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禪悅在當下
滿額折

禪悅在當下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禪修大師阿姜查的嫡傳弟子
繼暢銷書《禪悅》之後 最新著作!
將泰國傳統的森林禪修帶給都會人
提供我們在面對痛苦時,最簡單、清晰與幽默的禪修方法!
***
在禪那中,心是絲毫不動的,但你卻得到比核子反應爐更大的能量,
這種修行會反應在你的健康、態度與生活之中,
讓你成為更快樂且更具影響力的人。

所有成功的禪修者都是輸家,他們失去自己的執著;
而覺悟者則失去一切,他們是真正「最大的輸家」。
──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

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是世界著名的幽默法師,同時也是高明的禪修導師,他的佛法開示總能振奮人心,禪修教導也獨具風格。此次,他用最簡單、輕鬆且幽默的禪修方法,幫助我們超越生活中不可預期的種種意外、痛苦和重擔;並幫助想禪修但總是提不起勁來禪修的人,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中瑣碎又綿密的生活景況,來感受禪修的真滋味。禪修就在點滴的生活中,就在逐漸深化的禪修體悟中,使心趨入「禪那」的狂喜、快樂、輕盈與深定。禪那,是深度禪修的境界,在禪那中,心是絲毫不動的,但你卻得到比核子反應爐更大的能量,這種修行來的能量會反應在你的健康、態度與生活之中,讓你成為更快樂且更具影響力的人。

面對痛苦最簡單、清晰與幽默的禪修方法!
南傳佛教禪修大師阿姜查的嫡傳弟子,當代西方的心靈導師——阿姜布拉姆,他教你如何讓心從負面情緒、挑剔、憤怒、痛苦、煩亂或沮喪中轉向,而導向平靜、寂止與積極的事物。

1. 「不關我的事」
無論別人說的是好話或壞話,那是他們的「業」,完全與你無關。當你有這種「不關我的事」的態度時,它就無法擾亂你。這也適用於生病與身體痛苦的情況。當你禪修時,提醒自己它們不關你的事,它們是身體的事──讓身體照顧它們。

2. 關愛作意
在你很忙碌的時候,不要立即回應當下,而是坐下來,單純覺知身上的感覺與感受,再以和善與慈悲的態度去看待那些感受。藉由接觸身體的感受而非思考,是消弭思慮心很好的禪修對象。

3. 活在當下的每一刻
當你在洗手間時,就只是在洗手間;當你在刷牙時,就只是在刷自己的牙齒。無論你在做什麼,把注意力全都放在那項動作上。藉由這樣的方式,將阻止內在心緒的竊竊私語,以及擴展與延長靜默的時刻,幫助你增進活在當下的能力。

4. 「水牛心」策略
在心焦躁不安時,使用「水牛心」策略──立即放開它,別試著拉回它。如果你嘗試阻止它或控制它,心只會變得更加放肆、更難相處。你的工作只是保持正念,平靜地看著這個愚蠢的老頑童之心到底想要去哪裡。

5. 無人駕駛的公車
你的生命就如無人駕駛的公車,由於沒有司機,因此沒有對象可以讓你喊叫催促著要離開這裡,或因為想要享受兜風的樂趣而要求放慢速度。所以無論遇到任何事都別逃避,面對這些負面的心態,看看在身體上與情緒上感覺如何?它持續了多久?

作者簡介

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

南傳佛教禪修大師阿姜查的嫡傳弟子,當代西方的心靈導師。說法幽默,獨具個人特質,常吸引世界各地無數人前來聆聽他富有創意且見解深刻的談話。

一九五一年出生於倫敦。十六歲時,在讀了一些有關佛教的書籍之後,開始視自己為佛教徒,並在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研讀理論物理學時,對佛教與禪修的興趣日益增長。在他二十三歲時出家為僧,之後花了九年的時間,在森林禪修傳統中,追隨著名禪師阿姜查(Ajahn Chah)尊者研究與修行。

一九八三年,他受邀前往澳洲西部伯斯市(Perth)協助建立一座森林寺院,現在他是菩提衍那寺(Bodhiyana Monastery,或譯為「覺乘寺」)的住持,也是西澳佛學會(Buddhist Socie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心靈導師。二○○四年,他榮獲澳洲當地聲望卓著的約翰.柯廷獎章(John Curtin Medal),以表彰他的遠見、領導力與社會服務等貢獻。

◎作者相關著作:
《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 A Meditator's Handbook,橡實文化出版)、《誰叫了這車牛糞?》(Who Ordered this Truckload of Dung?)《敞開你的心扉》(Opening the Door of Your Heart)

譯者簡介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譯作有《佛教基本通》、《禪悅》、《快樂來自八正道》、《無常》、《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禪是心靈妙境》、《佛陀的聖弟子傳》、《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阿姜布拉姆用他特有的簡單、清晰與幽默的方式,開出了對治不圓滿苦的處方。他的禪修指導夠清楚,所以很適合初學者,但同時又提供了深入的洞見,所以也很適合那些老修行。這些談話教導我們進入禪定的「寂滅」,而禪定則幫助我們對生命感到知足,能如實地活在當下。多棒的禮物啊!

