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減負新攻略(簡體書)
滿額折

減負新攻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減負新攻略》在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選題上,注重宏觀與微觀協調;視角上,官方與民間互動;層面上,上層與基層呼應。具體而言,在每一個教育熱點事件展開時,我們會邀約教育圈內外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一線工作者、行政工作者乃至教育事件的當事人等為我們提供多種視角的觀點和材料,對每個教育熱點的分析建議包括事件簡介或相關的教育話題背景,人們對該話題的不同看法與聲音,理論探討與實踐操作的結合,國內視野與國際經驗的互補,相關的延伸閱讀等。

名人/編輯推薦

《減負新攻略》希望通過各種不同觀點的良性互動,為公眾搭建了解、理解和支持教育改革的平臺,為教育行政部門推進教育改革提供決策參考,為教育工作者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提供幫助。

目次

一、新理念
高端訪談
在體制改革中尋求出路
小學教育要淡化競爭減負提質
有效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對策思路與上海作為
素質教育: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教育理念——訪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張民生
學術視點
從社會學的視角審視中小學生課業負擔
變化中的“作業”取向
公眾評論
給孩子減負家長要做明白人
“想得美”課程表折射了什么
期待“減負”走出“囚徒”困境
期末免考折射教育文化蘇醒
減負啥時候才能動真格?
釜底抽薪,才能給學生真正減負
換個視角看減負
灌輸式教學不改革,“減負”就是一句空話
二、新政策
教育部:書法教育進課堂
附: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
書法教育與民族素質
書法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我的隱憂:“書法進課堂”
文化修復的艱巨——《我的隱憂:“書法進課堂”》讀后
教育部等:禁止強制學校及學生購買教輔材料
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糾風辦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把不合法質量差的教輔堵在校門外——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解讀《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上海:上海首建“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體系”
附: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上海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試行)》的實施意見
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項目概覽
建立科學的中小學生學業質量評價系統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上海市義務教育階段綠色指標解讀
重慶:重慶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十項規定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十項規定
三、新探索
“減負”,上海的接力行動——2009—2011年上海區域素質教育推進報告
盡力聚力借力形成合力——浙江省建立健全機制為中小學生減負
學本課堂為輕負優質奠基——深圳市南山區沙河小學推進課堂變革紀實
“享受學習,享受童年”——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勇做課改的“先鋒兵”
關注質量形成過程——南通市實驗學校質量管理提升策略
積極探索有效的作業管理
作業設計面面觀
四、新資訊
減負政策摘要
減負信息選錄
2011年中國小學生學習狀況調查報告
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報告(節選)
中小學學習負擔的國際比較
補習熱全球蔓延挑戰決策者智慧
后記

書摘/試閱



教育作為社會大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產生的任何問題都帶有很強的社會性。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涉及到學生、家庭和學校,這些主體都是不能獨立于社會而孤立地存在,因此,筆者在此要談的是“使學生課業負擔成為問題的問題”以及因這些問題而采取的“減負”措施所帶來的更深層的社會問題。
二、“減負”,何以成為問題
存在問題,必然探究其成為問題的原因,目前學界將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題的原因大致歸結為:家長傳統的思想(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望子成龍”等)、升學壓力、應試教育的弊端、就業競爭等等,于是家長、學校以及考試制度(特別是高考制度)成為問題之源和指責的對象,從邏輯上看,這些指責無疑是有道理的,但是卻掩蓋了問題的真相。
先從思想問題談起。社會對教育的重視,以及父母對孩子接受教育的期待,可以說是古今中外普遍的社會現象,從“知識就是力量”、“努力等于成功”的西方社會普世價值,到“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所代表的千百年來中國人的觀念,相信教育是改變命運、啟蒙大眾的一種崇高事業。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這是社會進步的自然規律,是人類社會的共性。綜觀世界發達國家,沒有哪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希望自己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上升。社會學家哈維格斯特指出: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將成為個體向上流動的主要途徑。人們越來越相信,高速率的社會流動,尤其是通過教育的社會流動,將減少貧窮階層兒童中的英才浪費,并使經濟、社會和政治等方面的活動效率更高。盡管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讀書無用論”,但那只是短暫的歷史產物,是社會的倒退,不可能成為歷史的主流。在社會發展日益昌明的今天,教育改變命運不應該受到任何質疑。通過教育實現社會流動,尤其是代際上升流動,恰恰說明了社會的健康、良性發展,是有利于社會進步的。那些以出身論高低而無視后天個人才能和努力的士族社會制度和社會階層的固化是我們要堅決予以摒棄的。因此將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問題歸咎到家長“望子成龍”類的傳統思想,未免顯得牽強。
于是就有人將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責任歸咎于升學壓力,甚至將矛頭直指“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無論是個人還是學校,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日本,升學壓力始終是存在的。為衡量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校辦學質量的優劣,在沒有更適合的評價形式出現以前,考試和升學率是一個相對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形式。即使長期以來被大家所詬病的科舉制度,自隋唐以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曾經發揮了籠絡人才,為社會提供了一個相對公正、有規則的上升流動渠道,對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和古代中國的輝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指責高考制度成為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認為高考影響了學校教育的內容和評價方式,致使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圍著高考轉,片面追求升學率,致使學生課業負擔和壓力日益加重,高分低能現象層出不窮等。但是誰又能否認我國高考制度作為社會價值的底線,它是社會公平競爭、每個人都有一個相同起跑線的象征。大量的事實表明,千千萬萬貧寒子弟就是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對很多窮孩子來說,高考幾乎是改變他們人生命運的唯一機會,從而使廣大底層老百姓能夠接受貧窮的命運而依舊保持著對國家的信任。因此,筆者認為,將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題粗暴地歸咎于高考制度,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弊端的產生,問題并不在于高考制度本身,而是由各種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不是簡單的一個考試制度就能造成的問題。
正是這些就事論事式的問題歸結,而忽視課業負擔問題背后的重要深層社會因素,這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衍生出了其他新的社會問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