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簡體書)
滿額折

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2 元
定價
:NT$ 492 元
優惠價
8742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同時代人的眼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被神化,也沒有被惡意詆毀,本書輯錄的資料呈現了生活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相對客觀的面貌,部分文章也論及了其作品。本書的編者多利寧是蘇聯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領域的卓然大家,他編輯的這個兩卷本(中譯本合為一冊)是目前最全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資料集。在本書中可以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各個面相。

作者簡介

阿 謝 多利寧(А. С. Долинин,1883—1968) 俄羅斯文學批評家、文學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專家。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幾部長篇小說。《少年》及《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怎樣創作的》(1963)、《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其他》(1989),編有四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集》(1928,1930,1934,1959),三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素材及研究》(1922,1925,1935)。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憶錄合集。本書由蘇聯著名陀學研究專家多利寧編輯,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礎、最直接的資料。回憶錄呈現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于理解其人其作頗有助益。

目次

童年時代少年時代青年時代
《回憶錄》選 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回憶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亞 伊 薩維里耶夫
回憶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 康 亞 特魯托夫斯基
[文學生涯的開始] 亞 葉 李靜坎普
作家的成長
《文學回憶錄》選 德 瓦 格里戈羅維奇
《引人注目的十年》摘抄 帕 瓦 安年科夫
《回憶錄》選 阿 雅 帕納耶娃
《回憶錄》選 弗 亞 索洛古勃
1877年《作家日記》選 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 斯 德 亞諾夫斯基
在彼得拉舍夫斯基派分子中間
慘劇西伯利亞
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亞 彼 米柳科夫

童年時代少年時代青年時代 《回憶錄》選 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回憶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亞 伊 薩維里耶夫 回憶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 康 亞 特魯托夫斯基 [文學生涯的開始] 亞 葉 李靜坎普 作家的成長 《文學回憶錄》選 德 瓦 格里戈羅維奇 《引人注目的十年》摘抄 帕 瓦 安年科夫 《回憶錄》選 阿 雅 帕納耶娃 《回憶錄》選 弗 亞 索洛古勃 1877年《作家日記》選 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 斯 德 亞諾夫斯基 在彼得拉舍夫斯基派分子中間 慘劇西伯利亞

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亞 彼 米柳科夫 《回憶錄》選 彼 彼 謝苗諾夫天山斯基 《我的回憶(1849—1851)》一書節選 德 德 阿赫沙魯莫夫 《世紀的轉折時期》一書節選 彼 庫 馬爾季揚諾夫 《回憶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亞》選 亞 葉 弗蘭格爾

走向第一高峰 回憶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尼 尼 斯特拉霍夫 我與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會面 尼 加 車爾尼雪夫斯基 《人生途中的會見》節錄 帕 米 科瓦列夫斯基 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亞 彼 米柳科夫 文學家們演戲 彼 伊 魏恩貝爾格 《童年回憶》選 蘇 瓦 科瓦列夫斯卡婭 回憶錄 瑪 亞 伊萬諾娃 關于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 恩 馮 福赫特 在矛盾的影響下 《回憶錄》選 安 格 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一八六七年日記》選 安 格 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和著名作家共事一年 瓦 瓦 季莫費耶娃(奧 波欽科夫斯卡婭) 回憶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符 謝 索洛維耶夫

走向最后的高峰 1872—1881年間的印刷廠排字工回憶錄中的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米 亞 亞歷山大羅夫 《回憶錄》選 安 格 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陀思妥耶夫斯基 赫 達 亞爾切夫斯卡婭 涅克拉索夫的葬禮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墓前的演說 弗 迦 柯羅連科 《日記》選 葉 安 施塔肯施奈德 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 葉 安 施塔肯施奈德 〔憶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 巴 費洛索福娃 〔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見面〕 姆 弗 卡明涅茨卡婭 《日記》選 亞 謝 蘇沃林

