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菊與刀(簡體書)
滿額折

菊與刀(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菊與刀》是一本經典暢銷書,是公認的研究日本文化的權威之所。作者是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在二戰將結束時,她受美國政府委托對日本的社會和民族性進行了詳細地調查與研究,并以此研究成果作為美國政府制定戰後對日政策的依據。這項成果就是《菊與刀》。《菊與刀》于1946年出版,不僅為美國制定對日軍事政治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且被日本學者稱之為現代日本學的奠基之作。它既是歐美等西方世界認識日本的必讀書,也是所有對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行為感興趣的讀者了解日本的入門之作。
《菊與刀》共分13章。
第1章介紹本書寫作緣起及作者所依據的理論和使用的方法。
第2章描述了日本人在戰爭中的行為。向讀者揭示了日本士兵為何在戰爭中可以泯滅人性的殘忍行為和失去理智的瘋狂。
第3章以日本社會的等級觀念為基礎,詳細闡釋了天皇、家長至上、男女性別歧視等問題的根源。
第4章以明治維新為標志,描述了日本在向西方和現代化過渡過程中,傳統觀念是如何受到挑戰和傳統文化是如何應對新時代變化的。
第5章重點研究了日本人的報恩情結。包括如何理解“恩情”,如對天皇的忠誠,對家長的尊敬,對長官的服從。
第6章講述日本人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報恩觀念,報恩在他們生活中的表現是什麼。
第7章研究了日本人對于“面子”問題的看法,其自尊心是如何導致一些極端行為的。
第8章主要論述了日本人如何在名譽的道路上不惜代價。
第9章解釋了日本人為什麼熱衷于歌伎、泡澡、圍棋、茶道等“享樂”行為,以及日本人對于“性”的看法等嚴肅生活之外私秘無問題的認識。
第10章、第11章的主要內容是日本人對于自身的道德要求及自我修養鍛煉。包括在寒冷的天氣里洗冷水澡、赤身磨煉意志等有嫌“自虐”行為的思想根源。
第12章介紹了日本人如何教育子女。其中不少良好的經驗至今仍然非常有借鑒意義。
第13章作者預測了日本未來的走向。作者銳利的觀察和深刻的研究,可以為我們解釋為什麼時至今日日本極力向往大國地位,為什麼參拜靖國神社及日本右翼勢力仍然存在等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魯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譯者:潘星漢

魯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國當代著名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生于紐約,原姓富爾頓(Fulton)。1909年獲瓦薩爾學院英國文學學士學位,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傅亞斯攻讀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二戰期間曾針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民族性加以研究。二戰即將結束時,美國政府委托本尼迪克特對日本的社會和民族性進行調查研究,以作為其制定戰後對日政策的依據。本書于1946年出版,不僅為美國制定對日軍事政治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且被日本學者稱之為現代日本學的奠基之作。戰後,本尼迪克特繼續參加哥倫比亞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歲。

名人/編輯推薦

《菊與刀》編輯推薦:讀《菊與刀》,可以讓你全面精確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為。為什么日本的明治維新會取得成功?日本人為什么要發動戰爭?他們是如何在戰後迅速崛起的?日本人為何彬彬有禮而又倨傲蠻橫?為何嚴謹恭順而又放蕩恣肆?為何頑固守舊而又勇于改革?他們為何既可以為天皇和國家剖腹又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國的小弟?
讀《菊與刀》,還可以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中國和我們自己。無論怎么說,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人對于傳統的感情和態度與同樣處于新舊、東西、文化沖突的中國人有著相似的情緒,而日本人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傳統的?他們堅決捍衛的是什么?毫無顧忌地拋棄的又是什么?他們接受西方的是什么?排斥西方的又是什么?
我們需要了解日本,了解這個強大陰險的鄰居!我們更需要了解我們自己,了解他們曾經歷過的困惑與取舍!

