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滿額折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0 元
定  價:NT$ 179 元
優惠價:8715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這可能是一次傷感的巡閱,歷史的標本在身邊,我們同它一起老去。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系列以恢弘的視野,高度的文明自覺,用充滿情趣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圖片,從古村落到古城、從古河渠到古橋、從古道到古關隘、從古民俗到古文明,帶你在歷史和民俗的畫廊中詩意行走。一千多幅美圖,權威考古專家的解讀,展現了朝代更迭的頻繁、帝王居所的繁華、百姓生存的智慧。歷史因此而變得鮮活靈動。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煙塵中,曾經存在這樣一些古道。它們夾在古代荒蠻的山水之間,充滿未知的危險和詩意。沿著它們,張騫曾經出使西域、文成公主遠嫁他鄉、成吉思汗遠征歐洲大陸……這些道路逶迤過崇山峻嶺、大漠黃沙、蒼茫草原。這些道路承載的,不只是馬背上的貨物而已,還有路的這端與那端的文明。我們的先輩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過不斷地開拓,由近及遠,從內到外,跨越崇山峻嶺,橫渡江河湖海,在遼闊的疆域內建造了溝通四方的驛路棧道,連接起水陸通衢,創造出精美奇巧的閣道廊路,構築成雄偉堅固的城門關隘。.

作者簡介

何力,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在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文物出版社編審。.

名人/編輯推薦

《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道古關隘》編輯推薦:拯救消失文明國家工程,圖文全紀錄。
1、這不是聳人聽聞!也許你能看到,但你的子孫不一定能看到!
這是比故宮更難保護的文明記錄,驚心的數字還在變大:中國有129種語言,但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活力未被激發,而且還有二三十種語言處于瀕危狀態;長城已有近三分之二被腐蝕;幾乎每天都有優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失傳和消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古村落7年銳減兩千個……古城、古村落、古橋、古道、古關隘、古河渠、古民俗,這些曾經輝煌燦爛的中華古文明,正在悄無聲息地離我們遠去……
2、在風物中駐足的省思之旅,我們不能用含淚的目光與它們在凋謝之路上同行!
這是一次傷感的文明巡閱,歷史的標本就在我們身邊,展現了我國朝代更迭的頻繁、帝王居所的繁華、百姓生存的智慧,在現代化的咆哮中和城鎮化的機器轟鳴聲中,河道遭淤積、城墻被風蝕、祖屋遭強拆、古橋被泥掩.....在把五千年文明留于書案的同時,我們又該做何感想和擔當!
3、在畫頁上挽留的文明消失,1000余幅實拍美圖,五千年文明全彩呈現,讓歷史不再黑白!
全書1000多幅彩圖,全景展現古老中國的古村、古城、古橋、古道古關、古民俗等風物人情。用一冊書,把五千年文明搬回家,歷史因此變得鮮活而靈動。
4、經濟實惠,物超所值,免費帶您領略英雄凱歌的悲壯、帝王居所的繁華、百姓生活的智慧!
不足兩百元,搬回華夏根。這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濃縮了華夏文明的精粹,既可給中小學生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也為資金不足旅游的俊男靚女免費導游,同時也是規劃設計人員的決策高參。

中國古代的道路交通經過了長期的發展過程。在舊石器時代,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原始先民只能在所居住的洞穴附近,沿著河谷峽道從事漁獵和采集活動。其道路建設處于“踐草為路”的被動狀態。進入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在掌握農耕、畜牧、制陶和打井技術之后,逐漸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定居下來,建立起以血緣為紐帶的星羅棋布的氏族村落。為了氏族和部落之間的各種聯系,氏族成員制造出簡陋的舟楫,開辟出各類天然道路,有了更為自覺的道路建設。考古工作者在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和居住的房屋周圍發現一些早期路面的遺跡。在江蘇吳江龍南村一處5000年前的聚落遺址,就發現了一條15米長,由碎陶片鋪成的土路,通向住宅區,用以防止泥濘。而在中原地區,距今6000年前后,筑路已經比較普遍。在陜西寶雞北首嶺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中心有6000平方米的廣場,廣場附近發現有四層土路的道路遺存。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伴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一些較大規模的城邑建立起來。就是在這些城邑之內,人工鋪設的道路應運而生,道路建設有了質的飛躍。
夏、商以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統一的國家政權的出現,使原始而分散的道路狀況出現了根本的轉變,大規模的道路網絡開始形成。《史記?夏本紀》在彰揚夏禹時,就著重談到他率領諸侯百姓“開九州,通九道”的功績。夏人的統治中心主要在今豫西、晉南一帶。他們在開辟疆土的過程中,呈現出沿黃河流域自西向東橫向建立交通聯系的大趨勢。夏朝都城偃師二里頭遺址內,除了用鵝卵石鋪成的石子路及紅燒土路外,還有一條鋪筑講究的甬道。商人的統治中心大致在今豫北、冀南一帶,其發展波峰呈現由中原向四方輻射推進的勢頭。《墨子?非攻》謂商湯“通于四方,而天下諸侯莫敢不賓服”。正是在這種經營四方觀念指導下,商人以王都為中心,在方圓二三百里的王畿之內,初步建立起通往四方的交通干道。在干道沿途還專門建立了供貴族、使者食宿的“羈舍”和保障道路暢通的雉堞又稱垛墻,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內側矮墻為女墻,無垛口,以防士兵往來時跌下。
殷王朝為與外地往來傳遞消息,已經建立起驛傳制度,由專人遞送公家文書、命令、文件等。他們往來傳遞消息所走的路,就叫驛道。分布四方的屬國異邦則在王畿干道之外建立起與之相連的普通道路系統。
西周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分封諸國和屬地的控制,十分注意道路建設。在以鎬京(今陜西長安)為中心的方圓千里的王畿之內共設有十余個關口。在關內專門修有寬闊的國野大道,這些道路在古籍中稱做“周行”、“周道”;在關外則有通往各地的普通道路。這些道路平坦筆直,故有“其平如砥”、“其直如矢”的贊譽。
春秋戰國時,各國對道路的修治不遺余力,即使是山路崎嶇的地區也千方百計加以修建。他們在商、周交通干道的基礎上,修建了縱橫南北和東西的多條交通干線。這一時期的道路類型,以車的寬度為標準,大致可分成四種:徑(可通牛車)、軫(可行大車)、途(一軌,寬約八尺)、道(三軌寬)。另外,在高原和山區,此時還建起各類棧道,如秦、蜀之間的棧道等。
秦統一中國以后,為了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車同軌”的交通體系,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專門修建起供秦始皇出游巡視的馳道和主要用于軍事目的的直道。漢承秦制,也注重交通建設。西漢王朝建立后,在沿襲秦代形成的交通干線網絡的同時,一方面“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漢書?晁錯傳》),從微觀上進一步完善全國的交通道路系統;另一方面則著力開拓通往異邦殊域的水陸交通道路,形成從西北通往西域諸國的絲綢之路和由西南通往南亞的“蜀身毒(印度)道”,并建立起從東南沿海出發至日本列島和東南亞等地的海上通道。秦、漢的道路布局和走向,奠定了我國古代道路的基本格局。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道路建設突破了以北方為重點的格局,南方的水陸交通網日臻完善。除此之外,邊疆和對外交通也有較大改觀。北方絲綢之路在東漢末年中斷以后,曹魏大將曹真又將其恢復,并進而溝通了與康居(約在今中亞的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安息(今西亞一帶)和大秦(以今天的意大利羅馬為中心)的聯系的大道。中國和東部的日本、高麗(朝鮮古國名),東南部的扶南(今柬埔寨境內)、天竺(今印度境內)及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境內)的聯系也更加頻繁。
隋唐時,隨著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的再度建立,以洛陽、長安(今陜西西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又重新建立起來。當時除陸路有干線、支線、偏路和聯絡線以外,水路還增添了隋代重修的以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大運河和江河湖海上的新航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從長安經洛陽而至江淮的漕運路線和從長安經千里蜀道而至天府之國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的財源之路。唐代通往殊域異邦的交通道路有多條,絲綢之路舉世聞名,從海陸兩路而來的異國貢臣和客商,使長安成為一座國際化的都市。
兩宋時的道路,以北宋的汴京(今河南開封)、南宋的臨安(今浙江杭州)為中心向外輻射。其間盡管有宋王朝與遼、西夏、金的對峙,但全國各地和通往異邦殊域的交通仍在繼續進行。元代的交通干線是隨著元統一全國的進程而逐步建立起來的。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以前,曾以和寧(今蒙古烏蘭巴托附近)和開平(今內蒙古多倫附近)為中心而向四周輻射。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又以此為交通樞紐,開辟了通往全國的交通干線。元代的交通是陸路、內河和外海并行。由于成吉思汗軍隊的遠征,元朝與外部世界的交通聯系達到了歷史上的空前水平。
