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轉型與使命:海上文化散記(簡體書)
滿額折

轉型與使命:海上文化散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5 元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87339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轉型與使命:海上文化散論》是資深記者兼作家管志華新著的散文隨筆集,分思想飛絮、書苑憩息、海派追蹤、聞人風華四輯,闡述與記錄了近現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知識分子,在歷史的沉默中開言,在歷史的喧囂處沉思”的文化生存和踔厲精神。全書以流暢生動的筆觸、真摯細膩的情感,抒發了海上文化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思想修養和勇于擔當的責任使命,其事其人,真切可愛。 第一輯以文史界、新聞界、科技界知識分子為主線,據事紀實,有感而發,作者的獨立思考、所思所想像片片飛絮,以期灑落中華文化沃土;第二輯多為讀書札記、雜感,嘆古今中外,識小集思,評論世事,儲薄有懷,期盼讀書如燭如燈照亮路途;第三輯敘述、考察海上文化,闡明江南文明、城市文化的淵源濫觴于上海;第四輯書寫了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其中多以新聞報道形式,雖領域職業不同,其對祖國的眷眷之心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管志華(又名子華),漢族,祖籍江蘇無錫。1951年11月出生,1968年11月參加工作。畢業于華東師大中文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上海作家協會會員。從事新聞工怍近27年,現供職于人民日報社。著有新聞作品集《世紀傳真》、《上海時光隧道》,新聞專著《中國報紙副刊學》(與姚福申合著),詩歌集《放歌春天》,散文隨筆集《人間聚散》、《學燈書話》、《行走天下》。

名人/編輯推薦

管志華編著的《轉型與使命(海上文化散論)》從正面角度講述文化,強調現代知識分子的擔當、責任、命運。“氣可鼓而不可泄”。那些落馬的或未露的貪官,要講學歷、文化大都不凡,擁有過輝煌,緣何把持不住自己、保持不了操守,除了制度性外因,恐怕與對中國傳統文化不甚了解、不愿學習有關,而是熱衷于人脈關系、深諳于厚黑之學,以致貪婪、私欲無限膨脹。不可否認,本書中正面謳歌的知名學者、科學家、報人、出版家、導演、詩人、畫家、篆刻家、書法家包括不為人知的優秀人才、黨務工作者等,他們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思想修養,時常感動我。

有這樣一個事實不容人們忽視: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迅速,致使傳統的金字塔社會結構開始嬗變,其中間階層(目前尚談不上中產階級)的相對比例也就有所增加,比如像在北京、上海大城市,出現“白領”職業群體人數超過“藍領”職業群體人數。當然,從全國情況看,距離中產階層占主體的社會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西方國家的更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中國的更替是迅速發生的。因此。在西方國家,無論是老中產階級還是新中產階級,都是由各種年齡群體構成,而中國的老中間階層是一個由40歲至50歲上下、近于同齡的群體構成,新中間階層則由一個30歲上下(即80后、90后)的年輕群體構成。如果說是橄欖型社會結構,莫如說是啞鈴型社會結構。在這樣社會形態下,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群體的出現,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形成、成長與壯大起來的新興社會階層,他們在社會轉型中扮演了先驅者、引領者與催生者角色,發揮出重要作用。
時代嬗變,知識分子也在代際嬗替,其中有后一代對前一代的肯定與推崇,更有前一代視后一代為過于偏激、過于張揚,而后一代批評前一代落伍甚至有呼喚前一代退場的聲音,對這樣一個“合”與“分”、“同”與“異”的文化現象,值得當今知識界、學術界研究。
不能不指出的是,盡管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群體頗有先鋒意識、前瞻思維,在資訊發達、通訊便捷的當下,他們有文化擔當、直面現實精神,但基于商業社會商業因子活躍、滲透,使得當今知識分子的社會功用日益退化,知識分子追求知識不再是他們探索真理的武器,而變成事業買賣的資本,他們有的失去了責任感、使命感,變成了追名逐利的商化人、庸俗人。有的為了個人的利益,投靠于政治集團或者利益集團,對腐敗的社會惡習喪失了批評的勇氣乃至批判的鋒芒。
這與文化大有關聯。文化是人格、良知、智慧、勇氣,是內心真善美的表現。
上海作為海派文化的發源地,融合了吳越文化等中國其他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國外優秀文化因素,構建為嶄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征表現為海納百川、熔鑄中西、為我所用、化腐朽為神奇、創風氣之先。同時還表現在不閉關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絕先進,不排斥時尚;在吸納的同時不照搬照抄,也不重復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創新精神,洋溢著創造的活力。它既是“拿來主義”,又是“改造主義”,呈多元、多樣、寬容、善待的狀態,有粗糲,有精致,有仿效,有特質,有甄別,有揚棄,在新老上海人眼里,可以“雅與俗”,可以“洋與中”,可以“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它的洋派帶有本土氣息,它的時尚帶有中國特色。書中反映了一代知識分子對中國社會、對中國文化的責任和思考,從一個個知名學者、科學家、報人、出版家、導演、詩人、畫家、篆刻家身上,我們看到一代知識分子精英的追求和情操,他們堅持真理、敢為人先、默默奉獻的境界令人敬仰。這些匯集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中國目前處于社會轉型期,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及文化擔當精神尤為重要,作者愿為祖國社會文化的現代化發展盡綿薄之力,僅以此本文化散論奉獻大家。書中難免疏漏不足,望讀者諸君見諒。
作者

