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張若名傳(簡體書)
滿額折

張若名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張若名的傳記作品。張若名是周恩來的初戀女友,是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紀德的知音。

作者簡介

王鐵群

男,1960年10月生,原籍河北省河間市。1980年入讀河北大學歷史系,1984年畢業留該校馬列教研部任教。現為河北大學馬列部教授、河北省黨史學會理事。

教研方向:中國近現代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曾獲中國現代史學會青年優秀論文獎、中國中共黨史學會黨史優秀論文獎。2000年后發表論文《周恩來的婚姻抉擇》《“伍豪之劍”:周恩來率領的中央特科》《張若名婦女解放思想述評》等四十余篇,一些文章被《新華文摘》等轉載。

名人/編輯推薦

王鐵群所著的《張若名傳》是一部關于張若名的傳記作品。張若名是周恩來的初戀女友,是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紀德的知音。她是一位曾與鄧穎超等一起,在“五四”大潮中叱咤風云,率領天津女界奮起投身反帝愛國斗爭的人;是一位曾與周恩來等一起,創辦覺悟社,共度鐵窗生活,勇敢經受北洋軍閥牢獄考驗的人;是一位曾致力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所寫文章與任弼時的有關著作合編一起,被多次印刷廣為傳播的人;是一位以中等文化基礎拼搏攻下法國文學博士學位,長期享有法國文學研究專家聲譽的人。作者將張若名的人生軌跡置于中國近現代的社會變遷之中進行考察,對其生平和革命理論、婦女解放思想及學術業績等給予了客觀分析和評價,有助于讀者閱讀和研究五四運動及中國共產黨建黨時期的歷史。

