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句話讀懂中國史:原來歷史才是最有用的職場指導手冊
滿額折

一句話讀懂中國史:原來歷史才是最有用的職場指導手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看穿歷史中的人性真相,找到生存競爭的有利位置!
句句驚心的八十八句話,讓你體悟古人的生存智慧,在嚴酷的現實社會中脫穎而出!

歷代中國人物按照時間順序先後登場,永世流傳的經典名言讓你真正讀通歷史,活用於生活之中!

周勃(漢):別拿小人物不當人物
楊震(漢):人做事,天在看
婁師德(唐):別人吐在你臉上的口水你別擦
武三思(唐):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對我不好的就是壞人
仇士良(唐):要讓皇帝忙得沒時間工作
李存勖(後唐):英雄多以成敗論
石敬瑭(後晉):兒皇帝也是皇帝
宋神宗(宋):小人從來不曾絕種過
雍正(清):識相的就別老拿自己當功臣
慈禧(清):誰讓我不痛快一時,我就讓誰不痛快一世

五千年中國史,就是五千年來的古人生存競爭之道!
【梟雄的成功之道】曹操:我可以對不起你,你不能對不起我!
【能臣的識人之道】管仲:嫉惡如仇的人不適合做大官。
【奸臣的得寵之道】宇文士及告訴唐太宗:如果身邊連個馬屁精都沒有,做皇帝多無聊!
【佞臣的待人之道】武三思:對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對我壞的人就是壞人。
【皇帝的馭下之道】乾隆大罵紀曉嵐:我不過拿你當寵物,你竟敢跟我談國事!
【權臣的官場之道】蔡京:既想官場地位穩,又想做好人?怎可能!
【百姓的求生之道】廉頗門客:發薪水就幹,不發就走人,天經地義。
【庶民的奉承之道】蘇秦之嫂:只因你如今有權又有錢,當然要熱情款待。
【獨裁者的統治之道】秦始皇:天下是我家,國事就是家事!
【政壇長青樹的為官之道】王文韶:做官只靠一個字,就是「混」!

無論是身為皇帝、位極人臣(呂不韋、宇文化及、魏徵),或是市井小民,
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存之道、他的經典明言,也都能帶給你真實的教訓!

「不聽古人言,吃虧在眼前」,讀懂歷史,讀懂人性,了解職場生存之道!

作者簡介

嚴木水

歷史暢銷書作者,文風以生猛、幽默著稱,曾參與《清朝那些事兒》、《微歷史:1911-1949民國圈子》寫作。

目次

先秦
夏桀:我是太陽我怕誰
召公:堵得了群衆的嘴,堵不了群衆的心
管仲:疾惡如仇的人不適合做大官
范蠡:兔子死了,狗就要下鍋了
羊斟:我的馬車我做主
蘇秦之嫂:只因你如今有權又有錢
廉頗門客:爲利而來,無利則去,天經地義
呂不韋:投資政治可是大買賣呀!

秦漢
秦始皇:我的家世萬年長,世世代代做帝王
趙高:我說是馬就是馬
陳勝:只要努力,就可以當上王侯將相
項羽:像秦始皇那樣成功
項羽:富貴要讓人看見
劉邦:這樣做皇帝,才叫生活
召平:蕭何你別樂,你就要倒楣了
韓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將來
周勃:別拿小人物不當人物
漢文帝:一百金,太多了,能省則省吧
廷尉吏:你就算活著時不造反,死了也會反
主父偃:大丈夫要麼做大官,要麽上刑場
漢武帝:匈奴想跟我打架嗎,有種就來啊
陳湯:得罪我大漢的人,早晚都要被幹掉
劉秀:理想就是做大官、娶漂亮老婆
耿純:您要不做皇帝,大家豈不是白忙一場
楊震:人做事,天在看
漢質帝:這個將軍真囂張
陳蕃:這張床只爲一個人開放
漢靈帝:這個官賣得有點便宜,虧了