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又一個相對穩定和統一的時期。明代十分重視全國的道路建設。明太祖朱元璋曾說:“驛傳所以傳命而達四方之政,故雖殊方絕域不可無也。”(《洪武實錄》卷一六六)故此,在明代初年首先建立了以南京為中心的交通網絡。明成祖遷都北京(公元1421年)以后,又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水陸并重的交通網絡。明代的陸路承襲元代而有所發展,水路則以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為動脈,再輔以各大水系和東南沿海的航線。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我國版圖最廣闊的時期。清朝沿襲明朝以北京為中心建立的水陸交通網,同時又在其控制的更為遼闊的地域建立起新的交通干線,由此奠定了我國近現代交通網絡的基礎。
綜上可見,我們的先輩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過不斷開拓,由近及遠,從內到外,跨越崇山峻嶺,橫渡江河湖海,在遼闊的疆域內建造了溝通四方的驛路棧道,連接起水陸通衢,創造出精美奇巧的閣道廊路,構筑成雄偉堅固的城門關隘。時至清朝末年,一個由各類道路組成的四通八達的古代水陸交通體系已在我國境內最終形成。

目次

第一章 古代驛道、棧道第一節 悠悠古道今何在古代驛道和棧道概說 閣道或棧道這種交通道路形式的普遍應用標誌著交通技術上的重大進步。在我國山區居多的地理條件下,各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繫和文化交往,憑藉這種道路形式發展到了新的階段。第二節 車塵馬跡尋古道著名古道遺跡 在這些古道之上,你能看到深不可測的山谷擁抱著巍峨的高山,翠綠的壩子在茫茫雲海忽隱忽現,古老的森林中各種各樣的鳥獸時而在你面前閃過,紅色的高原上絢麗的山花與各個少數民族的靚麗服裝爭奇鬥豔。你不僅可以看到險峻多姿的自然景觀和色彩斑斕的亞熱帶風光,還能夠體會奇特多樣的民俗風情。第二章 絲綢之路第一節 明駝健馬西風路 這條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古代中西關係史上光輝的一頁。隨著時間的推移,彪炳史冊的古絲綢之路,仍然顯示出它的偉大意義,喚起億萬人民的美好回憶和無限嚮往,是我們祖先的光榮,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第二節 漢賈胡商遺舊蹤從絲路出土文物看東西方文化交流 繁榮的絲綢貿易,非但促進了中原王朝和西域的友好往來,豐富了西域的物質文明,在使西域和中原地區形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漫長歷史過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也是勤勞、勇敢、智慧的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促進了中國和西方各國的友好關係。第三節 絲路沿途訪舊風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是一條狹長的地帶,長1200餘公里,寬100公里。南邊是海拔四五千米的祁連山脈。在北邊,除一段較短的山脈外,就是遼闊的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山與沙漠之間的這一條狹長地帶,是大自然賦予古絲綢之路的東西通道。第三章 消逝中的古關隘第一節 古關概覽 古關隘上總是籠罩著一層肅殺之氣,古代的箭樓、炮臺記載著千年來關隘前的金戈鐵馬、狼煙烽火。古代的關隘是國防的核心,邊關在這方面的意義更為。古代常把關作為軍的標誌,國防的象徵,如杜甫詩雲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古關隘由於地處戰略要地,控制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第二節 雄關鎖古道古關與古道 潼關是長安的東大門,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關隘要塞之一。這裡地勢北低南高,南依秦嶺鳳凰山,東南有禁穀之險,谷南有十二連城,鞏固秦嶺諸穀;北帶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有如屏障,與潼關隔河相望的是著名的古風陵渡和蒲津渡遺址;西南薄華嶽三峰,峭拔天外,聳峙如屏障,山峰綿亙,穀深崖絕。第三節 絲綢之路上的關隘 陽關是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這裡的道路寬廣,為絲綢之路的難道,由陽關西出,沿白龍堆沙漠和昆侖山的北麓前行,經鄯善、且末、於闐、莎車、疏勒出境,中外商旅往來絡繹不絕,陽關大道一詞就是從這裡演化來的。第四節 長城萬里關隘多 歷代長城沿線均設有眾多的關隘或關塞,就是在山勢險要不易通過之處或者交通要道上設立的防守據點,憑險而設,以險制勝,同時派有重兵把鎮守。第五節 軍防的標誌,國防的象徵邊境線上的關隘 不管是戰爭,還是關市貿易,都是民族融合的途徑之一。關隘目擊了很多北方民族南遷進入內地,是各民族融合的見證者。古關早就了多少戰爭,成就了數不清的名臣悍將,但也帶來了多少征人的悲歡離合,西出陽關無故人和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幹都是這種聚散離別的寫照。.

書摘/試閱

第二節 車塵馬跡尋古道——著名古道遺跡

中國古代的許多道路如今已經難覓遺跡了,在此我們只能選擇一些遺跡尚存的著名古道加以介紹。
一、堯舜時代都邑通往“四裔”的道路遺跡
堯舜時代都邑通往“四裔”的具體道路,大都渺茫難稽了,只有通往河南西部的一條道路,尚有線索可尋。由晉南盆地南行,在平陸縣北的張店鄉東南,有個名為古城的小城。這里是翻越中條山(也叫虞山)的一個埡口。傳說,古城就是當年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帝舜的虞城。古城的北面有一段10公里長、縱坡很大的山路叫做“虞坡”,古城的南面地勢較平,叫做“虞原”。由虞原南行,渡過黃河,便可到達另一個古代文化中心豫西了。帝舜時,開辟這條道路,與運輸運城池鹽有密切關系。帝舜時代,人們已經能利用季風特點,靠陽光曬鹽,撈取天然結晶;除自用外,還運到外地換取自己需要的產品。有名的《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方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就是帝舜為運城池鹽而作。說明上古之世,道路交通也是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人們生活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二、春秋時的道路
春秋時期的道路交通主要分布在以成周(今洛陽市)為中心,東通宋、魯、齊,西至秦、隴,南連楚、吳,北達晉、燕。
1. 無終道
自成周渡過黃河后,沿太行山東麓東北行,經邢丘(今河南溫縣)、寧、鄘(今河南新鄉市)、朝歌、安陽、鄴(今河北邢臺市)、鮮虞(今河北正定縣新城鋪)、武遂(今河北徐水縣)、武陽(今河北易縣)抵燕都薊(今北京市西南)。由此東行,經吳終(今天津市薊縣)、令支(今河北遷安縣)、孤竹(今河北盧龍縣),達遼西(今遼寧義縣一帶)、遼東(今遼寧遼陽市一帶),遠通肅慎(今長白山以北地區)。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還”。其所經路線,即自臨淄北上,經貝丘(今山東博興縣)、饒安(今河北鹽山縣)、浮陽(今河北滄州市)、青(今河北青縣)至吳終。從燕都薊經吳終入遼西的道路,史稱“無終道”。齊軍與山戎作戰,有大量戰車隨行,“無終道”當為遼寧通中原的一條車行大道。
2. 武關道
武關道由關中經過秦嶺通往南陽。這條被稱為“武關道”的大路,是在春秋時期秦、楚相互攻伐又友好結盟的關系中開辟出來的。自鎬京(今陜西長安縣西北)東南行,經藍邑(今陜西藍田縣)、商邑(今陜西商州市東南)、武關(在今陜西商南縣境)達宛。武關道行經的丹江川道曾為秦、楚兩國反復爭奪。武關道作為秦、楚通道也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吳王闔閭和伍子胥伐楚,攻破楚都,楚大夫申包胥由武關道奔秦告急,立于庭墻哭泣七天七夜,秦國才出兵“五百乘”以救楚,敗吳師(《左傳?定公五年》)。秦軍馳援楚國經由的道路,即武關道。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予楚粟五萬石”(《史記?秦本紀》),大約兩千輛以上的運糧車隊,也經武關道赴楚。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曾經由武關道出巡。劉邦先項羽入關中,摧毀秦王朝的最后統治基地,也是由于經過武關道一路戰事順利。經調查,陜西藍田藍橋河和商縣黑龍口等地都有棧道遺跡分布。
三、戰國時開辟的秦蜀棧道
最初大規模開通的棧道在秦與巴蜀間跨越秦嶺和巴山的地段。川陜間的驛道,因被高山深谷隔絕,人們只能在懸巖絕壁上,鑿巖成道或鑿孔架木,作棧而行。這種狹窄驛道,古人稱為棧道或閣道。戰國時開辟利用的秦蜀棧道包括褒斜道、故道和金牛道。
1. 褒斜道
褒斜道在秦嶺棧道中最負盛名。《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巴蜀四塞,“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褒斜道,因沿渭水南側支流斜水(今石頭河)和漢水北側支流褒水兩道河谷行進而得名。褒斜道南口叫褒,在今漢中褒河北5公里;北口叫斜,在今眉縣西南15公里。其大致走向是:從今西安市向西南入山,溯斜水經鸚哥咀、下寺灣,翻老爺嶺進入桃川河谷。再經靈丹廟,上五里坡,進入虢川盆地,過塘口鎮、咀頭鎮,至兩河口進入紅巖河峪谷,經關山、上下白云、寇家關、王家楞、拓梨園至西江口。西江口以下,即褒水干流峽谷,順次歷抑川、下南河、武關河、馬道鎮、青橋驛,穿石門或越七盤嶺出山,抵褒城和漢中,全長400公里。1936年修建從寶雞經褒城、寧強到四川廣元的川峽公路,在寶雞到褒城這一段,有許多地段是沿著褒斜棧道舊線修建的。