托妮.伯恩哈德(Toni Bernhard)
《佛法陪我走過病痛》(How To Be Sick)作者

如果你想成為有名的「大人物」(somebody),請別讀這本書;它只會讓你成為無名的「小人物」(nobody),成為一個「無我」(no-self)之人。

我並未寫這本書,書中的文字是從我的多次談話轉錄而來,編輯將所有的冷笑話都去除了。不過,反正我並未說那些冷笑話,說它們的人是那個自稱為「我」的五蘊(巴khandhas)組合。我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我的自我當時並不在犯罪現場!

本書並不是要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才能覺悟。它不像上一本書《禪悅》(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是操作手冊,當然那本書也是佯稱為「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的惱人五蘊所作。依照指示操作仍屬有為法,只會讓你更陷入假我之中。反之,本書介紹的是,「消失」(disappear)如何不受制於「你」的存在而依然會發生。更甚者,不只是「外在」消失,整個被你視為是「你」的「內在」也都消失了。這真的非常有趣,其中充滿「禪悅」(bliss)。

學佛的真正目的是放下一切,而非獲得更多事物,例如達到各種成就,好讓你能向朋友們炫耀。當我們放下某件事物,真正放下時,它便消失了,我們失去了它。所有成功的禪修者都是輸家(loser,失去者),他們失去自己的執著;而覺悟者則失去一切,他們是真正「最大的輸家」(the Biggest Loser)。如果你閱讀本書而有了一些體會,也許發現了解脫的意義,而其結果便是,至少會失去你頭上的所有頭髮!

願你們都能「享受失去」(Get Lost)!

虛假不實的阿姜布拉姆
二○一一年七月,於伯斯(Perth)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不關我的事」
我們創造自己的世界,這對身為禪修者的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當你不涉入時,你便與它脫離了關係,因為你對它已經不感興趣,於是整件事便從你的意識中完全消失。

第二章 把心拉回當下
當你有很多時間獨處時,很可能會感到無聊、不安、昏沉或挫折。不過,把那段時間投入禪修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獨處與面對心的時間,你將永遠無法了解原本就存在的那些障礙。

第三章 禪修真正的開始
禪修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我才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知道它需要什麼。在進行任何事之前,一定要先「磨亮」與提升正念。我知道,如果時機不對或正念還不夠敏銳,則心將無法緊盯呼吸。

第四章 「水牛心」的策略
強迫心是不對的,但放縱心也同樣不對,「強迫」與「放縱」兩者事實上都是「水牛心」的糧食。……但如果抱著「捨」心站住──如果你放下並保持慈愛與和善,那個「水牛心」很快地就會停止下來。

第五章 以智慧力取代意志力
每次「阿姜布拉姆」開始禪修,他就會將它搞砸。但我有足夠的智慧可以知道,只要「我」別擋在路上,那麼,在我與禪修對象之間就會出現一個美麗、開闊的空間。

第六章 美妙的寂滅行
當你放下禪相(不控制它)時,你會進入禪那──那些妙不可言的禪悅狀態。禪那是一切事物非常深的止息結果,包括止息身體、呼吸、心,以及最重要的止息意志。

第七章 體會禪悅
這條道路──內觀、禪悅、禪那──就在你的心中,你需要做的只是遵從指示:坐下來、保持靜默、觀呼吸並且不要涉入。逐漸地,禪修體驗便會自行展開。

第八章 與生命和解
我自己在禪修上的能力,來自我對一切正在經歷的事都說「夠好了」的態度。禪修上的能力只與態度有關。

第九章 來自「消失」的快樂
感官經驗會給我們一種存在感,讓我們認為自己是透過如「看」與「吃」等動作而存在。要捨棄由五識所構成的軀殼,我們得要有信心,以及一點點嘗試錯誤的精神。

第十章 讓這次成為最後一次
當你在修持行禪時,嘗試使用這樣的咒語:「我會死,這是確定的;我會死,這是確定的。」即使你是很有經驗的禪修者,也別低估「思惟死亡」的力量。如果你不是「入流者」,那麼,這樣的思惟與禪修將具有改變你人生觀的潛能。

