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認知敘事學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認知敘事學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  價:NT$ 174 元
優惠價:871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認知敘事學研究》講述了認知敘事學是一個跨學科的新興領域,它將(經典)敘事學的概念和方法與認知心理學、人工智能、認知語言學等學科的概念和方法相結合,旨在為敘事處理建構一個認知基礎。《認知敘事學研究》(作者張萬敏)以西方認知敘事學實證研究流派的主要代表鮑特魯西和迪克森的心理敘事學為例,對在西方比較前沿、火熱、而在我國卻幾乎是荒蕪之地的認知敘事學進行了研究,意在管窺西方認知敘事學發展及研究之狀況,《認知敘事學研究》為中國敘事學的建構提供理論資源和方法論資源。

名人/編輯推薦

《認知敘事學研究:以鮑特魯西和迪克森的"心理敘事學"為例》由張萬敏著。認知敘事學是一個跨學科的新興領域,它將(經典)敘事學的概念和方法與認知心理學、人工智能、認知語言學等學科的概念和方法相結合,旨在為敘事處理建構一個認知基礎。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次

揚州大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版權使用授權書引言第一節 什麼是認知敘事學第二節 西方認知敘事學及心理敘事學的研究狀況一 認知敘事學探源二 西方認知敘事學的研究現狀及主要代表人物三 心理敘事學在西方的研究狀況第三節 國內認知敘事學及心理敘事學的研究狀況一 國內認知敘事學的研究狀況二 國內認知敘事學研究的主要特點三 國內心理敘事學的研究狀況第四節 認知敘事學及心理敘事學的學科定位一 認知敘事學的學科定位二 心理敘事學的學科定位第五節 本書的目的及意義一 本書的目的二 本書的意義第一章 心理敘事學及其發展史第一節 何為“心理敘事學”第二節 心理敘事學的發展史一 心理敘事學的奠基二 心理敘事學的正式確立三 心理敘事學的補充和發展第三節 心理敘事學的跨學科研究之意義第二章 “文本特徵”與“讀者建構”第一節 “文本特徵”與“讀者建構”的概念演化一 “文本特徵”與“讀者建構”的歷史發展二 “文本特徵”及“讀者建構”的品質屬性三 “文本特徵”和“讀者建構”的研究意義第二節 與“文本特徵”和“讀者建構”相關的幾個問題一“讀者”的概念二 “文學處理”與“文學闡釋”三 “文學性”第三節 對“文本特徵”與“讀者建構”的思考一 對“文本特徵”和“讀者建構”概念的思考二 對“讀者”概念的思考第三章 讀者與敘述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好像式”會話模式第一節 敘述者及其相關問題一 敘述者二 敘述者與其他“敘事層次”的關係三 與敘述者的心理表徵相關的幾個問題四 敘述者理論建構上的特色第二節 讀者與敘述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好像式”會話模式一 讀者與敘述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好像式會話模式的演進二 “好像式”會話模式的含義三 “好像式”會話模式中敘述者的品質四 “好像式”會話模式的特色及意義第三節 對讀者與敘述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好像式”會話模式的思考一 對“敘事層次”的思考二 對“好像式”會話模式的思考三 對敘述者“認同”的思考第四章 心理敘事學的實證研究方法第一節 文學實證研究一 何為“文學實證研究”二 認知敘事學的實證研究三 中國的文學實證研究第二節 兩種實驗技巧及其相關問題一 “測量”、“測量工具”及“測量分佈”二 重讀範式三 閱讀中的各種變量四 因果解釋五“共變”和“混淆”六 “文本操控”與“文本外操控”第三節 文本實驗一 文本實驗的首次嘗試二 文本實驗的主要環節及基本問題第四節 對心理敘事學實證研究的思考一 實證研究的基礎及可行性二 實驗文本的選擇及操控三 “文本外操控”以及實驗對象的選擇四 對從其他領域所引進的研究方法的闡釋五 實證研究中理論與實證的關係第五節 心理敘事學實證研究的意義結語一 本書的總結二 本書的創新性三 本書所存在的問題四 認知敘事學的未來參考文獻附錄鮑特魯西和迪克森的主要英文科研成果附錄1 瑪麗莎.鮑特魯西(Marisa Bortolussi)的主要英文科研成果附錄2 彼得.迪克森(Peter Dixon)的主要英文科研成果後記本書作者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科研成果

書摘/試閱



心理敘事學的實證研究是認知處理研究方法的拓展,其中也融入了統計學方法和其他一些量化研究的方法。文本實驗中所運用的主要實驗技巧就是文本操控及文本外操控。由于讀者對敘事文本的認知過程是不可直接觀察的,因此鮑特魯西和迪克森只能通過操控文本特征來實現對讀者文學反應的了解和闡釋。心理敘事學的文本實驗主要是通過對文本特別是文本特征的操控,進而對文本特征與讀者建構之間的關系作出判斷和研究,也即它關注的是讀者是如何在文本特征和文本線索的指引下對敘事文本進行認知的。
心理敘事學的實證研究與它的理論假設是密切相結合的。鮑特魯西和迪克森首先提出一定的理論假設,然后再通過文本實驗來驗證其理論構想。實驗中所運用的邏輯推理就是因果關系(或因果解釋)推理,也就是說,他們的邏輯是:如果實驗中文本特征被系統地操控,那么讀者建構這一變量也會隨之一起變化并且能夠被測量。實驗中他們多采用對文本操控的方法,即他們確定某一文本作為實驗文本后,對該文本進行系統改寫,以使得其中所呈現的文本特征有隱有顯、表現程度各不相同,以此獲得與原始文本不同的、但是對于研究所關注的文本特征的效果是很理想的各種版本。為了測量讀者對原始文本和(各)改寫版本的不同反應,鮑特魯西和迪克森要求實驗者通過完成問卷的形式來回答一些問題。之后他們將實驗者的答案進行分析并將相關數據制成表格及圖表。這其中也可能包含著對重讀范式等的運用。然后再依據圖表、數據等對實驗進行分析、闡釋,以此來測量讀者對不同文本特征的不同文學反應或心理建構。一般來說,他們在公開發表的成果中所采用的實驗都已經在實踐中反復操作過多次了,正因為它們成功了,才獲得了被公之于世的機會。因此他們所提供的實驗結果往往都能驗證他們此前所提出的理論假設。
文本實驗中所收集到的數據可能非常多,這就需要實驗者能夠判斷哪些數據是有意義的。在統計學、心理學的數據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是“無效假設意義檢驗” (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該方法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它的邏輯不一致等缺陷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因此在心理敘事學實證研究的數據分析中,鮑特魯西和迪克森并沒有采用這一慣用的數據分析法,而是代之以“可能比率”(the likelihood ratio)的方法。也就是說,“可能比率”是心理敘事學實證研究中所采用的一種數據分析方法,它能夠幫助實驗者從文本實驗中所獲得的有關文本特征與讀者建構的諸多闡釋數據中,識別出哪些闡釋數據是有意義的,哪些闡釋數據是無意義的。為了簡化討論,這里我們僅以從文本實驗中所獲得的闡釋是兩個為例。那么這兩個闡釋中的哪一個對于實驗者的研究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根據心理敘事學所提供的“可能比率”的計算公式來計算,即第一個闡釋所得到的數據除以第二個闡釋所得到的數據。如果所得的數值較大,就表明這一結果是支持第一個闡釋的;而如果所得數值小于1,就表明這一結果傾向于贊同第二個闡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