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圖說中國建築藝術(簡體書)
滿額折

圖說中國建築藝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類從穴居到建築高大的富室,從原始本能的遮風避雨到表現雄偉華麗的壯美之感,中國建築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密不可分。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彰顯了中國人民極高的審美水平和藝術情操。《學生文庫:圖說中國建築藝術》是一部用木石和心血描繪出的歷史畫卷,既有設計精巧的橋樑、清秀怡人的園林;也有古樸典雅的塔寺、高大雄偉的樓宇;更有氣勢非凡的王陵、規模宏大的官苑。

名人/編輯推薦

人類從穴居到建筑高大的宮室,從原始本能的遮風避雨到表現華麗的壯美之感,中國建筑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密不可分。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彰現了中國人民極高的審美水平和藝術情操。
呂洪波、于紅坤、馬先杰、閻玉芳編著的《圖說中國建筑藝術》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按照時間順序,為我們介紹了中國歷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

建筑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物質和精神需求而創造的比較固定的活動空間或構筑物,包括從古代的都市城鎮、宮殿民宅、苑囿園林、寺廟宮觀、衙署館舍、陵寢墓室、橋梁道路等到現代的各類建筑物。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的建筑文明。中國建筑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體系最完整的建筑體系,從單體建筑到院落組合、城市規劃、園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建筑追求以單體建筑組合成的復雜院落,以深宅大院、瓊樓玉宇的大組群,創造宏大的建筑空間氣勢,獨一無二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正如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所巧妙比喻的:中國建筑是一幅中國卷軸,需要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展開,才能逐步看清全貌。
掀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可以把中國建筑分為五個發展階段。
一、創始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和整個奴隸社會的夏、商、周。“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人類從穴居到發明三尺高的茅屋再到建筑高大的宮室,從原始本能的遮風避雨到表現高大雄偉的壯美之感,建筑的進步隨著人類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進步。
在原始社會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為居住處所,或構木為巢。以定居為基礎的新石器時代,是我國建筑藝術的萌生時期。由于自然條件的不同,在北方,我們的祖先在利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或淺穴居,以后逐步發展到地面上;在南方,則出現了干欄式木構建筑。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在商代,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夯土技術,建造了規模相當大的宮室和陵墓。商代末年,商紂王大興土木:“南距朝歌,北距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這一歷史記載也已為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商代早期宮殿遺址考古發掘所證實。
西周及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營造了很多以宮市為中心的城市。原來簡單的木構架,經商周以來的不斷改進,已成為中國建筑的主要結構方式。瓦的出現與使用,解決了屋頂防水問題,是中國古建筑的一個重要進步。周朝的建筑較之殷商更為發達,尤其技術進步很大,開始了用瓦蓋屋頂。此時建筑以版筑法為主,其屋頂如翼,木柱架構,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則。