張若名,一位不平凡的女性
(代序)
張若名
一位曾與郭隆真、鄧穎超等一起,在“五四”大潮中叱咤風云,率領天津女界奮起投身民主愛國斗爭的人;
一位曾與周恩來、郭隆真等一起,共度鐵窗生活,勇敢經受北京政府牢獄考驗的人;
一位曾致力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所寫文章與任弼時的有關著作合編一起,被多次印刷廣為傳播的人;
一位站在時代前沿,不僅在實踐上而且在理論上,對婦女解放運動做出了重要貢獻,不愧“婦女解放急先鋒”的人;
一位以中等文化基礎拼搏攻下法國文學博士學位,長期享有法國文學研究專家聲譽的人;
……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不平凡的人,她的名字已幾近被歷史遺忘。
回顧張若名的一生奮斗,無論是在“五四”時期反對不良政治,還是對我國婦女解放運動,抑或是對中法文化的交流,她都曾做出過重要貢獻,不失為巾幗英杰。
一、五四運動的先驅
張若名(法文名:Tchang Lomine),1902年2月出生于直隸省清苑縣(今為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1916年考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與鄧穎超同為第十級學員。在五四運動中,她站在民主愛國斗爭的最前沿,成為一位勇敢的革命先鋒。
(一)從“女愛會”評議部長到天津新學聯委員長
“女界愛國同志會”(簡稱“女愛會”),是五四運動時期天津婦女界統一的民主愛國團體。它是張若名與郭隆真、劉清揚、鄧穎超等發起組建的,成立于1919年5月25日,劉清揚和李毅韜分別擔任正、副會長,張若名與郭隆真、鄧穎超為評議委員。由于張若名在運動中表現激進果敢,具有較強組織能力,不久,她又被推薦為評議部部長。①評議部是“女愛會”的集體決策機構,“女愛會”簡章規定:凡臨時發生之事項不能召集全體會員討論時,得由評議部議決實行之。②所以,“女愛會”內外重大事務往往首先提交評議部,由張若名主持召開“評議會”討論,表決通過后交各股(科)執行。在張若名與郭隆真、劉清揚、鄧穎超等共同領導下,“女愛會”成為天津五四運動中的一支生力軍,有力地推動了天津女界民主愛國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
1919年6月18日,天津各界聯合會成立。張若名同鄧穎超等作為“女愛會”代表參加該會,張若名被推選為天津各界聯合會庶務科干事,③鄧穎超則為交際科干事。此后,張若名多次作為天津各界聯合會的代表,進北京參加示威請愿活動,并頻繁奔波于京津之間,做了大量宣傳聯絡、支援營救工作。
1919年12月10日,在張若名主持下,天津男女各校學生合組,成立了天津新學聯。新學聯不設會長,實行評議部一部制。張若名以其勇敢、聰慧、謙虛、嚴謹,被選為評議委員會委員長,①成為天津學生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
(二)參與創建“覺悟社”
“覺悟社”是天津五四運動的領導核心,是“五四”時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團體,它是由張若名與周恩來等發起創辦的。當事人諶小岑、諶志篤等回憶,1919年9月2日,周恩來、張若名等在從北京乘車回天津途中,討論起民主愛國運動的發展方向問題。郭隆真提出,今后天津學生聯合會同女界愛國同志會應該更緊密地合作,成為天津愛國運動的核心。“張若名主張索性由女界愛國同志會的女校學生加入天津學生聯合會,加強學聯的陣容。”周恩來進一步建議,“把這兩個組織中的骨干分子結合在一起,另組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小組”;同時出版一個宣傳刊物,以推動各項斗爭工作的開展。②9月16日,“覺悟社”正式成立。據諶小岑回憶,為體現男女平等的原則,建社之初的20名成員男女各半,女學生的名單就是由張若名提出的。③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第二冊附錄中,曾提到周恩來當年與他一次談話的筆記,當談到覺悟社的創辦人時,周恩來說有他自己,還有張若名、郭隆真、劉清揚。
在覺悟社里張若名與其他社員一起研究民主愛國斗爭的形勢和策略,共同領導游行示威等愛國活動,以《覺悟》雜志為園地探討“革心”和“革新”的良方,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鍛煉和進步。
(三)力倡婦女解放
1920年1月,張若名在《覺悟》雜志創刊號上發表了《“急先鋒”的女子》一文,這是張若名論述婦女解放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張若名鮮明地提出:“女子解放從女子(自身)解放作起,不要等著旁人解放……女子必得具一種革命精神去實行解放。”她大聲疾呼:要“破除迷信形式道德的觀念”,“鏟除男女心理生理不同的觀念”,“打破男女職業不平等的觀念”。她主張男女同校、男女同工、男女公開社交。她認為女子不必一定“主內”,應當有自主的職業及獨立的經濟。張若名對婦女的經濟獨立,有很獨到的見解,她深刻指出:正因為婦女在“經濟上即不能獨立,所以在家里要受男子的轄制。求女子解放,先求女子得工商業的知識,開創女子經濟的獨立方法,然后才能脫離苦海”。這一認識超越了圍繞“婚姻”問題來談論“女子解放”的范圍,觸及到婦女解放的根本,抓住了問題的實質。
