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生態學(第二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生態學(第2版)》由《生態學》(第一版)全面修訂改編而成。內容包括上篇基礎生態學和下篇應用生態學兩大部分,由緒論和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農業生態學、城市生態學、人類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等9章共10部分所組成。每章前附有簡明的內容提要;每章後附有相應的復習思考題;所列擴充讀物,便于讀者找到加深拓寬有關章節學習的書目。本教材首先闡明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并適當精選應用生態學的內容,旨在提高學習者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生態學(第2版)》適用于高等師范院校、高等農林院校及綜合性大學的生命科學及環保專業,也可作為其他有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及中學生物學教師的參考用書。

名人/編輯推薦

《生態學(第2版)》是在《生態學》(第一版)的基礎上全面修訂而成。依據學科的新發展、新資料,并吸納使用院校師生的意見,對全書進行內容和數據的更新,其中,特別對第5章農業生態學、第8章污染生態學、第9章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第3章第6節地球陸地主要生物群落等部分,進行了重新編撰和改寫;同時,盡可能科學地調整各章節編排順序,以加強各個章節的內在聯系。
《生態學(第2版)》分上、下篇,包括緒論、上篇基礎生態學(第1章~第4章)、下篇應用生態學(第5章~第9章)共10部分,全書有附圖94幅,附表25個;每章前附有簡明扼要的內容提要;每章後附有與主要內容相對應、難易程度不等的思考題,讀者可作復習參考;每章還指明有關擴充讀物,便于讀者找到加深拓寬有關章節學習的書目;書後附有英文專業名詞索引。

生態學是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完整而獨立的學科,多年來已成為生物專業學生必修的骨幹課程之一。由於本學科的研究核心在於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因而在人類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等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的情況下,促使生態學發展成為一門應用性強、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基礎學科。
本書是在《生態學》(第一版)的基礎上全面修訂而成。依據學科的新發展、新資料,並吸納使用院校師生的意見,對全書進行內容和數據的更新,其中,特別對第5章農業生態學、第8章污染生態學、第9章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第3章第6節地球陸地主要生物群落等部分,進行了重新編撰和改寫;同時,盡可能科學地調整各章節編排順序,以加強各個章節的內在聯繫。第一版中第10章生態學一些重要分支學科簡介,鑑於目前有關的分支學科已出版有相應的教材或專著,對此第二版中可不再介紹。
本書分上、下篇,包括緒論、上篇基礎生態學(第1章~第4章)、下篇應用生態學(第5章-第9章)共10部分,全書有附圖94幅,附表25個;每章前附有簡明扼要的內容提要;每章後附有與主要內容相對應、難易程度不等的思考題,讀者可作複習參考;每章還指明有關擴充讀物,便於讀者找到加深拓寬有關章節學習的書目;書後附有英文專業名詞索引。
本書編委會成員均為生態學的授課教師,大多有多年為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生態學的經驗。通過重編第二版過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更加明確必須堅持和深化本教材的突出特點:一是基礎性,教材應著重把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介紹給讀者,基礎生態學部分力求深入淺出、概念明確,使學習者較快掌握生態學的規律和內涵;二是實用性,精選有關材料,加強應用生態學的內容,滿足學習者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需求;三是創新性,所選擇編寫的材料盡量反映當今國內外生態學的新成就、新進展以及有關生態學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並註意結合我國國情,所舉生態事例要求具典型性、指導性。總之,教材內容新穎,詳略得當,既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又有許多生動的實例分析,並對生態學領域的一些前沿研究做恰當的介紹,這是我們編寫第二版所努力追求的。
儘管我們在教材的前瞻性、綱要性和可讀性方面做出了努力,由於生態學內容延伸廣泛、時空性強,限於主編的水平,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及不足之處,衷心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師生和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目次

