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技術與方法(簡體書)
滿額折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技術與方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儘管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實施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但由於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技術研究相對滯後,加之我國海域遼闊、水環境條件千差萬別,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系統、全面、合理、規範的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技術體系,嚴重阻礙了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在我國的推廣和全面實施。因此,迫切需要在近岸典型海域對污染物環境容量計算和總量控制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開發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總量控制管理系統示範。《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技術與方法》是國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課題編號:200805065)研究成果的凝練總結。

名人/編輯推薦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技術與方法》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1章 海洋污染與總量控制制度1.1 海洋污染概述1.1.1 海洋污染的基本特徵1.1.2 海洋污染的基本狀況1.1.3 污染物入海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1.2 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1.2.1 海域排汙總量控制制度的內涵1.2.2 海域排汙總量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內容1.2.3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建設的核心 1.3 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技術與方法1.3.1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技術路線 1.3.2 關鍵技術參考文獻第2章 入海污染物總量調查與監測2.1 人海污染物來源與分類2.1.1 陸域污染源 2.1.2 海域污染源 2.1.3 大氣污染源 2.1.4 入海污染物的分類 2.2 人海污染物總量監測與統計方法2.2.1 入海污染物總量監測體系 2.2.2 陸源匯水區的劃定方法 2.2.3 工業污染源調查與統計 2.2.4 農業污染源調查與統計 2.2.5 生活污染源調查與統計 2.2.6 水土流失調查與統計 2.3 人海污染物總量監測2.3.1 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監測2.3.2 直排口排汙負荷監測2.3.3 海水養殖污染物監測 2.3.4 船舶污染物監測 2.3.5 外海污染物監測 2.3.6 大氣污染物監測 第3章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3.1 制定總量控制目標的理論與方法3.1.1 水環境質量基準與標準 3.1.2 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評價3.1.3 海洋生態系統服務與海洋功能區劃 3.1.4 富營養化評價方法3.2 生態系統健康的污染脅迫因子識別3.2.1 耗氧有機物3.2.2 石油類污染物 3.2.3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3.2.4 營養鹽 3.2.5 重金屬污染物3.3 人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確定的原則與方法3.3.1 總量控制指標篩選的原則 3.3.2 總量控制指標控制目標的確定原則 3.3.3 確定總量控制目標的程序 3.3.4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體系 3.3.5 總量控制目標確定的方法 3.4 小結參考文獻第4章 海洋環境容量計算方法4.1 海洋環境容量基本概念4.1.1 自淨容量系列 4.1.2 海洋環境容量系列 4.1.3 污染源分配容量系列 4.2 海洋環境容量數學模型4.2.1 數學模型基本方程4.2.2 邊界條件4.2.3 數值解法4.2.4 常用模型介紹 4.3 海洋環境容量計算的方法4.3.1 標準自淨容量法4.3.2 水動力交換法4.3.3 濃度場分擔率法4.3.4 排海通量最優化法.參考文獻第5章 入海污染物總量分配技術5.1 總量分配技術和方法5.1.1 分配的基本原理5.1.2 分配的基本原則5.1.3 分配的基本方法5.1.4 分配技術和方法的適用性分析及比較5.1.5 分配方案可行性評估5.1.6 分配技術存在問題及未來研究方向5.2 人海污染物總量分配技術路線5.3 人海污染物總量分配關鍵技術5.3.1 海域自淨容量的預分配5.3.2 自淨容量的預分配5.3.3 污染源分配容量的總量分配5.3.4 涉海陸域總量分配5.3.5 分配的關鍵問題分析參考文獻第6章 入海污染物減排技術6.1 沿海城鎮污水集中處置技術工藝6.1.1 沿海城鎮排水管網優化6.1.2 沿海城市汙水處理工藝的選擇6.1.3 沿海城市污水海洋處置與排放6.2 沿海城市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工藝6.2.1 電鍍廢水處理技術6.2.2 石油化工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6.2.3 哇化處理技術……第7章 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第8章 總量控制規劃案例第9章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中的應用

書摘/試閱



1992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上,生態系統途徑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概念被提出,并在生物多樣性公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迅速成為研究和管理實踐的熱門。在海洋管理領域,生態系統途徑更多的被稱為基于生態系統的管理。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區域管理是綜合性的資源環境管理方法,它與傳統的海洋管理相比,在管理對象、空間尺度、管理目標都有明顯差別。生態系統管理對象基于自然生態系統,管理尺度較大,從區域、國家甚至全球的范圍。基于生態系統管理的理念實施海洋污染控制,有利于改變我國目前海洋污染控制管理各自為政、區域分割的局面,建立海陸統籌的人海污染物控制管理體制,建立更加完善的海洋治污的長效機制。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海洋局簽署了《關于建立完善海洋環境保護溝通合作工作機制的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海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銜接、共同加強海洋生態保護等9個方面加強溝通與合作,這標志著基于生態系統管理的海陸統籌保護海洋環境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2)完善污染溯源追究與生態補償機制的財政經濟政策
當前,我國面臨的海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隨著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沿海城鎮規模不斷擴大、重化工和高污染產業不斷集聚,污染物的排海數量不斷增加,海水水質不斷惡化,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污染損害和壓力也將進一步加劇,傳統的、單一的專項治理和預防措施已經不能適應海洋環境保護發展的形勢。由于我國法律在環境責任、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等方面規定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污染者負擔原則的有效落實,因此,開展海洋污染的溯源追究,全面追究污染者的環境責任,是切實落實污染者負擔原則、有效應對環境挑戰的迫切需要。建立基于人海污染物總量的污染溯源追究與生態補償機制,明確海域、沿海區域與流域污染控制的責任,使環境行政處罰與污染者造成的實際環境損害和獲取的收益掛鉤,有助于推動海洋環境行政管理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深化環境經濟政策體系的創新,促進海洋污染控制管理從主要利用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轉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