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生物進化的歷程(簡體書)
滿額折

生物進化的歷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告訴你閱讀李哲編寫的這本《生物進化的歷程》的三個理由: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將到哪里去?這個古老的哲學命題你有興趣破解嗎?就閱讀《生物進化的歷程》吧!
◎當一個生物從大海中爬出,又經歷了多少次基因突變才有了我們人類?想知道就閱讀《生物進化的歷程》吧!
◎在生物進化進程中,有多少趣味橫生的故事,又怎樣的豐富多彩?《生物進化的歷程》將圖文并茂地告訴你!

名人/編輯推薦

生物的進化是一個很復雜、很漫長的過程,無不是經歷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這樣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但是這個進化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直線上升的,而是曲折的以螺旋式上升的,它的每個循環在生物史上都是一次飛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有的動物都會隨時間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一個非常緩慢而漸進的過程,這在生物學上就叫做進化。李哲編寫的這本《生物進化的歷程》采用大事典的形式,像播放電影一樣再現了生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時刻。

在生存壓力與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開始了漫漫的發現之旅,就在這發現的歷程中,人類自身發展壯大起來。這歷程中發生的故事趣味橫生,豐富多彩。本套叢書便分門別類地告訴你這一切。
在地球形成具備生物生存條件之日起,生物就為了自己的生存抗爭著,在這漫長的時間歷程中,一些生物滅亡了,一些生物存活了,而活著的生物都經歷了巨大的變遷。它們的進化過程非常緩慢,有的甚至要花幾百萬年或上千萬年的時間。
從地球上出現單細胞生物起,直到出現人類,一共經過了至少33億年。如果把物種的演變過程拍成一部電影,用每一分鐘來表現5 000萬年之間的變化,那么從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開始,一直看到現代人種出現,我們必須在電影院里坐上1小時50分鐘。
因此,生物的進化是一個很復雜、很漫長的過程,無不是經歷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這樣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但是這個進化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直線上升的,而是曲折的以螺旋式上升的,它的每個循環在生物史上都是一次飛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有的動物都會隨時間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一個非常緩慢而漸進的過程,這在生物學上就叫做進化。本書采用大事典的形式,像播放電影一樣再現了生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時刻。
我們還是先來觀看電影中的一些精彩鏡頭吧。在觀看之前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地球的歷史至少有46億年了,但我們今天僅對它近6億年來的這段歷史了解得比較清楚。因此,我們這部電影中重點記錄的是近6億年間的畫面。
地球上最初的動物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原生動物,因此首先進入我們鏡頭的是單細胞生物,它們漸漸變得復雜起來,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形狀,發展成為最簡單的植物和動物。這時候,這部電影已經演過了一半。接著,到距今6億年前才出現水母、珊瑚和蠕蟲等軟體動物;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海洋中才出現魚類。大約距今3.6億年前,兩棲動物才首次登上陸地,進而有了爬行動物。又過了約1億年,恐龍才出現,地球上呈現出最繁榮的景象,不過,它們在我們的這部電影中只占了大約5分鐘的時間,然后出現了哺乳類動物。早期猿人,要在電影結束之前的五六秒鐘才出現在銀幕上。等到現代人出場,銀幕上立刻映出兩個大字:“再見!”
