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兵法入神垂青史:吳起(簡體書)
滿額折

兵法入神垂青史:吳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華神勇武將系列.兵法入神垂青史:吳起》記述了吳起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領兵打仗的細節,向讀者展現了一位軍事家令人叫絕的改革方法、極高的政治才能和用兵如神的精彩事蹟。

名人/編輯推薦

姜正成主編的《兵法如神垂青史(吳起)》記述了吳起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領兵打仗的細節。向讀者展現了一位軍事家令人叫絕的改革方法、極高的政治才能和用兵如神的精彩事跡。他領兵有方,智慧過人,忠心報君,是一個為君赴湯蹈火的忠臣。

公元前440年左右,齊魯大地上誕生了一位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政治家、改革家,他就是吳起。
吳起出生在衛國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是一名商人,母親是一位大家閨秀。在吳起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養育吳起的重任就落在了母親身上,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吳起從小就立志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他四處散財游說,結交權貴,可到了二十幾歲,卻仍然沒有獲得一官半職,父親留給他的家產也被他揮霍得差不多了。這時候,鄰里的嘲笑,舊貴族的諷刺,壓得吳起喘不過氣來。一氣之下,他殺了三十多人。嘲笑、諷刺他的人都付出了血的代價,他也因此在家鄉待不下去了,于是他告別老母,逃到了魯國這樣一個注重儒學的國家,就學于儒學大師曾申,就在這時,母親去世的消息讓他痛苦不堪,但為了自己的誓言,他沒有回家奔喪,也因此被曾申趕了出來,于是他又開始研究武學,后又娶了齊國田氏的女兒為妻。這時齊軍攻打魯國,為了取得魯國國君的信任,他殺妻奪帥,一戰而勝,名聞列國。沒想到,吳起做的這一切不但沒有得到魯國君臣的稱贊,反而換來了惡毒的誹謗。
正當吳起絕望的時候,傳來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全力推行變法革新的消息。于是他在而立之年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魏國的土地。在這里他官至西河守,政績斐然,創建了魏武卒,名震列國。任西河守期間,他還寫下了名垂千古的《吳子》一書。然而魏文侯死后,他漸入逆境。繼位的魏武侯聽信小人的讒言,免去了吳起任職23年的西河守一職。吳起被迫離開魏國。之后他又投奔了雄才大略的楚悼王。悼王先任他為宛守,一年后,改任他為令尹。吳起任令尹期間,在楚國進行了全面的變法改革,僅一年時間,國富兵強,初見成效,對外戰爭,接連勝利。這時楚悼王不幸死去。因吳起變法喪失了地位和特權的舊貴族乘機發動叛亂,亂箭射殺吳起。吳起拔箭伏在悼王尸身上。叛亂分子射殺吳起的同時,也將不少箭射到了楚悼王的尸體上。根據楚律,繼位的楚肅王毫不猶豫地追殺了有關的貴族七十余家。吳起臨死前,仍不忘用計除掉射殺自己的舊貴族,可見其用兵之神。
吳起的尸體也被楚悼王的不肖子孫楚肅王殘忍地車裂了。
楚國的變法夭折了。楚國也因此失去了由自己統一中國的良好契機。

