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滿額折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美國怎麼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吉姆.馬爾斯,美國資深記者,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已出版過多部深受歡迎的著作。在《美國怎麼了》裡,馬爾斯用調查式的手法,向讀者展現出了真實的一幕——國際經濟、媒體和政治已經被美國全球統治精英操縱著,他們正在締造一個“新世界秩序”,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將被裹挾進去。這個新世界秩序,已經滲透進政治、經濟、網絡、醫療、健康等各大領域。它的影響蔓延到了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從我們在雜貨店買的商品,到晚間新聞節目的話題,概不能免。2008年針對次貸的經濟援助,真相竟然是金錢在全球精英集團之間的流通?美國富有生機的公民意識,早已經成了拙劣的表演?“大製藥集團”是在消滅疾病,還是在生產疾病?為什麼政府要抑制能夠明顯治療癌症的器械呢?政府會使用微芯片來監視民眾嗎?愛國法案與納粹立法如何相關?作者在書中給出了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並提出了36條具體建議,讓我們重新思考經濟、政治、醫療和未來!本書對中國的經濟、政治、商業發展有重大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吉姆.馬爾斯(JimMarrs),資深記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已經出版的暢銷書有《第四帝國的崛起》、《秘密之治》、《異國議程》,以及《穿越火線》,其中《穿越火線》被改編成電影。他現在居住在得克薩斯州。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怎么了》編輯推薦:美國統治精英正在締造“新世界秩序”!美國發生的一切,將影響整個世界的運行及你我每一天的生活!犀利分析、警醒世界!《美國怎么了》對中國的經濟、政治、商業發展有重大借鑒意義。讓我們重新思考經濟、政治、醫療和未來。

再版序言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不用承擔整個政府的支出……如果說,古羅馬的沒落是因為區區一個參議院,那么對于既有參議院又有眾議院的美國來說,又將發生什么?
——威爾?羅杰斯
新的視角
距《美國怎么了》這本書的出版已過去一年時間,在這飛快逝去的一年里,美國的經濟、醫療保健業、金融和地緣政治權力的基礎都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化和轉型,轉變之快,即使是消息最靈通的人也難以跟住。而更糟糕的是,美國人在敵對的保守和自由兩派、民主和共和兩黨之間劃好自己無形的界限后,就繼續在娛樂活動和政治作秀中,變得一葉蔽目、良莠不分。人們的這種茫然也被世界上的壓迫和極權的全球主義勢力盯上,他們正在用看不見的繩索拴牢毫無知覺和幾乎無動于衷的大眾。這篇序言中就有這種不祥之感,但是只要我們把真相告知公眾,喚醒他們的積極主動性,那么,我們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一個“在嚴格統治下而失去人性的社會”就不會在美國再生。
過去幾年,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種種行為,似乎昭示了這個國家正在走向一個專制化的未來。舉一個例子,2011年年初,北佛羅里達大學的教授奧格真?米萊特維克被強行帶下飛機并被TSA拘捕,理由是一位乘客聲稱他聞到這位教授的行李中有可疑的氣味。而后來證明,這種可疑氣味的來源無非是他行李中的奶油干酪白吉餅而已。
但是事后人們對于TSA的荒唐行為與其說感到憤怒,倒不如說感到頗為有趣。事實上,那些拒絕接受檢測儀器全身掃描的飛機乘客,將會被侮辱性地強行搜身,這種搜身可不只是簡單的拍摸而已,而是包括隱私部位的全身搜查。再講另一個例子,一個名叫約翰?泰納爾的游客在機場遭到拘捕,但他表示寧愿面對安全管理局1萬美元罰金的民事訴訟,也不愿站在掃描儀前接受全身安檢。當TSA的工作人員要對他進行搜身時,泰納爾高喊了一句——“別碰我下面!”
TSA的做法招致了很多非議,被人們認為涉嫌侵犯個人隱私和性騷擾。同時,人體掃描儀運作產生的太赫茲輻射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有研究表明這種輻射進入人體后有導致人體基因鏈斷裂的危險。太赫茲輻射是一種介于微波和紅外線之間的電磁波譜,盡管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這種輻射對人體有害,但來自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非線性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已經發現,這種太赫茲輻射會導致DNA斷裂,使基因雙螺旋結構發生異變,并有可能極大地影響人體的基因表現、基因復制和為細胞供氧的過程。然而,太赫茲輻射在真正應用中的直接危害是細微而慢性的,以致一時無法舉出有力的證據。科學家們也指出,太赫茲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將是慢慢積累的,所以并不像其他輻射的危害那樣顯而易見,但是從長期來看,它的害處將更加大。
2010年,加州大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教授約翰?賽達特和其他三位教授,給奧巴馬政府科技政策辦公室主管約翰?霍頓去了一封信,他們在信中警告:“每一次伴隨著危機事件而來的緊張感,都會使我們草率地做出某些決定,而往往不斟酌可能發生的后果……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哪一種安全數據是真正完全可靠的……雖然機場安檢儀器的射線輻射在中期和長期到底有什么后果還沒有經過足夠的試驗,但我們已經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安檢掃描儀器會增加兒童和體弱人群患癌癥的危險。”
TSA曾表示安檢掃描對空中安全的保障是至關重要的,但在11月24日的這個星期三,這是感恩節的前一天,也是一年之中機場最為繁忙的時刻,TSA偏偏在這個關頭停止了對乘客的安全掃描,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原來,人們在互聯網上發起了一項拒絕安檢的“全國日”倡議,約定在這一天,乘坐飛機的人們一起來抵制全身安檢掃描。很顯然,對于民眾針對強行安檢的激烈抗議,TSA的官員們感到有些害怕了,他們選擇了退讓一步,干脆直接在這一天關閉了所有安檢程序。全國多家媒體都報道了一位乘客的話:“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安檢儀器全都停用了,都被封了起來。”
“TSA也有他們的難處,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著名的自然新聞網編輯邁克?亞當斯對此這樣評述道,“只是全身搜查對保障空中安全是否真的至關重要,并且需要全天候地加足馬力運行,才能保障每個人的人身安全,還是說,這只是忽悠人的把戲?”