第二版前言
緒論
0.1 生態學的定義
0.2 生態學研究歷史
0.3 生態學研究內容與分支學科
0.4 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思考題
擴充讀物
上篇 基礎生態學
第1章 個體生態學(因子與適應)
1.1 環境與生態因子
1.1.1 環境的概念及分類
1.1.2 生態因子的概念及分類
1.2 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
1.2.1 生態因子作用的特點
1.2.2 限制因子的重要作用
1.2.3 生物對生態因子耐受限度的調整
1.2.4 適應組合
1.2.5 輻射適應和趨同適應
1.3 光因子及其生態作用
1.3.1 太陽輻射與能量環境
1.3.2 光的生態作用
1.4 溫度因子及其生態作用
1.4.1 溫度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因素
1.4.2 溫度對生物生長、發育、繁殖與分布的影響
1.4.3 極端溫度與生物
1.4.4 溫度因子主導的生物生態類型
1.5 水因子及其生態作用
1.5.1 地球的水條件及其生態意義
1.5.2 水的理化性質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1.5.3 水因子主導的植物生態類型
1.5.4 動物對水環境的適應
1.6 土壤因子及其生態作用
1.6.1 土壤的概念及其生態意義
1.6.2 土壤理化性質對生物的影響
1.6.3 土壤因子主導的植物生態類型
1.6.4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2章 種群生態學
2.1 種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1.1 種群的定義
2.1.2 種群的基本特征
2.2 種群的數量特征
2.2.1 種群密度
2.2.2 影響種群數量的基本參數
2.2.3 年齡分布
2.2.4 性比
2.2.5 生命表
2.2.6 存活曲線
2.3 種群增長
2.3.1 種群在無限環境中的指數式增長
2.3.2 種群在有限環境中的邏輯斯諦增長
2.3.3 自然種群的數量變動
2.4 種群的遺傳進化與生存對策
2.4.1 種群的遺傳進化
2.4.2 影響自然選擇的生態因素
2.4.3 種群的適應對策
2.5 種群密度調節
2.5.1 內源性因素
2.5.2 外源性因素
2.6 種內關系
2.6.1 兩性關系
2.6.2 種內競爭
2.6.3 空間行為
2.6.4 社會行為
2.6.5 通訊行為
2.6.6 利他行為
2.7 種間關系
2.7.1 種間競爭
2.7.2 捕食作用
2.7.3 寄生作用
2.7.4 共生作用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3章 群落生態學
3.1 生物群落概述
3.1.1 生物群落的定義
3.1.2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3.1.3 生物群落的性質
3.2 生物群落的組成
3.2.1 種類組成及數量特征
3.2.2 物種多樣性
3.2.3 種問關聯
3.3 生物群落的結構
3.3.1 群落的結構單元
3.3.2 群落的結構類型
3.3.3 影響生物群落結構的因素
3.4 生物群落的動態
3.4.1 生物群落的內部動態
3.4.2 生物群落的演替
3.5 生物群落的分類與排序
3.5.1 生物群落的分類
3.5.2 生物群落的排序
3.6 地球陸地主要生物群落
3.6.1 陸地生物群落分布規律
3.6.2 凍原生物群落
3.6.3 北方針葉林生物群落
3.6.4 溫帶落葉林生物群落
3.6.5 溫帶草原生物群落
3.6.6 熱帶稀樹草原生物群落
3.6.7 荒漠生物群落
3.6.8 亞熱帶硬葉林生物群落
3.6.9 亞熱帶常綠林生物群落
3.6.10 熱帶雨林生物群落
3.7 海洋生物群落
3.7.1 沿岸帶生物群落
3.7.2 大洋帶生物群落
3.7.3 深海帶生物群落
3.8 淡水生物群落
3.9 濕地生物群落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4章 生態系統生態學
4.1 生態系統概述
4.1.1 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4.1.2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與基本結構
4.1.3 食物鏈和食物網
4.1.4 營養級與生態金字塔
4.1.5 生態效率
4.1.6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4.2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4.2.1 研究能量傳遞的熱力學定律
4.2.2 初級生產
4.2.3 次級生產
4.2.4 生態系統中的分解
4.2.5 不同生態系統能流的特點
4.3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4.3.1 物質循環的概念及特點”
4.3.2 物質循環的類型
4.3.3 元素循環的相互作用
4.4 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4.4.1 信息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4.4.2 生態系統中信息的類型及特點
4.4.3 信息傳遞過程的模式
4.4.4 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信息傳遞
思考題
擴充讀物

