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張愛萍與兩彈一星(簡體書)
滿額折

張愛萍與兩彈一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輝煌成就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標志。
開國上將張愛萍同志是我國“兩彈一星”偉大事業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之一。
《張愛萍與兩彈一星》以紀實文學形式,真實地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彭德懷、聶榮臻、陳毅、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于研制“兩彈一星”的英明決策、偉大氣魄和宏偉韜略:真實地再現了張愛萍領導和組織實施“兩彈一星”研制、生產、試驗和成功發射的艱難險組和曲折經歷;真實地再現了他敏銳的超前意識,高超的組織才能,靈活的指揮藝術和深入細斂的工作作風:真實地再現了他身處逆境頑強不屈,面對困難百折不撓,崇尚科學,尊重知識,虛懷若谷的精神境界以及與科學家結下的深情厚誼。同時,也真實地再現了錢三強、錢學森、朱光亞、王淦昌、鄧稼先、程開甲、周光召、陳能寬、任新民、黃緯祿、孫家棟、屠守鍔等一代科學巨匠帶領全國廣大科技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英勇奮斗、堅忍不拔、嘔心瀝血、忘我獻身的偉大的科學精神、愛國情懷和民族意志。
《張愛萍與兩彈一星》由陸其明、范敏若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張愛萍同志長期從事國防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戰線的領導工作,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杰出領導者。
由陸其明、范敏若編著的《張愛萍與兩彈一星》以紀實文學的形式,真實再現了張愛萍將軍敏銳超前的意識、高超的組織才能、靈活的指揮藝術、深入細致的工作作風、逆境中的頑強意志、困難中的百折不撓,以及與科學家們的深厚情誼。同時,再現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于研制“兩彈一星”的英明決策、偉大氣魄和宏偉韜略;再現了錢學森等眾多科學家及我軍指戰員英勇奮斗、堅忍不拔、嘔心瀝血、忘我獻身的革命精神;再現了中國人民上下一條心、全國一盤棋的堅強意志和精神風貌。

張愛萍同志長期從事國防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戰線的領導工作,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杰出領導者。1955年12月,他參加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研究制訂全國科學技術遠景規劃工作,擬制了《關于十二年內我國科學對國防需要的研究項目的初步意見》、《關于軍隊內部建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自1959年9月,先後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中央專委委員兼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委員,主持國防科技、裝備和國防工業工作,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大協作、大會戰,先後4次擔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場試驗總指揮,成功地組織了我國第一代地地導彈、首次原子彈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工作面臨嚴重困難的關鍵時刻,他深入全國各地的核工業單位調查研究,向中央建議集中全國力量,加速攻關,并呈報了《原子能工業建設的基本情況和急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的報告》,為中央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他長年奔波在大漠深處、深山僻壤,與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參試部隊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為解決核試驗中的難題,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提出了許多關鍵的指導性意見。1964年2月,任地地導彈專門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建立導彈作戰基地及組建導彈部隊領導機構的工作。1965年6月,向中央軍委呈報了《關于組建導彈部隊領導機構問題的報告》,得到軍委批準。1966年6月6日,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他親赴全國各地勘察、選址,為第二炮兵和我國戰略核力量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大革命”中張愛萍同志慘遭迫害,被批斗、囚禁達6年之久,左腿致殘。但他剛直不阿,正氣凜然,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975年3月,他復出後任國防科委主任,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開展工作,提出“要盡快拿出武器裝備上的‘殺手?’來”,領導制定并組織實施了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和通信衛星等尖端武器裝備的研制計劃,成功組織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尖兵一號”的發射。
