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社會發展動力論(簡體書)
滿額折

社會發展動力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對“社會發展動力”問題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書中既有“史論”的維度——從近代西方哲學的觀點到馬克思理論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轉向,也有對具體生產力內容的詮釋;既肯定了馬克思理論的正確性,也表明了其發展的必要性。本書獲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資助。

作者簡介

鄭憶石,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生導師,全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教學與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社會發展動力論:從馬克思到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發展動力”問題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書中既有“史論”的維度——從近代西方哲學的觀點到馬克思理論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轉向,也有對具體生產力內容的詮釋;既肯定了馬克思理論的正確性,也表明了其發展的必要性。《社會發展動力論:從馬克思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獲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資助。

社會發展有無動力?動力來自何方?如果有,其中何者更為根本?這一“歷史之謎”歷來為神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們所關注和思考,并得出了貌似迥異而實質相似的結論:或者從“人”,或者從“人”之外的神秘力量,尋求社會發展的動力。
從社會是“現實的人”的實踐集合體出發,馬克思從社會大夏之基,尋求建構大夏的底石,探尋其形態演變的推力,最終得出了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生產力是其中最為根本的動力,這一打開“歷史之謎”銹鎖的結論,從而實現了千年謎底的倒轉。
人類社會發展史證明了馬克思社會動力論“謎底”的真理性。然而,隨著20世紀世界科技革命的興起和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馬克思這一為人熟知的理論,一直備受西方學界質疑。質疑之聲除了來自非馬克思主義陣營的西方學界,更有來自同為馬克思主義陣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其典型表現,就是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到其后生發出來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各派,對馬克思的社會發展動力論,或者冷淡,或者緘口,或者只是間接提及。
然而,思想家之為思想家,其職責之一便是為人類社會如何有序而正向發展,提高可供選擇的邏輯思維路徑。只要人類社會存在一天,它的狀態是向上了還是向下了?是進步了還是后退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何在?如何通過探尋根源而找到整個世界(既包括人類,又包括自然,更包括兩者之間的共生共榮)生存的有效途徑和有益方式,就仍然是思想家們無法回避從而不得不嚴肅思考的問題。同樣,西方馬克思主義各派對社會發展動力論的表面冷淡,不等于它沒有思考和探討這一問題。相反,考察它關于主體的人、社會結構、生態問題、馬克思文本的相關觀點,考察它對科學技術、知識、知識分子等問題的探討,仍然可見其中蘊含的另類指向和別樣內容,看到它的一些派別在其相關觀點中,既表明了對馬克思理論的認可,又體現了它基于時代發展的現實,在這一理論上實現的,從馬克思的現代意蘊向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蘊之轉型。
一、本體論維度的“動力”簡溯
談論社會發展的動力,有必要對“動力”的含義略作梳理。
何謂“動力”?
哲學史上首涉這一概念含義的,當屬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智慧之學,“智慧就是有關某些原理與原因的知識”,哲人所以智慧,在于他善于探求事物之因。在辨析自然的不同涵義時,亞里士多德將其解釋為“每一個自身內具有運動變化根據的事物所具有的直接基礎資料”,和“‘自然’是事物的定義所規定的它的形狀或形式”。在分析和說明事物產生、變化、發展的四個原因后,亞里士多德明確地指出“有原因這東西,原因就是我們所說的那四個。這數目就等于對‘為什么’的答案的四種理解”。在指出以往的哲學家們對于“原因”理解的偏頗:或者將物質理解為萬物之因,但這種觀點在實質上,卻只見“質料因”而沒有探索物質何以演變為萬物的“動力因”;或者將數、理念理解為第一原理,但這種觀點在實質上,又只見“形式因”而不見自然本體中的“動力因”之后,亞里士多德明確地將“變化或靜止的最初源泉”,作為引起具體事物改變的原因,認為它具有使一定質料獲得一定形式結構的力量,“一般地說就是那個使被動者運動的事物,引起變化者變化的事物”。這就是“動力”。
將對世界本源的探討與對世界本源變化原因的探討相聯,亞里士多德從宇宙觀視域,開掘了“動力”問題研究的先河。
中世紀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托馬斯?阿奎拉,引導人們從經驗事實和自然事物出發進而追問形而上學問題: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第一推動者和最終因?在因襲亞里士多德相關觀點的基礎上,托馬斯通過對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認定上帝作為“不動的推動者”,是推動世界上一切事物,由潛在性變為現實性的原因;認定上帝作為“最終因”,是自因的、不依靠任何東西而存在的東西,是世間一切運動結果的最終原因。