褒斜道的通行時間非常久遠。三國(魏)應璩根據《蜀記》“三皇乘祗車出谷口”的記載和秦密對這句話的解釋,認為褒斜道早在傳說的三皇時代就有人通行了。清代顧祖禹說:“褒斜之道,夏禹發之,漢始成之”(《讀史方輿紀要》)。一般公認禹起于公元前22世紀左右,則這條道路的開辟,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史籍記載,蜀道在周代已成為軍事征伐、家族遷徙的道路。到戰國時,秦、蜀之間的交往史不絕書。如《史記?秦本紀》中“歷共公二年(公元前475年)蜀人來賂”,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等記載,說明秦并蜀國前的戰國時代,褒斜道更成為秦、蜀兩國統治者征戰、朝會、聯盟的道路。《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載,蔡澤列舉范雎之功時,提到“棧道千里,通于蜀漢”,指出范雎相秦時,巴蜀、漢中之間已有棧道相通。范雎相秦始于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至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說明褒斜道在這10年內曾進行過整治。
在楚漢戰爭的后期,劉邦兵歸漢中,張良曾經獻策燒掉了褒、斜峽谷中的一些棧道。這一方面為了斷絕其他諸侯的兵馬;另一方面也為了向項羽顯示漢兵沒有再入關中的意向,實為緩兵之計。漢武帝即位后,非常重視對漢中和巴蜀的開發。有人上書討論重新恢復褒斜道及褒水、斜水和沔水的漕運事項。御使大夫張湯的意見得到了采納,漢武帝委派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太守,負責修筑褒斜道及各水漕運。按照張湯的設計,陳倉道經過的山嶺太多,上段起伏很大,路程又遠,而穿筑褒斜道,所經山嶺較少,路程要近200公里。而且,幾條河流經過溝通可以使漢水連接渭水,南陽的物資可以從陸路、水路齊頭并進,而在水路受阻時又能轉而與陸路聯運,直達咸陽、長安。而且,褒斜道的沿途有豐富的木材竹箭,不亞于巴蜀。經過數萬人的努力,250公里長的褒斜道終于筑成,比陳倉道近便得多。不過,褒水和斜水流勢湍急,不可行船,原計劃的水陸聯運只好作罷。但是,從長安到漢中之間畢竟節省了200公里山路,這條道路此后成為秦嶺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自漢末到五代,褒斜道多次堙塞,幾經修復,南北兵爭,這條道路始終是雙方行軍作戰的主要通道。漢明帝、漢安帝和漢桓帝時,對褒斜道進行過局部改建和維修。三國時期,這條道路又稱做“斜谷道”,在魏蜀兩國的戰爭中多次被作為行軍路線。據《水經注?沔水》記載,三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時,趙云、鄧芝出兵褒斜道,當趙云作戰不利退兵時,曾焚燒赤崖以北百余里棧道,以阻止曹魏的追兵。這段棧道以后修復,因水大而急,沒有辦法再在水中立柱,成為“千梁無柱”,以致人馬車輛從棧道上經過時“浮梁振動,無不搖心眩目”。為了使棧道牢固安全,有的地方把木制的橫梁改為石梁,今陜西太白縣王家楞紅石崖的石崖上,至今還斜插著當年棧道的許多大石梁。經考古工作者調查,沿線發現多處當時棧道的遺存。著名的石門遺跡,就是這條古棧道最重要的遺跡之一。五代以后,斜谷道基本廢棄,自褒谷北上者,皆轉經陳倉道出散關而行。
褒斜道南口的石門,始鑿于東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采用“火焚水激”法,歷時三年竣工,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石門位于漢中市褒河谷口西岸。門呈洞狀,南北向,長16.5米,寬4.1~4.4米,高3.45~3.75米。隧道內外,有東漢至明清時期的摩崖題刻百余方。其中記頌開通褒斜道的東漢“鄐君開道碑”、“楊君石門頌”、“李君表”、“楊淮、楊弼表記”、北魏“石門銘”等,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書法藝術的珍稀資料。“鄐君開道碑”刻于東漢永平九年(公元66年),幅寬2.7米,高1.3米,筆陣森嚴,氣勢雄峻,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摩崖之一。褒斜道石門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石門已被水庫淹沒,漢至宋代的17方摩崖已遷至漢中市博物館。
2. 故道
故道因為沿著嘉陵江的東源故道水河谷蜿蜒而行,所以又稱嘉陵道。方向與今天寶成鐵路平行。從雍(今陜西鳳翔縣南)經陳倉(今陜西寶雞市東10公里),過散關,越秦嶺,經今鳳縣,略陽而入漢中以至四川。因為這條道路有很長一段是沿著故道水而行的,并且經過一個故道縣,所以被稱為故道。又因為這條道路的北端在陳倉縣境進入山口,所以又稱陳倉故道。陳倉縣南的秦嶺上有座重要關隘散關,故道因此也稱為散關道。從陳倉向西南行出散關,沿故道水峽的小路到達鳳縣,這一段稱為北故道。自鳳縣東北的草涼驛入棧道,西南至鳳縣城再往東南,經過留壩縣,南至褒城舊治北雞頭關出棧,這一段稱為南故道。北故道就是春秋戰國前的古故道,南故道就是古褒谷道。出南故道就到達漢中了。這條道路非常遙遠,且迂回曲折,但坡度較平緩,歷來都是穿越秦嶺的南北主要通道。這條道路的開鑿時間遠早于褒斜道,至少開辟使用于殷商時代。周平王東遷后,將這條殷商時已經存在的古道稱做故道。在《水經注》關于渭水支流捍水的記事中,提到今寶雞市附近有條“周道谷”,王國維考證說這條“周道”就是“故道”。說明早在西周時,故道已經是通蜀之道。公元前206年,劉邦自漢中由此道出陳倉,兵定三秦,奠定了漢王朝的基業。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破張魯,取漢中,即自故道經散關、河池(今甘肅徽縣)、陽平關(今陜西勉縣的舊沔陽)至漢中。曹操北返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即北奪漢中,遂有劉、曹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之戰。五代以前,自褒谷北上的商旅和軍隊,或從斜谷出眉縣,或西經故道出陳倉。五代后斜谷道廢棄,宋以后專用西道,修筑棧閣2000余所,元明以后稱為連云棧。為了區別于自漢中南下蜀中的“南棧”,通稱“北棧”或者“秦棧”。在秦嶺諸棧道中,故道的里程最長,達600公里以上,途中需翻越散關附近的秦嶺正脊分水嶺外,還要攀登青泥嶺、馬嶺、老爺嶺及嘉陵江、漢水兩支流間的八九處分水梁,因此故道以“多坂,回遠”著稱。與褒斜道等其他棧道相比較,從長安到漢中的故道里程要多出150~250公里。但故道具有其他路線無法比擬的優點,這就是,故道行經關中、漢中平原的平坦大道有250多公里,而且谷道部分,除了若干險段外,嘉陵江、漢水及支流的河谷川道一般比較開闊,物產豐富,居民稠密,村落眾多。秦漢時沿途已設有故道、河池、沮縣3個縣級治所,到了唐代增設鳳州(今陜西鳳縣)、興州(今略陽)兩個地區級行政治所,縣級治所也由3個增加到6個。因此官員商賈經常經過此道往來,戰時大量物資和人員也都利用此道運輸。
3. 金牛道
金牛道又稱石牛道,因“石牛糞金”的傳說而得名。西漢楊雄《蜀王本紀》記載:戰國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惠王欲伐蜀,但苦于山道險阻。蜀王率領萬余人傳獵褒谷,與秦惠王相見。惠王以金一笥贈送蜀王,蜀王回報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都再拜稽首,祝賀說:“泥土就意味著土地,秦王當得到蜀國了!”秦王恐怕以后找不到相見處,就雕刻了5個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到了,以為牛能屙金。蜀王于是派遣士兵千人帶領五丁力士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于是得通。后來秦軍從石牛道伐蜀,滅之。這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記載,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修鑿石牛道的歷史。又有另一種傳說是:上天為蜀國生了五丁力士,力能搬山,秦王獻美女與蜀王,蜀王派遣五丁迎接。途中見一條大蛇鉆入山穴中,五丁拽住蛇尾一起向外拉,山崩,壓死了五丁,秦女都化為石,山化為五嶺。李白的《蜀道難》中所唱的“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就是指的此事。
金牛道的大致走向是:從漢中市向西行,過褒水,經勉縣進入山區。西經沮口、青羊鎮、大安鎮、金牛鎮,轉南入五丁峽,過五丁關、滴水鎮至寧強縣。再轉西南經牢固關、黃坎驛、七盤嶺進入四川廣元的神宣驛。自西上朝天嶺,折南沿嘉陵江東岸峭壁,過大小漫天、龍洞閣、千佛崖至廣元。再折向西南行,渡嘉陵江的桔柏至昭化,然后經劍門、梓潼、綿陽直達成都。全程六百公里。中間包含許多架設于懸崖峭壁間的棧道,地勢十分險要。
楚頃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將莊蹻率軍奪回被秦軍攻占的枳(今四川涪陵市)之后,溯延水(該河自上游而下,其分段名稱為岔河、鴨池河、烏江、龔灘河、黔江,至涪陵入長江)南下,到達且蘭(今貴州福泉縣一帶)、宛溫(今云南硯山縣北小維摩附近)和滇池(今云南昆明市一帶)。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又派蜀郡守張若再次攻取楚的黔中郡(郡治在今湖南沅陵西10公里)、巫郡(郡治在今四川巫山縣)。莊蹻因斷了歸路,留滇為王,改從當地風俗。莊蹻略取巴蜀,入滇稱王,揭開了云貴地區交通開發的歷史。
元明以后金牛道被稱做“南棧”,又名“蜀棧”,是由陜入川的重要交通干線。
4. 劍閣道
劍閣道從漢中通往四川,在今四川劍閣東北的大劍山、小劍山一帶,峰巒連綿,峽谷幽深,下有隘路稱為劍閣道。蜀漢諸葛亮為加強北方防務,鞏固蜀漢統治,便利巴蜀與漢中之間的軍事聯系,曾于金牛道上開鑿了劍山,并架設閣道(即棧道)15公里,后人習慣稱為“劍閣道”。《重修劍州志》中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便行旅,并于山之中斷處,立劍門關”。劍山位于劍閣縣東北面12.5公里,古稱梁山,東西長115余公里,群峰高聳入云,峭壁中斷,兩岸依天,嚴若劍戟,“如門之辟”,故名劍門。李白詩云:“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指的就是這個地方,向為兵家必爭之地。蜀漢末年,魏將鐘會、鄧艾率軍攻蜀,大將軍姜維僅以三萬人馬便把敵人十萬大軍拒之關外。魏軍久攻不下,只好另生一計,偷渡陰平,才取得了勝利。
劍閣道不僅是古代巴蜀和中原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末年,劉備沿此道奪取西川,從而建立了蜀國;諸葛亮沿此道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姜維屯兵劍門關;鄧艾入川滅蜀等等。
