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資源科學概論(簡體書)
滿額折

資源科學概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  價:NT$ 228 元
優惠價: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全面地闡述了資源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學科體系的框架,詳細而系統地闡述了資源科學主要分支學科,如資源地理、資源生態、資源經濟、資源倫理、資源遙感與制圖、物質代謝、資源政策與法規、資源安全與管理、資源信息等的含義、特征、分類、評價以及理論和方法應用等內容。讀者閱讀本書之后,可初步了解和掌握資源科學及其主要分支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知識和技能。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系、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環境、生態、經濟管理等專業的高校師生和有關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資源科學概論》著眼于從更高層次對資源-人口-環境地域系統綜合闡述與研究,強調資源的多目標、多層開發和綜合利用以及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以資源的系統性、綜合性和整體性思想統領全書;在內容上,從地理學的核心——人地關系,探討它與資源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對資源地理學進行全面系統和較深入的闡述和探討,對資源倫理的特征與功能,自然價值與資源倫理、資源倫理評價與規范進行了系統地論述,將物質代謝分析納入資源科學體系之中,根據資源科學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闡述了資源安全與資源管理等。在結構體系上,更加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力圖為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資源環境問題提供理論支持;在方法上,除了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資源遙感、資源信息等新技術手段,同時,在其他的章節中,均不同程度地運用系統分析法、數學模型等方法,使資源科學領域的研究方法有進一步的擴大和深化。

資源是資產的來源,雖然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資本、技術等對于自然資源的替代性不斷增強,但自然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不但沒有削弱,反而由于自然資源短缺以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得到了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自然資源問題不但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改變,追求資源利用更加高效以及對環境影響最小化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而且也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資源倫理觀,因此,如何形成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并引導資源合理、永續利用的資源學理論與方法,不僅是介紹、傳播資源學知識的需要,更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為此,本書從以下方面對資源科學概論教材內容進行了相關設計。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全面地闡述了資源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學科體系的框架,詳細而系統地闡述了資源科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如資源地理、資源生態、資源經濟、資源倫理、資源遙感與制圖、物質代謝、資源政策與法規、資源安全與管理、資源信息等的含義、特征、分類、評價以及理論和方法應用等內容。讀者閱讀本書之后,可初步了解和掌握資源科學及其主要分支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知識和技能。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人地關系演變與資源科學的產生
1.2 資源科學的發展
1.3 資源科學的學科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資源地理學
2.1 資源地理學及其特征
2.2 資源的分類
2.3 資源形成的背景及制約因素分析
2.4 資源的綜合評價
2.5 資源區劃
2.6 區域資源系統總體特征
2.7 資源開發和利用前景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資源生態學
3.1 資源生態學的產生與發展
3.2 資源生態學內涵與研究范疇
3.3 資源生態學基本理論
3.4 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評價
3.5 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問題與解決途徑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資源經濟
4.1 資源需求
4.2 資源供給
4.3 資源供求分析與優化配置
4.4 資源價值與價格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資源倫理
5.1 資源倫理的內涵、特征及功能
5.2 自然價值與資源倫理
5.3 資源倫理評價與規范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資源遙感與制圖
6.1 遙感的物理基礎
6.2 資源探測的主要傳感器
6.3 遙感圖像處理與分析
6.4 資源遙感的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物質代謝
7.1 物質代謝的提出及概念
7.2 物質代謝原理與分析方法
7.3 物質代謝應用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資源政策與法規
8.1 資源政策的概念、特點與功能
8.2 資源政策類型與結構
8.3 資源政策的運行過程
8.4 資源法規的基本理論
8.5 資源法律關系與內容體系
8.6 資源法規的制定與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資源安全與管理
9.1 資源安全概述
9.2 資源儲備:資源安全之本體實現
9.3 資源貿易:資源安全之市場實現
9.4 資源保護:資源安全之永續實現
9.5 資源管理:資源安全之效率實現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資源信息科學
10.1 資源信息與資源信息科學
10.2 資源信息科學的技術支撐
10.3 資源信息系統
10.4 資源信息科學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1 人地關系演變與資源科學的產生
1.1.1 人地關系的發展
人地關系是指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人地關系中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內、一定生產方式下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或社會活動的人;“地”是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關系的地理環境。
人地關系是從人類出現以來就存在的客觀關系,人類一經出現就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環境發生聯系。人與自然關系的內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變化,包括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地位。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物質與能量,然后又將改造利用過的物質與能量以“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的形式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因此說,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直接參與了自然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過程,并不斷改變著自然環境。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構成的人地關系,實際上是一種新陳代謝系統,或者說是一種通過人類創造的社會經濟機構,與自然環境進行物質與能量交換和轉化的系統。在人類社會的不同階段,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相互作用的規模和強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都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人類自身的發展而表現出不同的特征。
在舊石器時代,人類以狩獵、捕撈和采集現成食物為主,利用的生活資料主要是自然資源。這些資源被消耗的不多,又有再生能力,因而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性的后果。在這一時期,人類高度地依附于自然,人地關系處于原始自然狀態。到了早期農業時期,人類開始有計劃地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從單純地依賴自然進入到主動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新階段,但這一時期的經濟活動仍保持著生物學生產過程的基本特征,經人類改造的農牧業生產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在性質上仍屬于可逆轉的。在此階段,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強,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制約明顯,因而曾有片面夸大地理環境作用和影響的傾向,天命論思想占統治地位。農業時代人類生產活動直接作用于自然客體,它的規模小、強度低,負面影響較小,人類與自然保持融洽的非對立關系。工業革命以后,社會生產力有了飛躍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大大增強,存在著過分強調人類能動作用的思想,“人定勝天”的思潮以及“人類中心論”等占主導地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