將世界是一切運動的原因歸結為外在的、機械的推動力,固然表明托馬斯在動力問題上強烈的機械性、唯心性。但是,托馬斯將“動力”完全歸結為一個外在的不動體,又為后人從形而上的純抽象層面考察“動力”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
盡管西方從古代到中世紀的哲學家們,其理論觸角已經伸至“動力”問題。然而,這種觸及從根本上講,只是止于自然觀或宇宙觀的層面,而與作為社會歷史發展主體的人,是無甚關聯的。就此而言,近代以前西方哲學家們的“動力”觀,并不具備歷史觀意義。
二、歷史觀維度的“動力論”探討
歷史觀上的“社會發展動力”,概言之,指人類社會及其歷史運動、變化、前進之源和推動力量。“歷史是社會的縱斷面,社會是歷史的橫斷面”。因此,社會發展動力,就是從歷時態與同時態相統一的維度,探尋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構成要素及其結構機制。
歷史觀上的社會發展動力問題,與諸如歷史發展的基礎、規律、本質等一起,共同構成了“歷史之謎”。然而,在社會及其歷史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從“心”到“物”,一字之差,一步之遙,似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思想家們千余年來的艱難跋涉,只是伴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哲學從長期限于自然觀、宇宙觀的本體論,上升到社會觀的認識論、方法論時,才有了深入探究的條件和可能性。由此,先前的抽象、形上的“動力”探討,開始真正進入了具體的、生活的社會及其歷史領域。由此,從歷史觀視角考察社會發展的“動力”,便成為歷史觀的題中之義。
自文藝復興以來萌生的近代資產階級哲學,雖然沒有直接談論社會發展動力問題,但在其社會政治理論中,已經開始涉及這一問題。當馬基雅維里以永恒不變的人性之“惡”,論證資產階級統治的正當性時,當托馬斯?莫爾用早期無產者要求的人性之“善”,論證社會主義的必然性時,無論是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的早期理論代表們,就開始了將“動力”問題的考察視野,從寬泛的宇宙本體轉向人類社會,從外在于人的客體轉向作為主體的人的探索歷程。
不容置疑,從主體維度探討社會發展動力的構成要素和結構機制,是自近代以來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的主導傾向。其中,又有是側重于“理性、觀念”,還是側重于“感性、情欲”的兩種主體維度之別。
16——18世紀以來,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誕生,資產階級革命的狂飆突進,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人”作為主體其地位價值的高揚,一方面,將認知、啟蒙視為社會生活的主導和精神的價值核心,并由此將“理性、觀念”視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便成為近代以來西方哲學歷史觀的主流。其中,尤以笛卡爾、斯賓諾莎為代表的大陸唯理論,以及以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最具代表性。另一方面,將人的需要、利益、幸福視為人的本性,并由此將“感性、情欲”視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近代以來西方哲學歷史觀中重要的一脈。其中,以法國唯物論最具代表性。盡管這種區分不是絕對的,但是,無論是主張“理性、觀念”還是堅持“感性、情欲”的近代西方思想家,實質上都集中于作為主體的“人”的麾下,都在高唱人性的贊歌聲中,將人的或是“理性”或是“情欲”,視為了推動社會之車前行的兩個轱轆。
這樣,與中世紀的神學家們將社會發展動力歸于“上帝”、“神靈”不同,近代以來的哲學家們,在高揚人的地位、價值、尊嚴、權利中,將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視角,轉向了人自身。然而,他們最終又不約而同地在人的精神生活領地,找尋開啟這一“歷史之謎”銹鎖的鑰匙:將社會發展的動力,或者解釋為人的理性(如法國唯物論解釋“環境決定人”時的觀點,空想社會主義回答財產關系和階級斗爭根源時的答案);或者指向人的本質(如費爾巴哈論證歷史變遷原因時的結論);或者歸結為人的欲望天性(如法國復辟時代歷史學家說明財產關系時的推導);或者演繹為人的精神意識觀念(如德國古典哲學對歷史發展進程的闡發)。
三、動力論的現代開端:馬克思以物質實踐活動為基礎的系統動力論
19世紀中葉,伴隨著資本主義的高歌猛進與社會矛盾的加劇,一個基于生產實踐為基礎,從主體與客體相統一的維度,探討社會發展的動力結構及其運作機制的新理論誕生了,這就是馬克思哲學。它的出現,標志著社會發展動力論研究,開始了從近代向現代的歷史性轉型。
將社會發展動力視為系統的整體,是馬克思社會發展動力論的基本特征。
在馬克思那里,社會發展動力按其層次和起作用的方式,有根本動力與基本動力、直接動力與間接動力之分。“根本動力”即生產力作為體現于生產過程中的、人類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物質的、精神的、潛在的、現實的各種能力的總和,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它決定生產關系并進而決定全部社會關系,因而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最終決定力量。“基本動力”即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構成的生產方式及其內在矛盾,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制約著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是社會發展的基本推動力量。“直接動力”即社會發展在階級社會中,是通過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階級,通過革命方式而實現新舊社會形態的更替的。因此,在社會基本矛盾基礎上產生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直接動力,其中,人民群眾是最具決定性的主體力量。
