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關於中國農地流轉的一個制度分析:範式、實證與反思(簡體書)
滿額折

關於中國農地流轉的一個制度分析:範式、實證與反思(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現存文獻中關于農地流轉問題的內容可謂汗牛充棟。已有文獻不但著力描述了當前中國農地流轉的規模、形式與特質等諸多方面,也探討了農地流轉對于農地利用效率乃至農戶收入的影響,更有諸多研究進一步分析了農戶的農地流轉意愿及其影響因素。這浩瀚的文獻無疑為分析中國的農地流轉問題提供了大量實證材料。但這諸多的研究仍有未及之處:它們大抵各自為政,忙于在實證中解釋具體現象,而研究范式則幾乎并無路徑可循。 本文事實上是一種嘗試,在對現存文獻進行歸納與評述后,基于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對農地流轉的過程進行“分角度、分要素”的逐步分析,嘗試構造出這樣一個農地流轉研究范式:它在中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獨特基礎之上,以政府主導的外部環境為背景,探討農地流轉過程中可能涉及的農地權利完整性與穩定性,進行土地流轉前雙方需考慮的機會成本及流轉發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

作者簡介

劉文勇,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農村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農地制度,農產品貿易,中國模式。

名人/編輯推薦

《關于中國農地流轉的一個制度分析:范式、實證與反思》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1章導論1
1.1農地流轉的必要性2
1.2農地流轉與土地利用效率3
1.3主要研究內容和本書框架6
1.4研究的創新之處與不足11
1.5概念界定12
第2章新中國的農地制度變遷19
2.1農地制度變遷的發展階段20
2.2農地流轉政策22
2.3國外農地流轉政策分析31
第3章當前中國農地流轉現狀45
3.1農地流轉規模45
3.2農地流轉形式46
3.3農地流轉中的土地確權48
3.4農地流轉價格51
3.6農地流轉影響因素57
第4章農地流轉中的政府調控、市場機制與社會參與73
4.1農地流轉中的政府75
4.2農地流轉中的市場77
4.3農地流轉與社會78
4.4農地流轉中政府、市場與社會的角色分析79
第5章一個新的研究范式:農地流轉的COST分析87
5.1農地制度起源中的排他性產權分析89
5.2產權制度中的政府102
5.3“機會成本”:“農地流轉”產生的基礎106
5.4“交易成本”:“農地流轉”中的摩擦110
5.5地權的“穩定性”:“農地流轉”中的商品屬性一113
5.6地權的“完整性”:“農地流轉”中的商品屬性二116
5.7COST研究范式119
第6章實證一:基于COST研究范式的農戶是否參與農地流轉的實證分析125
6.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125
6.2研究地點介紹126
6.3樣本基本情況129
6.4黑龍江DZ村農戶是否租入農地的影響因素分析129
6.5四川TY村農戶不參與農地流轉的特征分析136
第7章實證二:基于COST研究范式的農地流轉租約安排的實證分析140
7.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140
7.2研究地點介紹141
7.3樣本基本情況142
7.4黑龍江地區農戶租入農地租約安排與影響因素分析144
7.5四川地區農戶租出農地租約安排及影響因素分析162
7.6一個總結:關于農地流轉雙方“租約長短”及“租約形式”的影響因素總結178
第8章中國的農地流轉:方向與反思186
8.1農地流轉的“3+1”種去向186
8.2農地流轉未來發展的建議193
8.3中國農地流轉制度中的實驗:廣東“土地新政”204
附錄217

書摘/試閱



第1章導論
民以食為天,農業自古以來就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北魏時期杰出農學大家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用“食政為首”來描述農業的重要性,這一點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而言尤為正確。從經濟總量的角度來說,農業所占比例為10%左右,毫無疑問,農業是國內生產總值中極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應該注意的是,農業的重要性并不僅僅體現在總產值上,更體現在維護社會穩定上。一個無法在農業上自給自足的國家,將是一個受制于人的國家。更何況,在我國,直接或間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總數巨大,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占總人口的一半左右。另外,農業還具備穩定大量勞動力的功能。因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央從2004年開始到2013年連續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注“三農”問題,就是因為農業之重要性所致。
農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農地是農業生產最主要的生產資料之一,我國農地資源可以簡單概括為:總量大,均量少。據2008年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耕地總面積高達18.26億畝,世界排名第四,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39畝。到2011年,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8.24億畝,與2008年相比有所減少。要想緩解以上問題,可能的選擇有三種:一是開墾新的農地;二是降低農地減少速度;三是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其中,開墾新的農地與降低農地減少的速度,都屬于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措施,但就中國后備資源不足的現實而言,空間較小。除此之外,利用市場的作用促進農地流轉,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則是一個在現有條件下很直接地緩解農地壓力的方式。
1.1農地流轉的必要性
利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袁隆平的超級水稻,通過多年來的連續改進,到2011年已將水稻單產提高到近千斤,但這并不是本文探討的話題。從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的角度,仍有其他可能的方式來提高農地利用效率。譬如對農戶留在農地進行激勵(減免農業稅屬此范疇),設定更優的農地制度(從“大包干”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制度變遷屬于此類范疇)。以上數條內容,都在某種程度上涉及了制度經濟學的內容。事實上,還有一種方式,可能是現實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那便是提高農地流轉率,讓土地流轉到最優的使用者手中。多數研究者認為,農地流轉提高了農地利用效率。在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期望能夠將勞動力轉移出農業領域,并將農業外的其他產業作為其經濟的支柱。農業部門如何應對此問題將會影響到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本質(World第1章導論Bank,2007)。總的來說,“農地流轉”是中國現代幾乎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
事實上,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周圍的土地正逐步從“低級”利用(以農業種植為典型代表)轉變為“高級”利用(以住房及其他城市建設用地為典型代表),許多土地正由農業用途轉變為非農用途。由于農地急劇減少,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必須“兩條腿”走路(自然科學的方法和社會科學的方法都不能停)。而農地流轉正是提高農地利用效率的可行途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