1977年3月後,張愛萍同志再次復出,歷任中央軍委委員、國防科委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家科委第一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并兼任中央專委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主任。他團結帶領廣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大力撥亂反正,全面整頓,很快恢復了正常工作秩序。他集中精力抓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和通信衛星的研制試驗,創造性地建立了武器裝備研制試驗工作中的總設計師和行政總指揮“兩條指揮線”制度。1980年5月,他成功地組織指揮了中國第一枚洲際導彈的發射。同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主持國防科委、國防工辦、軍委科裝委合并組建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1982年9月,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同年11月,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他強調在進行國民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國防建設,走民富國強的路子。他建議并組織領導了我軍機械化集團軍試點工作;加強了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并親臨現場組織指揮潛地導彈和地球同步衛星發射。他十分重視我軍信息化建設,對“銀河”巨型計算機、軍用漢字系列微機等信息裝備的研制給予極大支持。他倡導“保軍轉民”工作,為秦山核電站等重大項目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出訪了許多國家,積極開展軍事外交和對外國防科技交流與合作,促進了我軍與世界各國軍隊的友好交往,促進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進步。他積極貫徹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為國防建設和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特別是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錄自《張愛萍同志生平》
新華社北京2003年7月12日電
(二)
張愛萍同志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杰出領導者,他嘔心瀝血鑄利劍,為發展以“兩彈一星”為主要標志的國防尖端科技事業,建立國防工業體系,提高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他積極協助聶榮臻同志,領導和主持制定了國防科技發展規劃,將原子能、噴氣與火箭、半導體、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五個方面的技術,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歷史證明,確定國防科技發展的這“五朵金花”,是一項極富遠見的戰略謀劃,對明確我軍武器裝備發展方向和研制任務,帶動國家科技和國民經濟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他根據國家科技發展的總體安排,領導擬制了《關于十二年內我國科學對國防需要的研究項目的初步意見》、《關于軍隊內部建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促進了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在他的直接領導和強有力的組織指揮下,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建成了尖端武器和常規兵器科研機構與試驗基地,組建了國防科技“主力兵團”,初步形成了國防科研、試驗和生產體系。
張愛萍參與領導了“兩彈一星”的大協作、大會戰。他堅決執行中央確立的方針,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調動廣大國防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認為,對科學家最好的服務就是為他們創造一個充分施展才華和智慧的環境,讓他們感到有目標可奔、有章法可循、有集體可靠。他奔波于茫茫無際、人煙稀少的戈壁荒原和深山峽谷,與參研“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試驗部隊官兵同工作、同生活,為解決科學試驗中的各種難題提出了許多關鍵性的指導意見,這也使他成為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1960年前後,中蘇兩黨的分歧逐步公開化,前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單方面撕毀合同,中斷對中國的全部援助,給剛剛起步的我國國防尖端科技事業造成了巨大困難。對此,毛澤東同志堅定地說:“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賬是很難還的。”此時,恰逢我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困難局面,有人提出原子彈研制是否下馬的問題。