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廣播電視新聞學(簡體書)
滿額折

廣播電視新聞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廣播電視新聞學》著重總結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的基本規律、基本理論和基本業務,為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新聞業務能力,探索廣播電視新聞發展規律,開拓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思路提供系統知識。《廣播電視新聞學》強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突出基礎理論與實踐業務能力并重。《廣播電視新聞學》提供了不少新鮮生動的具體案例,注重讓學習者從案例中學習。在總結基本知識和業務的基礎上,《廣播電視新聞學》還關注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前沿,對變革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分析歸納。同時,為了開拓學習者的視野,加深思考,《廣播電視新聞學》還剖析總結了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對社會的影響,并進一步介紹了世界廣播電視以及國際廣播的發展狀況。 《廣播電視新聞學》對新時代的廣播電視新聞教學和工作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可供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廣播電視院系的相關專業教學使用,還可作為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培訓和職業資格考試教材。

名人/編輯推薦

《廣播電視新聞學》為普通高等教育新聞傳播學“十二五”規劃教材之一。

本套教材的編審委員會成員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政法學院、商丘師范學院、上海建橋學院等十多所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院、系,因此這套教材是兄弟院校教師大協作的產物。參加編著本套教材的老師都長期工作在新聞傳播學專業及其相關專業的第一線,從事專業課程的教學、科研,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其中有的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有的長期參加中國新聞獎與省部級新聞獎的評委工作;大多數老師參加過國家級、省部級規劃教材的編寫;同時他們都參與了大量的新聞工作實踐,為本套教材內容上的新穎、實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本套教材著重強調基本理論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在內容上既有科學性、系統性,又有很強的可讀性、實用性和示范性,同時注重吸收了近30年新聞改革的最新成果。每冊主編都有多年教學和實踐的經驗,能夠對目前同類教材及參考用書編寫的傳統結構有所突破,以方便讀者更好地掌握課程精髓為目的,以創新為核心,重新構架全書的結構。在數字化技術大發展的媒介化社會,新聞傳播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媒介素養也成為提高干部素質,乃至提高公民素質的重要方面。本套教材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高職高專學生的教材,同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參考教材,也可以作為新聞工作與宣傳部門從業人員進修的參考用書、廣大新聞愛好者的繼續教育與自學用書。我們處在一個革故鼎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科技日新月異的“信息爆炸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數字化時代”,客觀實踐經常跑在思想認識與理論研究的前面。因此,在高校教材建設上,強調面向21世紀實際、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注重科學性、知識性、前瞻性與實用性。這是我們編寫這套教材的共同要求。而其中每一冊,在框架設計、理論知識闡述、材料運用、行文風格等方面,又各具特色。我們每位執筆人,都把編寫教材的過程作為總結經驗、研究學問的過程,也是十多個兄弟院校之間取長補短、協作交流的過程。我們奉獻給讀者的這一套教材,也是我們十多個高校教師的共同學術成果,必將受到新聞傳播學院師生、新聞宣傳工作者及新聞愛好者的歡迎,必將在開展新聞教育與指導新聞實踐中發揮更大的教學效果與社會效益。同時,我們也預計到,我們的思考和編寫難免有不周之處,敬請讀者不吝指正。而且隨著新聞傳播學教學、科研、實踐的發展,教材內容肯定要不斷充實與更新。我們殷切地期待讀者提出批評與建議,使這套教材臻于完善。張駿德嚴三九2010年5月

