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斷雁叫西風(簡體書)
滿額折

斷雁叫西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4 元
定價
:NT$ 140 元
優惠價
8712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散文中國精選:斷雁叫西風》收錄了《走過江南》;《漏網之魚》;《隱約的血脈》;《失憶的憶》;《一個村莊的歷史》;《一條河流的背影》;《戴明賢先生的境界》;《我思故我在》;《筆墨胸襟與文字氣象》等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散文中國精選:斷雁叫西風》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連幾個秋夜,我在遠離鄉土的街邊樓寓中,抗拒著窗外嘈雜紛攘的鬧市夜聲,沉靜于燈下,用心讀完了李天斌散文集《斷雁叫西風》的全部篇章。一路讀來,直至掩卷,感覺不枉一讀,且許多篇章值得再讀,這讓我很是驚喜,也很是意外。
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的散文,寫得這樣的好。
我與天斌。同是關嶺縣人,老家相隔不過三十余里。未曾謀面就早聞其名,隨后相見相識也有了好些年頭,只不過總是匆匆一晤,一直沒得坐下來好好地敘談過。印象之中,天斌舉止斯文,沉穩、內斂而不事張揚,總是安靜地坐在一個角落里。或者悄然站于人堆外邊,默默地聽別人說道。我知道他一直在寫散文,并且從鄉友的談論中得知寫得還相當不錯,后來,我還曾受托向《山花》月刊推薦過他一組稿件。可是,卻陰差陽錯未及仔細讀。收入這本集子的大部分篇什。早幾年就已陸續散見于各地文學刊物乃至散文名刊的海外版,竟然被我忽略而錯過了如此之久。生為天斌的老鄉和忘年交,我不由深感慚愧。
當今。文學寫作,以及文學閱讀,不幸面臨一個紛繁蕪雜、泥沙俱下的困頓環境,一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喧囂世界。快餐文化,以及所謂的時尚文化,有如當年的滇池紅藻。無休止地瘋長泛濫,充斥于網絡、報刊及至圖書,無時不在暴搶讀者眼球。甚至,往往一不留神,就會觸及各種打著“文學”幌子,卻連快餐文化都算不上的垃圾文字。而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則日益被排擠而逐漸變得邊緣化。發乎內心關乎靈魂的文學寫作,則越來越變成了一種難能的堅守。在這樣的境況下,李天斌數年來甘于平淡與寂寞,恪守自己的文學立場與信念,以高蹈的藝術姿態,寫下了那么多品質不俗的文字,不能不令人佩服和感動。
那些關于鄉土往事與記憶的篇章,純凈而詩意的文字,滿懷溫情與敬意的心靈敘說,讓我凝然在感同身受之中穿越于塵世時空,一次次夢回桑梓,流連于已然逝去的少年時光。山里的天空,鄉村的土地,以及這天地問大自然的季節流轉,風物消長,有如一抹濃重的底色,亙古地映襯著祖祖輩輩父老鄉親繁衍生息、辛勤勞作的苦樂年華。而我們——如我與天斌等輩,生為農耕民族的后代,在那一片蒼涼而貧瘠的土地上,依然存留著三魂七魄的氣息和磨難成長的腳印……這一切,是那樣的遙遠而恍若隔世,卻又是那樣的親切而依然如昨。讀來令人揪心。這一切,在我們生命中消逝的瞬間,也同時定格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正如章詒和先生所嘆:往事并不如煙。
已往歲月的鄉土狀貌、風物人情,從記憶深處涌到李天斌的筆下,真實重現。我們從那些片斷的真實故事里邊,無處不感覺著作者(“我”)的呼吸、體溫和心跳。因而,我們從文本中所讀到的鄉土往事,不只是寫實文字記錄下來的現實表象,而是已然賦予作家的心靈觀照,具有思想的亮度,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內心風景,也是作家傾情書寫的“塵世平民”的心靈鏡像。
李天斌對生命的關注,對生命存在的追問及思索,幾乎是與生俱來。因為,在《斷雁叫西風》中,我們驚心地讀到,他的這種“生命學問”情結,正是從他自己的生命開始的。在講述了出世之初那一次死而復生的生命經歷之后,他這樣寫道:“……母親講述這些細節時,我還明顯地感覺得到她內心的恐懼和后怕。母親說,我真是死中得活,要是她同意父親把我扔了,要是那晚找不到外祖父。我早已不在人世。”
