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國倫理學年鑒(2011年)(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倫理學年鑒(2011年)(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組編,由羅國杰、徐惟誠兩位德高望重的權威學者擔任顧問。反映了2011年倫理學界與社會道德建設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熱點和學術交流狀況。作為我國倫理學年鑒的創刊首部,它也標示著《中國倫理學年鑒》的歷史性創始。

作者簡介

葛晨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院黨委書記。兼任教育部倫理學基地主任,北京市倫理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書報中心刊物《倫理學》顧問,北京市鄧小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宣部思研會研究員。主要研究社會倫理學、中外倫理文化比較、禮儀文化等領域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于2000年被教育部評定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依托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科整體優勢,有效整合了國內外倫理學研究資源和力量,以學術研究及解決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為研究特色,在學術研究、關注社會重大問題和社會價值觀引領方面,作用突出;還與國內外多個學術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中心共建的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科點,可培養倫理學專業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等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本中心力主發展為中國倫理學領域的學術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社會咨政中心。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倫理學年鑒(2011年)》由教育部倫理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組編,由羅國杰、徐惟誠兩位德高望重的權威學者擔任顧問,編寫團隊以教育部倫理學重點基地為依托。《年鑒》按年度反映上年中國倫理學界的學術活動、研究概況、前沿動態、論文、著作成果主要內容,以及社會道德熱點問題的討論。本年度《年鑒》概述并反映2011年倫理學界與社會道德建設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熱點和學術交流狀況。作為我國倫理學年鑒的創刊首部,它也標示《中國倫理學年鑒(2011年)》的歷史性創始。

前 言

《中國倫理學年鑒》(以下簡稱《年鑒》) 由教育部倫理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組織編寫, 由羅國杰、徐惟誠兩位德高望重的權威學者擔任顧問。隔代修史, 隔年修鑒。《中國倫理學年鑒》按年度反映上年中國倫理學界的學術活動、研究概況、前沿動態、論文、著作成果主要內容, 以及社會道德熱點問題的討論。
年鑒作為集資料匯集、理論觀點概述、思想討論以及便覽于一身的書籍, 具有資料權威、反映學界全貌、連續出版、信息密集、記錄社會及思想史發展的工具書特點, 在社會歷史發展和思想發展史中, 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社會信息“檔案” 記載功能。中國的年鑒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當今中國社會、文化和理論研究中也有不同學科和領域的各色年鑒, 在一些年鑒中, 不同程度地包括了一些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內容, 倫理學界也已有由王小錫教授主編的《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出版。但在倫理學與道德建設日益成為中國“顯學” 的時代, 我們深感學界和社會很需要《中國倫理學年鑒》的開拓性創編。我們選擇在21世紀國家“ 十二五” 計劃的第一年“開始” 編寫《中國倫理學年鑒》, 期望把倫理學界的學者、研究成果和理論發展概況納入“歷史記載” 的工具書系列中, 更希望它能對倫理學界和社會道德建設, 對中國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 發揮積極的作用。
經過近一年的采集編輯,《中國倫理學年鑒》正式出版了。本《年鑒》概述、反映了2011年倫理學界與社會道德建設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熱點和學術交流狀況。作為我國倫理學年鑒的創刊首部, 它也標示著《中國倫理學年鑒》的歷史性創始。
《中國倫理學年鑒》編委會強調學術、理論工作的嚴謹態度和社會責任,主張客觀、全面并有重點地反映年度倫理學與社會道德建設研究狀況。編寫團隊以教育部倫理學重點基地為依托平臺, 具有專業布局較齊全、編寫師資力量較厚實等優勢。編寫組分工與文責明確, 在《年鑒》總顧問和主編總體指導下, 每個領域內容均由術有專攻的資深學者擔任綜述、指導和責任把關。
我們編寫出版《中國倫理學年鑒》的歷史性工作剛剛起步, 在經驗和資源力量方面都還存在一定不足, 內容編輯中難免存在一定疏漏。現在《中國倫理學年鑒》(2011) 擺在大家的面前, 我們希望在接下來年復一年的編輯中, 得到大家的指正和建議, 以俾《中國倫理學年鑒》編輯出版做得越來越好。

