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滿額折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按下快門前的60項修煉:胡毓豪攝影心法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修煉之前,你會拍照;修煉之後,你學會了攝影。

60項全面鍛鍊攝影人「心」‧「眼」‧「魂」的修煉──
習慣→技巧→器材→構圖→光影與色彩→風格

金鼎獎攝影師胡毓豪四十多年攝影心得一次傳授,著重攝影的態度與認知,捨棄對器材或功能的機械式技巧分享,讓讀者掌握正確而高段的攝影精髓,進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人人都可以成為獨具風格的攝影師,而不是成為大師作品的複製品。

作者簡介

胡毓豪

民國四十二年生,彰化溪湖人。高一開始接觸攝影,使用PENTAX單眼相機;念世新時狂瘋新聞攝影,閱遍校內圖書館攝影相關書籍,修盡各個攝影老師的課;實習在中央通訊社攝影組,學生時代無薪打工為China Times攝影記者。
歷經三大張的《中國時報》、民國八○年代的《時報周刊》,從攝影記者、召集人、主任、研究員,八十七年離職自創網路公司,兩年後因網路泡沫化,得到十年空閒,逐漸學得放下、清靜、自在。《蘋果日報》來臺創刊,曾有籌組攝影團隊之議,與黎老面談後,各奔前程。

獲獎:行政院金鼎獎、臺北市政府金橋獎、觀光局文藝創作獎、中興文藝獎(以上皆為攝影類)。
曾任世新專校新聞攝影老師;赴日本東京進修藝術攝影兼任《中時》駐日記者。
六十歲之後,將以攝影教學回饋社會,承傳經驗,並盡一切可能行善,祈求善終。

名人/編輯推薦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兼任講師 張宏聲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奕堅
攝影專欄作家 黃丁盛
吳三連攝影獎得主 劉振祥

衷心推薦

自序

「市售攝影書極多,為何要再出版一本?」我如此自問。一輩子都在攝影領域工作,吃穿全靠它供養,已活滿一甲子,人生的四季,即將入冬,豈可不回饋熱愛攝影的朋友?
談攝影技巧,做的人不少,不差我一個;講心法,多屬他山之石,翻譯為主,文化差距大。看翻譯如隔靴搔癢,讀原文?大不易。所以,我就個人經驗提出看法,畢竟這是歲月換來的。

全書分八章,談六十個經驗,用最簡潔的方式,認知攝影全貌和踏入攝影的捷徑。心法是感知的特殊能力,是活靈活現的無形之物,卻決定了影像的死活。
技巧是死的,感覺是活的,用死的生產活的,攝影僅此一點,就很奧祕。精通奧祕通常很難,可是拍照又很容易入門,數位時代更是人人在拍,尤其智慧型手機誕生後。
攝影,入門有捷徑;精進只剩不懈的修煉。能不能成為攝影人,只能祝福。但人人都可快樂拍照,讓照片幫你裝滿記憶,也許,這就足夠了。

目次

推薦序 邱奕堅
推薦序 張宏聲
自序

第一章 習慣
修煉1 學會緩慢
修煉2 培養觀看的習慣
修煉3 散步就是好時機
修煉4 隨身帶著相機
修煉5 住家周邊就有好題材

第二章 技巧
修煉6 人是攝影的中心
修煉7 技巧的融合
修煉8 功夫是練出來的
修煉9 心手穩定,妙用無窮
修煉10 一切都對了嗎?

第三章 器材
修煉11 能拍的就是好工具
修煉12 用手機拍照
修煉13 用傻瓜相機拍照
修煉14 觀景窗之必要
修煉15 鏡頭的個性
修煉16 鏡頭幫你捕捉空間
修煉17 瞬間與長時間 快門的生命力
修煉18 有更好的做法嗎?
修煉19 儲存格式和各式記憶卡
修煉20 攝像之後的檢視