劍閣道被譽為蜀中四大奇觀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劍門關為中心,以山險、石怪、景奇柏翠、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為特點,是全國最長、唯一的帶形、山岳型風景名勝區。
劍閣道不僅風光秀麗絕險,而且有大量歷史文物古跡。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司馬光、蘇軾、陸游等文人雅士都曾游歷或者宦游此地,留下千古名篇。如李白在《蜀道難》中高吟:“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而陸游則“細雨騎驢入劍門”,在宦游過程中寫下《劍南詩稿》。自然景觀有“一區一盤盤入云”的七盤關、“萬山磅礴一江通”的清風峽、“下視嘉陵千丈黑”的明月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玉樹高聳入太空”的劍門石筍峰。文物古跡有千佛崖摩崖造像、皇澤寺武則天寺廟、“三百里程十萬樹”的翠云廊古驛道,還有鄧艾墓、姜維城等六十余處三國蜀漢遺跡;昭化古城是四川建制最早的古縣城,也是張飛戰張郃的著名古戰場;嘉陵江明月峽古棧道遺址處,已成為鐵路、公路、水路、古棧道、古驛道、纖夫鳥道等六種道路匯集的世界唯一的“交通陳列館”。
四、秦代的主要交通干線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實現統一之后,分天下以為36郡,為了鞏固統一,急需加強交通。于是立即致力于全國交通網的建立,在戰國交通的基礎上,“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經過修整與溝通,將全國道路納入以全國為規模的交通系統之中。
1. 秦直道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道九原抵云陽,塹山堙谷,直通之。”《六國年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蒙恬列傳》:“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蒙恬督師修筑自云陽直抵長城腳下九原郡治的道路,全長1800里,合今約751公里(漢制每里折今417.5米,以下同)。修筑道路時,逢山開山,遇溝填平,大體南北相直,一般道寬20米以上,是京城咸陽至北部邊塞九原最接近的道路,故稱“直道”。
直道南起云陽林光宮(今陜西淳化縣梁武帝村),沿子午嶺北行,經今陜西淳化縣鬼門口、旬邑縣石門關、黃陵縣艾蒿店沮源關、古道嶺、富縣槐樹莊、張家灣西側、甘泉縣橋鎮鄉方家河村、志丹縣安條林場、侯氏鄉等地進入安塞縣境,又沿橫山南麓經今子長縣北境、子洲、米脂、榆林等縣西境,穿過毛烏素沙漠,進入鄂爾多斯高原,過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北,東勝縣西側,在昭君墳東側渡過黃河,達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孟家灣)。這條直道一半修筑在山嶺上,一半修筑在平原草地上。其中蜿蜒在子午嶺山巔的一段路線,完全沿山脊直行,遇到河川切斷山嶺處,下了嶺坡,旋即上梁,很少在川道中盤桓,敷設別具一格,是名副其實的“山脊線”。
直道為什么以云陽為起點呢?因為云陽距國都咸陽不遠,其間有往來方便的交通大道。咸陽至云陽之間修有馳道,道的兩旁都筑起了垣墻,又稱甬道,車輛駛過如同穿行巷中。云陽縣北有座甘泉山,峰巒起伏,云高氣爽,風景十分秀麗,是避暑的勝地。山上建有林光宮,秦始皇經常去那里游幸。戰國時期,甘泉是子午嶺下的一個顯要關隘,起著屏蔽咸陽的作用,秦始皇常去林光宮,也包含著一定的軍事意義,所以直道也從這里為起點。
直道的修筑主要是從戰略上考慮的。匈奴長期以來活動于陰山南北,早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就經常向南進攻。秦國以及東部的趙、燕諸國經常受到匈奴的侵擾,首當其沖的又是秦國。匈奴控制的地區,南邊可到寧夏固原、陜西榆林一線,即戰國時的秦長城以北的鄂爾多斯草原和六盤山、橫山北麓,距咸陽最近處僅250公里。匈奴的輕裝騎兵疾行一晝夜就可到達。秦始皇以前的秦國,一般都對匈奴采取消極防御的戰略,征發民眾修筑長城,但長城并沒有也不可能完全保障北方的安寧。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就派遣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征,把匈奴驅逐到了陰山以北。秦王朝在新統一的地區建立了34座縣城,從內地遷徙了大批民眾到這些地方定居,并在今包頭市以西設置了九原郡進行統籌管理。在驅逐匈奴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下令修筑直道,以便有效地統治這一片國土。據史料記載,秦直道修通以后,秦始皇的鐵甲騎兵,從林光宮軍事指揮地出發,三天三夜就可以抵達陰山腳下,與長城構成“T”形戰略防御體系,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直道是一條軍事要道,也是發展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道路。從多年來直道沿途出土的文物來看,有秦漢的貨幣、銅鏡、車馬器、戈矛,北魏以至明清各代的石窟、摩崖石刻、寺廟碑文等,說明直道長期為商旅所行。
直道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基本建成,總共用了兩年半時間。其工程之浩大,工期之短促,鑿山之艱巨,填溝之困難,實屬中國古代筑路史上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
無情的歷史似乎作了一個有意的安排:秦始皇三十七年,他最后一次出游東方,在山東德州患病,七月死于河北巨鹿的趙國故苑沙丘宮。根據中東府令趙高的安排秘不發喪,載尸的辒辌車經井陘而抵達九原,即是從剛剛修好的直道急速返回咸陽。
直道從林光宮(又名甘泉宮)北行900公里直抵邊防重鎮九原。秦代經營的交通大道多利用戰國原有道路,只有直道是在秦統一后規劃施工,開拓出可以體現秦帝國行政效率的南北大通道。司馬遷行經直道全程,曾經發感慨說:“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史記?蒙恬列傳》)
清代嘉慶年間文獻記載:“若夫南及臨潼,北通慶陽,車馬絡繹,冠蓋馳驅……”這表明秦直道的荒廢僅是近幾百年的事。從子午嶺上現存的直道遺跡看,直道是一直循著子午嶺主脈修筑的。因為鄂爾多斯草原也散布著許多丘陵臺地,所以直道經過草原時免不了一番“塹山堙谷”的工程。在現存的遺跡上,路面最寬處約50米,一般也有20米。歷盡兩千多年風雨滄桑,在山區間,有部分路基保存完好,埡口遺跡明顯,古道清晰可辨,驛站石基依然存在。在今內蒙古東勝縣城西南的漫賴鄉,曾發現一段直道遺跡,路面殘寬約22米,路基的斷面暴露極為明顯,用當地的紅色砂巖填筑。由此向北和西南,均可以見到山岡上有當時開鑿的四個寬約50米的豁口。這四個豁口連成一線,向人們訴說著2000年來的風風雨雨。
2. 秦馳道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馳道是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開始修筑的。它以國都咸陽為中心,通向全國各個重要地區,是專供秦始皇出巡時行駛車馬的道路,即御道。馳道的修筑,是秦漢交通建設事業中最具時代特色的成就。通過秦始皇和秦二世出行的路線,可以知道馳道當時已經結成全國陸路交通網的基本要絡。
秦修馳道規模宏大,標準較高。據《漢書?賈山傳》所載:秦“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于此”。賈山為西漢政論家,他是反對秦王朝政策的,對于馳道侈麗的描述,不免有所夸張。考古工作者曾在陜西咸陽市東北窯店鎮南側渭河北岸的東龍村以東150米處,發現一條南北向古道路遺跡,路寬50米,筑于生土之上,兩側為漢代文化層。這條道路,北為秦都咸陽的宮殿區,向南正與漢長安城的橫門相對。以秦宮布局“象天極”的規劃意圖分析,這條道路應當是南北溝通咸陽宮與阿房宮的交通干道,當時自然當歸入馳道交通系統之中。據調查,陜西潼關以東的秦漢馳道遺跡,路面寬達45米以上。
馳道選線盡量追求平直,減緩坡度,擴大曲線半徑,以便于提高通行速度。馳道是區別于普通道路的高速道路。當時馳道是路面分劃為三的具有分隔帶的多車道道路。“中央三丈”是所謂“天子道”。經過特許的貴族官僚可行旁道。馳道就連皇太子也不得擅自通行,直到漢代仍是一條御用道路。《漢書?成帝紀》說漢武帝做太子時“不敢絕馳道”。他當上皇帝之后,特別優待他的大乳母,“有詔得令乳母乘車行馳道中”。不過,漢代的馳道已經不僅僅為皇帝所專用了。只要有皇帝或者太后、皇后的詔令,其他王室成員也可以行于馳道之上。這種交通道路規則固然充滿濃重的專制色彩,體現出等級尊卑關系,然而在當時針對社會各階層所擁有交通工具質量、數量差別懸殊的現實,其存在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作為最早的具有分隔帶的道路,馳道在交通道路史上也具有值得重視的地位。
雖然馳道是御用道路,在戰爭年代馳道御用的規定就沒有那么嚴格了。劉邦的部下周勃攻伐反叛的燕王臧荼,就利用了馳道的交通便利而迅速出兵,在易下消滅了敵軍。
馳道由咸陽向東作扇形展開,東北通至今河北省北部一帶,東至今山東省一帶,東南通至今江蘇、浙江及湖北、湖南、安徽省一帶。
秦始皇完成統一事業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在首次巡游咸陽以西之后,下令開辟天子巡行天下的馳道。《史記?秦本紀?集解》引應劭注:“馳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資治通鑒?漢紀》武帝太始三年條胡三省注引孔穎達說:“馳道,正道御路也,是天子馳走車馬之處,故曰馳道。”中道(御道)供皇帝使用,兩側旁道供臣民通行。“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記述了馳道的修筑規則。中道寬三丈,種上青松,作為界標。“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是記述馳道的修筑技術,意思是說,馳道加鋪路面,并用鐵椎夯實,使之隆高,以分流水。馳道標志著兩千多年前中國道路工程修筑技術的進步。馳道建成后,秦始皇曾多次經馳道巡行郡縣。馳道的修成,對后來的交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漢朝繼承秦制,馳道仍然是皇帝的專用御道。10里設亭,每30里置驛,每驛設置官員掌管。