普希金紀念像 普希金的紀念活動 格 伊 烏斯賓斯基 普希金的紀念日(1880年) 尼 尼 斯特拉霍夫 《我對列 伊 波利凡諾夫的回憶》一文摘錄 亞 米 斯利維茨基 〔1880年6月9日拜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隨記〕 瑪 亞 波利萬諾娃 回憶錄選(1880年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紀念普希金大會上 的演說) 德 尼 柳比莫夫 關于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 選自《回憶錄》 葉 巴 萊特科娃蘇爾坦諾娃

最后一年 疾病 去世 葬禮 《回憶錄》選 安 格 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悼念亡友 亞 謝 蘇沃林 費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葬禮 伊 伊 波波夫

書摘/試閱

第二單元
父親被打死
[……]從母親去世到父親從彼得堡回來,這段時間是他活動繁忙的時間,他在工作的時候忘記了自己的不幸,或者,至少是情緒正常地忍受下來,如果可以這么說的話。后來收拾行裝,遷居鄉下也費了他許多心思。最后他到了鄉下,這時已值秋冬季節,連田里的農活兒也停止了……經過二十五年辛辛苦苦的工作之后,父親發現自己竟蟄居在兩三間鄉間小屋里,而且沒有任何社交活動!他當時四十六七歲,中年喪偶,成了鰥夫。據保姆阿萊娜 弗羅洛夫娜說,開頭一個時期,他就大聲說話,當成自己是在跟亡妻談話!又用妻子常說的話回答自己……這樣的情況,尤其是他一人獨處時,幾乎到了神經錯亂的地步!我們看《溫柔的人》時,里面也寫到這種“內心混亂”狀態,一個人“思想鉆了牛角尖,使勁兒去想那已經發生的事情”,對心愛的人自說自話,好像他或她還活著似的。不管這一切,他漸漸開始濫喝酒。這期間他把從前在莫斯科我家當差的使女卡捷琳娜收在房里。在他這樣年紀,這種境況下,誰會特別去指摘他呢?凡此種種情況(父親自己也意識到),迫使他把兩個大女兒,瓦麗雅和薇羅奇卡,送到莫斯科的姨媽家去。瓦麗雅自1838年春天起就搬到那里去住,薇羅奇卡同時被送到寄宿學校去,那是路德新教的彼得與保羅教堂辦的學校,也就是瓦蓮卡念書的地方。我最后一次在鄉下居住期間,即1838年夏天,我一點也沒有發現父親的生活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盡管這只是我自己的觀察。對了,父親見了我可能有幾分不好意思吧。不過到了深秋和漫長的冬天,他又只剩下孑然一身了。他顯然嗜酒更深了,幾乎經常處于不正常狀態。春天來臨,未見有什么好轉。我們想到1839年5月27日米 安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封信中寫到收成不好,經管田莊開支浩大,天氣干旱,“不僅有破產的威脅,而且還有完全挨餓的危險”。(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回憶錄》,頁87—88)也就是父親死前幾天,他給費奧多爾哥哥信中的近乎絕望的話,我們也就了解他當時處于一種什么心情了!……就在這期間,在切列莫什尼亞村靠近樹林邊的田野上,有一伙農民在干活,大約十至十五個人左右;可見事情是發生在離住所很遠的地方!農民們在搞一件什么事情沒搞好,也可能僅僅是父親覺得搞糟了,他冒火了,開始大聲呵斥他們。其中一個農民,比較粗魯,拿臟話破口大罵,回擊父親的吼叫。接著,他罵了臟話又害怕后果嚴重,便吆喝道:“伙計們,揍死他!”這一聲吆喝,為數達十五人的農民,一擁而上,自然頃刻之間就把他打死了!……
所謂臨時調查組的人員,立刻像一群老鷹似的從卡西拉縣下鄉來。他們的頭一樁事情自然是摸清農民們為了把這件罪行隱瞞下去能出多少錢!我不知道他們定了什么數目,也不知道農民們一時之間從哪里搞來這一筆數字大概不會太小的款子,我只知道臨時調查組得到了滿足,父親的尸體被解剖,結果說是他死于中風,遺體就葬在莫納迦羅伏村教堂的墓地里。