二、成型階段。這一階段處于封建社會初期,從春秋直到南北朝。其中春秋、戰國是這一階段的序曲;秦、漢是主題,出現中國古代建筑發展的第一個高峰;三國、兩晉是第一高峰的余脈;南北朝是下一階段,即成熟階段的序曲。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國古代建筑體系已經定型。在構造上,穿斗架、疊梁式構架、高臺建筑、重樓建筑和干欄式建筑等相繼確立了自身體系,并成為日后2000多年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主體構造形式。在類型上,城市的格局、宮殿建筑和禮制建筑的形制、佛塔、石窟寺、住宅、門闕、望樓等都已齊備。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皆大興土木,“高臺榭.美宮室”。今天,我們仍可在燕趙古都30多所高大的臺址上窺見當時宮殿建筑之一斑。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開始了中國建筑史上首次規模宏大的工程,這便是上林苑、阿房宮。秦始皇還擴建成陽宮殿,集中仿建六國官室,使戰國時各國建筑藝術和技術得以交流,為形成統一的中國建筑風格開創先聲。此外,又派蒙恬率領30萬人“筑長城,固地形,用制險塞”。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秦代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在中國建筑歷史上所表現出來的氣派,中國建筑開始了宏偉壯美的追求之旅。
漢代時建筑規模更大,漢武帝時更是大興宮殿、廣辟苑囿,著名的建筑工程有長樂宮、末央宮等。漢宮殿突出雄偉、威嚴的氣勢,后苑和附屬建筑卻又表現出雅致、玲瓏的柔和之美。
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寺廟建筑大盛,而且依山開鑿石窟,造佛像刻佛經,今天我們仍可見的云岡、龍門石窟都是中國及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觀。
三、成熟階段。包括隋、唐和五代、宋、遼、金各朝,融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因素,逐漸形成完整的建筑體系,達到中國古代建筑的頂峰時代,創造出空前未有的絢麗多姿的建筑風貌,也是中國古代各民族間建筑第二次大融合的年代。這一歷史時期的建筑成就表現在:建筑類型更為完善,規模極其恢宏;在建筑設計和施工中廣泛使用圖樣和模型;建筑師從知識分子和工匠中分化出來成為一種專門職業;建筑技術有新發展并趨于成熟——如組合梁柱的運用,模數制的確立,鋪作層的形成。
隋唐建筑氣勢雄偉、粗獷簡潔、色彩樸實。其主要成就在皇宮建筑方面。隋唐興建的長安城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城市,唐代增建的大明宮,特別是其中的含元殿,氣勢恢宏而高大雄壯,充分體現了大唐盛世的時代精神。此外,隋唐時期還興建了一系列宗教建筑,以佛塔為主,如玄奘塔、香積寺塔、大雁塔等。
兩宋時期建筑的風格趨于精巧華麗,纖縟繁復、色彩絢麗如織繡。北宋將汴京外城東北部擴展了一些,并仿洛陽宮殿的制度修了大內宮殿。南宋偏安江南,在臨安則多建游幸苑囿。
四、程式化階段。這一階段指元、明、清(1840年前)。此時,建筑步入衰微,較之于唐宋時代的建筑缺少創造力,趨向程式化和裝飾化,但在建筑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帶的民居則是中國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壇廟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較完整地保留有明清兩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國家最高級別壇廟。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壇,至今仍以其溝通天地的神妙藝術打動人心。明代帝陵在繼承前代形制的基礎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者。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園林都是最具藝術性的古代建筑群。
明清建筑不僅在創造群體空間的藝術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
術上也取得了進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檁的直接結合,減少了斗拱這個中間層次的作用。這不僅簡化了結構,還節省了大量木材,從而達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間的效果。明清建筑還大量使用磚石,促進了磚石結構的發展。其間,中國普遍出現的無梁殿就是這種進步的具體體現。
五、解體階段。從清代1840年至1911年,此時中國社會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大量外國文化、建筑、技術涌入,被動地揭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時期,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筑史沉重的帷幕。這股外來勢力動搖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也動搖了中國傳統建筑體系的根基,固有的體系開始解體。