在秦始皇時代,大致由這樣一些主要交通干線縱橫交錯,結成了全國陸路交通網的大綱:
(1)三川東海道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條道路即從關中向東直達海濱,其與黃河并行的區段,曾被稱做“崤道”、“成皋道”。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的軍隊曾經在三川東海道反復爭奪。由于該道所聯系的地區經濟比較發達,人口也比較密集,因此成為秦漢時期承載運輸量最大的交通干線。
(2)南陽南郡道
這條道路出武關向東南延伸,經過南陽到達南郡,使關中平原與江漢平原溝通起來。還可以通過水陸交通的形式“南極吳楚”(《漢書?賈山傳》),與長江中下游的衡山、會稽地區相聯系。秦始皇東巡,曾三次經過此道。秦末,劉邦由這條道路先項羽入關。這條大道漢時又稱做“武關道”。
(3)邯鄲廣陽道
這條道路經過河東、上黨,或從河內北上至邯鄲、廣陽、右北平,通達燕趙。這條大道戰國時已經很重要。史念海先生曾經指出:“太行山東邊有一條主要道路,與太行山平行,縱貫南北,趙國都城邯鄲和燕國都城薊都是在這條交通線上。”
(4)隴西北地道
由關中通向西北,為著名的“絲綢之路”的東段。秦統一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第一次出巡即由此道西行,后來漢武帝出巡,也曾經經由這條道路。
(5)漢中巴蜀道
秦據有巴蜀,當以跨越秦嶺的暢通道路作為基本條件之一。秦嶺山路險惡,工程極其艱惡。開通之后又歷經拓修完善,形成故道、褒斜道、儻洛道、子午道數條南逾秦嶺的路線。蜀道南段諸線路中,較為艱險者又有著名的陰平道。
(6)北邊道
秦統一后,在戰國長城基礎上營建新的長城防線。因施工與布防的需要,沿長城出現了橫貫東西的交通大道。《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巡北邊,從上郡入”。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巡途中病故,李斯、趙高秘不發喪,棺載辒辌車中,“從井陘抵九原”而后歸,特意繞行北邊,說明此次出行的既定路線是巡行北邊后回歸咸陽。后來,漢武帝亦曾巡行北邊。顯然,北邊道自有可適應浩蕩的帝王乘輿車騎隊列通過的規模。
(7)并海道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共出巡5次,其中4次行至海濱,往往并海而行。《史記?封禪書》說,漢武帝曾經從泰山“并海上,北至碣石”。顯然,沿渤海、黃海海濱,當時有一條交通大道。這條大道與三川東海道、邯鄲廣陽道相交,將富庶的齊楚之地與其他地區溝通,用以調集各種物資,具有直接支撐中央專制政權的重要作用。并海道北段在東漢時又被稱為“傍海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8)井陘古驛道
河北省井陘縣城向東10里,有一條長約100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中的古驛道,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晉冀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修筑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的主干線上的重要一段。
沿著山溝中陡峭的石路上行,可以看到路邊有一些石馬、石獸,它們或立或臥,大多殘缺不全。另外還有許多明清時期文官武將的石像。繞過一個山口,一座雄關赫然出現在眼前,門額上是“西通秦晉”四個藍底金字,這就是扼守井陘驛道的關城東天門。關城分為東閣、西閣,踞守在南北兩峰之間,兩閣之間相距不足50米,如同兩把鐵鎖,牢牢地鎖住關隘。
關城的門洞下面有兩道又長又深的車轍痕,深達50厘米,深陷在光滑的基巖路面里。淡青色的鋪路方石光滑如鏡,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就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檻,這些石檻是供重車上坡時停歇和沿坡緩慢下滑而設的。可見當年的輜重車通過這段路時有多么艱難和危險。
由于清末修筑正太路線,這條險惡、難行的地段從此少有車馬經過,漸漸被人遺忘。正因為如此,這條千年古驛道才幸免破壞,至今還保留著舊貌。
秦代形成的陸路交通網在漢時又歷經拓修完善,并隨疆土的擴展進一步延伸。由漢中巴蜀道向南,秦代有不能通車的“五尺道”,漢武帝時為加強西南地區的道路建設,“開路西南夷,鑿山通道千余里,以廣巴蜀”,“作者數萬人”(《史記?平準書》)。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南夷始置郵亭”(《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隴西北地道再向西北,一支入青海羌人活動地區,一支經河西向西域,成為溝通中西文化的絲綢之路。北邊道也向東西拓展,秦時北邊“起臨洮,至遼東”(《史記?蒙恬列傳》),西漢時“北邊自敦煌至遼東”已達“萬一千五百余里”(《漢書?趙充國傳》),遼東以東,又有玄菟、樂浪二郡。東漢時江南道路的建設又有發展,比較著名的有零陵、桂陽交通干線的開通。
秦漢時代,重要的交通干線已通達各主要經濟區,由東向西在彭城、滎陽、長安結成交通樞紐,此外,又有疏密交錯的交通支線結織成網,形成全國規模的交通系統,其中有的支線在歷史演進中又發展為重要的干線。
秦漢陸路交通網的形成,不僅對于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為后世交通道路的規劃和建設,確定了大致的格局。
五、秦漢時開辟的西南蜀布之路
蜀布是指上古時期蜀地特產的苧麻布。苧麻本來就是中國特產,西方人稱苧麻為中國草。苧麻原產于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帶,但用它紡織成布是從蜀地開始的,以后又推廣到江南地區。蜀布顏色潔白,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既不容易被汗漬沾污,又很利于散熱,所以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撣國、身毒等國家很受歡迎,大為暢銷。從蜀地經過西南夷、撣國、身毒而通往大夏的商路,是蜀布、絲綢制品通往南亞、中亞的主要路線。
漢朝南通大夏的商路比通西域的商路要早。而當通往西域的商路在東漢時期斷絕的時候,南方這條商路仍然暢通。這條道路到達今云南保山之后,或者向西經過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到阿富汗,或者向南經過緬甸伊洛瓦底江畔到印度洋,所以又有“南方絲綢之路”之稱。但這條道路常年輸出的大宗商品是蜀布與絲綢制品,所以近代學者仿照“絲綢之路”的名稱命其為“蜀布之路”。
漢朝的蜀布、邛竹杖早就遠銷大夏、身毒。據《史記?西南夷列傳》及《大宛列傳》記載: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張騫出使大夏歸來,說他在大夏見過蜀地的布和邛地的杖,大夏人告訴他是商人到身毒國買來的。張騫極力建議漢武帝派人尋找通往身毒國的捷徑。漢武帝命張騫、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分為四路出發,一路由駹出發,一路由冉出發,一路由徙出發,一路由邛、僰出發,去尋找通往身毒的道路。
“出駹”,是從駹水河谷(今四川理縣雜谷腦)西行;“出冉”,是從黑水河谷(今四川黑水縣)西行;“出徙”,是從天全河谷(今四川天全縣)西行。這三條路都在蜀西,要橫渡渽水(今大渡河),進入不服從漢王朝權威的羌族部落,所以尋路人中途受阻。“出邛”,指邛都(今四川西昌);“出僰”,指僰道(今四川宜賓一帶)、夜郎(今貴州安順一帶)。這兩條道路都在蜀南,必須通過滇國,是前往身毒的捷徑。早在滇王壟斷西南夷商業時期,通往身毒的商路已經打通。巴蜀的作坊生產的蜀布和銅器、鐵器,大量輸入邛、滇,永昌(今云南保山)成為巴蜀與身毒的貿易中心,隨著官道的延伸,交易的地點也遠至今屬緬甸的密支那。
蜀布之路的路線大致是從蜀郡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沿著靈關道到葉榆(今云南大理市),或者從僰道通過夜郎道至滇池前往葉榆。到葉榆后,沿著永昌道(或曰博南道)經過永昌、騰越、古永到達密支那,約合今天1253公里。
從遠古輾轉相通的蜀—身毒道,經過秦漢的經營,開始成為郡縣相連、驛路相接的西南蜀布之路。蜀布之路的兩條干線——南道和西道,在漢王朝的地域內跨越了蜀、犍為、朱提、牂柯、越嶲、益州、永昌等大郡的數10座州縣。眾多的邦國部族,分別由南越、瑞麗、騰沖、盈江等口岸出境,經過緬甸和印度,在中亞與西北絲路會合。其間雖有一些支道和復線,但2000年中間的官驛和現代的公路、鐵路大都沿兩條古道的干線行進。下面對道路所經之地及其歷史,作一概略的介紹。
1. 南道
南道又可分為岷江道、五尺道。
岷江道從成都沿著岷江向南到宜賓,傳說江邊崖上的道路乃李冰火燒而成。因為宜賓為漢僰道縣所在,所以此道又稱為僰道。
五尺道是秦代經四川盆地通往云貴高原的道路,也是秦蜀棧道的延長線路。是從宜賓渡江,溯關河至云南鹽津縣,再到昭通,復至黔西北威寧,轉向西進入云南曲靖(漢味縣)。此線經過滇中平原至滇(昆明),復西至普淜與西干線會合至下關。由于滇東北一帶山勢陡險異常,驛道不可能遵秦常制,僅寬5尺(合今3尺),故名五尺道。在西南地區今云南境內,以滇池為中心,分布著氐、羌、百濮和百越等民族。據《永昌府文征》記載,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蜀郡太守“取笮(今四川鹽源、云南寧蒗一帶)及其江南地”,打通了蜀西南與滇西北的交通。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蜀守李冰主持修筑“僰道”,經夜郎到味縣(今云南曲靖一帶)的道路,長兩千余里。秦統一中國后,派常頞繼續修筑這條道路,由于道路寬僅五尺,故稱“五尺道”。五尺道修成后,加強了西南邊疆同中原地區經濟和文化的聯系。秦王朝在這里“置吏”,使這些地區的各族人民都處于秦王朝統治之下。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遣鄱陽令唐蒙出使夜郎,又對這條古道進行了全面的整治和開鑿,以通好“南夷”,開發“西南夷”,因此在漢代又泛稱為“西南夷道”。唐代復筑此道時,因途中石門關(今鹽津縣豆沙關)特險,故又名石門道。這條古道是從四川通向云貴高原的主要道路,沿途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公元223年,蜀漢分兵三路南下,諸葛亮就是通過這條路七擒七縱孟獲的。據《史記》載,漢武帝派唐蒙、司馬相如負責修筑這條道路時,因為在崇山峻嶺中施工,每天都有數萬人參加筑路,糧食也要大量從外地運到工地上,實在供給不及,只能到附近山寨中去購買。數年過去而路猶未成,對當地居民的侵擾頗多,因而經常遭到少數民族的攻掠。為此,官府又屢次派兵鎮壓。在筑路的幾年里,消耗的糧食和經費即使傾盡整個巴蜀的租賦也滿足不了。由此可見,通西南夷的道路是歷盡艱辛才開辟出來的。浩大的工程耗用了大量人力財力,也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不過,這條道路的修治卻為后來的社會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從南部的朱提北上入蜀之道,應是循古代杜宇部入蜀之道所筑。昭通為漢朱提郡,因此這一段又被稱為朱提道。此道在威寧分道經夜郎腹地至兩廣,再前往南越。故其前段又名夜郎道,后段為番禺道。