第四章 構圖
修煉21 所見與所現
修煉22 取景的方法
修煉23 為什麼要這樣取景
修煉24 攝影元素的安排
修煉25 賓主分明定位清楚

第五章 光影與色彩
修煉26 捕捉感覺表現光與色
修煉27 曝光的選擇
修煉28 與光談情說愛
修煉29 色彩管理大學問非小事
修煉30 好色沒有萬靈丹

第六章 光色與時間的對話
修煉31 破曉之光
修煉32 日出後
修煉33 清晨之光
修煉34 白天光
修煉35 黃昏時刻
修煉36 華燈初上
修煉37 星月之光
修煉38 暗夜微光
修煉39 四季之光
修煉40 人造光

第七章 光的遊戲
修煉41 光影追逐
修煉42 立體感再次反轉
修煉43 逆光
修煉44 風雨中的自然光
修煉45 光的線條
修煉46 層次的溫柔
修煉47 善用人造光
修煉48 光的表情
修煉49 反射光
修煉50 光的經營

第八章 風格
修煉51 寫下拍照時的想法
修煉52 發揮己長
修煉53 補己之短
修煉54 五百選一就是攝影家
修煉55 照片承載的訊息
修煉56 拍、被拍和看的人
修煉57 解讀影像的功力
修煉58 能拍、能挑、能講,才算完整
修煉59 他人的意見
修煉60 止於至善

書摘/試閱

修煉1 學會緩慢

匆忙是現代人的習慣,都市化越深,人走路速度越快。在紐約、東京等等國際都會,只要是上班族,他們走路就像在跑步。分秒必爭,稱之為效率,本質卻是戕害人性,視人為物。
拍照需要思考,慢才能思。悠哉,悠哉!緩緩慢活,心思自然密實,密實就有定見。定見才是自己所見,不人云亦云。生活中的品味、美感,無一不是拍攝的好題材。

藝術,確確實實就在我們四周,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存在。拍照是從自然中,割取畫面的記錄行為,景未現,你就拍不到神韻,懂了這層道理,再去建構,然後想辦法化虛為實,好照片就誕生了。
拍照,是思考的結果。通常,我將拍照和攝影視為兩件事,拍照可隨便的按,即使有思考,那種思緒也很淺很淺。攝影則創作成分較濃,創作要深思熟慮,是緩慢中的緩慢。

慢慢想,快快拍,謀定而後動,優雅的作品,總含有感動和認同,作者的責任是記錄下當時的情境,用以激發觀賞者產生共鳴。拍照的動作,只是搭建溝通橋梁,層次屬於技巧而非心靈。
緩慢移動,細細的觀,看出道理,再掏相機。現階段以培養攝影心情為主,不必急於拍照。若能趁機練習相機操作,該是好主意。緩慢移動,散步是方法,但散步的心是散心,細觀看則要一心,差別看似不大,後果影響卻很大。
利用移動做觀察,因為慢,所以可再三重複。今天走,明天也走,天天走在同一地區,記憶就會染上這裡空氣的味道。陽光、冷暖、花草樹木、天色、陰晴時時不同;人心也有起伏,各種要素綜合再重組,要拍的景就在心中了。
心靜才能映景,水波不興就如明鏡,放緩腳步,正是拍照的第一種情。

修煉2 培養觀看的習慣
禪修有止觀法門,移植到攝影也很實用。止是專注於一,觀是深入的看。只要能深入的看,就可發覺可觀之處。看照片,若能深入,就可找到樂趣,甚至了解作者的意圖。
照像是書寫,單張像散文;多張成短篇;更多可以成集,像長篇大河一樣論述。單張不一定薄弱;多張組合未必致勝,影像強弱純以內容為據。
看,是一種學習,學別人的好,化成自己的骨肉。日常中,各種影像極多,一邊欣賞一邊記下其優點,才能累積好影像的元素,了解組織元素的手法,形成構圖。
拍照不能毫無頭緒,必須像使用文字,要前後貫串,字變詞、詞組句。句句條理分明,前後呼應,變為好文章。文用於抒情、記事,可論義講德,辨是非,像萬花筒似的,好玩至極,拍照亦同。