社會發展動力按其性質及其起作用的條件,有主體動力與客體動力之別。馬克思將主要指作為社會發展一般動力的生產方式,以及作為社會發展根本動力的生產力、生產過程中的分工與協作,統統視為社會發展動力系統中的客體要素,而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需要、利益、貪欲(惡)等等,視為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
社會發展動力按其結果,有合力作用與交互作用之異。“合力”與“交互作用”雖然都將人類社會作為整體,從各種動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歷史過程、歷史結果角度,探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與歷史發展的偶然性之間的關系,但“合力”側重于歷史主體考察問題,把歷史結果看作是各個個人、各種社會群體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交互作用”側重于從歷史主體與歷史客體的統一角度展開探討,視歷史結果為各種社會要素的相互作用。
社會發展動力按其主體狀態,有理性與非理性之論。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發展的人性結構,是知情意、真善美等各種要素的統一。知識及其結晶的自然科學,以及相應的理性精神及其思維方式,對社會發展無疑舉足輕重。但馬克思同時認為,社會發展沒有人的情感、意志、欲望等非理性要素參與,同樣是不可想象的。而當他將人的全面發展視為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時,其理論本身就包含了人性的健全與完善,既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尺度,又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的思想。
由此,以社會生產實踐為基礎的馬克思社會發展動力論,揚棄了自近代以來在社會發展動力問題上的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理性”與“情欲”、主體與客體的二分模式,實現了歷史唯物論與歷史辯證法的統一。
四、動力論的現當代態勢: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多元闡釋
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各種危機的相繼爆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矛盾加劇的現狀,迫使有識之士開始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反思人類活動及其后果。其中,既有批判啟蒙運動以來理性橫行的非理性主義,也有審視自馬克思以后的歷史哲學觀。但無論何者,基本都繼續著自近代以來的“主體”路徑。兩種探討在西方馬克思主義處,都得到了回應。這樣,在沿著“主體”路徑探討現當代西方社會問題的西方馬克思主義中,便出現了既有將非理性要素,也有將理性要素,視為社會發展動力的不同流派。前者如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的、弗洛伊德主義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各派。這一類西方馬克思主義通過諸如對技術理性、科技濫用、意識形態、大眾文化、心理機制、性格結構等的分析和批判,在有意無意或有形無形中,將諸如人的本能、欲望、需要、意志等非理性要素,視作了社會發展的基本推動力量。后者如結構主義的、生態主義的、分析主義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各派。它們在承認和重視科學、知識、智能對社會生活,對改善環境、重建生態的價值中,有意識地承認了理性要素對社會發展的動力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在反思和重建馬克思理論的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將社會客觀結構視為社會及其人的存在基礎的科學派馬克思主義,將生產力視為社會發展基礎的分析派馬克思主義的部分學者,則沿著“客體”路徑,探討了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
綜上,社會發展動力理論的探討,若以馬克思為界,則馬克思以前的西方思想界,落腳點是作為主體的人,核心是理性和情欲。馬克思則以物質生產的實踐活動為基礎,既從主體的理性(利益是人類行動的動機)與情欲(衣食住行的本能需要)、主體(人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與客體(生產力、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相統一的維度,考察這一問題。在擺脫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二律背反”中,實現了社會發展動力問題上的理論突破。馬克思以后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則循跡馬克思開創的理論,從不同維度展開了其理論探討和闡釋:或者沿著“主體”路徑,探討“理性”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探討“情欲”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或者沿著“客體”路徑,探討生產力、生產方式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或者在解構“主客二分”模式后,力求從多元視域闡釋問題。
西方馬克思主義不同視域的社會發展動力論探討,其理論價值何在?其與馬克思社會發展動力論究竟有何差異?差異之原因何為?這一切,有待我們在具體分析了從近代西方學者到馬克思,再到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們有關社會發展動力問題的探討后,才能結論。