總之,生物界從古到今在不斷變化,動物的進化路線是無脊椎動物一脊椎動物,魚類一兩棲動物一爬行動物一哺乳動物;植物進化的路線是藻類植物一蕨類植物一種子植物。生物的進化過程是漫長的,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是環境的變化促使了生物的進化和滅絕。
本書雖然帶有一般大事典的性質,但不限于簡略的概括性寫法,而是在有限的篇幅內,較為充分地反映生物進化歷程的豐富與還原其完整的面目,提供的信息量比一般大事典要大,這也反映了我們重新改變大事典形式的一種新的意圖。
“大事不漏,小事不錄”是大事典設置條目、材料取舍的基本要求。本書也以此為要求,精心選材,遴選出生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因此,盡管本書的篇幅不長,但已經粗線條地勾勒出了生物進化的全貌。
全書還配有400多幅精美的彩色插圖,立體、直觀、全面地展現出生物進化的畫卷,也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目次

第一章 生命:如何起源
起源的條件/12
原始地殼的形成/12
孕育生命的條件/12
原核單細胞出現/14
“原生體”的出現/14
原核單細胞的出現/15
崛起/16
真核細胞的起源/16
真核細胞出現的意義/17
壯大/18
多細胞生物的出現/18
海綿動物/19
第二章 主體:微生物界病毒/22
發現病毒/22
病毒的結構/25
病毒的增殖過程/25
動物病毒的增殖/24
病毒與疾病/25
細隨/26
細菌的形狀構造/26
細菌的生長和繁殖/26
細菌的多樣性/27
對人類有益和有害的茵/29
微生物世界中出現的人家欣——真菌/30
真菌的特征/30
真菌與人類/31
第三章 植物:繁榮的王國
地球上最早的植物——藻類植物/34
原核藻類/34
真核藻類/35
藻類的基本特征/36
藻類的分類/37
藻類的生活習性/37
“諾曼底登陸”/38
裸蕨類植物登陸/38
裸蕨類植物形態/39
裸蕨植物的類型/40
植物界系統演化中的主干/41
成為陸地生活的真正“居民”——蕨類植物/42
蕨類植物的演化/42
蕨類植物的特征/43
蕨類植物的分布/44
蕨類植物之王——桫欏/45
裸子植物的繁盛/46
裸子植物的起源/46
裸子植物的特征/47
“活化石”銀杏和水杉/48
鐵樹開花/49
“突然”出現的被子植物/50
“遼寧古果”破解“討厭之謎”/50
被子植物的起源/51
形態與分類/52
分布地區/55
第四章 無脊椎動物
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出現/56
海綿動物的形態/56
奇特的生殖和攝食方式/57
原始的多細胞動物進化為腔腸動物/58
腔腸動物的形態特征/58
輕盈飄逸的水母/58
長壽的“海菊花”/59
色彩絢麗的珊瑚/59
三胚層蠕蟲動物/60
形態分類/60
種群龐大/61
深海蠕蟲/62
軟體動物進化出具有保護性的背殼/64
形態分類/64
石鱉與寶貝/65
牡蠣與鮑魚/66
烏賊與章 魚/66
海兔與鸚鵡螺/67
節肢動物/68
形態分類/68
三葉蟲/69
最早的飛行家——昆蟲/70
棘皮動物/72
形態特征/12
海百合/75
海星/14
海膽/74
海參/75
第五章 魚類: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向脊索方向進化/78
形態分類/78
筆石/79
魚類的祖先/80
甲胄魚/82
甲胄魚的形態分類/82
退出歷史舞臺/85
脊椎動物開始張開了“血盆大口”/84
無頜類動物進化為有頜脊椎動物/84
最原始的硬骨魚類——棘魚類/85
有頜類的遠祖——盾皮魚類/86
溝鱗魚/87
恐魚/87
高等魚類/88
高等魚類出現/88
高等魚類的進步/89
軟骨魚類/90
軟骨魚類形態/90
最早的鯊魚/90
令人生畏的海洋殺手/91
硬骨魚類成為地球上其正的水域征服者/92
硬骨魚類的進化/92
輻鰭魚類和肉鰭魚類/95
第六章 兩棲動物:水陸現身影
離開水的搖籃/96