看他人作品,學抓其要,模擬仿效,再求改進。模仿從找元素開始,像識字一樣,字不但要美,且知其義,否則元素漂亮也枉然。
照片,不能震撼心靈,形同嚼蠟,就是失敗的作品。美,不能無魂,攝影像寫文章,各有其體。拍攝的最高境界是攝出自己的魂,魂通稱為風格,它源於看的功夫。
看別人的影像,培養自己的感覺。看後常拍,芽才能長成苗,苗才能成樹,才能長出果實,循序漸進,靠的是累積。靜態的看,是欣賞別人的作品;動態的看,是用眼耳鼻舌身去看。看到好的,改以觀對之。
拍照不能只想把照片拍得漂亮,而忘了魂比美麗有用。久拍,自己的照片風格就會慢慢凸顯,風格就是你整個人的展現。

同一時空,無論怎麼拍,想得到兩張完全一樣的作品,肯定不可能,佛家講瞬間生滅在此得到明證。拍照雖然簡單,但經過拿相機這個人「觀」了以後,影像經過詮釋就化為個人作品。
觀,心腦相連。心,每個人不一樣,腦想的也不一樣,所以風格代表自己久拍之功。拍得夠多,觀的時間自然也多,止觀,不胡思亂想。觀自己,可以發現自己所長;觀別人,可以發現愛與不愛。
只要置心一處,時時在觀,功就會積累。觀,可以從造形觀,可以從明暗觀,可以從變化觀,可以從光線觀。晝夜四季,人我山水,無不可觀處。
觀的訣竅,在心靜,能淨更好。清明的心,自然看得透澈。

修煉3 散步就是好時機
出門散步,脫離久處的環境,讓感官接受新的剌激,開啟好奇的大哉問。散步必須以赤子之心,去發現好玩的事物。好奇心已死,想再創作就不可能了。散步時,腦筋最清明,若配上好奇,觀看的能力就可大幅度提升。
散步雖然沒有拍照,兩手卻是好工具,隨時以拇指和食指湊成四方型的框,用來練習取景。照片跟實景最大的不同,在於實景無邊無際,照片是以四邊為界,越界就不是構成照片的元素。
除了取景練習,走著走著光線的變化被發現了。初學,也許覺得光線只有明暗,慢慢它的剛柔也被察覺了。更進一步,光的顏色被捕捉了;光線移位的角度變化,促使景物的面貌不斷翻新。可看之物,隨著經驗累積,越來越多,散步只要用心,其樂無窮。

累積經驗,為的是應用時素材豐富、面貌多樣。散步因為沒有負擔,遠近皆宜,隨時可出門,也隨時可回,所以不論心情好壞,情緒高低,只要你願意,說走就走。心情影響景緻,拍得的照片自然也會不一樣。
散步不只帶來健康,更可培養觀看的奧祕。走著走著,腦在想,眼在看,心在記,全身感官澈底動員。品味空氣,認識它細微的變化,春夏秋冬,空氣各自有著季節的味道,只有散步的人才了解環境的內涵。
不要認為走路就是散步,走路是從起始點邁向目的地,無心欣賞沿途一切,通常只知趕路,澈底錯失了一舉兩得的散步良機。學攝影,要有心,才能隨時修煉,散步是沒有門檻,卻是練習「看」的好機會。

養成散步的習慣,才明白好照片是因散步累積出來的。有看的能力,才知道空氣有厚薄,陽光有剛柔,景物有榮枯,四季有表情和溫度,表情與顏色和光線與明暗對比,就像交響樂團,合作共同演出。
看懂才能欣賞,欣賞而有感,才藉相機「借景」,割出他人所未見。偉大的攝影家,從平凡拍到不平凡,總是走在修煉的路上。慢慢走,目標就會越來越近。匆匆忙忙是學攝影的大敵,忘掉急躁,回歸閒雲野鶴般的自在,才是拍照的開始。

修煉4 隨身帶著相機
現代人,幾乎任何時候,都帶著可以拍照的機器。最普及的應屬照相手機。既然如此,為何說:「學攝影,要隨時攜帶相機?」這個疑惑,來自於對照相機認識不清。嚴格說,照相機就是照相機,手機就是手機,照像手機,只是帶有拍照功能的電話。
這種區別的真義何在?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攝影的傳統,任何相機一定有觀景窗,透過觀景窗,攝者才能取景,景物以觀景窗四周邊框為界,要的拉進來,不要的就捨棄,最後才下達指令,完成拍照。
但數位攝影之後,多數全自動相機,都是透過背後的螢幕取景。觀景的習慣,不知不覺中被改變了。看的方式改變後,人的思考減少了,拍照的量增加了,影像雖多質卻驟降。