目次

導論 從古到今:西方哲學社會發展動力論邏輯 1
第一章 近代西方哲學:“理性”社會發展動力觀 8
第一節 “認知”理性: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動力觀 8
一、英國經驗論:“知識”與“契約” 8
二、大陸唯理論:“懷疑”與“倫理” 10
第二節 “啟蒙”理性:法國近代哲學的動力觀 13
一、啟蒙學派:理性的權威與悖論 13
二、百科全書派:唯物感覺論的非理性端倪 18
第三節 “絕對”理性:德國古典哲學的動力觀 22
一、康德:作為歷史動力的理性與非理性 22
二、黑格爾:歷史動力的“經緯線” 25
本章小結 29

第二章 馬克思的社會發展動力理論 31
第一節 社會發展動力的系統視域 31
一、社會發展動力:一般與特殊的系統 31
二、社會發展動力:層次與結構的系統 33
三、社會發展動力: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的系統 35
四、社會發展動力:客體要素與主體要素的系統 40
第二節 科學技術:社會發展的直接、顯在動力 47
一、科學技術:一般的社會生產力 47
二、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 50
三、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53
四、科學技術:對物質生產力的依賴 56
五、對科學技術負面效應的反思 59
第三節 知識、知識分子:社會發展的間接、潛在動力 65
一、知識:社會發展的間接動力 65
二、知識分子:社會發展的潛在動力 70
本章小結 74

第三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論轉向理路 78
第一節 轉向主流:從生產力“客體”到文化價值觀念“主體” 79
一、轉向端倪: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 79
二、根本性偏移:法蘭克福學派 83
三、微觀基礎的探討: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 88
四、本體論、發生學的描述: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 92
第二節 紛呈態勢:挪移、回歸、雙維、消解 100
一、主體向客體的挪移:結構派馬克思主義 101
二、雙重維度的結論:生態派馬克思主義 103
三、探尋基礎中的回歸:分析派馬克思主義 108
四、消解中留痕:后馬克思主義 111
本章小結 113