目次

學術動態
一、學術會議
二、出版著作
倫理學基礎理論問題
一、基本概念與基本問題
1.概念問題
2.基本問題
3.道德判斷
二、規范倫理學
1.道德規范體系
2.道德論證
3.道德正義
三、美德倫理學
1.美德及相關范疇
2.當代美德倫理學及其發展方向
3.中西美德倫理比較
四、價值與價值觀
1.價值的主體性
2.價值的普適性
3.價值的客觀性
4.價值觀與文化自覺
五、倫理學基礎理論的新論域
1.實驗倫理學
2.后現代倫理學
3.道德悖論研究
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總體性研究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倫理思想或道德觀研究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道德觀的形成與發展研究
四、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研究
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
一、整體考察及當代反思
1.批判與回應
2.當代價值
3.具體范疇和問題
4.對其他各家的研究
二、人性論研究
1.先秦時期人性論
2.漢唐時期人性論
3.宋明時期人性論
三、孝文化研究
1.孝的起源
2.總體性研究
3.儒家孝文化
4.個案研究
5.文本研究
6.孝道教育研究
四、傳統義利觀研究
1.元問題研究
2.總括性研究
3.個案研究
4.比較研究
5.義利觀的意義
五、近現代倫理思想
1.戊戌維新時期
2.辛亥革命時期
3.其他研究
4.現代新儒家及其他
六、傳統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
1.道德教化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2.道德教育與修養功夫
七、傳統政治倫理
1.周朝政治倫理思想
2.先秦政治倫理思想
3.宋明時期政治倫理思想
4.整體研究
八、生命與生態倫理
1.傳統文化中相關思想
2.道家的思想
3.儒家的思想
4.墨家的思想
西方倫理思想史研究
一、古希臘至文藝復興時期
1.前柏拉圖時期
2.柏拉圖、色諾芬
3.亞里士多德
4.希臘晚期、羅馬
5.中世紀
6.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二、近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
1.霍布斯、洛克與盧梭
2.道德感學派
3.功利主義
4.康德與黑格爾
三、現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
1.元倫理學
2.功利主義
3.美德倫理
4.政治哲學及其倫理
5.后現代倫理思想
6.現當代其他倫理思想
……
應用倫理學研究
社會道德建設
社會道德事件

