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京劇編年史(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京劇編年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50 元
定  價:NT$ 900 元
優惠價:8778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京劇編年史》是一部京劇斷代編年史。作者依據歷史資料和翔實考證,以年為序,梳理了京劇藝術從1790年三慶徽班的成立,從。昌腔上吸收徽、漢兩調,亂彈諸月空及昆弋所長,演化形成京調皮黃戲并躍升為“廟堂之樂”主流推重的藝術形式,一直記敘到1919年京劇改良。洋洋七十萬言,介紹了與京劇興起和發展相關的政事紀要,重要戲劇班社建立和活動,從業人員師承及親緣關系,官方和民間的演出管理機構等,總結了京劇演劇藝術成就,勾畫了京劇興起繁榮到改良發展的清晰脈絡,也展現了清中期至民國這段時期以雅俗共賞的京劇為代表的世俗文化風情。全書另附有《京劇演員師承表》《京劇主要演員、場面血緣表》以及作者王芷章先生生平。

名人/編輯推薦

王芷章先生是一位老一輩戲曲史研究專家。他逾九十萬字的煌煌遺著《中國京劇編年史》內容起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高朗亭在北京成立三慶徽班,止于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京劇改良活動(如梅蘭芳等創演時裝戲)。逐年記述了京劇藝術自孕育、形成、演變直至趨于鼎盛130年間的歷史發展過程。書中對人對事的記述力求真實詳盡,甚至涉及當年北京城的社會圖暴、京劇...

目次

序一
序二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庚戌)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癸丑)
r795年(乾隆六十年乙卯)
1798年(嘉慶三年戊午)
1799年(嘉慶四年己未)
1800年(嘉慶五年庚申)
1801年(嘉慶六年辛酉)
1802年(嘉慶七年壬戌)
1803年(嘉慶八年癸亥)
1805年(嘉慶十年乙丑)
1806年(嘉慶十一年丙寅)
1807年(嘉慶十二年丁卯)
1809年(嘉慶十四年己巳)
1810年(嘉慶十五年庚午)
1811年(嘉慶十六年辛未)
1813年(嘉慶十八年癸酉)
1814年(嘉慶十九年甲戌)
1815年(嘉慶二十年乙亥)
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丙子)
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丁丑)
1818年(嘉慶二十三年戊寅)
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己卯)
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庚辰)
1822年(道光二年壬午)
1823年(道光三年癸未)
1825年(道光五年乙酉)
1826年(道光六年丙戌)
1827年(道光七年丁亥)
1828年(道光八年戊子)
1829年(道光九年己丑)
1830年(道光十年庚寅)
1831年(道光十一年辛卯)
1832年(道光十二年壬辰)
1833年(道光十三年癸巳)
1834年(道光十四年甲午)
1835年(道光十五年乙未)
1836年(道光十六年丙申)
1837年(道光十七年丁酉)
1838年(道光十八年戊戌)
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
1840年(道光二十年庚子)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壬寅)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甲辰)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乙巳)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丙午)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丁未)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己酉)
1850年(道光三十年庚戌)
1851年(咸豐元年辛亥)
1852年(咸豐二年壬子)
1853年(咸豐三年癸丑)
1854年(咸豐四年甲寅)
1855年(咸豐五年乙卯)
1856年(咸豐六年丙辰)
1857年(咸豐七年丁巳)
1858年(咸豐八年戊午)
1859年(咸豐九年己未)
1860年(咸豐十年庚申)
1861年(咸豐十一年辛酉)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
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
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
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
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
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
1868年(同治七年戊辰)
1869年(同治八年己巳)
1870年(同治九年庚午)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
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
1874年(同治十三年甲戌)
1876年(光緒二年丙子)
1877年(光緒三年丁丑)
1878年(光緒四年戊寅)
1879年(光緒五年己卯)
1880年(光緒六年庚辰)
1881年(光緒七年辛巳)
1882年(光緒八年壬午)
1883年(光緒九年癸未)
1884年(光緒十年甲申)
1885年(光緒十一年乙酉)
1886年(光緒十二年丙戌)
1887年(光緒十三年丁亥)
1888年(光緒十四年戊子)
1889年(光緒十五年己丑)
……
附表一 京劇演員師承表
附表二 京劇主要演員、場面血緣表
本書征引書目
王芷章先生生平
后記
再版后記

書摘/試閱

此外,從這個戲目單可知:一、這是京劇大的一次堂會演出。因為七十二個劇目,按一天演十二出戲計算,就得演唱六天,較一般壽戲堂會演三天的成例要多出一倍。從恭王奕訴這個堂會的闊綽,也可看出封建統治階級生活的窮奢極侈了。二、在這次堂會巾班主俞菊笙演出了他所不常演的戲,從此看出他的藝術之博和能演的花臉戲之多。總計俞菊笙參加了《界牌關》《五花洞》《鎮潭州》《黃鶴樓》《雙包案》《惡虎村》《攻潼關》《英雄義》《五人義》《青石洞》《挑華車》《水簾洞》《金山寺》《英雄會》《金沙灘》《連環套》《雄黃陣》《戰宛城》十八個劇日的演出,平均每天上場三次。其中屬于花臉戲的有《雙包案》《青石洞》《挑華車》《金山寺》《英雄會》《金沙灘》《戰宛城》。戲目單中并詳細注明他是什么臉譜,這對于花臉扮相的變化有很大參考價值。《五十年來北平戲劇史材》序文里特別強調這一點,是有見解的地方。而《戰宛城》一劇,俞菊笙飾典韋,楊月樓飾張繡,慕鳳山飾曹操,田桂鳳飾鄒氏,德子杰飾胡車。其他武將屬于武生扮的,由張淇林、姚增祿、董鳳巖飾,屬于花臉扮的,由高得祿、沈易成、李順德、李壽山飾,集四大班頭等名角于一堂,可說這是在《讓成都》(程、余、張三老生合演)、《黃鶴樓》(徐小香、王九齡、任七十、楊月樓合演)之后極精彩的合作戲了。第三,這次堂會,雖說是生、旦、凈、丑各行戲都有,但實際上可以說是當時的武戲大會演。除去俞菊笙主演的十八個劇目外,有楊月樓主演的《惡虎村》,張淇林、何桂山、姚增祿等主演的《安天會》,錢寶峰、張淇林等主演的《霸王莊》,董鳳巖等參加演出的《英杰烈》,錢寶峰主演的《清風寨》,黃潤甫主演的《取洛陽》,李順亭、高得祿等的《定軍山》,慕鳳山、高得祿等的《下河東》,張長保、錢寶峰等的《蔡家莊》,錢寶峰主演的《瓦口關》,學生們演出的《陳塘關》《蜈蚣嶺》共十二出。連俞菊笙所演共合三十出,已接近總數的一半。武戲在京劇中所占地位之重要,從這次演出中不是又能得到很好的證明了嗎!
四喜班:
孫菊仙,老生;譚叫天,老生;時小福,青衫;余紫仙,青衫;冰王三,老生;小慕,花面;劉明九,花面;桂云,花旦;六兒,花旦;羅百歲,丑;顧芷蓀,小生;李硯儂,小生;汪大升,武花面;姚增祿,武老生;楊泉,武老生;宋趕生,丑;桐仙,武旦;青皮,武旦。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