張若名指出,實現婦女的解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應有一個預備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要做三方面工作,即“同志征求”、“知識預備”和“經濟預備”。她提出,要想打破女界的黑暗,必得征求當“先鋒”的同志。這些同志的資格有三種:一是“真有提攜女子心意的”;二是“有犧牲精神的”;三是“抱獨身主義的”。
張若名號召廣大女性從自我做起,在思想上行動上來一場婦女解放的“大戰爭”,用革命的精神去實行解放,勇當婦女解放的“急先鋒”,“一心一意地去為大多數女子求解放”。
張若名婦女解放的思想,雖難免瑕疵,但深刻獨到,在中國婦女運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張若名既“革心”又“革新”,知行并重的思想品格,顯示了她在婦女解放運動中狂飆突進的膽識。
(四)“九一念九”,①與周恩來等患難與共
1920年1月下旬,天津學聯調查員在某商號檢查日貨時遭到日本浪人的毒打。各界代表為此向省公署請愿,反被軍警逮捕,天津學聯和各界聯合會會所也隨之被封。周恩來等商議決定,發動更大規模的請愿示威活動,要求釋放被捕代表,啟封天津學聯和各界聯合會。1月29日,各校學生數千人集合后,以周恩來為總指揮,奔赴直隸省公署請愿。學生們推舉周恩來、郭隆真、于方舟、張若名四人為代表,要求面見省長曹銳,結果悉遭拘捕。
周恩來在他寫的《警廳拘留記》一書中節錄了張若名的一段日記,記述了郭隆真、張若名兩位女代表在獄中的情況。張若名被捕后,記掛的是外面戰友們的安全:“從在省公署里邊聽見外邊那種呼聲上證明,一定是一場慘劇了。想到這里,真令人焦急,想著外邊受傷的人,也不知是怎樣地多呢?”“只想外邊的同學們還是被打散的呢,還是自由走的呢?倘若被打,又是什么景象呢?”①在獄中,張若名和郭隆真保持著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張若名描述過骯臟破敗的牢房后寫道:“這種景象雖然不好,但是我們能嘗到這監獄的滋味,(隆真卻已是第三次了!)精神很是快樂的。”
張若名與郭隆真在監獄里被折磨得不斷患病,但革命意志從未減弱,她們同周恩來等難友一起,互相鼓勵,開展了一系列包括絕食在內的斗爭活動。7月,張若名與周恩來等出獄時,天津各界代表前往歡迎,把鑄有“為國犧牲”四字的銀制紀念章和大紅綢花戴在他們胸前,表達了人民的敬佩之情。
二、傳播馬列主義的精英
1920年11月,張若名與周恩來、郭隆真等一同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6月,周恩來和趙世炎等在巴黎組建了“中國少年共產黨”(后改稱“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張若名和郭隆真都是“少共”的最早成員。1922年冬(或1923年春),張若名轉為中共黨員。
當時旅歐黨團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學共產主義”。周恩來、張若名、郭隆真等成立了一個“共產主義研究會”,采取互教互學的方式,輪流擔任主講。張若名的法文學習進步很快,加入“少共”時已能閱讀法文版的馬列主義書籍,故經常擔任互教互學小組會的主講人。在周恩來的建議下,張若名將小組會上的講稿整理成文,發表在《赤光》雜志上。這些文稿還得到周恩來和郭隆真的協助,油印成冊,發給共青團員和旅法華工。周恩來在1924年回國后,也將這些小冊子帶回并組織出版。后來,張若名的這些文章被團中央編入了介紹馬列主義的通俗讀本中。
1925年3月,“中國青年社”以“上海書店”發行的名義,出版了《馬克思主義淺說》一書。該書正文兩萬多字,共分四編,其中三編為“一峰”(張若名筆名)所寫,即第一編“資本”(就是張若名在法國寫的《剩余價值》),第三編“階級斗爭”,第四編“帝國主義”(就是張若名在法國寫的《帝國主義淺說》)。另一編,即第二編“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辟世”(任弼時筆名)所寫。
張若名的這些文章,邏輯清晰,說理透徹,表述通俗易懂,所以很適宜宣傳普及。她的修辭用字也較為科學準確,如在進行階級分析時,她首次使用了“游民無產者”一詞,而沒有用此前人們使用的“流氓無產者”一詞。這個新詞,不僅擴展了所指階層的外延,也減去了貶義成分。
“一峰辟世合編”的這本《馬克思主義淺說》一書,從1925年3月至1926年1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再版九次,創造了中國出版史上的奇跡。①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列主義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張若名傳播馬列主義對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貢獻。
張若名在研究馬列主義的同時,還以北京《晨報》駐法特邀通訊員的身份,先后寫了二十多篇稿件寄回國內,這些文章涉及領域廣泛,包括留法勤工儉學問題、華工問題、德美關系、英國外交策略、歐洲勞動問題等。其中,發表在1924年3月18日鄧穎超等主辦的《婦女日報》上的《現代的女子以怎樣的解放為滿意?》一文,是她繼《“急先鋒”的女子》之后,論述婦女解放的又一篇力作。張若名在文章中明確提出:“提倡打破私有制,打破家庭的束縛,才是治本的良方”,因為“社會制度、經濟制度不良,可以阻止一切進化。不推翻壓迫者,不打破私有制,婦女問題,不能得到滿意的解決”。她號召廣大婦女與人民群眾團結一致,“攜起手來一致反對壓迫者”,為婦女解放而奮斗犧牲。這篇文章表明,張若名已開始運用馬列主義來研究婦女解放問題。
三、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
