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2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簡體書)
滿額折

2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從呱呱墜地開始就需要不斷地從書本中、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作為我們生命的養分。缺少偉大精神滋養的靈魂是貧弱的、平庸的,而心靈導師的選擇在生命中無疑具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2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精選20位民國文化大師回憶文章中的精彩片段,這些碎屑凝聚了大師們的生活情趣、情感和智慧,字字句句都是卓越思想的結晶。借助大師的思想與智慧之光,讓我們重溫過去、思索未來吧!

作者簡介

呼志強,燕趙人士,客居香山。與書為友,以文結緣。投身出版,涉獵廣泛,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編著過《微歷史.風華唐朝》、《歷史不忍細嚼》、《國學其實很有趣兒》、《想問就問吧》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2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編輯推薦: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魯迅:《辮子留存日本》、鄒韜奮:《一種有趣味的工作》、許地山:《旅印家書》、夏丏尊:《談吃》、徐志摩:《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郁達夫:《我的夢,我的青春》、聞一多:《電影是不是藝術?》……
那一代人,無論做學問、講課、做事情,都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進去的,學問、工作,都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和自我生命融為一體的。這樣,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使他自身的生命不斷獲得新生和升華,從中體會、體驗到自我生命的意義、價值和歡樂。

市場經濟時代,金錢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社會發展太快,物質非常豐富,但我們的精神世界一片蒼白!好多好多的人,周而復始地勞動,懵懵懂懂地活著,面對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知道該怎么辦,茫然無助。都說讀書可以慰藉干涸的心靈,但是市場上充斥著發財致富、成功成名的書籍,讀了這些,我們的心靈更加無法寧靜!
是我們的生活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身心太過疲憊?回望民國時期,那是文化大師輩出的時代。雖然,他們在物質上很貧乏,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卻很富有,這是為什么?是什么賦予了他們蓬勃的朝氣和樂觀的精神?
民國是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沖擊最為激烈的時期,當時的文人之中既有堅持穿前清官服的前朝遺老,也不乏西裝革履的“哈西(方)”人士。民國的一些學者在艱難時世中所創造的學術輝煌,令當下的知識分子汗顏。民國文人的學術功底、治學境界、文章功夫都是今人難以相比的。
這本書中的每篇文章,都選自民國時期20位文化大師的自述與文集。精彩的片段,展現了對社會的認知和人生的領悟。使讀者不必一一讀他們的文集,就能對諸位大師有深刻的了解。20位文化大師包括:梁啟超、魯迅、蔡元培、夏丏尊、鄒韜奮、許地山、郁達夫、朱自清、徐志摩、李叔同、戴望舒、梁遇春、聞一多、朱湘、劉半農、石評梅、蕭紅、嚴復、錢玄同、傅斯年。這些凝聚了大師們的生活情趣、情感和智慧的經典文章,是他們的心靈記錄,真實地展現了過去的生活,讓讀者可以在閱讀中直面真實的歷史,知曉過去的歲月!
本書雖然是民國時期文化大師的閱世感受,但是現在讀來,多數理念和觀點仍未過時,對我們的生活、工作仍有指導意義。
譬如,蔡元培在《關于讀經問題》中提到:“所以我認為小學生讀經,是有害的,中學生讀整部的經,也是有害的。”當時提倡白話文,提倡淺顯的文字,使大眾都能理解和閱讀,但是那時候很多學校仍然提倡讀經,不僅局限了孩子求知的范圍,也禁錮了孩子的童真。蔡元培是教育領域的大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前衛,有實際和進步的意義!
再譬如,書中有些觀點或現狀類似現代,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示。
朱自清在《重慶行記》寫到坐公共汽車:“公共汽車站多價賤,排班老是很長,在腰站上,一次車又往往上不了幾個,因此一等就是二三十分鐘,行客自然不能那么耐著性兒。”想想過去,看看現在,是不是沒什么區別啊,公交車還不是一樣擁擠!