父親死去、安葬以后不到一星期(我現在記得是這樣),奧爾迦 雅科夫列夫娜外婆就到達羅沃耶村來,姨父叫她來照看我們幾個孤兒。外婆自然到莫納迦羅伏村父親的墳上去祭奠過,又從教堂拐到霍嘉英采夫莊院。霍嘉英采夫家的夫婦倆沒有向外婆隱瞞爸爸之死的真實起因,但他們也沒有建議外婆或其他近親為此事提出申訴。舉出的原因如下:
二原文如此,沒有一。,很難設想那個枉法的臨時調查組會讓人家去揭露它;復驗尸體極有可能依舊是那個假的結論。
三,就算父親被打死的案件真相能夠徹底揭開,那么其結果也必將使遺屬們徹底破產,因為幾乎整個切列莫什尼亞村的農民都得去服苦役。
正是由于這些考慮——如果這件事還能有些考慮的話,父親被打死的真相未被揭露,罪犯也沒有受到應得的懲罰。哥哥們知道父親之死的真實原因大概比我早,但他們也未作聲。我呢,當時還被認為是年齡尚小。[……]
第三單元〖2〗
遷居彼得堡進建筑學院之前住在
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哥哥處的生活
[……]在秋天的蒼茫暮色中,乘車經過彼得堡的著名大街——海濱大街、涅瓦大街和商隊大街,給我的印象并不好,走進我哥哥1841年秋天安 米居住在費 米處。的陰暗低矮的住所更使我失望。當時哥哥住在靠近練馬場的商隊大街上,他從那里上工程總校軍官班路很近。他租了一套寓所,有兩間臥室,外帶前室和廚房;不過這套房間不是他一個人獨用,有一個同學阿道爾夫 伊萬諾維奇 托特列邊與他同住。托特列邊住前室進來的第一間,哥哥住第二間,每個房間有兩扇窗戶,但房子十分低矮、陰暗,再加上甲蟲牌的煙草的煙霧經常繚繞在天花板下,弄得房間上部經常煙霧騰騰的。我在暮色溟濛中闖進哥哥的寓所。第一次與費奧多爾哥哥見面似乎也不甚親熱。他對大哥比較關心,我起初甚至覺得自己處于尷尬境地。哥哥把我介紹給阿道爾夫 伊萬諾維奇 托特列邊,他心腸甚好,對我頗有照應。兩個哥哥關在自己屋里,把我撇在托特列邊的房里。晚上睡覺時也是兩個哥哥單獨睡在自己房里,我睡在托特列邊房間里土耳其式的長沙發上。米哈伊爾哥哥逗留在彼得堡時期一直就是這樣。他到雷維爾10月17日米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到雷維爾,是到納爾瓦去了。去以后我才搬到費奧多爾哥哥的房間里去住,但畢竟沒有享受到哥哥的同胞手足的特別關懷。
仔細想想兩個哥哥當時以及后來對我的態度,我得到一種看法,他們持這種態度是因為怕我把自己看得跟他們一般大小,怕我會目無兄長,所以故意對我擺出傲慢的態度,當時我就覺得這種態度十分可笑,但畢竟使我跟他們疏遠了。[……]
我對彼得堡的最初印象是不好的。盡管涅瓦大街、海濱大街的美麗風光使我著迷,可是我作為真正的莫斯科人,看什么都有點兒疑疑惑惑,不肯遽然相信街上顯現的美景,而行色匆匆的行人則使我頗為吃驚,和莫斯科人的莊重安詳的步履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莫斯科人的莊重和從容不迫的氣度。何況在街頭度過兩三個鐘頭,無論多么美妙,也無法補償我在家里受到的極端的苦悶。
米哈伊爾哥哥到雷維爾去了。費奧多爾哥哥一早就上工程學校軍官班去念書了;與他同住的托特列邊也上學去了;整個上午只有我一人在家。起初哥哥遲遲不肯指導我準備入學考試,寓所里也沒有文學讀物,我煩悶極了。后來我終于想出辦法來,自己花錢到圖書館登了記,把書借回家來看。當時的月租是一個半盧布,此外再繳七個盧布的押金。從此我經常埋頭看書看雜志。舊書當中,我按照哥哥的建議看了瓦爾特 司各特的全部作品。阿道爾夫 伊萬諾維奇 托特列邊的親哥哥愛德華 伊萬諾維奇經常來看他,愛德華后來成了著名的工程師,塞瓦斯托波爾的保衛者,希普卡指巴爾干山脈的希普卡山隘,在保加利亞境內,高1185米。1877年俄土戰爭時為爭奪山隘曾進行過激戰。的英雄,托特列邊伯爵。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上尉,三十來歲,甚至還稍微出頭一點。值得指出的是,當時我聽說,他在工程總校學完軍士技術員班的課程以后,由于某種原因未能進入軍官班,卻被派到一個什么工兵部隊,在那兒一直做到陸軍少將。所以,說實話,他也遇到這種反常的情況,盡管他后來成了著名的偉大的工程師,卻還得算是工程學院的肄業生。[……]