肉鰭魚類/96
從水到陸要解決的三大問題/98
誰是兩棲動物祖先/99
長出腳的魚/100
發現魚石螈/100
“活化石”拉蒂邁魚驚現/101
刺魚石螈的發現/103
古老的兩棲動物/104
迷齒類/104
殼椎類/107
滑體兩棲類/108
有尾兩棲類/108
水中精靈——蠑螈/108
娃娃魚/109
無尾兩棲類/110
三燕麗蟾/110
三疊蛙/111
無足兩棲類/111
第七章 爬行動物登場
爬行動物的起源/114
爬行動物的出現/114
爬行動物成功登陸的奧秘/115
爬行動物家譜/116
龜瞥類爬行動物/118
龜鱉類爬行動物的起源/118
龜的種類/119
長壽的動物/120
奇特的龜殼/121
鱷魚成為原始爬行動物的“活化石”/122
兇惡殺手/122
帝王鱷/123
恐鱷/124
尼羅鱷/124
揚子鱷/125
蜥蜴類和蛇類的出現/126
蜥蜴類形態特征/126
科摩多龍/127
變色龍/127
蛇類形態特征/128
第八章 恐龍:奇妙的世界
恐龍化石的發現/132
發現奇特的牙齒化石/132
命名為“鬣蜥的牙齒”/133
“恐龍”之名的由來/133
恐尼的出現/134
初龍類的興起/134
恐龍正式登場/135
海中稱霸1/136
魚龍/136
蛇頸龍/138
翼龍飛向藍天/140
飛翔的秘密/140
翼龍分類/141
溫血爬行動物/142
翼龍突然滅絕/143
蜥臀類恐龍/144
蜥臀類恐龍在侏羅紀迅速發展/144
獸腳恐龍/144
蜥腳恐龍/145
最大的陸生動物/146
進入盛世/148
鳥臀類恐龍因何進入盛世?/148
鳥腳龍類/148
劍龍類/149
甲龍類/150
腫頭龍類/150
角龍類/151
恐尼等大滅絕/152
隕星撞擊地球說/152
其他猜想/153
第九章 鳥兒飛向天空
發現始祖鳥/156
始祖鳥化石/156
鳥的始祖/157
鳥類的起源/158
恐龍起源說/158
槽齒類起源說/159
鱷類起源說/159
鳥類的飛行/160
兩大假說/160
小盜龍的發現/161
發現孔子鳥/162
孔子鳥/162
孔子鳥復原圖/163
發觀中華尼鳥/164
中華龍鳥/164
發現的意義/165
第十章 物種大井噴
哺乳動物的起源/168
哺乳動物的祖先/168
成為新生代的統治者/169
哺乳動物分類/171
躲過人劫難/172
生物大滅絕/172
劫后余生的哺乳動物/173
鴨嘴獸/175
針鼴/175
第一次物種大井噴/176
來到地面的先驅者/176
安氏中獸/177
第一次物種大井噴/178
大間斷/178
奇蹄類動物/f 79
偶蹄類動物/181
劍幽王朝的興衰/182
劍齒顯形/182
群虎紛爭/184
長鼻類哺乳動物的演化/186
古乳齒象/186
真象/187
重新回到海洋/188
鰭腳類/188
海牛類/188
鯨類/189
第十一章 我們:從猿到人
人類的祖先/192
樹上生活的靈長類/192
從樹上來到地面/195
南方古猿/194
發現南猿化石/194
南方古猿/195
能人出現了/196
發現能人化石/196
能人的生活/197
直立人現身/198
爪哇猿人的發現/198
北京猿人的發現/198
北京猿人的生活/200
智人接近我們/202
早期智人/202
晚期智人/204
生物進化大事年表/206

書摘/試閱

鱷魚成為原始爬行動物的“活化石”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2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兇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但科學家們相信,鱷魚的起源時間比恐龍還要早,它目睹了爬行動物的興衰、恐龍的興亡以及鳥類和哺乳類的興盛。雖然鱷魚頑強地堅持繁衍至今,但其歷經的劫難也使原來的大部分絕跡,只有少數幸存下來。所以,科學家也稱鱷魚為“活化石”。
兇惡殺手
淡水鱷生活在江河湖沼之中,咸水鱷主要集中在溫濕的海濱。它們一般身長4—5米,頭部扁平,有個很長的吻,全身長滿角質鱗片,長長的尾巴呈側扁形,四肢短,前肢5趾,后肢4趾,趾間有蹼,乍一看那形象,還真和恐龍相差不多。
