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戰略‧戰術‧兵器事典12:歐洲中世紀要塞
滿額折

戰略‧戰術‧兵器事典12:歐洲中世紀要塞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超越時空,比城堡更為堅固的要塞
橫跨歐陸,打造鐵與血的嚴酷試煉!

獻給熱愛歐洲中世紀軍事文化的你──【戰略˙戰術˙兵器事典】系列第12集
帶你一窺城堡與要塞的發展歷史和建築結構!

要塞(Fortress)一詞最早起源於14世紀初,可見防禦性建築的出現於此時期達到高峰,這段時期歐洲的城堡、碉堡和防禦型城鎮形同雨後春筍,在各大小戰役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到15-17世紀時,要塞更混合了城堡、宮殿的建築結構,但又比一般的城堡更加堅固。

作者J.E.考夫曼與H.W.考夫曼長期鑽研防禦性結構建築物,舉凡中世紀時期的軍事策略、武器,與要塞式建築結構,本書所涵括的範圍從不列顛群島、法國、德國,往東有波蘭、俄國,往西至伊比利半島,往南領地則擴及北非埃及,內容鉅細靡遺,敘述生動鮮明,並搭配大量照片、精細繪製的草圖、工程圖與平面圖,是想了解中世紀軍事要塞的書迷不可或缺的資訊讀本。

本書特色

◎ 美國亞馬遜網站五顆星最高好評!
◎ 資料詳實、插圖精細,收錄超過400幅照片、示意圖、平面圖及建築草圖!
◎ 解析北至大不列顛群島、往南到北非埃及,共18國領地x 60座中世紀城池要塞!

作者簡介

J.E.考夫曼、H.W.考夫曼(J. E. Kaufmann & H. W. Kaufmann)

兩位作者在防禦結構的領域極富盛名,城堡要塞的相關著作頗豐,已出版《第三帝國要塞》及《歐洲要塞》(皆由達卡波出版)等多本專書,現居德州聖安東尼奧。

羅伯特.M.朱卡(Robert M. Jurga)

為波蘭插畫家,其作品散見於多本書籍雜誌。

目次

謝辭 11
導言 13

1 中世紀要塞的構成元素 21
 郭區、土壘與內場、射擊塔與要塞 23
 塔樓 25
 門樓與吊閘 31
 城廓 34
 城垛、射擊孔與屋頂 37
 護城河 47
 城牆之內 49
 堡壘與其他要塞 55
 攻城技術 57

2 中世紀早期的要塞 69
 黑暗時代的要塞 69
 回教、拜占庭及法蘭克帝國的要塞 79
 不列顛群島的要塞 84
 斯堪的那維亞人所建要塞及與其抗衡者 85
 斯拉夫民族分布地區的要塞 89
 要塞與馬札兒人 94

3 城堡時代 103
 中世紀盛期初期的要塞 104
 早期的西歐城堡 105
 西歐的城堡 109
 中世紀的防禦型城市 114
 東歐的郭區 119
 中歐及南歐的要塞 123
 從郭區到城堡 126
 伊比利半島的要塞 129
 十字軍的要塞 131
 轉捩點 133
 對抗蒙古人的要塞 139
 社會組織與軍隊規模 142

4 高聳城牆走入歷史 151
 英法百年戰爭中火砲的使用 151
 君士坦丁堡城陷 163
 西班牙復地運動中的要塞攻防戰 167
 羅德島圍城戰及最後結局 171
 高牆時代告終、城牆高度下降 175

5 中世紀的城堡與要塞 187
 大不列顛 191
 愛爾蘭 207
 法國 213
 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229
 瑞士 235
 神聖羅馬帝國 237
 斯堪的那維亞及芬蘭 245
 中歐 249
 波蘭 255
 立陶宛 263
 烏克蘭 264
 俄羅斯 265
 東地中海地區 267
 義大利半島 273
 伊比利半島 281
 北非 293

附錄
 中世紀要塞的建築師及營造師傅 295
 圍城戰年代表 297
 中世紀火砲的發展史 304

專有名詞一覽 306
書目 309
索引 315

書摘/試閱

Introduction 導言

提及歐洲中世紀,一般人腦海中浮現的不外乎封建制度、專門作戰的騎士階級以及各方面發展皆停滯的社會,當然也少不了城堡。然而這種概括的印象卻足以誤導大眾,比如封建制度在中世紀雖是主流,但並不是所有地區在每一段時期都實行封建;或者像騎士在歐洲封建時期確實舉足輕重,但其作戰方法和裝備則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此外城堡和其他要塞也會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不斷演進。

