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寶貝的提問魔法庫(簡體書)
滿額折

寶貝的提問魔法庫(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是不是經常被孩子的提問圍攻?你是不是很納悶孩子的小腦袋里怎么會有那么多“為什么”?你是不是很苦惱,縱然使出渾身解數也“對付”不了孩子的刨根問底?可是,有一天,你又發現了孩子不再喜歡提問甚至不會提問,這是為什么呢?
提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是探索和發現世界的一個通道。如果父母一味地敷衍、拒絕甚至否定孩子,就等于扼殺了他的求知欲,打擊了他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的想象、創新等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不利的影響。本書告訴父母如何有技巧、有藝術并科學地回答孩子的提問,使每位父母都能教育出聰明孩子。

作者簡介

袁宗金,兒童教育專家,學前教育博士。主要研究兒童科學學習,并廣泛涉獵兒童藝術教育、家庭教育等領域。曾為《親子》雜志的咨詢專家和特約撰稿人,《揚子晚報》、《南京日報》幼兒教育欄目的答疑專家,并先後在江蘇和安徽地區從事育嬰師的實驗教學、兒童心理研究及幼兒師資培訓工作。目前是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骨干教師,出版專著2部,主持、參加國家及省部級多項課題研究,其中承擔的《智慧樹:學前教育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榮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成果特等獎。

名人/編輯推薦

你是不是也有一個愛問問題的小寶貝?
他的問題源源不斷,都快讓人招架不住啦?
可是,有一天,喜歡刨根問底的他為什么突然又不愛提問了?
解讀孩子提問背後的心理和動機,保護他的想象和創新能力!
剖析父母的意識誤區,巧妙設計回應高招,教育出聰明寶寶!
以後會不會再變回猴子?
我怎么能知道這不是做夢呢?
地球是由什么做的?
是不是有肉的東西都叫動物?
螃蟹為什么會橫著爬?
太陽怎么不掉下來呢?
第一個出生的人,他的父親到底是誰?
我怎么能夠知道,明天早晨我真的能夠醒來?
真的有聖誕老人嗎?
植物吃泥土嗎?
天真的問題孕育大智慧
呵護智慧的嫩芽,
孩子也會給你驚喜!

目次

第一章 是誰搶走了他的小問號——解開寶貝不再提問的謎團
寶寶乖,不要吵——阻止提問就等于定型孩子未知的發展
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
現在樹葉落下來了,是怎么落下來的
噢,可能是這樣的吧——敷衍,問題就被冷凍
大人認為小孩什么都不懂,但大人什么都懂就是不懂小孩
專家說:別把興奮當興趣,非專家說:也別把興趣當教育工具
爸爸說這就是科學答案——枯燥的回答封住了孩子的提問
在花床單上尿床的孩子說,我只是想灌溉這些花
小孩希望警察是超人,這樣就能拯救世界
媽媽也不知道——家長到了知識極限,失望便爬滿孩子的心房
孩子問:媽媽,是不是你錯了
誰弄壞了跟你有什么關系
恨不得抱著電視睡覺——被動接受代替主動思考,問題自然
就枯竭了
電視引發的模仿: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電視引發的提問:爸爸,這就是懷念嗎

第二章 找回被遺忘的提問魔法庫——重新開啟智慧
提問如同咕咕飲水——要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為什么要穿衣服,天氣這么熱
媽媽,什么是野
蝸牛的小觸角伸向了世界——不要擋住他認識世界的路
那你可不可以變成不知道我是安安
痛會到哪里去呢f
世界每天都是新鮮有趣的——提問讓他對世界懷著期待
我們以後會不會再變回猴子
什么是記憶啊
為什么不能問為什么——小心剝奪了他主動學習的熱情
我喜歡誰就是誰
嫦娥一個人住在月亮上面,會不會寂寞
提問都被束了手腳——寶貝的創造性也被提前扼殺
漏斗有什么用呢
我現在很生氣,應該用什么顏色來畫呢
旋轉出萬花筒般哲學——不要阻止寶貝的想象力發展
地球是由什么做的
我怎么能知道這不是做夢呢
答非所問——寶貝不能享受提問的快樂

第三章 芝麻開門——看看寶貝的提問才不會措手不及
我晚上為什么會做夢
為什么馬站著睡覺
……
第四章 再奇怪的問題也能對付——超級媽媽有高招
第五章 別讓他成了不動腦筋的小懶蟲——讓寶貝愛上提問
第六章 開一個家庭提問聚會——營造一個歡迎提問的氛圍
附錄1 兒童思考風格評定問卷
附錄2 兒童情緒智商的測試
附錄3 兒童發展能力測試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旋轉出萬花筒般哲學--不要阻止寶貝的想象力發展
地球是由什么傲的
兒童就像古代哲學家那樣,喜歡追尋事物的起源。哲學的本質問題,有許多是天真而又樸素的,也可能是最具哲理性的問題。有些事情在成人,包括大學生,是在他們學了第一本哲學書後,受到啟發才能提出的問題,而這種事,對兒童來說,會順乎自然地產生。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是萬物的本原,也就是說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的。依據德謨克利特對原子的描述,我們可以這樣大致地想象原子的形態:
形狀:原子是一些有著各種各樣形狀的小粒,方的、圓的、扁的、長的都有。
硬度:它們是不可分的,它們內部沒有一點空隙,無論用多鋒利的刀也休想砍開。
數目:原子的數目比撒哈拉沙漠中的沙子還要多,數都數不清。
種類:與數目一樣,原子的種類也無限的多。
“在兒童的眼中,任何現象的發生都是有直接原因的,所以,他們常常喜歡刨根問底,會有一些涉及哲學問題的深刻發問。”兒童對世界的追問有時像古希臘的原子論者,認為世界上許多東西是由原子組成的。苗苗說:“我知道原子,原子就是古時候的一種石頭,圓圓的,各種顏色。”苗苗是幼兒園的自然哲學家。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原子論。
苗苗:“爸爸,什么叫原子?”
爸爸:“原子是一種很小的東西,世界上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
苗苗:“那火有火的原子,水有水的原子,墻有墻的原子。是不是原子都是看不見的?”(這兒‘火的原子’、‘水的原子’、‘墻的原子’完全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個想法在科學史、哲學史上曾出現過。)他講完後,又問:“爸爸,地球是由什么原子做的呀?”
爸爸:“土的原子。墻也是由土的原子做成的。你看,工人把地下的泥土挖出來,一燒,不就成了磚頭了嗎?”
這個問題表明,孩子關于原子論已提出下列思想:原子是一種圓形的有各種顏色的小石頭,它古時候就有,它很小,我們看不見,萬物皆由原子組成,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原子。他的哲學思維即將進入古希臘的階段。他的這些言論若放進古希臘哲學資料中,恐怕又是一個德謨克利特。他顯然是聽爸爸說過原子,但爸爸不可能向他系統介紹原子論,可以肯定,他的這些想法基本上是他的創造。苗苗的這些問題表明,在兒童思維里可以找到古代原子論的雛形。
兒童對最初的認識總是非常可愛和有趣的,因為它記錄了兒童求知的生動創造過程。成人常常嘲笑孩子的天真幼稚,“兒童科學家”的觀點和結論許多是錯誤的,思想是充滿稚氣的,但是在稚氣里卻包含著最有生氣的活動和精神,包含著智慧的種子萌芽和源泉,它總是能給我們以啟示和力量,提問是整個科學面部上的強烈的表情,是一切知識的起源。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