郁達夫在《國與家》里因為與老婆生氣,后來重新又訂下了“讓過去埋入了墓墳,從今后,各自改過,各自奮發,再重來一次靈魂與靈魂的新婚”的一個誓約。過去有婚約,現在有婚前財產證明,過去注重精神方面,現在注重物質方面!
夏丏尊在《早老者的懺悔》中說:“我們所過的是都市的工商生活,房子是鴿籠,業務頭緒紛煩,走路得刻刻留心,應酬上飲食容易過度,感官日夜不絕地受到刺激,睡眠是長年不足的。”現在都市上班族和過去何其類似!
傅斯年在《公務員的苛捐雜稅》中提到:“現在公務員的薪俸標準,誠然不大妥當。最高級者,正俸八百,已不比歐洲國家少,而最低級僅數元,相懸太遠。”比之現在,并無不同!
……
俗話說:往事不可追,來世不可待!但是往事并不如煙,往史也不如云。雖然過去的人和事對于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恍如隔世,似乎聯系不大,但是作為一種曾經的存在,作為一種無形的延續,依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
當那些大師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不由得想去挽留,想要回望。如今我們最需要的是心靈的安定,文化大師的文章可以帶給我們思想的沉淀,修養的提升,與大師一道感悟人生,就好像與他們一起交談、一起旅行那樣。了解大師的風范,可以提升我們的品格!閱讀大師的經歷,可以增加我們的閱歷!讓我們在這本書里,感受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回憶與感念遠去的文化大師!
編者2012年12月

目次

第一章 人之初——勸君惜取少年時古人有妙聯:“好(三聲)讀書時不好(四聲)讀書 好(四聲)讀書時不好(三聲)讀書”,它告訴我們青春年少的重要。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時光呢?歷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不惜時如金。魯迅、朱自清、徐志摩、傅斯年等,從他們的回憶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惜時如金的。很多人的少年光景錯失在成長途中,過去已不可得,為了不再留有遺憾與後悔,就讓我們珍惜眼下的時光吧!蔡元培:《我青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梁啟超:《我之為童子時》夏丏尊:《我的中學生時代》朱湘:《我的童年》鄒韜奮:《我的母親》郁達夫:《水樣的春愁》徐志摩:《孩提時最怕的兩件事》第二章 生活跡——皇天有運我無時人生就像一場戲,生活中有無耐,也有輝煌,你對生活的態度決定了生活對你的影響。不要抱怨生活,當年梁啟超在日本因為貧困睡過地板 不要抱怨前程,魯迅為了志向把辮子留在了日本 不要埋怨心不堅定,李叔同曾經斷食修煉……生活中有苦也有樂、有喜也有悲、有得也有失,擁有一顆達觀、開朗的心,就會使平凡暗淡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梁啟超:《給女兒思順的信》梁啟超:《在徐志摩、陸小曼婚禮上的訓詞》魯迅:《我的第一位師傅》魯迅:《辮子留存日本》蔡元培:《蔡元培自傳》夏丏尊:《談吃》許地山:《牛津的書蟲》第三章 工作途——吾輩豈是蓬蒿人有人說“上班就像舊社會的婚姻,明明不喜歡卻還要在一起長相廝守”。對於工作,很多人不是很喜歡,但是迫于生計,也要去做。那舊社會的上班族是什麼樣的狀況呢?當年,朱自清為了糊口也曾到春暉教學。工作不只是我們“營生”的手段,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郁達夫與創造社,戴望舒與《星座》副刊,他們就是把興趣與職業結合起來,取得了大的成就。幹一行愛一行,既然工作著,就把它做好吧!梁啟超:《在與司法部部員舉行的談話會的講話》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夏丏尊:《緊張氣氛的回憶》戴望舒:《十年前的〈星島〉和〈星座〉》鄒韜奮:《一種有趣味的工作》郁達夫:《我的寫作》徐志摩:《編輯副刊》第四章 伉儷情——一寸相思一寸灰人世間最寶貴的有三情——親情、友情和愛情。