三國兩晉南北朝
曹操:我可以對不起你,你不能對不起我
陳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孔融:曹操搶人家老婆有傳統
劉備:如果阿斗扶不起來,劉家江山就請丞相笑納了
司馬衷:餓了怎麽不吃肉粥呢
桓溫: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就讓我遺臭萬年吧
陶淵明:不給富貴做牛馬
苻堅:我用馬鞭子都能打垮東晉
檀道濟: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
劉宋順帝:下輩子不再做皇帝
蕭寶卷:爲什麽打仗只讓我掏錢
胡太后:做太后哪有做娼妓快活
魏收:我的文章可殺人,誰敢不服
元景皓: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隋唐
劉:想做事,要趁早
陳後主:誰來都不怕,王氣在我家
楊廣:這麽漂亮的腦袋,送給誰呢
宇文化及:一世爲人,哪能連一天皇帝也沒做過呢
楊侗:求老天別讓我投胎在帝王家
唐太宗: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洎:噓!歷史在看著你呢
宇文士及:如果身邊連個馬屁精都沒有,當皇帝多無聊
魏徵:請別逼我做忠臣
李:換皇后是家務事,甭在辦公室討論
婁師德:別人吐在你臉上的口水你別擦
蘇味道:做人要圓滑,官運才能長
武三思: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對我不好的就是壞人
張昌宗:官位好不好,全是靠皇上
李林甫:做官要學立仗馬
郭子儀:祖墳被挖都是我自己的錯
元載妻:二十年貴家女,十六年宰相夫人,這輩子活值了
李輔國:皇上您就在家玩吧,國家大事有我呢
唐憲宗:太監不過就是一根毫毛
仇士良:要讓皇帝忙得沒時間工作
令狐綯:幹了十年宰相,見了皇帝還怕怕
鄭綮:打油詩人做宰相

五代和宋
李存勖:英雄多以成敗論
劉皇后:要錢沒有,兒子有幾個,你領去賣了吧
石敬瑭:兒皇帝也是皇帝
安重榮:當皇帝靠的是拳頭硬
宋太祖:聽著南唐的鼾聲我睡不著
劉太后:像武則天那樣做女人,挺好
宋祁:寒窗苦讀到底爲了啥
宋仁宗:夏竦真的死了麽
王安石:只要變法,天大的事我扛著
宋神宗:小人從來不曾絕種過
文彥博:爲官員服務,還是爲老百姓服務
雷州百姓:我們的房子不租給宰相
蔡京:想做好人就別做官
張邦昌:逼上梁山做皇帝
楊簡:土地易得,人心難得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清
李齊:吾膝如鐵,豈肯爲賊屈
明英宗:我想做個老百姓
明武宗:別老拿朝政來煩我
崇禎帝:亡國不是我的錯,都怪手下們不幹活
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
雍正:識相的就別老拿自己當功臣
乾隆:我不過拿你當寵物,你竟敢跟我談國事
慈禧:誰讓我不痛快一時,我就讓誰不痛快一世
王文韶:做官只靠一個字——「混」

書摘/試閱

管仲:疾惡如仇的人不適合做大官

「其為人好善而惡惡已甚,見一惡終身不忘,不可以為政。」 ──(春秋)管仲
這是管仲對知己鮑叔牙的客觀評價,它告訴我們:一個道德不壞的人,是不適合做大官的。

眾所周知,春秋時,齊國人鮑叔牙和管仲是一對好朋友,相互支援、相互了解。他們一起上戰場,結果當大家都在奮力殺敵的時候,管仲卻撇下大夥,甚至撇下鮑叔牙,開小差跑掉了。事後,鮑叔牙替管仲解釋說,管仲逃跑是因為他不能死,必須活著以照顧家裡年老的母親。鮑叔牙和管仲在一起做生意,每次分錢的時候,管仲總是要多拿一些,鮑叔牙也毫無怨言,他說,管仲家境困難,比別人更需要錢。後來,鮑叔牙追隨公子小白,管仲則追隨公子糾,雙方圍繞著齊國君王之位進行了一次火拼,結果小白和鮑叔牙勝出,公子糾失敗後被處死,而管仲則成為通緝犯,被監禁在魯國。

這時候又是鮑叔牙站出來,他問原來的公子小白、現在的齊桓公:你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想稱霸諸侯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管仲來輔佐你。

眼見鮑叔牙如此堅持,而且語氣堅定,齊桓公半信半疑地相信了,他派人對魯國說:管仲這傢伙特別討厭,別人見了我都是忍讓三分,只有他總跟我作對,還射了我一箭,差點要了我的老命。所以,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活剝他的皮,你們把他送回齊國吧,交給我來處置。