亞當斯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已經意識到,用于對付恐怖分子的安檢掃描儀實在是一種危害大、花費高、效率低的設備,而之所以會造成這一現狀,國土安全部前部長邁克爾?切爾托夫難辭其咎。這位前部長在很多媒體和場合都曾聲稱,要在全國范圍內的機場裝置大批安檢掃描儀。也許他的初衷是考慮國家的安全問題,但是有一點不得不讓人質疑,那就是他的切爾托夫安全顧問公司有一家叫作“瑞比斯坎系統”的下屬機構,而這個機構正是專門生產全身安檢掃描儀器的制造商。需要點明的是,全身安檢掃描儀的推廣與我們很多立法和執政者都有利益關系。包括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在內的8位國會議員,其中有民主黨黨員也有共和黨黨員,都持有L-3公司的巨額股份,而這個公司是美國兩大主要生產安檢掃描儀的廠商之一。
時至今日,各種極權國家式的安檢在社會上已隨處可見,包括巴士、火車、地鐵站甚至購物中心,這一問題已經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2010年12月末,首都華盛頓的一位地鐵乘警長官邁克爾?泰伯聲稱,為響應運輸安全管理局的政策,他們將在地鐵里對乘客的行李進行隨機檢查。地鐵乘客委員會的顧問戴維?阿爾伯特形容這一搜查行為只是為了制造出一種所謂的“安全劇場”效應(指在并沒有明顯改善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讓用戶感到更安全的方法),他同時強調要加大對巡邏制度中的保安、警犬的投入,使之效率更高,但在執行公務中盡量不要表現出惡意。
這一現象并不只是出現在首都,在費城,已經有法規允許警察在街上隨機對路人進行安全搜查。雖然一些市民還是支持這種做法的,但大多數人認為,這赤裸裸地違反了憲法中“禁止非法搜查”的規定。
現任美國國土安全局局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在2010年的一次演講中倡議了一項讓公眾“看到可疑事情及時報告”的運動,鼓勵大家隨時向上報告各種可疑行徑。從她的講話和倡導的運動中,人們已經隱隱感到美國這種潛移默化走向專制的傾向,這無疑令人憂心。這項運動的1300萬美元啟動資金部分來源于國土安全局的一個運輸安全基金,并由大都會捷運局(MTA)承辦。MTA的機構成員很廣,從有588家連鎖超市的沃爾瑪到美國商城、美國飯店協會、全國鐵路乘客公司、華盛頓市區運輸局等,它還管理著民用航運業以及國家和地方的交通樞紐。對于很多人而言,這個運動根本就是在慫恿他們像間諜一般監視自己身旁的人,這與令人發指的納粹“蓋世太保”間諜組織簡直是殊途同歸。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比如古巴的“鎮壓反革命計劃”,使鄰里之間互相監視告發,反目為敵;再比如惡名昭著的越南“鳳凰計劃”,那些由不受任何監督的中央情報局(CIA)間諜一手組織策劃的暗殺計劃使4.5萬人死于非命。歷史上像這樣濫用職權的例子并不罕見,而正是那些當權者根據自己的權勢和恩怨,把老百姓訓練成了政府的“搜查狗”!
表面上看,政府對民眾的活動進行一定的監督似乎無可厚非,無論是靠公眾告發制度、電話信息竊聽,還是通過“埃施朗”間諜網絡、TEMPEST技術①[①信息安全保密領域的總稱,包括對電磁泄露信號中所攜帶的敏感信息進行分析、測試、接收、還原以及防護的一系列技術。]這樣的手段來竊取計算機數據,等等。然而政府卻清楚地表明了他們痛恨把這些技術用到他們頭上。“維基解密事件”把成千上萬份政府機密文件公之于眾,到2010年秋已經泄露超過25萬份的機密文件了,盡管其中大多數都是無關痛癢的。在沸沸揚揚的“維基事件”背后,有好推敲之人也提出了他們的懷疑,認為這是刻意炒作出來的,為的就是給政府封殺網絡自由一個很好的借口。果然沒過多久,“好事的”國會就開始積極地采取行動了,他們把管制網絡的權力交給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還委婉地稱其為“保持完全中立”。這個通信委員會實際上控制了互聯網,就像它現在通過掌握運營執照的頒發權來控制廣播媒體一樣。
美國的經濟在整個2010年和2011年年初都深陷泥潭而難以自拔,然而政府卻還在大手大腳地花著錢。2011年的國防開支預算已達到7250億美元,這乃是“二戰”以后的最高紀錄了,其中427億美元用于交通安全,4.01億美元用于網絡安全。然而這些開銷都值得懷疑,畢竟還有其他很多地方迫切需要資金投入。
2008年的經濟崩潰猶在眼前,但這似乎并沒有給2010年和2011年年初的美國人敲響警鐘。他們可曾記起,1929年秋的那次股市崩盤和大蕭條對中產階級的影響也是直到1933年才全面暴露出來的。那么這一次,會不會到2012年,人們才能開始感受到經濟危機的切膚之痛呢?
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數據可知,2010年銀行的倒閉數量是1992年以來最多的,此外,FDIC還公布了860家經營不佳的“問題銀行”名單,這也創了1993年以來的新高,看來這股銀行倒閉潮還遠沒有要停歇的意思。2010年倒閉了157家銀行,2009年是140家,而在2007年僅為3家,在2006年甚至一家都沒有。進入2008年,銀行倒閉的數量就直接從一年前的3家跳升至25家,這意味著將近3735億美元的財產損失。
雖然這一輪銀行破產倒閉潮已幾乎耗光了FDIC的基金,但是其高級官員向公眾保證,他們能擔負起一直到2014年預期發生的銀行破產。面對銀行破產數量的激增,FDIC也在試圖找到一個比較積極樂觀的解釋,比如2010年倒閉的銀行大多為規模較小的銀行,總資產加起來也只有965億美元,比2009年的1709億美元還下降了43.5%,不足為患。不過若是注意一下這幾年來損失的總額,那就實在樂觀不起來,因為僅僅是2008到2010年之間,因銀行破產導致的財產損失總額就已飆升到了難以想象的6409億美元!