儘管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將中世紀的歐洲人視為落後的野蠻人,但是中世紀的人如果知道絕對不會認同。當時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在文化和科技上都有長足的進展,絕對不是像刻板印象中的將近千年都在原地踏步,而城堡和其他防禦結構的建設和運用就充分反映了中世紀社會和技術的演進。

中世紀的開始與結束並無簡單的時間分界點,傳統上皆以西元476 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遭到廢黜的時間為起始,至於標誌中世紀結束的幾項重大事件則包括1453 年君士坦丁堡淪陷、英法百年戰爭告終、發現美洲以及1492年摩爾人被逐出伊比利半島;就社會變動的層面而言,宗教改革運動的發端也可視為分水嶺;另一方面,阿讓庫爾戰役也宣告了以騎士為主要戰力的時代結束,而軍事史上的全新時期到來。

在中世紀之前是屬於古代史範疇的古典時期,之後則是文藝復興時期,接續的前後時期之間自然有些許重疊,而要塞建築的變遷未必完全符合5 世紀和15 世紀的時代分界點,因此在探討時有必要往前或往後延伸以便了解中世紀要塞的演化全貌。

關於中世紀究竟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已經出現不少分歧的意見,至於中世紀這段時期應如何進一步區分就更難達成共識。比較傳統的看法是將5 世紀之後數百年蠻族入侵的時期稱為「中世紀早期」,10 至13 世紀稱為「中世紀盛期」,至15 世紀結束的時期則稱「中世紀晚期」。

本書採用的也是傳統分法但進一步簡化,將中世紀分為前半段5 世紀至10 世紀之間的「黑暗時代」以及後半段10 至15 世紀的「中世紀盛期」。雖然很多研究中世紀的學者認為「黑暗時代」一詞並不妥當,但在本書中使用已符合討論上的需求;「中世紀盛期」通常會再細分為不同時期,但為了避免增加討論上的複雜度,只採用此較為概括性的稱呼。

在黑暗時代的西歐,各地仍具防禦功能的石砌要塞多半奠基於羅馬帝國留下的防禦型城市遺跡。在原來的西羅馬帝國與以拜占庭帝國之名聞名於世的東羅馬帝國境內還保留一些石砌要塞,其中最堅固的幾座就是為了抵禦所謂的「蠻族」入侵所建造,在原西羅馬帝國疆域以外的地區則以木造結構為主流,除了拜占庭帝國的領土以外的歐洲地區新建的要塞仍以木造為主。法蘭克人所建帝國境內的防禦設施就多為木造,其重要性也逐漸低落;在地中海沿岸較乾燥的地區,由於木材取得不易,因此即使到了阿拉伯人佔領北非和中東之後仍然以石頭為主要建材。

俗稱維京人的北歐斯堪的那維亞人以土木為原料建造要塞的技法逐漸普及,這種建築方法早在維京人登陸不列顛群島之前就為島民所運用,此外與東歐斯拉夫區域的建築方法也相當近似,直到黑暗時代結束時都是東歐地區建築要塞的主要方式。到了黑暗時代末期,在諾曼第定居的斯堪的那維亞人利用土木建造的由「土壘與內場」構成的新型要塞漸趨普遍,但最終仍被石造要塞所取代。

中世紀盛期時的歐洲地景中除了壯麗的大教堂,就以石砌城堡最為出色,此時期可謂真正的「城堡時代」。黑暗時代的防禦建設以防禦型城鎮為大宗,而中世紀盛期則以城堡為主流,充分彰顯由於封建制度擴張造成的權力分散及下放的現象。許多權傾一方的貴族勢力大到足以挑戰國王的權威,而城堡就成了他們的地位象徵,其大小和形狀也依據扮演角色和功能的變化而有所變動。