2. 西道
西道又分為靈關道和永昌道。
靈關道因途經西南高原四川省蘆山縣的靈關峽而得名。西漢司馬相如過靈關峽時又刻石永記,靈關道之名便為人們千年襲用。因為此道是司馬相如沿古牦牛羌部南下道所辟筑,故又稱牦牛道。至唐代重開此道時,重兵屯于清溪峽中的險關,故又稱清溪道。其余分段以地名稱之,如臨邛道、始陽道、嚴道等等。這條古道由蜀(成都)南下漢代鐵都臨邛(今邛崍),又南至雅安、滎經(漢嚴道縣),翻越邛崍大山(唐之大相嶺,今泥巴山)至漢源(漢牦牛道),出清溪峽至甘洛、越西、喜德諸縣,途經漢靈關復臨孫水(瀘沽峽),進入安寧河流域的串珠狀盆地,至西昌(漢越嶲郡)。再沿河南下至拉酢,渡金沙江至云南大姚縣,西向至普淜驛合東干道,過云南驛至下關。這條古道穿過彝族聚居的涼山地區,增加了閉塞的山寨居民與外部世界交往的機會。
靈關道和五尺道在大理會合后一路往西,由下關南行過巍山、永平,越博南,渡瀾滄江至保山。復由保山越高黎貢山至乘象之國(騰沖),再越高黎貢山入緬。或由騰沖復南下,由盈江沿伊洛瓦底江入印度洋,或由保山渡怒江經龍陵芒市至瑞麗,沿瑞麗江入緬甸境內伊洛瓦底。此道經過保山,保山在漢代為永昌郡,是經營西南的最前哨,轄地廣闊,曾直接與身毒相接,因此這條道路被稱為永昌道。因為從下關西進,途經博南山,此一段又被稱為博南道。
以上為西南絲路的兩條主要干線,此外有主要支線如下:
(1)步頭道。唐代為了使戎州都督府(宜賓)與安南都護府(今越南河內)相通達,以便有效地控制西南,因而開鑿此道。
(2)麗江道。此道由滇經藏入于錫金或尼泊爾、印度。
(3)東驛道。元代始筑,由曲靖東出勝景關入黔,轉沅、辰至湖南,這條信道替代了自秦漢以來由滇入川的干道,成為元明清中央王朝經營云南的官驛通途。此道是在戰國楚將莊蹻入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今天,古道大多已為公路和鐵路所代替,但你仍可以沿著古老的線索,尋覓先民們的足跡,踏上嵌有深深馬蹄窩的西南蜀布之路。在這些古道之上,你能看到深不可測的山谷擁抱著巍峨的高山,翠綠的壩子在茫茫云海忽隱忽現,古老的森林中各種各樣的鳥獸時而在你面前閃過,紅色的高原上絢麗的山花與各個少數民族的亮麗服裝爭奇斗艷。你不僅可以看到險峻多姿的自然景觀和色彩斑斕的亞熱帶風光,還能夠體會奇特多樣的民俗風情。
六、兩漢時期開辟的道路
兩漢時期新開辟的道路,主要有通往秦嶺以南的夜郎道、靈關道、回中道、子午道,通往北方地區的飛狐道,五嶺以南的交趾道以及湘南“嶠道”、五原賽道等。
1. 夜郎道
夜郎是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古國。漢武帝經略西南時,在夜郎地設牂柯郡,以且蘭(今貴州福泉為)郡治,以夜郎縣為都尉治。秦至漢初,夜郎與巴蜀、南越就有商貿交通往來,但道路險要,時常梗阻。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為加強控制南越,派唐蒙率兵千余、后勤輜重隊三千余人,脅迫夜郎內附,置犍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賓市西南,轄川南、黔西、滇東一帶)。又發巴蜀兵卒千余人,修筑僰道至牂柯郡的道路,長500余里,合今200多公里。
2. 靈關道
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郎官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開辟靈關道。西南夷是漢時分布在今甘肅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及云、貴一帶少數民族的總稱。南夷地區包括犍為郡和牂柯郡,西夷地區包括越嶲郡和益州郡(郡治滇池,今云南晉寧縣)。
靈關道又稱靈光道、旄牛道,東起犍為,接夜郎道,西行至旄牛(今四川漢源縣南),然后南行直抵越嶲郡,長約480里(合今200公里)。靈光道建成后,打通了成都經旄牛、越嶲郡通葉榆(今云南大理)、永昌郡(郡治不韋,今云南保山市)和益州郡的交通。
3. 子午道
自杜陵(今西安市東南)沿子午河及漢水河谷以達漢中郡(今陜西安康市)的子午道,是秦通巴蜀的重要信道。因這條道的北端由長安正南進入子午谷而得名。古代稱北方為子,南方為午,正南正北的谷道遂被稱為子午谷,而由子午谷入山南行的道路亦稱子午道。《漢書》顏師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耳。”在由長安到漢中的幾條棧道中,子午道全程千里以上,僅次于故道,但穿行山間的谷長有400余公里,道路崎嶇,沿線居民稀少。漢代在子午道沿途沒有一個縣級治所,到了唐朝也只有一個石泉縣。但此道形勢很險要,東漢末年關中流民多由子午道南下漢中,三國蜀魏戰爭及以后東晉、南北朝、宋金對峙時期,子午道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直至后代,此道仍是川陜重要交通路線之一。20世紀80年代后期,有人對子午道秦嶺北段棧道遺跡做過調查,發現在子午谷東邊灃水河谷也有多處棧道遺跡,在西邊石砭谷中,棧道和橋梁遺跡更是集中。這些情況說明,子午道秦嶺北段可能在歷史上某個時期曾發生過改道。
子午道沿線多棧橋,在秦末楚漢相爭時被焚毀。王莽時開辟的子午道,是在舊道基礎上拓展的。據《漢書?王莽傳》載,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秋,王莽決定開鑿子午道,從長安東南的杜陵直絕南山而至漢中。子午道自長安達漢中,長約660里(合今276公里)。
子午道溯洵河支流的驛馬月河北側而上,至月河源頭腰竹嶺(俗稱古磉墩)。由腰竹嶺東行,順直水(池河)而下,直抵漢中。腰竹嶺南,巖石陡立,地勢險峻。據《水經注?沔水》記載,此處筑有“蓰閣”,即棧道。今腰嶺關等處直水西岸石崖上,尚有棧道遺跡。
三國時這條道路是魏蜀交爭的要道。《三國志?魏書?曹真傳》載,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魏大舉伐蜀,“以八月發長安,從子午道南入”。由于子午道崎嶇難行,又逢秋季大雨,棧道斷絕,軍需不濟,明帝不得不召曹真還軍。到了南朝,梁另開新路,略向西移,即今西安市西南至寧陜縣。唐代天寶年間,劍南涪州向朝廷進貢生荔枝,即由此道飛馬以達長安。
4. 回中道
回中道在秦漢時期是從關中平原通往隴東高原的主要道路。古道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至高平,長約125千米。因途經回中,所以稱為回中道。秦始皇曾下令在今陜西隴縣西北修建一座宮殿,稱為回中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引應劭的話說:“回中在安定高平。”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出巡隴西、北地(今寧夏和甘肅東部),東歸時曾路經回中宮。漢武帝曾多次途經回中道巡行西北。據《漢書?武帝紀》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隴(今六盤山),登空同(今甘肅平涼西),西臨祖厲河(高平以西的黃河上游支流)而還”;“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均在今河北淶水縣北),自代(今河北蔚縣)而還。”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名將來歙由這條路攻取隗囂割據下的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兩漢時期,回中道是溝通今陜西、甘肅、寧夏的重要交通大道,在繁榮經濟、文化交流和軍事征戰中,都顯示了重要作用。1979年,在回中道附近的隴縣邊家莊發現了一座春秋早期的秦國貴族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銅禮器、兵器和車馬器。這座墓葬的發現,進一步表明了隴縣在陜甘古代交通中有重要的地位,回中道可能從遠古時代起就已成為東西交通的要道。
長安以西,經咸陽、槐里(今陜西興平市)、斄縣(今陜西武功縣)、雍城(今陜西鳳翔縣)、隃麋(今陜西千陽縣)至汧縣(今陜西隴縣),為汧隴道。自汧縣西出隴關,至略陽(今甘肅秦安縣東北隴城鎮),為略陽道;出隴關,經清水、上邽(今甘肅天水市)、襄武(今甘肅隴西縣東南)、狄道(今甘肅臨洮縣)至枹罕(今甘肅臨夏市),為隴關道。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發兵關中,沿汧隴道進軍,平定以韓遂、馬超為代表的割據勢力,韓、馬從回中道敗逃涼州(今甘肅武威市)。曹操又沿隴關道消滅了盤踞在枹罕的“河首平漢王”宋健,關西地區遂并入曹操勢力范圍。
5. 飛狐道
在秦漢時期,飛狐道是華北平原的一條重要道路。這條道路是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詔令王霸負責修筑的。王霸與杜茂指揮刑徒6000人,從代城(今河北蔚縣東)南部的飛狐口谷道延伸,經代城而西到達平城(今山西大同),沿路堆石布土,筑起亭障,全長150公里。飛狐道修通后,給北邊造成安定的環境,王霸因此被封為淮陰侯。自涿郡西行,經迺國(今河北淶水)、故安(今河北易縣東西貫村一帶)至廣昌(今河北淶源)。廣昌以北的黑石嶺,設有飛狐關,亦名飛狐口。飛狐口兩側懸崖峭立,十分險峻,為并州刺史部(今山西境)進入冀州刺史部(今河北境)的交通咽喉。飛狐道因途經“太行八陘”的飛狐口而得名。北方發生的許多戰爭,都是通過這條古道調兵遣將的。在和平的日子里,道上行人不絕,商旅過往頻繁,成為華北地區著名的交通孔道。
6. 交趾道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女子征側及女弟征貳反,攻沒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寇略嶺外六十余城,側自立為王,于是璽書拜(馬)援伏波將軍,以扶樂侯劉隆為副,督樓船將軍段志等南擊交趾軍,至合浦而(段)志病卒,詔(馬)援并將其兵遂緣海而進,隨山刊道千余里”(《后漢書?馬援傳》)。自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沿海岸至交趾郡治北帶(今越南河內東北)的山區道路,合今400余公里,是東漢通往南疆邊遠地區的重要通道。