第四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殊異的社會發展動力觀 115
第一節 “人本”主體動力觀:人道派馬克思主義 115
一、“人”及其本性:主體動力論的出發點 115
二、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經濟危機論“過時”:主體動力論依據 116
三、實踐一元論:主體動力論基石 120
四、理論批判:主體動力論入口 122
五、本能欲望與需要:主體動力論核心 124
六、心理、意識、文化的革命:主體動力論路徑 128
第二節 “結構”客體動力觀:科學派馬克思主義 133
一、歷史無主體:客體動力論的起點 134
二、多元決定:客體動力觀論證 137
三、意識形態實踐:動力論的隱性表述 139
第三節 雙重維度動力觀:生態派馬克思主義 145
一、重構歷史唯物主義 146
二、動力的主客體要素 154
第四節 回歸客體動力觀:分析派馬克思主義 159
一、重釋經典:肯定馬克思思想 159
二、社會發展動力:主客體雙重作用之果 167
第五節 解構后的隱跡:后馬克思主義 171
一、拆分一切“元敘事” 171
二、思考的另類途徑 176
三、“文化批判”:動力觀的隱晦表達 177
四、多元主體論:社會發展主體動力的間接觸及 183
本章小結 185

第五章 科學與技術:動力問題的復雜詮釋 187
第一節 科技意識形態批判:人道派馬克思主義的反證 188
一、盧卡奇:科技理性批判開先河者 188
二、法蘭克福學派:科技理性猛烈抨擊者 191
三、直接否定中的間接肯定:法蘭克福學派的科技動力觀 225
四、弗洛伊德派與存在派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價值性與非價值性 231
第二節 科學思維方式的價值:科學派馬克思主義的認可 235
一、借用科學思維方式認識社會:結構派的歷史觀論證 236
二、對人道派貶低科技作用的批評:新實證派的直接肯定 243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雙重功能:生態派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剖析 244
一、科學技術:生態與人的異化之源 245
二、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動力作用 249
第四節 科學技術決定論:分析派馬克思主義的肯定 256
一、科學技術:生產力的基本要素 256
二、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動力 259
第五節 消解后的暗喻:后馬克思主義的啟迪 261
一、消解:科學的“無能”與“內化”為后現代文化邏輯 262
二、隱喻:科學技術在后現代社會的全方位影響力 264
本章小結 266

第六章 知識與知識分子:動力問題的多元視角 271
第一節 “知識生產力”與“有機知識分子”:人道派馬克思主義的探討 271
一、知識及其知識生產力:社會發展的客觀動力 271
二、知識分子: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動力 277
第二節 “理論實踐”與“立場轉變”:科學派馬克思主義的含蓄表達 289
一、“理論實踐的理論”:知識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290
二、轉變立場:知識分子怎樣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295
第三節 “生態意識”與“新無產階級”:生態派馬克思主義的理解 300
一、確立生態意識:解決生態危機的文化途徑 300
二、“新無產階級”:克服生態危機的主體 301
第四節 〖JP3〗“勞動力構成要件”與“不滿的中產階級”:分析派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306
一、知識:現代勞動力的構成要素 306
二、知識中產階級:社會發展的潛在動力 309
第五節 文化動力論與文化生產力承擔者:后馬克思主義的結論 311
一、文化動力論:知識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311
二、文化生產力承擔者:知識分子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319
本章小結 323

第七章 馬克思與西方馬克思主義:差異及其成因 328
第一節 從“塵世”到“廟堂”:學理特性的差異 328
一、宏觀與微觀:思考視域的差異 328
二、理性與多元:方法基點的差異 329
三、實踐與學院:理論特性的差異 330
四、“哲學到經濟學”與“經濟學到哲學文化”:理論路徑的差異 332
五、主客 統一與主客分離:思考維度的差異 335
第二節 從“自由”到“壟斷”:資本全球化發展階段的差異 339
一、馬克思:自由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階段 339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階段 340
第三節 從產業的順序遞進到“倒金字塔”:產業結構的差異 347
一、馬克思:第二產業為主的機器工業時代 347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第三、四產業為主的信息化時代 351
第四節 從“實體、物質”到“科學、知識、智力”:產品價值構成的差異 354
一、實體性、物質性:馬克思時代的價值構成特征 355
二、科學、知識:西方馬克思主義時代的價值構成特征 357
第五節 從生理生存到精神生存:需要結構的差異 362
一、馬克思時代:生理生存作為無產階級的第一位需要 362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需要成為生存要素 366
第六節 從產業無產者到知識生產者:主體旨歸的差異 372
一、馬克思:無產階級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 372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中間階級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 378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相關與相異 388
本章小結 389
結語 391
參考文獻 394
后記 405

