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革命根據地票據研究(1927-1949)(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革命根據地票據研究(1927-1949)(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革命根據地票據研究(1927-1949)》根據中國革命戰爭時期各根據地的軍事、經濟史實,主要從制度變遷的視角考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所發行的各種“紅色票據”的種類、特征、流通(使用)的范圍、演變發展的軌跡、特點和趨勢,探究“紅色票據”對發展蘇區農業、工業(包括軍事工業)生產、活躍市場,改善軍民生活,打破敵人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分析研究特殊時期“紅色票據”與革命根據地軍事、經濟、社會生活互動的體制和機制。

作者簡介

何偉福,男,1964年12月生,漢族,湖南省道縣人,博士。現為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貴州財經大學重點學科(經濟史)學術帶頭人。2006年12月—2007年5月在美國加州大學富樂敦分校做高級訪問學者,2007年6月—2010年10月在廈門大學做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新制度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6項,在《思想戰線》、《經濟問題》、《經濟問題探索》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已出版專著《清代貴州商品經濟史研究》、《制度變遷與清代貴州經濟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革命根據地票據研究(1927-1949)》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次

緒論
一、革命根據地及根據地票據
二、革命根據地票據研究現狀
第一章革命根據地票據產生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
第一節革命根據地票據產生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革命根據地票據產生的經濟背景
一、國民黨對革命根據地的嚴密封鎖
二、根據地經濟的嚴重困難
第二章根據地經濟建設的措施
第一節根據地發展經濟舉措概述
一、共產黨對根據地經濟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二、根據地發展經濟重大舉措概述
第二節成立糧食調劑局
一、糧食調劑局和糧食部的建立
二、糧食調劑局與糧食合作社的關系
三、糧食調劑局的工作職責、任務
四、糧食調劑局的作用
第三節成立國民經濟部
一、國民經濟部的成立
二、國民經濟部的機構設置及工作職責
第三章革命根據地公債
第一節土地革命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發行的公債
一、發行公債的目的
二、公債發行規定
三、發行公債的方法
四、對公債作用的評述
第二節土地革命時期其他根據地發行的公債
一、湘贛省蘇維埃政府發行的革命戰爭公債
二、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發行的公債
三、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發行的公債
四、湘鄂西根據地發行的公債
第三節土地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發行的借谷票
一、向群眾借谷的背景和原因
二、開展借谷運動
三、借谷運動的規定及方法
第四節抗日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發行的公債
一、抗日根據地建立初期(1937年—1940年底)
二、抗日根據地嚴重困難時期(1941年—1942年底)
三、抗日根據地恢復、發展時期(1943年—1945年)
四、抗戰時期革命根據地發行公債的目的、性質和特點
第五節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發行的公債
一、晉察冀邊區各級民主政府發行的公債
二、華東解放區各級民主政府發行的公債
三、東北解放區各級民主政府發行的公債
四、陜甘寧邊區政府試辦發行征收地主土地公債
五、中原解放區發行的借糧公債
六、華南解放區各地民主政府發行的公債
第四章革命根據地時期錢糧借據和糧食票據
第一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根據地錢糧借據和糧食票據
一、蘇維埃糧米餐票
二、臨時借糧收據
第二節抗日戰爭時期各根據地發行的糧食票據
一、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發行的各種糧票
二、晉冀魯豫邊區各級政府發行的糧票
三、山東抗日根據地各行政區印發的糧票
四、華中抗日根據地各行政區發行的糧票
第三節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和部隊印發的糧票和借據
一、晉察冀邊區政府印發的公糧票
二、晉冀魯豫邊區各地印發的糧柴票
三、華北根據地印發的糧票
四、陜甘寧邊區印發的糧票
五、晉綏邊區政府印發的糧食票據
六、東北解放區印發的糧票
七、華東解放區各地政府印發的糧柴票
八、中原解放區各地印發的糧票及借據
九、部隊印發的糧票
第四節根據地糧票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一、糧票的發行有力地保障了部隊、地方黨政機關的糧食供給
二、為擴大革命隊伍奠定了基礎
三、推動了根據地的節省運動和大生產運動
四、通過發行糧票建立起比較暢通的糧食供應和流通渠道
五、有利于對糧食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第五章革命根據地發行的股票
第一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蘇維埃政府發行的股票
一、消費合作社股票
二、糧食合作社及股票
三、生產合作社及股票
四、銀行類股票
第二節抗日根據地合作社股票
一、合作社組織再度興起的原因
二、根據地合作社的組織原則
三、根據地合作社的發展及發行的股票
四、根據地合作社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作用
第三節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合作社及股票
……
第六章革命根據地票據管理制度

書摘/試閱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買辦資本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在它們的剝削和壓迫下,城市中民族工商業的生產、經營十分困難,甚至破產倒閉。在農村,土地荒蕪面積不斷增加,農村經濟凋敝,農業生產萎縮,農業人口日愈減少,廣大農民甚至無法維持簡單再生產。在這種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下,必然會爆發劇烈的階級斗爭和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以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產關系,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建立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生產關系。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領導廣大人民大力開展政治、經濟斗爭,特別是大規模開展工人運動,掀起全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1923年二七慘案,工人運動進入低潮。1924年,中國國民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按照孫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精神,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不僅使工人農民運動合法化,而且加快了中國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的步伐。1926—1927年,國民革命軍舉行了以北洋軍閥為打擊對象的北伐戰爭,北伐軍節節勝利,革命勢力橫掃到長江流域及黃河流域大部,給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以沉重打擊,嚴重動搖了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又一次掀起了工農群眾革命運動的高潮。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等省,凡北伐軍所經之處,農民運動大規模迅速擴展。如湖南省,到1926年11月,建立了農民協會組織的縣達到54個,農會會員多達107萬人,到2007年1月會員猛增到200萬人;湖北省的農民協會會員大約有20萬人,江西省有農民協會會員5萬多人。在湘贛邊界,特別是永新、寧岡、茶陵等縣,轟轟烈烈的群眾性革命運動更是一浪高過一浪,這些地方不僅建立了農民協會,還建立了中共領導下的農民自己的武裝。當北伐軍攻克遂川后,在中共遂川特支的領導下,全縣幾個月內建立了基礎工會組織20余個,發展工會會員上千人,各區各鄉都建立了農民協會組織,入會農民達20000余戶。在這些打倒了土豪劣紳、地主政權的地方,“地主權力既倒,農會便成了唯一的權力機關,真正辦到了人們所謂‘一切權力歸農會’。……一切事情,農會的人不到場,便不能解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