哥哥與阿道爾夫 托特列邊同住的時間并不久。我記不得他們是什么時候分開的,我只記得12月間我生病時,我和哥哥已經單獨居住了。后來,對阿道爾夫 伊萬諾維奇 托特列邊的情況,我一無所聞,他似乎年紀輕輕就死了。——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注
我生的什么病,現在我已經說不確切,——好像是我不知怎么著了涼,變成極嚴重的傷寒類熱病,至少是我病了很久,最后終于失去知覺。哥哥盡心盡力地照顧我;醫生每天來看病開方,哥哥親自給我吃藥。但這時又發生了一起意外事故,把哥哥嚇得個半死,并且也是造成我的病痊愈得極其緩慢的原因。情況是這樣: 在我生病的同時,哥哥自己也在治病,使用一種外敷藥水。有天夜里,哥哥一覺醒來,想起我該吃某種合劑了,迷迷糊糊的摸錯了藥瓶,把他的外用藥水倒在匙子里給我喝。我接過來立即喝了下去,但頓時大叫起來,因為我覺得嘴里像火燒,五臟六腑也燒了起來!……哥哥一瞧瓶上的標簽,確信自己搞錯了,悔恨得直揪頭發,立即穿上衣服,跑去找那替我治病的醫生。那位醫生當即趕來,察看了哥哥給我誤服的外用藥的藥瓶,開了一種解藥,說這件事可能要耽擱我身體的康復。謝天謝地,總算沒有出岔子,至于我的康復倒確實是給耽擱了,我和哥哥都確信是如此。
我的身體開始康復,這時又出了一件意外事——哥哥病了,只得住在工程總校的醫院里。[……]
從1842年年初起,哥哥覺得原來的住所不舒服,開始另外尋找房屋;經過長久的尋找,看中了伯爵胡同里柏梁尼齊科夫家宅子里的一套房間,靠近弗拉基米爾教堂,我們于二月或三月間搬了過去。這套房間十分敞亮,看了很令人高興,包括三個房間、前室及廚房。第一間是公用的,類似會客室,旁邊是哥哥的房間,另一邊是一間很小的然而完全獨立的房間,歸我使用。
有兩個人相當頻繁地到哥哥的住所來走動,這兩個人于我是生疏的,后來我也認識了。
一是康 亞 特魯托夫斯基關于特魯托夫斯基見本冊頁84。。當時是個挺討人喜歡的年輕人,也在工程總校念書,比我哥哥低一年級,那時他還在軍士級技術員班的高年級念書,經常來找哥哥。當時他的繪畫就很出色,常常用普通的鉛筆在一張小紙片兒上作各種練習;我這里到現在還保存著他的畫,是當時在哥哥處作的,畫的是一個背著手搖風琴的流浪樂師。后來特魯托夫斯基在工程總校的軍官班畢業,立即放棄工程師的職位,進了美術學院,認真學習,后來達到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生的水平。自從1842年認識他以后,我沒有再遇到過他,不過回想起來他總是很討人喜歡的。他死于1893年3月17日。
二是德米特里 瓦西里耶維奇 格里戈羅維奇。這個人是哥哥在工程學校的同學。這時他開始經常上哥哥處來,后來,我進建筑學校后,他似乎和哥哥住在一起。在我所寫到的那個時期,德 瓦 格里戈羅維奇是個年輕人,二十一歲光景,與哥哥年齡相若。他是個生性快樂又健談的學生。關于他,當時我知道下述的情況: 他念到軍士級技術員班高年級時,完全停止上技術課,集中心思埋頭作畫,比如,當奧斯特羅格拉特斯基講課時,他靜悄悄地畫下老師的像。最接近他的教師和督察老師通過他家里的人采取各種措施無效以后,決定將此情況上報米哈伊爾 巴甫洛維奇大公爵。大公爵在報告上批示道:“與其做個蹩腳工程師,不如做個好畫家。”下令讓格里戈羅維奇退學。因而,1842年他已經穿上便服,并且似乎在美術學院專攻繪畫了。他是個黑頭發男人,個子很高,當時又非常瘦。那時他的極其出色的特點之一是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他所十分熟悉的人的說話聲音。他是個大戲迷,能極其逼真地、自然地模仿當時各種演員的聲音說話。經常是他一開始朗誦:
在崩潰中的亂哄哄的世界上,
我把愛女的墳墓尋找……詩句出自奧鮑陀夫斯基根據意大利劇本改編的詩體劇《父女》。主角維利揚 達維爾施頓先生由卡拉蒂金扮演。
大家就不由地說: 這是卡拉蒂金。或者,當他用唱歌般的聲音咋咋呼呼地朗誦:
俄羅斯的軍隊,燃燒著復仇的怒火,
急急忙忙馳向敵人的駐地。
剛一發現敵人,便立即加快步伐。
然而密簇簇的利箭,猶如盛夏中下起冰雹,
這箭雨——戰斗的先驅,頃刻向我們飛來……這幾句詩出自弗 亞 奧澤羅夫(1769—1816)的悲劇《德米特里 頓斯科依》中的第一幕第二場,該劇本寫的是莫斯科貴族的故事。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引用的詩句不確切。