第十一章 登上禪定的金字塔
只有當你攀登名為「禪定」的心中那座金字塔,並一路爬到頂端時,你才會豁然開朗,知道應該如何克服生命的難題。此時你已經超越世間並擁有宏觀的視野──鳥眼的視野、聖者的視野,因而了解到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

【附錄】 名詞解釋
譯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不關我的事」(摘錄)

無論你是住在寺廟、城市或林蔭靜巷等的任何地方,都免不了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麻煩與困境,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因此,當你健康出問題時,你不應該說:「醫師,我感覺不太對勁,我好像生病了。」相反地,你應該說:「我感覺很對勁兒,今天我生病了。」人的身體會一再地生病,或化糞池無預警地滿了而需要抽肥,乃至熱水器偶爾會故障,這些都是事物的本質。生命的本質就是如此,即使身為人類的我們努力希望自己或他人的生活過得順遂,然而,我們根本不可能保證這樣的事一定會發生。

每次你遭遇任何痛苦或困境時,永遠要記得「苦」(巴dukkha)這個字的深層含義之一是:向世界要求某件它永遠無法給你的東西(求不得苦)。我們對世界期待並要求不可能的事,我們要求有個完美的家庭與工作,以及辛苦建立與安排的所有事物都能絲毫不差地完美運作,我們其實只是在痴人說夢而已。我們要求自己能當下便進入禪那並覺悟,但這並非宇宙的運作方式。如果你要求的是某件違背世間法則的事,那麼,你應當了解自己只是在要求痛苦而已。

因此,無論你是在工作或禪修,請接受事物不時會出錯的事實。你的工作不是去要求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而是去觀察。你的工作不是試著去刺激並推動這個世界,讓它照著你希望的方式進行,而是要去了解、接受,然後放下。你愈和自己的身體、心、家庭與世界對抗,便愈會造成連環的傷害,並愈感到痛苦。

有時,當我們了解這道理並從日常生活中退後一步時,視野便會擴大。我們會看見寺院沒有問題,我們沒有問題,生命也沒有問題。我們了解「出問題」其實是世間的本質,那個「問題」就是佛陀所指的第一聖諦──苦諦。你工作、奮鬥並努力讓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問題,讓家庭與身心都沒有任何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這一切終究還是會出問題的。

修行的動力是「了解苦」

思惟「苦」是真正佛教修行的關鍵。我們別試圖去控制苦,而是應該試著藉由探討「苦」的起因而去了解它。這是我們修行的重點,因為大多數的人當遭遇痛苦時,都犯了逃避它或試圖改變它的錯誤。他們責怪機器故障,但機器的本質就是如此;事情出了問題,我們也跟著受苦。因此,我們應該改變態度,停止對抗。當我們停止對抗世界,並開始了解「苦」時,便會生起另一種反應,我們稱之為「厭離」(巴nibbidā)。

這個「厭離」的反應,來自於我們對身、心、世界之本質的了解。你了解佛教的本質,了解建立寺院或家庭的本質,以及了解在團體中共住的本質。你知道那必然是不圓滿的,並且一定會有問題。你有足夠的智慧讓自己不會去逃避那些問題,也不會試圖改變它們,因為你已了解那些問題原本就存在於生死輪迴(巴saṃsāra)的結構之中。這是佛陀最偉大的觀智之一,促使他第一次傳授教法──《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SN 56:11)。

當你了解那些問題原本就存在於生死輪迴的結構中時,它會改變你的反應。這就好像你有一顆局部腐爛的蘋果,你嘗試切掉腐爛的部分,以便能吃其餘完好的部分。當你擁有智慧時,便會看見整顆蘋果其實都已腐爛,接下來唯一可能的反應是「厭離」──拒絕這整顆蘋果,討厭它,轉身離開,將它丟掉。你看見自己不需要那顆蘋果,你可以放下它。了解世間之苦很重要,我們應該看見「苦」與「不圓滿」是多麼確定的事,你永遠無法控制它,也無權挑出它並改正它。

當我們思惟並了解此事時,它給了我們修習解脫道的動機與力量。根據「經」(巴sutta)中所說,當佛陀看見人們衰老、生病與死亡時,那便足以促使他去追求滅苦之道(MN 26.13)。他了解到衰老、生病與死亡也是他生命的本質,他無法避開這些事,這給了他開始尋求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動機。

