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愛彌兒:教育實施者的反思之道(簡體書)
滿額折

愛彌兒:教育實施者的反思之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陶紅亮編著的《愛彌兒--教育實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是世界教育經典書系之一,《愛彌兒--教育實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講述了:《愛彌兒》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之後最系統、最完整的教育理論名著。此書對後世的教育學說以及幼兒們的教育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許多教育思想和理論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它的脈絡和根系。例如,曾在世界范圍內引起的一場關于幼兒教育革命的、近年來在國內較為盛行的“蒙臺梭利教育法”亦發端于這本《愛彌兒》。

名人/編輯推薦

陶紅亮編著的《愛彌兒--教育實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共分為五卷,盧梭虛構了主人公愛彌兒從出生一直到成人的教育生涯,提出了在不同年齡段對孩子先後進行體育、感官、德育、智育和愛情教育的教育原則、內容和方法,系統地表達了自己的教育和教學思想理念,其主導為“發展天性,回歸自然”。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瑞士裔的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在許多領域都有著開創性的重要影響,同時,也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他是18世紀法國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是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被譽為“現代民主政體之父”。
1712年6月28日,盧梭出生于流散在瑞士日內瓦的一個信仰基督教的法國人家庭。盧梭的母親聰明賢淑,是個牧師的女兒,但在盧梭出生幾天後便去世了。盧梭的父親是個手藝超群的鐘表匠,父親和姑媽一起將小盧梭養大成人。小盧梭本來有個比他大7歲的哥哥,但後來離家出走,盧梭便成了家中的獨子。
盧梭的生父酷愛讀書,總在晚飯後朗讀盧梭生母遺留下的小說,通宵達旦。由于父親的熏陶,盧梭年幼的心靈被充實和滋養了。7歲的盧梭便閱讀了普魯塔克的《名人傳》等許多歷史類圖書,歷史的教誨,使小盧梭深深體會到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貴。盧梭在10歲的時候,父親由于與人發生訴訟糾紛而離家出走,盧梭快樂的童年就此結束了。盧梭被他的舅舅送到了一位牧師那里,在兩年內學會了拉丁文。13歲時,舅舅將他送到一位律師那里學做律師書記,但盧梭不喜歡律師職業,辭職之後,被送到一名雕刻匠手下當學徒。盧梭很喜歡這份藝術性很強的工作,但那個師傅很專橫,盧梭經常被毒打。在此期間,盧梭經常去租書店看書,很快就將租書店的書讀完了,并通過讀書糾正了自己身上的許多毛病,也在內心喚起了更高尚的情感。盧梭在16歲時決定離家,後開始了流浪生涯,他相信自己可以自由、獨立地支配一切。為了生存,他當過乞丐、管家和仆役。艱苦的生存環境讓盧梭了解了大眾的疾苦,培養了他對“不正義和殘暴”的對抗精神。盧梭在20歲左右時開始涉獵各種知識,閱讀了笛卡兒、伏爾泰、貝爾、洛克、孟德斯鳩和萊布尼茨的著作。
盧梭是18世紀法語意義上的哲學家,但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家,雖然他對哲學也像對文學、政治和風尚一樣起到很有力的影響。盧梭哲學思想中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傾向,他的思想教育理論也擺脫了神學的束縛,主要是強調人性自由和解放。注重人類本身具有的特征。盧梭對19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主張自由平等,提出了“天賦人權說”等,反對暴政和專制,繼承了17世紀以來盛行的“社會契約論”和“自然狀態”,強調人類應當“回歸自然狀態”。
盧梭闡述教育思想和社會政治思想的名著《愛彌兒》寫成于1757年,1762年首次出版于荷蘭。當時,西歐正處于封建社會即將崩潰、資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的時刻,法國更是新舊交替在即。盧梭在《愛彌兒》中大膽地否定了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為標準的舊式傳統教育思想,主張對孩子們的教育要“回歸自然”,培養平等、自由、獨立的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人。這自然受到了舊制度利益集團的強烈抨擊,因此,當時的《愛彌兒》在法國受到了嚴厲的查禁,盧梭也因此飽受了迫害與流亡之苦。
《愛彌兒》的原作者——一代思想巨人讓·雅克·盧梭,為這部著作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前後構思了近20年、撰寫了3年才最終得以完成。但這部著作在首次出版後不久,就被法國議會宣布是禁書并加以焚毀,盧梭也被法國政府下令通緝。後來此著作經歷了嚴酷的考驗,相繼被歐洲大陸的哲學家、教育家閱讀,使之眼界一新,才得到國際上更高的認可和榮譽。可見它所具有的思想意義是多么的巨大!本書繼承了原著作的教育思想靈魂以及教育實質的內涵,是盧梭教育思想的再現。
德國哲學泰斗康德為了閱讀《愛彌兒》一書,竟打破多年的生活規律,改變了作息時間。後來,更有多人說《愛彌兒》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之後最系統、最完整的教育理論名著。此書對後世的教育學說以及幼兒們的教育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許多教育思想和理論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它的脈絡和根系。例如,曾在世界范圍內引起的一場關于幼兒教育革命的、近年來在國內較為盛行的“蒙臺梭利教育法”亦發端于這本《愛彌兒》。
《愛彌兒》共分為五卷,盧梭虛構了主人公愛彌兒從出生一直到成人的教育生涯,提出了在不同年齡段對孩子先後進行體育、感官、德育、智育和愛情教育的教育原則、內容和方法,系統地表達了自己的教育和教學思想理念,其主導為“發展天性,回歸自然”。 第一卷,著重論述2歲前嬰幼兒時期的教育問題,使嬰幼兒能夠自然進行發展。