目次

第一章 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規律1第一節 廣播電視新聞基本原理1一、廣播電視新聞的界定1二、廣播電視新聞的分類3第二節 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規律4一、新聞傳播的共性規律4二、廣播電視新聞的特殊傳播規律9三、廣播新聞的傳播特性11四、電視新聞的傳播特性12第三節 廣播電視新聞的社會功能14一、溝通情況、提供信息14二、交流意見、組織輿論15三、輿論監督16四、傳播知識、傳承文化17五、服務大眾18六、娛樂大眾20思考題22第二章 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發展簡史23第一節 世界廣播電視新聞事業誕生與發展23一、3分鐘改變世界——世界廣播事業的誕生與發展23二、世界電視事業的誕生與發展30第二節 舊中國廣播新聞事業誕生與發展33一、“空中傳音”來中國——外國人在中國的廣播活動33二、早期中國人的廣播活動34三、國民政府時期的廣播事業35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播事業36第三節 新中國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發展與現狀37一、建國初期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廣播事業(1949年-1966年)37二、早期電視事業的探索(1958年-1966年)40三、“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廣播電視事業(1966年-1978年)41四、恢復、發展中的廣播電視事業(1978年-1992年)42五、轉型中的廣播電視事業(1992年至今)45思考題49第三章 廣播電視的物質技術基礎51第一節 廣播的物質技術基礎51一、無線電波52二、調制與解調53三、調幅廣播53四、調頻廣播54五、數字音頻廣播55第二節 電視的物質技術基礎56一、電視的基本原理57二、地面電視廣播60三、有線電視廣播61四、衛星電視廣播63第三節 廣播電視的物質技術新發展64一、衛星數字音頻廣播64二、數字多媒體廣播64三、網絡廣播65四、數字電視66五、高清電視67六、IPTV69七、手機電視71思考題73第四章 廣播新聞采編實務74第一節 廣播新聞的傳播符號74一、符號74二、語言符號75三、非語言符號78第二節 廣播新聞報道類型80一、廣播消息類80二、廣播專題類84三、廣播評論類92第三節 廣播新聞的采訪97一、采訪前:全面準備97二、采訪中:聽、說、讀、寫、思98三、采訪後:鑒別材料,總結經驗99第四節 廣播新聞的寫作99一、一個原則99二、兩類構成100三、三種類型100第五節 廣播新聞的制作編排102一、廣播新聞的後期制作102二、廣播新聞的節目編排103思考題104第五章 廣播新聞節目的改革與發展105第一節 廣播新聞節目理念的發展105一、新聞本位105二、受眾本位107第二節 廣播新聞傳播手段的變化108一、新聞直播108二、平臺聯動109第三節 廣播新聞節目的品牌建設111一、品牌標識111二、市場細分111思考題112第六章 電視新聞采編實務113第一節 電視新聞的傳播符號和新聞體裁113一、電視新聞的視覺符號系統113二、電視新聞的體裁116第二節 電視新聞的聲畫關系119一、聲畫統一120二、聲畫并行121三、聲畫對立121第三節 電視新聞報道的思維方式和新聞敏感122一、電視新聞報道的思維方式122二、新聞敏感123第四節 電視新聞的現場采訪125一、電視新聞現場采訪的特殊性125二、電視新聞現場采訪的準備工作126三、電視新聞現場的采訪方式127第五節 電視新聞報道詞寫作133一、電視新聞報道詞導語的寫作136二、電視新聞報道詞背景的寫作137三、電視新聞報道詞主體的寫作137四、電視新聞報道詞結尾的寫作138第六節 電視新聞的畫面編輯138一、電視新聞畫面編輯的基本任務138二、畫面編輯的編輯系統142第七節 電視新聞的節目編排145一、巧妙設置新聞頭條146二、注重電視編排的視聽節奏147三、合理安排新聞提要和新聞回報149思考題150第七章 電視新聞節目的改革與發展151第一節 電視新聞節目理念的發展151一、直播理念的發展151二、形象與邏輯理念的發展153三、民本理念的發展154四、專業化理念的發展157第二節 電視新聞節目形式的改革與發展159一、消息類新聞欄目159二、專題類新聞欄目162三、談話類新聞欄目164四、雜志類新聞欄目165第三節 電視新聞體制的改革與發展166一、宏觀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多級辦電視、條塊結合、三位一體、管辦結合166二、制播體制的改革與發展167三、市場化產業化改革170第四節 技術發展與電視新聞改革173一、錄像技術大大拓展節目資源173二、電子新聞采集(ENG)成就現場報道174三、衛星新聞采集(SNG)使常態直播成為可能174四、數字新媒體技術帶來的融合新聞趨勢174思考題176第八章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播音與主持177第一節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的基本原則177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的含義及功能定位177二、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外在操作性基本原則180三、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內在基本素質要求183第二節 我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主持的發展新趨勢與爭議185一、我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發展的新趨勢186二、我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主持的問題、爭議188第三節 世界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和主持風格研究191一、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發展情況概述191二、西方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特點194三、中國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特點196思考題200第九章 廣播電視新聞與社會201第一節 廣播電視新聞的社會影響201一、技術與烏托邦世界202二、電子新聞構筑的信息環境值得信任嗎203三、公共傳播者角色的消解——政治和商人的“小警察”與“護航者”204四、娛樂化趨勢下的新聞還在傳播什么?206五、全球化視野下的一元化信息傳播206第二節 廣播電視新聞的受眾研究207一、受眾的概念、特點和類型208二、有關受眾研究的傳統和重要理論208三、廣播電視受眾的重要調查方法——視聽率調查及其影響211四、我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受眾角色的變化和調查研究的發展216思考題221第十章 世界廣播電視新聞事業與國際廣播222第一節 全球廣播電視新聞體制222一、國家擁有經營222二、公共機構經營223三、私人擁有經營223第二節 世界主要國家廣播電視新聞事業224一、美國廣播電視新聞事業224二、英國廣播電視新聞事業226三、法國廣播電視新聞事業228四、日本廣播電視新聞事業229五、俄羅斯廣播電視新聞事業231第三節 國際廣播的發展與競爭233一、國際廣播的早期發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廣播大戰233二、國際廣播在冷戰時期的繁榮234三、國際廣播在冷戰結束後的新發展235思考題238參考文獻239

書摘/試閱

4.新聞價值新聞價值是運用于新聞選擇和判斷時的衡量標準,因為社會變動時時刻刻在發生,信息量如此之大,不可能全部都被媒體報道傳播。那么什么是應該被報道和傳播的,什么是可以放棄的,什么又是需要重點突出的,這是媒體人時時刻刻面臨的抉擇。廣播電視媒體也不例外,盡管廣播電視可以一天24小時連續播出,但能夠容納的信息量仍然是有限的。就新聞價值而言,需要牢記在心的是,新聞價值是對于受眾而言的,而廣播電視記者編輯作為信息采集和傳播的專門人員,是從受眾需求出發替他們完成了新聞價值判斷和選擇把關的過程。正因為這里存在了一個替代的過程,如果媒體對受眾需求把握不準,就有可能在新聞價值判斷上失誤,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需求。同時,如果對廣播電視新聞價值表現力把握不準,也就不能讓受眾通過廣播電視媒體準確地感受到新聞價值所在。當然由于受眾的龐大和不確定性,中外許多學者都對新聞價值有過不同的標準,相對而言,得到更多認同的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在日常操作時通常也會運用這幾個標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