魯莊公不久前剛剛跟齊桓公為公子糾的事情打了一仗,結果一敗塗地,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雖然耳聞管仲是個奇才,但還是不敢得罪齊桓公,便把管仲交給了齊國派來的人。管仲深知只要有鮑叔牙在,齊國就不會太為難他,他只擔心魯莊公變卦,因此,一路上催促大夥趕路。實在累了,他就指定兩個人來唱歌給大家聽,緩解疲勞。就這樣,兩天的路程一天多就趕到了。

到了齊國,齊桓公果然不計較一箭之仇,而且拜他為卿,位在鮑叔牙之上,讓他輔佐自己。剛開始,齊桓公很不習慣管仲的辦事風格,對他做的事也是將信將疑,每次一有不放心,就叫鮑叔牙來,鮑叔牙則每次都勸他照管仲說的做。久而久之,管仲做得越來越順手,齊桓公也越來越信任管仲,鮑叔牙反而退居其次,而齊國的霸業也就此完成了。

如果要評選管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肯定非鮑叔牙莫屬。但管仲對鮑叔牙呢? 似乎有點「忘恩負義」。

管仲大病將死時,齊桓公問他:你要是走了,你的工作讓誰來接替?

其實齊桓公心目中的第一人選是鮑叔牙,鮑叔牙和管仲又是好朋友,管仲應該會舉雙手贊成才是。不料管仲卻告訴他,不行! 管仲的理由是:鮑叔牙是個大好人,堪稱道德楷模,就算別人免費送他個大金塊,他也絕對不會要;但是,他性格耿直,疾惡如仇,對好人就喜歡,對壞人就討厭,一張臉就是個晴雨錶。這樣的性格,還是不要做宰相為好,否則於國於己都沒好處,甚至弄不好把身家性命也賠進去。

管仲說得沒錯,做宰相首先要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平衡多方的利益。這對於鮑叔牙來說,肯定是個苦活,最好還是不做為好,反正已經老了,乾脆做個好人,給自己這輩子畫個圓滿的句號得了。

鮑叔牙也是這麼想的,有個小人跑去告訴他這件事,挑唆是非時,鮑叔牙不但不怨管仲,反而很感慨地說:管仲說得沒錯啊! 如果讓我做宰相的話,哪裡還有你們這些人的容身之處!

◎人物名片
姓名:管仲
生卒年:前七一六~前六四五
所處時代:春秋前期
職業:齊國宰相
綽號:春秋第一相
特長:濟世匡時之略
標籤:好兄弟鮑叔牙,有「管鮑之交」之說

婁師德:別人吐在你臉上的口水你別擦

「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乾耳。」──(唐)婁師德
這是成語「唾面自乾」的出處,婁師德對他的弟弟千叮嚀萬囑咐,做人一定要低調到變態。

低調做人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處世法門,唐代武周時的重臣婁師德,不但是這一法門的倡導者,而且還把這一處世法門做了升級版。

婁師德自從做官後,就成為低調做人的典範。

有很長一段時間,婁師德在唐朝西北邊疆任職。唐朝在邊疆重地設置都護府(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都護府的長官大都是軍人出身,婁師德以一個文人到邊疆,在打架上是個生手,但他清楚如何讓邊境安寧。在非公務時間,婁師德一身農夫裝扮,親自到田地裡和士卒犁地開荒,引水灌溉。朝廷來人檢查工作,他就在田裡頭接見,搞得來人直吐舌頭,不敢確定這就是那位封疆大吏婁師德。

婁師德自己倒是從來不在意什麼身分不身分,他的態度就是,邊境這塊是非之地,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滔天大禍,就會化為戰場。所以很多時候,打仗就是打後勤。尤其是防守方,只要後勤保障充足而及時,一般不會落敗。後來西北邊疆烽火突起,婁師德和敵人進行了八次會戰,八次全勝。這樣的戰績,跟他平時的「田舍翁」作風是有直接關係的。

武則天建立大周政權後,將這位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召入京城,擔任宰相。不過,婁師德對武則天而言太重要了,就對他說:「咱們國家有人才,百花齊放。但就是沒有你這樣『出將入相』的人才。所以,雖然你在中央為官,但還是要給你個『西北軍事長官』的榮譽頭銜。」