目次

自序
思想飛絮
靈魂的漂泊
知識分子“自由雁”
文士與文心
皇城根“子民”
民族的脊梁
禮樂和為政
頌圣文化
憂勞與亡身
今夜冬至
兔年雜感
雨夕夜窗
“文革”串聯記
鄧拓社長百年祭
懷念敬宜先生
[附錄]下輩子還做記者
尼采的“虛無”
霍金的“宇宙黑洞論”
書苑憩息
雜糧與雜書
紙質書·電子書
好書·好名·好讀
張瀾先生的“四勉一戒”
官治、吏治及民主
由《顏氏家訓》想到
翁氏后代校訂重出“帝師”日記
王云五的三頂“頭銜”
詩之遐想
漫談小品和漫畫
《中國旅游大辭典》誕生記
美學在人間
重溫大師底蘊
行走于新聞和新聞史之間
心系大愛玉蘭香
[附錄]女性成才的心路歷程
海派追蹤
松江:上海之根與文化名人之靈地
嘉定:“文化之圣”和“教化之邦”
青浦:上海遠古文明之源
上海:走進中國共產黨發祥地
上海紅色旅游正盛時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暢游申城新景觀
陶行知舊居:默立歷史風云
國寶熊貓“世博行”
重現衡山路歷史風情
昔日十六鋪今朝有“欣景”
中華文化和“海洋女神”
如皋水繪園印象
聞人風華
科學精神照亮我的人生——記改革開放后首批赴美學者吳德炎
萬里留學,撞擊科學火花——記改革開放后首批赴美留學生沈綠萍
仰視一代電影導演謝晉
沉潛文學之海隱身漢譯之林——訪法國文學翻譯名家郝運
韓天衡:治印治學書畫書人
俞曉夫:油畫是我的最愛
放懷天地外得趣書屋間——訪文化史學者、原燕山出版社總編輯趙珩
辛亥革命: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關鍵轉折——追憶訪問黃興的嫡孫黃與群
杏林名醫王翹楚
鄉野潛“龍”行天下——記昆山書法家金志堅
俞林虎:畫虎賞石悟靈性
縱情詩畫求其合——記女詩人、女記者成莫愁
獻了青春獻白發,為了江山為子孫——老干部五人訪
為國際大都市添一道風情——記上海志愿者科技館總隊成立十周年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9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