所以,真正想學攝影,最好是帶著有「觀景窗」的相機。看螢幕拍照,最大的缺失是:忘了影像成為照片的邊界。另一缺失,拍照時若站在陽光下,螢幕式觀景根本看不清拍攝對象和取景範圍,只好瞎拍。
瞎拍是碰運氣,根本無法預知結果。拍照卻要思考、要選擇,通常經由判斷即可推知結果,才堪稱為攝影人。拍之前的練習,叫做「初心」,非常重要。慎始,才能看重一切,將來自會豐收。好習慣一旦養成,就像指南針引導方向,不致錯失目標。
攜帶相機即使不是用來拍照,它就像宣誓,像光頭和尚穿袈裟,隨時提醒自己。將拍照視為修道,努力觀景,尋找目標,冀望拍得傑作,是精進。手拿相機,本該謹慎,全力以赴。好景,無處不有。只要對的時間,站在對的地點,一拍即得,那怕拍不到好照片。

要出門,才會遇到好機會、好景物。遇到了!就像中彩券。沒帶相機就無法領取,對攝影人而言,這是很可恨的憾事。身帶相機,就可以「撿」得好作品,天賜良機豈可辜負?帶著相機,思緒就會被引到要好好做觀察的方向,避掉胡思亂想的禍害,拍照的幸福,就在不知不覺中享有。
買了相機,就要隨時帶在身邊,散步、走路、搭車隨時用它。偶而有空,就摸一摸;轉一轉;拍一拍,將它的功能澈底解析,將它的作用,轉化成像身體的反應,能如此,才能說:「這個相機,是我的。」
隨身攜帶相機的好處說不盡;讓它隨時處於可以拍照的境地,又是一境界。精進不止,你將日漸成為拍照達人,還怕拍不到好照片嗎?

修煉5 住家周邊就有好題材
視覺疲乏是常聽到的詞,日本人說:身邊事,看不到。因為住家四周,我們最熟悉,路上哪裡有坑有洞,不用想,不用看,都知道。就是因為知道得太清楚了,以致視而不見,見而不在乎。
到陌生環境,感官全開,注意力集中,鮮事不斷湧現,感官全開,才帶來旅行的快樂。旅行中,尤其到了異地,樣樣新鮮,處處有趣,所以可發現眾多題材。然而住當地的人,總覺得觀光客很奇怪,無論見到什麼,就是喜歡拍照。
回到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覺得毫不起眼的東西,外來客就是好奇,甚至問你很多為什麼。要當攝影人,就要能問很多為什麼,獨具與眾不同的「攝影眼」,才能把平凡的東西,拍成很吸睛,讓人覺得有趣。且說:我怎麼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看過。

住家四周雖有「視而不見」的危機,卻也是很好的轉機,因為你有足夠的時間,可重複去發現。對攝影人而言,只要時空環境對你最有利,就已立於不敗。稍加訓練,提升觀察力,就能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再長期耕耘累積,成果自然豐碩。
如何找出住家周邊的好題材?你可以先詳細分類,找出最具特色的,和必須長久耕耘的各類題材,然後各類題材齊頭並進的拍攝,或精選一二,每天拍它幾張。不論上班途中,下班回家,假日散步,出門購入,皆是拍照的好時機。只有不懈的拍,最能累積實力。以五年、十年為期,你一定可以成為人人欽羨的攝影家。
住家周邊一定有人,有各種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你經常在拍,大家就見怪不怪,接受你的拍攝,不會懷疑你為什麼拍我?能融入大眾,才能拍出很自然且帶有感情的人像。人之外,樹木、花草、蟲鳥、街景、四季變化,皆是好題材,我們四周本就如此豐富,只是未曾用心而已。

任何地方都有春花、秋實,四季轉移,人景、地景跟著變化;陰睛、風雨,樣樣皆可入鏡。順光時拍、逆光時也拍、斜光更要拍,白天可以拍,夜景也可以拍。大景有了,拍小景,再拍特寫,再拍微距,用微塵納須彌,看一花一世界,並將它拍出來。
拍照不一定要遠行,但遠行一定要拍照。遠行是鍛鍊、提升好奇心和觀察力的機會。接受外界變化帶來的刺激,可以利於創作,有需要但非絕對必要。每個人機緣不同,性向殊異,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優勢,才能傑出。住家周邊不是沒有可拍之物,只待你如何選擇而已。
觀察才能拍照;選擇才能傑出。事貴實踐,準備好了?拍照去吧!