目次

第一章 青年立志,發憤圖強吳起從小就非常有志氣,雖然他出生在一個有錢的家庭裡,但他從來都不像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那樣,因為,他看不起那些富家子弟,也不像那些富家子弟一樣奢侈淫靡、依仗門第自高自大,不思進取,而是一心想在政治上謀發展,於是在他25歲那年,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和母親,並發誓“不得將相之職,絕不回來”。富而不貴散金求官第二章 奔走魯國,求學奠基吳起離開家後,來到了魯國潛心儒學。沒想到正當他在知識的海洋裡如饑似渴地學習時,卻傳未了母親病逝的消息,吳起泣不成聲,悲痛欲絕。但想到自己當初走的時候向母親發的誓言,吳起沒有回家守孝,也因此被老師曾申趕出了師門。於是他決定棄文從武,經過幾年刻苦研讀,他從這些兵法中吸取了寶貴的養分,為他日後成為軍事思想家奠定了基礎。從此,吳起便開始了仕途生涯。潛修儒學棄文學武第三章 殺妻奪帥,初展雄才吳起在當上魯國的大夫之後,娶了齊國田居的女兒為妻,婚後的吳起可以說是家庭美滿,和諧幸福。但是為了得到魯穆公的信任,吳起殺了自己的妻子。魯國這才勉強任用他為魯國的統帥,吳起為魯國打了關鍵性的一場勝仗。他從此躋身名將的行列,聞名列國。但是妻子的生命不但沒有換來那些人的信任,反而給了這群人惡意誹謗的根據。無奈之下吳起只好再次踏上了新路。殺妻求將離魯入魏第四章 鎮守西河,輔佐明君吳起聽說魏文侯是一個很賢明的君主,便憑藉著自己的本事來到了魏國,並在魏國大展拳腳,不僅創建了一支精銳的武卒,而且還編寫了《吳子》一書,立下了赫赫戰功。沒想到卻遭到了小人的羡慕嫉妒恨。吳起也因此失去了地位和信任。所以,吳起只能走,也必須走。創建武卒著書立說第五章 遭饞受誣,離魏入楚吳起在遭到小人的嫉妒後,無奈之下來到了楚國,為了回報楚悼王對自己的欣賞和信任,吳起再一次嘔心瀝血把大好的年華獻給了楚國的人民,並創下了巍巍功業。再展雄風改革變法第六章 一代將帥,名垂千古吳起勝利之後,正打算回朝告訴楚悼王,卻傳來楚悼王得不治之症的消息。這對於正在興奮中的吳起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快馬加鞭,趕了回去,沒想到他面對的竟是小人的陷害。臨死之前的吳起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冷靜,讓那些陷害他的人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可見吳起用兵之神!他的事蹟被後人所景仰,他的名字永垂史冊。……第七章 兵書留世,影響深遠附錄一: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附錄二:《吳子兵法》與譯文附錄三:吳起生平大事年表