在母親所講述的這件往事之中,天斌尚在襁褓,不過是幾個月大的嬰兒。父母親在憂心如焚中,抱起他朝三十里外的縣城狂奔;而他在途中就沒氣了,父親想扔了,母親卻并不放棄。趕到醫院,大夫聲稱沒救而撒手,母親仍決不撒手;直到母親把頭頂“烏紗”的外公找來發話,于是,得搶救。于是,奇跡地活了。這小子命硬,也命大。母親又找到一位草醫,費盡周折,醫好了。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的力量呵!然而,劫難了猶未了,活下來的孩子依然孱弱多病,母親依然用靈魂緊緊呵護住這條小生命,求醫問藥,求神拜佛,頻頻為子祈禱。母親的心里永遠篤信著一尊萬能的神靈,殊不知,對于兒女來說,她自己就是人世間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所以,母親膽寒心痛的記憶,怎能不令九死一生的兒子在感受到生命的疼痛與脆弱之后,銘心刻骨以至于靈魂不安?他能體諒父親的粗放與無奈,但怎能容忍一個醫生在“救死扶傷”的冠冕之下對生命的漠視?我想。大約即是自此之后,李天斌便開始了對生命存在的關注和追問。
天斌在文中自喻為“魚”,而把這性命之初的生死劫看做“魚”的第一次“漏網”——“像一尾漏網的魚。僥幸地存活。”而后又自嘲道:“在掙破此漁網的同時,我又鉆進了彼漁網。”——從死神的“網”脫逃,又落入了人世間的生存之“網”,以及此后不斷地因趨利避害而“漏網”。這是對人生命運的一種寓言式解讀,也是生命處在迷惘中的靈魂呢喃。“魚”之于“網”,與錢鐘書的“人”之于“城”,如出一轍,如作者所頓悟,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生”與“活”,是如此的大不易,使天斌對自己生命的“根”十分在乎。一本殘缺的“家譜”,讓他在對祖先脈系的追索中唏噓不已,一腔溯源尋根、慎終追遠的悲壯;寒食、清明上墳掛青,老祖父一句質樸的俚語:怕祖宗們淋著雨,給他們來送蓑衣斗蓬……被他視為這個傳統節氣的真正由來。至于什么介之推的典故。不過是扯淡。只疑為野史而已……我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句亙久回蕩在地球村每個角落的千古名問,想必不止一次在他的胸臆回響。于是,生與死、福與禍、苦與樂、貧與富、尊與卑等等的人類生存狀態及話題,便如魂附體,貫穿在以《平民的一生》為首卷的許多篇章之中,言說、引申和闡釋。溫暖而從容的筆調,附著心靈的戰栗和叩問,滿懷對人世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敬畏。
其實,天斌的“漏網”之喻,又何嘗不可以理解為是生命對于人世的珍惜?而這條幸運之“魚”,至關重要的一次“漏網”,則是對生養于斯的土地的“背叛”。如果說,襁褓中那一次幸存之“漏”,是全賴堅忍的母愛和聽天由命的話,那么,這一次的叛逆之“漏”,則是他自己主觀能動的命運抗爭。作為農民的兒子,這當中似乎存在著某種人性的悖論。但是,如果沒有這次“叛逆”,李天斌就只能是另一種生存方式下的李天斌。那么,也許我們今天就不一定能讀到這本散文集的任何文字了。
承繼祖業,接力務農,是父親的最初期望。當然,他很快就失望了——兒子未及成年,就下定了逃離土地的決心。而后來,當他居然也對土地陡生恨意之后,就決然地站到了兒子一邊。恨意何來?就因為貧瘠土地上無法擺脫的貧困!他理解了兒子,他知道,兒子何曾不愛自己祖傳的土地家園?可是,在無力改變貧困這個殘酷現實的無奈之下,唯有選擇逃離。祖祖輩輩對土地的那一份傳統情結,至此徹底崩潰。天斌心里明白,這將是父輩們生命中永遠難于承受之痛。這一難解的心結,在《泥土上的春天》《農歷的秋》等篇章中,他無不予以情深意切的抒寫,對鄉土的眷眷之情始終揮之不去。
在對往事的追憶及言說當中,天斌很誠實。做人的誠摯與為文的真實,可圈可點,可敬可佩。
在我們這個被稱為“初級階段”的社會,謊言與偽裝一向大行其道,有些事說得做不得,有些事做得說不得,所以報章上常見“敢于講真話”這樣的字眼,可見講真話很不安全,很需要勇氣。像“背叛與逃離”這種良苦選擇和話語,如實道來,是很為尊者諱的。然而,講真話,不是一個人,而是全人類的一種道德要求。所以,因講真話獲大罪又獲大獎的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說:有時候,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更重要。這是說真話的普世價值。聊借這句真言引申,我認為。就文學寫作與閱讀來說,一篇散文的一句真話、一個真實的細節。其價值遠勝于十部小說中編造出來的虛假世界。天斌對自己親歷的生活往事,成長的煩惱與快樂的心路歷程,即便是不太光亮的一面,甚至于涉及個人私密的空間。不掩飾,不回避,不諱言,敢于直面現實生活最本真的一面。真實,幾乎真實到殘酷,這正是李天斌散文的靈魂和魅力所在。