于是大家都笑了,叫道:“托爾欽諾夫,托爾欽諾夫……”他的模仿確實像得驚人!他能模仿許多曲調,學唱當時上演的格林卡的新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中的幾首歌曲。
格里戈羅維奇一來到哥哥處,時間總是過得十分愉快,因為他滔滔不絕、一刻不停地講戲劇界的情況,一般說來總是些有趣的事情。從我進入建筑學校以后,就沒有再見到過德米特里 瓦西里耶維奇。但是我對他始終懷著最愉快的回憶。這里我寫到他的只是我所能覺察到的一些情況。這位杰出人物后來的成就與他的文學著作是全俄羅斯聞名的。
這里我還要提到哥哥處舉行的三四次晚會,有幾個軍官——哥哥的同學前來參加,目的是為了打牌。我不知道后來如何,在軍官生涯的初期哥哥對玩牌是很入迷的,況且打牌開始時只玩樸烈弗倫斯或惠斯特,不過晚會結束時總是狂熱地玩班克或什托斯。樸烈弗倫斯、惠斯特、班克與什托斯都是紙牌玩法。我記得,在這樣的晚會上我做總管,給全體客人斟茶,和聽差葉高爾一起送到哥哥的房里去,他們在里面玩牌。送過茶以后總是上潘趣酒,給哥哥一杯或兩杯。
題解:
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5—1897)是作家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弟弟,土木工程師。1849年畢業于建筑專科學校,后在各地任建筑師。1890年退休,后來遷居彼得堡,不久去世。
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最初于1875年動手撰寫童年時代的回憶錄。八十年代初寫出二稿(寫成給奧 費 米勒奧 費 米勒(1833—1889),文學史家。的書信的形式,原稿保存在文研所手稿部④關于資料來源請先看本書頁464簡略用語說明表。,供米勒寫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傳記之用(見《傳記》④)。回憶錄于1896年7月16日告成。
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的兒子安德烈 安德烈耶維奇是著名的地理統計學家,俄國地理學會的學術秘書,他這樣描述其父親的回憶錄:“它不以文藝性的描述見長,不涉及廣泛的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僅作樸實易懂的敘述。”1930年列寧格勒版的《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回憶錄》的序言。——原注這篇回憶錄十分詳盡地寫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母的家庭(小輩們在家中長大),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和幾個哥哥求學的車爾馬克寄宿中學,他和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一起在彼得堡度過的為時不久的生活,他在建筑專科學校度過的幾年;當時和哥哥的次數不多的見面以及若干友人。其余的完全寫到他自己: 他在外省的生活,在南方各地的新的會晤,他對人的觀察與印象(全是些生疏的外人),僅在個別地方寫到他和兄弟們以及親屬們在不同時間里為數不多的幾次會面,在彼得堡,在莫斯科……不論書中提到什么,其核心是他,而且僅僅是他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這是一本關于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的《紀事》。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被作者當作他個人生活紀事中的其他有關人員一樣,一視同仁地加以闡述。論血統,他們為親兄弟,一個家庭里的成員,在青年時代,尤其在童年時代,他們具有相同的生活興趣。