目次

前言
第一卷 愛彌兒的矍兒如
人要受的三種教育
對天性的呵護應當始自孩提時
自然教育的雙重作用
孩子和他的教師
人類的嬰兒期,我們的現狀
愛彌兒的誕生
嬰兒的哭聲
教育的意義
嬰兒期的教育
語言的開始
第二卷 愛彌兒的童年期
嬰兒期的結束
童年成長的快樂和煩惱
大人們最基本的原則
消極的教育:沒有道德的教育
兒童的理性境界
烏鴉和狐貍
撒謊不是孩子的天性
語言的學習
孩子的觸覺、視覺和繪畫
鍛煉孩子們的身體
聽覺、味覺、嗅覺和第六感覺
童年的基本狀況
飲食習慣和飲食教育
童年時期的思維
第三卷 愛彌兒的少年期
童年的第三個階段
孩子的好奇心
實用法則
為什么讓愛彌兒讀《魯濱遜漂流記》
愛彌兒的科學研究
孩子職業的選擇
判斷力的培養
15歲的愛彌兒
一桌盛餐引發的思考
這有什么用處
我對書是很憎恨的
第四卷 愛彌兒的青年期
16歲的愛彌兒
一個牧師的自述
特殊時期的教育
純真、幸福和痛苦
18歲的愛彌兒:博愛的年齡
20歲的愛彌兒:感受愛的年齡
即將步人社會的大門
如何使孩子身臨險境而不感到害怕
直覺的力量
對人類的認識
第五卷 愛彌兒的婚姻期
青春期的最後階段
蘇菲和女人的教育
愛彌兒和蘇菲的戀愛
針對愛情的考驗