修煉6人是攝影的中心
人,在攝影的過程,居於何種地位?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拍出不同風格的照片?又為什麼,隨著年歲增長,風格會一變再變?人,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因此,人是一切的樞鈕。即使太空船、人造衛星能自動拍照,最後還是必須有人的介入,才能完成影像。
喜歡拍照的人,經常在拍,但所拍的影像,今天跟昨天,有沒有不一樣?今年跟去年,又有什麼改變?若僅拿著相機,四處遊走,從現實環境割取作品,而沒有自己的想法,拍出來的東西,會是好照片嗎?照相,人人都會;但有強烈企圖,又嚴格要求自己,務求要拍出最好的照片的人,少之又少。

身而為人,要知道自己的強弱優劣,進而設法改善。影像的表達,超乎語言、文字。但要將事情講清楚,卻又非語言、文字莫屬。好照片,像好酒,喝來必須順口,又層次豐富,能感受,但說不出口;好影像,也如名曲遇到傑出的演奏家,能娓娓道來,傾訴不盡萬縷柔情,或剛烈如暴雷,風急雨驟,萬馬奔騰。
拍照精進,是在好玩之外,規畫主題進行有系統的創作。只會操作相機,不能算是會攝影。不會攝影就不該涉足有酬勞的拍照任務。因為三腳貓執行「任務」,只能拿到三流的價格,進而影響真正想靠攝影維生的攝影人,有些想終生依賴拍照過活的人,總是被這些擾亂分子坑殺。
剛出道的攝影人,工作量可能很少,少沒關係,但只要是「攝影工作者」,就要拿得到技術者的價碼。終生堅持走攝影路,就要勇敢拒絕小利的誘惑,維持市場的正常秩序。

拍照的動作很簡單,若因簡單而鈍化思考,就證明此人實不宜走攝影的路。攝影作品是要給人觀賞的,他者看了,是否感動?是否銘記心頭?或看不出所以然?溝通是開啟影像價值的鑰匙,先跟被攝對象溝通,完成創作,然後再和觀賞者溝通。
千萬不要拍了很多,卻永遠只感動自己。手持相機,就是接受挑戰,要不斷拓展創作空間,決心感動別人。回頭一想,何謂攝影表現?想拍什麼以彰顯自己的獨特見解?若依攝影維生,只拍客戶滿意的東西嗎?還是必須加入自己的風格?
台灣從2013年開始才有大學創設攝影系,既往我們的視覺影像,外強中虛,拍照的人雖多,卻乏人躍進世界攝影舞臺,如此的環境,留給有為者極大的發展空間,值得珍惜。天空越黑,星星越亮,不要怪環境不好,只怪自己挑戰力不足。

攝影,是一種超越自己的意志和想像的存在。攝影不能無的放矢,有時看得見目標,卻射不中它的核心;有時卻又意外拍到好作品,「攝影眼」所見,既真又幻,過程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此為妙門。軟片時代,拍了就是拍了,要刪也刪不掉,只要底片還在,今天沒有被看出來的好作品,或許幾年後還有機會出頭天。
數位時代,可怕的現象是只要相機在手,就越拍越多,漫無止境。一天之內,可拍好幾千張,但又能任意刪除。拍拍刪刪,難免會錯殺檔案。可是不殺又會積存,存下來的檔案又未必有用,這是新難題。新對策是要不斷提醒大家多思考,少按快門。少拍,精選快門機會,才是好方法。
拍照靠累積,像存錢一樣,久了才有力量。平凡的題材,只要持續精耕,也會產生震撼力。只要思想有力,就可平凡中展現神力。攝影,拿相機的人決定一切,不要忘了這才是主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