這三個問題中的每一個也都是你生命中本具的問題,它們正在未來等著你。你會衰老、生病並死亡,這是非常確定的事,你無法做任何事來改變它。這些問題都是你的存在、你的身體與其他所有事情不容否認的事實,一切事物都會老化、瓦解並死亡──每樣東西都會出錯與故障。悉達多很有智慧,他知道即使自己具備了一切的資糧與福德,他依然無法避開那個「苦」。因此,他需要另一種反應──完全了解它。

厭離

在《轉法輪經》中,佛陀說我們應該徹底了解第一聖諦──苦諦。換句話說,你並非試圖克服「苦」或改變它,也不是試圖改善它或避開它,而是了解它。遇到困境時,即是我們坐下來面對「苦」的最好機會,完全了解它,而非總是便利行事,一走了之。

每次感到痛苦或問題產生時,大多數的人都有自己的逃避方式,例如,迷失在幻想中、看電影、逛網路、閱讀、聊天、喝幾杯茶或咖啡,或只是散散步,這對他們而言是很自然的。我們到底在逃避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陷入那些幻想中?那是我們面對不夠好或不圓滿之事所衍生的問題時,習慣性會做出的反應。如果你真的想要讓生命峰迴路轉,例如決定出家或做其他抉擇,以此來讓自己變得有智慧與自在,佛陀說:「你應該先了解苦」。

當你開始深入探究時便會了解,我們都在經歷痛苦。在《長老尼偈》(Therīgāthā)中,有個關於翅舍瞿曇彌(Kisāgotamī)的著名故事。(Thī. 213-23)佛陀幫助翅舍瞿曇彌走出喪子悲痛的方法,是讓她清楚了解其他人也都同樣會死,她兒子的死亡並非宇宙中的單一事件,而是和其他所有的死亡相互關連。佛陀希望翅舍瞿曇彌了解「死苦」──死亡是很自然的事,它是事物結構的一部分,它無處不在,你永遠無法逃避它。因此,佛陀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讓翅舍瞿曇彌的孩子復活,而是教導她「死亡」這個問題的普遍性。

當我們了解這個道理時,我們不會只是被動地接受事物,因為這樣做也不夠理想;如果是心想:「別管它了,事情就是這樣,無所謂啦!」這也不是恰當的反應。當我們真正地了解「苦」的問題,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與生命的實相時,只會有一種自然的反應,那就是對於一切發生的事,既不試圖逃避,也不被動接受,而是「厭離」。

「厭離」意味著「不投入」(disengagement),我們跳脫舊有的生活模式。試圖改變事物只會讓你更加陷入生命的泥淖中,而被動地接受也一樣。「不投入」是恰當的反應,它意味著你不管這些事物,對它們既不關心,也不擔心,而只是坐在那裡,不涉入正在經歷的事物中。藉由不涉入其中,你從生命中退後一步,那幾乎就像是拒絕它,這樣的拒絕讓事物消失了。

我們在經典中讀到,佛陀出於慈悲,知道如何遣散人們(MN 122.6)。有時人們會熱中於談話,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事可做。我不喜歡坐在那裡一個小時接著一個小時地回答問題,尤其在閉關期間。無論如何,你都不是藉由發問而獲得有關佛法的答案,你是藉由端坐不動、停止思考,且不再進一步地尋思,而獲得那些答案的。因此,當有人問我問題時,我會嘗試盡可能簡短地回答。我嘗試以這種方式,幫助人們脫離閒談。

你應該以同樣的方式脫離世間的事物。為什麼要涉入那些事物之中呢?看著它們,並了解它們只會造成你的痛苦,只會令你感到疲憊與不安。透過「厭離」,這些感官欲境的重要性會逐漸消減。

「不關我的事」

當你深入思惟生命時,你逐漸了解它完全不受控制,而一切不受控制的事,都不關你的事。我在禪修中常用一個很棒的小口訣,並鼓勵其他人使用它。無論你在寺院中或其他地方正經歷什麼事,都只要說:「不關我的事。」無論是給水系統、往來的人們、供養的食物或天氣發生了什麼事,都只要說:「那不關我的事。」別人對你做的事或說的話都不是你應該擔心的事,那是他們的事—他們的「業」(巴kamma),完全與你無關。

如果你對別人的話很敏感,並讓它們傷害或欺侮自己時,你應該回想佛陀給他兒子羅睺羅(Rahula)的建議—應如大地一般(MN 62.13)。人們在地上大小便或嘔吐、點火焚燒,各式各樣的垃圾也都扔到大地上,但大地從不抱怨,它完全接受這一切事物。人們也會在大地上做一些美好的事,例如種植花草樹木,或者更好的是建造寺院。但無論發生什麼事,大地都不做任何反應。