事實上,這些巨額損失都在無形中拉低了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要驗證這一點,我們只需參考一下2010年節假日銷售旺季的連鎖店零售數據,就可窺其一斑。這一年12月,像蒂芙尼專賣店、諾德斯特姆百貨公司和薩克斯第五大道這樣的奢侈品消費中心的銷售額都比前一年同期增長了8.1%,而美國“窮人們”所光顧的打折店的銷售額就沒有那么漲勢如虹了,只比同期增長了1%多一點。同樣是2010年,保時捷在美國的銷售額增長了29%,凱迪拉克增長了35%,而卡地亞鐘表珠寶制造公司和路易?威登皮具公司的業績更是起眼,甚至推動奢侈品股票大漲了將近50%。與此同時,諸如百思買、塔吉特、沃爾瑪等百貨商店的銷售卻都業績平平、毫無起色。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數據又印證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中產階級在走下坡路”。
在過去的2010年里,由于許多公司選擇了繼續留存大量資金以刺激業績,并給股東和首席執行官開出了更高的薪酬,勞動者的失業人數也在同一時間徐徐攀升。美國勞工部的首席經濟學家貝齊?史蒂文森指出,雖然現在的失業者們正在努力地找工作,有的甚至已經耗費了五六十周的時間,但現實的狀況是,每一個崗位平均仍有4.4個人在競爭。勞工部的數據還顯示,高中輟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達到了15.7%。另外,通常來說經濟危機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但現在也難以不受影響了,他們的失業比例飆升至了5.1%,為1970年以來的最高點。年紀較大人群的失業率同樣創了新高,其中45—55歲人群的失業率為8.1%,55歲以上人群的失業率為7.3%。
我們的奧巴馬政府似乎已經找到了應對失業的“靈丹妙藥”,就是干脆別算它!2010年12月,正值節日假期來臨和救濟金領取時限法案到期之際,奧巴馬總統呼吁再次將這一法案的時限延長13個月以緩解當前的失業壓力。最終,奧巴馬同意延長布什時期頗受爭議的為富人減稅的方案,他的提議才在參議院獲得通過,但又一次違背了他的參選承諾。有評論認為,這僅僅是治標不治本的賬面功夫,只是使那些失業率最高的州的救濟金領取時限從26周延長到99周。而對于在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間失業的將近300萬人口,延長至99周的救濟金發放跟他們就沒什么關系了。這些已經領取過救濟金的失業人員從此之后的生活就沒了著落,而他們也將從政府的“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中被劃掉,從而減少統計上的失業數字,因為如果再給這300萬失業人口發放13個月的失業救濟金,登記在案的失業人數肯定要上升,而這是政府部門所不愿看到的。
在美國失業危機的浮冰下面,實際上涌動著愈演愈烈的債務大潮。根據2010年11月美國財政部的估計,整個國家的債務規模已經突破了13.9萬億美元!這比2009年高出了1.5萬億美元,并且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來已經增加4.4萬億美元。在美國,從個人到地方政府再到聯邦政府,都已經背上了巨大的債務包袱。實際上,奧巴馬政府所制定的法案的融資開支,包括醫保法案和公債等將在2011年只增不減。
在2011年年初,民眾對于他們納的稅用來支援那些所謂“大而不倒”的銀行以后到底用在何處知之甚少。事實上,根據彭博新聞社的報道,有大約9萬億美元的稅金被用于進行“資產負債表外交易”,而納稅人對這些交易細節一無所知,更不知道他們的錢甚至用來資助外國銀行。美聯儲毫不透露他們向哪些銀行注資并做何用途,且如果有的話,是否為保障這筆資金做了抵押。不要忘了就在不久前,頹然倒地的能源巨頭安然公司,就是栽在“資產負債表外交易”上面的。而最終為銀行的這些巨額損失埋單的還是民眾,他們將面對更高的稅負和更低的生活水平。
2010年還有一件事眾所周知,佛羅里達州的前民主黨議員艾倫?格雷森,因為支持羅恩?保羅“稽查美聯儲”這一提議,而被保守黨和一些商業集團想方設法從眾議院趕了出去,這里面也包括美國商會。原來在2009年,格雷森是唯一敢于向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質問納稅人的錢為何不知去向的人。
當時,伯南克草草搪塞了格雷森的質疑,并拒絕透露銀行救助的細節。然而在一年半之后的國會特殊會議上,人們已經決心要從美聯儲撬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來了。佛蒙特州的獨立參議員伯尼?桑德斯指出,美國的立法者們終于知道了“比起美聯儲幾十萬億地為各大金融機構提供幾乎零利息的貸款,布什總統呼吁簽署的救市計劃的7000億美元只是小錢而已”!美聯儲提供貸款的對象也包括那些非金融機構,比如通用電氣、麥當勞、卡特彼勒、哈雷戴維森、豐田、威瑞森等等。然而最令桑德斯驚訝的是,美聯儲還曾資助那些外國的私立銀行和集團,包括德意志銀行和瑞士信貸集團這兩大歐洲金融巨擘,而它們也正是美聯儲買進按揭證券的最大受益者。桑德斯還說:“作為我們國家最為重要的機構之一,美聯儲的廬山真面目已經漸漸暴露出來。就是這么一小撮人卻掌握著巨大的權力,他們握著大筆納稅者的錢,為了利益紛爭不斷,卻完全無視人民的需要。”
根據美聯社的一項報道,私有的美聯儲銀行在經濟崩潰時期的利潤竟然也創了新高,而且是自1914年成立以來的最高點。聞此消息,我們對美聯儲所作所為的憤慨實在是難以壓制了。在2010年,中央聯邦儲備銀行聲稱,其巨額利潤已達到了521億美元,其中461億美元將會移交財政部。桑德斯一語道破天機,他說:“美聯儲的資本是如此不可思議的雄厚,使它可以慷慨地繼續提供資金給國內或者國外陷入困境的公司,并獲得收益回報。實際上,它們正通過自己的財大氣粗,開拓全球化的國際版圖,從而成為站在幕后控制一切的‘真正統治者’!”
然而自從羅恩?保羅(得克薩斯州共和黨議員)當選國內貨幣政策小組委員會主席后,廣大選民似乎又看到了一線曙光。保羅的這個委員會將對國內的貨幣政策、貨幣流通、貴金屬、美元估值、經濟穩定、國防生產、物價和工商業金融援助等進行監督,而這些領域都和美聯儲息息相關。保羅還想通過審查的方式,使美聯儲的運作能有一些透明度。
時至今日,甚至連主流媒體都已經開始關注這個事實,即身處幕后的全球主義銀行大亨們正操控著一切。2010年年初召開了調查美國國際集團(AIG)的聽證會,在彭博社的新聞中,專欄作家戴維?賴利引用了一位委員的這么一句話來形容AIG的高層們:“這一群人秘密地調集著成百億的資金投向有利可圖的銀行,且他們的暗箱操作完全躲開了公眾和官員的視線。”賴利還寫道:“陰謀論者總是驚恐地談論著‘幕后的金融勢力’正在操縱著這個國家甚至全球的經濟,為了應對他們要趕緊開始‘高筑墻,廣積糧’了。這聽似荒謬,但在這周針對AIG的聽證會后,你會開始覺得這些陰謀論者的觀點并非杞人憂天、危言聳聽。”