這篇紀事可以作為其后永遠脫離狹隘的小市民階層的那個人的傳記材料,其主要意義和價值就在這里。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的性格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什么情況下形成的?紀事中有極為詳盡的答案。然而,至于他的內心生活,精神上的成長,他的心靈怎樣對周圍的環境作出反應,周圍的人和事激起他的什么思想感情,這些問題在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那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這不在他的注意力的范圍之內。這篇《回憶錄》的短處在于此,長處也在于此。它的特點是那種“大事記式”的粗略、“樸實”的記述,對于作者所述是否真實,作者是否把回憶錄中的主人公當作具有某種品質的人,對他的思想,他創作的作品,完全沒有偏見……這方面幾乎不會有人去懷疑。
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不把他兄弟的偉大意義放在眼里,對他甚至沒有絲毫的崇敬的意思。他們是兄弟,生活在同一個環境里,同樣的人們中間,興趣和理解水平仿佛也是相同的,可是內心方面,心理和思想方面,他們卻相去很遠。據安德烈 安德烈耶維奇的看法,這一“特殊性”使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有可能對兄弟作“完全客觀”的觀察。此處,回憶錄中表現出“作者的某些個性特點”:“水晶般的純正,真實,準確,認真”。這些特點也使得回憶錄“在研究作家的歷史和生活的工作中用來確定各種事實資料時特別有價值”。他的女兒瓦爾瓦拉 安德烈耶夫娜,夫家姓薩瓦斯季揚諾娃(《家族紀事》,頁174—175),也談到過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的準確和認真仔細,這兩個特點跟他的極其沉靜的氣質是十分符合的。
費奧多爾 米哈伊洛維奇本人確認他和安德烈弟弟之間由于這種“特殊性”,只有某種“冷淡的”關系。他在1869年9月17日給邁科夫的信中寫道:“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弟弟同我的關系相當疏遠(盡管連極微小的不愉快都不曾有過)。”(《書信集》,第2卷,頁214)1862年4月6日,他在給安德烈弟弟的信中寫道:“我有一切理由愛你,尊敬你,沒有一個理由忘記你。”(《書信集》,第1卷,頁307)顯然,他們互相感覺到在感情上是有些疏遠的,如果不能不相信他們沒有理由忘卻的話。
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憶錄不僅是重要的,實際上幾乎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輕時的生平經歷的唯一史料。這種獨特的“家史”委實寫得極其平淡,的確絲毫沒有想要“組織一番”的奢望,更說不上來“解答”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了。回憶錄表現了外省建筑師的特性,他主要大概是在外省城市造房子,計算單元的數量。
有意思的是安德烈 米哈伊洛維奇把他的《札記》(回憶錄)分為單元。對我們來說,有價值的是前面三個單元,其中尤以第一單元為最。
安 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憶錄最初是由他的兒子安 安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930年以單行本出版。收在本書里的是經過刪節的第一章至第三章。原文根據文研所手稿部保存的手稿重新核對過。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2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