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情緒表達、文化與心理健康(簡體書)
滿額折

情緒表達、文化與心理健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情緒表達文化與心理健康》在梳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采用文獻資料法、測量法、實驗法,將情緒表達性作為情緒表達的表示指標,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作為個體的一種文化價值觀去探討,將情緒表達放在具體人際關系情境之中,以探尋文化價值觀、人際關系取向性以及情境等因素在情緒表達中的影響,探尋從情緒表達的角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并試圖尋找影響情緒表達不良的因素。
《情緒表達文化與心理健康》由朱艷麗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情緒表達文化與心理健康》共十章,在梳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采用文獻資料法等,以兩個城市六所高校的千名大學生為被試,通過六個研究將情緒表達放在具體人際關系情境之中,探尋文化價值觀,人際關系取向性以及情境等因素在情緒表達中的影響。

情緒表達行為作為情緒的外在(顯)表現,是個體社會性發展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對于個體適應環境、促進人際和諧和心理健康有著重要意義。由于文化、情境和個體的特殊性,人們情緒表達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探討情緒表達與心理健康的具體關系以及情緒表達影響因素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考慮。其一,何種情緒表達會影響心理健康:其二,情緒表達受到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其三,情緒表達的個體因素;其四,情緒表達的情境因素。了解具有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個體之間在情緒表達方面的相似與差異,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情緒表達對于人們思維與行動的重要性和在個體間社會互動中的作用。
本書在梳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采用文獻資料法、測量法、實驗法,將情緒表達性作為情緒表達的表示指標,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作為個體的一種文化價值觀去探討,將情緒表達放在具體人際關系情境之中,以探尋文化價值觀、人際關系取向性以及情境等因素在情緒表達中的影響,探尋從情緒表達的角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并試圖尋找影響情緒表達不良的因素。本書研究的被試為兩個城市六所高校的千名大學生。通過六項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
關于情緒表達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得到如下結論:①情緒的抑制表達不利于心理健康,情緒的樂于表達也不一定會有利于心理健康;②對于負性情緒更樂于表達,對正性情緒更少抑制表達:③女性更樂于表達情緒,男性更抑制情緒表達;④對于負性情緒的抑制表達最不利于心理健康;⑤對于負性情緒的書寫表達可以提高心理健康。
本書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作為個體的文化價值觀去研究,探討其作為文化層面因素在情緒表達中的作用,并得出以下結論:①當前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取向中以水平集體主義文化取向得分最高,其次為水平個人主義,再次為垂直集體主義,最后是垂直個人主義,說明大學生文化價值觀的特點是強調平等和集體主義;②文化價值觀具有性別差異,男生比女生更傾向于垂直個人主義,即更傾向于競爭,突出自我的自主和獨立性,渴望在競爭中獲得勝利;③文化價值觀與心理健康存在關系,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個體、尤其是垂直個人主義的個體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集體主義的個體、尤其是水平集體主義的個體心理健康水平則相對較好;④文化價值觀影響情緒表達,水平個人主義的個體傾向于情緒抑制,而水平集體主義的個體則不傾向于情緒抑制;⑤文化價值觀與中國人的人格特質中的人際取向性各個因子存在相關,如集體主義與傳統和現代性、人情、人際觸覺、紀律性、和諧性、人際取向性呈顯著正相關。
人際和諧性是與文化價值觀相關的個性特質,其與情緒表達的關系如下:①人際關系取向性中的和諧性因子影響情緒的樂于表達和抑制表達,和諧性越高的個體越少情緒表達和情緒抑制。②作為個性特點的人際和諧性和作為文化特點集體主義文化價值觀能夠預測情緒表達,影響情緒心理健康;人際和諧性高的個體更傾向于集體主義文化價值觀,心理健康水平比較高,在情緒表達上是適當的。③不同程度(高或低)人際和諧性的個體在不同情境中(個人或公開)的情緒表達具有差異,高人際和諧性的個體對正性情緒上更多體驗和表達,在負性情緒表達上沒有差異。④中國鄉村較之城市更多保留傳統中國人格的特點,鄉村成員更注重人情和人際關系的和諧。
關于情緒表達不良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得出如下結論:①情緒表達不良者會有更多心理健康問題;②情緒表達不良與文化價值并不存在相關關系。
本書的最后部分,研究者對以上幾部分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并回顧了本研究在文化價值觀作為個體文化特征的探討、將情緒表達放在具體的人際關系情境之中研究、文化價值及人際取向性在情緒表達中的影響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創新。研究結論對于教育管理、臨床干預、個體的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啟示,并以此思考適合中國人的心理治療方法等。同時,本書中的研究在調查問卷、研究樣本及推論、情緒的分類、情境故事的文本閱讀方法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最后,對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包括特定情緒表達與心理健康、情緒表達社會情境因素的原因分析以及情緒不表達及相關因素的研究。