孤家寡人一個,除了權勢、地位,一無所有,這樣的人有何幸福可言?這不僅在現代,在民國時期也如此,如嚴複、蔡元培、郁達夫、徐志摩等,他們與妻子之間也是珠聯璧合、伉儷情深,看看嚴複的《與夫人朱明麗書》,蔡元培的《挽夫人王昭聯》,郁達夫的《初識王映霞之時》,還有風流才子徐志摩的《愛眉小劄》,無一不流露出他們對另一半的真情實感,如今讀來,尤為感動!嚴複:《與夫人朱明麗書》梁啟超:《寫給夫人李蕙仙的信》蔡元培:《挽夫人王昭聯》蔡元培:《祭亡妻黃仲玉》朱湘:《寄霓君》許地山:《旅印家書》徐志摩:《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第五章 憶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世間很多東西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失去,後悔、懊惱、愧疚也於事無補,孝敬父母更是如此。當我們擁有了可以孝順父母的能力的時候,有的父母已經吃不動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經遠離了塵世。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順是不能等待的。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多為父母做點事,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感激,而不要總是把愛埋在心裡。看看大師的回憶父母的文章,珍惜身邊的父母恩情吧!聞一多:《致父母親》鄒韜奮:《我的母親》石評梅:《母親》石評梅:《爆竹聲中的除夕》蕭紅:《永遠的憧憬和追求》蕭紅:《感情的碎片》蕭紅:《鍍金的學說》第六章 念舊友——勸君更進一杯酒生命裡或許可以沒有感動、沒有成功,也可以沒有其他的東西,但不能沒有朋友。夏丏尊與弘一和尚相交,朱自清與葉聖陶的相知,劉半農與弟弟劉天華的親情,無一不是友情的楷模。朋友也許只是你生命中某段時間的一個過客,但因為這份緣起緣滅,使得生命變得更加美麗起來,朋友的情感更加生動和珍貴。即使沒有將來又有何妨?至少,曾經我與你一起走過朋友的路。梁啟超:《戊戌政變記》魯迅:《范愛農》蔡元培:《記魯迅先生軼事》蔡元培:《劉半農先生不死》夏丏尊:《我的畏友弘一和尚》朱湘:《夢葦的死》蕭紅:《回憶魯迅先生》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風格》第七章 友朋書——盡日傷心人不見在交通、通信不發達的時代,書信是最便捷和最普及的文字交流媒介,朋友間多通過書信交往,從中品味出朋友的真誠、睿智與高明。當今,網絡、電話、短信憑藉它的方便快捷優勢幾乎代替了書信,那些書信傳情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過去了的書信時代,過去了的紙筆時代,過去了的友朋書!再品讀一下那些大師來往的書信吧,它們依舊魅力無窮,令人百讀不厭。嚴複:《與張百熙書》魯迅:《個人獲獎與改造國民性的關係——致台靜農》魯迅:《辱駡和恐嚇決不是戰鬥——致〈文學月報〉編輯的一封信》蔡元培:《致孫中山電》戴望舒:《致艾青》梁遇春:《寄給一個失戀人的信(一)》錢玄同:《回語堂的信》第八章 眾生像——可憐身上衣正單黃包車、命相家、叫賣聲、打彈子……那些舊日人們很熟悉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從人們眼中消失了,只是有些老年人聚在一起的時候,成為他們懷舊的話題。過去人們生活條件差,住不好,吃不飽,和現在比是天壤之別,我們從那些大師的文章中一窺過去生活的鱗爪,感歎之餘,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的生活,不管人生將來怎麼樣,都要認真對待每一天。夏丏尊:《黃包車禮贊》夏丏尊:《命相家》梁遇春:《談“流浪漢”》劉半農:《好聰明的北平商人》劉半農:《謹防扒手!!!》