鱷魚形象猙獰丑陋,生性兇惡暴戾,行動十分靈活。白天它一般伏睡在林蔭之下或潛游水底,夜間外出覓食。它極善潛水,可在水底潛伏10小時以上。如在陸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它能縱跳抓撲,縱撲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是個很難對付的“蟲類之王”。
鱷魚的遺憾之處是,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脫落下來后能夠很快重新長出,可惜它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這就使它那堅強長大的雙頷功能大減,既然不能撕咬和咀嚼,只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后囫圇吞咬下去。所以當鱷魚撲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它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鱷魚撲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鱷魚往往用大嘴“夾”著食物在石頭或樹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后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干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正因為鱷魚的牙齒不能嚼碎食物,所以“上帝”又讓它生長了一個特殊的胃。這只胃的胃酸多而酸度高,使鱷魚的消化功能特好。此外,鱷魚也和雞一樣,經常吃些沙石,利用它們在胃里幫助磨碎食物促進消化。
一般來說,人們印象中的鱷魚總是冷酷無情和兇殘成性,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回顧鱷魚的演化史,不僅有像帝王鱷和恐鱷這樣兇殘的肉食者,還有許多溫順的植食性鱷魚。我國湖北1.1億年前生存的一種鱷魚,就是以植物為食的。除此之外,在世界其他地方也發現過一些植食性鱷魚,如馬達加斯加的奇異鱷魚。
其實,很多肉食性鱷魚并不兇殘。在現生的20多種鱷魚當中,只有兩種是吃人不眨眼的“食人鱷”。一種是鱷魚中的“巨人”——現生鱷魚中唯一能在海中生活的灣鱷,它的體長一般有6—7米,最大的據說有10米;另外一種是產于非洲的尼羅鱷。大多數鱷魚通常不會主動進攻人類,尤其是產于我國長江中下游,也是唯一生存于溫帶的現生鱷魚——揚子鱷,性情非常溫和。
鱷魚這種冷血爬行動物也有溫柔的一面。所謂“虎毒不食子”,尼羅鱷撫育后代的情景正是這樣。母鱷在小鱷出殼后,會把所有的小鱷放在自己嘴里,帶它們去水中玩耍和覓食。平時,尼羅鱷的血盆大口是屠殺包括水牛這樣的大動物的兇器,這時卻變成了小鱷溫馨的“搖籃”,這就是生物構造的多功能性的極端表現。
另外,鱷魚看似兇惡,其實它膽子很小,有的小鱷魚甚至會因受驚而生病,如中國揚子鱷,一遇到有人走近,它立即鉆洞躲藏。鱷魚很少主動襲擊人類,相反,經過訓練,它還可以與人合作表演。任人撫摸、親吻、騎乘,甚至張大嘴巴讓人把頭伸進去,以此驚險動作供人觀賞。
帝王鱷
眾所周知,鱷魚是一種令人類感到恐懼不安的動物。身長6米的灣鱷稱得上是體型最龐大的鱷魚了,但人們很少知道曾經在地球上還出現過一種比現今鱷魚還要大得多、還要可怕得多的鱷魚,它就是生活在1.1億年前白堊紀的帝王鱷。
帝王鱷無疑是史前最可怕的終極殺手之一。這種身長可以達到12米的巨鱷,體重競達到了10噸左右。在它居住的河塘邊,就連當時稱霸的恐龍都不敢擅自闖入它的領地。當恐龍口渴難忍來到河塘邊全神貫注地喝水時,帝王鱷會趁其不注意猛然張開它那張巨口,一下子咬住恐龍的身體,直至恐龍沒有反抗之力,再把恐龍吃掉。