目次

第一章 情緒表達
第一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概念辨析
第三節 影響因素
第二章 相關理論
第一節 早期理論
第二節 相關理論
第三節 研究評介
第三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構想
第一節 理論構想
第二節 研究過程
第四章 自我
第一節 自我的研究進路
第二節 敘事自我
第五章 情緒表達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 情緒表達性
第二節 情緒表達、情緒類型與心理健康
第三節 不同主題的情緒書寫表達與心理健康
第六章 我還是他
第一節 心理傳記
第二節 我的故事
第三節 她的故事
第四節 不同人稱敘事與自我發展
第七章 文化價值觀
第一節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價值觀
第二節 情緒表達與心理健康:文化價值觀的影響
第八章 情緒表達與人際關系取向
第一節 人際關系取向
第二節 情緒表達與人際關系取向
第三節 情緒表達與人際和諧性
第九章 述情障礙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 情緒表達不良
第二節 情緒表達不能與心理健康
第十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當前存在問題
第三節 研究啟示
第四節 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第十一章 未來主題
第一節 自我欺騙
第二節 自我控制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書摘/試閱



二、自我欺騙中的自我
諸多文獻表明,自我欺騙和相關結構在感知自我的過程中發揮著作用。相當多的證據表明,自我欺騙在對過去、當前和未來的自我感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對記憶中的自我感知時,Greenwald把自我評價與權益主義系統相聯結,對過去歷史回憶并改寫為當前的需要。Ross的研究表明,對過去自我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當前自我態度基礎上的重建。對現在自我的感知,大多數人認為自己的積極屬性和能力范圍高于平均水平,常常采用的方法是對有關于自我的有效信息比消極信息給予更多關注。對未來自我的感知,大多數人會對積極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持有較樂觀的評估,而對負性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會有較低評價。那么,什么因素會影響們人們進行自我欺騙?
(一)信息加工方式
影響自我欺騙行為發生的心理因素之一是有偏差的信息加工方式。在感知自我的信息加工過程中,個體會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來知覺、處理、解釋、評價和回憶信息。比如,男性在擇偶的過程中,往往把女性的禮貌看成是對方對自己感興趣。尤其在回憶的過程中,由于記憶可以被重構,個體會根據當前需要去提取或抑制有關信息,甚至通過歪曲記憶來修改自己的經歷。
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兩種情景,人們更可能進行自我欺騙。一種情景是關于自我的信息較少或信息是很不明確的,另一種情景是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內存在更多與自我不相關的信息,由此人們就越有可能從事自我欺騙。
(二)動機
Sackeim和Cur給出的自我欺騙定義中包括決定哪種信念是有意識的、哪種信念不是有意識的,進而指出自我欺騙行為是由動機激發的。在弗洛伊德思想基礎之上,眾多研究者提出“動機性遺忘對自我欺騙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那些可以積極感知自己特定領域的動機越強的個體進行自我欺騙的可能性就越大國。在這種動機原理的基礎上,人們在思考過去自我比思考現在和未來自我時會有更強的動機進行自我欺騙。為什么呢?首先,對過去自我的否定看法現實上可以促使提高對當前和未來的自我的積極感知。第二,人們對于過去事件比當前和未來事件存在一種更大程度的控制感。在動機原則影響下,在敘事的過程中人們對過去的自我進行回憶,過去的自我經常會因記憶發生“錯誤”和“歪曲”而呈現出并不同的自我。
將動機因素和信息加工因素聯系起來,有個體的動機因素造成的信息加工偏差更符合這里自我欺騙的概念,而那些由信息特征所造成的自我欺騙,如前文介紹的可能進行自我欺騙的兩種情景,并不必然與自我欺騙聯系起來。
(三)情緒體驗
從認識論上,情緒體驗可以作為個體對事件進行評估反應的信息指標。有研究者認為@,情緒體驗的認識效用在闡明自我欺騙潛在可能中具有意義,并提出情緒體驗的自我欺騙的兩種不同的變式:情緒自我欺騙的評價變式和情緒自我欺騙的體驗變式。這兩種變式提供了關于自我欺騙的兩種解釋模式,并且強調情緒知覺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情緒體驗的自我欺騙意味著什么?如果一個人可以有意識地精確地知覺自己的情緒體驗,認為自己的情緒體驗很好地捕捉到自己對事件的評價反應,那么,是不能對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行自我欺騙的。而事實上,個體對于自己是否精確地知覺到自己的情緒體驗,以及自己的情緒體驗是否捕捉到事件評價反應并不是確定的。這就產生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情緒自我欺騙。在情緒自我欺騙的評價變式中,個體的情緒體驗準確地跟隨評價反應,但個人認為卻沒有。這就是個體在情緒體驗和情緒評估之間的沖突。這種類型的自我欺騙的典型例子就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反應的自身體驗是憤怒,但是他們說服自己真的生氣。因為在這種類型的自我欺騙的發生是關于情緒體驗的錯誤評價,稱之為情緒自我欺騙的評價變式。在情緒自我欺騙的體驗變式中,個體的情緒體驗不能準確地跟蹤他們的評價,但個體卻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的評價和情緒體驗之間沒有沖突。在這種類型下自我欺騙的發生是由于一個錯誤的情緒體驗反應。這種自我欺騙的例子是個體體驗到快樂,并且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但是這種快樂在某些方面是個體對事件評價反應的一種并非最適宜的解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