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荊山楚韻音聲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荊山楚韻音聲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漢水傳統音樂文化研究叢書:荊山楚韻音聲研究》是關於區域性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通過對荊山一帶的田野調查,在此較全面地把握其“活態”資源的前提下,與當地民風禮俗結合起來,運用了音樂學、民俗學、歷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對荊山區域傳統文化的音聲事象作了一些窺探式的研究。主要研究點:從音聲事象的形成歷史,瞭解其源地音聲所發生的來龍去脈;從音聲事象的活態資源,認識其區域豐富多彩的音聲形式;從音聲事象的結構形態,分析楚人特殊的制曲思維方式;從音聲事象的成因探析,把握楚韻音聲體系的多元複合性的特徵。在此基礎上,對荊山傳統音樂的文化功能、藝術價值、傳承與保護等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作者簡介

李素娥,祖籍湖南隆回,1956年12月生於河北省保定市。現為湖北文理學院音樂學院教授,藝術學科“漢水傳統音樂文化研究”方向帶頭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聲樂研究會理事,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湖北省美育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聲樂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楊順適,祖籍湖北武漢,1933年11月生於武漢。傳統音樂文化研究學者。襄陽市群眾藝術館研究員,湖北文理學院鄂北區域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現為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會員,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會員,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地方民間音樂文化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荊山山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楚文化底蘊。特別是這里民間的傳統音樂文化,內容十分豐富,形式也頗具多樣。其歌、樂、舞及曲藝、小戲,還有極其古老的巫祭遺承,這些藝術形式都充分表現了楚源之地山民對生活的希望與追求,也是古楚巫音文化在這塊土壤上的繁衍與延續。這種具有“傳承”與“再生”的活態資源,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學術價值。李素娥等編著的《荊山楚韻音聲研究》基于這種思考,是在對荊山傳統音樂文化中的“活態資源”與當地民俗活動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考察、梳理與研究基礎上而形成的。

目次

引言第一章 楚韻源流演化第一節 巫風彌漫的先秦時期第二節 楚聲興盛的中古時期第三節 多重傳衍的近古時期第二章 楚韻活態資源第一節 民心楚聲的山歌小調一、山歌二、小調第二節 民風楚俗的陰陽鑼鼓一、陽鑼鼓二、陰鑼鼓第三節 民俗楚樂的吹打套曲一、打調二、巫音第四節 民情楚尚的祭祀禮樂一、扛神二、火居道第五節 民生楚腔的歌舞小戲一、地花鼓二、皮影戲三、漁鼓第三章 楚韻本體特色第一節 五聲徵調是音韻表現的基本特徵一、調式音階二、音域旋法第二節 基音再生是旋律發展的內在動力一、源地基音二、楚徵基音第三節 重複應用是曲調變化的普遍規律一、重首二、重尾三、首尾重複第四節 衍展派生是創制新曲的一種手段一、移宮犯調法二、主曲衍展法第五節 三段體式是樂種結構的古代傳衍一、陰、陽鑼鼓結構二、祭祀禮樂結構第六節 古老技藝是巫歌樂舞的歷史遺留一、演唱技法二、演奏技法三、特質樂器第四章 楚韻成因探析第一節 巫音音聲主幹一、基音尚“徵”二、韻律尚“巫”三、體式尚“古”第二節 華夏雅樂本源一、祭禮習俗……結語主要參考文獻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