賴利還指出:“不僅僅是為了此次AIG事件,作為聯邦儲備體系核心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還應接受國會的進一步詳細調查(2002年AIG事件發生時,現任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是當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2008年11月決定全盤承接美國國際集團賣給銀行的共計300億美元“有毒債券”的保險契約,其中有高盛集團、美林證券、法國興業銀行、德國銀行等等。而現在它正因這一決定而焦頭爛額,處境堪憂。有人批評這是在用“走后門”的方式為其紓困,因為如果說當初放手讓AIG破產,這些保險契約就絕不值這么多錢了。當然,我并不是說國會要插手利率決策或者統籌管理銀行,只是當納稅人的錢已經被迫用來救助它們時,某種不合法或不負責任的勢力在掌控了銀行大權后還企圖反過來欺瞞國會,那我們就不能再這樣置之不理和坐視不管了。
2010年11月,路易絲?斯托里為《紐約時報》撰寫了一篇名為《不透明的銀行衍生產品交易規則》的文章,在文中,她細致地描寫了一個僅由9人組成的“華爾街精英組合”。這些人每個月在曼哈頓城的城區碰面,一起商討如何保全和繼續幾家大銀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他們玩的衍生金融工具雖利潤巨大,但風險和爭議也不小。這9個人代表著一個叫作“票據交換所”的機構,這是一個供各會員銀行支票和賬單自由流通的機構,在這里只有賬戶結余需要用現鈔支付。然而,這個機構實則另有乾坤,其實它正是為了交易金融衍生品而設立的,它不停換著各種用來粉飾掩蓋的面具,使得人們對它的實質都一無所知。
“這群人還有一個共守的鐵律——對于每次會議的內容甚至每個人的身份,都要守口如瓶絕不外泄。
“從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這些大金融機構出來的銀行家們組建了一個委員會,專門負責監管衍生品和用來對沖風險的金融工具(例如保險)的交易。表面上看,這個機構是專門為投入市場的動輒數百萬億美元保駕護航的,但是實際上,設立它也是為了鞏固大銀行的主導地位。
“當你因為利益和其他集團或個人霸占市場,惡意排斥其他競爭者進入時,你將碰到阻止。這就是反壟斷101法案。”羅伯特?利坦說道,他曾在20世紀90年代作為司法部部長助理參與納斯達克的監管與調查,現在是考夫曼基金的副主席。
金融衍生品這個概念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確實有些難理解。在銀行術語中,金融衍生品是一種價值依賴于標的物的權證和期權等的金融工具。換言之,其價值來源于非自有的資產,比如對他人一部作品版權的使用,可能經過許可,也可能未經許可。就其原理而言,參與信貸衍生工具的交易就是一種賭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押注賽馬并無二致。參與賽馬的人把賭注壓在一匹馬上,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擁有這匹馬或者這條賽道,他甚至和它們毫無關系。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買入了信貸衍生工具的產品后,他并未真正擁有這份契約。那些認定債券將發生違約或者貶值的人,就會通過套期保值來對沖風險。有些投資者在2008年和2009年的信貸緊縮時期開始入市交易,他們既沒有多么驚人的直覺,也沒有特別在行的知識,就只是靠著這樣的對賭交易而賺得盆滿缽滿。
美國大眾到底投入了多少錢到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上,這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市場在過去20年里規模疾速擴大。路易絲?斯托里還講到,養老基金在利用衍生產品來對沖投資風險,一些州和市在利用衍生產品來攤抵借債成本,航空公司在利用衍生產品規避油價不穩定風險,食品公司利用衍生產品來鎖定像小麥和牛肉等的食材價格,等等。斯托里還告訴我們:“銀行每年通過這一業務攬得數十億美元的傭金收入,而具體數字為多少并未被披露。”
金融衍生品的運作就像一個“龐氏騙局”。所謂“龐氏騙局”,就是一種金字塔式的投資欺詐形式,它以高額的回報來吸引投資者,但投資者的回報并非來自真實的利潤,而是來自新的投資者不斷投入的資金。和現在的金融界不同,以美國郵電部的觀點來看,這種金字塔騙局和多層次推銷式的金融衍生品根本就是一種不合法的賭博。
現如今,美聯儲從經濟危機中大撈油水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他們的險惡用心會不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可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前經濟顧問拉古蘭?拉賈稱:“次級貸款的增長——‘無論這是精心策劃還是放任不管導致的’——都在于要轉移人們對穩定收入的關注。他們給窮人施以信貸放松的‘恩惠’,而事實上這些窮人承擔不起這些債務,這也不可避免地為未來債務違約埋下了種子。這樣說可能有些憤世嫉俗,但我們的政府其實很早就開始把‘信貸放松’作為一種姑息之策了,而對于中產階級更深的困境,這只能是揚湯止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通過網絡郵件和廣播電視,諸如信貸放松、補貼回扣和信用征集等這種一時之策直接把危險因素注入了金融系統的機體中。對于這些“糖衣炮彈”,普通大眾往往難以辨清,同時也使那些全球資本大鱷成功地隱身在了人們的視線之外——而這些富可敵國的大佬已經視自己為能統治地球的上帝了。
這種操縱的例子并不鮮見。2010年年末,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買入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債券,這也是所謂的“定量寬松”政策的其中一項。《華爾街日報?市場觀察》的格雷格?羅布對此評論:“美聯儲之所以采取這一舉動,是因為中央銀行對經濟的低增速和高達9.6%的失業率感到非常不滿和失望,這會增加通脹壓力甚至轉為通貨緊縮或物價的連續下跌。”這已是美聯儲第二次做此舉動了,從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美聯儲還吃進了大約1.7萬億美元與房地產相關的資產。
這里引出了一個問題——美聯儲是以國債為基礎發行貨幣,再貸給政府收取利息的,現在竟要買入基于優良資產的債券,難怪人們都大呼不解,而首發此問的竟然是中國的官員。當2009年美國的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理查德?費希爾訪問中國時,他對記者這么說道:“我在中國開的每一個重要會議上,都被問及為什么購買國庫券的事情。不過話說回來,對于那些把手頭的大部分余錢都在美國投資的人來說,這確實是個至關緊要的問題。”
當然,質疑美聯儲的錢為什么用于買入國債的聲音不止來自于中國人,有很多人認為,它的目的在于增加流通量以削弱美元的購買力。分析家相信,如果直接由美國財政部發行1萬億美元并進入流通,現有的美元會貶值,納稅者的錢在日后不用向私有的美聯儲支付貨幣的利息,同時也會減少國家的負債,這才是大家都期望的結果。
