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除無明闇
滿額折

除無明闇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9029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開悟與不開悟的關鍵,就在能否證悟心的體性!
大手印經典《除無明闇》中譯本首度面世
當代大手印成就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除無明闇》台灣教學全紀錄
帶你循序漸進體證大手印的心髓,認證心的本來面目
大手印修行人必讀

十五世紀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曾著作三部極為重要的大手印教法,最長的一部是《了義海》,中長版是《除無明闇》,短版是《直指法身》。本書是依《了義海》的架構,將其大意濃縮而成為精簡的大手印修行指導。

大手印指的就是所有一切眾生心續中,永恆不變、任運圓成且本具三身的本質。但是這本具大手印的心,從無始以來卻被無明與煩惱遮蔽了。要如何知道自己心的本質是什麼呢?當代大手印成就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說:必須要有修行的基礎,才能夠真正了解它的意義。

本書將大手印修行的次第,從加行到止、觀的正行等見地、方法全部逐一介紹;同時,指出修行過程中,如何增益修行,以及捨去執著和邪見、去除修道上的歧路、迷途與險關等,都有精要的解說。其中對心性的剖析和指引題點,尤其令人嘆為觀止。對於大手印教法有興趣的初入門者,能夠以此按部就班建立正確的修持心態;而對於修行有成的佛教徒來說,更能從中檢驗自己的修行經驗、覺受,讓修行之路走得更踏實透徹。

作者簡介

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1556~1603)

旺秋多傑於藏曆火龍年(西元1556年)誕生在東藏高地翠秀(Tresho)。他在母胎中,便持誦咒語發出聲音。出生時,他雙腳跏趺坐,說:「我是噶瑪巴!」。六個月大時,被帶往楚布寺,大司徒仁波切和夏瑪仁波切都認證他是第八世大寶法王的轉世。六歲時,夏瑪仁波切為他舉行陞座典禮後,在夏瑪仁波切陪同下,到了西藏、西康等多處旅行弘法,共有三萬多比丘受具足戒,接引了無數人信聞佛法。噶瑪巴旺秋多傑也前往蒙古和不丹弘法,並興建寺院。法王指派德行高超的喇嘛代表他去錫金,創建了三座寺院:拉蘭寺、波通寺及隆德寺;隆德寺在1960年代成為大寶法王噶瑪巴在印度的主寺。

和第八世噶瑪巴一樣,第九世噶瑪巴有很多經典注釋和大手印的論著:《了義海》、《除無明闇》和《直指法身》,這三部著作是噶舉傳承教法的精華,也是學習大手印的重要教材。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為眾生去除心中無明黑闇

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著作的大手印口訣《除無明闇》,透過堪布 卡塔仁波切的講授,此次翻譯成中文並且出版,對於華人佛教弟子的修持,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部教本的內容極為甚深,尤其加上堪布卡塔這麼一位齊備了博學多聞、戒律精嚴、品性善良三種德行,且具有殊勝覺受和證悟聖者的講解,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得到特殊的加持。

因此,我祈願大家在不斷地閱讀、學習之後,能夠達成圓滿的修持。

創古祖古
寫於鹿野苑,2013年1月22日

◎譯者序
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大手印

第九世大寶法王 旺秋多傑曾著作三部極為重要的大手印教法,其中最長的一部是《了義海》,較短的是《除無明闇》,最短的是《直指法身》。堪布 卡塔仁波切在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曾經花了幾年的時間,在每年的夏季十天教學中,為弟子眾講說《了義海》。我有幸從仁波切聆聽大法,受益良深。仁波切是當代的大手印成就者,他對於大手印教法的開示,廣博而精闢,聞之猶如醍醐灌頂。尤其當弟子提問時,他和弟子的對答正如禪師用公案話頭教示弟子,單刀直入,直指心性,令人禁不住想叫「好!」。對於心性的問答,往往令弟子啞口無言,不知何以對答,而有些弟子因此就在這當下瞥見了心性的樣貌。上師證量的加持力,由此可見。

堪布 卡塔仁波切的言行,自然就是大手印成就者的風範,也是弟子們的典範。無論任何時候,總是讓人覺得他很安詳自在,平靜中帶有內心深處的自然喜悅。慈悲的溫暖,散發在他身上。從他身上,可以感覺到大寶法王描述的大手印空樂無二、空悲無二的體現。他的一舉手、一投足,無非不是大手印。仁波切自己曾說:「就在舉起茶杯喝茶的片刻,也可以觀看心性。」對他來說,喝茶和大手印已經是融合為一了。其他的行止,當然也是如此。