這類鱷魚之所以能捕食恐龍,主要因為它有著非常特殊的身體構造。它的鼻子末端長著一個巨大的、球根狀的突起,突起里面有一個空腔。這使它的嗅覺異常靈敏,并能發出奇異的聲音。而且,這種超級鱷魚的牙齒也非同一般。與一般以魚類為生的動物相比,它的下頜牙不僅與上頜牙互相交錯,而且能精確無誤地嵌入其中。在100多顆牙齒當中,一排門牙能咬碎骨頭,撕裂像恐龍一樣巨大的獵物。帝王鱷的眼睛還有一個很獨特的構造,能使它長時間生活在海岸邊:帝王鱷的眼窩底部朝上轉,這樣能大量增加目視范圍。除此之外,鱷魚的皮膚上還長有一層片狀骨質“鎧甲”。這些“鎧甲”不僅像樹的年輪一樣標志著鱷魚的年齡,而且能保護鱷魚在捕食獵物時免受傷害。
恐鱷
其實,帝王鱷并不算最大的鱷魚。生存于北美的一種叫做“恐鱷”的巨無霸,體長達到15米,這是已知鱷魚中的至尊了。這種絕對恐怖的巨型爬行動物生活在中生代白堊紀中期,距今1.1億年至9 000萬年間,但它并不是現代鱷魚的直系祖先,而只是近親。
科學家們在恐鱷化石附近發現了許多鴨嘴龍的骨骼化石,有些骨骼上面還帶著傷痕。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傷痕極有可能是“恐鱷”所賜。食草的鴨嘴龍身高可達9米多,推測體重可達12噸,是一般恐鱷的2倍。然而當這些龐大的鴨嘴龍來到沼澤岸邊找水喝時,竟還是會被比自己小得多的恐鱷咬翻在地、生吞活剝,這種場景真令人感到非常恐懼。
尼羅鱷
現存的著名“冷血殺手”當屬尼羅鱷了,這是一種較大體型的鱷魚,平均體長3.7米,大者可超過5.5米,有不確切的紀錄則長達7.3米。尼羅鱷是分布最廣泛的鱷之一,在非洲大部分水域都能見到,在馬達加斯加島也有分布,有些種群生活于海灣環境中,在不同地區生活著不同的亞種,這些亞種彼此之間略有區別。
尼羅鱷以兇猛著稱,可以捕食包括人在內的大型哺乳動物,也捕食魚、鳥和小型鱷魚等。鱷生性兇猛是鼎鼎有名的,但你知道它們是如何捕食獵物的嗎?其實它們的秘密武器是它們那又長又粗的尾巴。當它們見到牛、羚羊、鹿等哺乳動物在河邊飲水的時候,會悄悄潛水過去,突然將鐵鞭~樣的尾巴向上一掃,立即把獵物打入河內,然后它們張開大嘴,飽餐一頓。其他一些鱷類也能用類似的方法傷害人畜。
揚子鱷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已瀕臨滅絕。我國已經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又稱中華鱷,因為揚子鱷是恐龍的“堂兄弟”,所以它的俗名又叫豬婆龍或土龍。
揚子鱷以蛤蟆、魚、蛙以及鼠類為主食。兔子會跑,魚兒會游,鳥兒會飛,而揚子鱷的脖子只能轉動15。,所以它捕食時,若不耍一點“陰謀詭計”是不可能捕到獵物的。它捕食獵物時,把尾巴和頭隱藏在水中,只露出像木塊似的背部,當獵物停落在它那像木塊的背上曬太陽時,它的身體就會慢慢下沉,最后,只露出緊閉的嘴巴,獵物就會朝沒水的地方爬,一直爬到揚子鱷的嘴邊。這時,獵物還不知道自己已危在旦夕,只見揚子鱷張開大嘴,獵物“咕嚕”地滾人嘴里,霎時便成了它的美餐。
揚子鱷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蒿的潮濕地帶。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領,頭、尾和銳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話說“狡兔三窟”,而揚子鱷的洞穴還超過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有的在岸邊灘地蘆葦、竹林叢生之處,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氣口,而且還有適應各種水位高度的側洞口。洞穴內曲徑通幽,縱橫交錯,恰似一座地下迷宮。也許正是這種地下迷宮幫助它們度過了嚴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時也幫助它們逃避了敵害而幸存下來。
P122-12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