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朱光潛談美(新版)(簡體書)
滿額折

朱光潛談美(新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的代表作,原名《談美書簡》。在這部情文並茂的隨筆中,朱光潛將美這一抽象的理念以極其優美和形象的文字表達出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在這部隨筆中作者還講述了許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給青年人以引導。

名人/編輯推薦

《朱光潛談美》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的代表作,原名《談美書簡》。在這部情文并茂的隨筆中,朱光潛將美這一抽象的理念以極其優美和形象的文字表達出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在這部隨筆中作者還講述了許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給青年人以引導。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夏再尊
這十二封信是朱孟實先生從海外寄來分期在我們同人雜志《一般》上登載過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為對象,從實際生活出發來介紹些學術思想。數年以來,同人都曾依了這目標分頭努力。可是如今看來,最好的收獲第一要算這十二封信。
這十二封信以有中學程度的青年為對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學程度的青年,就誰都是受信人,誰都應該一讀這十二封信。這十二封信,實是作者遠從海外送給國內青年的很好的禮物。作者曾在國內擔任中等教師有年,他那篤熱的情感,溫文的態度,豐富的學殖,無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歐洲,目的也就在謀中等教育的改進。作者實是一個終身愿與青年為友的志士。信中首稱“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來,這稱呼是籠有真實的感情的,決不只是通常的習用套語。
各信以青年們所正在關心或應該關心的事項為話題,作者雖隨了各話題抒述其意見,統觀全體,卻似乎也有一貫的出發點可尋。就是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圖近利。作者用了這態度談讀書,談作文,談社會運動,談愛戀,談升學選科等等。無論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間,都可看出這忠告來。其中如在《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鄭重地把這態度特別標出了說:“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對于現代青年能發生毫末的影響,我尤其虔心默祝這封信所宣傳的超‘效率’的估定價值的標準能印入個個讀者的心孔里去;因為我所知道的學生們、學者們和革命家們都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類似美國旅行家看《蒙娜·麗莎》了。”
“超效率!”這話在急功近利的世人看來,也許要驚為太高蹈的論調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結果就會流于淺薄粗疏,無可救藥。中國人在全世界是被推為最重實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懷一個極近視的目標:娶妻是為了生子,養兒是為了防老,行善是為了福報,讀書是為了做官,不稱入基督教的為基督教信者而稱為“吃基督教”的,不稱投身國事的軍士為軍人而稱為“吃糧”的,流弊所至,在中國,什么都只是吃飯的工具,什么都實用,因之,就什么都淺薄。試就學校教育的現狀看罷:壞的呢,教師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學生目的但在文憑資格;較好的呢,教師想把學生嵌入某種預定的鑄型去,學生想怎樣揣摩世尚畢業後去問世謀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總之都免不掉淺薄粗疏。效率原是要顧的,但只顧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為國家社會的生力軍,如果不從根本上培養能力,凡事近視,貪浮淺的近利,一味襲蹈時下陋習,結果縱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止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國家社會還有什么希望可說。
“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對于現代青年的毛病,曾這樣慨乎言之。征之現狀,不禁同感。作者去國已好幾年了,依據消息,尚能分明地記得起青年的病象,則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這十二封信啊,愿對于現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1929年元旦書于白馬湖平屋

目次

中國現代美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朱立元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 夏丐尊
一 談讀書
二 談動
三 談靜
四 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
五 談十字街頭
六 談多元宇宙
七 談升學與選課
八 談作文
九 談情與理
十 談擺脫
十一 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十二 談人生與我
附錄一 無言之美
附錄二 悼夏孟剛
代跋 “再說一句話”

談美 序 朱自清
開場話
一 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五 “記得綠歲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六 “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
八 “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十 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十二 “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十三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十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十五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書摘/試閱

三 談靜
朋友:
前信談動,只說出一面真理。人生樂趣一半得之于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自然界事物感動我的感官和心靈。這兩個字涵義極廣。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感受;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顏,同一和聲,而各個人所見到的美與和的程度又隨天資境遇而不同。比方路邊有一棵蒼松,你看見它只覺得可以砍來造船;我見到它可以讓人納涼;旁人也許說它很宜于入畫,或者說它是高風亮節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個乞丐,我只能見到他的蓬頭垢面,覺得他很討厭;你見他便發慈悲心,給他一個銅子;旁人見到他也許立刻發下宏愿,要打翻社會制度。這幾個人反應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強有弱。
世間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偉大的創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強烈。比方詩人和美術家,你見不到的東西他能見到,你聞不到的東西他能聞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請伯牙向他彈琴,他也只聯想到棉匠彈棉花。感受也可以說是“領略”,不過領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漢只管滿口吞咽,會喝茶的人卻一口一口的細啜,能領略其中風味。
能處處領略到趣味的人決不至于岑寂,也決不至于煩悶。朱子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種絕美的境界。你姑且閉目一思索,把這幅圖畫印在腦里,然後假想這半畝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這首詩比擬人生苦樂多么愜當!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為他們的“半畝方塘”中沒有天光云影,沒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便是領略得的趣味。
領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資,一半也由于修養。大約靜中比較容易見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條定律說:兩物不能同時并存于同一空間。這個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說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我所謂“靜”,便是指心界的空靈,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遠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靈,你愈不覺得物界沉寂,或者我還可以進一步說,你的心界愈空靈,你也愈不覺得物界喧嘈。所以習靜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學佛家靜坐參禪。靜與閑也不同。許多閑人不必都能領略靜中趣味,而能領略靜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閑。在百忙中,在塵市喧嚷中,你偶然丟開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驀然似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這就是忙中靜趣。
我這番話都是替兩句人人知道的詩下注腳。這兩句詩就是“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大約詩人的領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來看周啟孟的《雨天的書》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
“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覺得這種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這一句詩就懂得我所謂靜趣。中國詩人到這種境界的也很多。現在姑且就一時所想到的寫幾句給你看: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古詩,作者姓名佚。
“山滌余靄,宇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陶淵明《時運》。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目送飄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叔夜《送秀才從軍》。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王摩詰《贈裴迪》。 像這一類描寫靜趣的詩,唐人五言絕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細玩味,你便可以見到這個宇宙又有一種景象,為你平時所未見到的。梁任公的《飲冰室文集》里有一篇談“煙士披里純”,詹姆斯的《與教員學生談話》(James:Talk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里面有三篇談人生觀,關于靜趣都說得很透辟。可惜此時這兩部書都不在手邊,不能錄幾段出來給你看。你最好自己到圖書館里去查閱。詹姆斯的《與教員學生談話》那三篇文章(最後三篇)尤其值得一讀,記得我從前讀這三篇文章,很受他感動。
靜的修養不僅是可以使你領略趣味,對于求學處事都有極大幫助。釋迦牟尼在菩提樹陰靜坐而證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許多偉大人物常能在倉皇擾亂中雍容應付事變,絲毫不覺張皇,就因為能鎮靜。現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這潮流里,自然也難免跟著旁人亂嚷。不過忙里偶然偷閑,鬧中偶然覓靜,于身于心,都有極大裨益。你多在靜中領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們看著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也。你對著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談話,只是默然相對,心領神會,便可覺得朋友中間的無上至樂。你有時大概也發生同樣感想罷?
眠食諸希珍重!
你的朋友孟實
P10-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