劉半農:《老實說了吧》徐志摩:《泰戈爾來華》傅斯年:《汪賊與倭寇——一個心理的分解》第九章 教育談——為誰辛苦為誰甜教育乃千秋之大業,中華民族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而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民國時期是最燦爛的時期之一,也是現在教育界比較推崇的時期。說到民國教育,大家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燦若群星的大師:嚴複提倡讀經,梁啟超曾談到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劉半農提倡人格教育,鄒韜奮提倡國文課的推廣……通過他們,我們可以發現民國教育的成功之處,其中有很多值得如今的人們借鑒和學習。嚴複:《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在環球中國學生會演說》梁啟超:《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濟方法》蔡元培:《在愛丁堡中國學生會及學術研究會歡迎會演說詞》錢玄同:《青年與古書》劉半農:《我眼睛裡所看見的孔德學校》鄒韜奮:《大聲疾呼的國文課》傅斯年:《教育崩潰之原因》第十章 學術辨——雛鳳清於老鳳聲辯論學源於希臘,當時有著自由論辯的風尚,這種風氣也促進了希臘的學術發展。在學術問題的研究中,辯論是在所難免的。在辯論中折中別人的觀點,不是大師,只是老師。看看民國大師們的學術辯解,語言犀利,論據老道,這才是真正的大師範兒。拉開時空的距離,今天看來,民國當時雖體系薄弱,學術蕪雜紛亂,但大師們有見地、有血性、有創造力,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頗有建樹,並不落後于現代。嚴複:《天演論》自序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魯迅:《革命時代的文學——在黃埔軍官學校講》夏丏尊:《對了米萊的〈晚鐘〉》夏丏尊:《蟋蟀之話》李叔同:《切莫誤解佛教》聞一多:《電影是不是藝術?》許地山:《近三百年來底中國女裝》導言第十一章 隨感錄——不記人間落葉時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忽略了很多,失去了對生活的感悟,失去了對自己、對他人的關注。來去匆匆的忙碌,讓我們無時所感。忽略了“生命的力量”,更體會不到“思想的偉大”。人生活在世間,不能是一具毫無情趣、毫無理念的軀殼,抽出一些時間看看大師們的人生感悟,大師們是如何感悟晚夏的花與葉,感悟冬日的初雪,感悟生命的璀璨,感悟人生的繽紛……梁啟超:《在東南大學課畢做告別演講》魯迅:《“給我一條光”》魯迅:《老調子已經唱完——在香港青年會講》魯迅:《我的遺囑:死》蔡元培:《我的讀書經驗》夏丏尊:《早老者的懺悔》夏丏尊:《阮玲玉的死》第十二章 悟人生——爾曹身與名俱滅世人總以為外面的世界很寬、很大,而不知內心的世界更大、更寬。人生的長度是有限的,你我都不能拓展生命的長度,那我們只能增加生命的寬度。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寬度。所以我們都要努力地活,認真地活,活好我們的每一天。你的人生你掌控,你的人生你做主,你的人生你負責。做好自己人生的主人,做自己命運的掌舵者。當某一天我們離開時,就可以說:這個世界我來過。嚴複:《遺囑》梁啟超:《學問之趣味》蔡元培:《中國大學四周年紀念演說詞》李叔同:《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朱湘:《說詼諧》朱自清:《匆匆》第十三章 抗戰記——我以我血薦軒轅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文人悲憤于國土淪喪,強敵入侵,痛恨自己不能效命疆場殺敵報國,只好以筆為刀槍,和日本鬼子及漢奸進行搏鬥,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生命。這些可敬的文化勇士,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大義凜然、不屈不撓地以自己所能盡力的方式,抗擊了日寇,伸張了民族正氣。