獲得這種榮耀的人,在武則天一朝屈指可數。

婁師德的天生低調有兩件事可以證明。

一件事是他推薦了狄仁傑進入決策層。但狄仁傑總在外面說婁師德的壞話,很多人都為婁師德打抱不平,偷偷告訴婁師德,狄仁傑這人在誹謗你呢。婁師德聽了,總是一笑了之。狄仁傑的所做所為甚至連武則天都看不下去了,有一天,她把狄仁傑叫來,打開了政府公文箱,問狄仁傑:「你知道是誰推薦你到這個位置上的嗎? 」

狄仁傑說:「不知道。」

武則天說:「是婁師德。」

狄仁傑大吃一驚,心想怎麼可能,這莊稼漢有如此眼光? 武則天就拿出幾份公文,說:「這就是婁師德推薦你的文書,你可以看看。」狄仁傑看完這些推薦文書後,想想自己平時的行為,羞愧不已。

第二件事,可以名垂史冊。婁師德擔任宰相後,他的弟弟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餞行宴上,婁師德跟老弟交心說:「我現在是宰相,你又是刺史,咱們婁家可謂是榮寵之極,你到任後,如果跟人產生矛盾,別人咒罵你,你該如何做? 」

弟弟自認為是低調高手,並不比老哥差,就驕傲地回答:「就算別人把唾沫吐到我臉上,我也只把它擦拭乾淨,所以老哥你放心,我會低調到底的。」

正當他對自己的回答洋洋得意時,老哥愀然變色,說:「你看,你看,這正是我為你擔心的地方。」弟弟大吃一驚,想不到低調到如此境界,仍然會被人認為是張狂,真是山外有山。他急忙請教老哥。

婁師德面授機宜說:「別人向你臉上吐唾沫,就證明他對你非常憤怒,如果你把唾沫擦了,那就是火上澆油。最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都別做,微笑著,讓唾沫自己風乾。」

—成語「唾面自乾」的出處就在這裡。

◎人物名片
姓名:婁師德
綽號:行轍方相
生卒年:六三○~六九九
所處時代:唐朝武則天時期
職業:地方官、宰相
特長:忍
榮譽:忍者神龜獎

◎讀史可鑑
婁師德過分的低調,會讓人有「怯懦無能」的印象。不過,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哲學。婁師德能把低調當作極端的行為藝術,可能跟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武則天登基後,使用酷吏鎮壓反對派,朝廷上人人自危,生怕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就惹來殺身之禍。

婁師德就是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下,學會了「唾面自乾」的低調藝術,從而在武則天一朝,不但保住了性命,還獲得了榮耀。

婁師德的做法在歷史上並不是孤例,中國古人一直有做人要低調的訓誡,常說的一句話是「忍小忿而就大謀」。正如一個人在荊棘密林中行走,碰到荊棘,別硬闖,要懂得繞開;碰到低矮而多刺的樹,要懂得低頭。在這種忍辱負重的鍛鍊中,保持豁達的心胸和智慧,才能在走出荊棘密林後,迎來廣闊的天空。

仇士良:要讓皇帝忙得沒時間工作

「天子不可令閒暇!」──(唐)仇士良
唐朝中期的大太監仇士良,被皇帝勒令「休假」後,對前來送行的太監傳授如何擁有權力的絕招。 

仇士良是唐朝後期浩瀚宦官中的普通一員,但老天爺偏愛他,唐憲宗時,仇士良開始青雲直上,多次到地方軍隊中做監軍。唐文宗即位後,仇士良已掌握了皇帝禁軍,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唐文宗是個一心要勵精圖治的皇帝,受到宦官們的指手畫腳,當然怒火中燒。在做了精心的準備之後,八三五年十一月的一天,唐文宗在早朝時暗示合夥人大將軍韓約開啟謀殺宦官的按鈕。韓約按照事先約定,對皇帝報告說,後庭有棵樹,降下了甘露,在這樣的時節是一種祥瑞的象徵。唐文宗聽了,裝得有模有樣的,很高興地讓仇士良和一群宦官跟著韓將軍去實地察看。

原來,在後庭,唐文宗已經預先安排了幾百名訓練有素的刀客,準備將仇士良等人一網打盡。但命運再一次偏袒了仇士良,在離現場只有幾十步之遠時,仇士良突然發現韓約這個老軍人滿頭大汗,呼吸急促。憑藉著在宮廷中多年鬥爭的經驗,仇士良立刻感覺到殺氣襲人,謹慎地問韓約:你怎麼了?