因此,要如大地一般,無論人們說什麼或做什麼,都不為所動。如果他們稱讚你或責罵你,那是他們的事;無論別人說的是好話或壞話,都無須受其影響。當你有這種「不關我的事」的態度時,它就無法擾亂你。

這也適用於生病與身體痛苦的情況。當你禪修時,提醒自己它們不關你的事,它們是身體的事──讓身體照顧它們。能如此去思惟,實際上是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有效方式。很奇妙!有時你愈擔心這個身體,它反而會變得愈糟糕,但如果不理會它,只是端坐不動,任由它消失,身體反而會逐漸地自癒。當你試圖控制並管理事情時,它們反而會變得更糟糕,你的身體也是如此,這似乎是很常見的。有時當你放下並完全放鬆時,身體會變得很輕鬆自在,並因而自癒。因此,只管放下它,並忘了它吧!

我認識的許多比丘都是透過禪修的力量而讓病痛消失的。第一次接觸此事是發生在阿姜帖(Ajahn Tate)身上。我在一九七四年初次去泰國時,他正罹患無法治癒的癌症而躺在醫院裡。他們盡可能地為他做了最好的治療,但絲毫不見起色,因此便送他回寺院等死。結果他在二十五年後才去世,這是比丘們「回到他們的寺院等死」的案例之一。許多比丘回去後都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要你能從事物當中脫離──「厭離」生起──心便會轉向。它受夠了,再也不想回頭看它們,然後你就會發現它們遠離了。

你在經典中會讀到這個過程──「厭離」導致「離貪」(巴virāga),「離貪」即指事物逐漸遠離。當將某件事視為與自己無關時,它便逐漸遠離你的世界,意識不再涉入它,不看、不聽、不感受且不覺知它。此事運作的方式如下,無論你涉入哪件事,它便掌握了你的心──那是意識立足與增長的所在,你正在打造心理的龐然建物。我們創造自己的世界,這對身為禪修者的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當你不涉入時,你便與它脫離了關係,因為你對它已經不感興趣,於是整件事便從你的意識中完全消失。當你生起厭離心時,你其實是「不創造」自己的世界。

解決問題

你已曾經嘗試解決過多少次「問題」呢?一直到死,乃至到許多的來世,你都將繼續嘗試解決它。相反地,你應該了解,這個世界就只是感官的遊戲而已。它是五蘊在做它們的事,與你無關。在這當下,人即是人,世界即是世界。

在我們的寺院,有時可以看見一大群鳳頭鸚鵡。牠們非常地喧鬧,有些人說不喜歡這些鸚鵡的聲音,但無論你喜歡與否,牠們都仍然發出同樣的聲音。那麼,何不隨它去呢?只要「不投入」就沒事了。

身為禪修者,我經常自問:「噪音為什麼會干擾我?」無論是外面的鳥聲,或某人在大堂咳嗽或猛地關門,我為什麼會聽到那個聲音?我為什麼不能如處理眼睛般,找到某種「罩子」把耳朵關上呢?透過思惟聲音並了解它如何運作,便可以知道,我之所以會聽到它,唯一理由顯然是因為我向外攀緣而聽見它。

我主動涉入聲音的世界,因此它才會干擾到我。阿姜查(Ajahn Chah)以前常說,不是聲音在干擾你,而是你在干擾聲音。這個說法非常深奧,它對我意義非凡,我用它來了解聲音的本質,以及它為什麼會如此惱人的原因。

當某人稱你為「豬」、「白痴」或其他侮辱的話時,你無須聽它。我們聽它,是因為我們在乎它;我們涉入其中,並執著那個聲音的世界。但當我們了解到,聲音只是依據其自性而傳來時,便會生起「厭離」之心。有好聽的聲音、古怪的聲音,以及各種鳥類的聲音;有些鳥的聲音很悅耳,有些則很可怕,像烏鴉的叫聲即是,但這並非烏鴉的錯,那只是牠們的天性而已。

寺院裡的情況也是如此,有些「出家者」(巴anagārika)的聲音就如烏鴉一般,有些則如夜鷹;有些比丘說話很好聽,有些則很難聽。那都是他們的天性,如此而已,都與我們無關,因此我們應該不要投入其中自尋煩惱。

當我們透過「厭離」而脫離這些事物時,它們便逐漸遠離。當「苦因」遠離時,「苦」便隨之遠離。當我們不那麼在乎要改變它時,感官世界便會開始消失。當我們以「厭離」跳脫出來時,我們既被它拒絕,同時也拒絕了它。這是因為「厭離」是來自如實地觀照世間,我們藉由「厭離」而走往另一個方向,逐漸地遠離世俗的世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