《除無明闇》是依《了義海》的架構,將其大意濃縮而成為精簡的大手印修行指導。由於言簡意賅,讀者也許不容易完全掌握內涵的深義。幸好二〇一二年化育基金會邀請仁波切開示《除無明闇》,這部甚深教法的精湛內義,得以明晰地呈現。書中將大手印修行的次第,從加行到止觀的正行,乃至如何去除禪修障等,都有精要的解說。其中對心性的剖析和指引點入,尤其令人嘆為觀止。我深感大寶法王撰寫此書的大智慧與大慈悲。此次能將仁波切的開示翻譯出來,是我的福報,但是譯文難免會有錯漏,祈願上師、本尊、空行護法聖眾慈悲寬諒。

《除無明闇》這部噶舉傳承中重要的著作能夠出版,內心深為歡喜。感激第九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為後代眾生撰寫如此精深的教法,也感謝恩師堪布 卡塔仁波切在翻譯上的諸多指導。祈願所有閱讀此書的人,都能迅速了悟心性。

比丘尼洛卓拉嫫
2013年2月25日

書摘/試閱

第二章 修觀(一)

前面的開示,主要著重於止的修行。如果能夠按照上師所指示的,或是一般止的禪修方法來修持,心就能漸漸安住。至於止的禪修大家可能都多多少少修習過,但是是不是真有止的經驗?我並不知道,只知道修止能達到禪定徵兆的人,其實並不是很多。

這一章主要教授的是「觀」的部分,「觀」也稱為「勝觀」。修持勝觀必須有「止」的基礎,也就是止已經修到有徵兆,已經得到止了,才能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修勝觀。因為如果已經有止的基礎,再加上上師指引心性,就能經由勝觀的禪修而漸漸了悟心的體性。能夠修到這個程度的人,其實不多,但是無論如何,必須先經過上師的指導,明白怎麼修勝觀,然後非常盡力地修行,才能漸漸證悟心的體性。

當你證悟心的體性的時候,所證悟的並不是從外而來,不是新獲得一個什麽東西。並不是那樣的!你所證悟的,都是你原本就已經具足,本來就在你心中了。

勝觀是正行的第二個部分。勝觀又可分成九個要點:1.觀「靜止心」的體性。2.觀「變動心」的體性。3.觀「對境」時的心性。4.同時觀「靜止心與變動心」的體性。5.指引「靜止心」的體性。6.指引「變動心」的體性。7.指引「對境」時的心性。8.指引「靜止心與變動心」的體性。9.總結。

第一、觀「靜止心」的體性
第一節,是怎麼樣在心非常寧靜,也就是在「止」的禪定之中,去觀心的體性。

修勝觀的時候,禪修的姿勢與前面提過修止的身要,毗盧七支坐是一樣的,只有眼神不同。修止的時候,眼睛自然下垂,眼觀鼻。但是在修勝觀的時候,眼神特別重要。這個時候的眼神,不是往下垂,而是直視前方的虛空,在直視虛空的時候,既不眨眼,也不左顧右盼,更不東張西望。但是也不是真的在看什麼,不是盯著虛空看,只是把眼睛睜得很大。有個形容詞叫做「瞠目而視」,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時雖然瞠目而視,卻不是在看著什麽東西,只是就這樣瞠目而視。然後再依著「止」的禪修基礎,沒有任何缺失地安住,在安住之中,自然而不加任何造作,而且沒有「我在安住」的感覺,所以是無拘無束的。在這樣自然、舒緩地安住時,如果將心稍微用力一下,又感覺非常明澈、清楚,而沒有任何散亂。在這個境界之中,就可以開始修勝觀了。

這個時候所要修的,就是要好好地看,在這個極好的「止」的境界中,心的體性是什麼。這個體性是不是有什麽顏色?或是有什麼形狀?它有沒有生、住、滅這三個階段的變化?

再繼續看的時候,這個心是在你的外面呢?或者是在你的裡面?當這個心完全安住不動的時候,它是不是僅僅是這樣子而已呢?還是另外有一個意識,可以感覺到這個心是安住不動的呢?或者,在看這個心到底是什麽的時候,是否完全無法識別它到底是什麽東西?是不是覺得它是完全空洞的呢?或者是當心完全在止靜不動,安住禪定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還有一個意識,是你完全沒有辦法去辨識的呢?雖然無法辨識,但是它是不是明白、明澈、清晰的呢?是不是沒有辦法言說的?或者,在看這個心的時候,這個不動的心的體性是不是黑洞洞的?或者是非常清晰、明亮、明顯的呢?