李天斌的文字,是從心靈泉眼中流淌出來的文字。
尤其是他的鄉土散文語言,清純、質樸而自然,沒有硬“做”出來的痕跡,更沒有刻意的矯情和華麗鋪張,從容讀來,幾乎可以在想象中感覺出其間言說的語調和韻味。看似信手拈來,隨意揮灑,其實如果沒有恒心修來的基本功,那是拈之不來也揮灑不起的。愛好寫作的人都知道,在“文學是人學”的命題之下,文學寫作的藝術就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文字的高下,決定著文章品質的優劣。然而,真正舍得潛心下力去修煉文字功夫的,至今恐怕仍然不在多數。竊以為,對文字的敬畏,也應如對生命的敬畏一樣,不可肆意擺弄,否則。文字就“活”不起來。
天斌的文字活泛自然,有的抒寫,已然達到一種行云流水的境界。這當然不是三天兩天就能求而得之的。他的文學緣,他與文字的密切關系,其來有自,所謂聚沙成塔、水滴石穿的漫漫過程,其實差不多都被寫進他的散文里邊了。我們在《西關外的生活》《從北京走過》等篇章中,都可以窺見這位讀書人黃卷青燈的情景。如人諷喻“無聊才讀書”嗎?反正,讀書很苦,或很開心,都有’人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與不樂?各人讀寫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自己就比較苦,卻不能以為天斌也和我一樣苦。即便“無聊”讀書,也正是為了“有聊”罷。
我所能知道的,是從天斌的文章中估算出,他的書讀得非常之多,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幾乎都有所涉獵。無邊豐富的精神營養,在天長日久中潛移默化而成為他文字的質地與向度。于是,我們在他頌揚女性的《似水的柔情》中,分享到了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的經典名篇麗句,在現代文體中的流光溢彩,活色生香;于是,在《寫給唐人的詩箋》中,旁聽他與李杜、與孟浩然以及王維們的“靈魂對話”,是那樣的博學、睿智、自信、詩思飄逸而意旨高遠。而在他敞開心靈世界的字里行間。我們還瞥見了博爾赫斯、馬爾克斯以及盧梭、笛卡爾們求索游走的影子。因此,盡管天斌時常一個人獨處于塵世一隅,但并不落寞,書中自有高朋來。
文學經典的閱讀,加上豐富的民間文化的養分,夯實著李天斌的文字功底,并正在形成他自己的語言特點和敘事風格。這里還須一提的是,這本散文集里邊。最后的壓卷小輯“閱讀與視覺”——對師友作品的閱讀和評析,亦從另一角度顯現了作家已相當成熟的文學修養。高山流水,直指要徑,鞭辟人里,獨陳見地,不人云亦云,雖不及評論家來得高深,但也使讀者受益匪淺。天斌的歷練行程,再次證明了閱讀對于寫作之重要。當然,誠如戴明賢先生聯語:“有時傾盡千盅酒,何日讀完萬卷書?”不過,借《紅樓夢》中一句名言歪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足夠了。
天斌的許多散文。已然自覺切人了“靈魂敘事”的層面,在平實而透亮的文字背后,樹起的是直指人心的精神維度。近年來,“靈魂敘事”這一文學話語,之所以被謝有順等文學評論家不斷地強調和重申,其針對性無疑是極具普遍意義的。即便是“純文學”寫作,時下仍有太多不慮速朽而只管速成的產品,或無所顧忌地粗制濫造,或貌似華美實則蒼白無力。凡此種種,最根本的缺失。正是這種內在的敘事指歸。因而,當初我曾打算就天斌的散文寫作,嘗試從“靈魂敘事”這一理念說點什么,但我失敗了——什么也說不明白。想起一位大師曾經說過:有的好散文是拒絕闡釋的。這個說法,在一些文論中也多有解讀——真正的好散文,讀了覺得很好,但好在哪里卻說不出來,一切評說和闡釋都顯得多余,反而會造成閱讀干擾甚至誤導。故而,好散文只能閱讀,只能在閱讀的怡然中去感覺它的不凡。
2010年深秋至初冬
于貴陽小河望星

目次

序一:塵世平民的心靈鏡像序二:由當下散文狀態看李天斌的散文創作壹記憶與重構平民的一生鄉村女人的愛情夏天的秘密農曆的秋冬天的時光鄉村物事鄉村俗語花燈往事貳日常與隱喻似水的柔情秋風落九月的內心春天的偈語或寓言羊和剩下的事情塵埃上的花朵西關外的生活逼近的細節三現場與消解列車上的務虛時光虛構的夜晚時間的皺紋女兒今年五歲從北京走過民族餐館記縣委大院寫給唐人的詩箋秋月一日肆行走與闡釋懺悔記像風一樣的愛情一九九七年的小鎮穿過村子的火車走過江南漏網之魚隱約的血脈失憶的憶一個村莊的歷史一條河流的背影伍閱讀與視覺戴明賢先生的境界我思故我在筆墨胸襟與文字氣象孤獨的拷問與救贖清醒的與溫暖的在喊痛的另一面散文的出口(代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