韓約像是決堤的洪水,心中的恐懼轟然爆發,大叫一聲:啥事都沒有! 仇士良一聽清楚了,必然有事要發生,隨身侍衛們紛紛抽出刀來,護住主子。韓約本來已經夠緊張的,一見事情敗露,慌亂中大吼了一聲,那幾百個刀客便按約定從暗處衝出來,但為時已晚。

皇宮是皇帝禁衛軍的地盤,而仇士良正是禁衛軍的主人。就在那棵準備讓宦官血濺當場的樹下,唐文宗的幾百個刀客被禁衛軍屠殺。仇士良一直跑到朝堂上,把唐文宗綁架,以皇帝的名義指揮禁衛軍對可疑官員大肆屠殺。這場屠殺斷斷續續地持續了一個月,被殺的高級官員達幾百人,史稱「甘露之變」。

甘露之變後,唐文宗再也沒有能力振作,每日以淚洗面,歎息自己受制於家奴。而仇士良則在這次政變之後,完全控制了皇帝和政府。唐文宗去世後,仇士良把李炎扶上皇位,是為唐武宗。

唐武宗即位純粹是仇士良的功勞,仇士良就好比太上皇,這樣的人,可比皇帝還有權勢,但肯定不能讓皇帝對他心存感激。所以,不久後就爆發了唐武宗和仇士良之間的明爭暗鬥。唐武宗先是提拔文臣李德裕為宰相,讓他和仇士良大唱對台戲。李德裕按照唐武宗的意圖,下令削減禁衛軍的薪資和津貼。沒錯! 此舉正是衝著仇士良來的,因為禁衛軍正是仇士良領導的軍隊嘛。仇士良自然不甘心乖乖接受,他的對策是,鼓動禁衛軍鬧事,讓他們罷工,去找宰相李德裕示威。李德裕這邊倒是處變不驚,以唐武宗的名義下了一道聖旨,要求禁衛軍們少安毋躁,有什麼要求提出來,自家人好商量嘛;一邊放出話去,請仇士良到皇帝辦公室來開會。

仇士良心想:小樣的,跟我玩,知道厲害了吧,知道服軟了吧! 美滋滋地來見皇上,沒想到,服軟的話一句也沒聽到,倒是被唐武宗劈頭蓋臉地數落了一頓,最後,唐武宗放出狠話:「聖旨是我下的,你到底想要幹什麼……」

這下仇士良徹底明白了:皇帝和李德裕是一邊的,他們要對付我了! 自此他就寢食難安,知道大限已到。第二年,他趕緊抽身,請求告老還鄉,唐武宗立即應允。

送行大會上,仇士良對其他宦官們傳授駕馭皇帝的經驗:「不要讓天子閒著,應該常常以奢靡來掩住他的耳目,使他沉溺於宴樂中,沒工夫管別的事情,然後我輩才能得志。千萬不要讓他讀書,不要讓他接近讀書人,否則,他就會知道前朝的興亡,內心有所憂懼,便要疏遠我輩了。」

唐武宗可不是個好心腸的菩薩,第二年,他下令剝奪已告老還鄉的仇士良的全部頭銜和財產。

不久,仇士良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但他留下的這段駕馭皇帝的話,卻被歷代權術人物奉為真經,爛熟於胸。

◎人物名片
姓名:仇士良
生卒年:七八一~八四三
所處時代:唐朝中期
職業:皇帝禁衛軍總管
特長:欺上瞞下,貪酷殘暴
最風光的事:甘露之變後屠殺高級大臣幾百人,控制皇帝唐文宗
標籤:侍奉六主,擁立二帝,專權二十多年