就這樣對心的體性做檢視。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觀察呢?因為開悟與不開悟的關鍵就在於是不是能夠證悟心的體性。所以我們必須實際禪修,而不只是聽一聽就可以開悟了。僅僅是聽聞所得的了解,叫做「乾慧」,也就是乾燥的智慧。只憑聽聞,聽完以後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了,就用耳聞的知識,也就是乾慧,開始向別人說法,還能和別人在談論佛法的時候引經據典,高談闊論,或是誇耀自己有什麼體悟,修出什麽覺受或證悟境界之類的,甚至說自己的悟境已經很高了。

這些情況都是被世間八法綁住了,心續中並沒有真正生出功德來, 但是卻欺騙他人,說自己已經如何又如何了。這種情形就像自己把頭包住一樣,是自欺欺人的。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聽到高深的佛法以後,覺得自己已經很有經驗,彷彿已經到達那個程度了,所以講起佛法來口沫橫飛,但其實還是沒有確實依照上師教授的內容老實地修持,才會有這種自以為是的情況。如果出家人有這種行為的話,不但是欺騙別人,而且還破戒的,這是非法欺瞞上師的罪。所以,一個修行人應該非常老實、扎實地好好修行。

在止靜的時候,觀心的體性是什麼,不要以妄念做意想,不要在妄念裡打轉,必須要直接從內心來修持,因為從內心修持而來的禪修力,才能產生覺受和證悟。總之,再將順序解說一遍。首先,讓心安住禪定,將心保持在專注之中,然後再做禪觀,依照前面勝觀的方法禪修,觀此時心的體性是什麼。然後稍微休息一下,再繼續觀靜止心的體性是什麽。這個時候安住的心,像沒有被雲彩遮住的陽光一樣,非常明晰光亮。在做禪觀的時候,提起意識,稍微讓它帶勁一點,然後再看看,那個時候心的體性又是什麼。這個觀法就是上師指示弟子如何觀心性的第一個方法。

上師本身必須能夠依弟子的根器來調教,必須知道該問弟子什麼樣的問題,使他的心能夠契入。教導完了以後,弟子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上師和弟子之間應該彼此做問答,使弟子能夠明瞭,之後漸漸地生起覺受和證悟的經驗。因此,僅僅是以法教來指引是不夠的。這是上師的部分。弟子也應該依著上師的指示,如法精進做心性的觀修。

以上是修勝觀的第一個方法,觀靜止心的體性。

第二、觀「變動心」的體性
觀看心性的第二個部分,是觀看變動心的體性。所謂變動心是心中出現念頭。這個觀法的基礎要求和前面是一樣的,也就是首先要有止的基礎,先要斷除相續不斷的妄念,再由上師指引心的體性。在做「觀」時,身體的姿勢和修止的時候一樣,但是眼神是瞠目而視。這個時候因為已經有止的基礎,所以心自然就具有前面講到止的三個境界:樂、明和無念。在這個境界之中,心非常明晰而寬鬆。就在這止的境界之中,忽然自然生起一個念頭,或是故意生起一個念頭。

當妄念生起的時候,要觀它的來處,觀它的顏色是什麼?形狀是什麼?妄念從哪裡來?現在在哪兒?將往哪裡去?這個妄念是住在身外,還是身內?如果念頭是在身內,是住在心中,還是住在身體裡某個部位?無論如何,不管這個念頭是在內還是在外,它是如何住的?如何變動的?你要去觀它,去檢視它。

念頭是由心產生的。這個心,是屬於物質,或是非物質?它是不是有生成?是不是有滅去?有什麽顏色或形狀?如果有生滅顏色形狀,是什麽樣子呢?如果沒有生滅顏色形狀,又是什麽樣子?所以,當你這樣做觀的時候,雖然會發覺沒有什麽生滅、顏色,但在心裡還會有「沒有生滅」的知覺。所以進一步再看這個覺知的念頭的時候,要去檢視念頭是不是真的都是空的、離戲論的,沒有任何生滅的。

在你看著這個念頭之後,它是不是就無影無蹤,完全地消失呢?即使念頭生起的時候,是不是沒有辦法去認知它到底是什麼東西?當你沒有辦法認知那個念頭到底是什麽東西的時候,是不是還有另外一個念頭在知道這個念頭無法認知?