書摘/試閱

人們必須從嬰兒期就開始受教育,使人們具有這個社會需要的才能,如果不這樣做,人類可能早已滅亡了。我們生來是一無所有的,是愚昧、柔弱、最需要呵護的,所以,我們需要許多的力量,需要認識和判斷的能力。而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從教育中才能獲得。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三種教育培養的,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事物,或受之于人。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就是我們人類所要接受的三種教育。針對個體而言,如果這三種不同性質的教育能達成一致,目的趨同,就可以達到他的目標。這樣的個體,才可以說是獲得了良好的教育。
我不愿意根據一般人的認識,將那些可笑的,人們稱之為學院性質的機構,當成一種公共性質的教育機制;我也不將對世人的教育看做是這種制度,因為這種教育追求的是兩個不同的目的,但結果卻不會有所收獲。這種教育只能培養出一批表面為別人、卻處處為自己、陰險虛偽的人。由于被人和自然兩種力量牽引向不同的方向,形成較大的分歧,所以,我們會采取一種折中的方式。但是,這種做法卻使我們一生就在猶豫和斗爭中度過,最終無法達成自己的意愿,更不能對他人有所貢獻,最後只能碌碌無為了此一生。
自然的教育是我們的器官和才能的內在的發展;別人引導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從影響我們的事物那里獲得良好的經驗,叫做事物的教育。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這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孩子,如果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互相沖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將永遠不會合他本人的心意;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一目的,他就會很快達成自己的目標,而且生活會過得很有意義。這樣的孩子,才算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一旦將教育看成是一門人類的藝術,則它幾乎就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因為,它要成功,就必須將這三種教育相協調,配合一致,然而這一點任何人都不能有所決定。我們殫精竭慮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近目標罷了;不過想要達到這一點,還真需要有一些運氣的成分。那么,是什么目標呢?它不是別的,就是自然的目標,這是我們剛才論證過的。既然三種教育必須圓滿地進行配合,那么,我們就需要使其中的兩種教育來協調另外一種無法控制的教育。也許我們所講的自然意義上的教育太有些含糊其辭了,所以,在這里我們盡量將它明確起來。
也有人說,自然不過是人們日常的習慣罷了。那么,它究竟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一些習慣,看它會不會扼殺我們的天性呢?舉個例子來說,有些植物被我們阻礙著,致使它們不能順應天性自由地生長,它們就具有這樣的習性。一旦解除阻礙,讓它們自由生長,它們索性還保持著被強制傾斜生長的印痕,但是它們并沒有因為被扭曲或是被阻礙過,就此改變自己一開始的自然生長方向。如果讓它們再繼續生長和發育的話,它們又會自然地直立生長。
同樣,人類的習性也是如此。只要人還處在相同的境地,他就還可以保持由原來的習慣所產生的習性,雖然這些習性對人們來說是不自然的,甚至是做作的;但是,只要情況稍微變化一下,這種習慣就消失了,天性就會迅速恢復過來。
我們生來是有感覺的,而且我們一出生就通過各種方式受到了我們周圍事物的各種影響。可以說,當我們剛一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感覺時,我們就希望去逃避或者追求產生這些感覺的事物。我們首先要對這些事物進行篩選,看這些事物是給我們帶來了愉快還是不愉快;其次要看這些事物對我們是不是很方便和很適宜;最後則看它們是不是符合我們的思維理性,以及是不是賦予我們幸福美滿的標準。
隨著我們的感覺越來越敏銳,眼界也越來越開闊,這些傾向就越來越明顯。但是,由于我們受到了習慣的遏制,所以,它們也就或多或少地因為我們的不同見解而有所變化。在產生這種變化以前,它們就是我所說的我們內在的自然。因此,必須將一切都歸功于那些原始自然狀態的傾向。如果我們所受的三種教育沒有太大差異的話,這是可以的。但是,當三種教育彼此矛盾沖突的時候,當我們培養一個人,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他人的時候,該怎樣辦呢?這樣一來,要協調一致就顯得不太可能了。由于不得不與社會和自然制度進行斗爭,所以,必須在教育成一個人還是教育成一個公民之間加以選擇,因為我們不能做到同時教育成這兩種人。
凡是一個很小的社會,當它的范圍很狹窄,而內部又能做好團結的時候,就會與大的社會相疏遠。如凡是非常熱愛自己國家的人,都會表現出一些對外國人的隔閡,在他們心目中,外國人只不過是人,同自己是沒有什么關系的。這種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對那些同自己在一起生活的親戚、朋友都很好。在國外,斯巴達人是很貪婪的,是野心勃勃的,是一點仁義不講的;但在他們的國內,卻處處洋溢著和睦無間、公正無私的和氣精神。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的世界主義者了,因為在他們的著作中,他們到遙遠的地方去探求他們不屑在自己周圍履行的義務。這樣的哲學家之所以愛韃靼人,為的是免得去愛自己的鄰人。
自然人完全是為自己而活,他是數的單位,是絕對的統一體,只與他自己和他的同胞們才有關系。公民只不過是一個分數的單位,是有依賴于分母的,他的價值體現在他同總體,即同社會的關系。好的社會制度是這樣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使人們改變自己的天性,如何才能剝奪他自己絕對的存在,而給他以相對的存在,并且將“我”轉移到集體中去,以便使各個人不再將自己看做一個獨立的人,而只是看做共同體的一部分。
有一位斯巴達婦女,她的五個兒子都在軍隊里。于是,她等待著戰事的消息。她看到一個奴隸來了,奴隸戰栗地對她說:“你的五個兒子都戰死了。”“賤奴,誰問你這個?”“我們已經勝利了!”于是,這位母親便跑到廟中去祈禱和感謝神靈,這樣的人才是公民。
P2-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