西歐防禦工事的主要形式除了具有石砌設施的防禦型城鎮之外就是石造城堡,同時期東歐的小型要塞和防禦型城鎮仍以由泥土和木材建造的原始「郭區」為主要的建築形式,一直等到中世紀晚期製磚和石工技術由西歐傳入之後才以石砌取代木造。同時期在伊比利半島上,由於基督教國家數百年來皆致力於推行「復地運動」以驅逐摩爾人,東、西兩方相互激盪之下形成極為繁複的城堡建築風格,在聖地與回教勢力長期抗衡的十字軍所建的要塞風格也呈現類似的趨勢。

到了13 世紀就連最新穎先進的城堡也無法抵擋來自遠東的蒙古鐵騎,歐洲的基督教勢力陷入岌岌可危的局面。由於各個封建王國衰弱無力,有權勢的領主帶著少許兵力以自己的防禦型城鎮為根據地試圖抵抗,東歐各地在蒙古大軍壓境之下只能望風披靡。

不論是封建制度或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等外敵入侵,在在影響了歷史走向和要塞的發展。此外,藉由釐清當時人口分布與軍隊規模的關係,不僅可以更了解中世紀戰事,也有助於分析要塞建築的角色和意義。

長久以來皆認為火砲的出現不僅造成城堡時代終結、高牆失去優勢並沒落,也促成要塞建築發展出最早的文藝復興風格,然而城牆高度下降不能完全歸因於火砲,因為火砲在當時多場戰事中發揮的威力是否真的足以轟倒城牆其實仍有待商榷。事實上在火砲出現後改為建築較矮的城牆不僅可以縮減敵方可攻擊的範圍,也有助於增加城內守軍所用火砲的射程和威力。

在本書第一章中我們檢視了中世紀要塞的構成元素及其功用,在最後一章則概略介紹中世紀期間各地的城堡要塞。由於歐洲的城堡數量龐大且種類形式格外繁雜,因此很難選出所謂最具代表性的幾座城堡,再加上過往介紹中世紀城堡的專書極少以詳盡的綜覽方式呈現,以至於讀者常常誤以為在比如亞爾薩斯或法蘭德斯地區就只有兩、三座重要的城堡,但該地區其實可能存在數十座城堡。

市面上不乏專門介紹特定地區城堡的導覽書,或者在介紹時著重歷史悠久且牽涉重大事件或者保存狀況極佳的城堡,因此我們在本書中並未偏重一般書籍裡會介紹的重點城堡,而是試圖引導讀者領略曾出現在歐洲大陸及中東的形形色色、繁複多元的城堡建築風格,希望能成功呈現中世紀要塞的完整風貌。

********************

Elements of Medieval Fortifications 中世紀要塞的構城元素

「城堡」、「堡壘」、「碉堡」、「要塞」等字詞一直以來因常交替使用,很容易造成混淆,然而就軍事建築而言其實各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城堡」在西北歐是用來指稱加築防禦工事的私人住所,但在其他地區或提到皇家城堡時所指的意思卻不同。

「城堡」一詞最精確的定義是中世紀盛期的要塞建築,其特色為高聳城牆及塔群,且外圍通常有護城河,不一定是私人住所;「碉堡」指的是有軍隊駐紮的小型要塞,並不適合用來指稱大部分的歐洲要塞建築,因為典型的中世紀城堡兼具軍事、居住甚至行政功能;而「堡壘」一詞可指各種要塞,也可指稱城堡或城市中與城堡規模相當且築有防禦工事的地區。

雖然「要塞」通常專門用來描述中世紀以外的大型防禦工事,有時也可能指稱形似城堡且極為龐大的防禦工事或是具有多重防禦設施的城市或城鎮。防禦型城市或城鎮一般和城堡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門樓、特殊屋頂、雉堞和護城河,最初是城堡的防禦設施,後來也成為市鎮防禦工事的一部分,而這類城市或城鎮的規模較大,尤其在城市之內可能另有城堡。

中世紀其他種類的防禦據點包括塔屋、瞭望崗哨及海岸工事,此外還有加築防禦工事的教堂、主教座堂和修道院,這類據點多半也具有與城堡和防禦型城鎮相同的防禦設施。塔屋即附屬於塔樓或與塔樓相連的居住結構,和城堡主樓的功用雷同,在義大利半島北部相當普遍,也可見於更北邊的不列顛群島和愛爾蘭。