他們堅持捍衛真理,不為強暴所屈,用鮮血書寫了中國文化史、抗戰史上的一頁。鄒韜奮:《上海血戰抗日記》鄒韜奮:《至忠極勇的前線戰士——前線慰勞觀感之一》郁達夫:《滬戰中的生活》朱自清:《北平淪陷那一天》傅斯年:《日寇與熱河平津》傅斯年:《中國人做人的機會到了》傅斯年:《我替倭奴占了一卦》第十四章 論國事——豈因禍福避趨之中國自古以來,文人與政治的關係一直是剪不斷理還亂:是“獨善其身”還是“兼濟天下”?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但是,中國文人無論在朝還是在野,都一直沒有忘記“文人論政”的本分之責。政治家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一定的認識,也樂於通過文人論政的通道與民意互動。民國時期,那些文化大師們以國事為己任,以國運為己任,撰文揭露黑暗,抨擊醜惡,大力弘揚了中國文人的精神品格。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梁啟超:《暗殺之罪惡》梁啟超:《上大總統書》蔡元培:《日本對華政策》李叔同:《誅賣國賊——不殺熊希齡,不能救吾國》聞一多:《給西南聯大的從軍回校同學講話》鄒韜奮:《怎樣恢復我們的民族精神》第十五章 評社會——東來西去人情薄雨果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其實,知識分子更是社會的良心。一個社會或國家有著一群有強烈的正義感與勇氣的知識分子,將是劈斬邪惡黑爪的利劍。文人可以安貧守道,可以隨遇而安,可以不趨炎附勢,但是不能脫離社會環境的制約。文人的眼睛不僅要看到不合理,還要把它說出來,這個責任只能文人擔當。文人有話語權,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文人對社會更大的責任在進諫,看看那些民國大師激昂慷慨的品論,我們就看到了文化大師對社會的良心。魯迅:《花邊文學》序言蔡元培:《洪水與猛獸》蔡元培:《三八婦女節演說詞》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夏丏尊:《論單方面的自由離婚》李叔同:《廣告叢談》鄒韜奮:《留學熱中的冷靜觀》第十六章 在旅途——夜半鐘聲到客船人一生的歷程,就是一路不停地出行,在這出行中或悲歡、或沉浮。梁啟超的夏威夷遊記,戴望舒的航海日記,朱自清在夏日的揚州,鄒韜奮到香港的旅程……他們行走在人生的旅程,感悟到了人生的繁雜,有的是快樂,有的是愁悶。人們也許掌握不了前程,但可以掌握自己的快樂。旅途之中,不要讓自己的心情擱淺,讓快樂開放成歲月的鮮花。因為,人生之中,或走或停,都是風景。梁啟超:《夏威夷遊記》戴望舒:《航海日記》戴望舒:《在一個邊境的站上——西班牙旅行記之三》鄒韜奮:《到香港以後》許地山:《旅印家書》郁達夫:《閩游雜記》石評梅:《武昌的名勝》第十七章 列國志——風物長宜放眼量民國時期的留學熱潮絕不亞於今日。正是民國前後的留學熱潮造就了中國近代史的人才儲備庫。負笈海外的學子們,個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精英,出國後也毫不遜色。當時的人們也通過他們的文章,瞭解了外國的風采:戴望舒眼中的波蘭,鄒韜奮的巴黎見聞,郁達夫在日本的生活,徐志摩的巴黎印象……漂洋過海的那一代人已經漸漸遠離,但我們仍可以從他們的文章中感受到他們人格的偉岸。他們是學貫中西、兼容世界文明的一代新型知識分子群體,在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中,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梁啟超:《新大陸遊記》夏丏尊:《日本的障子》戴望舒:《再生的波蘭》鄒韜奮:《巴黎的特徵》郁達夫:《日本的文化生活》徐志摩:《巴黎的鱗爪》附錄:20位民國文化大師生平及成就簡介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到了戊戌政變,時務學校解散,我亡命到日本。當時那些同學,雖然受社會上極大的壓迫,志氣一點不消極。他們四十人中有十一人相約出來找我,可是并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他們冒了許多困難,居然由家里逃出來跑到上海。可是到上海后一個人不認得,又費了許多手續,慢慢打聽,才知道我的住址,能夠與我通信。后來我聽說松坡到上海住在旅館的時候,身上不多不少只剩下一百二十個有孔的銅錢,他在還沒有得到我的回信之前,也曾進南洋公學,在那里一個多月。其后我接到他們的來信,湊點盤費,讓他們到日本來。但是我在那個時候,正是一個亡命的人,自己一個錢都沒有,不過先將他們請來,再想辦法。他們來了之后,我在日本小石川久堅町租了三間房子,我們十幾個人打地鋪,晚上同在地板上睡,早上卷起被窩,每人一張小桌,念書。