誠然,也有這么一種擔憂,那就是美元的持續走弱會刺激美國在海外采取武力行動。比如2010年年中,在中國的黃海就上演了美韓聯合海上軍演,并試發了導彈。有評論者指出,這不過是美國針對中國的武力叫囂,目的在于威懾中國一如既往地接受美元。中國方面則不甘示弱地針鋒相對,在2010年11月8日舉行了軍事演練,傳言有一枚導彈甚至就落在離加州海岸僅30英里的海面上,《洛杉磯時報》記者還拍到了升起的火苗和煙霧。當時,軍方發言人就此聲明美國軍方本身并沒有進行任何發射活動,而五角大樓的官員也在其后表示,無論事出何因,都不會造成任何威脅。還有非官方的消息說這只是一場誤會,所拍到的照片無非是飛機飛行的凝結尾流罷了。不過從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飛行數據來看,這一猜想不太站得住腳。
幾位美國軍方官員都一口認定有外國導彈侵犯了美國的領空,包括已經退休的空軍準將吉姆?凱希——他曾是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NORAD)助理長官。凱希說:“在我看來,毫無疑問的是,從加州海岸拍攝到的畫面就是一枚落海的導彈。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的一位四星上將也清楚地看到了這一幕,當時他立即向總統做了匯報。”他接著說道:“我想有人應該出來回答的問題是,為什么我們的司令部只是簡單地聲稱‘沒有威脅’,而緊接著政府竟然也接受了‘飛行凝跡’這一蹩腳的理由?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判斷顯然并不是那位四星上將做出的,而是上頭的意思,這里的‘上頭’,就是我們的總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iReport欄目有一篇名為《中國以電磁脈沖炸彈(EMP)挑釁美國的導彈攻擊》的報道,該報道也認為這枚導彈是中國軍方發射的。報道中稱“雅剛”軍用衛星很可能記錄下了11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041型元級潛艇發射YJ-62遠程反艦導彈的過程。不知是不是巧合,當時中國的潛艇也正好在離加州海岸大約30英里的地方巡邏。
報道中還提到一件更讓人驚異的事:有俄國報道稱,美國海軍已指派俄亥俄級核潛艇——BGM-109“戰斧”巡航導彈——開赴加州海岸執行訓練任務,但這一任務后來怎樣就不得而知了。據稱,中國的這種導彈爆炸后所輻射出的高強度電磁脈沖,可產生破壞性的能量束和沖擊電壓,摧毀所有的電子系統。無獨有偶,在11月8日這天下午6點(太平洋時間),恰恰是爆炸發生的時間,附近的“大主教”號郵輪無緣無故地停電拋錨了,船上還滯留著將近4500名乘客和工作人員,最后在海軍的“羅納德?里根號”海軍直升機甚至戰機和備用飛機的救援下,才算脫險。
雖然美國的媒體解釋游輪癱瘓的原因是引擎著火,但當時船員發現所有的引擎都無法點著,一般來講,單單一個引擎或發電機失靈并不會導致整個電力系統的中斷。
關于這次停電的調查一直持續到2011年年初,按照俄國發布的消息,正是因為中國使用電磁脈沖才導致了這艘郵輪的“無妄之災”。CNN網站上刊登的一篇來自俄國的文章稱,中國利用電磁脈沖攻擊這艘郵輪的目的就在于觀察美國的反應時間和應對措施,而美方的動作真是慢到不敢恭維,航空母艦用了超過11個小時才到達。奇怪的是事件并沒有就此結束,就在2011年1月2日,有人在得克薩斯海灣拍到了帕特島上空裊裊升騰的黑煙,那煙霧與加州海岸見到的頗為相似。美國軍方再次聲稱煙霧并非他們發射導彈所致,但對于煙霧緣何而來卻做不出任何解釋。
一些跡象表明,美國的某些問題似乎總與中國有關。在2010年11月,中國最大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把美國的評級調低至A﹢,他們警告說:“美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中存在的嚴重缺陷,從根本上削弱了國家的償債能力。”在此之前,該公司就已把美國的評級從AAA降至AA。
中國的領導人也并不避諱他們的國家正在為可能的戰爭做好準備。2010年12月29日,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曾談道:“在未來五年,我軍將統籌推進各個戰略方向的軍事斗爭準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軍事沖突。”
不言而喻,在過去的2010年和2011年,就業和金融并不是美國唯一的問題。政府通過調查還發現美國人民的健康狀況也令人擔憂。2011年年初,美國政府在控制了通用汽車公司之后已經準備進軍醫藥業,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宣布成立了國家先進轉化科學中心(NCATS),這個中心預期每年將得到10億美元的撥款。盡管國家衛生研究院稱他們“無意把這個中心建成一家醫藥公司”,但是這個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用納稅人的錢“在藥物、診斷法、醫療儀器和疫苗等方面進行高端的研究”,而他們的研究成果最后還是要交給制藥公司。
政府想要掌控國家的科學和醫療的意愿并不是從這個世紀才開始的。早在大約20年前的1993年,曾是美軍支原體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森青?羅博士就因為他的《美軍人員中的支原體培養》研究而獲得國家第5242820項專利。他的研究方向新而特殊,主要是在致病性支原體方面。羅博士稱,寄生的支原體細胞能引發和導致多種疾病,比如艾滋病、癌癥、慢性疲勞綜合征、克羅恩腸炎病、1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癥、帕金森病、Wegener肉芽腫病和膠原血管病(如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癡呆癥),等等。這項研究專利還有力地證明了上述疾病和官方的生物戰研究存在著某種關系,這種生物戰研究就起源于納粹。關于這點,本書里我還將講到,這種毒素研究的目的就是削減人口!
再舉一個例子。這些年來聯邦政府的官員都在反復強調大麻對人體沒有任何治療作用,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根據美國專利局的資料,在2003年一項“大麻的化學成分:抗氧化和神經保護成分”的專利中,大麻的某些成分被證明可用于治療心理和神經系統的損傷,比如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癥和艾滋病毒導致的精神錯亂。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聯邦政府官員的話之所以這樣虛虛實實,難道是因為他們想在使“大麻非罪化”之前,徹底把大麻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2011年1月,美國農業部不顧民眾輿論一片反對,還是對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業巨頭)完全解除開發轉基因苜蓿草的限制給予了支持。而在前一年2010年年中,盡管當時的最高法院已規定徹底放寬對各種轉基因食品進一步開發的限制,但仍有超過50名議員聯名向農業部要求禁止孟山都公司開發的轉基因苜蓿草流入市場,他們還紛紛列舉了轉基因食品的諸多潛在危險。如此看來,孟山都公司引進轉基因苜蓿草的做法的確招致了許多非議。我們先來說說苜蓿草,這種植物大量用作牲畜飼料,而當人們食用吃過轉基因飼料的動物后,就會同時在人和動物身上開啟“基因污染”的恐怖時代!