1924年,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張若名退出了黨的組織,專心于法國文化的學習和研究。1930年,她獲得法國里昂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成為我國最早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之一。回國以后,張若名先后在北平中法大學文學院和云南大學中文系任教,主要從事法國文學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以及法文文法的研究和中法文著作互譯工作,為中法文化交流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出色成就。
張若名的博士論文《紀德的態度》,從心理學角度,對法國著名作家紀德的人格演講、宗教信仰、道德觀、象征藝術及古典主義等進行了深入研究。該論文被里昂大學評為最優秀成績,獲500法郎獎金。紀德讀了張若名的論文回信說:“拜讀您的大作后,使我似乎又重新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我從未想過我會如此被了解。”法國學者羅德斯深為張若名對法國文化的熟諳而驚訝,他評價說:“我認為她有關《道德家紀德》的評論,應該列為第一流的評論文章。人們發現她的文章非常優雅、簡潔、清晰而透徹,可謂一字不易。這一點即使最挑剔的文學評論家也是不能否認的。”①《紀德的態度》1930年在法國出版,1931年又在北平出版,多年來此書一直得到中外學者的贊譽。近年來,她的有關著作也有再版。
張若名回國后在執教之余,著述頗豐,其中不少是研究評論紀德的文章,使她繼續享有“紀德研究專家”的稱號。此外,她的文章還廣泛涉及法國其他著名作家,如《佛朗西斯·若姆》《法國象征派三大詩人鮑德萊爾、魏爾萊諾與蘭苞》,①以司湯達、福樓拜和紀德為例,從心理學角度揭示了作家生活經歷對其心理影響的《小說家的創作心理》等。在法文文法研究方面,她的《法語直陳式時態的用法》一文,至今仍被學者視為很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張若名還把魯迅和郁達夫的一些作品譯成法文,介紹給法國讀者。
張若名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堪稱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
四、在鄧穎超過問下平反
昆明解放后,張若名歡迎新的社會秩序,“心向共產黨”“心向社會主義”。1950年她加入了民盟,并開始不斷申請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積極參加新中國的歷次政治運動,“她對黨的號召步步緊跟,毫無保留地獻身于黨的各項革命活動”。她還在云南大學中文系創立了“文藝批評教研室”,并任室主任,親自講授馬列主義文藝理論,成為中國最早講授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教授之一。然而在反右運動中,張若名向黨交心的匯報材料,卻成為她有右派言論的證據。尤其是她1924年退出共產黨的事情也被翻出來,她由此被指責為不齒的叛徒。張若名不堪忍受高壓,1958年6月18日投河自盡,終年56歲。
兩年以后,鄧穎超到昆明時曾過問此事。②1963年云南大學黨委發過一份對張若名的甄別材料,承認對她“不適當地給了許多的壓力”,“當時批判的詞語不合適”等,顯然這個甄別不夠徹底。1980年,應張若名家屬的請求,鄧穎超致信云南大學黨委,又一次過問此事。張若名的長子楊在道說:“我母親的平反,是在鄧穎超的直接過問下完成的。”③
1980年11月,中共云南大學委員會作出《關于張若名同志的政治歷史結論》。《結論》追述了張若名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和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情況后,談到她的脫黨問題,指出:“1924年,張若名同志在法國參加列寧逝世紀念大會,被法國警察跟蹤、訊問。這時,張若名同志又與當時支部負責人任卓宣發生意見分歧,在這種情況下,張若名同志經過向組織申請后,由組織同意其退黨。退黨后,未發現張若名有任何出賣黨組織的行為。”《結論》在談到張若名的死因時說:“在1958年云南大學的‘交心’運動中,由于沒有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對張若名同志施加種種壓力,以致造成張若名同志不幸溺水而死的嚴重后果。”《結論》的最后結論是:“經復查,張若名同志一生為革命,為人民做出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政治歷史清楚,無重大政治歷史問題。”
在鄧穎超的關懷下,一代女杰張若名終于得到平反。
張若名在《“急先鋒”的女子》一文中指出:“在新舊更代的時候,必定要有人作先鋒,打前路。”張若名從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評議部長,到云南大學教授,不管從事民主革命還是學術研究,無不表現出拼搏奮斗、為婦女解放開路的“急先鋒”精神。感念其為中國民主革命和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重要貢獻,深以為歷史不能忘卻她。
讓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領略一番這位不平凡女性的風采。她的人生軌跡,或許對您有所啟迪。