◎讀史可鑑
仇士良的話使許多野心勃勃的權術家受益匪淺。優秀的權術家就好比是一位心靈導師,他深知人性的每一種弱點,並善於利用他人的弱點,最終達到自己的意圖:
好名的給他高帽子;
好利的給他金銀財寶;
好色的給他美女佳麗;
好貨的,如宋徽宗那種熱愛石頭藝術的,就給他搜羅各種奇花異石;
好玩的,如明武宗,劉瑾就恨不得給他一百座迪士尼樂園…… 

雍正:識相的就別老拿自己當功臣

「……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清)雍正帝
雍正在給居功自傲的年羹堯的詔書中這樣說,此時,殺機已起,年羹堯這條功狗已見到烹他的大鍋。

清朝,在雍正皇帝搶班奪權的活動中,大將年羹堯出了很大的力。所以,雍正坐穩天下後,年羹堯非常紅火。

有一次,年羹堯得了嚴重的傷寒,躺在床上下不了地。雍正聽說後,非常著急,連忙叫太醫院的醫師趕到年家。一到年羹堯的臥室,年羹堯就掙扎著起來給皇帝磕頭。雍正見他臉色發白,頭上冒虛汗,連忙上前按住年羹堯,說:「老年,趕快躺下! 咱倆誰跟誰呀! 你身體不舒服就不要行那套虛禮了。」

年羹堯見皇上發話了,實在難受的他也就沒有勉強。雍正又連忙吩咐醫師給年羹堯看病,看完後,醫師捋捋鬍子說:「皇上,年將軍這個傷寒不好治啊! 因為治這病需要用到一味中藥,不好弄。」

雍正有點不耐煩地說:「是什麼藥? 我堂堂一國的皇帝,什麼弄不來。」

醫師回答說:「真命天子的龍鬚。」

一聽醫師這麼說,雍正明白了。心想,不就是要我的鬍子嘛! 為了老年能趕快康復,這點鬍子算個啥! 於是,他順手操起臥室裡的一把剪子,就要剪自己的鬍子。年羹堯連忙說:「皇上,不能啊! 為了奴才的一條賤命,而傷害您寶貴的身體,不值得啊! 」可雍正還是果斷地剪了下來。老年當場感動得暈了過去。

就在雍正的「溺愛」下,年羹堯越來越忘記自己姓什麼。

有一年,在外做官的年羹堯回京城報告。北京三品以上的官員,都紛紛到郊區去迎接老年。大家是點頭哈腰、笑容滿面,可騎在馬上的老年,卻突然對直隸巡撫說:「狗奴才,見了你家主子還不快跪下! 」那位官員雖然老大不樂意,但人家現在是紅人,得罪不起! 只好跪在路邊,向老年磕頭。有些王爺想跟老年握個手,可老年把馬屁股一拍,瞧都沒瞧一眼,哈哈大笑就走了。雍正知道這件事後,非常地憤怒。

於是,他就準備試試年羹堯,如果在自己面前,他老年也沒大沒小、不知收斂,那可就要後果自負了。有一次,雍正找年羹堯談話。一到皇宮,還沒等雍正賜座,老年自己就拽了把椅子坐了下來。雍正一看,火就騰騰往上冒。心想,這混帳傢伙,看來是真的搞不清自己幾斤幾兩了!但他還是強忍著沒有發作,而是對老年說:「現在我想把官員的待遇提高,這樣官員的貪汙腐敗就會少,你看這樣做,行得通嗎? 」

老年一臉不屑地說:「皇上,您老人家待在宮裡是不是待傻了! 那幫官場老油條,我還不清楚,你就是給他金山銀山,該撈他們還是會撈! 」

雍正這時臉就沉了下來,冷冷地說:「那你說怎麼辦? 」

年羹堯大聲地說:「這還不好辦嘛,一個字:殺。查出一個殺一個,查出一萬殺一萬,我就不信有真不怕死的。」年羹堯說的是指手畫腳、唾沫橫飛,把他身邊的皇帝完全當成植物人。

看年羹堯這個態度,陰狠的雍正決定讓老年去見閻王。一七二五年,雍正罷免了年羹堯陝甘兩省最高行政長官的職務(陝甘總督),並解除軍中的職務撫遠大將軍,調去浙江任杭州將軍。可年羹堯在杭州這人間天堂屁股都還沒坐熱,雍正要他自殺的命令就來了,最後,老年就真的去了「天堂」。

(未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