——梁啟超《蔡松坡遺事》
注釋:蔡鍔,字松坡,湖南寶慶(今邵陽市)人。蔡鍔曾經發動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護國戰爭,是民國初年的杰出軍事領袖。1916年8月,經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岡大學醫院,年僅34歲。遺體由日本運回國,葬于長沙岳麓山上。
到京四日矣。應酬之苦,殆絕非言語所能形容,若常常如此,真不復知有生之樂矣。各種情形,報中略載一二,已由汝兩叔匯寄,想既收到。都人士之歡迎,幾于舉國若狂,每日所赴集會,平均三處,來訪之客,平均每日百人。吾除總統處,概不先施,國務員自趙總理以下至各總長,舊官吏如徐世昌、陸征祥、孫寶琦、沈秉堃之流,皆已至,吾亦只能以二十分鐘談話為約,自馀則五分鐘,自馀則旅見而已。得罪人(架子似乎太大)甚多,然亦無法也。每日必有演說,內中以報界歡迎會、民主黨歡迎會、共和黨歡迎會三處為最長,想在報中次第見之。此三次演說,其勢力之偉大,未可量也,然演說時亦頗勞苦矣(民主黨演說至三時之久,喉幾為啞)。尚有直隸公民會、廣東公會、北京商會、軍警俱樂部,皆須排日歡迎,欲稍過此即逃避出京,不然精神支持不及也。
——梁啟超《給女兒思順的信》
志摩、小曼皆為過來人,希望勿再作過來人。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陸小曼!你要認真做人,你要盡婦道之職。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業……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們這是最后一次結婚!
——梁啟超《在徐志摩、陸小曼婚禮上的訓詞》
注釋:結婚后的陸小曼,唱戲跳舞,與翁瑞午一起抽鴉片。對陸小曼逐漸失望的徐志摩希望短暫離別。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了一架郵政飛機飛往北京。因大霧影響,飛機于中午12時半在濟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連徐志摩共三人,無一生還。時年陸小曼29歲。徐志摩死后,陸小曼一直與翁瑞午同居,長達30年,但臥室里一直懸掛著徐志摩的遺像,從沒有摘下。1961年,翁瑞午在上海去世,4年后,陸小曼逝世,終年62歲。
前幾年回北平去,母親還給了我嬰兒代的銀篩,是那時的惟一的記念。仔細一看,原來那篩子圓徑不過寸余,中央一個太極圖,上面一本書,下面一卷畫,左右綴著極小的尺,剪刀,算盤,天平之類。我于是恍然大悟,中國的邪鬼,是怕斬釘截鐵,不能含胡的東西的。因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經去問上海的銀樓,終于買了兩面來,和我的幾乎一式一樣,不過綴著的小東西有些增減。奇怪得很,半世紀有余了,邪鬼還是這樣的性情,避邪還是這樣的法寶。然而我又想,這法寶成人卻用不得,反而非常危險的。
但因此又使我記起了半世紀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無論誰,都稱他為“龍師父”,瘦長的身子,瘦長的臉,高顴細眼,和尚是不應該留須的,他卻有兩綹下垂的小胡子。對人很和氣,對我也很和氣,不教我念一句經,也不教我一點佛門規矩;他自己呢,穿起袈裟來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盧帽放焰口,“無祀孤魂,來受甘露味”的時候,是莊嚴透頂的,平常可也不念經,因為是住持,只管著寺里的瑣屑事,其實——自然是由我看起來——他不過是一個剃光了頭發的俗人。