一般陸地上及沿岸的獨立瞭望崗哨與射擊塔或主樓類似,通常是僅有一名守衛駐守的單塔,一發現有人入侵就能立刻發出警報。加築防禦工事的教堂外觀和一般的教堂相同,但另具角樓、雉堞甚至謀殺孔等防禦設施,而部分防禦型的修道院看起來可能像是小型的防禦型城鎮。

********************

郭區、土壘與內場、射擊塔及城堡主樓

庇里牛斯山及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城堡最早的起源已隱沒於漫長時光的迷霧之中,但經過一番追溯仍可將早期的要塞建築區分為三種主要類型:郭區、射擊塔,以及土壘與內場。其中最古老的「郭區」基本上是大小不一的環形要塞,由防禦土牆、木牆、加固的城門及護城河構成。

「射擊塔」可能源於羅馬帝國在毗鄰日耳曼國家的邊界上修築的邊防工事,在黑暗時代到11 世紀之間所建者大半較瘦高且為木造。一般認為這種高塔的功用至少在初期約略等同瞭望塔,不過有些可能也兼當住所,至今仍未有定論。石砌射擊塔在13 世紀逐漸普及,許多射擊塔則於修建時被納為城堡的附屬設施。

「土壘與內場」可能是由與東歐的「郭區」相似的早期環狀防禦工事演變而來,其構造為立於人造土墩或土壘上的木造塔樓或主樓。土壘通常位於具備加固的城門且周圍設有木樁柵欄的中庭或內場之內;內場也稱城區,在地形適合的情況下通常呈圓形,構造比較複雜的土壘與內場式要塞可能包含兩個以上的內場。到了11 世紀石材逐漸取代木材,最初只有主樓改用石砌,之後擴及門樓,最後連城牆建材也改用石塊。

主樓既是防守據點,也是當地領主或城主的住所,主要建成方形,到了12 世紀晚期理查一世在諾曼第興建加亞爾城堡,最先發展出近似圓形的多邊形主樓,此後圓形主樓逐漸盛行。射擊塔的形狀也可能是在改用石材之後經過類似的演變,其入口和主樓入口一樣位於地面層。

為了達到防守目的,早期是將土壘與內場式要塞的木造主樓建於人造土墩或土壘之上做為要塞裡的最後防線,但主樓改為石砌之後逐漸變得龐大沉重,土壘慢慢不再實用以至最後完全消失。12 世紀所建的大型主樓皆為要塞主要防線的一部分,但這種形式之後就不再出現。日耳曼要塞建築中的射擊塔到了13 世紀也失去重要性,而其他防禦設施則逐漸加大而且地位也有所提升。

********************

塔樓

郭區和土壘與內場式城堡的塔樓最早為木造,可能與防禦土牆上的木頭圍柵相連或為其中一部分,而防禦土牆是由挖鑿護城河時掘出的泥土堆成。等到主樓和門樓皆改以磚石為建材,塔樓也隨著改為石砌,可能當做城牆的一部分建造或是僅與城牆相連的結構,部分突出幕牆之外的塔樓稱為側翼塔樓,此處的兵力可由側面攻擊掩護幕牆上的守軍。

磚石砌造的塔樓通常具有多層,但內部樓面未必相通,有些塔樓如要從城牆或幕牆走道進出就只能透過小型開合橋;部分塔樓的後側為開放式,便於由地面將物資及砲彈吊運至上方的作戰平臺,後側開放也可以防止敵軍佔據塔樓之後反過來與守軍抗衡。至於木造塔樓盡皆毀壞不存,因此現已很難得知當時木塔結構的複雜程度。

方形塔樓在遭到外部攻擊時會有防守死角,敵方很容易就能挖地道攻城,因此在12 世紀改為建造圓形或半圓形塔樓因應。雖然一般認為圓塔是十字軍在東方看到並傳回歐洲,但必須釐清的是圓塔並非新發現,羅馬人已經知道圓塔的效用優於方塔並且在要塞建築中加以運用,比如法國卡爾卡松的城牆就包含半圓形或D字形的羅馬塔樓。