食品安全中心的執行主任安德魯?金布萊爾也提出了他的擔憂:“農業局在轉基因農作物這一問題上的態度顯得毫不負責任,因為很明顯,有個別公司企圖在轉基因農作物技術上牟利,他們全然無視生產的轉基因苜蓿草會傷害農民的利益和消費者的權益,甚至會破壞環境。”
研究人員把某些動物種群的萎縮也歸咎于“基因改性”的技術,比如說我們熟知的蝙蝠和蜜蜂。國際著名細胞生物學家布魯斯?利普頓在他那本獲得年度最佳科學著作獎的《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中寫道:近來一些物種出現了大批死亡,而“基因轉性”技術的大量應用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元兇”之一。利普頓對我們解釋:“生物,包括生物機體的細胞,都是在自身有關環境和經歷的記憶中自發地轉移變化的。”顯然,那些基因工程師在把基因轉性引入生態農業環境時根本沒有去考慮這個問題。因為當初沒有及時阻止這幫人研究和推廣轉基因農作物,以致我們已經在嘗這個“禍種”生出的惡果了。
除非有更多的美國人恍然驚醒并有所行動,否則2011年“更加美好”的愿望終究只屬于那些締造“新世界秩序”的統治精英,而非尋常百姓。美國的主權在慢慢削弱,而與之相反,個人的自由和隱私遭到禁錮,人造疾病危害四伏。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遭到扼殺,國際銀行勢力在悄悄地洗劫著我們的財政部,而戰爭沖突的陰云也在不斷地匯聚……
好了,寫到這里,在最近發生的諸多事件上已經著墨不少,但是這些事件下面更深一層的根源是什么呢?請你翻開下一頁,答案盡在書中——

目次

再版序言 新的視角導言第一章僵屍國家經濟的敗退“社會主義”和個人自由的喪失茶黨新世界秩序各路分歧第二章僵屍國家之形成政治染毒對外貿易和債券欺騙者的貸款格拉姆夫婦與監管喪失“縮水”中的美國債務的奴隸經濟刺激計劃崩潰前日銀行的“壓力測試”致命的錯誤富者愈富公共的債務,私人的利潤緣由何在高利貸(Usury)貨幣:是信用也是債務“變形怪物”美聯儲金融穩定委員會探秘國際清算銀行為審計美聯儲所做的努力美聯儲的“傲慢”令人病弱不堪的食物與水劣質食品與“明智選擇”誤導性宣傳與召回激素氾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發展轉基因食品食品法典委員會氟化水醫療保健的藍本支原體的侵襲納粹與日本的生物戰支原體與朊病毒海灣戰爭綜合征削減人口行動人造艾滋病微生物學家之死賴夫博士的發明毒害人口大型製藥公司“直接為消費者提供(DTC)”的廣告阿斯巴甜給兒童下藥精神病學與優生學精神病學的歷史優生學保守主義心理學首先,對婦女和兒童加大用藥量流感,以及其他卑鄙的主意大型製藥公司的行賄行為佐劑與角鯊烯1921年的堪薩斯城大流感流感的恐慌大麻犯罪居高愚化教育俄克拉荷馬州的學校教育視頻時代危險的教學只會幹活,喪失思考寄生一族第三章僵屍國家之控制媒體控制與恐慌散佈政府授意下的新聞恐懼情緒散播《愛國者法案》激光,還是泰瑟麻醉槍?警方策略與聯邦應急管理局被鎖定的恐怖分子奧巴馬的學校演講領導者的把控議會內閣愜意的員工協助“伊斯蘭抵抗運動”恐怖分子奧巴馬的“公民軍隊”當前社區變革協會與服務業雇員國際工會“恐怖主義情報與預防體系”及其他告密手段財產罰沒基金化學形跡全球化的擁聚一個警察極權的國家示範國家緊急衛生權力法案政府集中營聯邦應急管理局的收容營美國警力公司(APF)《地方武裝團法案》存在缺陷的邊境防禦戰略影響辦公室誓言遵守者仇恨犯罪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電子化監控魔燈、FLUENT、dTective與Encase技術國家身份法案裝在你肩膀上的芯片“梯隊”系統與TEMPEST技術《2009網絡安全法案》請領一個號碼國土安全部禁飛名單偷窺者的運輸安全管理局安全濫用處境堪憂的攝影師你正出現在鏡頭裡第四章僵屍國家之解放:自由的三大寶箱“肥皂箱”一些除掉腳鐐的新聞媒體教育“回歸基本原則”在家自學教育關注健康“投票箱”審查美聯儲解雇國會監票人和紙質選票實行《第十修正案》無暴力的反抗拯救一個分裂社會的36條補救方法打敗法西斯主義“彈藥箱”興旺的槍械與彈藥銷售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僵尸國家
我能感覺到在不遠的將來,一場危機正在醞釀,這使我高度緊張并為我的國家的安全萬分擔憂。戰爭結束后,企業集團成了“無冕之王”并打開了一個高度腐敗的時代,金錢的力量將通過壓迫人民來統治整個國家,直到所有的財富都匯集到極少數人的手里。而到那時,也將是我們的共和國分崩離析之日。
——亞伯拉罕?林肯
經濟的敗退
美國,正處在艱難的時刻。
由于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所謂的“美國金融體系的崩潰”,在2010年年初,美國家庭超過5萬億美元的財富蒸發了。大約1/8的抵押貸款出現了違約或止贖,預計2012年還將有1000萬套房產喪失贖回權。1/8的成年人和1/4的兒童在靠政府的糧食救濟過活。
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使這些問題更加惡化。根據美聯社的報道,有1/5的美國人正處在失業或待業的狀態,這個數字在2010年還會上升,成為繼“二戰”之后第二高的失業率水平。
爭議和不滿此起彼伏,它們的矛頭共同指向經濟的糟糕局面。如果說經濟是這具“僵尸國家”的雙手,那么這雙手已被債務牢牢地捆上了。
查爾斯?K.羅利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和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的洛克研究所所長,他的言論在政治界和經濟界舉足輕重。他在發表于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美國經濟的困境源于一種不斷傳播的‘借債風潮’,這種不良風氣從2011年開始腐蝕聯邦政府,甚至大幅影響了千千萬萬家庭的習慣。”他還提出了一個大家都有的疑問:“如果過度的政府債務是問題的本源,那么為什么還要繼續增加這種負債呢?為什么還要鼓勵個人家庭在債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呢?”羅利還充滿擔憂地指出:“美國在經歷經濟崩潰中將從第一世界退化成第三世界國家的說法并不是全無可能,就像在胡安?庇隆‘國家社會主義’統治下的阿根廷的經歷一樣。”換言之,如果美國政府不盡其所能找到出路,那么美國的大多數家庭都將淪入第三世界國家。在這個國度里,缺少的不僅是食品、水和商品,還有政府對社會局面的把控。
金融危機中一個鮮有人關注的方面,就是稅收下降的嚴重性,然而奧巴馬政府和國會用以刺激經濟的開銷卻越來越多。根據CNN的報道,截至2009年8月,聯邦政府的稅收與2008年的前8個月相比下降了25%。國會預算局預計,稅收占GDP的比例也將從歷史平均水平的18.3%大幅下降到14%。另外,個人所得稅的收入下降了20%,公司所得稅的收入更是驚人地下降了56%,展望2010年,狀況也好不到哪里去。
聯邦政府收入的虧損也波及了地方政府。每況愈下的就業狀況導致了32個州的失業保險信托基金低于聯邦指定的運作標準,這意味著,這些州需要大量聯邦貸款以補充失業救濟金的不足。印第安納州維哥縣的一位官員稱,在2009年年中,如果一個去世的人沒有儲蓄、保險或者家里沒存錢,那么政府甚至負擔不起他的葬禮了;在亞特蘭大市,市民組織起來試圖阻止政府拆掉舊住宅樓;在密歇根州,有超過20個縣反對鋪設礫石路,密歇根州郡道路聯盟稱這是為了能把經費節省下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美國企業的90%由家族擁有或控制,而金融危機迫使其中的大部分關門倒閉。據勞工統計局估算,在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之間,有將近400萬個員工人數少于19人的公司倒閉停業。
實際上,美國民眾在2009年已經設法存下更多的錢,但是政府的赤字如脫韁野馬,使民眾的努力白費了。《美元大崩潰》的作者彼得?希夫對此解釋道:“道理很簡單,因為政府的債就是我們的債。假設一個家庭削減了生活的支出,在這年里多存了1000美元,但是政府的債務平攤到每一家卻是2萬美元(2009年財政赤字的18萬億美元平均到每戶的大致數字),那么在這一年里,這個家庭的負債實際上比年初還多了1.9萬美元!”