目次

第一章 研究日本的緣起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日本的等級制度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背負著歷史和社會恩情債的日本人
第六章 報恩:不容回避的人生主題
第七章 “情面”:事關名譽的義務
第八章 名聲的價值
第九章 日本人的享樂
第十章 道德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行的最高境界
第十二章 日本人怎樣培養孩子?
第十三章 日本的出路

書摘/試閱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對于戰爭的各種信條在每個文化系統中都存在,西方各國也不例外。雖然彼此之間有一些完全不用的特點,但其中的很多信條則是西歐各國所共同具有的。比如,動員戰士竭盡全力地進行戰斗的方式;當遭遇局部失敗時堅定信心的信念;有著相對穩定比率的戰死者和投降者人數;對待戰俘的一些固定政策等等。當西歐國家出現戰爭的時候,我們根據對這些戰爭信條的知識是可以預料到很多事情的出現的,因為這些國家都屬于同一個大的文化傳統,即使它們之間進行的戰爭也在這個文化傳統之內。
但是日本人是與西方人完全不同的,在戰爭中,他們的慣例與我們存在著很多差異,而這些正是我們可以借助了解日本人的人生觀以及日本人對于人的全部責任的看法的,起到積極作用的資料。讓我們暫且忽略日本人的行為在軍事上是否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對日本的文化及行為進行系統的研究上面來。或許他們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對我們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為這些行為的背後提出了很多需要我們盡快搞清楚的與日本人性格有關的問題。
日本人有著自己的傳統和思維、行為方式,形成這些文化的前提與我們所熟悉的都不太一樣。他們對于戰爭正義性而進行辯護與我們美國的所認定的戰爭信條是相反的,而日本對于國際形勢的分析和判斷的觀點也與我們并不一樣。
關于戰爭的起因,美國認為這場大戰是因為軸心國集團的瘋狂擴張和侵略。正是因為德國、日本、意大利三國聯盟進行的非法的征服,才使得國際和平難以維系。那些被軸心國侵占的地方,不管是波蘭、中國滿洲還是埃塞俄比亞,都是軸心國集團罪惡地壓迫欺侮貧弱民族的表現。他們無視“讓自己生存同時也讓別人生存”的信條,或者起碼應該是侵犯了國際上認同的“門戶開放”的準則。但是日本對于戰爭的起因則有著與美國不同的看法。日本人認為,現在的世界因為擁有絕對主權的各國的存在所以處于一種世界性的無政府狀態,只要主權國家依然存在,這種狀態就會持續。所以日本就應該為建立世界性的等級秩序而戰斗。而日本當仁不讓的將成為這個世界的領導者,因為在整個世界中,日本是真正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級制的唯一國家,最熟悉各國“各得其所”的意義。日本擺脫了以前的落後狀態,消滅了國內的叛亂,建設了現代化的交通、電力、鋼鐵產業,實現了國內統一與和平。根據日本官方的統計數字,百分之九十九點五的日本青少年都已經實現接受國家公共學校教育。如此發達的日本應該讓自己落後的兄弟之邦--中國得到幫助。作為同一人種的整個大東亞地區,不應該再受到西方的奴役,而承擔此任務的現在只有日本,因此日本應該將美國、英國、俄國等等侵入東方的勢力,依次從大東亞地區趕出去,讓這些西方國家“各得其所”。整個世界也應該如此,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在有著等級的國際結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樣才會有一個統一的和平的世界。(關于日本文化中受到高度評價的等級制的含義,我會在下章進行詳細的論述。)這就是日本民族希望實現的、自己創造出來的、符合他們口味的一個幻想。不過,日本最大的不幸在于,日本已經占領的那些國家,完全沒有日本人的這種理想。即便日本的夢想受到了被侵略國家的激烈抵抗和反對,但是日本在戰敗之後,仍然認為他們的“大東亞”夢想不應該被否定,至少道德上不應該把“大東亞”拆開。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即使是最不好戰的日本戰俘,也很少認為日本占領東亞大陸和西南太平洋地區(包括東南亞及大洋洲)為了“大東亞”夢想有什么不妥。我相信,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日本人依然會堅持自己的某些固有的態度和觀點,而這其中,最為有意義的一項,就是日本人對于等級制的信仰和遵從。在這一點上,他們是與我們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國人,完全不能水火共存的。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必須知道的是日本為什么這么熱衷等級制,它對日本意味著什么,帶給日本什么樣的好處。