目次

一、幼嫩心靈埋下“女權”的種子
二、與鄧穎超等成為全班“五魁首”
三、天津女師的同窗同道
四、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評議部部長
五、戰斗在海河兩岸
六、代表天津各界赴京拒簽“和約”
七、奔波京津,反對“馬良禍魯”
八、與周恩來等創辦“覺悟社”
九、天津新學聯委員長
十、《“急先鋒”的女子》
十一、“九一念九”,同周恩來等患難與共(一)
十二、“九一念九”,同周恩來等患難與共(二)
十三、“九一念九”,同周恩來等患難與共(三)
十四、為抗婚與家庭斷絕關系
十五、遠航法國,勤工儉學(一)
十六、遠航法國,勤工儉學(二)
十七、加入旅歐黨團,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一)
十八、加入旅歐黨團,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二)
十九、婦女解放思想的發展
二十、人生轉折
二十一、周恩來: “我開誠布公地對她講明了自己的愛情觀”
二十二、中國第一對博士夫婦
二十三、紀德的知音
二十四、北平中法大學教授
二十五、云南大學教授
二十六、楊在道:“我母親的平反,是在鄧穎超的直接過問下完成的。”
結束語
張若名年譜簡編
后記

書摘/試閱



二是郭隆真在1922年尚未加入“旅歐少共”,更未加入中國共產黨。據中共中央檔案館保存的郭隆真自傳所言: “我在1923年春遇少年雜志社記者于里昂,遂對共產主義討論兩次,說我具備革命者的條件,對于主義有相當的認識。結果周恩來、尹寬等遂介紹我加入CY。”①郭隆真加入“旅歐少共”后化名“林一”,同年轉為中共黨員。
三是至1925年,中共旅歐基層組織只有支部,而沒有執行委員會。中共旅歐支部成立于1922年冬,共有黨員十余人,由張申府任支部書記,趙世炎為法國組負責人。未見設置“執行委員”“中央執行委員”之職。
四是周恩來不認為他在1922年介紹張若名加入的是共產黨。1954年4月周恩來在昆明見到張若名,當她問起周恩來1922年介紹自己入黨的事時,周恩來簡單而明確地說: “你當時參加的是團,不是黨。”⑦周恩來對張若名是了解的,他又是當時中共旅歐組織的重要領導成員,故此說具有權威性。
筆者認為,張若名經周恩來介紹,在1922年加入的是“旅歐少共”,而非旅歐中共組織。“旅歐少共”成立時,領導機構稱“中央執行委員會”,由趙世炎、周恩來、李維漢組成。后因附屬于國內團中央,從1923年2月始旅歐團組織領導機構相應更名為“執行委員會”,張若名所稱當選的“中央執行委員”,當是1923年以后的“執行委員”。
但筆者又認為,張若名稱自己曾加入過中國共產黨,此說也決非臆造,她確實在旅法勤工儉學之時加入過中國共產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