書摘/試閱



作為啟蒙理性的后繼者,十八世紀法國唯物論思想家們將機械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中:既以理性作為衡量政治、法律、宗教、國家、意識形態的準繩,又使“情欲”作為其理論之基,而第一次從理論上,在以“理性”為社會發展動力的啟蒙時代,掘開了非理性的泉眼。
當孔狄亞克堅持只須承認感覺是認識的唯一來源,強調“感覺和靈魂活動就是我們的全部知識的材料”;當拉美特利雖然高度贊美“理性”,強調“理性的優越并不在于一個大而空洞的名詞(非物質性),而在于它的力量,它的廣大的應用和它的洞徹的理解力”,但作為一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他又認為人的精神、心靈、思維等“理性”的東西都源于人的生理、身體的機械作用,強調“各式各樣的心靈狀態,是和各種身體狀態永遠地密切關聯著的”,因此,“心靈只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空洞的名詞,一個思想謹嚴的人使用這個名詞時,只是指我們身體里那個思維的部分”,認識人性是從認識人的生理機能和需要開始;當狄德羅認為人的感覺、記憶、自我意識,都不過表明人的感受性的不同能力;當愛爾維修主張“精神的全部活動就在于我們具有一種能力,可以覺察到不同的對象之間的相似之處或相異之處,相合之處或相違之處。然而,這種能力無非就是肉體的感受性本身,因此一切都歸結為感覺”,堅持哲學研究的對象,是以感覺為基礎的人的幸福時,法國唯物論者們已經從認識基礎上,為將“情欲”作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奠定了基礎。
從唯物感覺論出發,當法國唯物論者們進而探討社會政治問題時,其基于人本主義而對君主專制的討伐,對人權的主張,對國家法律的分析,都奠立于將人性視為社會發展動力的基礎上。但在法國唯物論那里,人性的基礎和核心內容,又是人的欲望、生存本能等。由此,法國唯物論凸現了“非理性”因素的社會發展動力作用。
孔狄亞克就明確將基于人的感覺產生的“欲望”,視為激發理智活動的動力,“欲望無非就是人們賦予理智的那些活動”,“這種活動也決定了形體的各種能力的活動。從欲望產生出各種激情,愛,憎,希望,恐懼,意志”。而所謂“欲望”,就是可以使人心中“產生快樂”或“感到不安”的東西。
拉美特利強調“自然的法則不可磨滅”并認為“所謂自然的法則只是一種內在的感覺,它和其他一切內在感覺一樣(其中也包括思想),仍然只是一種屬于想象作用的作用。因此自然的法則顯然是既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啟示,也不需要什么立法者的,除非我們和神學家一樣可笑,把自然的法則和社會的法律混為一談了”,并在認定“心靈的一切作用既然是這樣地依賴著腦子和整個身體的組織”,得出人不過是一架“聰明的機器”中,將“本能”視為人所以為人的根據,強調人是由自己的自然需要和傾向指導其行為,“一切都來自那種唯一的本能力量,說心靈在那里發號施令,那只是異想天開,身體有千百種運動,心靈并不是它們的原因,連誘因都談不上。本能才是它們的原因”。由此,拉美特利不僅將“本能”視為人的一切知識的基礎,而且將“本能”視為了人性中最為根本的東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