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農業氣象災害及其減災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農業氣象災害及其減災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農業氣象災害及其減災技術》在簡述農業氣象災害分類、分布概況及其特點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干旱、洪澇、濕害,霜凍、凍害、冷害、寒害、高溫熱害,大風、臺風、龍卷風、冰雹、雷電,日燒病、陰害,陰雨、干熱風和焚風、沙塵暴、暴風雪等各種氣象災害及其減災技術。另外,在介紹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業務及其減災管理體系的同時,重點介紹了作物生產、園藝生產、林業生產、畜牧生產、水產養殖業等行業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危害及其減災技術。《農業氣象災害及其減災技術》適合各級農業管理人員、廣大農村基層幹部、各級農技人員、農村知識青年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目次

第一章 農業氣象災害概論1
第一節 農業氣象災害的概念1
第二節 農業氣象災害發生概況1
一、農業氣象災害的歷史演進1
二、農業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5
第三節 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與分類6
一、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6
二、農業氣象災害的分類7
三、影響中國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8
第四節 農業氣象災害的分布10
一、農業氣象災害時序變化10
二、主要農業氣象災害變化規律11
三、農業氣象災害空間分布特徵12
四、我國不同區域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14
第五節 農業氣象災害減災的思路及減災技術20
一、綜合治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20
二、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植物抗災能力21
三、調整農業結構22
四、加強對農業氣象災害的研究23

第二章 與水分有關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24
第一節 干旱24
一、干旱的特點及區域特徵24
二、干旱的危害25
三、干旱的減災技術26
第二節 洪澇和濕害27
一、洪澇的特點及區域特徵27
二、濕害31
三、與水的相變有關的農業氣象災害32

第三章 與溫度有關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43
第一節 霜凍43
一、霜凍的概念43
二、霜凍形成的原因44
三、霜凍的分類45
四、霜凍的指標46
五、霜凍的危害47
六、霜凍的空間分布特徵48
七、霜凍的防御措施48
第二節 凍害52
一、凍害發生的天氣特徵52
二、凍害的分類52
三、凍害的危害52
四、凍害的發生范圍53
五、凍害的特點53
六、凍害的減災技術53
第三節 冷害53
一、冷害的定義53
二、冷害的發生規律54
三、冷害的危害54
四、冷害的減災技術55
第四節 寒害55
一、寒害的定義55
二、寒害的發生規律56
三、寒害的減災技術56
第五節 高溫熱害59
一、高溫熱害的定義59
二、高溫熱害的氣候成因59
三、高溫熱害的指標及分級60
四、高溫熱害的時空分布特徵61
五、高溫熱害的危害63
六、高溫熱害的減災技術63

第四章 與氣流有關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65
第一節 大風65
一、大風的特點65
二、大風的區域特徵66
三、大風的危害67
四、大風的減災技術68
第二節 臺風69
一、臺風的定義及特點69
二、臺風的區域特徵71
三、臺風的影響72
四、臺風的減災技術73
第三節 龍卷風75
一、龍卷風的特點及區域特徵75
二、龍卷風的危害77
三、龍卷風的減災技術78
第四節 強對流天氣災害78
一、冰雹78
二、雷電82

第五章 與光照有關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87
第一節 日燒病87
一、日燒病的定義87
二、日燒病的危害87
三、日燒病的發生類型88
四、部分植物日燒病的癥狀89
五、日燒病的影響因素90
六、日燒病的減災技術92
第二節 陰害96
一、陰害的定義96
二、陰害的發生類型及癥狀96
三、陰害的減災技術97

第六章 復合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99
第一節 連陰雨99
一、連陰雨的定義99
二、連陰雨的發生規律100
三、連陰雨的分布特徵100
四、連陰雨的危害102
五、連陰雨的減災技術103
第二節 干熱風和焚風104
一、干熱風104
二、焚風107
第三節 沙塵暴107
一、沙塵暴的定義107
二、沙塵暴的發生概況108
三、沙塵暴的分布特徵110
四、沙塵暴的危害111
五、沙塵暴的減災技術111
第四節 暴風雪115
一、暴風雪的定義115
二、暴風雪的危害115
三、暴風雪的發生規律116
四、暴風雪的分布特徵116
五、暴風雪的減災技術117

第七章 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和預警119
第一節 農業氣象災害監測119
一、現有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手段119
二、未來發展規劃120
第二節 農業氣象災害預報122
一、農用天氣預報123
二、農作物產量、特色農業產量與品質預報123
三、農田土壤墑情與灌溉預報124
四、物候期預報124
五、農林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條件預報124