城堡或城市牆上塔樓的間隔距離取決於地形、可用資源等多種因素,大多會安排在轉角處,不過有時也會沿著城牆以規則或不規則的方式分布。很明顯十字軍是在中東地區發現壁塔之間距離固定時可以帶來不少防守優勢,因此到了13 世紀在歐洲興建的新城堡也逐漸開始採用這種設計。中世紀歐洲的塔樓沒有標準的建築樣式,規模和形狀完全由設計者的眼光和財務狀況來決定,因此差異也極大。不過還是有很多要塞建築的多座塔樓是採用同樣的設計,尤其塔樓間隔距離相等者。

圓塔之外另一個由中東傳入歐洲的重要構造元素是基座,也就是將塔樓基部的牆面加厚或加砌外緣斜面,這種基座或具有斜面的基座不僅能提升塔牆的穩定性,也更能阻礙敵方的挖地道攻擊,到後期則配合牆面建造。

********************

門樓與開合橋

理論上來說從城門最容易進入要塞內部,因此城門是城堡或防禦型城鎮的防守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需要特別注意城門本身的防禦並在前方布置附加障蔽物。

考量城門的重要性,第一種砌入城牆的塔樓自然就非門樓莫屬,而土壘與內場式城堡中最早由木造改為石砌的部分就是門樓和主樓。門樓一般具有城垛可供守軍由上攻擊防止敵軍靠近城門,其結構漸趨複雜,開始出現護城河及開合橋等各種附加的防禦設施。只有挖有護城河時才需要搭建開合橋,此原則適用於大部分的內部門樓。

開合橋通常是利用鎖鍊和絞車拉升的簡單結構,之後出現構造比較講究的也稱為旋轉橋,是利用橋端加掛的重物來控制升降,較重的一端時遭鬆開時會落入坑中而另一端就會垂直立起,這種橋操作起來更快速且省力。不論前方是否設有開合橋,門樓一般皆包括整組以金屬加固的沉重木門、吊閘以及木造、鐵鑄或較常見的以鐵包覆的木造格柵。吊閘平常位於城牆中的上方凹槽,可利用絞車將其降下。這些構造元素大多源於古典時期,最早可能在西元前3世紀晚期就已出現。

門樓不僅構造逐漸繁複,體積也相應增加,甚至成為部分城堡的主要結構。中世紀門樓的最佳範例之一位於威爾斯的哈勒治城堡,不僅完全取代城堡主樓同時也是城主的居所。其門樓由四座塔樓組成,其中兩座D字形的塔樓雄踞進入城堡的路徑兩側,塔樓後方各有一座較小的塔樓;這個龐大的門樓結構包含三座吊閘和三道門,就其規模而言算是正常配置。任何人如果想強行進入城門都可能困在其中兩道吊閘之間進退不得,而吊閘之間的隧道側壁則鑿有射孔可供守軍攻擊受困的侵入者,在吊閘之間的天花板上也開有所謂的謀殺孔,守軍可以由孔洞朝陷在下方的敵軍射箭、投石或傾倒熱燙液體。

門樓的通道和入口多半以某種角度設置而不會直接朝外,如此可以增加攻城者以武器直接攻擊開合橋或城門的難度,這種設計對付攻城鎚時特別有效,後來又發展出在門樓之前加蓋外壘或外堡以便進一步防禦。外堡和中世紀的其他防禦結構一樣沒有標準造型,有些與門樓直接以城牆相連,可以迫使想攻擊城門的敵軍進入易守難攻的狹窄通道,還有很多外堡只以一座橋與門樓相連,而大部分外堡皆具有一般門樓必備的防禦設施。

部分地區的外堡位於門樓前方較遠處,比如卡爾卡松有一座龐大的圓形外堡位於山腳,藉由山坡上綿延的小段城牆與城堡和城市的外牆相連,而城堡主體則位於城牆之內,城堡本身附屬的外堡則位於護城河之前,是築有加固城門的半圓形高牆,但與城堡本體沒有經由任何防禦工事相連,由此外堡可監控通往城堡大門的橋梁通道。

防禦型城鎮和城堡除了門樓之外也常設有便門,這種相對較小的入口只能容納一名騎士與其座騎通過,一般做為守軍發動突襲、逃亡或派出信差用的進出口,也有「突襲口」之稱,部分便門會設在壁牆之內且加築多重防禦工事。便門通常位於攻城器械無法攻擊的範圍,不過偶而也有例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