當念頭自然生起,或是你令它生起的時候,不要阻擋它的生起,或是執著它。念頭生起的時候,直接去觀這個念頭的體性是什麽就可以了。念頭生起的時候,不管你的感覺愉快不愉快,直接去觀愉快或不愉快的體性又是什麽。

所以無論心裡生起多少念頭,都只是看著它的體性。即使煩惱五毒非常猛烈生起的時候,也是同樣把它拿來做你的觀修。當念頭生起時,就觀這一個念頭和前面的念頭,以及念頭的對境有什麽不同。念頭,其實就是心,因此觀念頭的體性也就是觀心的體性。這樣不斷地去做觀修的時候,就可以從內心斷絕任何懷疑,對心的體性是什麽就可以慢慢地產生決定性的體悟,沒有任何懷疑。

這樣漸漸觀修的時候,如果見到念頭的體性是明覺而赤裸,就可以再進一步觀,前面在心止靜沒有念頭的時候,所體驗明覺赤裸心的體性,和現在體驗妄念的明覺赤裸體性有何不同?如果還是不太確定的話,就把念頭收回來,繼續安住在明覺之中。

同樣地,當你不是在禪修做觀的時候,平常忽然念頭出現時,也是可以趁這個機會觀念頭的體性。任何念頭的體性,就是無始的平常心,它是不能被染污的。

以上所介紹的就是如何看念頭的體性。這樣的觀法,要好好做觀修。總之,上師必須依照弟子觀修時所發生的情況,好好做指導,所以師徒二人必須要能做分辨,到底禪修發生的情況是怎麼樣,然後上師進一步做指導,讓弟子完全清楚地探究出什麼是心的體性。弟子也應該在上師的指導之下,好好精進做觀修。

雖然現在為大家介紹如何做心性的觀修,但是各位可能還沒有足夠的資格來做心性的觀修,因為觀修必須要有相當的禪定基礎,才能夠把觀修做好。所以我們現在介紹的觀修方法,以及以下所做心性的觀修,只是先讓大家有個認識,知道它是什麼樣子。

第三、觀「對境」時的心性
禪觀第三個部分是,觀心在有對境的時候,心的體性是什麽。為什麼要做這種觀修呢?原因在於顯示境相和心其實是無二無別的。身體的坐姿與眼神,和前面兩個觀修是一樣的。觀修的時候,依次地來觀,從色、聲、香、味、觸,一個一個觀下來。所以,第一個先觀色,也就是物象,專注在某一個特定的物體,這時可以選擇任何東西,像一根柱子、一個瓶子、鏡子裡的影像,或是想像的須彌山,或是面前空中,任何你覺得適合觀的對象都可以。然後凝視著它,把你的意識放鬆一下,再去觀它的體性是什麽。

同樣地,也可以觀耳朵聽到的對境,也就是聲音。不管這個聲音好不好聽,或是大聲小聲,自己的聲音也好,別人的聲音也好,各種不同的聲音,觀這些聲音的體性有沒有分別,體性是什麼。然後,觀鼻子的對境,也就是氣味。氣味無論好壞,它的體性是什麼?舌頭的對境是味道,舌頭嚐到的味道,好與不好的體性是什麽?最後是觸覺,身體的觸覺,無論是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冷、熱、病痛,任何感覺出現的時候都只是看著它的體性。

所以色、聲、香、味、觸現前的時候,可以看著它的體性是什麽。當你看著這些對境的體性時,它們是否消失呢?又如果你把自己和對境分開的時候,它們還會自己出現嗎?對境之所以能顯現,是不是因為外面的顯相進入了你的心,所以才會在心裡顯出一個對境呢?或者是心自己能顯像,而自己說:「我在顯像」? 或者是心跑到外面補捉外境而顯像?

實際上,外在的一切境相和你的心是無二無別的。所以對境和境相,其實沒有實際的存在性,它的體性是空性,卻又非常明晰地顯現。

輪流一個一個看色、聲、香、味、觸的體性時,可以進一步再看,面對這五種對境的時候,念頭和對境有沒有不同呢?如果覺得有不同的話,它們的差別在哪裡?看著對境的時候,對境好像是相對在心的外面,它的顯現是不是非常鮮明?如果覺得它不是很鮮明的話,它是不是仍然沒有任何阻礙地,自己會顯現呢?

另一方面,觀察「觀外境」的這個心,它自己沒有任何執著,不是非常明顯,但是非常安適,彷彿境相和心沒有差別。但是若不是如此,而是覺得無法想像對境和心是無二無別的,感覺對境是明顯的在外面,那麼就要再進一步思維,這樣想的念頭,又是個什麼樣的心呢?

同樣可以再看看,身體和心,是一體呢?還是有什麽差別?如果覺得身心是一體,可是身體是有生滅的,心卻是沒有任何生滅的,是常在的。有生滅的身跟無生滅的心會是一體的嗎?又如果身心是不同的話,心到底是在身體的哪裡?它不是在腳裡、也不是在頭裡,那是普遍在你身體了。這樣的話,能夠有感覺的,又是一個什麼東西?