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聶榮臻主持召開國防工委會議,分析研究國防尖端技術的基本情況及其發展問題。聶榮臻力主繼續上馬,并派張愛萍和劉西堯率領調查組到核工業建設和原子彈研制第一線進行實地考察。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研究,他們向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呈報了《關于原子能工業建設的基本情況和急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的報告》,認為只要中央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集中全國有關部門的力量進行技術攻關,1964年炸響原子彈這一設想是有可能實現的。這份調研報告為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赫魯曉夫曾斷言,離開蘇聯人,中國20年內也搞不出原子彈。但中國人民不怕鬼,不信邪。周恩來總理親任中央專委主任,組織全國進行大協作、大會戰。根據中央專委的決定,1964年8月,由國家有關部門和解放軍各總部、各軍兵種負責人與專家,組成首次核試驗委員會,張愛萍任主任委員、黨委書記,統一組織指揮試驗工作。在他的精心組織下,核試驗的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春雷般的巨響,承載著中國人民富國強兵的百年夢想,承載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定信心。張愛萍滿懷激情地寫下了“東風起舞,壯志千軍鼓。苦斗百年今復主,矢志英雄伏虎”的著名詩句,為實現東方巨響而高歌。此後,張愛萍多次擔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試驗現場總指揮,成功地組織了我國第一代地地導彈、首次原子彈空爆和第三次原子彈爆炸試驗。
“文化大革命”中,張愛萍蒙受不白之冤,遭到批斗、關押6年之久。1975年3月,他復出後任國防科委主任,積極貫徹鄧小平同志關于全面整頓的思想,首先帶領工作組深入七機部派性十分嚴重的單位蹲點。他認真調查研究,摸清情況,然後展開全面整頓,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科研、生產和試驗工作秩序。他提出,要盡快拿出性能先進、質量優良的武器裝備,并按照精簡型號、統一方案、集中力量、突破重點的原則,領導制定了戰略導彈研制計劃。當年下半年,我國連續成功地發射了3顆衛星,人稱“三星高照”。1975年底,“四人幫”大搞“反擊右傾翻案風”,張愛萍再次靠邊站。
粉碎“四人幫”後,張愛萍再度復出,主持國防科委工作。他率領國防科研大軍,大力撥亂反正,逐步恢復和健全了武器裝備研制試驗工作中的總設計師系統和行政總指揮系統“兩條指揮線”的制度。他集中精力搞“三抓”,即抓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和通信衛星的研制和試驗。1980年5月,他成功地組織指揮了中國第一枚洲際導彈的發射。1982年10月和1984年4月,潛地導彈、試驗通信衛星也先後發射成功。
張愛萍同志的英名,將永遠與“兩彈一星”偉業融為一體,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錄自2003年10月9日《人民日報》郭伯雄、曹剛川
《一代儒將功勛卓著神劍將軍風范長存》
(三)
張愛萍同志長期擔任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的重要組織領導工作,是建國初期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藍圖的直接組織擬制者,是“兩彈一星”研制試驗的重要組織實施者,是“三抓”任務的杰出領導指揮者,也是軍隊科研工作和常規武器裝備建設的重要謀劃者,為開拓發展新中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事業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開創性工作,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科學擬制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規劃。20世紀50年代中期,面對國際斗爭的嚴峻形勢和尖端科技的發展趨勢,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果斷發出了“向現代科學技術大進軍”的偉大號召,決定立即著手研究制定我國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簡稱“十二年科學規劃”),并毅然作出了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張愛萍同志受命參加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工作,在聶帥的領導和主持下,負責制定國防科技發展十二年規劃。他精心組織,虛心求教,刻苦鉆研,集中廣大專家的智慧,科學擬制了《關于十二年內我國科學對國防需要的研究項目的初步意見》,確定了被稱為“五朵金花”的原子能技術、噴氣與火箭技術、半導體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自動控制技術等五項重點任務。1960年,張愛萍同志又負責組織研究制定了軍隊裝備八年規劃,其基本任務和目標,就是要為把人民解放軍建設成為一支擁有先進技術裝備的現代化軍隊打下堅實基礎,并使各戰區具有獨立完整的部隊裝備體制,以便戰時能獨立遂行作戰任務。上述兩個重要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對增強國防力量、帶動國家科技進步及經濟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和非常深遠的影響。