第八章 農業氣象災害的減災管理126
第一節 構建氣象災害防御管理體系126
一、我國農業自然災害救助體系的構建理念126
二、我國農業自然災害救助體系的構建路徑126
三、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128
第二節 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129
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129
二、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129
三、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130
第三節 農業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與實施131
一、應急預案及編制原則131
二、應急預案的基本框架131
三、應急預案的編制方法131
四、預案編制的程序132
第四節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的基本原則132
一、以人為本的原則132
二、以效益優先的原則132
三、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以非工程措施為主的原則132
四、不同災種採取不同防災減災對策的原則133
五、適應氣候變化、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133

第九章 作物生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對策134
第一節 小麥農業氣象災害134
一、小麥的生理特性及分區134
二、小麥干熱風害135
三、小麥凍害136
四、小麥濕害139
五、小麥干旱140
第二節 玉米農業氣象災害141
一、玉米的生理特性及分區141
二、玉米干旱142
三、玉米澇災143
四、玉米低溫冷害144
五、玉米的高溫熱害146
六、玉米陰害147
第三節 水稻農業氣象災害148
一、水稻的生理特性及分區148
二、水稻干旱150
三、水稻洪澇151
四、水稻低溫冷害153
五、水稻高溫熱害154
第四節 棉花農業氣象災害156
一、棉花的生理特性和分區156
二、棉花播種出苗期低溫158
三、棉花干旱158
四、棉花陰害和濕害159
五、棉花蕾鈴期連陰雨159
第五節 油菜農業氣象災害160
一、油菜的生理特性及分區160
二、油菜凍害162
三、油菜秋旱163
四、油菜濕害163
五、油菜秋澇164
六、油菜春季連陰雨164
第六節 大豆農業氣象災害165
一、大豆的生理特性和分區165
二、大豆干旱166
三、大豆冷害167
四、大豆霜凍167

第十章 園藝生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168
第一節 風害危害及其防御168
一、風害的危害168
二、風害的減災技術168
第二節 高溫危害及防御169
一、高溫對蔬菜的影響169
二、高溫災害的防御措施170
第三節 低溫危害及防御171
一、冷害的危害171
二、凍害的危害171
三、低溫災害的防御措施172
第四節 不同蔬菜類型的成災特點與減災技術172
一、喜溫蔬菜172
二、耐寒蔬菜174

第十一章 林業生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175
第一節 林木生長對氣象條件的要求175
一、溫度175
二、水分175
三、光照175
四、風176
第二節 主要樹種的分布與氣候176
一、寒溫帶針葉樹種176
二、溫帶針葉樹種176
三、暖溫帶針葉樹種177
四、落葉闊葉林樹種177
五、常綠闊葉林樹種177
六、季雨林和雨林樹種177
第三節 林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及防御178
一、凍裂178
二、根頸灼傷178
三、皮灼179
四、雨凇害179
五、森林火災179

第十二章 畜牧生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技術181
第一節 黑災181
一、黑災的分類181
二、黑災的發生規律181
三、黑災的減災技術182
第二節 白災183
一、白災的分類183
二、白災的發生規律184
三、白災的分布特徵184
四、白災的減災技術185
第三節 暴風雪或冷雨187
一、暴風雪或冷雨的定義187
二、暴風雪或冷雨的成災特點187
三、暴風雪或冷雨的發生規律188
四、暴風雪或冷雨的分布特徵188
五、暴風雪或冷雨的減災技術188
第四節 耕牛越冬冷害188
一、耕牛越冬冷害的定義188
二、耕牛越冬冷害的成災原因189
三、耕牛越冬冷害的發生規律189
四、耕牛越冬冷害的減災技術189
第五節 舍飼畜牧業高溫災害189
一、舍飼畜牧業高溫災害的成因189
二、舍飼畜牧業高溫災害的減災技術189

第十三章 水產養殖業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對策191
第一節 淡水漁業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對策191
一、旱澇191
二、溫度變化192
三、泛塘192
四、魚病193
第二節 海洋水產業的農業氣象災害及減災對策193
一、風暴潮193
二、寒潮和大風193
三、赤潮194
四、海冰194
五、海水養殖植物病害194

第十四章 氣候變化對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及對策195
第一節 氣候變化對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195
一、氣候變化對干旱的影響195
二、氣候變化對洪澇災害的影響195
三、氣候變化對低溫災害的影響195
四、氣候變化對高溫熱浪的影響196
五、氣候變化對臺風的影響196
六、氣候變化對病害的影響196
七、氣候變化對蟲害的影響197
八、氣候變化對草害、鼠害的影響197
第二節 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災技術197
一、提高復種指數,調整耕作制度198
二、育種目標要考慮氣候變化198
三、加強作物病蟲草害與畜禽疾病的監測和綜合防治198
四、重視土壤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198
五、保護農業生態環境198
六、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發揮森林屏障功能199
七、建立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199
八、加強農業氣候敏感區的綜合防御199
九、高度重視大型水利工程和農田水利建設199
十、改造能源結構和農業生產方式200
十一、重視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研究200
參考文獻20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