下篇 應用生態學
第5章 農業生態學
5.1 農業生態學概述
5.1.1 農業生態學的發展
5.1.2 農業生態學的特點與研究內容
5.2 農業生物與其環境
5.2.1 非生物生態因子與農業生物
5.2.2 生物生態因子與農業生物
5.3 農業生態系統
5.3.1 農業生態系統的概念
5.3.2 農業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5.3.3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5.3.4 農業生態系統的能流與物流
5.4 地球上主要農業生態系統
5.4.1 農田生態系統
5.4.2 草地生態系統
5.4.3 林地生態系統
5.5 農業害蟲的防治與生態調控
5.5.1 害蟲生存的生態對策
5.5.2 害蟲防治方法及其進展
5.5.3 農業害蟲的生態調控
5.6 生態農業與持續農業
5.6.1 生態農業的產生與發展
5.6.2 我國的生態農業
5.6.3 持續農業的發展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6章 城市生態學
6.1 城市生態學概述
6.1.1 城市生態學的概念
6.1.2 城市生態學的研究內容
6.2 城市生態系統
6.2.1 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特點
6.2.2 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6.3 城市生態系統的管理與建設
6.3.1 城市化及其生態效應
6.3.2 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控制
6.3.3 城市生態系統的建設與科學管理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7章 人類生態學
7.1 人類生態學概述
7.1.1 人類生態學的概念及其發展
7.1.2 人類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7.2 人類種群的基本特征
7.2.1 密度特征
7.2.2 年齡特征
7.2.3 數量特征
7.2.4 素質特征
7.3 人類種群的數量動態
7.3.1 世界人口種群的數量動態
7.3.2 我國人口種群的數量動態
7.3.3 人口種群數量動態預測
7.3.4 人口種群的數量動態與地球承載力
7.4 人類種群的空間動態
7.4.1 人口種群地帶性分布規律
7.4.2 人類生態位
7.5 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7.5.1 人口動態與環境
7.5.2 人口質量與環境
7.5.3 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7.6 亟待解決的人類生態學問題
7.6.1 人口爆炸與老齡化問題
7.6.2 人為生態環境惡化問題
7.6.3 疾病的威脅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8章 污染生態學
8.1 污染生態學概述
8.1.1 污染生態學的定義及形成與發展
8.1.2 污染生態學研究內容與方法
8.1.3 污染生態學的分支學科
8.1.4 污染生態學熱點及展望
8.2 污染生態過程
8.2.1 污染生態過程的類型
8.2.2 污染生態過程的效應
8.2.3 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遷移與轉化
8.2.4 污染生態效應的評價方法
8.2.5 污染生態過程的研究內容及趨勢
8.3 環境污染的修復與生態工程
8.3.1 環境污染的修復類型與原理
8.3.2 污染修復生態工程
思考題
擴充讀物

第9章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9.1 生物多樣性概述
9.1.1 生物多樣性定義及科學內涵
9.1.2 生物多樣性研究內容與方法
9.1.3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價值
9.2 全球生物多樣性
9.2.1 全球生物多樣性現狀
9.2.2 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9.3 中國生物多樣性
9.3.1 中國生物多樣性現狀
9.3.2 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9.3.3 中國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現狀
9.4 生物多樣性受危原因
9.4.1 人類直接造成生物多樣性危機
9.4.2 人為間接致危
9.5 生物多樣性保護
9.5.1 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9.5.2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9.5.3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思考題
擴充讀物
參考文獻
英文專業名詞索引

書摘/試閱

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前,生態學也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在西方經歷了漫長的黑暗時代,至文藝復興時期到來後,才重新得到蓬勃發展。1670年,英國科學家波義爾(Boyle)以蛙、鼠和無脊椎動物為實驗材料,研究并發表了低氣壓對動物的影響,標志著動物生理生態學的開端。1735年法國昆蟲學家雷米爾以其《昆蟲自然史》著述,探討了有關積溫與昆蟲發育生理的關系,成為研究昆蟲生態學的先驅。法國布豐在他的百科全書巨著36卷《自然史》著述中,主要揭示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認為動物的習性與其對環境的適應有關,提出“生物變異基于環境影響’’的原理,他的論述對近代動物生態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1807年德國學者洪堡德(Humboldt)創造性地結合氣候與地理因子的影響,闡述了植物分布規律,首先注意到自然界植物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規律而集合成群落,并指出每個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Humboldt的成就使他成為近代植物地理學和植物群落學創始人。
馬爾薩斯1803年出版的《人口論》,不僅研究了生物繁殖與食物的關系,而且探討了人口增長與食物生產的關系,他的觀點對達爾丈有深刻影響。聞名世界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于1859年出版名著《物種起源》,極大地推動了生態學和進化論的發展。1869年Haeckel首創生態學定義。1877年德國學者苗比烏斯通過研究牡蠣群落提出生物群落這一術語。華萊士(Wallace,1822~1913)著述的《動物的地理分布》等著作,對生態學、生物地理學和進化論都有很大貢獻。1896年瑞士學者斯羅特首次提出個體生態學和群體生態學兩個重要概念。1895年Warming發表《植物分布學》,并于1909年將其英文版易名為《植物生態學》,此書和1898年德國辛珀爾發表的《以生理為基礎的植物地理學》一起被認為是兩部生態學劃時代巨著,標志著植物生態學的成長和成熟,并使之成為生態學中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