7. 湘南嶠道
漢武帝時,南粵相呂嘉反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武帝遣軍討伐,次年冬攻下番禺。平粵后,在其地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市)、蒼梧(治廣信,今廣西梧州市)、郁林(治布山,今廣西桂平縣西南古城)、合浦(治今廣西合浦縣東北)、儋耳(治今海南省儋縣西北南灘)、珠崖(治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交趾、九真、日南郡(后三郡在今越南境內)。當時含洭(今廣東英德西北)、湞陽(今英德東)、曲江(今廣東韶關市東南)三縣劃入桂陽郡(治今湖南彬縣)管轄,其地人民或居深山,或傍溪谷,距郡甚遠,交通不便,深以為苦。為改善這種狀況,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衛颯為桂陽太守時,曾遣民“鑿山信道五百余里,列亭傳,置郵驛”,使自桂陽南下與曲江、湞陽等地相通。但由于五嶺橫貫嶺南地區,大宗物資運輸仍取水路。《后漢書?鄭弘傳》說:“舊交趾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風波險阻,沉溺相系。”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年),大司農鄭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嶺路),以利中原與嶺南的交通。嶠道開通后,自零陵通往今廣西和自桂陽通往今廣東的嶠道大有改善,使兩廣的物資運輸由經過福建沿海改為通過今湖南、湖北直接運至洛陽。
8. 五原塞道
漢代自長安東北行,跨河水,至河東郡,經平陽(今山西臨汾市)、彘縣(今山西霍縣)、界休(今山西介休)、榆次達太原郡。自此北上雁門郡、云中郡、五原郡(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直抵龍城(匈奴單于十月大會祭天之所,在今蒙古共和國鄂爾渾河上游西側和碩柴達木湖附近)。由于此道經過稒陽縣城(今內蒙古包頭市東古城灣古城),故稱稒陽道,也稱五原塞道。稒陽道是南連中原腹地、北通匈奴的主要通道之一。
七、魏晉至隋代的道路
1. 儻駱道
儻駱道又名黨駱道、駱谷道,此道北出駱谷,南傍儻水河谷,因而命名儻駱道,是穿越秦嶺、連通關中與漢中最近捷的古道路。駱谷是秦嶺山脈中的一條長二百公里的峽谷,北口在今陜西周至縣西南部,循著駱谷水、儻水的河谷曲折南行而至漢中地區的洋縣,全長378公里。儻駱道開發比較晚,最早的記載是三國魏曹爽出兵經過此道攻蜀。據《三國志?魏書?曹爽傳》,魏齊王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夏侯玄取儻駱道大舉伐蜀,蜀軍據守興勢(今陜西洋縣),魏兵無法前進,被迫撤走,失亡甚眾。延熙二十年,姜維曾自儻駱道北上。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鐘會率軍分別由斜谷、駱谷伐蜀。唐朝初年,儻駱道曾經重新開通,中唐時往來者比較多,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經由此路至漢中、四川。五代后就逐漸荒廢了。
儻駱道雖然比較短,但需要翻越高山峻嶺,沿途艱難異常。駱谷附近有著名的十八盤山和老君嶺,地勢升降起伏大,谷中道旁常有野獸出沒,還長著有毒的植物,行人視為畏途。
儻駱道一線的棧道、棧橋、摩崖、碑刻等遺存共發現五十處,主要分布于西駱峪河、黑河、湑水、儻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棧孔多開鑿于河流一側的崖壁上下,個別地點的棧孔多達70余個。棧孔以方形和圓形為主,也有呈馬蹄形、三角形的。棧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千梁無柱式、依坡搭架式及凹槽式路面等,部分路段今仍使用。這些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陸路交通的寶貴實物資料。
2. 米倉道
從漢中往四川,另一條古道就是米倉道。這條道路循漢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達四川巴中地區,因經過米倉山而得名。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漢中張魯為曹操所破,自南山而入巴中,即由此道行進。南宋理宗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軍隊分三路由北而南攻取四川,亦經此道。
3. 陰平道
從甘肅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東南,穿越岷山山脈,至四川平武縣東、江油等地的棧道,叫陰平道。這條路自劍閣西側,繞開劍山,經綿陽、綿竹等地,直趨成都,是為捷徑。三國時,魏將鄧艾伐蜀,在原有的山間小道上,束馬懸車,作棧閣,開鑿成棧道。平武縣在蜀漢時為江油戍地,置有江油關。這條古道因山徑異常狹窄,行路人自北而南,擔在左肩上的擔子無法移至右肩,故而又名左擔道。很多商旅均視之為畏途。
4. 盧龍道
曹操北征烏桓時,軍至吳終(今天津市薊縣),本擬走傍海道(即秦代馳道的吳終至碣石道段),逆六股河而上,經建昌藥王廟、喀左六家子而達柳城。因值雨季,不能通行,乃從徐無山隱士田疇建議,改走盧龍道,即經今河北遵化至盧龍塞(今喜峰口)。出塞沿瀑河西岸北行,越白檀之險(即沿瀑河谷北上,經今河北寬城、平泉,越五虎瑪梁嶺),進入老哈河谷的舊平岡城(今內蒙古寧城縣黑城子),向東入大凌河西源,再經凌源至白狼(今遼寧喀左黃道營子),東達柳城(今遼寧朝陽市)。盧龍道即魏武北征烏桓塹山堙谷250公里的崎嶇險路,始建于戰國時期,曹魏時經過整修,使這幾乎斷絕的古道重新暢通。曹操回師,取傍海道至碣石。當時曹操滿懷北征烏桓勝利的喜悅,在這里寫下了《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的著名詩篇。盧龍道和傍海道是曹魏以至后來東北地區通中原的交通要道。
5. 白道
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北,有一條從河套地區通往陰山以北的交通要道,在南北朝時期為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作出了貢獻。這條道路因呼和浩特市西北的路口有千余步土色灰白,人們習慣地稱之為“白道”。北魏時,在南谷口設有白道城,城北有白道嶺和白道川。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北邊六鎮各族兵亂,破六韓拔陵曾扼守此道,屢破魏軍。
6. 靈丘道
太和六年(公元482年),北魏孝文帝曾“發州郡五萬人治靈丘道”。北魏早在拓跋珪天興元年(公元398年)時,就修筑了這條道路,自望都(今河北唐縣東北)至代(指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又通莎泉道(今山西靈丘西)。孝文帝即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加修治的,因為道出靈丘,故稱靈丘道。這條古道北起平城,南越恒山,自靈丘以下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縣)。此道為當時從山西高原北部通向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八、唐代新開的道路
1. 參天可汗道
隋唐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主要有突厥及鐵勒各部族、回鶻、契丹等。隋唐王朝無論是同北方各族進行貿易、聘問、和親,還是進行戰爭,都曾與北方各族有過密切的來往。來往頻繁,自然交通道路是不可少的。由于北方自然條件較差,加以地廣人稀,道路所經地區的變動很大。史籍記載,隋唐時期北方各族來往較為重要的道路有參天可汗道、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唐太宗在發兵破滅漠北薛延陀后,于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在漠北設立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龜林、盧山六個都督府和皋蘭、高闕、雞田、榆溪、雞鹿、蹛林、寘顏等七個羈縻州,由漠北各部首領為都督、刺史。后又設立燕然都護府(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西),以總管六府七州,轄整個大漠南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回紇等部首領入朝奏稱:“臣等既為唐民,往來天至尊所,如詣父母,請于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道,謂之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歲貢貂皮以充租賦。”唐太宗詔準,自磧口沿陰山山脈西端向北直通漠北,正式辟為驛道。
參天可汗道,即回鶻道,在《新唐書?地理志》中稱為中受降城路。回鶻道是中受降城經今包頭市北昆都侖谷口、明安川、太佘太烏不浪口、烏拉特中后旗到蒙古共和國的一條大道。這條路早在漢代已是著名的稒陽道。回鶻與唐朝長期友好相處中,幾乎全賴此道互通往來。如回鶻兵出呼延谷(今昆都侖溝)援唐,平定安史之亂;阻擊阿史那從禮叛軍;配合郭子儀收復長安和東京等軍事行動,特別是唐朝三個公主嫁到回鶻,聘問禮賜,開辦馬市交易,以及旅居長安的回鶻使者、商賈等多取此道。
2. 梅嶺古道