全力組織“兩彈一星”研制試驗。為了盡快獨立自主突破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尖端技術,時任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的張愛萍同志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他懷著“為國為民平生愿”的“似火丹心”和“發憤圖強”的堅定信念,跋山涉水,櫛風沐雨,嘔心瀝血,不辭辛勞,在開展決策調研、組建試驗基地、創建科研機構、指揮科研試驗等許多重要方面,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汗水,作出了特殊貢獻。
早在1958年,張愛萍同志就參與了組建西北導彈試驗基地、核試驗基地和儲存器材基地的規劃和領導工作;1960年1月,率三總部工作組赴西北導彈試驗基地檢查基地建設工作,同年5月,又先後深入上述3個基地調查研究、指導工作,解決了基地建設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并在返京後向黨中央、中央軍委寫出了專題報告,就急需解決的若干重大問題,提出了決策建議和意見。黨中央、中央軍委對此高度重視,很快批轉有關部門迅速予以落實,對加速試驗基地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特別是1961年,在我國原子彈、導彈研制面對蘇聯毀約停援和國家經濟困難嚴峻形勢,必須作出重大抉擇的歷史關頭,張愛萍同志受聶帥委托,與劉西堯、劉杰同志一起,深入原子彈研制一線和試驗基地建設現場,進行了歷時近一個月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和實地考察,向中央提交了《關于原子能工業建設的基本狀況和急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的報告》,明確提出,只要進一步加強對核工業建設和原子彈研制工作的組織協調,集中全國各有關部門進行協同攻關,就能夠在1964年實現原子彈爆炸成功。為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在原子彈試驗中,他作為首次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和現場試驗總指揮,堅決貫徹周總理提出的“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十六字方針,精心組織,精心指揮,狠抓落實,明確提出了“一定保響,基本保測,確保安全”和“不放過一個問題,不帶著問題進行試驗”的要求,并深人試驗準備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細致的檢查指導和把關驗收,解決了核試驗中的一系列重點難點問題,終于在1964年lO月取得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圓滿成功。此後,又連續兩次親臨核試驗現場,成功組織指揮了1965年5月的首次原子彈空爆試驗和1966年5月的第三次原子彈試驗。在導彈試驗方面,1960年11月,他在西北導彈試驗基地成功地組織指揮了我國第一枚國產地地導彈發射試驗;1964.年6月,又成功組織了我國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導彈首次飛行試驗,并連發連中,創下了“連中三元”的佳話。原子彈、導彈研制、試驗成功後,我國隨即開始了“兩彈”(原子彈、導彈)結合試驗和氫彈研制工作,并先後于1966年10月和1967年6月取得圓滿成功。這兩次試驗成功之時,張愛萍同志雖然已被錯誤地“打倒”,但他所做的工作,已經融進了這項偉大的事業之中。
1965年初,受聶帥委托,張愛萍同志組織對中國科學院和錢學森同志提出的《關于發展衛星研制工作的綱要和建議》進行了研究,認為進行衛星工程研制的技術基礎已經基本具備,應該統一規劃,有計劃、按步驟地開展研制工作。隨後參與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研制的有關組織工作。特別是1975年復出後,大刀闊斧地開展思想整頓、組織整頓和生產秩序整頓,使國防科研形勢迅速好轉,戰略導彈、運載火箭和衛星發射試驗連創佳績,當年就連續成功發射了3顆衛星,人們喜稱為“三星高照”。尤其是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成功發射和回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這項高技術的國家。
“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國偉大成就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極大地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大國地位和國際威望。在組織實施“兩彈一星”研制試驗的歷史進程中:,張愛萍同志表現出了高超的組織才能、指揮藝術和崇高的奉獻精神、務實作風,立下了彪炳史冊的殊勛。為此,1999年9月18日,中央特邀他出席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會上,榮獲功勛獎章的科技專家們紛紛上前,同他親切握手并致衷心問候,異口同聲地談到“兩彈一星”的成功與他的有力領導密不可分;江澤民主席熱情稱贊他:為“兩彈一星”等國防高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精心領導“三抓”工程決戰決勝。1975年3月張愛萍同志首次復出時,就提出要盡快拿出幾個國防科技戰線的“殺手?”來,并主持制定了在1980年前完成洲際導彈等3項重大發射任務的“四年三步”規劃。1977年3月,再次復出後,他又明確提出務必要在20世紀80年代前期完成洲際導彈、潛地導彈、通信衛星三項重點任務,即“三抓”任務。