身和心的關係,好像一個是被依賴的,一個是依賴的東西。如果心是在身體裡面,心和身體的關係,就像人和所穿的衣服的關係一樣。當你有任何感覺產生時,如果覺得僅僅是身體的感覺,和心沒有關係,那麼屍體也應該有感覺。反過來說,如果覺得任何感覺僅僅是心的作用,那麼你是把身心分開了。但是心是殺不死的。當我們的身體被東西刺到時,如果心好像也能夠感覺到痛,那麼豈不是燒衣服,而穿衣服的人也被燒了?

無論如何,反復地檢視身心,和身與對境的關係,慢慢在心中產生決定性的領悟。在這裡,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切的感覺,就像水和水波一樣,非一非異。應該不斷地安住在這種禪觀之中,不斷地窮究心的體性。這就是觀心的第三部分。

第四、同時觀「靜止心與變動心」的體性
禪觀的第四個方法,就是不論心是動是靜,都觀察它的體性。首先,在心非常空明澄澈地安住的時候,觀安住的這個心的體性是什麽。然後,讓一個念頭生起,再觀它的體性是什麽。這樣觀修的時候,看看靜止和有妄念、變動的心,體性是一樣還是不同。

如果你發現止靜心和變動心的體性是不一樣的,它們是怎麼不同?靜止的心和變動的心,是不是輪流出現,像二條線有時平行而有時絞成一線?靜止的心是不是像大地?變動的心是不是像草木的生長一樣?或者,靜止的心和變動的心,是不是一個在,另一個就不在,像是把一條繩子看作是蛇的時候,只會當它是蛇,把它看成繩子的時候,只會當它是繩子?也就是說,是不是只要心靜止的時候,不可能有變動的存在;動的時候,不可能有靜?心在變動的時候,有很多變換的念頭不斷地出現,靜止的時候是沒有變動的靜止狀態,所以這兩者之間的分別好像是很大。但是,如果覺得這兩者的體性是不一樣的,那麼二種體性的顏色各是什麽?形狀等等是不是有什麼不同?它們的生起、安住和滅去這三者,以及過去、未來、現在這三者,有什麽不同?它們的常和無常等等,有什麼不同?

其實,如果能了知如何在妄念現起的時候,直接在妄念上做禪修的話,就會知道,心在靜止和動念的時候,體性是一如的。不會是動念的時候有動的心性,靜止的時候又有靜的心性。雖然動和靜是輪流出現的,靜的時候不動,動的時候不靜,然而實際上二者像水和水波一樣,體性是一如的。一直都是如此的。無論是動的心還是靜的心,體性都是空明的、赤裸的,如此而已。如果能證悟到這一點,就和心的體性稍微有點相應了。

另外還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如果禪修時心散亂了,必須要先把散出去的妄念收回心裡,才能安住,然後才有明空的出現。第二種情況是,念頭消失之後,才有明空的出現。第三種情況是,當念頭出現時,這個很清晰的念頭本身就是明空。如果你的經驗是前面兩種,就還不到位,還必須非常猛烈地向上師做祈請,再精進做觀修,才能得到勝解,知道心性是什麼。

你是哪一種修行者?
觀修的行者,又有三種不同。第一種是上下漂浮不定的行者。在做禪修的時候,他先能夠生觀,然後又退步為僅有止,而有時候止觀兩者都消失了,有時候止觀又同時出現,所以是漂浮不定的禪修者。第二種是立刻現起的行者。這類禪修者因為過去生曾經修持的力量,所以能在上師指示他心的體性時,立刻止觀同時現起。第三種是循序漸進的行者,一步一步依次實修,慢慢進步。我們現在教授的種種教法,就是為第三種行者而說,循序漸進指引。所以上師必須依著弟子的禪修經驗加以指導。

我們觀修的時候,有時覺得非常明澈,而且沒有任何執著,就像小孩子進入佛堂裡面,看著佛堂非常地明晰,但是心裡沒有任何執著。如果到了這樣的境界,還是要繼續精進觀修,捨去任何怠惰。對於自己的所需,以及對世間的所需,要能夠捨離。要對輪迴產生厭離心,同時要具備對上師的虔敬心,和對佛法的信心。心不要散亂。這些都應該要非常穩固地憶持著。禪修的時候不要被患得患失的心態綁縛,精神不要鬆懈,恍恍惚惚。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修行,或只爲了自己的來生而修行。如果有這些做為基礎,而非常專心致力於種種的觀修,那麼由觀產生的智慧,就能迅速生起。

這一個部分講的是如何觀動靜兩者的心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