唐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唐玄宗下詔令張九齡在韶州的大庾嶺開鑿新路。張九齡在《開大庾嶺路》一文中說:新路未開通之前,“以載則曾不容軌,以運則負之以背”,曲折狹窄的山徑極為險峻。筑路之后,“海外諸國,日以通商,齒革羽毛之殷,魚鹽蜃蛤之利,上足以備府庫之用,下足以贍江淮之求”。說明這條交通要道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大庾嶺是一條由西而東的山脈,又稱梅嶺,位于江西大庾縣境的南面,距縣城約12.5公里,地跨贛粵兩省,勢居五嶺之首。其山綿延100公里,高聳森然,氣勢磅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遣尉屠睢率領50萬謫徒,分五路進軍百越。其中一路沿贛江而上,經大庾嶺突破許多山隘進入嶺南地區,從此統一了中國的南疆。為了加強對嶺南的控制,遂于梅嶺要塞設置了橫浦關,以重兵戍守。當時,這條古道只是山林間曲折蜿蜒的小路,許多地段僅能供單身行人艱難地通過,南北往來十分不便。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討伐南越呂嘉,分三路出兵,其中樓船將軍楊仆率領的一路也是從這條小路進軍嶺南的。他得勝凱旋后,留裨將庾勝兄弟戍守梅嶺關,并在嶺北筑城。因他排行老大,后人為紀念庾勝,故稱梅嶺為大庾嶺。當年的庾將軍城今已無存,當時的梅嶺古道仍是山間小徑。
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梅嶺一帶的軍事紛爭一直頻繁不斷。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農民軍從廣東分兩路北上,其中一支由古道越嶺而入江西;南北朝時,陳武帝即于公元550年從大庾嶺出兵梁,并以陳代梁,成為南朝的一個開國皇帝。隋朝統一全國以后,于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在嶺北設置大庾鎮。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升鎮為縣,是為大庾縣之始置。
唐代的廣州,是全國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大都會,是極其重要的港口,也是商旅云集的城市。溝通贛粵南北交通的梅嶺古道成為十分重要的交通命脈。由于秦漢時期開鑿的古驛道年久失修,張九齡“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僅用數月就使這條古道成為一條“坦坦而方軌,闐闐而走四通”的新驛道。同時,為了方便過往官員和商旅,還在驛道沿途修筑了一些驛亭和公私兼營的客店、貨棧等。這條道路的修治,便利了海外諸國擴大通商后嶺南與中原的貿易,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墨客寫下了大量描述梅嶺古道的詩篇。唐代宋之問流放嶺南,途經大庾嶺時寫下的《題大庾嶺北》,流傳很廣:
陽月南飛雁,傳聞此地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千年之后的今天,這條鋪滿了卵石的古驛道仍在陡峭的山崖間起伏掩映著。
九、西南古棧道
在古代,穿越層巒疊嶂的山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勤勞智慧的先民們早在先秦時期就在巴蜀地區創造出了跨越險峻的山嶺和溝壑的各式棧道和橋梁,史書上有“棧道千里,無所不通”的記載。
西南地區的古棧道因為地形地域的不同和古今差異,大抵可以劃分為木樁式、木閣式、石條式、凹槽式等幾種。
在西南不少少數民族的史詩和傳說中,都有關于他們祖先如何踏著樹干樹枝,從林間的樹上遷徙、狩獵的故事,如白馬人進入水晶地區,基諾族遷往現居基諾山的傳說,獨龍人如何從怒江邊移向獨龍江流域等等。因此,一些史家推斷,最早的棧道,有可能是建筑在樹樁上的。如1984年四川省交通廳編印的《四川古代道路資料》一書,就認為早期通過林區的道路,乃是將大樹砍去而留下等高的樹樁,再在其上鋪木板和樹枝而成。今滇西芒市景頗族與德昂族聚居的三臺山等地,還可以見到這類幾已絕跡的木樁道。三臺山一列列相鄰未鋪板的巨大圓木柱,大約便是此類樹樁棧道僅存的孑遺之一。
棧道中最普遍的一類是在懸崖峭壁的石壁上鑿孔,安上木架或者石架,上面搭木板或石條作為通道。這種棧道大抵是一邊靠山一邊臨壑。因山勢陡峭挖削不易,人們才創造出這類省工的筑道方式,它很可能與山地居民傍山而居的吊腳式房屋建筑有著密切的關系。蜀中棧道多屬于這一類。這類木閣式棧道最為著名的是三峽、川陜間的一些通道,其中大的甚至可容車騎通行。如今,由于木材容易朽爛,保存完整的木棧已不多見,但在古道經過的地區,崖壁上的棧孔比比皆是。在都江堰市、邛崍、蘆山大巖峽、越西小相嶺(漢靈關道)、冕寧瀘沽峽、漢源清溪峽等地段,至今還可以看到崖壁上留下的眾多的棧孔。依壁架設的石棧殘留至今的,僅四川省天全縣境始陽道等處還有數段,是在石樁或天然巖石突出部位架以石板或條石相接而成的。
另一類在懸崖上開鑿的凹槽式石棧,是在懸崖上鑿出凹槽供人畜行走。這類棧道耗費工時非常大,需要有比較強的鑿巖能力,應當是鐵制工具出現后的產物。但凹槽式棧道所使用的壽命較木閣式長久,現代的山區公路也常常采取這種形式。西南蜀布之路東干道的高縣、鹽津縣境,西干道的邛崍、清溪及金沙江岸等處,尚存此類凹槽式石棧。
由于湍急的水流千萬年的切割,使西南地區不少峽谷成為最難通過的地區。人們必須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若干代人的時間來開山劈石修筑棧道。在蘆山大巖峽、漢源清溪峽、冕寧瀘沽峽等地,人們都是依憑陡峭懸崖上的危棧行進,上仰一線青天,下臨不測深淵,傍著在亂石中咆哮奔騰的湍流。在這里,人類每前進半步,都要留下帶血的足跡。
在青銅器、尤其鐵器被廣泛使用后,人們鑿筑道路的能力大大增強。秦始皇統一全國后,為加強中原地區和西南地區的聯系,開筑了由僰道(宜賓)入黔、滇的道路,因道寬5尺而稱五尺道,道上馬不能并騎。至漢代所辟筑的蜀身毒道,卻能讓使吏之車沿縈回九折的山路翻越大相嶺。《漢書》與歷代《清溪縣志》、《滎經縣志》等都記載有漢代官員王尊、王陽駕車越過大相嶺南下赴任的故事,即歷史上所謂“忠臣叱御、孝子回車”。由此可見,兩漢辟筑西南絲路諸道遠勝于秦代,它充分反映了漢代經營南中的卓越成效。
從唐代到明清時期的西南蜀布之路,常寬達8尺以上,在現存的干道上還遺存頗眾。明清所筑的石板道、石梯道,雖經歷代修補,但從各地修路碑及方志來看,大約都遵循舊制,沒有大的變更。值得注意的是,漢代的一些車道至后世卻變成了石板梯道。當然,這并不是退化,應是人們在實踐中感到車行此類山道的艱難迂回,反不如馬幫背夫切實便利。
由于千百年來馬幫、背夫行經其上,畜蹄和背夫的杵杖在石板道上留下了無數深深地蹄印杵窩。在大相嶺、石門道、清溪峽、高黎貢山、博南道等殘存的古驛道上,隨處可見深達數寸的蹄跡。尤其在山道上坎或拐彎處,畜蹄往往只能踏在相同的點上,致使蹄窩更見深大,為我們留下這類用腳寫下的歷史中最令人震撼的篇章。
1. “孟良梯”棧道
“孟良梯”棧道在夔門南岸立壁之上。游人若乘船過夔門,仔細辨視,可見石壁上有一斜排石孔,共61孔。經文博、考古工作者測量,石孔的內空高約26厘米,深約34厘米,寬約30厘米,兩孔間距1~3米不等。據學者考證,此乃南宋末年所鑿,是當年連通夔峽與陽日城的南岸陸路交通要道,是蜀中軍民為抵抗蒙古軍隊所鑿道,因而屬抗元遺跡。但是,為何又叫“孟良梯”呢?在夔門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則民間故事:宋代名將楊業,在與契丹作戰中身亡,尸骨埋在白鹽山頂的望鄉臺上。楊業的家將孟良欲將楊業尸體運回家鄉,于是在一深夜力鑿石壁,架木為梯。然而事未竟功,卻被對岸白帝城中的老和尚窺見了。和尚裝作公雞打鳴,孟良聽見后,以為是天將亮了,遂作罷。后來,孟良知道了這是和尚在作怪,大怒,就在附近崖壁上石雕了一個頭朝下的和尚,以泄其憤,這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倒吊和尚”。其實它是一塊石鐘乳。
2. 瞿塘棧道
這條凹槽式石棧道在峽口北岸崖壁。它全長1250米,連接瞿塘峽口與白果背道兩地。往東再延伸,則直至巫峽。瞿塘棧道始鑿于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先從白果背開鑿,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又開鑿通風箱峽至瞿塘峽口一段。此凹槽式石棧道高2.5米,最寬處3米,最窄處僅1米。由江上望去,棧道如一細線。膽小者在上行走,見滔滔江水在下,無不膽寒目眩。
3. 川東夔峽古棧道
這條古棧道開鑿于晚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當地的山民為了在洪水猛漲、舟楫不通的時候有陸路可走,于是在赤甲山的懸崖峭壁上,靠一錘一鏨鑿出了這條能通過夔州知府八抬大轎的古棧道。
當我們經過長江三峽的時候,如果從江輪上遠眺,可以看見蜿蜒如絲的古棧道懸在山間。如果登上古棧道上游覽一番,更覺得別有天地。古棧道地近長江夔門,頭上危石懸空,腳下萬仞懸崖。俯瞰江面,但見長江如練,悠然飄去,側耳細聽,洶涌的波濤中,又似藏有十萬甲兵。
棧道的開鑿,凝聚著古代山民的血汗。懸崖上鐫刻著“天梯津,開辟奇功”8個大字。漫步古棧道,依稀可以看見對岸粉壁堂的摩崖石刻,夔門穩立于驚濤駭浪之中,赤甲山、白鹽山巍然聳立。撫摸著古老的遺跡,眺望著優美的風景,真令人流連忘返。
4. 大寧河古棧道
在巫山縣大寧河龍門峽入口一直向里,位于河西絕壁上有一個個排列均勻的石方孔,即為大寧河古棧道遺跡,它一直延伸至陜西、湖北。大寧河古棧道,集中在自巫山蘿門峽至巫溪大寧鹽廠之間,400公里長的河段崖壁上皆有分布。在這一帶,有近7000個棧道孔,石孔的長、寬、高均約30厘米,兩孔間距約160厘米。此外,北至陜西鎮平縣,再遠至湖北竹溪縣,西北至四川城口縣的元河,沿河崖壁上也有大量棧道。這一帶是我國古代棧道最密集的地區。相傳,三國時諸葛亮伐魏,屯兵城口,軍隊曾經從元河棧道通過。據《巫山縣志》說,大寧河棧道系唐代劉晏所鑿。據傳,唐代劉晏為引輸鹽鹵,在大寧河峽壁鑿孔安梁,架設竹管。后來隨著經濟發展,棧道廣泛用于交通、運輸和軍事方面,是長江三峽地區與關中聯系的重要的交通紐帶。宋時,已有軍隊過此棧道。丁謂《夔州移城記》記載,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宋太祖出師平蜀,蜀民詣王師獻圖,軍隊即由大寧河直趨夔州。
在大寧河鹽廠附近,還有一種凹槽式的棧道。另外,有一種所謂“堆砌式”石棧道,即用石塊在極陡的崖壁上橫壘出一條道路。這種棧道,建于清咸豐年間。
5. 鏈子溪纖道
位于巴東縣云沱管理區紅焰石村(鏈子溪入江口東),這一段纖道為人工依山開鑿成石階,并架設鐵鏈以供攀扶。
6. 四川寶興縣古棧道遺跡
早在公元前11世紀,巴蜀人民參加武王伐紂的戰爭時,即在川陜道上修筑了棧道。戰國時,秦取巴蜀,又在這條道路線上大量修鑿棧道。據《水經注》記載,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攻蜀時,“棧褒斜,置道于秦。自是險阻不關,山谷不閉,張儀躡踵乘便,縱兵大破之”。據四川《昭化縣志》記載:“白水岸(今白河),有棧橋故跡十余所,皆石鑿圓孔,以立橫梁。其孔深二三尺,廣一二尺,每孔相距不及一丈”。這種棧橋,因絕壁天懸,下無支柱,人們描繪為“千梁無柱”。今四川寶興河(寶興縣到磽磧)的峽谷中,尚殘存有古棧道的遺跡。
第二章 絲綢之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