“三抓”目標的確定,在整個國防科技戰線產生了極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增強了廣大科技人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勝利完成“三抓”任務,時任國防科委主任後來又擔任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秘書長等重要領導職務的張愛萍同志,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他首先著力在國防科技工業戰線進行全面治理整頓,提出“撥亂反正、全面整頓、加強統一、集中領導、同心協力,盡快恢復正常的工作秩序”的要求。針對“三抓”工程型號新、難度大、周期長、技術密集、知識密集、設備密集、組織協調復雜、安全要求嚴格等特點,張愛萍同志以其卓越的領導魄力,實行全國“一盤棋”,組織全國大協作、大會戰,創造性地建立健全了總設計師和行政總指揮“兩條指揮線”制度,嚴格實行逐層逐級的崗位責任制,狠抓質量與進度,集中力量,有計劃、有步驟、梯次漸進地突破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導彈核潛艇及運載火箭與通信衛星關鍵技術,加速相關試驗保障條件的調整建設,特別是遠洋測量船隊建設,確保了“三抓”任務緊張有序、高質高效的順利進行,先後于1980年5月、1982年10月和1984.年4月成功組織了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試驗、潛地導彈發射試驗和通信衛星發射任務,奪取了“三抓”工程的全面勝利。此外,還于1981年9月成功進行了“一箭三星”發射試驗。
“三抓”是“兩彈一星”的繼續和發展,標志著我國的戰略核導彈從中程發展到遠程、從液體發展到固體、從陸上發展到水下、從固定陣地發射發展到隱蔽機動發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獨立自主掌握洲際導彈、導彈核潛艇和發射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及“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之一,使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統籌謀劃常規武器裝備研制和軍隊科學研究工作。張愛萍同志對常規武器的研制發展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20世紀60年代中期,組織制定了國防科技常規武器裝備“三五”計劃,要求確定武器裝備研制項目及其戰術技術性能時,一定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先解決“有無”問題,再逐步改進提高。據此確定,常規武器以陸軍武器為發展重點,陸軍武器發展以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為重點;軍用飛機發展以殲擊機為重點;海軍艦艇發展以潛艇為重點;軍事電子技術發展以保障進一步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為重點。該規劃的實施,使陸、海、空三軍常規武器有了長足的發展,對“銀河”巨型計算機、軍用漢字系列微機等信息裝備的建設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張愛萍同志也是軍內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重要開創者。1956年在制定十二年規劃的同時,就提出了《關于軍隊內部建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建議各軍種、兵種、勤務部門分別建立科學研究機構。他還十分重視軍隊裝備技術革新工作,強調指出在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發展國防工業的同時,在使用方面搞技術創新,以推動軍隊裝備技術革新工作向前發展。
錄自2003年10月12日《解放軍報》總裝備部
《春雷神劍騰九天 豐功偉績垂青史》

目次

代序言
 (一)
 (二)
 (三)
引言
第一章 兩帥選主將
第二章 命運的抉擇
第三章 兩份《初步意見》
第四章 在酒香飄逸的地方
第五章 千里戈壁灘上
第六章 幽靜的草原腹地
第七章 為國產液氧奔波
第八章 上馬與下馬之爭
第九章 程“Book”的兩次保證
第十章 “減壓”成了新動力
第十一章 直奔爆炸現場
第十二章 鞏固發展“協同網”
第十三章 春風早度玉門關
第十四章 痛心與憤怒
第十五章 連中三元
第十六章 大膽懷疑小心驗證
第十七章 戰士餓飯引起的一串故事
第十八章 一員都不能少
第十九章 細節決定成敗
第二十章 效應試驗更重要
第二十一章 實為“預演”人
第二十二章 “既然是嚇人的,就早響”
第二十三章 響
第二十四章 不能讓兩位老帥“打架”
第二十五章 早響
第二十六章 讓“噦唆君”和“嬌小姐”盡快結婚
第二十七章 還是叫第二炮兵吧
第二十八章 老帥登門請出山
第二十九章 夜訪
第三十章 深談
第三十一章 整頓:還我舊時精神
第三十二章 1975:三星高照再創輝煌
第三十三章 又陷絕境
第三十四章 老帥召見再出山
第三十五章 必須要從整頓人手
第三十六章 集中力量打贏“三大戰役”
第三十七章 5號洲際導彈飛向南太平洋
第三十八章 必須要把整頓放在首位
第三十九章 書面發言震動“十二大”
第四十章 “巨浪1號”雷震海天
第四十一章 感受世界格局巨變
第四十二章 優美的科學城
第四十三章 “東方紅2號”遨游太空
第四十四章 含淚擁抱“兩彈”元勛
第四十五章 中國火箭打人國際市場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一章兩帥選主將
1956年春。
一天早晨,張愛萍上將吃完早飯,習慣地站到鏡子前,整理衣帽,準備上班。正要出門,電話鈴突然急促地響了起來。
張愛萍抓起電話:“誰?喔!陳老總找我有什么事?”
“張副總長,陳老總有事找你談,請來一趟。”
“什么事?”
