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3 元
定價
:NT$ 258 元
優惠價
8722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建次博士新著《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馬上就要付梓出版,我非常高興,除表示衷心的祝賀,還遵囑寫幾句感想。《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是建次在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成果,進行出站報告討論時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肯定,他也順利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我想《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的貢獻首先在于選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眾所周知,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是由章培恒先生等學者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并體現于章先生所領導的文學史研究與學科建設之中,記得2002年前後我曾經應章先生之約到復旦大學參加有關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學科建設的討論論證,嚴家炎、郭豫適、丁帆教授等與會,對其計劃給予高度評價。我想其意義主要在于,文學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發展本來就是一條由古至今互相貫通之河,不知古代焉知今天。這本來是一種常識,但由于中國現代以來古今文化的某種“斷裂”,這種古今的聯系突然有所中斷。這當然有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原因,但這種斷裂卻變成人為的將中國文學史分為古代、近代、現代與當代四塊,這當然是不科學的。而且,更為荒唐的是在某個時期還要再分成“段”。

作者簡介

江西豐城市人。上海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在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為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已發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其中八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和《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或摘要。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由鳳凰出版社出版。

目次

序第一編 中國古典詞學創作論的承傳第一章 中國古典詞源之辨的承傳第一節 詞為“詩余”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為“倚聲”之論的承傳第三節 詞為“詩余”與“倚聲”相結合之論的承傳第二章 中國古典詞體之辨的承傳第一節 偏于辨分詞與詩、曲體性之異論的承傳第二節 偏于辨說詞與詩、曲體性之通論的承傳第三章 中國古典詞情論的承傳第一節 “情”作為詞作生發之本標樹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情表現特征與要求論的承傳第三節 詞情表現與創作因素關系論的承傳第四章 中國古典詞興論的承傳第一節 “興”作為詞的創作本質要素標舉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興”與其他創作因素關系之論的承傳第五章 中國古典詞意論的承傳第一節 詞作之本“意內言外”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意表現特征與要求論的承傳第三節 “意”與其他創作因素關系之論的承傳第二編 中國古典詞學審美論的承傳第一章 中國古典詞味論的承傳第一節 “味”作為詞作審美之本標樹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味表現要求之論的承傳第三節 詞味生成與創作因素關系之論的承傳第二章 中國古典詞韻論的承傳第一節 “韻”作為詞作審美之本標樹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韻表現要求之論的承傳第三節 詞韻創造與生成之論的承傳第三章 中國古典詞趣論的承傳第一節 “趣”作為詞作審美之本標樹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趣創造與生成之論的承傳第四章 中國古典詞格論的承傳第一節 “格”作為詞作審美之本標樹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格呈現與創作因素關系之論的承傳第五章 中國古典詞氣論的承傳第一節 “氣”作為詞作審美本質因素標樹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詞氣審美特征與要求之論的承傳第三節 詞氣呈現與創作因素關系之論的承傳第六章 中國古典詞境論的承傳第一節 對詞境表現特征與要求之論的承傳第二節 王國維對“境”作為詞作審美之本的不斷標樹第三節 王國維對詞境劃分的不斷闡說第三編 中國古典詞學批評論的承傳……第四編 中國古典詞學批評體式的承傳參考文獻後記

書摘/試閱

方之曲藝,猶不逮焉;其去《曲禮》則益遠矣。”?胡寅較早界定詞源于詩體。他認為,詞是從樂府之體中直接衍化而來的,而樂府在體制上又是從詩騷中傍生而出的,因此,從根本上說,詞為“詩余”之體。他認為,詞體在創作取向上接承了詩騷的傳統,在藝術表現上應追求平和中正,在人乎人情上則宜細致人微,它與其之後的曲體是有著很大差異的。明代,從總體上闡說到詞源于詩體的詞論家主要有楊慎、俞彥與秦士奇等。楊慎《詞品序》云:“詩詞同工而異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陸瓊之《飲酒樂》、隋煬帝之《望江南》,填詞之體己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詞之《瑞鷓鴣》也。七言律之仄韻,即填詞之《玉樓春》也。若韋應物之《三臺曲》、《調笑令》,劉禹錫之《竹枝詞》、《浪淘沙》,新聲迭出。孟蜀之《花間》,南唐之《蘭畹》,則其體大備矣。豈非共源同工乎。”?楊慎明確持詞源于詩體之論。他認為,自六朝至隋唐,樂府詩及近體律詩中都有類似于詞之體制的作品存在,因此,詞與詩雖然在體制上不同但在淵源上卻并無異致,詞在形式體制上無疑是從詩體中分化與派生而來的。楊慎較為細致地對詞從詩體中衍化與派生予以了例說,其論對後世“詩余”說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俞彥《爰園詞話》云:“詞何以名詩余?詩亡然後詞作,故曰余也。非詩亡,所以歌詠詩者亡也。詞亡,然後南北曲.非詞亡,所以歌詠詞者亡也。謂詩余興而樂府亡,南北曲興而詩余亡者,否也。”?俞彥對“詩余”之說直接展開了辨析。他認為,“詩余”之意并不是概括地指詞體承接詩體之後而勃興,而是指從音樂文學的視點而言,是因律而句的詩體走過其繁盛期之後,再有詞體這種文學形式接承了聲律文學表現的傳統,而之後又有散曲承揚其聲律表現傳統。俞彥進一步對“詩余”之義作出了細致的辨說,其論是甚為啟人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2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