目次

前言一、原始社會至先秦建築半坡氏族聚落夏代的宮室西周的囿戰國中山國王陵二、秦漢建築始皇陵漢高祖長陵光武帝原陵秦都咸陽西漢長安明堂辟雍長城長城的重要關塞阿房宮上林苑建章宮漢闕中國第一古刹——白馬寺都江堰三、魏晉南北朝建築劉備惠陵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宋武帝初甯陵齊景帝修安陵南朝建康北魏洛陽芸林苑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永寧寺木塔嵩嶽寺塔懸空寺四、隋唐建築隋文帝泰陵和隋煬帝陵唐太宗昭陵乾陵唐玄宗泰陵隋大興城唐長安城唐洛陽城大明宮興慶宮西苑輞川別業華清官……五、來遼夏金元建築六、明清建築七、近現代建築

書摘/試閱

半坡氏族聚落
《呂氏春秋·恃君覽》曾這樣描述原始母系社會的初期情況:“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
由于原始農業的興起,原始先民們按照氏族血緣關系,以氏族為單位,集合若干近親氏族組成一個部落組織聚居,形成一個“聚”。換言之,當時部落是由一個始祖母所生的若干代近親所構成的一個緊密團結的血緣集團。黃河流城西安半坡聚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遺址位于西安城東6公里,呈南北略長、東西較窄的不規則圓形。整個聚落由三個不同的分區所組成,即居住區、氏族公墓區及陶窯區。居住用房集中分布在聚落的中心,構成整個布局的重心。居住區內的建筑有平面圓形和方形兩種。就建筑風格及構造方式而言,又可分為半穴居式和地面木架建筑式。其中的“大房子”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建筑,氏族部落首領及一些老幼都住在這兒,部落會議、宗教活動等也在此舉行。圍繞居住區有一條深、寬各為5—6米的壕溝,作為聚落的防護設施。溝外為氏族公墓區及陶窯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半坡氏族聚落無論其總體,還是分區,其布局都是有一定章法的,這種章法正是原始社會人們按照當時社會生產與社會意識的要求經營聚落生活的規劃概念的反映,其建筑形式也體現著原始人由穴居生活走向地面生活的發展過程。
夏代的宮室
發現于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的夏代早期宮室遺址,系由數組周以回廊的庭院組成。其主要殿堂置于廣庭中部,下承夯土臺基。臺基平整,高出當時地面約0.8米,邊緣呈緩坡狀,斜面上有堅硬的石灰石或路土面。臺基中部偏北建有殿堂,東西長30.4米,南北深11.4米,以卵石加固基址。建筑結構為木柱梁式,南北兩面各有柱洞九個,東西兩面各有柱洞四個,但柱網尚不甚整齊。壁體為木骨抹泥墻,屋面則覆以樹枝茅草。驗證了文史資料中夏代建筑采用“茅茨土階”的記載。
值得注意的是,主體建筑面闊為等跨的八開間,回廊已出現復廊形式。前者表明偶數開間的使用包含著某種宗法禮制的內容,而后者表明這種復合形式的淵源將流傳得更為久遠。
西周的國
中國的園林建筑歷史悠久,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被歐洲人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三干多年前的殷周的囿可以說是中國園林的鼻祖。
《詩經·大雅》靈臺篇記有靈囿的經營,以及對囿的描述:“王在靈囿,鹿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軔魚躍。”靈囿除了筑臺掘沼為人工設施外,全為自然景物。秦漢以來,絕少單獨建囿,大都在規模較大的宮苑中辟有供狩獵游樂的部分,或在宮苑中建有馴養獸類以供賞玩的建筑和場地,稱獸圈或囿。
戰國中山國王陵
建于戰國中期(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中山王陵,位于河北平山,是戰國陵墓的代表。它雖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從墓中出土的一方金銀錯《兆域圖》銅版,仍可知此陵的陵園規劃意圖。這也反映出在建筑設計中,特別是皇家建筑,已有了事先踏勘地形和規劃布置。
根據《兆域圖》復原和遺址,王陵當初形制是外繞兩圈橫長方形墻垣,內部為橫長方形封土臺,臺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臺東西長達310余米,高約5米,臺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別祭祀王、兩位王后和兩位夫人。中間三座即王和兩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為52×52米;左右兩座夫人享堂稍小,為41×41米,位置也稍后退。五座享堂都是三層夯土臺心的高臺建筑,最中一座下面又多一層高1米多的臺基,從地面算起,總高可有20米以上。封土后側有四座小院。整組建筑規模宏偉,均齊對稱,以中軸線上最高的王堂為構圖中心,后堂及夫人堂依次降低,使得中心突出,主次更加分明。
中山王陵雖有圍墻,但墻內的高臺建筑聳出于上,四向凌空。封土臺提高了整群建筑的高度,使我們從很遠就能看到,有很強的紀念性,是一件建筑與環境藝術完美結合的優秀設計。
P8-1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