“陳老總沒有說。”
張愛萍放下電話,叫上警衛員,登上了汽車。
汽車出了宅院,在巷子里拐了幾個彎,朝著總參謀部大樓馳去。
張愛萍是在3月到總參謀部報到的。其實,195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就下達命令,任命張愛萍為副總參謀長。同時任命的,還有總參謀長粟裕、副總參謀長陳賡、鄧華、許世友、李克農、楊成武、張宗遜、韓先楚、彭紹輝。只是由于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浙東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張愛萍正忙于組織一江山島登陸戰役、解放浙江沿海島嶼的準備工作,未能按時上任,直到戰役結束,浙江沿海島嶼解放,才來到總參謀部報到。
張愛萍報到時,粟裕總參謀長交給他的任務是分管軍事行政、軍隊組織建設工作兩個部分。細分起來那就多了:軍隊建設、組織編訓、行政管理、武器裝備、兵員調整、軍事技術干部的調配以及軍隊文書;此外,還分管著總參辦公廳、軍務部、隊列部、裝備部、干部局等等。
總參謀部在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懷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彭德懷和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都在一幢樓內辦公。彭德懷的辦公室及其秘書辦公室設在四層,總參謀長和九位副總參謀長辦公室分別設在二層和三層。
一天,張愛萍上四層請示工作。彭德懷說:“你就搬到四層來吧。”張愛萍連聲說“不”。彭德懷又說:“我一個人在四層,用不了那么多辦公室,就搬上來吧,省得跑上跑下的。”張愛萍還是遲遲不搬。後來粟裕知道了,解釋說:“彭總的意思很明顯:你分管的不少工作,都是彭總親自抓的,你搬上四層辦公,彭總找你研究工作也方便些。”
汽車在總參謀部大樓門前停了下來。張愛萍健步走上四層,向辦公室走去。
在走廊里,張愛萍碰到了彭德懷。
張愛萍立正敬禮:“彭老總,你好。”
彭德懷還禮,問:“陳老總找你談了吧?”
張愛萍:“有件急事要辦,處理完了就去。”
張愛萍處理完急事,馬上下樓登上汽車。
汽車出了大院,拐到府右街,進了中南海,來到國務院大樓前。
陳老總有什么事突然找自己談呢?要是過去在華東,一個是司令員,一個是參謀長,談事是家常便飯。可是,陳毅現在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談外事工作?可能。那會談什么事呢?直到跨進陳毅辦公室,張愛萍還沒有想明白。
陳毅握著張愛萍的手,打量了一下說:,“好久沒見了,沒有想到我會找你吧?”
“真的沒有想到。”
“好,坐下來談。”
兩人面對面地坐了下來。
陳毅情緒興奮,滿臉微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最近,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說:‘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後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周總理根據毛主席的講話,主持召開了會議,決定國務院成立科學規劃委員會,并已進行了第一次會議,專門研究制訂全國科學技術十二年規劃(1956~1967)。”
“全國搞建設,科技走在前,這的確是一個好消息!”
陳毅接著介紹了會議盛況,又闡述了制定科學技術十二年規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講者亢奮,聽者振奮,兩人常常會情不自禁地稱贊“中央的英明決策”。
陳毅突然問:“你看到中央關于大力發展自然科學的指示沒有?”
張愛萍思索片刻:“什么指示?沒有看到呀。”
陳毅:“就是1954年初,中共中央批轉中國科學院黨組報告時所作的指示。”
張愛萍:“那時我正在忙于解放浙江沿海島嶼呢,沒有看到。”
陳毅立即叫秘書把文件取來,交給張愛萍。
張愛萍展開文件,默默地讀著:發展自然科學,以促進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并幫助全面了解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我國科學技術基礎薄弱,而科學研究干部的生長和科學研究經驗的積累,都需要相當長的時期,必須發奮努力,急起直追,否則就會由于科學落後而阻礙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
陳毅見張愛萍讀完,又說:“中央已經下了決心,決定要像戰爭年代抽調大批地方干部到軍隊去工作那樣,從全國抽調大批優秀干部分配到工業戰線上去,把他們培養成為工業建設的領導骨干和科技骨干。不久前,毛澤東主席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再次強調,我們進入了鉆社會主義工業化,鉆社會主義改造,鉆現代化的國防,并且開始要鉆原子能這樣的歷史新時期;適合這種新的情況鉆進去,成為內行,是我們的任務。”
聽了陳毅的談話,張愛萍是既激動又困惑:自己又能為現代化建設做些什么呢?
陳毅好像看透了張愛萍的心思,開門見山地說:“剛岡0結束的是第一次會議,對制訂全國科技十二年規劃才進行了初步想定,還要繼續深入研究討論,最後要研究到我們軍隊科技規劃。第二次會議決定由你去參加,然後拿出一個軍隊科研十二年規劃來。”
張愛萍先是一驚,繼而搖頭:“陳老總,不行,我不行!”
陳毅:“怎么不行?”
張愛萍:“我文化水平低,不懂什么科學技術,就是去參加了會議,也完不成任務。”P8-1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