“社會主義”和個人自由的喪失
要理解美國的現狀,“社會主義”這個概念是個關鍵。很多字典里都定義“社會主義”為“對生產資料和分配方式實行集體管理和集體所有制”,不過也需要一個中央機構來對這些進行管理。
社會主義的領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描繪了這樣一幅勞動者的美好藍圖:“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地選擇職業,不受束縛地滿足自己的需要。”當然,一個人在從國家獲得自由之前,必須先服從于國家。
列寧還說,我們的一生都在與“個人的突出”做斗爭。在這一點上,他的觀點和早期資助過俄國革命的布爾什維克黨派的西方全球主義分子有相同之處。列寧還表示:“社會主義的目的,不只是要消除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差別,也不只是要拉近國家間的距離,而是要實現世界大同。”他甚至預見到顛覆美利堅合眾國的辦法:“摧毀一個國家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其貨幣貶值!”和“給我四年時間,就足以教化所有的兒童,并且這些‘苗子’永不會被連根拔起”。
美國前財政部長助理保羅?克雷格?羅伯茨在論述“自由的第一原則”的著作中這樣寫道:“在20世紀之前出生的人是‘私人的個體’,他唯一的身份標志就是他‘肉體的存在’,而不包括其他的檔案、表單、證明、許可、工作狀況、收支證明、身份證、兵役證、供應卡、護照、報關單、調查表、納稅申報表、多重身份報告、社會保險號和其他證明身份的東西,不包括出生、國籍、地位、宗教、信仰甚至準備要做何事、去哪里、何時離開、何時行動以及從事什么工作、做什么生意、買什么東西、住什么地方……”
羅伯茨舉了一個例子,意在證明專制會如何侵蝕美國人民的自由:“事情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的地區法官威爾伯?歐文斯對‘佐治亞州大學系統代理董事會’下了命令,要求他們對各學校間的師生隊伍進行強制性的人員調動,以達到不同種族人數的平衡。其實只要這種非自愿式的人員調動只限于市區內的學校,并只在小學和中學里進行,我的不拘小節的同事甚至還會視它為一種社會進步。但如果這種強制性的調動是在不同的城市之間進行,那么這就是‘法西斯主義’了。”事實的確如此,在民主進步的20世紀60年代以前,勞動力的政府導向只存在于法西斯政權和斯大林政權。而往往就是這樣,直到人們的個性自由受到威脅時,他們才意識到中央集權主義思想的惡果。
美國的剝削并不是從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的,它已經存在了幾十年。1934年《芝加哥論壇報》上發表了這么一幅社論漫畫,題目是《是在籌劃經濟,還是在籌劃破壞?》,漫畫中的男子自稱是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熱血青年”,他們從推車里一把一把地往外撒錢,車底下坐著蓬頭垢面的列夫?托洛茨基(蘇聯共產黨和第四國際領袖),旁邊還寫著:“美國的計劃就是——花錢,花錢,拼命地花錢!在復蘇的假象下——政府瀕臨破產——資本家就是罪魁禍首——憲法被踐踏,專制在為所欲為!”如果放在今天,這個作品肯定是出自一個保守派漫畫家的筆下。
一些年長的人可能會憶起諾曼?馬頓?托馬斯(美國社會黨成員,和平主義者,曾在1928年至1948年間六次競選總統)的一句話——美國人永遠不會正面地選擇社會主義。他還說:“在‘自由主義’的名義下,他們會慢慢地采取社會主義的各種措施,直至有一天美國真的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而人們卻毫不知情到底發生了什么。”
在1948年的一次采訪中,托馬斯表示即將從政界退下來。他的理由是民主和共和兩黨都已經采納了很多社會主義政策了,那么社會黨作為“第三選擇”,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如果在1948年,我們對托馬斯的話還將信將疑的話,那么今天看來他無疑言中了。很多人都見證了曾經所謂的“溫和社會主義”,已在今天美國華盛頓制定的政策中成為風氣。從2009年2月16日《新聞周刊》的封面標題“我們都成為了社會主義”中,也許就能洞察些什么了。對于銀行業和汽車業的國有化,許多美國人感到不安并擔心這還將繼續。
茶黨
所謂“茶黨”,是指從2009年4月開始興起的運動,參與者抗議失去控制的政府支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事以及爭議不休的全民醫保方案。這個名字源于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當時的北美殖民地居民為了抗議英政府的“無代表權而征稅”,將船上的茶葉倒進波士頓港灣。有現代學者指出:“如果當初的被殖民者認為‘無代表權而征稅’是錯誤的,那么他們面對的不過是‘有代表權而征稅’。”
2009年,抗議的行動蔓延到許多鎮議會中。盡管還是在夏季休會時期,議員們卻在聲嘶力竭地表達著不滿,有的甚至還被選民簇擁著涌出大廳,他們對奧巴馬政府的“社會主義”全民醫保方案和政府當局的“瀆職”感到十分震怒。民眾抗議的“浪潮”已經持續到2010年,“茶黨”和示威活動連綿不絕,他們對社會主義化的“偽善”政策,對醫保改革的危機,對政府為大集團經濟紓困以及美國經濟遭受的重創深感憤怒。這些問題后面都將著重講到。
新世界秩序
通過廣播談話節目和互聯網的博客,許多關注的人都在試圖探知一些關于全球主義者們想要控制全世界的計劃,也就是布什總統提到的“新世界秩序”,這個概念也被阿道夫?希特勒用過。這些人以“全球主義者”自居,認為自己已經凌駕在弱小的國家主義之上,甚至整個地球都在他們的勢力范圍之中。在他們的全球版圖中,美國已經并沒有那么多的油水可以榨取。他們還奉行一句“光明派”的哲理,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然而,這些人卻絕不會承認自己和那些年代久遠的秘密集團,或者是把這句話在政治上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納粹有任何關系。
在珍妮?韋德爾的《影子精英》中,她把這些“全球主義者”形容為“會隱身的家伙”,他們的背后是一個跨國精英集團,而他們則是“極具權勢的人,以商業顧問、智囊團、電視評論專家和政府顧問的面孔出現,操縱他們的機構運作于無形之中。然而,不只他們會這種‘分身易容之術’,他們的追隨者同樣精通此道”。
先不論我們如何戲稱他們,包括那些作為喉舌的媒體和被收買的政客,我們應當明白,“新世界秩序”的確存在,并且“謀一時也謀萬世”。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曾經寫道,在俄國革命時期,有一筆巨款從美國流入俄國以資助布爾什維克黨派,這個黨派是共產黨的前身。而出這筆錢的人,正是洛克菲勒和其他的華爾街資本大鱷,比如雅各布?希夫、伊萊休?魯特、J.P.摩根和哈里曼家族(W.埃夫里爾?哈里曼曾在“二戰”期間任駐蘇聯大使),也正是這些人出資組建了“外交關系協會”。
