提出想要和丈夫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以前,她總覺得自己的事情已經夠多了,根本沒有工夫考慮生孩子的事情,并且,一旦有人提起孩子的事,她就會感到焦躁不安。現在,雖然她有想要孩子的沖動了,但還是擔心自己能不能好好地養育孩子,會不會讓孩子受到傷害。當然,這也是在她想要孩子之前會有的心理吧。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