談到對于戰爭勝利的希望,日本和美國在各自的寄托基礎上也是非常不同的,日本人的方式完全有別于美國人的通行見解。日本總是向世界叫囂他們必勝,而且非常堅信精神力量必能夠戰勝物質力量。日本人說:美國確實是一個軍事實力強大的大國,但這又算得了什么!日本人承認美國的強大,他們早就知道這些,但是卻從來沒有把這樣的優勢放在眼里。日本民眾能夠從日本的一家大報紙,《每日新聞》上,看到這樣的話:“如果我們害怕數字那就不會與敵人開戰。那些豐富資源并不是敵人用來準備這次戰爭的。”
當日本人取得一些勝利的時候,日本的大本營,包括他們的政治家和軍人們一直強調的都是:“這場戰爭的較量并不是軍備的優劣,而是強大的日本人的精神信仰與美國人相信的物質文明的戰爭。”當美國取得勝利的時候,日本人仍然在反復地強調:“這是一場精神對物質的較量!物質力量最終注定會失敗。”當日本人在塞班島和硫黃島的戰役中潰敗的時候,這樣的信念當然成了一種很方便的逃避責任的遁詞,不過日本人從來不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而準備好了這樣的說辭。這種對于精神必然戰勝物質的信念,在戰爭中處于優勢的幾個月中,也讓日本軍隊意氣風發,成了日本進軍的沖鋒號,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口號深入日本民眾心中遠在他們偷襲珍珠港之前。在三十年代的時候,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前陸軍大臣荒木大將在他的一本名叫《告日本國民書》的宣傳小冊子中已經寫道:日本的“真正使命”是“四海之內弘揚皇道,雖力量懸殊,但無需擔憂。吾等臣民于物質何懼!”
事實上,日本也像很多參戰的國家一樣,對于自己的軍事實力是有所擔憂的。我們能夠看到,日本在整個三十年代中,用于軍事備戰的國民收入比例以驚人的速度直線上升。而偷襲珍珠港的當年,日本更是將自己國民總收入的近一半去不用在了陸海軍的開支上。至于有關民用的行政支出卻只是政府總支出的百分之十七。與西方國家相比,日本并沒有像它對于民眾宣傳的那樣似乎毫不關心物質方面的軍事備戰。不過,日本人確實相信無論是軍艦還是大炮飛機,只不過僅僅是永恒的“日本精神”的一些表面象征,就像武士刀只是武士的高尚道德的象征一樣。
與美國自始至終追求擁有強大的力量不同,日本向來重視的是一些非物質的資源。雖然日本一直在發展自己的經濟,產業興國對日本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但日本這種發展產業的基礎卻是建立在自己獨特文化系統的前提之上。日本人相信,永恒的精神是一切。雖然物質不可或缺,但只是相對次要的,是難以永恒存在的。就連日本的很多廣播電臺也會經常向它的聽眾宣稱:“沒有永恒不滅的物質,所有的物質資源總有用完的時候,這是一個永遠正確的真理。”日本人把這種對精神的絕對信仰毫無保留地逮到了戰爭的中的日常行動和戰場上。其中,日軍的一種戰術手冊中就有這樣一句口號:“當敵人在數量是占據優勢時,我們會用自己的訓練與敵人抗敵,我們的血肉足以抵抗敵人的鋼鐵武器。”類似這樣的口號在并不是他們因為這次戰爭而專門制定的,這其實是日本人的傳統口號。在每個日軍的軍隊手冊上,扉頁便用粗體字顯赫的印著“必讀必勝”幾個字。我們已經看到,日軍的飛行員能夠以自殺的方式駕駛著小飛機撞向我們的軍艦,而這正是日本人深入人心的精神戰勝物質信念的在戰爭中有所表現的教材。他們自己稱這是“神風特攻隊”。所謂“神風”,就是指公元十三世紀成吉斯汗東征日本,卻因為船隊遭遇颶風而覆滅,是“神風”讓日本免于被侵占。
精神戰勝物質的信念不僅在軍隊中大肆被渲染,在日本的民間,當權者也同樣宣傳精神優越于物質的信條。比如,當一個工人在工廠中連續工作12小時,感到筋疲力盡的時候,他們要說的并不是抱怨,而是:“身體上的勞越累,可以讓意志和精神更加堅強和斗志昂揚”,“疲倦能夠鍛煉人的意志”。當人們在寒冷的冬季里躲在毫無取暖設施的防空洞不中時,日本體育會就會通過廣播命令大家運動起來做體操御寒,并宣揚說這樣的體操既能夠代替取暖設備和被褥,也能夠代替維持人們正常體力所需但又非常緊缺匱乏的糧食。他們總是宣揚說:“現在會有人說,連最基本的食品都沒有還做什么體操。這樣的說法是完全不對的。因為我們應該越是在食品不足的時候,越要通過其它辦法來增強我們的體質。”也就是說,日本人要用消耗體力的辦法來增強體質。這種觀點,讓美國人難以理解。因為我們總是通過前一天是不是有良好的睡眠;飲食吃飯是不是正常;有沒有感覺到寒冷或是炎熱,來衡量自己已經消耗的體力,然後進行補充。可是日本人似乎從來不考慮體力的消耗問題,因此也從來不會有什么貯存體力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物質主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