——魯迅《我的第一位師傅》
我的辮子留在日本,一半送給客店里的一位使女做了假發,一半給了理發匠,人是在宣統初年回到故鄉來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裝假辮子。這時上海有一個專裝假辮子的專家,定價每條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約那時的留學生都知道。做也真做得巧妙,只要別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如果人知道你原是留學生,留心研究起來,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也不大行;人堆里要防擠掉或擠歪,也不行。裝了一個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了下來或者被人拉下來,不是比原沒有辮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裝了,賢人說過的:一個人做人要真實。
但這真實的代價真也不便宜,走出去時,在路上所受的待遇完全和先前兩樣了。我從前是只以為訪友作客,才有待遇的,這時才明白路上也一樣的一路有待遇。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惡罵。小則說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因為那時捉住奸夫,總是首先剪去他辮子的,我至今還不明白為什么;大則指為“里通外國”,就是現在之所謂“漢奸”。我想,如果一個沒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還未必至于這么受苦,假使沒有了影子,那么,他恐怕也要這樣的受社會的責罰了。
——魯迅《辮子留存日本》
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魯迅《朝花夕拾》小引
我自旅滬以來,謹慎備至,幾于謝絕人世,結舌無言。然以昔曾弄筆,志在革新。故根源未竭,仍為左翼作家聯盟之一員。而上海文壇小丑,遂欲乘機陷之以自快慰。造作蜚語,力施中傷,由來久矣。哀其無聊,付之一笑。上月中旬,此間捕青年數十人,其中之一,是我之學生。(或云有一人自言姓魯)飛短流長之徒,因盛傳我已被捕。通訊社員發電全國,小報記者盛造讕言,或載我之罪狀,或敘我之住址,意在諷喻當局,加以搜捕。其實我之伏處牖下,一無所圖,彼輩亦非不知。而滬上人心,往往幸災樂禍。冀人之危,以為談助。大談陸王黃戀愛于前,繼以馬振華投水,又繼以蕭女士被強奸案,今則輪到我之被捕矣。文人一搖筆,用力甚微,而于我之害則甚大。老母飲泣,摯友驚心。十日以來,幾于日以發緘更正為事,亦可悲矣。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生于今世,正不知來日如何耳。
——魯迅《避難》
注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的中華藝術大學舉行。最初的盟員共50余人,選舉沈端先、馮乃超、錢杏邨、魯迅、田漢、鄭伯奇、洪靈菲7人為常務委員。
孑民以十七歲補諸生,自此不治舉子業,專治小學,經學,為駢體文。偶于書院中為四書文,則輒以古書中通假之字易常字,以古書中奇特之句法易常調,常人幾不能讀,院長錢振常、王繼香諸君轉以是賞之。其于鄉、會試,所作亦然。蓋其好奇而淡于祿利如此。然己丑、庚寅鄉、會試聯捷,而壬辰得翰林庶吉士,甲午補編修,在孑民亦自以為出于意外云。
孑民二十歲,讀書于同鄉徐氏,兼為校所刻書。徐氏富藏書,因得博覽,學大進。
孑民之治經,偏于故訓及大義。其治史,則偏于儒林、文苑諸傳,藝文志,及其他關系文化、風俗之記載,不能為戰史、經濟史及地理、官制之考據。蓋其尚推想而拙于記憶,性近于學術而不宜于政治。于舊學時代,已見其端矣。
孑民二十四歲,被聘為上虞縣志局總纂。因所定條例為分纂所反對,即辭職。一生難進易退,大抵如此。
——蔡元培《蔡元培自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