不過到了后來,世界范圍的社會主義運動讓這些資本大鱷感到害怕了,他們需要各個政治經濟集團鷸蚌相爭,制造緊張局面,以達到他們的利益和控制的最大化。因此,他們開始轉而扶持德國納粹黨。德國軍事頭領阿道夫?希特勒在他們的資助下,進一步壯大了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國家工人黨,以對抗共產黨的凌厲之勢,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有三位美國的大人物為納粹的資金籌措幫了大忙,包括花旗銀行主席約翰?麥克羅伊、施羅德銀行代理人艾倫?杜勒斯(包括他的兄弟約翰?福斯特?杜勒斯),以及聯合銀行組織和漢堡美國船舶公司的一位主管普賴斯考特?布什。有意思的是,在“二戰”之后,約翰?麥克羅伊成了盟軍占領下的德國的高級專務官,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成了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國務卿,艾倫?杜勒斯成了在任時間最長的CIA局長,而布什作為康涅狄格州參議員,對于中央情報局的成立也起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麥克羅伊和艾倫?杜勒斯都曾被總統林登?約翰遜任命于沃倫委員會,專事調查肯尼迪總統遇刺事件,但這個機構在當時飽受爭議。“二戰”過后,“全球主義者”的計劃盯在了聯合國的成立上。其實在此之前就有人建立了一個名為“國際聯盟”的跨國性組織,但是這個組織最終解散了,因為美國的參議員認為這會削弱國家主權。
作為世界經濟論壇和“外交關系協會”成員的尼克?洛克菲勒,也許已經一不小心揭開了“新世界秩序”這個計劃的面紗。已故的好萊塢制片人亞倫?盧梭曾透露了洛克菲勒對他說過的一句話:“這個計劃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剝削和壓榨每一個人,控制全社會,最終使銀行家和極少數精英操縱整個世界。”
曾在老布什時期任房屋署助理部長的凱瑟琳?奧斯汀?菲茨在2009年年初這樣記錄:“2011年的秋天,我參加了一個倫敦的私人投資會議,并遞交了一份文件,題目是《統治和金錢運作之道:漢密爾頓證券集團的毀滅》。這份文件寫了我的所聞所見,那就是——華盛頓—華爾街軸心集團惡意地啟動了房地產和債務的泡沫危機,使巨額資本非法流出了美國;在‘私有化’的幌子下,他們以此為借口,以低于市場的價格把政府資產轉為私人投資者所有,然后債務人在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又把私人的債務轉給了政府。其他的與會者,還包括來自東歐和俄國來調查‘私有化’的知名記者。會議室的墻上掛著一幅英國先人的油畫,在他的目光下,我們聽到了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這些故事都跟20世紀90年代貫穿美、歐、亞的全球私有化有關。”
菲茨還強調,正如洛克菲勒所言,就是這些“全球精英”締造了“新世界秩序”。她說道:“一張清晰的脈絡圖拼了起來,使我們恍然頓悟,在活躍于全球各個區域的銀行、企業集團、投資方背后,都活躍著同一群人!他們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團體,異形為各種相互聯系的組織,聯手一些同樣聲名顯赫的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一遍遍地在俄國、東歐和亞洲的舞臺上出現。顯然,他們策劃的全球金融政變已經準備破殼而出了。”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傳奇主播沃爾特?克朗凱特常被贊為“美國最可信的人”,他也曾表示這個國家真的被掌握在了極少數精英的手中。在2009年7月與世長辭前不久,克朗凱特在一次采訪中被問及美國是否真的存在一個統治階級,而他的回答是——“恐怕是的。”他還說:“我并不感覺這個統治階級在為民主制度服務,事實上就是如此。這個統治階級是由那些富人組成,他們控制著我們國家的工業、商業和金融業,他們還操縱著我們的民主,甚至已經主宰了民主的命脈。”
無奈的是,大部分民眾的思維已成了政黨和媒體操縱和迷惑的提線木偶,面對有著共同利益的企業、家族和階層所組成的精英集團,以及他們締造的“新世界秩序”,人們已經喪失了辨識的能力,更別說站出來反對他們了。
除非使美國幕后的統治者徹底浮出水面,否則一切的憂慮、控訴和示威都將成為徒勞。
各路分歧
盡管“新世界秩序”的計劃早已非常明確,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稍稍打亂了他們的算盤。在我們的奧巴馬政府中,其實也并不乏掌握著財富和權力的人物,只是我們已經看到,他們也漸漸無法掌控美國的經濟社會狀況了。芝加哥大學被認為是研究全球主義思想的中心,他們中間也出現了各種意見分歧。該大學的羅伯特?盧卡斯是199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把奧巴馬政府的刺激經濟計劃形容為“殘次品經濟”,而他的同事、金融學教授約翰?科克蘭更是稱其為毫不可信的“童話故事”。這些人的強烈反應,讓我們想起以前的“巫毒經濟”一詞,這曾是1980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老布什用來諷刺羅納德?里根總統的“自由企業計劃”的。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和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也寫道:“在我看來,把經濟學界引入歧途的正是這些經濟學家,僅僅靠一些徒有其表的數據就顛倒是非。在大蕭條爆發之前,很多經濟學家還認為資本主義是完美或者近乎完美的社會制度,而面對大規模的失業,這種看法也不攻自破了。但是,當關于大蕭條的記憶逐漸退去,經濟學家們又陷入到臆想那種老舊的、不切實際的經濟模式,在這個完美的市場中,理智的人們能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次還包裝出了異想天開的方程式……經濟學界失敗的首要原因就是,經濟學家試圖找到一把能解釋一切的‘萬能鑰匙’,試圖找到一種看似高明智慧的辦法以顯示他們高超的數學水平。
“不過很遺憾,這種‘浪漫主義’甚至‘超凡脫俗’的經濟視角,使經濟學家們全然忘記了現實有變壞的可能。他們沒有看到人類并非能永遠保持理智,這種不理智很容易導致泡沫的膨脹和破裂、機構問題的徹底混亂以及市場的缺陷(特別是金融市場),這些都會使經濟遭受突襲以及無法預知的破壞,當管理層不再相信監管規定時,危險就出現了。”
很長時間以來,陰謀論者因聲稱大蕭條是國際銀行家蓄意造成的言論而備受嘲諷。克魯格曼用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一件事來證明了這一點。伯南克曾在米爾頓?弗里德曼90歲生日時談到大蕭條,他稱:“你們說對了,就是我們干的,我們深表歉意。但是也要謝謝你,才讓這不會再發生了。”伯南克的弦外之意就是,要想避免蕭條,就要避開我們這個“無比聰明”的美聯儲。
現在這個陰謀已經浮現在我們眼前,它要破壞美國的經濟,還要實行“社會主義”的體系——不管是奧巴馬奉行的“馬克思式社會主義”還是布什搞的“國家社會主義”,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為的就是讓那些手握財富和權力的人物,能最大限度地掌控國家的官僚政治。
這些“全球主義者”操縱世界歷史,沒有幾個世紀也有幾十年了,他們現在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它使國民淪為貧窮而呆滯的“僵尸”。通過抽干國家的貨幣供應,把曾經自由繁榮的美利堅合眾國,變成一個專制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就是真正的萬億美元的大陰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