書摘/試閱

富而不貴
西周初年,周公在平定東方殷商故土的叛亂活動后,任命其弟康叔封坐鎮河、淇間以控馭東方。他對康叔諄諄告誡的治國方針,均保存在《尚書》的《康誥》、 《酒誥》、 《梓材》等名文中。叔封初封于康,銅器銘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或其子嗣,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改康為衛。西周末年,衛武公在政治上非常活躍,周平王東遷也曾得到了他的支持。春秋之初,衛國仍是東方的大國。公元前660年冬天,散居冀北、冀東的狄人攻打衛國。這時衛國的君主是衛懿公。衛懿公是一位有些怪癖的荒唐君主。他喜歡鶴,在他的苑圃里不僅有許多鶴,而且讓鶴住到他的宮殿里,讓鶴吃甘美的食物,出門時要讓鶴乘坐大夫乘坐的軒車,對他的臣民卻不管不聞,任由其凍死餓死。國人對他簡直是恨之入骨。狄人進攻時,國人們都生氣地說:你對鶴那么好,讓鶴去打仗吧。鶴享有官爵祿位,我們哪里能作戰?衛懿公沒有辦法,只得自己率軍應敵,結果兵敗被殺。狄人吃盡了他的肉,卻舍下他的肝,怕沾染上他的荒唐無能。最后,衛國遺民五千余人在宋的資助下臨時寄居于漕。接著,齊桓公率諸侯修筑楚丘,幫助衛在此重新建國,并派一支齊軍駐守保護,齊國也因此在中原國家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衛文公艱苦創業,發展生產,到晚年時,軍力增長了十倍,后又吞并了邢國,國勢復興。衛成公六年(前629),衛為了避免狄人的侵擾,再次遷帝丘。經過百余年的休養生息,再次呈現出經濟繁榮的景象。
春秋以來,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奴隸主驅使奴隸自己開墾荒地,這些田地成了奴隸主的私產。由于奴隸不斷的反抗和逃亡,一些奴隸主改變了對他們的剝削方式,變成了出租田地給勞動者,讓勞動者交出大部分產品作為地租,自己只留一小部分維持生活。這樣,占有大量土地的奴隸主,逐漸成為封建主,為地主耕種田地的奴隸逐漸成為農民,封建地主與農民兩個新興的階級產生了。各國地主階級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各國紛紛尋求富國強兵之路。
鐵器的廣泛使用,牛耕的推廣,水利的興建,推動了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市的發展。楚國的宛、趙國的邯鄲,冶鐵業發達;齊、燕以產海鹽著稱;魏國的池鹽也很有名。當時,北方的馬匹,南方的象牙,東方的魚鹽,西方的皮革,在中原的市場上應有盡有,一些大商人靠囤積投機,家累千金。
越王勾踐的重要謀臣范蠡,在滅吳以后,退隱民間,棄官經商,先到齊國,后又到交通便利的中原,積累了二十年,成為了著名的大富商,自號陶朱公。
孔子的弟子子貢也善于經營,并且能準確預測商情,家累千金,是孔門弟子中最富的一個。他曾帶著禮品,率領成隊車馬走訪各國,同各國國君平起平坐,影響很大。
但是在奴隸制開始崩潰還沒有徹底廢除的條件下,這些大商人大都富而不貴,得不到社會應有的尊重,社會地位比較低下,甚至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吳起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而不貴的家庭里。他家累千金,卻不能躋身統治階層。沒落的舊貴族、封建化的地主,把持政權,靠著優越的門第,不思進取,受著傳統的士農工商觀念的影響,對這些富商子弟,處處以鄙視的眼光、不屑的神色相看待,甚至對他們心懷嫉恨。統治階層常常運用所掌握的特權對富商進行限制、打擊、巧取豪奪。
吳氏夫婦是剛烈好勝之人,只指望后人能夠繼承祖業、支撐門戶,為家中掙一口氣。所以,吳起的降生給年近半百的吳氏夫婦帶來了喜悅和希望,他們都希望吳起能夠改變這個家庭的社會地位,更希望他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吳起果然不負父母的期望,兩度位極人臣,名留千古,不過這都是后來的事情了。 吳起小的時候聰明伶俐,深得父母的疼愛。不幸的是,吳起才幾歲的時候,父親就染病身亡。吳起和母親孤兒寡母備受歧視。剛強的吳氏在丈夫死后,獨自支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門戶,經營產業,撫育幼兒,生活十分艱辛。為了讓吳起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吳氏不惜勞累將家遷到了文化較為發達的衛都沫。衛都沫地處在廣闊無垠的華北平原上,鄰近黃河、濟水,周圍又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定陶和曲阜。衛國的貴族、富豪云集于此。貴族富豪家的子弟們常常聚在一起,穿著華麗的衣服,騎著高頭大馬,比奢侈,聚賭狂飲,追逐聲色。吳起當然也免不了和當時的紈绔子弟一樣追求過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
但吳起不同于一般的富家子弟。他少有大志,既瞧不起富家子弟的奢侈淫靡,也瞧不起貴族子弟的依仗門第自高自大,不思進取。母親嚴格的家教,備受歧視的社會地位的刺激,變革中的社會機遇,使他不滿足于醉生夢死的生活。他向往權利,追逐功名,立志要做一番事業。
戰國時期,列國紛爭,戰亂不已。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戰爭比春秋時期更為頻繁,更加劇烈,戰爭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各國統治者為變法圖強,紛紛擺出禮賢下士的面孔,千方百計招攬天下英才為自己所用,世卿世祿制度已無法維持。身懷一技之長的文武之士風塵仆仆于列國道路間,四處游說諸侯。推銷自己,獵取功名富貴,成為時代風尚。吳起就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成長,并造就了他輝煌的業績、坎坷的一生。P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