書摘/試閱



倫理學基礎理論問題
基礎理論總是學界最為關注的核心部分。2011年,學者們發揮了自己的學術專長, 圍繞社會熱點問題, 基于多種學術立場、視角和方法,在倫理學基礎理論領域分析、反思、論證, 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
一、基本概念與基本問題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倫理學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學者們對倫理學的學科定位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分析與總結,其中主要問題有: 倫理學究竟是什么?它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本質屬性?對“倫理學” 概念進行“正名” 研究,表現了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入,也反映了學界對相關研究現狀的反思, 學者們追根溯源,從理論原點出發, 探尋倫理學的本質及其社會功能。
1.概念問題
回答諸如倫理學本質等此類問題, 必然要對“倫理” 與“道德”這兩個核心概念進行界定、分析。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界在運用這兩個概念時往往未加嚴格區分,但一些學者則主張應明確區分倫理與道德概念。樊浩撰文指出,對“倫理” 和“道德” 的概念辨析,不是出于思辨哲學的形上偏好,而是因為它們標志著道德文明和道德哲學發展的諸歷史哲學形態。孔子開辟的道德強勢話語下倫理優先的“中國傳統”,亞里士多德開創的“理智的德性” 高于“倫理的德性” 的“西方傳統”,都經歷了歷史哲學的三期辯證發展, 它們在現代都遭遇到倫理與道德的深刻矛盾。
與西方倫理認同與道德自由的矛盾不同, 倫理——道德悖論、倫理——道德二元對峙, 是這一矛盾的中國形態。它表明,中國道德哲學與道德文明已走到發生重大變化的轉折關頭, 其歷史哲學前景既不是傳統性的“合”,也不是現代性的“分”,而是倫理——道德生態的辯證建構。倫理——道德生態,是其歷史哲學的現代中國形態。
在有些學者看來,倫理與道德的關系,是一個沒有引起充分學術關切但卻深刻影響現代道德哲學品質的重大前沿問題, 它所遭遇的冷落,已經使之成為考驗現代人學術耐力的標桿。在某種意義上,只有對這一課題達到必要的學術自覺和理論解決, 現代道德哲學、現代社會的倫理關系和道德生活才會真正走向成熟。在這個意義上,對倫理道德的歷史哲學形態的考察,也是為現代道德哲學尋找出路。基于對中西方倫理道德的歷史哲學考察, 走出倫理——道德悖論及其二元對峙的道路,應當是建立倫理與道德的價值生態。在這個生態中,倫理與道德,倫理認同與道德自由辯證互動。樊浩得出的結論是:“倫—理—道—德” 的辯證生態,是現代中國具有傳統根源、體現時代要求的歷史哲學形態。當然它的合理性與現實性尚有待實踐與歷史的檢驗。
也有學者從其他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 如焦國成認為,“倫理”的本義是指人倫關系及其內蘊的條理、道理和規則。倫理是與物理和事理相區別的情理。發現、認識人倫關系中所蘊含的道理,從古往今來無數個體的情感發用中發現普遍認同的情感,“必推其情至于無憾”,并把這種普遍認同的、無憾的情感作為“中道” 或倫理的規則以裁量、規范個體或過或不及的情感,以指導和規范人們的行為,從而達到人倫關系的和順及人倫秩序的穩定與和諧,就成為一個專門的學問, 這就是本義上的“倫理學”。另如吳瑾菁認為, 對“道德” 概念進行定義,要考慮三個方面因素:一是中西倫理思想史上對“道德” 的理解; 二是日常生活中對“道德”的使用; 三是倫理學研究中對“道德” 的運用。結合三個方面的內容, 可以對“道德”做如下定義:所謂道德, 是人們頭腦中關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想觀念, 是調節人們行為的特殊行為規范的總和, 是人們思想品質中的一項特殊內容。
對于“道德”這個概念,有學者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應從不同的角度而進行分析。如劉仁貴認為, 德性論倫理學和規范論倫理學對道德作了不同側面的強調, 德性論首先強調人應當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規范論則主要強調一個人應當做什么以及應當怎樣做?從道德與人的關系來說, 道德本身便內在地蘊含德性之維和規范之維。道德作為德性時指涉的是道德對于人的本體性意義,即道德使人成之為人而區別于動物,并且成就、實現和完善作為人的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為主體內在品質; 道德作為規范時指涉的是道德規范可以約束人、規范人,從而維護人類社會秩序和人類整體生存,主要體現為具體的社會道德規范。道德之二維是互生互成的一體兩面,過分強調其中之一維而忽視另一維都會導致對道德的片面理解。
關于道德的產生,有學者也進行了探討,如,程煉對進化倫理學進行了研究, 認為進化倫理學把道德看作是進化的產物。進化思維在解釋道德現象時有三個不同程度的涉入, 這個區分是依據自然選擇在塑造道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的。根據一種最弱級別的進化涉入, 道德像藝術和科學一樣, 只是自然選擇的間接產物, 不受制于機體的生物性; 而根據一種最強級別的進化涉入, 道德完全是自然選擇的直接產物, 根植于機體的生物性中。這兩個級別的進化涉入不能提供對道德的理想解釋, 一個恰當級別的進化涉入應該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道德” 概念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隨著實踐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相關的新概念, 如“次道德”問題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有學者明確指出,對“次道德”的本質,不能僅從語詞的角度抽象地解析, 還必須聯系相應的行為現象來界定。為此, 主流理解中的“次道德” 行為應該是指違法甚至犯罪者在惡行之后或之中實施的、僅具有“次要”地位或“次等”價值的道德行為。在此意義上, “次道德” 區別于“非道德”而屬于“道德” 范圍, 是“道德的” 而非“不道德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